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教師説課稿範文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1.4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説課稿範文15篇

教師説課稿範文1

一、説教材

下面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波萊羅舞曲》是花城版《高中音樂鑑賞》全一冊中的一節鑑賞課。該曲以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為基礎,節奏充滿活力,貫穿全曲始終。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開始轉調;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絃。而且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知識的掌握還不夠,需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瞭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和較廣的知識面,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並不斷從中得到順利的心理體驗。但是高中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引導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欣賞樂曲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體會內心向上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聆聽、模唱與分析作品,感受不同主題情緒。

知識與技能:能夠聽辨樂曲中不同的樂器,瞭解作者拉威爾,並掌握樂曲中典型節奏以及哼唱作品主旋律。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欣賞《波萊羅舞曲》,瞭解拉威爾生平並哼唱作品主旋律。

難點為唱好“0X XX|”的節奏,瞭解延音線和圓滑音在歌曲中的感覺。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用具

為了輔助課堂更好的展開,我採用以下的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七、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探究學習、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順利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我將採用多媒體導入法,播放教師播放《鵝媽媽》音頻,引導學生聆聽,同時設置提問:這是誰的作品?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可能會答出是拉威爾的《鵝媽媽》,繼而我將進行總結:拉威爾有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最為廣泛流傳的這首《波萊羅舞曲》。

由此導入新課。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視聽結合的方式更為豐富,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作者的伏筆又為後面內容的遞進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就是對於作品的初步認識,第一步是作品的欣賞,瞭解作者、作品背景、風格體裁雖然並不難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會帶領學生們通過多媒體音頻、圖片及討論多種形式手段對於作品初步瞭解。拉威爾是著名的法國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傑出代表之一。七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入巴黎音樂學院。早期印象派音樂熱衷於明暗對比、光明與陰影中神祕的遊戲,而自我陶醉在宂長的印象中;而拉威爾作為印象派音樂家則大大發展了印象派音樂的表現力,他喜愛噴射出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的人造煙火,喜愛富於詩意的洪亮的聲響。《波萊羅舞曲》,又譯做《波露曲》《波麗露》,由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創作於1928年。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波萊羅舞曲》原是西班牙民間的一種三拍子的雙人舞。作者在其《自傳素描》中説明此曲1928年應舞蹈家伊達·魯賓什坦之約而寫的伴舞音樂。後來成為廣受歡迎的音樂作品之一。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聲、節奏始終如一。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感受音樂之美。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這一環節是對於作品深入剖析的過程,如果前面的學習環節是對整體的把握,那這一部分着重的就是對於作品細節的把握。

欣賞課離不開聆聽,所以此環節我以聽為貫穿結合多媒體的輔助,伴隨着一系列的問題由淺入深的幫助學生深入作品。説一説你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你們有沒有發現旋律中節奏上有什麼特點?一共有幾個主題?分別給了你怎樣的情緒?

前兩個問題比較簡單,認真聆聽仔細觀看譜例不難回答出,作品中運用了包含薩克斯、短笛、圓號、風琴、鋼片琴、雙簧管、英國管、單簧管等。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情緒逐步漸強。

而後兩個問題是再次基礎上的再度細化,需要我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歸納,作品有兩個主題,旋律優美、悠長而連綿不斷,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主題二旋律委婉纏綿,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覆共進行了九次。

為了幫助學生能夠立體化深入感受,我會隨後帶着學生們跟着多媒體哼一哼。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在拓展延伸環節,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理念,我會先為學生介紹本課所學的《波萊羅舞曲》的應用領域,而後播放中國舉辦的第13屆殘奧會,介紹在開幕式的期間,有一個名為《永不停的腳步》節目中,講述一個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右腿的芭蕾女孩對芭蕾的熱愛與不棄。在這個節目中,背景音樂就是這首《菠萊羅舞曲》。同時這個節目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愛。

隨後鼓勵學生們根據這首曲子進行簡單的舞蹈編創並進行表演,無論學生表現的是否完美,我都會給予鼓勵和肯定。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拓展,同時又可以讓同學們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採用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而後佈置作業,請學生回家蒐集拉威爾其他作品,下節課交流分享。

這樣設計,既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將音樂學習延續到課下。

八、説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通過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瞭。

教師説課稿範文2

一、本課設計的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通過學習耐久跑技術,讓學生學會一種運動技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終身體育的意識。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是選自七――九年級《體育與健康》耐久跑為教材1、火炬接力(情景) 2、耐久跑 3、競走接力比賽(遊戲)

三、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種運動強度不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它對場地器材沒有過高的要求,且技術簡單,它貫穿於學校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開展、終身都可參與的羣眾性健身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其單調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視的項目。耐久跑是人獲得的保持健康的基本途徑,是發展健康性體能最很簡便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發展耐久能力的增加意志品質。是培養“終身體育”的有效途徑。國中生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聲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以;瞭解“極點”;克服極點現像是耐久跑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南嶽中學九年級1班,該班學生活潑好動,有較強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好,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但是對於耐久跑這樣單調又枯燥的.運動項目,興趣不大,加上老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耐久跑有些誤解和牴觸情結。絕大多數的同學談跑變色。怕苦、怕累,不能堅持持久。那麼如何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練習?教師不公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理、心理狀態,更主要的是要從教法上多下功夫,將枯燥乏味的教法變為靈活多樣的趣味教學,使學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課的任務和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實效。

五、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情景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耐久跑的體育活動,發展體能,獲得運動技能,提高健康水平,養成良好鍛鍊的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意識。

運動技能: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身體健康: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拼搏、自信、堅持等等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教學法與學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應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本課的教法與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教法:1、示範法:運用示範可以給予學生真實的、動態的、正確的動作形象和概念,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2、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讓學生更好的瞭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遊戲法:通過遊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七、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呼吸節奏與跑速變化的配合

難點:極點的克服

八、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採用通過遊戲的導入,教師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教學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九、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跟要求

(二)準備部分(4’)

徒手操(3’)

學生跟隨教師的口令集體進行熱身活動。

(三)基本部分(30’)

一、火炬接力(6’)組織形式:同時進行

班級在奧運火炬的背景下,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運動精神,同時激發學生的熱情。

二、堅持就是勝利――耐久跑(14’)

根據學生體能的差異,全班分成三個組別(男女混合),每個組別分配不同的練習方法跟運動負荷。

練習方法:變速跑、定時跑,任務式

A式:跑內道

B式:跑第4道

C式:跑第8道

要求:注意安全;各組練習過程中要有組織性,組員要互相鼓勵,不脱隊,不掉隊;

三、競走接力(遊戲)(10’)

遊戲過程:1、分組上同接力遊戲

2、各組一分鐘的討論、佈置

3、開始遊戲

4、學生講述心得

(四)結束部分(4)

1、集合放鬆(吐納法)

2、課後評價,師生互動

3、收回器械

4、師生道別

四、場地器材:火炬三個

五、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45%,運動負荷為中上

教師説課稿範文3

各位評委: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側向推鉛球和快速跑。下面我分六個部分來論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課新授內容是側向推鉛球,它是建立在正面推鉛球的基礎上的,為今後側向滑步推鉛球打好基礎。

