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證券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欄目: 證券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摘要:我國證券業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適合需求的專業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證券業發展。本文結合高職高專證券投資教學管理的實踐,從人才培養定位、課程構建、教學手段與方式、課程考核方法、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證券投資;人才培養模式、

近幾年,我國的證券業發展很快,急需大量既熟悉金融、證券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專業人才。但目前證券投資人才的供需卻出現了脱節現象。主要表現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適應金融新形勢的證券投資人才供不應求,而大量由學校培養出來的證券投資人才卻不能滿足人才市場需要,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為此,必須對傳統的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建立符合社會需求的能體現高職高專特色的證券投資教育模式。

一、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設置不盡合理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受傳統高等教育影響,在教育思想和教學內容上都都存在偏重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的現象,致使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脱節,直接影響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在辦學觀念上,缺乏應有的市場意識,尚未形成充分發揮證券行業引導作用、利用社會力量辦學的多元化辦學體制。

從我國目前的證券投資專業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情況看,未能真正從理論體系上全面更新教學內容,對國內外證券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追蹤仍然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在課程設置中,把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學過程的主要內容,對能力培養的系統性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證券投資教學中專業設置過窄、過專、過細,存在着嚴重的課程交叉重複現象。過窄的專業口徑設置嚴重滯後於證券業務範圍不斷擴大、融合度不斷加劇的發展趨勢,同時,在過窄的口徑上定型,也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教學方式落後

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合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中國證券業在與國際金融機構爭奪生存、發展空間的過程中,始終處於競爭劣勢,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系統專業知識且精通實際操作的證券人才補充新鮮血液,以增強中國證券業的競爭實力。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的人才培養仍未擺脱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老師仍然是教學的主體,經常搞“一言堂”,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在下面埋頭用功地記筆記。這種只注重書本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效果差。落後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了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還會影響到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主要是為券商培養基層或一線操作人員,專業特點決定了其很多課程的教學,如證券投資原理、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基金、期貨投資等要突出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但由於很多學校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不夠,缺少必要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不能保障學生上機實訓和臨櫃實習,實踐教學環節比較薄弱。

(三)教師實踐能力不強

高職高專教育要想確保質量,辦出特色,關鍵是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教師實踐能力普遍不強。

在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教師中,絕大部分教師是由高校畢業後直接任教或從其他高校調入的,受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影響,這些教師理論水平普遍較高,但很少有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工作的親身經歷與實踐經驗,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在證券投資教學中可能經常會遇到教證券投資的教師從未接觸過股票,教期貨投資的教師沒有做過期貨,教國際金融的教師沒有從事做過外匯。我們很難想象由這樣一支教師隊伍培養出來的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很多學校希望通過系統培訓或掛職實習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雙師型”的高職高專師資隊伍,但從現在高職高專教師培養的實際情況看,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機制和相對穩定的培訓渠道。

二、證券業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畢業生的技能要求

(一)具備熟練的外語溝通能力和電腦操作技能

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國際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才需求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證券業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如此。證券投資領域要求所需的人才既對本國證券運行的規律和特點了如指掌,還要對國際證券規則和慣例非常熟悉。因此,要想參與國際競爭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具備熟練的外語技能和溝通能力。

證券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許多現代科技成果在證券業最先得以應用。傳統的證券投資方式進行的交易和結算業務,已經為信息化、電子化、工程化、系統化的現代證券投資工具所取代,這就決定了證券從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的技能。

(二)專業知識寬泛並具有較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

證券業的飛速發展遠遠快於知識儲備的更新速度,只靠學校階段性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這就要求畢業生應該具有寬泛的專業知識並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證券業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畢業生不但要通過學校學習來為將來就業打基礎,還要學會如何學習。

目前,隨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社會分工精細化的發展,不同學科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交叉的趨勢不斷湧現。而交叉領域或邊緣領域常常會出現創新,而廣博的相關知識是創新的源泉,因此,培養獨創的思維和能力也是證券投資專業學生應有的能力。

(三)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據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調查顯示,72%的用人單位注重的首先是員工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而文憑排到第三位。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培養目標就是向社會輸送面向業務第一線的應用型高等專門人才。證券投資專業學生既需具備紮實的經濟、金融、證券理論功底,還要掌握一定的證券投資操作技巧和工程技能。

(四)善於與人溝通,具有較強的營銷能力

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下,能否擁有一批高素質的證券營銷人才從而實現成功營銷,直接關係券商的生死存亡。面對大量的證券營銷人才的社會需求缺口,高職高專畢業生將來會更多的從事證券營銷工作。這要求學生在學習階段要掌握一定的與人溝通技巧和培養自己的營銷能力。

三、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各領域基層或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應用性人才,其評價標準就是看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符合基層或第一線的需要。

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知識和能力的涉及面相對集中、綜合應用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組織能力和協同工作能力要求較高、經驗和經歷對於工作質量特別重要、管理形式的變革需要在技術應用領域內開拓和創新的職業素質。

在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中應定位於證券一線服務、操作人員和證券營銷人員等應用型人才。同時,面對不同證券企業的具體的用人要求,對人才進行特色培養,與本科院校實行“錯位經營”。只有這樣,才能使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真正符合高職高專教育的本質特徵,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學體系改革,辦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以實用為目的進行證券投資專業課程構建

