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的市場營銷策劃集錦6篇

欄目: 市場營銷 / 發佈於: / 人氣:6.11K

市場營銷策劃 篇1

一、“xxxB”市場營銷的意義及鋼定本計翹的目的

實用的市場營銷策劃集錦6篇

1、市場營銷的意義。之所以將這一條列於篇首專門論述,是想突出明確這樣一個觀點:“xxxB的市場營銷絕不僅僅是公司的一個普通產品的市場營銷。”因為,較之公司的其他產品,xxxB的市場營銷對於公司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影響。

2、制定本計劃的目的。應該看到“xxxxB”的市場營銷是一個涉及到軟、硬件結合,涉及到產、供、銷各部門各環節相互配合的綜合性工作,有賴於正確的調度協調,有賴於各方面的積極協作。制定本計劃就是想求得公司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以及各部門各環節的共識,明確面對這項工作,我們所應該採取的策略和具體措施,以便於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共同完成好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二、當前的營銷狀況

分析當前國內中文系統(具體講主要是指漢卡)的營銷狀況,有助於我們對當前的市場狀況、產品狀況、競爭狀況及宏觀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採取正確的營銷手段提供依據和參考。

1、市場狀況

目前國內每年對微型電腦的需求大約在xx萬台。隨着電腦應用的廣泛和電腦成本及價格的下降,再加上各大國外名牌廠商對中國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PC的需求會不斷增加,中國人用電腦自然要處理中文,因此中文系統的市場是客觀存在且呈增加趨勢的。目前x%以上的PC配有中文系統,其中軟漢字系統佔x%~x%,漢卡佔x%~x%。由於微機和漢卡種類的多樣化,用户對漢卡要求集中於兼容性、適應性及多用途,另外,由於國內漢卡尚沒有統一的中文標準,因此是否有較多的工具軟件、支撐軟件及應用軟件的支持,即是否具有相對的標準性或權威性以保證用户投資的長期利益,也是用户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

2、產品狀況

由於公司長期以來以主機為中心的經營策略,漢卡只作為為主機服務的從屬產品,而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產品進行開發設計及營銷,因而從xxx到、CVGA/24,雖然從技術上講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且市場的需求也明顯存在,但除了配套整機銷售外,單獨銷售的並不多。因此,在漢卡上公司盈利不夠,目前市場佔有率也遠未達到應有的水平,其他廠家則乘虛而入,大舉佔領漢卡市場,產生了xx創造標準,仿製品及其他產品坐收其利的現象,不僅在商業利益上蒙受損失,而且重要的是失去了更進一步普及、推廣xx中文系統、統一國內中文工業標準的良好時機。現在xxxB的推出正是為了彌補公司以前在這方面的不足,重新樹立xx中文系統在市場及用户心目中的產品形象。

3、競爭狀況

總體上講,所有的中文系統包括軟漢字系統及漢卡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但軟漢字系統由於性能、價格與漢卡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相應的需求範圍也就和漢卡有所不同,漢卡爭奪的市場較為集中,同時產品也具有可比性,因而對9000B而言,主要競爭對手是其他各種漢卡。目前市場較為流行和有特色的漢卡主要有巨人、王碼、聯想、雙星、金山等。

上述各種漢卡各有特色,依對xxxB的競爭力比較可排為巨人、金山、王碼、聯想、雙星。競爭呼喚着統一的中文工業標準,機會與挑戰並存,xx應該憑藉實力和影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

4.宏觀環境狀況(略)

三、祝會和問題分析

1、機會(威脅)分析

機會和威脅指能夠影響xxxB市場營銷的外部因素。

主要機會有:

(1)以往xx機所配的各類中西文顯示卡,提供了已為用户所接受的中文顯示標準,並且已在其上開發了大量應用軟件和應用系統,其應用具有習慣性和延續性。

(2)日前按xx中文標準開發的大量工具軟件,支撐軟件及通用系統,為xxxB提供了有力的軟件支持。

(3)計算機市場硬件的利潤率已很低,漢卡尚屬佔用資金少而利潤率較高的產品,如果給予分銷商可觀的利潤及制定合理的獎勵政策,xxxB是會為廣大分銷商所積極接受的。目前,業界流行的口號是“什麼賺錢就賣什麼”。