2、本課複習內容是30—50米快速跑,它是屬於本學期的考核項目。

3、教學重點是:推鉛球的最後用力和快速跑的蹬伸。

4、教學難點是:推鉛球的蹬地送髖與最後用力的銜接和快速跑的蹬地技術。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兒童向少年過渡的青春發育期,是生長髮育的第二突增期,處於波浪式生長髮育速度的峯期。生理上各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心理上不夠穩定。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喜動、好勝、好表現自己,但易疲勞且自控能力差,難以承受大強度的運動負荷和維持長時間的學習興趣。

根據以往的`教學情況,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不喜歡鉛球這個項目,再加上由於受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鉛球項目技能基礎不夠好,所以在教鉛球時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教材的重點、難點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今天上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認知目標:瞭解原地側向推鉛球和快速跑的技術原理,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二)、技能目標:初步掌握側向推鉛球的動作技術,進一步掌握快速跑的技術,發展協調、力量、速度等素質,提高技能水平。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鍛鍊身體的興趣,培養知難而進、刻苦學習的意志品質和作風,發揚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的集體主義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

我將分四個部分來完成:

(一)、開始部分(2—3分鐘):

除了常規部分以外,我在開始部分主要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練習(如口令相反的轉動、叫號練習等)為主。

(二)、準備活動(4—6分):

我將指導學生做充分的熱身和有針對性的關節活動以及向側向推鉛球過渡的入門輔助練習,並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三)、基本部分(31—35分):

1、側向推鉛球的教法與學法:

我準備以講解、示範並和學生共同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生學習主要是由聽、看、思維、體會、練習幾個步驟組成,教師在學生練習時巡迴糾正指導。

要求是:學生練習時必須聽哨聲推鉛球、撿鉛球。

2、快速跑的教法與學法:

由於是複習教材,我準備以學生練習、教學比賽的形式進行。

(四)、結束部分(4—5分):

1、放鬆(主要是有針對性的肌肉放鬆練習):

2、小結(主要是表揚本課中學生普遍做的較好的地方和較好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同時一般不點名的指出不足之處)。

3、收器材。

總之,整堂課教學中必須始終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始終以遵循循序漸進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基本原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採用講解、示範、練習、及時糾錯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創造力。以順利的達成教學目標。

五、預計教學效果:

根據以往的教學情況和我今天的組織、教法以及要求學生的學法,是能達到教學目標的。預計本課的心率最高可達到18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可達130次/分左右。

六、課前準備:

為了確保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預計效果的達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課前準備:

1、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並備好課。

2、始終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3、充分考慮上課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對解決這些問題做好準備。

4、周密安排場地和器材。

所需場地是:略

所需器材是:略

教師説課稿範文4

  一、説教材(地位與作用)

《遊園不值》是冀教版教材第一單元第4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古詩,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三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作畫、寫作能力。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遊園不值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難點:理解詩句,瞭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課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教師説課稿範文5

一、説教材

《未來的房子》是大班下學期主題活動中的一節美術教育活動,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創造能力。《綱要》中藝術領域目標提出 :"能初步的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以及要"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美術發展水平,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二、説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1、瞭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2、通過欣賞各式建築物,提高審美能力。

3、根據已有經驗想象設計未來的房子。

本次活動重點為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由於幼兒年齡小,本園是鄉村幼兒園,幼兒接觸的新鮮事物不多,特別是各地各種有趣的房子。所以重點就是讓幼兒多瞭解各種各樣的房子,在這方面我準備了課件,裏面有大量的房子圖片。而活動難點就是根據已有經驗想象設計未來的房子。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三、説活動準備

1、《房子大觀》ppt課件

2、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四、説教法、學法

1、演示法:通過ppt出示各種房子的形象,使幼兒獲得感知。

2、講解法:直觀形象加上教師的語言指導,幼兒才會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如總結房子共同特徵環節,教師必須藉助淺顯易懂的語言加深幼兒印象,以獲得更深刻的認知。

3、交流討論法:幼兒在活動中能夠自由交流討論自己的想法與發現表明他們真正融入了課程,才會發揮其積極主動性,也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

4、賞識激勵法:活動過程中我會積極運用賞識激勵法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展開想象,創造獨一無二的房子。

四、説活動過程:

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説一説我的教學過程:談話進入——欣賞課件——暢想作品——設計作品——交流分享。

1、談話進入。出示老房子的圖片。

知道這是哪些地方的老房子嗎?我們一起來認一認?(湘西的吊腳樓、安徽的老房子、福建的土樓、陝北的窯洞) 激發幼兒興趣,在原有的基礎之上讓幼兒更快的進入到主題之中。圍繞着幼兒與教師的交流與對話,活動的開始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入,並創設情境"認一認",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吸引幼兒參與活動中來。

2、繼續欣賞課件: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你看到了哪些形狀的房子,它們像什麼?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房子嗎?有趣在哪裏? 你從哪裏能看出它是房子?

小結:雖然這些房子都有不同的形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功能,但他們都有一個房子共同的特徵:有屋頂、牆壁、門窗。

在平時的積累中,孩子在藝術活動中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構圖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孩子在創作時還是會主題不鮮明,作品表現內容太零散。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我們應該在每一次活動中找到一個突破點,讓幼兒的能力得到提升。根據已有的經驗,這裏面就是希望幼兒能根據大量的有趣房子,發散性的想象創造出更多的房子。思維一定要打開,要不然就會侷限在一個個死衚衕裏面。讓幼兒逐步看到各種各樣的房子,大量的房子是為下面的環節打下基礎,加強了幼兒對各種各樣房子的瞭解,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枯燥講解。

3、暢想作品。

看了這麼多的房子,有老房子,有我們現代化的建築,還有各種有趣的房子,那麼未來的房子有可能是怎樣的呢?

幼兒暢想,自由發言。這裏採用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以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綱要》中也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

4、設計作品。

提出要求:要考慮新穎、美觀和它的作用是什麼。但不管是什麼房子,都要有房子的共同的特徵:有屋頂、牆壁、門窗。

幼兒設計房子。《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會過多地去説教,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孩子。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有個人特色的作品來,在肯定大部分幼兒創作的基礎上,重點觀察指導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許他臨摹範例上的有的內容,也可以允許他學習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師用語言去幫助他開導思路,"你平時會畫什麼,今天想畫什麼樣的房子""你想畫什麼?老師幫你看一看怎樣能讓房子變得更加漂亮。"這個環節,要善於觀察操作過程中主題較鮮明創作內容典型的案例同全體幼兒分享,引導幼兒完成作品。到大班了,幼兒的繪畫水平應該是能有目的的安排畫面,表現一定的.情節。這裏的房子創作不是簡單的繪畫房子,同時也要幼兒加以一定的情節。同時也要根據畫面的需要,恰當運用顏色,冷暖色的搭配等,這些也是需要老師現場指導的。