1、以技術應用為主線進行課程構建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的課程設置應以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為依據,打破傳統的學科式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要精練,重點須突出,緊扣專項能力培養的需要;知識結構應服從能力結構,明確高職高專教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掌握過硬的技能,理論知識重在學以致用;文化、基礎課程要為專業課程打基礎,理論課要為實訓課提供知識支撐,並與之緊密結合。

證券投資專業課程重構具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證券投資專業課程要系統化。在基礎理論方面,應開設財政與金融、證券投資原理、經濟學、管理學等課程;在應用理論方面,應開設證券投資分析、公司理財、證券投資基金等課程。其次,證券投資專業課程要微觀化。一方面是對現有課程進行微觀化處理,去掉哪些實際工作中用不到的或者已經過時的知識,補充一些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識,並使這些知識更具有操作意義,如股指期貨知識、融資融券知識等;另一方面是根據證券投資微觀運行的需要,增設一些新的微觀證券課程,如網絡證券、證券電子化、證券會計等。第三,證券投資專業課程要國際化。這方面的課程應該包括外匯操作、國際結算、國際慣例、國際談判等課程。

2、優化課程結構,加大實踐課程比例

為使培養對象達到規定的標準,成為合格的高級應用性人才,要求學生既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又掌握實務操作技巧,並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還必須有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對原教學模式下的理論課程體系結構必須進行大幅度調整,基礎理論要以“必須”、“夠用”為度,加大實踐課程門數和課時量,優化課程結構,體現應用性、整合性和先進性。

實踐課程的教學要充分體現出時代專業特色,應建設證券投資實驗室,利用專業的證券投資教學系統強化訓練。該系統集實時行情、委託下單、自動成交、自動結算、模擬交易、成績評價等功能為一體,比真實交易系統具有更多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實訓相結合,或者乾脆安排學生到實訓室上課,邊講解理論、邊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既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證券、期貨、外匯交易的基本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開展“雙證書”教育

開展“雙證書”教育(即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教育),推進教育與勞動准入制度的結合,對畢業班的學生進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期貨從業資格證書、理財規劃師證書的培訓,通過在校的強化訓練,為學生創造提高職業能力的條件,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三)改革教學手段與方式

1、改革課堂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

一是展開課堂討論。對於抽象的理論問題,可以聯繫實際,以主題發言、自由發言、課堂辯論等形式組織學生展開課堂討論,教師進行引導或點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知識面,而且也有利於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推廣案例教學。理論教學,尤其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容易導致課堂氣氛枯燥無味,而案例教學象説書一樣,容易營造一個活潑輕鬆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環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也有利於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要搞好案例教學,首先要將案例教學與課堂舉例區分開來。課堂舉例是老師通過舉例來證明或説明講解的知識,而案例教學的重點是思考、分析案例包括的知識點,找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把老師講學生聽變為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分析、討論,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掌握分析問題所需的相關知識,這才是案例教學的目的所在。其次,要精心選擇教學案例。挑選證券教學案例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進行,不能隨心所欲,同時要注意理論性、多樣性、代表性、本土性、戲劇性等多重標準,為理論教學服務,可以透過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及防範措施,可以從全球金融危機事件分析危機的起源、本質、風險及啟示。以生動活潑的典型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就證券投資專業課程教學而言,證券投資分析、外匯買賣技巧、期貨投資實務、證券軟件操作等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對一系列技術指標進行圖形分析的基礎上,否則就無法K線圖、移動平均線、隨機指標等知識進行描述和分析。所以,對於證券投資專業課程教學來講,必須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獲取生動的視頻信息和圖文信息,僅靠拿粉筆在黑板上畫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也無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實施也有利於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展到金融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更多的知識點、更多生動有趣的圖片,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四)改進課程考核方法

考試是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某種程度上決定着學風,決定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效果。目前,高職高專證券專業的考試主要以閉卷為主,試題難度較小。許多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依靠考前的死記硬背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不利於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為此,應根據考核科目的特點,採用多樣、靈活的考核方法,如開卷、口試、模擬炒股、股評報告、答辯等。即使採取閉卷考試的課程,也要增加運用基本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試題,減少死記硬背式的試題,力求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五)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教學應與用人單位需要緊密結合。為此,學校應與證券、期貨、基金等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緊密聯繫。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可以在長期穩定實習實訓場所得到企業指導老師的指點和幫助,有機會在企業定崗實習,能夠學到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縮短畢業生崗位適應期限。校企在合作中可將各自收集到的情報和信息進行交流與共享,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訂單式”培養,共同縮國小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差距。

(六)努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職高專證券投資專業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必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從專職教師中選拔一批年輕教師進行培養。通過外派進修學習、企業掛職鍛鍊、企業定崗工作、校內證券實驗室實訓、參加從業資格考試等形式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二是聘請企業領導來學校擔任客座教授,不定期地聘請業內人士到學校講學,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來校舉辦實務技能培訓班,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水平,促進學術交流和知識更新,開闊教師的視野。

參考文獻:

[1]程光旭.努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突破[J].中國高等教育,2009(1).

[2]張俊.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探討[J].大眾科技,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