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篇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品析精彩語言,體味優美意境。

2、能力目標: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有條理地描寫景物和移步換景的手法。

3、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品味精彩語言,體味優美意境。

教學難點:移步換景的描寫景物的手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展示大明湖、千佛山等濟南特有風景,引用清代詩人劉鳳誥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導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一)夯實基礎,展示多媒體讓學生正確的讀加點字的音,然後口頭解釋詞語。

① 濟南( ) 倫敦( ) 鑲( ) 水藻( )貯蓄( ) 髮髻( ) 澄清( ) 着落( ) 看護( )

②解詞: 設若———

水墨畫———

貯蓄———

空靈———

響晴———

(二)學生展示自己所查閲的關於老舍的生平及代表作品的資料。①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②師生交流:教師做重點補充,學生把重點記錄。

三、整體感知。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思考:①本文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濟南的冬天?

②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

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討論解決,教師指導總結。

四、美文細品。

速讀課文,利用圈點標註法畫出你認為生動的句子,仔細體會,並説説你的.理由。(從修辭手法、遣詞造句、色彩、手法的虛實等方面着手)

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教師引導、總結。

五、移步換景的手法。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概括本文的寫作手法,如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抓住事物的特點寫景,虛實結合等,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第三段,思考:本段描寫了哪些景物?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矮鬆、山尖、山色、薄雪。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然後告訴學生隨着觀察者觀察點的不同,所寫的景物也隨着變化這就叫做“移步換景”。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着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遊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後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箇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六、反饋練習。

假設你要給一個從沒有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從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些精彩的片段,選取一個簡略講講。

通過這個問題的設計可以檢驗學生對文中重點段落的掌握情況。學生先在組內展示,然後每組推舉出一名學生回答。

七、佈置作業。

以《……秋天》為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要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的特點,利用各種所學手法,用生動形象的筆墨進行描寫。注意將景物寫活,做到情景交融。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的生字詞,瞭解本文的文學常識。

2、理清文章的結構,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

3、體會文章表達的精妙。

4、積累本文的佳詞妙句,達到熟能成誦

學習重點與難點

1、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

2、學習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導學過程:

一、回顧有關冬天的詩句

二、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現代著名作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戲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話劇《___________》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蹟”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1、脈絡填空(※典型景物的典型特點)

第一部分,(1段)濟南冬天 的天氣特點,具體:無 、無 、無 。

第二部分,(2、3、4段)濟南冬天的山景。

一層;寫陽光照耀下的山景。 特點: 二層:寫雪後的山景。 特點: 三層:寫城外遠山。 特點:

第三部分(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特點

2、文章第1自然段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寫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簡要説明。

二、【課堂研討】

1.聽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標劃生字詞並掌握。

(1)注音:濟南()鑲()水藻()貯蓄( )髮髻()澄清( )着落() 看護( )

(2)釋義:響晴: 秀氣:

貯蓄: 澄清:

空靈:

1.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

2.本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用第一段的一個詞語説明它的總體特徵嗎?

3.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對景物進行描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4.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5.全文的結束語和課文標題有怎樣的聯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三、細讀課文,探究文意

1、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主完成。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8)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麼體會?

9、“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極妙,理由是:

四、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領悟思想感情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讀,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結合重點詞句談出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五、【學習反思】

六、【教師批閲】

時間: 等級或分數:

七、【獎勵記錄】

優勝學習小組: 優勝展示小組(個人): 優勝點評小組(個人):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

課標分析

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範書寫。

2、能熟練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閲讀方法。

3、培養學生達成閲讀理解的五個層次:瞭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彙、語法知識和修辭(説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4、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學會複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

5、寫作要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觀察生活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單元。第三單元選編的主要是描繪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賞這些作品是一種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學習這些課文,要全身心投入,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課文中多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注意體會他們的表達效果。

2、教學重點

學生反覆閲讀課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品味語言。

3、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學情分析

對於這篇文章,我們作為濟南的學生應該引以為豪,對於濟南的天氣我們也非常熟悉。關於老舍,學生們對他有了一個淺顯的瞭解,雖然説老舍對於孩子們來説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數學生並沒有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對於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過本課學習,讓孩子們對老舍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字,牢記“着落、髻、看護、鑲、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正確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構建動場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自主學習

活動一: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濟南、奇蹟、倫敦、暖和、着落、髻、看護、鑲、寬敞、水藻、貯蓄、澄清。

3、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且畫出優美語句,進行背誦。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三、自主學習,交流探究。

活動二: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的天氣有什麼特點?

