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專升本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加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論文

欄目: 人力資源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1.19W

摘要:完全學分制下人力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以“基礎知識夠用、專業口徑適寬、專業技能良好”為人才培養目標,以靈活的選課為手段,以豐富多樣的校內選修課程、校企合作開發的實踐課程以及企業頂崗訓練的實習課程為選課資源,搭建“1+1”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專升本學生較強的就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創造條件。

專升本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加一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完全學分制專升本教育“1+1”人才培養模式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2015年開始在專升本教育中實施完全學分制的改革試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此背景下,結合多年專升本人才培養的經驗,嘗試“1+1”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踐,提出了“多模塊、綜合性”的理論課程與“校企合作開發”的實踐課程組成的課程體系,通過一年多的改革嘗試,逐漸形成了適用於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1+1”人才培養模式。

一、專升本教育“1+1”人才培養模式

“1+1”人才培養模式是為了實現北京聯合大學專升本教育“基礎知識紮實,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良好,具有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這一培養目標而提出的人才培養模式。“1+1”人才培養模式中第一個“1”是指學生在專升本兩年教育中的第1年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第二個“1”是專升本教育的第2年,主要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通過校內實踐和企業實習,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升本教育與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是不同的,本科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專升本是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專升本的'學生來源於高職院校,他們所受的教育屬於職業教育體系,升入本科學校後應該受到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傳統的“1.5+0.5”的人才培養模式雖然為學生提供了一定學時的實踐技能訓練,但實踐內容、實踐條件還很有限,這不利於本科層次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相比“1.5+0.5”人才培養模式,“1+1”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為企業培養熟練運用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做好了準備,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完全學分制下人力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1+1”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完全學分制的涵義

完全學分制是以學生所獲得的學分和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和質,以修滿一定的學分和達到要求的績點作為學生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它打破了學年的界限,學生在規定的學籍年限內,可以自由選課,只需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和課程即可畢業。

完全學分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多種選擇,學有餘力情況下可以提前修讀完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進入到畢業環節;也可以根據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時間要求,靈活安排學習課程和門數,延長修業年限。完全學分制為專升本“1+1”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為自由、靈活的空間,為學生進行充分的職業能力訓練,更好把握職業訓練機會、就業機會提供了可能,使學生能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不同層次、不同規格人才的需要。

2.人力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1+1”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課程框架。課程體系構建要優化課程結構,處理好各類課程的關係和比例,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理論課程體系包括基本素質教育課程、專業能力培養課程。

第一,基本素質教育課程。基本素質教育課程由通識教育必修課和通識教育選修課構成,學分為27學分,佔34%,主要在1-2學期開設。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13學分,主要為學生接受本科教育所必須的公共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體包括社科類、外語類、數學類等公共基礎課程。通識教育選修課共計14學分,主要包括文學藝術類、人文社科類、信息技術類、生命科學類和工程技術類等五類,學生可以從五個課程模塊中自由選擇課程學習,每個模塊至少要修讀2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模塊旨在拓展學生知識廣度,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

第二,專業能力培養課程。專業能力培養課程由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構成,學分為33學分,佔41%。其中專業必修課23學分,主要為學生構建專業知識結構,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專業應用能力的課程。專業必修課作為必須修讀的課程給予了學生更大的靈活性,學生如果在專科階段修讀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專科階段修讀過的課程在本科階段可申請免聽,這與學年制下專業必修課要求統一修讀的規定相比有了更大自主性、靈活性。此外,專業必修課通過雙講台、多講台形式來增加學生選課自由度,學生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相應的主講教師,這種選課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教師產生一定的危機感,開始思考專升本教育的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

專業選修課主要包括專業拓展類選修課、升學就業類選修課兩類。專業拓展類選修課10學分,升學就業類選修課4學分,共計14學分。人才培養方案中按1:3的比例給出專業選修課的課程資源,學生在43個學分、17門課程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選擇修讀相應的課程。升學就業類選修課有適於升學的數學、外語類的課程,也有適用於就業的實踐能力訓練課程,這兩類課程為學生搭建了不同的發展平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

專業必修和專業選修的理論課程主要在1-2學期開設(除個別專業課程因先後續相關課程關係的緣故選擇在第3學期開設外,其餘大部分專業理論課程在1-2學期開設)。

(2)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體系是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強化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實踐訓練環節的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主要由校內實踐訓練課程和校外實習課程構成。

第一,校內實踐訓練課程。實踐訓練課程由專業理論課中的部分實踐環節、專業理論課程後續的集中實踐環節和綜合應用能力訓練課程三部分構成。

專業理論課程中的實踐環節。這些實踐環節主要設置在理論教學中,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地安排一定學時的實踐任務,以強化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如《組織與工作設計》、《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等課程,在理論教學中設置8學時的實踐訓練,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加強實踐訓練,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業實踐能力訓練課程。專業實踐能力訓練課程主要為專業理論課程後續的集中實踐環節,例如《招聘與人才測評》後續的《人員素質測評綜合實踐》實踐課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後續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踐》實踐課程等。這些集中進行的實踐訓練課程一般在2-3學期開設,每門課程的學時為2周。

綜合應用能力訓練課程。主要為專業綜合實踐課程,一般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合作開發設計,在校內進行的能力訓練課程。校企合作開發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實踐內容多為企業和學校合作共同開發的,主要以案例、方案、應用工具等為主。這些案例、方案均來自企業工作實際,經過易於教學的設計和開發,提供給學生進行實踐。例如《人力資源管理模擬綜合實踐》、《Excel與人事信息處理》等課程,這些實踐課程中選用的案例、方案、工具50%以上真實地來自企業管理實際。二是聘請企業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來校授課,或者由學校雙師型教師來任教,這些主講教師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授課方式靈活,教學效果好。例如《團隊精神拓展訓練》課程,聘請企業培訓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三是模擬企業工作場景設計實踐環境和條件,保證實踐教學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如《人力資源管理綜合模擬實踐》實踐課程,模擬企業人力資源招聘場景、員工服務的工作場景設計開發實踐環境和條件。校企合作開發的綜合應用能力訓練課程讓企業真正參與到學校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促進了企業與學校、企業與學生間的瞭解,使學校的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綜合應用能力訓練課程主要開設3門,每門課程2-4周,主要開在第3學期,與第4學期的校外實習課程形成有效的鏈接。

第二,校外實習課程。校外實習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僅僅依靠校內的實踐環境和條件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作為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藉助北京外企服務總公司、北京中智有限公司等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為學生實踐訓練、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校外實習主要安排在第3學期的寒假和第4學期,一般為3個月左右,學生在此期間可以深入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社會保障等工作。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整合資源,解決學校實踐教學資源的短缺問題,使學生能在畢業後儘快適應工作崗位。同時,也使企業招收到滿意的人才,實現高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對接。為照顧到完全學分制下學生個性化培養的要求,企業在學生實習入職前,會提供可實習崗位清單,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未來職業發展方向選定某一崗位進行實習。

完全學分制下人力資源管理(專升本)專業“1+1”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專升本學生質量的有效途徑,是在保證完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完成專升本人才培養目標和推進完全學分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寧,萬軍等.完全學分制背景下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5(18):75-78

[2]侯愛榮.完全學分制與應用型人才培養[J].江蘇高教,2014(6):90-92

[3]王彤,朱科蓉等.高職專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與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1(13):21-24

[4]高林,鮑潔.再論應用性本科教育[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