主要威脅有:

(1)以往對漢卡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產品加以宣傳和樹立形象,因而給用户的印象是卡機一體,漢卡本身形象往往突出不夠。

(2)市場面上的各種軟漢字系統,由於機器速度的加快,其中文處理速度的弱點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而且其成本少,價格低,極具市場競爭力,又由於其不佔擴展槽,因而迎合了一些擴展槽使用較為緊張的用户的要求,從而對漢卡形成威脅。

(3)個人電腦家庭化成為當今市場走向,成為銷量增長最快的家電,而個人用户在選購中文系統時,更注重的是價格,若漢卡不能確實做到一卡多用,物有所值,恐怕難以佔領這部分市場。

(4)用户消費有向中文Windows轉移的趨勢,對漢卡形成一定的威脅。

2、優勢(劣勢)分析

優勢和劣勢是影響xxxB市場營銷的內在因素,優勢指在應用中可以獲得成功的一些戰略,劣勢指需要加以改正的一些不足之處。

3、問題分析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在xxxxB的市場營銷戰略中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四、營銷目標

總目標: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目標:樹立xx中文系統國內工業標準的形象,帶動和領導國內中文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應用。

經濟效益目標:年銷量——x萬塊;單套毛利——xxx元/塊;全年毛利——xxx萬元。

五、營銷戰略

1、營銷宗旨

以廣告宣傳和價格政策為主要手段;

以大用户和國內外電腦廠商OEM為重點;

以代理、批發銷售為主,零售為輔的銷售代理製為原則建立和管理銷售渠道,進行大市場銷售。

2、產品定位

3、產品結構

4、銷售渠道

5、價格政策

定價原則:

拉大批零差價,調動代理積極性;

扣率結合批量,鼓勵大量多批;

以成本為基礎,以同類產品價格為參考,使價格具有競爭力。

市場營銷策劃 篇2

一、職業與崗位分析

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化與發展,將需要大量的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特別是具有一定理論水準的一線操作人員。本專業將突出一專多能人才的培養。就業崗位羣有以下幾類:

1.企業推銷員、市場調研人員、營銷策劃人員、廣告管理人員等專業崗位人員;

2.產品、定價、分 銷、廣告、推銷、市場調研等營銷各職能崗位的中、基層管理人員;

3.將市場營銷專業知識同各個具體產業部門的技術特性相結合,培養能勝任某些技術性較強、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營銷人員及管理人員。

二、培養目標、規格與要求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領域方向面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類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與本專業領域方向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與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掌握本專業領域方向的技術知識,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熟練掌握市場營銷理論知識,熟練進行企業形象策劃、市場調查和預測、市場營銷公共關係等生產經營第一線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可適應的職業崗位 主要就業崗位:

企業營銷策劃工作、企業形象策劃工作、產品市場推廣工作、新產品上市推廣、企業大型活動策劃、企業外聯工作;

其它就業崗位:參與企業產品開發、參與企業產品研製、參與企業戰略制定、以及市場調研等工作。

(三)職業崗位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1)掌握實用英語基礎知識;

(2)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3)掌握市場營銷基本知識;

(4)掌握市場調查與預測知識;

(5)掌握消費心理學知識、商務談判技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內外貿實務、會計等知識。

2.能力結構要求

(1)具有一定市場觀察和分析能力;

(2)掌握與職業工作崗位(羣)有關的專業理論、專業技能;

(3)具有所在職業或崗位相關領域內的適應能力;

(4)具有吸收和利用國內外新的營銷理論和技術的能力。

3.素質結構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規範和職業道德;

(2)具有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而奮鬥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身體、心理素質;

(4)具有勇於創新、艱苦創業、愛崗敬業的精神。

(5)職業資格考級、考證要求

1.通過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獲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書(三級);

