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篇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3.14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思路

(一)確定專業定位

學生的職業生涯是實現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結合。專業定位立足於學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職業生涯發展,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與企業工作崗位需要相一致的職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二)實施以崗位任務為導向

課程設置課程設置與崗位任務相匹配。按照城軌交通運營領域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羣的崗位任務的內在邏輯關係設計課程,從崗位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三)突出以崗位能力為核心

組織課程圍繞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羣的崗位能力的形成組織課程內容,以崗位任務為中心來整合知識、能力與素養。注重職業情境中學生職業素養養成和職業能力培養。

(四)以崗位任務難度為線索

由易到難課程安排行車、客運二大崗位羣所主要從事的工作任務具有由簡單到複雜難度逐步遞增的內在關係,據此將學習領域課程合理排序,學生系統學習後,獲得完整的崗位職業能力。

(五)突顯以運輸組織模式為依據

實施教學以車站行車工作、調度指揮等運輸生產任務為載體,依據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生產高度集中、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組織特點,設計學習情境,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在真實的體驗中強化崗位意識,獲得崗位職業能力,內化職業素養。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創新點

(一)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方式創新

為確定人才規格,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深入企業,進行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對畢業生跟蹤調查,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確定本專業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養規格。

(二)人才培養策略創新

本專業崗位羣內部崗位之間由低到高呈遞進關係,崗位之間的遞進關係是由不同崗位所需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與崗位的遞進關係成正相關。針對該專業對應的崗位羣能級關係的特點,在本專業推行“循崗施教”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

(三)課程體系創新

1.課程體系構建方法創新對崗位羣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按照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確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行車工作》、《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工作》、《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和《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等5門學習領域課程,系統設計與“以崗促教、突出應用”人才培養方案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2.新課程體系通過“理論+實踐、實踐+理論”,合理配置,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教學中,“邊理論邊實訓、以實訓促理論”,建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導,涵蓋基本技能、崗位技能和職業能力等多層次,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

(四)教學模式創新

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推行教學做一體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等教學模式。

(五)評價體系創新

1.評價主體由一元化變為多元化成立企業人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課程評價體系。建立與不同能力水平相適應的評價辦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日誌、實習總結、管理制度、實訓評價等,對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進行全面評價。2.評價指標由單維度變為多維度評價方式由單一化變為多樣化;評價結果由終結性評價為主變為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佔60%,終結性評價佔40%。3.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養有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職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的要求。

三、新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效果

(一)立足一線,適應發展

深入城市軌道交通企業調研,深入研究職業技能標準與工作任務。

(二)任務驅動,項目教學

按照“職業崗位—職業能力—工作任務—教學項目—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評估”組織教學。

(三)策略靈活,適應訂單

訂單班有很大的隨機性,有時在進校就組班,還有的在畢業時組班。

(四)工學結合,上崗對接

實現學生上崗對接。通過學生2年在校內學習,1年在企業的具體真實工作崗位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基本實現“上崗對接”。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教研一體化人才培養形式;是將以理論知識學習和素養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與以經驗技能和崗位能力培養的企業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做中教、做中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將職業教育從院校拓展到企業,使學生真正融入企業與社會,實現了學生能力素養與崗位要求的“零距離”對接。為此許多職業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實訓基地建設、產教融合渠道、教師與師傅雙向交流機制等方面積極開展探索。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與河南信息工程學校等中職學校立足自身特點,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在現代學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 年)》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是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對促進職業教育更務實、更健康的發展,加強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出台優惠政策,改善辦學環境

一是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傾斜,並給予優惠政策,包括税收減免或者專項資金補助,補償企業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xx 年河南省批准了學校的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特色校建設方案,20xx 年河南省批准學校開展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試點建設方案,省財政提供專項資金,較好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二是校企雙方要加強崗位安全意識教育,要求企業應支付學生合理勞動報酬,併為實習生購買“責任保險”,切實保障學生、學校和企業的權益。三是在政府引導和監管下,開展PPP 合作機制的探索與試點工作,促進校企雙方優勢資源的整合。

