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教學設計範文(集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範文(集合15篇)

教學設計範文1

【教學目標】

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在聽故事、讀故事過程中學習字詞,學會提問,並學習自已解決問題。

在學故事中懂得絕招來自於立志,依靠刻苦的磨練。

【教學過程】

一、趣談“絕招”

1、同學們預習了課文,知道什麼是“絕招”嗎?

(絕招就是你有別人不容易學會的本領,絕招又可叫絕技、絕活)

2、老師再考考大家幾個生字詞,看能不能讀正確:

(撒了氣、腮幫子、蔫蔫、攥餃子、露餡、調換、尷尬、下巴頦)

3、那麼文中三個孩子的絕招各有什麼絕招,你最佩服誰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想聽故事嗎?那好,不過,老師在讀時你們要邊聽邊想,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老師停下來時,你就可以問。

4、好了,愛聽故事的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故事是這樣的:

二、趣讀“絕招”

1、讀1~5節後:

⑴ 聽着心癢癢吧,你想讀哪兒!指名讀

⑵ 好,現在請大家説説有什麼實在想不明白的地方?

引導關注“鼻尖為什麼出汗”?

⑶ 能用一句話説説剛才我們讀的內容講的什麼嗎?

小結:這是他們第一次比絕招,小柱子輸了。請大家繼續邊聽邊想。

2、誰願來接着講下去──(師生共讀6~12節,指導將讀不好的自然段讀好)

⑴ 故事講到這兒又暫停一下,請大家想想剛才讀的這些自然段在講什麼?

⑵ 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① 奶奶包餃子這一招弄明白了嗎?指名説,説不清再讀讀,想想後再説,注意“專管”一詞,引導學生用動作體會。

② “日子一天天過去……暗暗在練自己的絕招”。

Ⅰ 如果問到“尷尬”,則肯定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的好習慣。什麼是尷尬?聯繫前文理解並找近義詞“難堪”,然後讀讀這兩個詞。

Ⅱ 抓住有新鮮感的句子不放,你還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嗎?學生可能問大樹下的尷尬是什麼尷尬?為什麼不能忘記?為什麼暗暗的練?(重點肯定後兩問,並引導我們也要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和同學、夥伴比本領,但不能是爭着比吃穿玩)

Ⅲ 小結學法:你們看,讀書的時候,遇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來想想問問,問問想想,收穫多大呀!

3、小柱子的絕招練起來了嗎?指名接着讀──讀(13~17節)

⑴ 隨讀指導

① 讀到“保準不錯”時,指導讀出小柱子説話時的自信。(你看小柱子説這話,顯得怎樣?)

② (讀到“把嘴撇到下巴頦了”)同學們預習的時候注意到這句話了嗎?喜歡嗎?説説看,(生説理由,引導做動作,指導:你看作者寫活了人物的表情,也就寫出了人物的心理,這就叫以表情寫——)要是讀書的時候不停下來想一想,多可惜呀!

③ 指導讀好“隨口説到”、“脱口而出”後面的語言

⑵ 這故事的後半部分又寫的是什麼呢?

⑶ 還想讀讀嗎?想讀哪兒就練習哪兒。

三、趣議“絕招”

1、故事,我們就熱熱鬧鬧的先讀到這兒。接下來大家應該回過頭去把課文默讀默讀,勾畫出自己欣賞喜歡的語言,並想想讀了整個故事自己已經知道了些什麼,還有什麼很想知道。

⑴ 你勾畫了哪些喜歡的詞句,簡單説説理由。

⑵ 一個故事讀完後,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誰來説説。

⑶ 讀完全文,你已經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2、接下來我們看看對這三個小朋友的絕招的人氣支持率,佩服( )絕招的請舉手,看來最多隻能加( )顆星。

3、下面,看看書,説説你最佩服誰的絕招,結合課文説説你的理由,從三胖開始:

(説完佩服三胖和二福的理由後,引導:奶奶的話,道理也是落在這上面的。我們讀讀)

4、我想:

大家對有個問題一定很感興趣,是什麼問題呢?──小柱子的絕招是怎麼練成的呢?小組討論討論。

⑴ 組內討論。

⑵ 集體交流:

① 圍繞 “想了哪些辦法?犧牲了哪些時間?吃了哪些苦?你想用怎樣的詞,怎樣的話誇誇他?”議。

(注意引讀:日子一天天過去,辦法想了一個又一個……日子一天天過去,休息玩耍的時間一少再少……日子一天天過去,小柱子費勁心思辦法,廢寢忘食擠時間,他……)

② 小結:

難怪大家最佩服小柱子。真是個有志氣、能吃苦的孩子!