2.獲得全國營銷員高級資格證書。

三、培養層次、招生對象及修業年限 培養層次:大專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統招)、中專(職)畢業生(對口) 修業年限:全日制三年

四、技能訓練主要內容及學時安排

(一)第二學期為期1周專業見習進行市場營銷專業見習,掌握和了解企業運行的基本程序。

(二)第三學期為期20周頂崗實習利用所學營銷理論,開展營銷實踐,培養營銷技能,發現知識欠缺,激發學習興趣,實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實踐中提高”的培養模式。

(二)第六學期為期10周畢業實習進一步熟悉市場營銷理論在實際中的運用,掌握基本營銷技巧,能進行簡單的營銷策劃,為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五、主要課程介紹

1.市場營銷

要求學生牢固樹立現代市場觀念,能夠正確地進行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的確定,掌握產品定價、銷售渠道、促銷等策略,熟練地運用現代營銷策略和手段。

2.市場調查與預測

掌握市場調查、預測的技術和方法,並能利用數理統計規律和模型對相關數據進行歸納、總結,為決策提供依據。

3.商務談判

掌握談判的原則、技巧,注重談判的禮儀與禮節,通曉商務談判的溝通方法以及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4.商品養護

掌握商品的原料構成,產品的主要性能、用途,質量檢驗和 商品鑑別,商品的分類,包裝和養護知識。

5.現代推銷技術。

學習掌握推銷要素、推銷環境、推銷模式、推銷管理等基本的推銷理論知識;瞭解客户開發與管理的方法與過程,學會接近與約見顧客、推銷洽談、顧客異議處理,並能夠最終成交。

6.消費心理與行為分析

瞭解消費者行為產生、發展及變化的規律,掌握消費者行為產生的基礎及其影響因素,能夠熟練地運用消費者行為分析的各種方法分析和研究消費者行為活動,在實踐中能夠運用相關理論引導和促使消費者進行科學的購買決策,實施理性的購買行為,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7.廣告原理與實務

學習廣告基礎知識,廣告設計技巧和方法。能夠對廣告活動及創意做出正確的鑑賞和評價,能夠從事簡單的文案寫作和廣告活動的策劃。

8.銷售管理

瞭解銷售主管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學習企業銷售管理和銷售主管應具備的理念、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銷售管理的基本內容和方法,提高解決銷售管理問題的能力。

9.網絡營銷

學習網絡營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熟悉網絡經濟下企業營銷活動的運作過程,瞭解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主要策略和手段,能夠分析和解決企業網絡營銷中的問題。

六、教學安排

(一)必修課及教學進程表

(二)選修課及教學進程表

(三)實踐教學進程表

(四)教育教學活動周計劃表

(五)教學歷程表

(六)學時分配表

(七)專業職業能力分解表

市場營銷策劃 篇3

經過短短一週的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識到了自己做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要想在以後的職業中嶄露頭角,除了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健康的體魄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使自己在以後的路途中無論經歷什麼樣的困難,都立於不敗之地。

對這次實訓,我頗有體會。本次實訓的任務是對自己專業的認識,通過校外的實習,近一步加深了我們對自己專業的認識。從而確定自己以後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暫的實訓時間內,儘可能多的學到東西,就需要我們努力實習,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應用體現的淋漓盡致。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短短的時間裏,讓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在實際應用中所學專業知識的匱乏。讓我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這句話的涵義。我懂得了實際生活中,專業知識是怎樣應用與實踐的。人非生而知之,雖然我現在的知識結構還很差,但是我知道要學的知識,一靠努力學習,二靠潛心實踐。沒有實踐,學習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次實訓讓我在一瞬間長大:我們不可能永遠呆在象牙塔中,過着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總是要走上社會的,而社會,就是要靠我們這些年輕的一代來推動。這就是我這周以來實訓的心得和感受,而不久後的我,面臨是就業壓力,還是繼續深造,我想我都應該好好經營自己的時間,充實、完善自我,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空白!在這些過程中,我不僅知道了職業生涯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而且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團隊中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要善於團隊合作,善於利用別人的智慧,這才是大智慧。靠單一的力量是很難完成一個大項目的,在進行團隊合作的時候,還要耐心聽取每個成員的意見,使我們的組合達到更加完美。