温晴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明確:

(第一段對比第二段過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活動二為達成教學目標2。

活動三: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出你欣賞的理由,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段。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温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裏”。

b、陽光朗照下的山——温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c、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e、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説説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按照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的形式來表達。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2、3。

活動二:體驗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問:為什麼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緻觀察;b、抓住特徵;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閲讀,拓展延伸。

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為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徵;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設計意圖:為達成教學目標4。

五、綜合建模

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作業設置

A、你眼中的濟南是什麼樣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筆寫下來吧。

B、選擇課文中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以《的秋天》為題寫一篇短文。

C、背誦文章的4、5、6段。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4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設計思路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説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讀課文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之後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提示:如温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裏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説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着“温晴”,也體現着“温情”。

三、以温晴識温情——“温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温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後指名學生回答。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温暖、温柔、温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説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着温情和希望。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温馨、舒適。睡在搖籃裏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卧雪圖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們“卧”的舒暢,“卧”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卧”,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卧”。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説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裏包含着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湧動着生命的內藴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着別緻的情韻。

五、以温晴賞温情“温情”在我心中啟發學生進入對温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換句話説,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裏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來比擬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語言來描繪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讀課文,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温晴的特點,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搖籃旁,唱着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温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温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裏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温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温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悦、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着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粧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温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温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註腳。

1、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氣息的句子並以喜悦的感情朗讀。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為什麼這樣來寫?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温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着温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敍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藴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後加以體會,進行展示。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為之,是為了給冬天增加美感)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

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範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温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説,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4、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六、我筆下的“温晴”和“温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着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裏“温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着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温晴”和“温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温情”的特點。接着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山景、水色。從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到城外遠山,對濟南冬天的山景進行了描寫。文章通過生動而真切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3個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書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温情、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2、採用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內容。

3、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濟南暖陽下的山水、古城、村莊所寄託的濃濃愛意。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引導他們培養審美能力。

 重難點分析:

·體會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達成的。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文中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妙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説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

(請學生各抒己見。)

山東“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簡介作者、作品

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三、整體感知

1、朗讀:

⑴ 自讀(任選一段,為下面朗讀打基礎)。

⑵ 範讀(朗讀較好的同學一人一段)。

要求:結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聲音響亮。

2、思考並分析:

⑴ 濟南的冬天是( )(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⑵ 作者通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讀”與“思考分析”這兩個環節結合在一起,旨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朗讀中,督促學生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也使課文的朗讀不顯得呆板單調。)

四、品味賞析

1、小組交流:美讀自己喜歡的語句,並與合作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語句,説説喜歡的理由。

2、班級交流: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教師隨時整合學生的看法,擇取精彩語句與學生共同探討。探討中把寫作方法滲透進去。

(例如:仔細觀察、運用修辭、抓住特徵、情景交融等。)

五、互動質疑

在學生尋疑的基礎上,可任選一種或幾種形式加以質疑:

A、我們有分歧(組內意見不一致)

B、請幫幫我們(組內不能解決的,需要別人幫忙)

C、考考大家吧(認為很有價值的,雖已解決,但想聽聽別組的意見)

六、體驗反思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七、拓展延伸(機動)

交流片段作文《校園的秋天》。

八、佈置作業

1、借鑑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閲讀朱自清的《冬天》,比較兩文的異同。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天氣是越來越冷了,穿梭在城市的濃霧冷風中,每天都能感受到冬天那強有力的擁抱,心裏最渴望的就是温暖了。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老舍先生的文章去領略一個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濟南的冬天。

二、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聽讀要求:

1、注意辨析字音,尤其是生僻字和易讀錯的字。

2、思考: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獨特之處?

3、文中寫到了冬天的濟南的那些景物,注意用筆在文中勾劃出來。

範讀後落實字音。

三、整體感知

1、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獨特之處?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特徵)

(天氣)温晴

2、作者是怎麼把握到這個特徵的?

通過對比:和北京比,“無風”;和倫敦比,“響晴”;和熱帶比,“日光不毒”。

3、作者對於冬天的濟南懷着怎樣的情感呢?第一段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這種感情?

喜歡珍愛“寶地”

北京和倫敦都是古都名城,而且北京還是老舍先生的故鄉,可先生卻把這個詞給了濟南,喜愛之情由此可見。

四、研讀欣賞

1、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讀出相關的句子。

山:山上的雪青松山草遠山的村莊

水:綠萍水藻垂柳

2、這些景物是如何體現“温晴”這一特點的?

(學生小組討論後,全班交流。)

温暖:山形環繞小雪山坡有的草色還露着斜陽下粉色的雪水不結冰冒着熱氣

響晴:老城曬着日光雪後的陽光空靈清亮的水和天

3、作者為什麼把山水作為描寫重點?