5、交流分享。

你設計的是什麼房子?它的作用是什麼?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作品完成後,讓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創作的意圖,能增強幼兒總結的能力,強化幼兒在本次活動中技能技巧的掌握。《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我們知道,作品是幼兒表現內心世界的載體,是幼兒表達情感的特殊語言,我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誰願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呢?"為孩子們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讓幼兒在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整個活動,我遵循着讓孩子"做得開心,做得自由"的理念為原則,以《綱要》精神為依據,以"來之幼兒,還之幼兒"為突破口,使幼兒的想象能力、創作能力、語言表達力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我們不一定能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創造家,但我們一定要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創造的精神,讓我們人人都愛上創造。

教師説課稿範文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國小數學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教材把這一內容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之後學習,讓學生知道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要把一個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進行計算,這樣既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和麪積公式的運用,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2、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操作,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不會很難,所以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達到方法的多樣化。

  二、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並能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滲透轉化的學習思想策略。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組合圖形的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觀察組合圖形,根據圖形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四、説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轉化圖形的幾種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一目瞭然,直觀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設計中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讓學生在拼一拼、分一分、畫一畫、算一算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發展。老師説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説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組合圖形的特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於後面小組的合作學習以及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説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組合圖形的趣味性,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説一説共同之處,同時説説這些圖片的表面都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這裏讓學生説出物品表面的圖形組成,為建立組合圖形的概念和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其次,讓學生説一説生活中的組合圖形。這時我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説説身邊的組合圖形,感受組合圖形就在身邊,體會組合圖形的美。最後讓學生拆開老師給大家的禮物盒,看看裏面是什麼禮物,就會使學生立刻認識到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讓學生舉手發言回答,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麼,誰説的對,老師就把禮物送給誰,這樣做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節課後面環節提供積極活躍的氣氛,也可以複習這些圖形名稱及相應的面積公式,為確保正確的計算組合圖的面積打下基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這些圖形,設計拼搭組合圖形,當學生創作完成,我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並鼓勵學生上台展示,向小夥伴介紹自己拼的圖案像什麼?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明確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引出組合圖形的概念。

這一環節通過拆禮物,送禮物的遊戲,讓學生在説一説,拼一拼,看一看的遊戲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xx_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明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和組合圖形有關。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經歷了拆禮物遊戲之後,學生的學習興致非常高,這時我在呈現一個這樣的生活情境:最近老師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正計劃粉刷牆面呢,同時多媒體出示牆面的平面圖。

(1)首先讓學生觀察、討論:這個圖形的面積我們是否學過呢?又可以把它分解成哪些基本的平面圖形呢?學生通過前面的經驗,以及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A、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來計算。

B、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兩個梯形。(對於這兩種情況我都及時予以肯定)

(2)接着再問學生,你們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嗎?那你們能不能開動腦筋幫助老師算一算粉刷這面牆老師需要買多少平方米顏料嗎?這樣的提問形式,學生當然很願意去動手、動腦幫老師的忙。然後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誰能更快更好的幫老師算出來,而我就在下面巡視,並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3)當學生獨立完成後鼓勵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計算方法,並介紹自己的方法。同時,我在用多媒體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分割的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在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並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上面幾種方法,最後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簡單基本圖形,再把分解出來大的簡單圖形的面積加起來,掌握“分割法”在解決這一生活問題環節中,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獲取更多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都有成功的體驗和經驗的收穫。

這一環節,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幫助老師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勵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分割,以及多媒體的直觀生動的演示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練習是為了學生及時鞏固新知,並能用學到的新知進行遷移。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下練習:

(1)為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我緊接着裝修的問題情景,設計了給地面鋪地板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主獨立的解決,學生會想到用四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並觀察第四種方法,讓他們自己觀察比較出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有時也可以用一個圖形的面積減去另一個圖形的面積。滲透添補法。

(2)接着為了鞏固這一難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判斷題,淘氣、笑笑、小明、和小麗,他們也正在求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請你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的做法都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你最喜歡誰的做法,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觀察他們這四位同學的轉化方法和這個組合圖形所給的數據信息,來判斷出,有的方法能夠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但是有的方法會因為沒法得到一些關鍵數據信息而不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從而提醒大家要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3)最後,我鼓勵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課開始時,自己設計的組合圖形的面積,由課內延伸到課後,做到了首尾呼應,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這節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學習的脈絡。

組合圖形的面積分割轉化基本圖形添補

教師説課稿範文7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容,具體內容主要有常見金屬的三點化學性質及置換反應的定義。本課題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這樣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更加完整。它側重於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些

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提高,而且學好本課題為以後學習酸、鹼、鹽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切實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鑑於理解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②初步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

③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①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信息

②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②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我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後教學的影響來制定教學重、難點的。教材介紹了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金屬與鹽的反應,這三點化學性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説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為今後學習酸、鹼、鹽的知識做了鋪墊;而且金屬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我確定本課題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由於金屬活動性順序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記憶,而且在運用時需考慮一定的條件;又緊密結合學生對金屬的認識、思維能力、生活經驗以及這個年齡段的'特徵等因素,我確定本課題的難點是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4教法分析

根據新課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

本節課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啟發法、歸納分析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新課標要求,國中化學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教材的重點放在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設計這些探究過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善於動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客觀事實中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齡特徵,所以我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使學生通過探究過程,瞭解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突出重點。再結合使用一些輔助的教學方法幫助同學們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實際問題,突破難點。多種教學方法互相穿插滲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優化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5學法指導:

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的學習主要採用以下學習方法:實驗法、歸納總結法。實驗是反映化學學科特點,學習化學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在教師指引下按科學的方法處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結論。這樣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逐步學會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方法。結合歸納總結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對所得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6教學程序

為使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緊湊、有效,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把置換反應的概念放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之後討論,並在教學程序的最後,通過反饋練習來鞏固,以求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温故導新以科學事例創設情境,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在現今考古中,發現從地下出土的文物裏,金銀器具總是比鐵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鐵器早。你知道為什麼嗎(設計意圖)以科學事例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寓示着本課題的重點。

二:活動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屬與氧氣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改進);

3、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

置換反應:

設計意圖:

通過三個探究過程: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採用實驗——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從探究中發現知識,通過對幾種金屬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用途,突破重點。在每個探究後都精心設計問題或列舉事例,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後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交流討論、歸納小結。學生回顧、反思,課堂小結。

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突出重點。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使學生能對獲得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四)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於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繫實際教學過程,有利於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於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鑽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交流討論歸納小結

【小結反思】談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功,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反思,總結自身獲得的經驗和不足,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智慧,啟發學生反思有助於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學生的反饋、反思,聯繫實際教學過程,有利於教師總結、反思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不足以及發現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及補救措施。這樣有利於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不斷深入地鑽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

板書設計: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現象:金屬表面有氣泡冒出。

結論:(1)根據反應劇烈程度可知同種金屬活動性:

Mg > Zn > Fe > Cu

(2)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3、金屬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2Al+3CuSO4 ==== 3Cu+Al2(SO4)3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結論:(1)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Al > Cu > Ag

(2)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置換反應

1、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2、特點:A+BC=AC+B

7:教學理念:

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

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加強對金屬活動性運用的學習,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再緊密結合課後精選的反饋練習,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教師説課稿範文8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髮展,提升學生運動興趣的基本理念。根據本教材和學生實際身體情況發展的特點及對技巧教學內容的深入分析,在這一課時學習和掌握跪跳起的動作方法,發展下肢及腰腹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靈敏性,在課堂中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參與意識,促進相互學習與幫助,讓學生在愉悦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動作方法,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優良的意志品質及合作意識。

二、教材分析

跪跳起是水平二技巧教學內容之一。技巧"跪跳起"動作新穎、別緻,有一定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在練習過程中不僅能夠較好的增強學生的腰腹力量,對學生身體協調性也有一定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通過對以往教學的'觀察,在動作技術上突出了:"擺,壓,提"三個基本動作要點。同時在共同學習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和互相促進,增強了學生體驗展示自我和合作學習的樂趣。針對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採用知識點逐個解決的體驗練習,讓學生在樂學中掌握教材的內容。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二的學生,學生年齡偏小,具有活潑好動、好玩、好思考,學習新知識速度快,模仿能力強,有較強的表現慾望和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等特點,在教學中採用形式多樣、簡單易行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對於發展身心,培養頑強、果斷的良好品質,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及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教學目標

1、學習跪跳起的動作,激發運動興趣;

2、掌握正確的跪跳起動作方法,提高學生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發展腰腹力量;

3、培養學生頑強、果斷、團結協作和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動作協調連貫,收腿迅速

教學難點:腳面壓墊

六、教法與學法:

1、教法:教師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激勵性教學法、評價法等教學方法,運用講解示範、預防和糾正錯誤、積極性評價等方法讓學生在寬鬆的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基本技能。在基本部分中,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和解決教學難點,針對"擺、壓、提"三個基本動作要點分別設置了幾個有層次的練習:一是解決"擺"的練習,即跪立墊上,做擺臂彈性起落;二是解決"壓"的練習,即跪立跳高;三是解決"提"的練習,即兩人一組,一人保護一人做跪跳起練習;四是將擺臂制動與腳面、小腿壓墊、提膝收腿起立結合在一起練習,即在體操墊搭建的小跳台上做跪跳下,並逐步增加難度,過度到平墊上練習;最後自主練習跪跳起動作;通過以上教法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也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2、學法:學生主要採用觀察法、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小組合作法、練習法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首先通過遊戲活動,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採用幾個有層次的小練習,分別體驗和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體會成功的樂趣。

七、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深入分析本課內容。在組織教學上將場地設置的簡單高效,體操隊型開課,教師站於隊伍中部,可以充分照顧排頭與排尾的學生,學生將體操墊摺疊後放置予自己面前。在準備部分遊戲結束後,直接將體操墊縱向打開。進入基本部分,小組活動時,前後四人一組,以第一排為基準進行練習,結束部分依然為體操隊形,體操墊橫向打開,場地設置簡單,即便於教師指導教學,又便於學生觀摩學生展示與教師的示範動作。

在準備部分中利用體操墊開展遊戲活動"找寶",對傳統教學中的熱身跑進行改進,遊戲熱身,在練習過程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徒手操擺臂運動、踝關節運動和跳躍運動對學生擺臂幅度、踝關節柔韌性和提膝收腿進行練習,為順利完成基本部分教學任務做好準備。當準備部分順利將學習情緒調動起來之後,在基本部分就自然過度到主教材,首先將跪跳起這一技術動作進行分解,降低難度,設置了幾個有層次的練習:

一是解決"擺"的練習,即跪立墊上,做擺臂彈性起落,重點體會上體前傾,兩臂由後迅速向前上方擺至斜上舉部位制動這一動作;這裏進行教學組織是全班統一練習;

二是解決"壓"的練習,即跪立跳高,重點體會臀後坐、腳面和小腿壓墊這一動作;教師設置疑問,如何能跪着跳的高,讓學生進行體會,學生體會後教師選擇動作正確,跳的高的學生進行展示,分析總結評價動作方法,重點講解臀後坐,腳面壓墊,講解後組織學生統一練習兩組。

三是解決"提"的練習,即兩人一組,一人保護一人做跪跳起練習,重點體會屈膝上提、收腿動作連貫、協調,這個部分應採取學生就近原則,臨近的學生兩人為一組,教師應着重指導練習的同學在幫助下體會屈膝上提、收腿這個動作,提示保護與幫助的學生,注意方法和用力。教師指導個別學生體會動作。這個內容進行兩組之後,交換保護與幫助,繼續練習兩組。

四是體驗完整動作的小組合作"跪跳下"練習,

方法如下:

①分組練習,四人一組。

②將四塊體操墊擺成小跳台。

③在跳台後側站隊依次進行練習。這個部分逐步提高難度,降低錯層高度。提高學生練習興趣,體驗挑戰自我,體會成功後的感受。教師分別指導小組進行練習,注重指導小組內學生的分析與評價,每組學生進行兩次練習後,選擇動作規範,標準的小組進行展示,給予評價。對沒能完成動作的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對錯誤動作予以糾正。

五是跪跳起練習,重點體會動作協調連貫,收腿迅速這裏全體學生集合到體操隊形站好,體操墊橫向擺放,教師首先應語言講解並進行一次完整動作示範,示範後組織統一練習。組次不宜過多,練習後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

最後,在原有隊形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遊戲活動,"羣龍奪寶".利用體操墊組織遊戲活動,體現了一物多用的教學特點,提高了學生的興奮點。

結束部分中,首先有針對性的進行大腿、小腿、踝關節的放鬆,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一組的腰腹和背部放鬆活動,放鬆活動簡單、實效。放鬆活動後對本課的教學進行總結與評價,對今後學習提出希望。宣佈下課,指導學生收送器材。

八、場地器材

體操墊

九、運動負荷預計

平均心率:120次分

練習密度:40%-45%

我今天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傾聽。

教師説課稿範文9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國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酸和鹼的反應,第一部分內容:中和反應。是在學生學習常見的酸和鹼的一些性子後,又把酸和鹼的反響單獨列為一節,這就闡明白:一是評釋中和反響的重要性,二是由酸鹼中和反響的產品引出鹽,切合由淺到深的瞭解紀律。課本通過學生的運動與探究引入中和反響,爾後又通過交換與討論的方法瞭解中和反響在一樣尋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親暱了化學講義知識與天然生活的接洽,同時又富厚了學生的將來生活。

2、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酸和鹼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②瞭解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①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②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加工處理

③會用觀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理論聯繫實際,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意識

②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酸鹼之間的中和反應

難點是: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

二、説學情:

我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對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學習過程中,厭倦教師的單獨説教灌輸,希望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便於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才華的機會,因此,喜歡教師通過引導探究法傳授知識。

三、説教法:

一位教育家説過:"科學知識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為此,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及本校的學生情況,我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其模式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歸納總結——聯繫生活。同時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這樣,不但使學生始終處幹主動的學習狀態中,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四、説學法:

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依據本課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從以下方法進行學習:1、實驗探究法。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3、自主學習法。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同學們想看魔術嗎(激起學生的興趣),接着教師播放課件:

①向盛有無色溶液的燒杯中,滴入幾滴無色的溶液,燒杯溶液變紅。

②再向變紅溶液燒杯中滴入無色溶液,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燒杯溶液剛好變成無色時停止。

驚奇的顏色變化,會引起學生髮出疑問;有了這"奇""疑"的問題情境,我就自然地提出了:你們想知道這個奧妙嗎要想揭開這個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三節酸和鹼反應——中和反應。

2、引導實驗,自主探究

前面同學們已學過酸、鹼各自具有一些化學性質,那酸與鹼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嗎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用事實説話,請同學們進行活動與探究(P193)。接着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3、歸納總結

①氫氧化鈉是鹼,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顯示紅色,隨着鹽酸的加入紅色逐漸消失變成無色,所以此時的溶液不是鹼性溶液,説明有新的物質生成,進一步説明了酸和鹼發生了化學反應。(藉助FLASH動畫展示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過程),其他的酸和鹼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課件展示酸與鹼的反應方程式,請同學們總結反應的特點,反應都生成了水和另外一種化合物(鹽),這類化學反應叫中和反應。

4、聯繫生活:

理解了中和反應的概念,下面我們看幾則資料。

課件展示:(讓學生真正理解在人類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

①改變土壤的酸鹼性

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鹼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鹼性,利於植物生長。例如近年來由於空氣污染造成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於作物的生長,於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②處理工廠的廢水

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③用於醫藥

人的胃液裏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鹼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教師引導:這些資料説明了什麼(中和反應用途很廣)

5、交流與討論(P194)

6、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和反響,簡樸認識了中和反響的原理,會寫一些中和反響的化學方程式,並認識了中和反響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7、課外作業:查資料,生活、生產中哪方面用了中和反響。

8、板書計劃

第三節酸和鹼的反應

一、中和反應

1、中和反應:酸與鹼作用生鹼鹽和水的反應

2、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章以及在整個中學化學課程中的地位: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後。在本章和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後,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後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着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 知識和技能目標:瞭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係,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通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如鈉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象(如鈉的燃燒反應)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要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我們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面面俱到的講清楚所有的金屬的所有的性質,要有所側重,其中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以及如何從實驗的角度揭示這些反應的過程是本節課堂的重點。但是由於學生以前沒有看到過鈉,更談不上鈉的化學反應了,燃燒後得到的過氧化鈉化學式特殊,學生比較難以接受,因此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應該由點到面,能夠學會幾種金屬之間性質的比較具體情況,以及金屬的性質和金屬原子的結構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些都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所在。

三、教法和學法

以上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本節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什麼樣的教法和學法顯得異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1 邊講邊實驗。這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了建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師演示和學生演示相結合,比如用小刀切鈉,為什麼不能讓學生去做呢讓學生去實驗,去體驗,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完全符合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師做學生看,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是在啟發不假,但常常啟而不發。當然教師要注意引導。2 提出問題展開討論並及時總結歸納。可以是老師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如可以在鈉、鋁和氧氣反應學習完了以後,及時總結這些物質和氧氣反應時表現出來的還原性,從反應的難易程度總結還原性的強弱,從整體上把握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

學法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如學生在學習鋁和氧氣反應的時候可以去比較,兩個實驗做法不同但是現象一樣,又如鈉在不同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不比較難以深刻認識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區別。

那麼,這種教法和學法如何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呢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堂。其實,書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的意思就是引導學生展開對金屬部分的學習,但是不具體。我將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去列舉在生活中瞭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鏽,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麼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二) 複習舊知。國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這裏複習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通性;複習和金屬相關的化學性質,並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最後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係。

(三) 由此及彼,提出問題。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麼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四) 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探究鈉的相關性質。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後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思考,去認識鈉的化學性質活潑,並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與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五) 比較着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從鈉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層次,讓兩位學生比較着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與否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後的現象,後學生自發思考為什麼現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生,體會到緻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閲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並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 課堂小結。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生反應,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到這些反應中金屬都體現出還原性。這樣和前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相呼應,並和本節課開始的時候金屬的物理性質的通性相呼應,增強課堂的完整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從反應的難易程度入手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金屬還原性的強弱區別。

五、個人的認識和思考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讓廣大學生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當仁不讓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但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這種"漁"的過程。

教師説課稿範文10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陽中學到新江中學就行支教活動。我聽了一節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華文化》(田錦蓉老師),聽了之後我受益匪淺,覺得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談談對這節課的看法。

一、 評教學目標:

田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課中能緊緊圍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去選取材料和開展活動。如活動“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分析中華傳統美德”的設計都體現這一點。

二、評教學重、難點:

田老師藉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據國中生好奇善動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有條理、輕鬆愉快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目的。

三、 評教學方法:

田老師的'這節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學中將討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融為一體,通過觀看圖例、情景分析 等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擴大了知識容量,使學生在一節課中掌握或接觸了更多的知識。

四、評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中,田老師創設情境,通過複習八年級上冊《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題,這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兼顧了複習與新課的關係。

2.田老師在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方面做的比較好。她能圍繞學習目標,出示了精心設計的六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認真閲讀教材,學生的閲讀要圖文結合 ,邊讀邊思,讀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標記。

3,田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內基礎知識與課外熱點相融相通,堅持理論聯繫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真正讓學生走向社會,把時事請進課堂。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展開有效的學習,通過對生活的感受和體悟,激發學生

關注社會現實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輕鬆的理解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例如用熱點“玉樹地震”揭示中華傳統美德課題,引發起學生的共鳴,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田老師因勢利導、引入新課的學習,為後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

以上是我認為田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所呈現給我們的閃光點,更是值得我們所有教師學習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處提幾點本人的粗淺認識:

1. 個人認為導入新課部分如果能緊湊些就更好了

2. 在學生自學時,田老師進行了自學督查,行間巡視,但我覺得做得還不夠,我認為老師應該全身心的融入師生自學合作這一環節。

3. 學生活動面還不夠廣。 在課堂反饋上要多鼓勵讓學生大膽講,有疑難的地方可讓學生補充講,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4,教學語言顯得略多,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還留有傳統教學的影子。

5.還不能完全與學生實現換位思考,提出適切的問題;

6. 板書設計不夠嚴謹。

教師説課稿範文11

一、教材:

1.單元教學要求:掌握和改進跨越式或其它姿勢的跳高技術;着重學習跳高助跑與起跳的協調配合,採用多種練習手段發展跳躍能力,培養自我鍛鍊和評價的能力。

2.單元重點:騰空技術;難點:助跑與起跳的結合;3.教材搭配:本教材以跨越式跳高為主教材,與速度素質練習為輔教材相搭配。我認為,教材搭配合理,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符合全面發展的原則,並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都安排了自編操和舞蹈遊戲,充分展現了當代學生的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使他們在歡快的音樂中陶冶美的情操,受到美的教育。

4.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1)視步體會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方法,讓學生們都能在腦海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使用方法90%以上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助跑以及助跑與踏跳相結合的技術動作。