這次實訓帶給我太多的感觸,它讓我知道工作上的辛苦,事業途中的艱辛。讓我知道了實際的工作並不像在學校學習那樣輕鬆。這次調研過程中,由於人員有限,我們都是一人身兼多職的,可以説,我説夠了有生以來能夠説的會説的話,臉皮不是一般的臉皮了,包括在與顧客攀談時的微笑。出去做了幾天問卷,我嘴皮都起泡泡皮了,做調查問卷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實訓中確實學到不少東西,也瞭解一些社會的現實性,包括人際交往,溝通方式及相關禮節方面的內容,對於團隊營銷來説,團結一致是首要這點我深有體會。團隊營銷注重溝通和信任,不能不屑於做小事,永遠都要保持親和誠信,把推銷理論運用到具體實踐中,不僅加深我對理論的掌握和運用,還讓我擁有了一次難忘的推銷實訓旅程,這是這次實訓最大的收穫。現在我對“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他的人生經歷和關係網絡”這句話非常的有感情,因為它確實幫了我們不少。

在填寫調查問卷的過程中都是真實的,這在學校是不曾見過的。數據的真實性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對數據分析的興趣以及細心程度,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名營銷人員在工作中式不能有半點馬虎的,否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通過這次實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絕對不能把自己簡單的看成某個個體。很多事情的圓滿完成都是需要大家精誠合作的。在實訓期間我們組3個人互相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努力共同進步。除此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通過實訓,我們都有這樣一個感覺,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很大差距,只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專業技能急需提高。從最初的笨手笨腳,到現在可以熟練填寫問卷、熟練操作分析軟件,這與我班每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五天的實訓,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同時也鍛鍊了大家踏實、穩重的能力,每個人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實訓機會。

通過這次實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調研策劃人員還要具備忍耐、堅持不懈和不

恥下問的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而他們的態度是不可恭維的,你會感覺到他的.不耐煩以及他的高傲,所以這就需要學會溝通的方式及説話技巧,學會靈活面對。

通過這次實訓,我們都收穫頗豐,總體來説對這次實訓還是很滿意的。儘管實訓很累,每天早出晚歸。但真的很感謝學校能夠提供我們這樣好的實訓機會,以及心食尚·麻辣香鍋 給予我們的實訓平台。尤其是市場營銷專業,畢竟我們吃的是經驗飯,只有多做,多説,才能熟能生巧,才能遊刃有餘! 我們深刻的瞭解到,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對於我而言,喜歡體驗生活,可以説通過這次實訓,真真切切的讓我瞭解了什麼是市場營銷,讓我對於市場調研最初的觀點也有了本質性的改變!市場營銷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人生價值的詮釋。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我們更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社會不會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的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為此我們將會在以後的日子裏繼續努力,不斷激勵經驗,不斷磨礪自己,早日走向工作崗位。

市場營銷策劃 篇4

一、市場策略規劃

1、市場狀況:是指主要競品的市場佔有率,市場容量,消費現狀和變化趨勢等。

2、消費需求:主要是指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如消費者對產品的概念、利益點、功能、價格、包裝、購買方便性等方面的需求及變化方向,這是提煉產品賣點的重要依據之一。

3、競爭狀況: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分析以及主要競品在全局市場和區域市場的強弱對比情況。

4、本品現狀:本品的市場位置、銷售狀況,在各區域市場的優劣勢以及在各個營銷環節的優劣勢。

5、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本品處於現在的市場位置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存在哪些制約市場發展的營銷短板。