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辦學體制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河南省按照產權制度要求,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佈局提升辦學水平的意見》,探索多元體制辦學形式,採取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多種形式體制改革;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鼓勵和支持學校、行業、企業、社會團體與個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參與職業院校產權制度改革。

依行業辦專業,建專業饋行業

學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業,服務行業”為原則,和中鐵電化局設計院、中鐵電化局三公司、北京通號工程有限公司、洛陽電務段等多家企業就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分配機制、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積極溝通、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合作建設集鐵道信號、鐵道通信技術和電氣化鐵道供電等專業的校內綜合實訓演練場;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中國鐵路通號總公司等單位加強合作,設立校外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滿足學校專業實訓的需要,充實了專業實踐技能教學環節,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輻射周邊地區,為企業、其他院校學生提供培訓服務。

二、現代學徒制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根據教育部20xx年印發《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學校積極開始試點,推行包括人才培養目標、聯合招生方式、教學方案制訂、課程體系開發、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等方面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和探索。目前,河南省入選全國165 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正按照現代學徒制要求穩步推進實施,逐步完善“基礎素能+核心素能+拓展素能”的素質培養體系、“過程考核+德育學分+職業認證”的人才評價體系、“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建,多元評價”的創新機制

學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成立項目試點領導小組,分設祕書處、理論研究團隊、實踐探索團隊(通信、信號、供電三個專業團隊);合作企業相應成立項目辦公室,分設技術小組、協調小組、指導委員會。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五個育人環節。一是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共同研討實訓方法與實訓項目,三是共同制訂學生評價與考核標準,四是共同做好“雙元”(教師與師傅)教學與管理,五是共同做好學生招生與就業,使現代學徒制落到實處。

學校聯合企業在20xx 級學生中共同組建3 個鐵道信號專業、2 個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2 個鐵道通信專業學徒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同步實施“雙元結構教師小組”教學團隊教學,併為學徒制班級配備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德育教師;另外引入全國鐵道職業教育鐵道通信、信號、供電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現代學徒制項目的實施進行過程監控、評價和反饋。

“立德樹人,技能為本”的立體培養

1.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校組織專家編寫校編教材《崗前教育教程》,開展辯論賽、演講賽、歌手賽、才藝賽、體育賽,“法律講堂”“道德講堂”“模擬應聘”與“企業文化周”,舉辦愛心社。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二是引導學生平穩進入社會,解除困惑,樹立信心,快速實現角色轉換,縮短上崗後的磨合期,全方位融入企業團隊;三是引導學生熟悉企業文化,瞭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工作特點,介紹薪酬、勞動保險、勞動合同等方面內容,促進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四是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目標,做好職業規劃。

2.專業技能的培養

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課程開發標準,建立“過程共管”的實訓管理制度,採用“師帶徒”模式增強專業實踐教學,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與評價體系;以崗位需求為引導,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開發實訓項目,改革實訓方式,促進學生身份與學徒身份的融合,使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和創新能力。

“寓學於工,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1.針對在校學生工學結合

如第一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開展校內實訓,獲得基本實踐技能;第二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到企業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獲得專業技能,在校期間假期還可進行專項技能實踐的教學形式。如,學校與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開設的中鐵建“十四局通信班”,中鐵建“十四局供電班”,校企雙方本着互助合作、共同發展、積極交流、互惠互利的原則,採用該模式校內教學與頂崗實習。

2.針對企業職工的工學結合

學校根據用工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專業技能需求,與相關企業聯合共同開設職工培訓班,包括學歷教育班、專技人員培訓班、特殊行業或工種培訓班等。如,學校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一公司合作的“一公司信號班”、中國中鐵的的“三公司信號班”就是針對企業職工再學習、再教育而開辦的職工班等。

“校企共育,權責共擔”的訂單培養

學校按企業“訂單”要求招生,由企業、職業院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培養協議,按企業要求制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進行專業培養,職業院校依據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企業“私人定製”專業人才,做到招生招工一體化。