(2)通過素質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和靈敏的身體素質。

(3)通過本次課的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沉着、冷靜、勇敢果斷的良好品質。

5.本次課重點:正確的起跳動作;難點:助跑與起跳的結合;

6.與前後課次的聯繫:

通過把上次課中練習的"快速跑素質練習"和"準備活動中原地正踢腿"的知識點結合起來,作為導入"新教材的引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有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為以後學習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術奠定基礎。

二、教學的組織與教法、學法

1.教學的組織:

(1)本次課所用器材:A.四套簡易的跳高設備,並把橫杆換成橡皮筋;

B.兩根接力棒、兩根跳繩、兩根標槍;

(2)組織方法:在主體部分的教學時,我採用分組輪換與分組不輪換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這種分組形式的優點在於:能夠統一調動各小組,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按預定的時間進行主、輔教材練習內容的輪換。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場地和器材,提高了練習效率,又能使學生的運動負荷達到一定的水平。

2.教法:

(1)先學、再練、後教結合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採取以"先學、再練、後教"為主,並結合啟發和討論的教學法。"先學"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各種感觀,去感悟"新動作",並使其在頭腦中形成正確動作表象;"再練"就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表象的基礎上,針對該動作學生自由結合,展開討論,總結動作要點,並大膽嘗試練習;"後教"就是教師結合各組學生的練習情況,以錯誤動作為突破口,有效地對"新教材"進行講解示範,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嘗試練習表現好的同學及時表揚,也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2)小組商量討論或友伴結合練習法

針對所學教材關鍵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以提出問題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友伴結合的方式,針對提問展開激烈討論,發表出各自的看法,通過交流,相互商討,得出一致想法,並派代表發言,也可以邊講邊示範,教師便給予指導或糾正。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勤於動腦,善於表達的好習慣,最終能夠使他們的創造性才能得到發展。

(3)學生間的榜樣演示法

結合現如今的表少年學生模仿能力強,好動及愛表現自己的特點,教師採取學生做演示動作的方法,利用個別同學的榜樣示範,激發起其他同學的好勝欲,調動起學習興趣。

(4)指導糾正法

在練習過程中,通過應用全體與個別指導、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來引導同學們自覺地學習其規範、優美的動作。

(5)障礙練習法:

運用助跑3——4步,結合起跳的`方法,嘗試跨越一定高度,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併為下節課教學做好準備。

3.説學法:

(1)水平段練習法:

據個人的身體素質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的不同,把學生分成若干水平段小組,各小組設定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做可以保持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兼顧部他學生的學習需要。

(2)大膽嘗試練習法:

將學生按不同水平段,分成若干練習小組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各組同學要大膽嘗試新動作的練習,教育他們不要害怕失敗,並使他們認識到,在遇到困難或新生事物的時候,要學會大膽嘗試,只有那樣才會有戰勝困難及適應新生事物的機會,如果邊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就更談不上戰勝。要學會相信自己,並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找出取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3)遊戲練習法:

將教學寓於遊戲中,以比賽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活動積極性。並注重在練習中將個人與集體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這個學法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都有顯著作用。

(4)互學互練,互幫互助法

同學之間,誰練習的好,其它同學應加以學習,誰練的不好,則加以注意,一個同學練習,其它同學應及時提醒和適當幫助,對於有進步的同學還要給鄧必要的掌聲以姿鼓勵。這個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與人為善、合作共事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對集體、關心集體、與人為善、合作共事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對集體的榮譽和責任意識。

三、教學過程

(一)環節(課前10分鐘):媒體網絡教學,學生自己操作,培養他們勤於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二)環節(2分鐘):課堂常規,導入準備活動;

(三)環節(8分鐘):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做各種準備活動;

(四)環節(30分鐘):主體部分:A前15分鐘男生分組練習跳高、女生接力遊戲;B後15分鐘男女生練習內容交換。

(五)放鬆練習(5分鐘):運用各種韻律舞蹈及舞蹈遊戲,進行最後的整理放鬆,既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及美感,又使他們在一種"開心、愉快"的氛圍內,身心得到放鬆。

四、本次課的設計特點:

(1)本次課自認為特點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教學首位,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才能的培養,始終貫穿"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最後能在一種"快樂"的氛圍內,以一種非常自然、輕鬆的心態來結束本課。

(2)本次課在設計上肯定還會有許多不足之處,這還得需要實踐的檢驗才行,衷心希望老師們多提高寶貴意見。

教師説課稿範文12

  一、説教材

這篇選自xx版教材國小語文十二冊第四單元,是一篇記敍文,記敍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了,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槍殺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感情,讚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江紅軍過草地時飢寒交迫,後續部隊連野菜也挖不到了。

第二段(2-20)彭德懷忍痛命令把連同大黑騾子在內的六匹牲口槍殺的經過。

第三段(21)講大黑騾子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

二、説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高年級識字、閲讀的要求,又根據以上教材的分析。

我認為本課的認知目標是:

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②體會“艱苦、燃眉之急”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

技能目標為: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體會“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學生在品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驗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並閲讀有關於彭德懷及其他偉人的__,學習他們的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反覆朗讀、討論、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去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意思。課時建議:由於本課憑藉多媒體輔助教學,再讀中感悟,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用2教時就能完成任務。

三、教法與學法

本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材特點,採用下列方法:

①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②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③朗讀感悟法朗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他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陶冶情操。本課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表達自己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朗讀進行適時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四、説教學流程

第一教時教會學生學習本科生詞,反覆熟讀課文,理解詞語意思,會用“燃眉之急、艱苦”説話。

第二教時:細讀課文,品味朗讀,增加體驗,拓展延伸。

具體環節:

第一教時(分四個環節:)

(一)、運用多媒體引出課題多媒體出事大黑騾子,畫面轉換出示彭德懷英雄形象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大黑騾子,明白彭德懷的豐功偉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學生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讀懂了哪些內容?有疑問的地方適當作上記號,讀完討論、交流、質疑。老師適當點撥。(這一環節分三步:一是讓學生自學課文,二是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交流,三是在班級裏交流的同時遇有疑問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讓學生在下節課再讀課文解決。)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只在課文的重點除給予必要知道,並給學生的學習以積極的評價和激勵,為下一堂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教時

一、教師範讀、學生體會評價

1、教師範讀課文2-20小節,學生聽、體會,然後説一説、議一議、評一評,好的表揚,不足的指出。

2、學生評:重點評議老師是否把彭德懷十分愛大黑騾子的感情讀出來,是否感受到彭德懷不忍殺大黑騾子的痛苦心情。

3、根據學生的評議,老師把大家所説的概括成這樣兩條要求:

⑴讀出彭德懷既愛又不忍心殺大黑騾子使得痛苦的心情。

⑵讀出戰士不忍殺大黑騾子的感情。

1、學生模仿老師練讀可以分小組、可以分角色讀,教師住個小組進行視察,不足的幫助學生糾正。

2、指明分角色讀(課文比較長,分2-7小節、8-20小節兩個小組讀,其中每個小組四人個分別讀彭德懷、老飼養員、戰士、旁白的話)其他同學仔細聽、體會,然後評議他們那些地方讀的好,為什麼?不夠的我們來幫助他。