這是濟南的代表性景物,是濟南的魅力所在。

濟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譽。著名的趵突泉是72泉之首,位於舊城北部的大明湖湖面佔全城的三分之一。人稱城中“家家聽泉,户户插柳”。

在濟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濟南的天然屏障。

清人劉鳳誥,有詠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課件圖片)

總結:作者是借典型景物來體現典型特徵。

五、修辭手法

1、濟南的山水是美麗的,可作者筆下的濟南似乎比現實中更加可愛動人。這得益於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擬人和比喻)

我們以2、3段為例來看,首先找出擬人句。

環抱老城的小山慈善的母親保護

薄雪覆蓋的山坡婀娜的美人穿着花衣

斜陽下山上的薄雪害羞的少女粉色

同是寫山,卻是姿態各異。分析事物和被比的事物間是如何形成比擬關係的。

兩者之間有共同的性狀。

2、擴展

積累擬人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六、作業

讀完了《濟南的冬天》你是否也愛上了冬季呢?你生活的城市在冬日裏是什麼樣子呢?是否也有令你難以忘懷的記憶呢?

請以“石家莊的冬天”為題,寫一小段文字200字左右。注意運用講到的寫景方法。

七、板書

無風山雪村莊

響晴對比温晴

無毒日水綠萍垂柳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佈置學生去查閲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閲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思路,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1、導人新課:

説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説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温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蕭殺,而是一個“温暖”的寶地。可能我們都沒有在冬天去過濟南,那麼,就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感知濟南冬天的温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2、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瞭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文中的情為什麼那麼濃。)

3、感知內容:

在聽讀前,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

鑲、響晴、温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並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⑴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⑵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帶着問題聽朗讀,然後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明確:

⑴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温暖的寶地。

⑵寫對濟南的總體感:

⑶“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再寫城外的遠山,

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⑶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二、研讀與賞析

1、整體感知後,對文章內容有了基本瞭解,學生自由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問題組:

⑴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⑵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學生速讀第1、2自然段,自主解決後,討論明確。

⑴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温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向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温晴

⑵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

①為什麼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峯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

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並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教師小結: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2、自由探究:

問題組:

⑴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卧”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④“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⑤“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⑥“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讚美的真情。

⑵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明確: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説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3、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

明確:

⑴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温晴”為主線貫穿全文的。

⑵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⑶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⑷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讚美的深情。

⑸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温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三、體驗與反思

1、質疑交流:

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為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2、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3、延伸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音和停連的朗讀技巧。

2.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景物特徵。

3.體會作者情感,感受大自然之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舊知,導入新課

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是和煦明媚、生機盎然的。那麼,與之相對的冬天,將會是另一番景象。説起冬天,大家能聯想起哪些詞語或者景象呢?(寒風呼嘯、寒氣逼人、冰天雪地、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白雪皚皚,北風呼嘯……)這些是我們對冬天的印象和感受。可是,在有“人民藝術家”之稱的老舍先生筆下,冬天別有情致呢。

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背景鋪墊:

老舍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在濟南,老舍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經人介紹認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胡絜青,“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他曾經説過:“時短情長,濟南是我的第二故鄉。”

2.一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語調要舒緩,注意讀出重音和停連。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體現濟南冬天特點的句子。

活動一:我是最佳小導遊

讀完課文,同學們對冬天的濟南有了一些瞭解和認識。請你以導遊的身份,向初來乍到的遊客介紹一下濟南冬天的特徵和景物吧。

同桌互相説讀,個人發言。(不求全面,引導學生説特徵説山水)

預設:濟南的冬天沒有風聲,日光不毒,天氣温晴。濟南是一個有山有水的老城,到了冬天,温暖安適,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圍繞着濟南,像是把濟南放進了小搖籃裏。雪後初晴時,濟南的小山色彩斑斕,真是秀美。城外的遠山,村莊稀疏,白雪點綴,像是一張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畫。濟南的水,到了冬天也不上凍,水面還冒着熱氣,水藻越發碧綠。站在水邊慢慢往上看去,整個濟南像是一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活動小結:濟南冬天最主要的特徵是“温晴”。“温”相對於嚴寒或酷熱而言,氣温宜人;“晴”,則是相對於“陰”而言,不僅是指天氣的晴朗,而且有色彩,鮮明而不黯淡。濟南的冬天,山温暖,水温清,怎能不讓人產生滿腔温情?

活動二:爭做最美朗讀者

這篇文章中,處處流露着作者的讚美和喜愛之情。請選擇你覺得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最充滿温情的段落,帶着感情讀一讀,做一次朗讀者。

大家先讀給自己聽,注意邊讀邊體會,可以在書上標註符號。需要重讀的字詞下面加“.”需要停頓的地方加“∨”需要連讀的地方加“∧”需要拖長的地方加“~”。

學生活動,評選“最美朗讀者”。

由最美朗讀者示範讀第三自然段,所有同學再次情感誦讀第三自然段,進一步掌握重音和停連的朗讀技巧。

示例: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兒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着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活動三:我來和作家PK

1.文章的最後一段只有一句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也有些教材把這句話和寫水的段落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段落。你覺得哪一種分段方式更好?