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的“濟南通號班”“天津通號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採用訂單模式培養學生。在“訂單培養”實施過程中,企業和職業院校要實現兩個“雙向對接”:一是素質教育、技能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對接,做到“產銷對路”;二是學生與員工角色的對接,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崗前培訓,創設企業環境、企業管理的方式,使學生養成遵守規章制度,服從企業決策的員工意識。“訂單模式”培養的人才不僅為學校贏得聲譽,更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平台對接

大賽是競技場,也是風向標。學校在鐵道信號專業、通信技術專業、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全國鐵路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次獲得各專業一、二等獎。競賽深化了與行業更緊密的合作,多項競賽都有知名企業參與,促進了學校和企業的互動,便於研討、開展專業建設;比賽內容與產業發展、行業標準融合,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實訓項目的改革創新[4],引領“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人才觀,塑造“技能改變命運,大賽點亮人生”的價值觀。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學分制,基本學制三年,最長五年

招生對象:普高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倉儲、配送、運輸、採購、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知識,具有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運輸調度業務處理、採購與供應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業務處理、快遞營運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能力,擁有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素質,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適應現代物流行業採購與供應、國際貨代操作、快遞運營崗位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標

(1)具備倉儲業務處理、配送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專業能力;

(2)具有對物流市場進行調查、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

(3)具備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現場應急管理能力。

2. 知識目標

(1)掌握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

(2)掌握倉儲與配送業務、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等基本作業流程;

(3)瞭解條形碼技術、POS系統、RF技術、EDI技術等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

(4)掌握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掌握物流業務政策法規和國際慣例。

3. 素質目標

(1)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性格隨和,樂意與人交往;

(2)具有責任心,敬業負責,積極主動,細心肯幹;

(3)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吃苦耐勞;

(4)為人正直、誠信、踏實、忠誠;

(5)勇於創新、勇於挑戰、樂觀向上。

三、專業核心能力與就業崗位指向

xxxx

四、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

xxxx

五、專業核心課程簡介

xxxxxx

六、畢業要求

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方可畢業。

1. 學分要求

畢業應修滿126學分。

2. 證書要求

(1) 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證書。

(2) 普通高校英語應用能力A或B等級考試證書。

(3) 獲得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之一。

①助理物流師;

②國際商務單證員;

③國際貨代職業資格證;

④報關員、報檢員職業資格證;

⑤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

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

七、專業教學團隊基本要求

1. 本專業教學團隊應滿足以下要求

(1)具備本專業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學歷,並接受過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論的培訓,具有獨立開發職業課程的能力;

(2)從事實踐教學的主講教師應具備物流師資格證書(含高級工)或“雙師型”教師;從事輔助教學的實訓指導教師要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熟悉物流設備操作;

(3)本專業“雙師型”教師(講師以上教師系列職稱,並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或兩年以上企業經歷)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

(4)專業教師與學生比例不超過1:28,企業兼職教師佔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於50%;

(5)師資梯隊中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一般教師比例基本達到1:3:6。

2. 本專業目前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1人,雙師素質12人,“雙師”素質達100%,中青年教師佔75%,職稱結構及年齡結構均較合理,涵蓋採購與供應、物流運輸、倉儲配送、國際貨代、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規劃、物流設施設備等專業方向。另有來自行業企業兼職教師40人。

八、其他必要的説明

1.20xx級《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已開課。

2.綜合實踐課的上課時間根據場地情況靈活安排。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一、招收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國中應屆、往屆畢業生。

學制:基本學制3年。

二、培養目標與就業崗位

(一)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辦文、辦會、辦事的方法、技巧,能熟練操作辦公設備,具有良好文化素養、溝通協調能力和較強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在祕書崗位上,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才。

(二)就業崗位:

主要就業崗位:中小企事業單位祕書崗位。

次要就業崗位:中小企事業單位禮儀人員、文員、營銷人員、公關人員、會務人員崗位。

三、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四、專業主幹課及核心課程主要內容

專業主幹課程:

1.祕書實務:本課程主要講授辦公室日常工作、會議工作、接待工作、信訪工作、督查工作、信息工作、溝通與協調工作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祕書工作基本技能,能很好適應崗位要求,有效、迅速、準確地開展工作。