3、大家分角色有感情齊讀課文。(這一環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相互評價,交流。學生對課文理解得到昇華,領悟把握了語感,從而從整體上對科文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及形象等形成了內化和積累。)

二、學習第三段

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

三、總結

延伸激發學生看有關於紅軍長征途中偉人的故事。

教師説課稿範文13

【説教材】

《我是什麼》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敍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説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採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重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一課時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説目標】

1. 學會10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温和”説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瞭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瞭解水的三態變化。

【説教法】

低年級閲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通過生生互動演示、師生互動演示,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課,我製作了優秀的課件,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是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説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

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説、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根據閲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説教學】

在此基礎上,第一課時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由師生互相介紹自己,引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可是有個小朋友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幫他猜猜好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説説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向別的小組同學提問。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

3. 小組交流問題。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學生一問一答,教師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教師通過本課的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繫生活實際,學會用“温和”説話。並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節中,從始至終教師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裏,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裏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節,教師並不急於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並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子説説,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説説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涉及到“説”、“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説效果】

按照上述教學方法施教,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生生互動自己就可以解決,對於學生的難點則需通過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來解決。

教師説課稿範文14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叫,一個快樂的信息技術教師,快樂是我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我最大的優點,大家常説快樂是可以傳遞的,我希望通過我的説課將我的快樂傳遞給在坐每一個人,希望大家時時都快樂。事事都開心。我今天快樂説課的題目是《製作演示文稿》,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綜合各方面的知識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把握大綱,説教材

教學內容:本節是省編教材國中第二冊(下)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是根據《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這個主題創意,初步製作好演示文稿之後,在初稿中使用藝術字提高標題的可讀性,插入聲音音效,增強表達效果,使用模板、背景等技術提高版面質量。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是圍繞演示文稿的製作展開的,前面已經學習了製作幻燈片,本節課是對前面知識的延伸,對幻燈片內容的具體充實和美。,同時也為後面的幻燈片動畫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課時安排:1課時

本節課的重點:藝術字和聲音的插入與編輯,模板與背景的應用。確定的依據是因為藝術字和聲音的插入與編輯都是幻燈片修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他們插入和編輯後的效果都直接影響到修飾幻燈片的整體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使用模板可以方便、快捷的統一演示文稿的風格和外觀,設置恰當的背景可以是幻燈片生動豐富,所以我將它們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 聲效的設置。確定的依據是插入的聲音大都是事先編輯好的歌曲,可控性差。八年級學生知識合理運用的能力有限,有時會出現把不該出聲的出聲,結果造成整體效果雜亂無章。所以我將它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凸顯主體,説學情

知識和能力方面:經過前面powerpoint的學習,學生已經熟悉演示文稿的基本製作步驟,這節課的知識對學生來説比較容易上手,但是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地採取分層教學,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將放手讓他們自學,而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讓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引導、示範講解下完成任務。

生理和心理方面:八年級的學生對於製作演示文稿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青少年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求知慾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富有個性,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他們渴望學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術知識。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更新理念,説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會使用藝術字,以提高標題的可讀性

會插入聲音音效,增強表達效果

能使用模板、背景等技術提高版面質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修飾的必要性,並知道從哪些方面對演示文稿進行修飾;通過教師演示、學生自主嘗試、討論交流等方式學會修飾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通過對幻燈片修飾,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信息素養。

發展目標

⑴培養學生創新、團結協作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四、依據理論,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才會有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教學中穿插創設情境法、提問引導法、分層教學法和賞識教育法。通過“創設情境法”和“任務驅動法”,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通過“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正確操作方法,運用操作方法去實踐,從而培養學生對於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要求完成任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我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為導線,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並將學生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共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中解決問題。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在教學中我採取適當的分層教學,並及時給予揚長性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

五、結合學情,説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魚,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知識。我根據八年級學生思維特點,努力給學生創造一種美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着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合作討論和成果展示等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活動過程中實現知識傳遞、遷移。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聲效的設置,我通過展示優秀作品,讓學生評析它為什麼好,好在什麼地方,使學生在評價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並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狀態,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積極營造信息技術課堂“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六、整合資源,説準備

課前需要做好以下教學準備:

『硬件準備』:一間擁有多媒體平台的計算機網絡教室。

『軟件準備』:電腦裝有PowerPoint20xx、多媒體電子教室、教師製作好的課件。

『素材準備』:上節課製作好的幻燈片初稿。一些背景圖片和聲音文件

七、情感互動,説過程

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學設計應注意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因此,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如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讓學生打開上節課製作好的白色背景的《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最簡單幻燈片,我再通過大屏幕投影插入了藝術字和聲音、使用了模板、背景等技術的《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幻燈片。讓學生説説喜歡那個演示文稿,並找出不同之處,然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應該從哪些方面對演示文稿進行修飾,從而引出本節課內容:如何修飾演示文稿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反生強烈的反差,利用國中生強烈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為能順利實現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任務驅動,層層深入

揭示任務一:插入藝術字

提出對於文章的標題和每一個頁面的小標題能不能進行設置達到更好的效果的問題。根據預習內容同學會説使用藝術字進行修飾。然後告訴學生根據課本提示自主學習完成幻燈片中標題的設置,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

A、與同學交流

B、向老師求助

【設計意圖】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別人幫助下也能完成任務。

在學生完成了上述操作之後,我讓學生找到繪圖工具欄中的“藝術字”按鈕

問學生:你能夠使用繪圖工具欄中的藝術字按鈕改變一下藝術字的格式?試一試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我説:可能有的同學在觀看老師播放幻燈片時有音樂,並且注意了在“插入”菜單中有“影片和聲音”,是的,背景聲音應用於幻燈片時,會達到特殊的效果,讓幻燈片聲情並茂,可以烘托氣氛,從而引出下一個任務

揭示任務二:插入聲音

這個環節我首先通過示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後讓學生試着將準備一些聲音文件加入到幻燈片中,並體驗一下效果,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讓學生帶着下面三個問題練習。

①你如何做到播放時不顯示聲音圖標

②你能區分聲音自動播放與單擊時播放的用途不同嗎?各適合用在什麼地方?

③如果讓一個聲音文件在多張幻燈片放映時連續播放,你能找到相關位置嗎?