6、市場機會:通過對市場狀況、消費需求、競爭狀況等多方面的比較分析,找出實現企業及各產品未來市場增長的機會點。

7、市場策略:從策略的層面為企業規劃市場,如市場目標,市場定位,市場重心和區域市場的選擇,與主要競品的競爭策略等。

二、產品線規劃

1、品類架構:產品線完整的平面架構圖,包括產品的品類、品牌以及品牌下面的每一個單品。

2、產品定位:產品所要佔據的,區別於主要競品的,有競爭力的市場位置,是各產品規劃的重要環節。

3、目標市場:產品重點進入的市場領域,並且在這一領域最大限度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與競品爭奪消費資源。

4、價格定位:產品價格在市場中的位置,包括所有產品價格在各自市場所處位置及各單品的具體定價。

5、產品訴求:產品訴求就是產品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點或賣點,一般可以分為感。性訴求和理性訴求兩種。

6、廣告口號:廣告口號,即廣告語。就是把產品利益點中最能觸動消費需求的部分。

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和消費者的記憶度。

7、產品形態:企業各類產品分別適合目標消費者使用的相應形態。產品形態確定的主要依據首先是方便消費者使用,其次是競爭需要。

8、產品包裝:產品外在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產品包裝的文字、圖案、色調、形狀等要與產品的定位、訴求協調一致,在終端貨架上要有足夠的視覺衝擊力。

三、渠道規劃

1、渠道模式:企業建立銷售通路的方式。如:是採用代理制、分層經銷形式還是專賣店形式,以及各種渠道模式設置中間商的層級與方法。

2、通路長度和寬度:通路長度是指銷售渠道重心上延和下沉的空間。從直轄市到鄉,企業涉入哪些層級。通路寬度是指在同一層級的渠道,企業銷售終端類別的多少。

3、經銷商的選擇:根據渠道模式和通路長、寬度的設置,確定經銷商的數量和選擇標準。

4、銷售政策:是指企業與各級經銷商的合作方式。如企業對經銷商在前期鋪貨、運輸、終端維護、宣傳、扣點、返利、結算等方面的相關政策。

四、廣告規劃

1、廣告創意:廣告的表現方式。用畫面、文字、音樂等來表現品牌和產品的特點。

2、廣告語:廣告語就是把品牌、產品中最能觸動消費需求的部分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

3、廣告預算:預計某個時期總共需要投入的廣告費用。

4、投放媒體:廣告發布的媒介。

5、投放區域:確定在哪些區域投放廣告,以及各區域市場的投放量。

6、投放組合:主要是指投放媒體類別和投放市場區域的組合。

7、效果評估:對廣告創意、投放組合和廣告效果的綜合評價。

五、終端與促銷規劃

1、終端選擇:選擇產品進入終端的類別、數量及方法。

2、終端陳列:產品在貨架上(普通貨架、堆頭、端架)的陳列標準,如陳列位置、面積、形狀和數量等。

3、終端導購:安排專門的銷售人員在終端為顧客介紹產品的賣點和食用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

4、終端理貨:對終端貨架上被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挑亂的產品按陳列標準進行梳理, 對快售完的產品及時安排補貨等。

5、終端展示:除了產品基本陳列外,還需要一些宣傳品如POP、圍裙、橫眉、展示牌等來共同營造良好的賣場氛圍。

6、終端促銷:廠家或經銷商針對消費者就某些或單個產品進行的特殊銷售促進活動,如打折、降價、賣贈、有獎銷售等。

六、銷售體系規劃

1、銷售體系架構:是企業自身的銷售組織結構。如在區域市場是建立分公司還是辦事處;各大區、省區及以下各級銷售組織的劃分、規模等。

2、各級銷售組織的職能:各級銷售組織的人員構成、作用、銷售任務及其它相應的各項職能。

3、銷售隊伍的培訓:企業對各級銷售組織的各類人員分別進行相關營銷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內容與方式。