2.辦公自動化:本課程主要講授電話、傳真機、掃描儀、複印機、打字機等辦公設備基本理論、運用技巧和方法以及網絡辦公的基本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運用辦公設備技能以及網絡辦公技能。

3.應用文寫作:本課程主要講授事務文書、公務文書、禮儀文書、經濟文書、新聞文書、法律文書的寫作原則、要求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寫作技能,能熟練運用各種文體。

4.禮儀:本課程主要講授服飾、體態、語言、饋贈、商務、公關、社交、宴請等方面的禮儀基本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在學習必要禮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專業實際工作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能合乎規範地開展各種活動。

5.口語表達:本課程主要講授口語表達的類型、要求、方式、技巧;即興演講特點、技巧;如何進行求職面談;思維模式訓練等方面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在不同場合中清楚、準確、流利表達自己的觀點。

6.形體:本課程主要講授形體訓練基本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健美訓練、舞蹈訓練,使學生掌握形體訓練的基本知識、基本技巧、基本能力,使其具有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和動作姿態;提高對形體美的鑑賞、表現和創造能力。

7.速錄:本課程主要講授速錄基礎理論、技巧、方法等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培養學生速錄技能,使學生能準確、迅速、完整地記錄會議等相關內容。

8.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本課程主要講授文書工作基本流程及檔案的形式、作用、性質;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價值鑑定、檔案保管統計等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掌握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開展文書工作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能力。

9.企業管理與營銷:本課程主要講授構建企業管理學科知識體系和初步形成企業管理的思維方法和能力,以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講授企業市場環境與現狀分析,找出企業戰略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係。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認識,能初步制定營銷戰略、營銷戰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10.財務入門:本課程主要講授會計核算的對象、基礎、依據、載體、過程;會計記帳方法;管家婆財務軟件應用三個方面的知識。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具有各種票據應用和管家婆財務軟件應用的技能。

其中《祕書實務》、《辦公自動化》、《應用文寫作》為專業核心課程

五、專業師資隊伍情況

現有專任教師8人,專任教師中高講師4人,雙師型教師1人。

六、畢業文憑取得

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二項條件才能取得畢業證書。

1.各門理論課與實踐課考試合格。

2.取得相關部門頒發的中級速錄員證、中級祕書資格等級證書中的一個。

七、説明

本專業自1994年設置以來,發展勢態良好,每年人數穩定在50-100人之間,畢業生就業率為95%。本專業以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等文件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的職業教育方針,深入研究職業教育規律,使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時代特點。

1.主動適應社會需求,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近幾年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三次重大調整與改革。構建了“一條主線、兩個層次、九個訓練”教學模式,即以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培養為一條主線,構建由速錄實訓、硬筆書法實訓、辦公自動化實訓、攝影技術、頂崗實習、祕書實務實訓、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實習、計算機操作基礎實訓、畢業論文組成的九個實踐教學體系,從而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應用性。

2.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技能培養並重。在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重點加強學生形象與氣質的塑造,為此新增《形體》和《廣告實務》兩門課;同時調整相關課程學時,《口語表達》課由48學時增加到88學時,《禮儀》課由24學時增加到88學時。

3.更好符合企業需求。本專業培養方案的設計思路可概括為“面向就業,源於崗位;強化實踐,注重實施”,從社會需求出發,確定具有高職特色的文祕崗位,並對崗位技能進行詳細分析,根據崗位技能要求安排速錄、硬筆書法等九項內容的實訓。

4.根據職業崗位要求,調整教學內容,並將職業資格考試內容融入其中。如《書法》課因學生在工作崗位更需要硬筆書法而不是軟筆書法,為此,將軟筆書法改為硬筆書法,在《祕書學概論》、《祕書實務》、《禮儀》、《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財務入門》五門課中將祕書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融入到課程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1 國外視光學教學概況

國外關於眼視光技術具有非常清晰的分工,主要分為二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醫學院培養的基礎上,為了有效防治眼病。