2.朱自清的《春》用了三個比喻句,作為文章結尾。請你反覆讀文章,根據文章內容也來改寫一下《濟南的冬天》的結尾,用“冬天的濟南像……”開頭,寫幾個比喻句。

【設計意圖】

此課是七年級的起始課,讓學生會讀、愛讀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對於經典美文,多讀、美讀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基於此種認識,我的第一課時設計以“讀”為主線,通過設置活動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通過説讀、朗讀、改寫,多角度地進入課文,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感受文字的音韻之美,同時訓練學生的朗讀和提煉能力。最後以寫促讀,通過改寫結尾,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所有活動以“趣”為出發點,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思維,是七年級語文課應有的追求,也應該是每一節語文課的追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比喻和擬人的表達效果,品味文章的語言之妙。

2.學習文章寫景的方法,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冬天的濟南温情脈脈的情感。那麼,老舍先生用怎樣的語言來描繪“温晴”,表達“温情”的呢?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濟南的冬天》,探尋語言的奧妙。

二、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請同學們帶着喜愛讚美的感情,再次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哪些句子和詞語最能表現出濟南冬天的“温晴”。

活動一:評一評

勾畫出能體現“温晴”的句子或詞語,説一説這些詞句是怎樣表現出“温晴”的。同學們可以從以下角度品評:

圖景印證温晴

修辭表現温晴

動詞刻畫温晴

色彩描摹温晴

示例:圖景印證温晴。文章第一自然段寫濟南的天氣,強調濟南冬天“温晴”這一特徵,然後,描繪了四幅圖景來印證“温晴”。第一幅圖景:陽光朗照圖;第二幅圖景:小雪覆蓋圖;第三幅圖景:城外遠山圖;第四幅圖景:綠水空靈圖。這些圖景通過描山繪水來印證濟南的温晴。

學生自由點評。教師引導從修辭的運用、動詞的選用和色彩詞語的使用上深入體會語言的妙處。

預設:

修辭表現“温晴”。

1.對比突出“温晴”

第一自然段用北平冬天的大風、倫敦冬天的'重霧、熱帶日光的毒辣,和濟南冬天做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2.比喻描繪“温晴”

文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繪濟南冬天的特徵,請你選擇你最有感受到一個比喻句,説説作者是如何運用比喻描繪“温晴”的。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把“一圈小山”比作“小搖籃”,濟南躺在搖籃裏享受母親的慈愛,當然最温暖不過了。

B.“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兩個句子,把雪後的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把山坡上的雪景比作“帶水紋的花衣”。雪常常給冬天增添幾分寒意,但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有抹殺暖冬的特點,反而把冬天“温晴”越發顯露出來了。因為那小雪連矮鬆都罩不住、連山坡上的草色都遮不嚴,只是給矮鬆戴上了潔白秀美的帽子,給山坡穿了件花衣。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這句話把城外遠山之景比作“小水墨畫”,濟南的冬天沒有水瘦山寒的冷峻峭拔,而是呈現出融融的色調、淡雅的情致,也體現出“温晴”的特點。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把冬天的濟南比作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濟南有“泉城”之稱,“一城山色半城湖”,“藍水晶”的比喻,描繪出水的温暖、清澈的特點,也突出冬天濟南的温晴。

2.擬人傳遞温晴(温情)

活動二:比一比

請你比讀三組句子,選擇其中一組説一説,哪個句子更好,為什麼?

A.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之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B.這一圈小山緊緊地包圍着濟南,給濟南以温暖。

A.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B.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3. 動詞刻畫温晴

活動三:換一換

換詞體會動詞的妙用。

A.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躺)着。

B. 小山整把濟南圍(圈)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圍)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C. 山坡上卧(坐落)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鋪)着點雪。

活動小結:“睡”摹寫出濟南老城閒適的姿態,像一位沐浴着冬日暖暖陽光的老者,安靜祥和。“圍”展現出小山與濟南城親密依偎的情態;“放”表現出了小山對濟南城的呵護和憐愛之情,加上“説”字,連續用三個動詞,逼真地表現了小山對濟南寵着護着的情態。兩個“卧”字,寫出了小山村和小雪的寧靜、安逸,刻畫出濟南冬天的温晴。