4、銷售組織與經銷商的關係:明確各級銷售組織與經銷商的職能劃分,形成企業銷售隊伍與各級經銷商優勢互補的合作關係。

以上品牌整合營銷策劃體系,市場整合營銷策劃體系和品牌與市場傳播策劃體系是 智聯營銷策劃多 年食品企業營銷策劃實戰經驗的總結,三大部分共同構成食品企業專業的整合營銷策劃體系。當然再好的整合營銷策劃體系也是理論策劃工具,需要通過無數次營銷實戰的檢驗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市場營銷永遠是動態的。整合營銷有系統的策劃工具,但從另一個側面看,營銷又是無定式的,食品企業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靈活應用。願中國食品企業在這套策劃體系的指導下,今後的市場營銷規劃會變的更加完美 。

  鄭州海源 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市場營銷策劃 篇5

中國政府職能轉變自然需要借鑑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但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實踐以及我國改革的歷程表明,經濟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我國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應該建立在客觀的認識前提之上。經濟轉型的複雜性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政府職能轉變所需要的相應制度支持、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和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應該成為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堅持這些基本認識前提,將有助於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迫切要求我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而導致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如部分商品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積累、生態環境惡化等,都與政府對資源配置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市場功能發揮不夠密切相關。

《決定》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新的理論概括。“決定性作用”的表述,在理論上更為明確,對於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是我國改革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大發展。這個新表述有利於進一步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條主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開創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並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帶動各個領域的改革全面深化。

1政府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我國絕大多數經濟領域的資源配置已基本上通過市場進行。但是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環節,資源配置違背價值規律要求導致資源低效配置乃至嚴重浪費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以及干擾、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

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決定》提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各項部署,對於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總的來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有利於推動我國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非否定或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幹預的對象是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的成熟市場經濟,與之不同的是,市場經濟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始點,不是自由競爭和發達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高度干預的計劃經濟;當前改革開放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仍然是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問題。因此,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説市場是萬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給市場、所有領域都市場化,更不是認為政府對市場可以撒手不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都不是要弱化市場作用,更不是要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併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和重要作用。而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2.市場經濟轉型需要政府改變職能

關於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是我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是因為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更因為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效果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變量。目前國內外學界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存在一種值得注意的研究路徑,即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背景下的“華盛頓共識”為研究視角,按照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來解讀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實踐。這種研究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一般認為,中國政府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權力過於集中,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因而中國政府應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實行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改革。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等人在《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一書中基於經濟組織方式、政府經濟職能的界定等因素的區別,將經濟發展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分別歸納為“國家主導型資本主義”、“寡頭型資本主義”、“大企業型資本主義”和“企業家型資本主義”四種類型。在他們看來,最能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是一種企業家型經濟體制和大企業型經濟體制的混合體。據此,他們對中國經濟轉型以來的國家導向型發展模式進行了評析:“即便是中國大陸過去20年裏經濟實力的增長,也不能説明國家導向對經濟增長非常必要……”①此外,他們還指出: “印度、中國的發展證據表明,國家導向並非像其倡導者所認為的那樣,是加速經濟增長既快又好的手段。相反,經濟之所以增長,是因為個人以及他們創建的企業把勞動力、資本和技術轉化為國內外消費者希望和願意購買的產品與服務,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發動機。”②由此可見,鮑莫爾等人對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似乎持一種比較悲觀的態度,也就是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並沒有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

客觀而言,鮑莫爾等人的研究不無道理,因為順應市場化改革的要求推進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根本任務,建立有限與有效政府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但就我國經濟轉型的性質、任務以及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的特殊性來説,以“華盛頓共識”來詮釋中國政府職能轉變顯然忽視了“經濟轉型”國家實行大規模製度變遷的艱鉅性和複雜性,“華盛頓共識”並不能解決經濟轉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其在拉美國家以及俄羅斯、東歐等轉型國家的失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事實上,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中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同於新興工業化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並不存在某種簡單明瞭的模式或最優化的道路”③。正如提出“北京共識”的美國著名學者喬舒亞雷默所指出的: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成功之處就是沒有遵從‘華盛頓共識’,而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④喬舒亞雷默的研究既肯定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路徑及其效果,同時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轉型制度與政策設計的認可,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獨特性。因而,理性研究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以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作為借鑑自然很有必要,但更須結合經濟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的特殊性、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原有的制度體系和具體國情,並以此作為解讀與評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特徵、問題及發展趨向的基本認識前提。只有這樣,有關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才能與實踐發展趨於一致,研究所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才能有助於市場化改革基礎上的我國各級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3.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