第二部分在視光學院培養的基礎上,為了達到眼視覺的健康,負責驗光配鏡。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當中,出現視光學院和視光系的時間較早,其發展已經過一百多年,形式多種多樣,而且擁有一定的規模,相當於醫學院。視光學專業的學制主要以4+3 為主,也就是學習醫學基礎課、光學基礎課、視光學專業等課程一般是利用四年的時間。上述課程的主要內容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經典光學、幾何光學、眼科光學、視光學理論與方法、視功能檢測與診斷、眼科疾病、雙眼視力、低視力學、視力矯正、環境視光學、接觸鏡等。學習數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學和微生物學一般情況下利用三年的時間。在達到學習要求取得光學博士後,還不能達到視光學工作的標準,還需參加國家關於視光師職業資格考核,只有達到合格後取得有關證書後才行。

當前,很多人都擁有視光師職業資格,可以從事視光師工作,美國視光師與人口總量的比例達到了11 000∶1,澳大利亞則達到了1 2 7 5 0 ∶ 1 , 眼光師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需要提出的是,視光學院和視光系學習的課程不包括醫學基礎和臨牀學科,特別是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在過去較長時期內,很多學生雖然取得了畢業資格,但沒有處方權,在治療疾病時無能為力。

2 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特色不明顯。

專業設置沒有考慮到當地實際情況,存在着較為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因為不能全面分析當地產業發展情況、當地經濟發展情況、行業分佈情況、企業需求情況,在設置專業時不能達到社會的需求,不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培養的人才不能達到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建設課程體系方面已得到人們的認可,也就是採用工學結合的做法,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依然應用傳統學習模式,不能將理論知識有效應用於實踐當中,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與職業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實訓基地內涵建設不完善。

3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3.1 眼鏡行業發展狀況

我國眼鏡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最近幾年的發展當中,眼鏡產業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突破了17%。有關專家認為,眼鏡產業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還需得到較快發展,將會產生大量的工業產值和出口量,專家認為二者平均每年增長率都將突破11%和12%, 在國內主要產區將會湧現大量的生產企業, 年產值也會得到大幅提高,將會突破一億元,在大量中心城市會湧現數以千計的銷售連鎖企業,估計一些優秀企業每年銷售額將突破一億元。在眼鏡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要求擁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如依據國際標準程序開展全面驗光配鏡技術、驗配隱形眼鏡技術、加工先進技術設備技術、應用視光儀器技術、眼科檢查與治療技術、修理眼鏡技術等。

3.2 職業崗位

對眼視光技術人才的要求, 可以從事眼科檢查、檢查視功能、驗光、配鏡、檢查測量、修理、設計配戴等工作,具備驗配隱形眼鏡技術,可以從事銷售眼鏡和管理工作。對應於眼鏡行業職業崗位能力的職位有二種:第一,眼鏡驗光職位,主要包括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等五個級別。第二,眼鏡定配工職位,主要內容有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四個級別。

4 眼視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設置在培養專業人才方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搞好課程建設才可能提高教學質量。高校的眼視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應該主要針對培養人才的職業崗位能力,講求實用性。再有,在設置課程時還需考慮到培養人才的職業遷移能力和職業素質、基本素質。

4.1 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的技術路線

認真研究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原則和具體實施措施,建設較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線,才能保證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順利進行。在研究產業發展情況、行業崗位對人才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的要求情況、企業人才成長規律、學生如何學習、學校擁有師資力量如何、教學實訓設備可以發揮哪些作用等內容的前提下,實現科學排列與組合專業課程的目的。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取得行業與企業的支持,以職業資格國家標準為依據,進一步充實課程教學內容,創建更為合理的課程體系。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及時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學習當前世界上的新理論與新技術。

4.2 課程體系結構模式

建設課程體系結構模式,也就是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各類課程之間的關係,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有決定性影響。眼視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結構模式主要應該考慮學生的職業能力、依靠通用課程、傳授專業技術、發揮頂崗實習的作用。要意識到當前社會發展與技術進步一日千里,利用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