建議學生小組內互相協作學習,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既聰明又細心。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也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

通過問題:我們現在所有的幻燈片都是白色的底版,非常單調,我們有沒有辦法快速的改變所有幻燈片的底版

揭示任務三:應用設計模板

要求學生根據課本介紹,自主學習完成應用模板的設置,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應用模板前後的變化,提示學生要選擇與主題相配的模板,防止選擇的模板不當影響主題的展示。讓順利完成任務的同學示範講解,和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學後有一個交流,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時讓任務沒有完成好的同學進一步掌握方法。

我説:應用設計模板後,每一個模板的背景是固定,如果不滿意這個背景我們也是可以修改的

揭示任務四:設置背景

這個環節要求學生根據課本提示,自主學習完成圖片作為背景的設置,同時提醒大家注意,除了圖片可以做背景,還可以設置背景的'顏色,過渡、紋理、圖案等特殊效果也可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審美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3、知識平展,鞏固創新

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同學利用上面的操作方法,完成幻燈片的修飾。小組內互相合作完成作品,班內展示各組的作品,每組派一個學生説出作品的設計構思。通過全班共同評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修飾的靈活、合理的運用。最後教師點評,鼓勵學生能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4、歸納總結,梳理知識

教師與學生一起簡短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有插入藝術字、加入聲音、使用設計模板和使用背景的方法,使得我們的幻燈片作品修飾得更加漂亮和實用。這樣將前面所學的零散知識彙總,使學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大膽體驗,嘗試,主動探究不同的操作帶來的不同的效果。提醒學生要靈活、合理運用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5、知識的遷移

今天我們學習了修飾幻燈片的一般製作步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老師製作的《四季圖》的初稿進行修飾設置。

八、步步清晰,説板書

修飾演示文稿

(一)、插入藝術字

(二)、插入聲音

(三)、應用設計模板

(西)、設置背景

九、優化教學,説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直觀教學法,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和分層次教法),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整合的問題。本課在注意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習外,同時注重語文素養、信息素養的培養,從而形成語文、信息技術、美術等學科的整合,如觀察、傾聽、述説、演示等。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4、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不同對象分別對待)

5、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通過意義建構,學生的技能不斷加強,實效性強。教學活動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策略豐富、實用而新穎、獨特,突破了學生的認知障礙,突破了難點,優化了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十 、分析教學,預評估

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我在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悦。本堂課學生的興趣應該相當的高,在完成相關任務時,積極主動,同學之間友好互助。學生在展示作品時,不但鍛鍊了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通過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促進了學生完整、和諧的個性發展。

美國詩人羅伊娜説過:“對於那些內心充溢快樂的人們而言,所有的過程都是美妙的。”我相信我已經將快樂充滿你的內心,此時你是不是認為我的説課內容是個美妙的產物呢?請用您高高的分數肯定一下這個產物吧!謝謝大家!

最後,我把自勉的幾句話再次送給大家:

請用信任的目光鼓勵你的學生去嘗試;

請用微笑的目光鼓勵你的學生去創造;

請用讚許的目光評價你的學生提素養;

請用高高的分數再次肯定我的説課內容。

教師説課稿範文15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高教版中等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美術》教材上冊第一單元

第一章內容《色彩基礎知識》。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解色彩,感受色彩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進一步探索色彩的對比和色調,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色彩,親身體驗如何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並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創造生活的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瞭解色彩與人的密切聯繫,認識並理解何為色彩,能夠辯識各類色彩帶給人們的不同心理感受。

(二)能力目標:通過講解、示圖、作用輔導,使學生體驗色彩給人們帶來的共同啟示與情感,體會到不同色彩組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讓學生在色彩的情感體驗中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提高自我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培養學生從色彩知識運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美的創造願望,增強藝術修養。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色彩的聯想及色彩的心理效應並會運用色彩知識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難點:運用色彩表達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於色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髮現身邊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並通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以及直觀的繪畫作品、圖片等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因此我選用以下教學方法:

學生: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昇華

互動老師: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五、學法分析

學生只“學會”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願學”,指導學生“會學”。要讓學生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課我具體採用以下方法:

(一)自主探究: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先討論色彩的.不同特徵與對應的心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討論學習法:學生在要論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快樂,這樣的學習方法是出於學生的興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三)嘗試操作法:增強互動性,掌握色彩的實際運用。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問題:為什麼會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

生:因為眼睛的呈像原理

[設計思路]:在本環節中,強調光的重要性。以及物體色彩的原理

問題:天為什麼呈現藍色或紅色

問題:為什麼紅綠燈紅是停綠是行

問題:這兩段音樂帶給大家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內心感受呢?

生:1、歡快的、充滿活力的、熱情地、奔放的-----有明亮的感覺

2、寒冷的、悲傷的、淒涼的------有灰暗的感覺

問題: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這兩段音樂帶給我們的內心感受?

(二)新授:

Ppt圖片分別展示藍天和紅綠燈

問題:天為什麼呈現藍色或紅色

問題:為什麼紅綠燈紅是停綠是行

[設計思路]:把光波的波長用提問的方式給大家解釋出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

2、我們繪畫用到不同的顏色。

問題1:三原色是哪幾種顏色?

問題2:什麼叫色相、色彩的純度、色彩的明度?[設計思路]:這些都是學生在國中色彩知識中的學習內容,提出這些問題,一是讓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的基礎知識,二是為接下來的調色遊戲做好準備。

3、出示不同的色卡,讓學生自己感受以下幾種色彩的共同體驗。

(1)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輕重感;

(3)色彩的軟硬感;

(4)色彩的興奮與肅靜感;

(5)色彩的明快與憂鬱感;

(6)色彩的華麗與質樸;

(7)色彩的遠近感;

(8)色彩的擴張與收縮感。

學生有了這些感受以後,對接下來用色彩表達情感有了一定的表達依據。

[設計思路]:此環節是為了鞏固舊知識,延續本課第二個環節的內容,使學生對色彩的意義有更豐富很深刻的感受,為學生下面參與活動做鋪墊;

(三)學生操練

1、色彩的情感表現

分組用圓圈塗上顏色代表自己的現在的心情,並加以説明

[設計思路]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所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能增強學生感受力並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遊戲與塗色練習,解決難點——色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素描靠功夫,色彩靠天賦”,色彩是靠感悟出來的,光練習是不夠的,所以我在欣賞部分分類引導學生一起感受了一把同類色與對比色的不同色彩魅力,為下一階段的設計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2、色彩感悟

出示兩張繪畫作品——梵高的《向日葵》、蒙克的《吶喊》。

問題:你能通過畫面的色彩,理解此畫所要表達的情感嗎?

[設計思路]:學生嘗試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熟悉同學的性格特徵,體會色彩的特殊表現,讓學生感受抽象性的繪畫作品時,能使他們很自然地體會到色彩作為

一種繪畫語言,在繪畫中所起的作用,並在今後學習中嘗試通過色彩來分析、理解繪畫作品。

(四)知識延伸,體驗創作的快樂。

1、教師演示如何運用搭配色彩。

2、再出示兩份色彩搭配的設計圖案,供學生欣賞。

3、提出作業要求:以正方形做水平、垂直的疏密分割,在相應的空格中做色彩搭配訓練。教師巡迴輔導。

[設計思路]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繪畫練習的。在作業設計上打破了常規的劃分區域練習,而是選擇了簡單圖形的色彩設計,這樣的圖形更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色彩搭配上,為了色調的統一,選擇同類色的層次變化不僅降低了難度學生更容易理解而且畫面層次分明效果顯而易見。

(六)課後練習

觀察身邊不同事物給我們的感受,下次上課並加以解釋。

[設計思路]:設計此課後作業,有利於課堂知識的深化,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的運用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