廣義而言,“經濟轉型主要是指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國家在20世紀後期所進行的轉變傳統的以國有製為基礎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從而讓市場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驅動作用的一場大變革”⑤。經濟轉型的根本目標在於用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經濟轉型國家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來打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限與有效政府,因而經濟轉型國家面臨的最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並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上建構和培育有利於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制度體系。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層全盤接受了“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市場化與自由化理念。“為了施行激進的改革,俄羅斯的領導層認為只有廢除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作用才能使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建立起來,於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成為計劃經濟的同義語而遭到冷遇和貶低。”由於大規模地弱化並取消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結果使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俄羅斯一樣,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烈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在經濟轉型初期也採取了否定政府作用的做法,結果無一例外地使經濟社會發展一度處於無序和失控狀態,造成了經濟轉型中的“體制真空”現象。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體制真空’現象的形成固然首先要歸咎於臭名昭著的‘休克療法’,但是與轉軌初期波、匈、捷等國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否定政府的傾向也不無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在其當政期間面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挫折與危機,果斷糾正了其前任排斥政府作用的治國理念與政策取向,強調要以“‘強有力的國家’和‘有效的經濟’作為其執政的基本取向”。由此,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逐漸從低迷狀態走出,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難看出, “強有力的國家”與“有效的經濟”其實質就是將強有力的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與此同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經濟轉型國家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時也逐步擺脱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影響,政府作用開始理性迴歸,經濟發展走向有序和穩定。

由上述經濟轉型國家在轉型進程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演進及效應,我們可以得出經濟轉型國家實行政府職能轉變的如下理論思考:首先,經濟轉型國家的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處理,不能全盤接受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而要充分考慮到本國的具體制度現實。按照熱若爾羅蘭的説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以既定的制度體系作為出發點的過程,轉型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為轉型出發點的初始制度體系。其他國家的制度不能輕而易舉地照搬或模仿,生搬硬套可能會產生預想不到的後果”。這表明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的轉變,必然要受到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影響。如果忽視轉型的初始狀態與約束條件,一味地按照市場原教旨主義所信奉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準則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並不一定能夠保證經濟轉型的成功,反而可能導致經濟衰退與社會秩序的混亂。事實上,即使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各國制度基礎不同,對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處理也有不同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經濟轉型國家大多是後發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所需基礎設施的建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不能純粹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演進,在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一個富有權威並能制定正確發展政策的政府,對於國家的發展尤為必要。再次,由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多層次、多領域、整體性的大規模的制度變遷運動,處於這一制度變遷過程中的轉型國家也常常具有其他處於制度均衡狀態的國家所不具備的一些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特徵”⑩,加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實踐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理論可鑑,因而對於有着深厚計劃經濟背景與特殊國情的經濟轉型國家來説,有效地界定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職能邊界,更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4.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

基於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及思考,筆者以為,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在借鑑西方市場制度的理論分析框架的同時,更應關注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密切關聯的一些現實與歷史因素。只有密切結合這些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來進行研究,並以此作為解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認識前提,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才能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

4.1經濟轉型的複雜性決定了政府職能轉變將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過程

“轉型國家不僅要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幾百年間分階段完成的職能‘畢其功於一役’,而且還要解決幾十年計劃經濟遺留的大量歷史問題,此外還要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挑戰。”因此,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歷程,這一時期的政府職能轉變也充滿了艱鉅性和複雜性。經濟轉型之所以是一個長期的歷程,基本原因就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轉型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説,由此可見,與政治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政府職能轉變是所有轉型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國同樣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挑戰。中國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經濟體制、社會形態、政治體制和對外開放四個方面的轉型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相對於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初步的,這是經濟轉型國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經濟轉型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在取得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亟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經濟增長的不平衡、社會衝突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職能在市場制度框架內進一步轉變與改革,使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4.2政府職能轉變需要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支持和互補