4.3 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實訓、實習課程體系

在眼視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課程標準要以培養較高的職業能力為目的,發揮實訓教學的作用。學習過程中應用驗光配鏡技師職業資格國家標準,依靠工作過程建設實訓與實習課程,在充分研究課程的基礎上開設實訓項目、設置實訓項目,利用現場模擬與頂崗實習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講求職業性、實踐性與開放性。在實訓基地開展專業理論學習,依託項目發展、保證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當中。要求理論學習時間與實踐時間達到平衡,生產性實訓時間應在全部實踐時間中佔到80%以上。課程考核方式應該全面結合應用校內理論考核、利用實訓基地考核實踐能力、企業頂崗實習、國家職業資格考核等多種做法。

5 整合社會資源,加強實訓內涵建設

高職教育要實現區域性與職業性。高校眼視光專業要具有一定的特點,要發揮具有一定發展能力的眼鏡行業協會的作用,同時結合骨幹企業開展有效合作。

行業協會掌握着當前最為豐富的行業發展信息,在校企合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在設置專業時要考慮到整個行業的發展,要爭取達到具體企業的實際要求。要充分利用眼鏡行業協會,要充分研究企業需求,利用訂單式培養的做法,設計最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利用課程建設、引進師資、應用實訓基地等各種做法,使合作收到最好的效果,使人才進入社會後發揮最大的作用,達到各方滿意的效果。大力發展眼視光技術專業,講求品牌化發展,同時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科學配置校內與校外資源,建設最為先進的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建設包括校內與校外二個部分。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校內研發服務基地主要對學生的畢業服務。校內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對學生開展綜合實訓。校外實訓基地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做法是頂崗實習。

在建設實訓基地過程中要做到校內與校外協同發展,在頂崗實習和實現學生就業的前提下,實訓學習要做到系統性。校內實訓要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校外實訓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實訓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連貫性。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要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縛,要與企業車間相仿,達到教學實訓、生產實訓、畢業設計與開發服務等各個方面的一體化發展。在教學實訓時,以培養學生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為主,使教、學、做三者結合在一起;在生產實訓過程中,講究突出學的工,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術與頂崗技能;在畢業設計與開發服務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項目,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金融財會、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本知識,受到調查、策劃、技術經濟分析、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政策研究、三農問題分析和解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相關的農(林)業科學知識和較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掌握農業經濟、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掌握技術經濟分析、經濟核算、社會調查等基本方法;

4.具有獨立獲取知識、計算機應用和信息處理、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組織協調、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熟悉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瞭解農(林)業經濟科學的理論前沿和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學科

經濟學、管理學

五、主要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論文摘 要:簡單介紹了我國眼視光專業人才現狀,以山東省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眼視光專業為例,對高職高專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探討,具體闡述了該院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制定,調整及優化,為國內其他同類院校提供了寶貴經驗。

論文關鍵詞:眼視光 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模式

1 我國眼視光專業人才現狀

近幾年來,由於學生近視發病率的逐年快速上升、眼鏡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眼鏡的要求不僅從科技含量、新材料的應用,還是款式設計等要求越來越高,眼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中國已逐步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眼鏡生產和消費國家。根據“十二五”規劃精神,眼鏡產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富民產業之一,在新的形勢下,我們的行業該如何發展,如何升級轉型,驗配服務該如何向個性化、人性化縱深發展。因此,培養高素質的驗光、配鏡人才不僅是廣大消費者的迫切需要,也是眼鏡市場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企業最急需的人才是高級實用型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正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範疇。因此,儘快培養高素質的驗光配鏡人才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要。

2 學院眼視光專業培養體系的制定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眼視光技術專業始建於20xx年,20xx年學院與日本豪雅(上海)光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共同建設和發展眼視光技術專業;20xx年合作開辦“豪雅視光冠名班”;隨着該專業的不斷髮展前進,培養體系也逐步完善。本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學院提出了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0xx年以後,學院與豪雅光學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共同制訂課程標準和考核標準;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快速提高學生素質。企業單位定期派遣技術專家來校指導、講課,學院定期派遣學生和老師到企業學習和實習;企業每年向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近年來,該專業在日本豪雅、日本尼德克、上海天鴻光學和寧波明星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辦學水平和專業建設得到迅速發展。近3年來,該專業畢業生還未畢業,就已被眾多企業預訂一空,目前本專業畢業生遍佈全國各地,發揮了高職生技能更高、適應性更強的特點,併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