4. 色彩描摹温晴

活動四:找一找

朗讀第四自然段,勾畫描摹色彩的詞語,體會其妙用。

學生朗讀、勾畫、體會。

教師小結:鬆的青黑與雪的潔白相映增色,山尖的白色與天空的藍色相映成趣,山坡上草色和小雪黃白相間,相得益彰。這些顏色搭配恰當、濃淡相宜。如一幅素雅的水彩畫,既無黑白照片的單調,又無油畫的濃墨重彩,給人以賞心悦目的感覺。

三、學以致用,仿寫片段

學者吳炫這樣評價《濟南的冬天》:“敍述語調是平易樸實的,語言是凝鍊而親切的,用詞是準確生動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結構。它似乎無結構,但是內容組合的又是這麼自然、精巧、恰當。”

這節課我們從選材、修辭、用詞、構圖等角度學習了本文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技巧,請大家借鑑課文的寫法,以“家鄉的____(春、夏、秋、冬)景”為題,寫片段作文。

學生自由創作。

秋備:我的教學設計呈現完畢,大家有什麼想法?

陸豔:秋備的設計中不僅有學法指導,而且有教法指導,實用性超強!

志強:秋備的設計紮實且富有靈性啊。所有的學習都是以活動的形式展開的,七年級的孩子一定會積極參與的,課堂氣氛一定很熱烈。

秋備:遺憾的是我現在做了教研員,上課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不能將自己的設計在教學中進行檢驗。不過幸運的是,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嘉賓,她剛上完《濟南的冬天》的公開課。我想讓她結合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課的看法。希望能帶給大家新的啟示。好,讓我們歡迎曹靜老師。

志強:曹靜老師好。

曹靜:大家好。

陸豔:曹老師,你先做一個自我介紹吧。

曹靜:大家好,我是曹靜。來自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第四中學,我也是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的一員,很高興今天能來到聊課吧。

志強:那我們就針對這節課聊一下吧。聽説曹靜老師今年去其他學校支教了。

曹靜:是的,這是在支教學校上的。支教學校要求上一節展示課,就上《濟南的冬天》。説實話面對《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我鬱悶了好幾天。直到看到肖培東老師的那句話:“這堂課,其實最要抓的是‘你從哪裏讀出一往情深’這個問題。這才是《濟南的冬天》最關鍵的思考。”

秋備:肖老師常有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本領。

曹靜:於是我開始了我的備課思考。散文,是用文字來傳情的。學習這篇文章之前,我首先要弄清教學的起點和終點。

陸豔:“弄清教學的起點和終點”,曹靜老師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備課的方法。

志強:那麼曹靜老師認為本課的起點和終點各在何處?

曹靜:本課教學的起點就是學生能夠感受到濟南山水的可愛,卻不知道是藉助哪些方法來表達的,不知道文章裏所藴藏的作者的心情。

教學的終點,教參上提示了四個教學重點:1.繼續訓練朗讀,掌握重音和停連的要領。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體會景物描寫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3.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4.學習比喻和比擬的修辭方法。很顯然,第二點是重中之重,就是在提醒我們,這是一篇寫景散文,重點是要體會景物描寫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

秋備:重點確立後就要思考如何圍繞它展開教學了。

曹靜:是的。弄清了教學起點和終點,再來審視課文,尋找能夠體現作者情感的語言點。我發現作者寫得最動情的語句,集中於三四兩段。我把這些語句放在一起看,發現第三段中所有的語言點都聚焦於“小搖籃”,也就是説在老舍心中,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像一個孩子。而第四段中的語言點,如“看護婦”、“花衣”、“害了羞”、“秀氣”,這些詞語放在一起,會發現所有的美妙語句都似乎聚焦於一個美麗的姑娘。

志強:一個是“嬰兒”,一個是“美麗的姑娘”。比喻不同,情感就不同,朗讀的語氣也應該不同。曹老師讀書真細緻。

秋備:有了這些發現,我們眼前彷彿是兩幅完美的圖畫。我們的賞析就不再是瑣碎的。

陸豔:曹靜老師再談一下具體課堂環節的處理。

曹靜:好的。導入環節,我讓學生背誦《春》末尾三個比喻句,之後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語表達朱自清對春天的情感。然後,學生朗讀《濟南的冬天》第一段,用一個詞語概括老舍對濟南的冬天的情感。

《春》與《濟南的冬天》構成了一組以“熱愛”情感主題的寓情於景的羣文。

志強:由情感導入,妙。

曹靜:由情感導入課文,尋找能體會出情感的語言點。學生很容易地發現這些點主要集中於三四兩段。再尋找三四段的切入點。

第三段切入點是“小搖籃”,尤其是對“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一句進行朗讀指導,體會到母親對孩子説話的口氣。也可以指導人們的想象句,並把二者聯繫起來理解。進而體會作者對濟南的山的情感。

第四段切入點是“花衣”。聯繫到“看護婦”、“害了羞”、“秀氣”等語句,體會作者對雪後小山的青睞。

秋備:曹靜老師是主要採用哪種方式引領學生賞析的?