從制度變遷的視角來看,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幷包括其他配套制度改革的大規模系列制度變遷,即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支持與配合,如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契合市場化要求的法制基礎設施的構建以及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改革等。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制度改革相配合,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即使再清晰,也將步履維艱。誠如日本著名經濟學家青木昌彥等人所言:“一個體制中的各種制度具有戰略互補性,某一項或某幾項制度發生變革,其他的制度要麼進行相應的變化,要麼就會與新制度不相配合,對新制度的實施產生阻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互補性的上述相關制度改革儘管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與建立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着我國各級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進展。如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為了克服“藏富於地方”的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從而增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1994年實施了分税制改革,實現了中央政府對國家財政的絕對控制,但這又使得地方政府在追求地區利益最大化目標的驅使下與中央政府展開了或明或暗的博弈,使得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係陷入了另一種“困境”。實踐表明,這種利益關係“困境”不僅導致地方政府無法走出在職能行使上 “越位”和“缺位”的怪圈,而且使得中央宏觀調控戰略難以在全國各區域得到有效實施。這不能不説是社會公眾法治意識淡薄所致。鄭永年在論述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經驗時指出:“在法治不能有效運作的情況下,如果要追求經濟發展,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來保護產權就變得不可避免。”這實際上間接肯定了我國地方政府在法制基礎設施尚不成熟的情形下履行政府職能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當然,其他諸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務制度和省直管縣體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複雜與滯後,也制約着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當下我國各級政府職能的定位與履行既不同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又區別於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職能模式。可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界定清楚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邊界,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一方面取決於政府自覺進行角色的轉換,同時也取決於相關制度改革的推進。

4.3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

政府職能轉變本質上是一種制度變革與創新,“儘管進行改革和制度變革的原則是具有一般性的,但是好的改革路徑必須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適應。因為制度轉型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它的理解也還十分有限,因此,改革的政策建議不應該試圖將某一個特定的模式強加於所有國家”。即政府職能轉變的使命不僅在於通過職能結構的重塑為市場化的順利推進開闢道路,而且還內在地藴含了通過行政推動發展經濟的重要責任,因此試圖按照先驗的市場制度原則和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職能實踐來框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取向是非理性的。總之,改革之初市場化與工業化同時並舉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決定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有着自身獨特的內容與演進路徑。沿着這個邏輯起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經濟轉型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如貫穿於改革進程中的“強政府”與“強市場”的協同作用、地方政府對經濟建設的行政干預、政府在改革初期對於經濟職能的過分關注等。

結論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35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始終是圍繞着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由於市場機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市場主體為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政府必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解決市場外部性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勞動者、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等權益。政府還必須採取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的經濟性規制,保障競爭公平和消費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市場機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公共產品供給和收入分配公平問題,政府必須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和規範由市場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並通過税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對收入再分配進行合理調節,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

市場營銷策劃 篇6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的名字叫xx,我畢業於某學校,學習市場營銷與策劃專業,在努力學好專業基礎課的同時,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文體活動。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在校期間,我抓住一切機會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複合型人才發展。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了多門電子、機械類基礎課程及會計類全部課程,不僅培養了紮實的知識技能,訓練了推力分析及實際操作能力,更建立了嚴謹求實的思維體系;修完了專業以外其它經濟領域的多門課程,並利用課餘時間讀了大量市場營銷類書籍,如營銷企劃實務、銷售通路管理、企業廣告管理、網絡營銷等,以完善我的專業知識結構。

“寬以待人、潔身自好”是我的處事原則;“精益求精、勇於進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業業、不斷創新”是我的工作方式。自XX年走出學校進入某企業到現在,從一名初級的業務代理走到現在的市場銷售主管,幾年的工作經歷使我具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人脈關係。

此致

敬禮!

自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