3 學院眼視光人才培養體系介紹

(1)“實景模擬、就業為根”模式。以促進學生就業為中心,創新教學模式,按照視光師真實的工作過程設計工作任務,通過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建設理實一體化教室,滿足學生學習的行動過程。通過教學做一體化、職場體驗、實境訓練、頂崗實習、人才推薦、社區服務、技能展示、課證融合切實增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就業能力,做到學習工作融合,真正實現了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觸。

(2)“由簡到繁、工學結合”模式。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是以驗光配鏡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學習情境之間呈遞進關係。雖然工作任務的內容由簡單到複雜,但完成任務的過程不變,都能夠反映出其工作對象、工具、工作方法、組織方式、工作技能和工作要求等;同時,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或行業、企業標準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優化訓練條件,創新訓練手段,提高訓練效果,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實現“教育性”與“職業性”的融合。

(3)“雙重考核,激發自主學習”模式。建立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知識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強調技能考核的重要性、突出過程性考核,調動了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促進作用。

(4)“雙師帶動,推進結合”模式。在教學總體設計上,突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和外實習基地的作用,一部分學習情境的學習在校內實訓室完成,主要由校內主講教師和實訓老師負責完成。一部分學習情境的教學可安排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以企業兼職教師為主,校內主講教師協助完成。

(5)“工學交替、企業頂崗”模式。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就業能力,學院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根據企業需要,從學生第二學期開始,學院就把學生分成固定的實習小組安排到學院固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班實習上班。實習期間學生和企業的正式員工一樣,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學院定期與學生實習企業的領導和外聘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暑假期間儘量安排學生在家庭住址所在地的眼鏡公司進行上班實習,暑假結束後撰寫一份實習和市場調查總結;另一種方式就是頂崗實習,採取校企聯合建立健全頂崗實習的相關管理辦法(包括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實訓指導教師管理制度、頂崗實習成績評定標準等),共同制定實習任務書,做好頂崗實習任務下達,實習全過程管理、實習成績考核與評價工作;建立並完善學校與企業聯合簽發的“工作經歷證書”制度;完善實訓基地兼職教師管理制度;聘請企業專業骨幹參與實踐教學管理,制定學生生產性實訓成果的評價標準和企業評價學生實習質量標準。

4 結語

我院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20xx級到20xx級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根據畢業生的反饋及市場的需求在不斷的進行調整優化,形成一套動態的方案,以使畢業學生成為“懂技術、會經營、能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參考文獻

[1] 賙濟.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 辦讓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Z].20xx.

[2] 國務院辦公廳.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Z].20xx-05-19.

[3] 陳解放.基於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xx(7).

[4] 馬樹超,範唯.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再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20xx:13-14.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基礎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教育信念堅定,社會責任感強,具有科學的學生觀、教師觀、教育觀,具有紮實的的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發展自我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全科型的國小教師以及從事基礎教育研究、諮詢、管理的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國小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兒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本專業採取全面綜合培養、分文理方向發展特長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實事求是,勤于思考,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秉承教師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具備從事國小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專業素養和一定的教育研究、終身學習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國小相關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研究國小生的科學方法;

3.具有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國小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 瞭解國小教育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7.實現知識、能力與個性的一體化發展,具有全科型的教師職業素養;

8.具備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有效實施課堂教學與管理學生的能力,能夠進行學科教學設計、有效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

9.具有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良好的審美能力;

10.形成熱愛國小教育事業的信念,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

四、核心課程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國小德育、現代漢語、高等數學、國小語文教學論、國小數學教學論、科學課程教學論、國小課程標準與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統計與測量、教育評價學、學校管理學、班級管理等。

五、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六、修業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八、畢業最低學分及要求

畢業最低學分為162學分。其中公共基礎平台41學分,學科基礎平台12.5學分,專業基礎平台44.5學分,專業方向模塊25學分,專業任意選修模塊不低於8學分,公共選修模塊不低於6學分;獨立實踐環節25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