曹靜:賞析過程,用朗讀來貫穿。朗讀能最快地拉近學生與課文、與作者的距離,減國小生的語文經驗與課文的思想情感的落差。

陸豔: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大法寶。

曹靜:賞析之後,我引導學生歸納文中表達情感的方法,為仿寫做好準備。

志強:曹老師具體歸納了哪些方法?

曹靜:比喻、擬人修辭方法,兒化音以及感悟“小”字的運用。然後用“朗讀——賞析——歸納”的方法,引領學生學習“城外遠山”和“濟南的水”的部分。

秋備:學以致用,學與練結合,高效率的課堂。

曹靜:本環節的最後,回扣第一段,再引入背景,體會作者之所以把濟南的冬天寫得温暖如春,來自於當時較為輕鬆的境遇和愉快的心情。

陸豔:這樣的設計即回扣了課始導入環節,又為最後的收束環節做好了準備。曹老師是如何收束本課的?

曹靜:收束環節,採用了“濕地聊課吧”中秋備老師的建議:仿寫一段,即仿照《春》的結尾,續寫幾個讚美濟南的冬天的句子。學生們的寫作熱情非常高呢。

志強:一節課有朗讀,有品析,有寫作,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曹老師的課紮實有效。聽課的老師反饋一定不錯。

曹靜:課後聽課的老師跟我説:“孩子們聽了你講《濟南的冬天》,以後可能都想去濟南上大學啦。”不過,我覺得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比如,反思賞析描寫環節,還是應該多給學生搭設台階。我應該認真學習餘映潮老師關於雪後小山的賞析指導,學會定點聚焦,引領學生逐漸地進入佳境。

秋備:曹老師是一個善於反思的老師。課堂有遺憾,我們才更有學習和研究動力。

曹靜:是的。我會繼續對這節課進行反思的,也希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志強:好的,老師們,這次我們看了秋備的教學設計。曹靜老師也談了她備課、上課的過程,希望給大家對了一些有益的啟發,也衷心希望大家給我們留言,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困惑。“聊課吧”歡迎你的加入和參與。這次聊課就到這裏。

嘉賓介紹

曹靜,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第四中學語文教師,20xx教育部國中語文培訓優秀學員,濱州市教學能手、教科研先進個人,濱城區首批名師,優秀教師、課堂教學改革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中華家庭教育志願者,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近年來,主持山東省教研課題“生活日記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並順利結題。曾執教市級觀摩課《窗》,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語文知識》《山東教育》等刊物發表十多篇教學論文,並指導學生在《青少年日記》《中學生學習報》《閲讀與作文》《少年先鋒報》《同學少年》《學習報》《語言文字報》等報刊發表作文數十篇。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澄清”、“貯蓄”、“空靈”等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精讀賞析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鑑賞力,並初步瞭解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熱愛濟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用一個4字短語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預設: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北風呼呼、風刀霜劍

2、引言設疑:(多媒體出示圖片)濟南被譽為“泉城”,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兒的冬天又有着怎樣的特點呢?這堂課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濟南冬日的別樣風情。

3、讀準字音,瞭解詞義。(見大屏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點

1、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勾畫出你認為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及能明確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讚美)

2、自由朗讀,把握特點。

(屏顯)思考:“寶地”、“温晴”“奇蹟”、“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短語,哪一個最適合於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3、理清思路,明確重點。

假設要給一個從未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的冬天,根據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個方面?

(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冬水這幾部分,着重講“薄雪覆蓋下的山”。)

三、精段細讀,賞析美點(研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後的小山”)

1、通過分組朗讀給第五自然段分層次。

生讀後用單豎線把三個層次標出來,教師指出:第一層概括;第二層細膩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課堂訓練:自由朗讀本段,思考問題:(屏幕顯示)

①對這段文字進行的詩意畫面命名(“雪後斜陽”,“小山雪霽”)

②圈出像線索一樣能貫穿全段的一個字

(“妙”,“雪”寫的是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特點。請把“妙”字圈下來)

③説説這段中“頂”、“鑲”字為什麼用得好?能從文中再舉幾個字説説嗎?

(“頂”字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鬆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壓着、扣着、蓋在上面。“鑲”字用得好,是因為線條很美,寫出了天與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比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的表達之妙。

(第一,這句話用了比擬的手法;第二,寫出了雪後山色的斑斕;第三,給我們以畫面之美;第四,有靜有動,靜中有動,山是不動的,但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詩意盎然。)

追問:你能從文中再列舉幾句你認為很美的句子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確歸納(見括號內容)

4、想象畫面,用減字法讀課文。(屏顯)

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鬆,樹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給天鑲上一道邊。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這樣一道兒,一道兒,給山們;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見一點。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微微露出點。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點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談談你的理解並與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五、小結本課,歸納要點

1、掩卷沉思: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習到如何描寫景物?(屏顯)

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有條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辭(比喻、擬人)

2、想象畫面,教師提示,試背課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山上的矮鬆。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業設計

1、根據課後練習二的示例,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一點欣賞文字。

2、片斷仿寫練習: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文字,要求必須運用上述景物描寫的方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讀出重音和勾連。掌握課後生字詞及課下註解,並能運用。重點理解比擬手法及作用,兼顧品味運用對比、反覆、設問、排比的語句。能夠區分實寫與虛寫的語句。會寫200字的家鄉冬景,寫出景物的特徵。

二、藉助解讀富有感情色彩的關鍵詞或關鍵句,理解藴含句中的美好情感。藉助想象讀懂文中的詩情畫意的具體體現。

三、課前預習,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撥,課後閲讀四季寫景文。

【教學安排】兩教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檢查預習作業: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並識記。

二、作者簡介(略)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作業: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時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並識記。

3、從文中找出運用比擬的句子,並説説它們對寫景和抒情起到怎樣的作用。(教讀過程中回答)

二、作者簡介(略)

三、解讀課文

1、誦讀全文,注意讀出重音和勾連。(完成積累拓展四)

2、課文主要寫了哪幾種景物,反映了濟南的冬天什麼特點?(完成思考探究一)

3、文中運用比擬等多種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分別起到什麼作用?

4、“理想的.境界”藴含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説冬天的濟南是理想的境界。(完成思考探究二)

5、借鑑課文寫家鄉冬天的景物,不少於200字。(完成積累拓展五)

四、佈置作業

1、完成校本作業

2、閲讀輔助資料

3、預習新課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展開描寫,並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自己鮮明的印象和感受的寫法。

2、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並引導他們培養審美能力。

4、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設想】

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課前預習

1、濟南的冬天是( )。請你用一個或兩三個詞語來形容,並説出理由。

學生的回答:

⑴ 濟南的冬天是(温晴、 )

⑵ 老舍帶着我們欣賞了冬天的濟南的那些景物?

陽光下的山和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

授課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同學們,四季更替,星轉鬥移,大自然是那樣富於神奇的魅力。東西南北,不同地域,四季景色又都呈現出迥然不同的個性特色。我們的省會城市──濟南,因了人文、地理因素的特點,四季景象更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今天,讓我們在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的引導之下,一起感受一下濟南的冬天。

初讀課文:

⑴ 本文的作者是誰?(老舍)

⑵ 能不能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老舍的情況?(閲讀註解一,指導學生“圈點勾畫”。)

⑶ 教師補充:

老師還要補充一點,1930年,作者從英國經新加坡回國,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裏,都是那麼美,都是那麼温情。作為遊子,他真切的感覺到了祖國的親切與温暖,這種感受,在文中流露的很充分。

2、分析理解:

精讀重點段落,思考問題:

朗讀第三段,要求:

⑴ 找出本段所運用的三個方位名詞和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説説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通過討論辨析明確:三個方位名詞是“山上”、“山尖”、“山坡”,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日落”;這一段主要寫濟南雪後山上的景色。

⑵ 找出本段用得最生動的三個帶有比喻意義的動詞和擬人句,説説所起的作用。

明確:三個動詞是“頂”、“鑲”、“穿”,擬人句是“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表現濟南小山“秀氣”的特徵。

朗讀第五段,要求:

⑴ 畫出文中運用了擬人手法和比喻手法的詞句,描寫藍水晶的形容詞,説明本段寫什麼,寫出什麼特徵?

明確:詞句是“貯蓄”、“全拿出來”、“精神”、“不忍得”、“照個影兒”、“藍水晶”、“像地毯上的小團花”;本段寫濟南的水,寫出其“不結冰”、“冒熱氣”、“水藻綠”、“澄清”、“水天一色”的特點。

⑵ 揣摩結尾一句:“這”所指代的內容是什麼。

明確:“這”是指濟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氣”、“像水墨畫”、“水色澄清”等;藴含着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寫作特點:

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濟南怎樣的情感?從那些詞句感受到的?

明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感情是喜愛和讚美。從“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些小山冬天特別可愛”、“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等詞句可以看出來。

作者的情感,融會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以美好的事物作喻體,表現景物特點,用擬人修辭句式,賦予景物美好情感。情景交融正是本文的突出特色。

3、學習反饋:

閲讀抒情散文,一要把握景物特徵,二要感悟作者情感;寫抒情散文,一要寫出景物特徵,二要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

4、拓展閲讀《濟南的秋天》:

要求學生依據《濟南的冬天》的問題設計,設計三個問題,並討論解決問題,完成《濟南的秋天》一文的閲讀學習。

5、閲讀思考:

⑴ 作者對濟南的秋天的總體感受是什麼?

明確: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

⑵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濟南的秋天景象?景色有什麼特點?

明確:濟南秋天的山和秋天的水。寫出了秋山多變化的、淡美的山色;秋水的清澄和甜美以及水中迷人的綠色。

⑶ 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濟南的秋天怎樣的情感?那些詞句向你傳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確:作者對濟南秋天的感情是讚美和喜愛。從“濟南的秋天是詩意的”、“(上帝)把秋和冬的藝術全賜給了濟南”、“像詩一樣的温柔”、“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羨慕死詩人呀”、“那中古的老城,帶着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等詞句可以看得出來。

6、課堂檢測:

⑴ 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請你用三個詞來概括。

⑵ 作者通過哪三個比較來説明“濟南真算是個寶地”?

⑶ 本文采用了怎樣的描寫順序?

⑷ 本文是怎樣描寫陽光朗照下濟南的山的?

⑸ 本文是怎樣描寫小雪點染後的山的?

⑹ 本文是怎樣描寫濟南冬天的水色的?

⑺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7、課外練習、閲讀拓展。

【板書設計】

一、濟南的天氣

異地之冬 北平 倫敦 熱帶

(對比) 多風 多霧 日光毒,響亮

(奇蹟) (怪事) (害怕)

濟南的冬天 無風聲 無霧響晴 温情

引出 “寶地”(喜愛)

二、冬天的濟南

濟南冬天的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適、可愛、充滿温情(小搖籃)

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看護婦、鑲銀邊、穿花衣、害羞。)

城外遠山 ─—素淡、雅緻(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的水:曖──不結冰

綠──温暖多情,富於生機 (不忍凍)

活──清亮通透 (空靈的藍水晶)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方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反覆朗讀,體會詩化意境,把握作者抒發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品味濟南冬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方法,品味比喻、擬人等修辭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由老師的一段話語讓學生篩選出有關課文和作者的信息,明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就是《濟南的冬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老舍先生的足跡,去領略濟南冬天的美。

板書課題

一、作者簡介

由一位同學介紹,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二、讀文過字詞關

1、指名讓學生讀第一段,其他同學聽讀,指出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

2、在本段中,有三個修飾天氣的近義詞,找出來並辨析。

通過學生的辨析,導出濟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正因為與別的地方天氣進行對比,作者稱讚濟南是個寶地。

3、歸納品讀

讓學生速讀剩餘文段,歸納出所寫的主要內容山和水。

三、品文尋美

1、設置問題

(1)作者寫山景抓住什麼特徵來寫的?怎樣突出這個特點的?

(2)寫山的特點又是怎樣賦予其不同的情態?

學生試着説出自己的見解,師酌情指導。

2、找一找

作品為了讓我們對濟南“温情”的冬天有個具體可感的印象,在描寫景物時發揮想象寫處了不少富有情趣的句子,請在文中找出這些語句,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説説喜歡的理由。

(可從修辭、詞語的運用、色彩等方面來説)

3、用類似的方法學習寫水的'文段。

由學生自行得出濟南的冬天水色綠、清、亮的特點,同時品味學習寫景所運用的擬人和比喻的妙處。

四、拓展延伸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學了《濟南的冬天》一文,相信我們對山水之美有所感受,請你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一下家鄉的冬天的美景吧!

展示冬天特有的圖片,指導學生將本文所學的寫景方法即:詞語的準確運用,色彩的處理,還有比喻、擬人的妙用應用到習作當中,從而使自己筆下的景物富有情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書設計

濟 山美 可愛、慈善、秀氣

南 無風

的 温晴 無重霧 對比 寶地

冬 無毒日

天 水美 綠、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解決生字詞。

(二)三分鐘演講。

1、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於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學習慾望。

2、作者簡介。

3、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

天氣、山景、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

(2)用了什麼寫法?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籤提問。

4、學生補充後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1)温晴。

(2)對比:

北平(大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温晴)。

(八)堂上練習:

(九)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完成課後練習二。

教師視察後核對答案。

(十)佈置作業 :

1、背誦課文後半部分。

2、鞏固生字生詞。

五、説課精要。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後分法,易於總體把握。

第二課時: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麼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後寫作也會有收益。

(三)學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討論並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温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 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麼修辭手法寫雪後的山景?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卧”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9、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四)小結。

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範圍,接着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着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1、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2、寫完交流。

(六)作業。

1、課後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