5、過渡:

學到這兒,我們已經很清楚文中幾個孩子的.絕招是什麼,並且還明白了誰的絕招最絕。不過,老師還特別佩服文中一個人的絕招,猜猜看。學生猜奶奶的絕招,奶奶的絕招我佩服,但不是我特別佩服的,再猜,學生茫然。

四、趣探作者語言“絕”

1、其實,老師特別佩服寫這個故事的作者,因為他的語言太絕了:

舉例:“村東頭,大樹下”六個簡簡單單、樸樸實實的字,就把孩子們比絕招的地點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像一般人寫成“在村子的東頭,大樹的下面”那麼羅嗦。再有:作者寫三胖憋氣“鼓着腮幫子,瞪着眼珠子”,短短十個字,三胖憋氣時的樣子就在我們眼前活靈活現。而且這十個字,一點不華麗,就像我們説的話,通俗易懂,簡單明瞭。還有八自然段的“要過”不説成“拿過”,十五自然段的“騰地”不説成“一下子”,感覺作者用的詞又簡單又生動得像在放電影。

2、同學們,你們願意不出聲音的默讀默讀課文,去尋找發現作者語言上的絕招嗎?待會,給我們講講你的發現。

3、學生説作者語言上的絕招,教師引導猜猜作者語言的絕是怎麼練起來的。

4、你們佩服作者的語言嗎?請你把想抄下來,品一品的語言勾出來。同學們,會讀書的小朋友,不但會邊讀邊想,停一停想一想,而且在讀過想過後,還會把自己欣賞的語言勾畫出來,在筆記本上品味記錄,並隨時拿出來讀讀,記記。

五、“我”也要比“絕招”

總結拓展:同學們,今天我們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知道了故事中誰誰誰,什麼絕,同學們尤其佩服小柱子的絕招,因為他的絕招反映了他的志氣大,勤學苦練的精神。同學們,比絕招有意思嗎?你們想不想也練一個絕招和你的夥伴比比?下去,和你的夥伴商量商量,不過借小柱子的話老師提醒大家,條件是。

教學設計範文2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在“教材編寫建議”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感情”。本組課文主要圍繞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語文園地中安排了成語、生肖、傳統文化展示等內容,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啟發性。教學時,要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間 ,讓課堂處處洋溢着中華傳統文化的氣息,使學生從中受到良好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學習目標】

1、自主發現詞語的構詞特點,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

2、通過觀察圖畫與詞語,初步瞭解十二生肖這一傳統文化。

3、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認識“搞、稿、編、妨、防、叮、劇、據、磅”等 9個字。

4、能主動參與展示活動,樂於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和才能,並善於與別人交流。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十二生肖圖、生字卡片等;

學生準備:春聯、“傳統文化”手抄報、手工藝品等。

草蟲的村落資料合集

【教學流程】

一、認字識字,瞭解漢字特點。

(一)改字引入

1、導語:前幾天,老師在改一位同學的作文時,發現了這樣一個句子,你們看,它有什麼問題嗎?

2、出示句子並修改。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座公共汽車去公園玩,公共汽車上有一個空坐位,我沒有座,而是讓給了媽媽座。

3、引導學生髮現“坐”與“座”雖然是同音字,但意思不同。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改錯別字”這個環節,既為下面的學習奠下基礎,又巧妙地告訴學生今後寫文章要注意錯別字的現象。】

(二)認字識字

1、出示學習園地中的“讀讀認認”。

高—搞、稿 扁—遍、編 方—妨、防

丁—盯、叮 居—劇、據 旁—傍、磅

2、自由讀一讀,思考:這些生字有什麼特點。

3、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交流:説説你從中發現了什麼特點?

5、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構成的,字音也與熟字相同或相近。

(三)鞏固記憶

1、出示具體句子來加以鞏固這些生字。

(1)出示相關句子。

(2)讀句子,加深記憶。

2、積累:在學過的課文中,你能找出類似特點的生字嗎?

3、交流,進一步瞭解此類漢字特點。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讀一讀、找一找、説一説、記一記等方法,能夠發現這幾組生字的構字特點,從而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二、引導發現,暢遊成語王國。

(一)成語接龍

1、導語:同學們,咱們祖國的語言文化非常豐富,成語也是其中一種,有些成語還有一些來歷或典故呢!我們學過了許許多多的成語,你們還記得嗎?能接受挑戰嗎?

2、學生參與“成語接龍”的遊戲。(適當降低難度,教師可以引導提示。)

3、小結過渡:同學們掌握了這麼多成語,真了不起!下面這些成語,你們認識嗎?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成語接龍”的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對上一個學習環節的鏈接,由字到詞。】

(二)熟讀成語

1、出示“我的發現”(三組成語)。

遠近聞名 黑白相間 輕重倒置

捨近求遠 頭重腳輕 積少成多

異口同聲 左鄰右舍 裏應外合

2、自由讀這三組成語,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

3、讀給同桌聽一聽,並請同桌評一評。

4、指名認讀;小組“開火車”認讀;全班齊讀。草蟲的村落課文簡説

(三)尋找“規律”

1、引導:同學們,讀了這三組成語,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2、學生邊讀邊思考,也可以與同桌討論討論。

3、全班交流:

(1)指名説: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2)引導學生留心加點的字的意思及在成語中的位置,發現這些成語的構成特點,即加點字意思相反。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先讀,再與同桌交流,發現這些成語中帶點字的“規律”,然後在全班交流,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四)積累成語

1、導語:這幾個成語的規律很明顯,大家都發現了加點字的意思相反這一共同規律,從中可以看到咱們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趕緊把它們記下來吧!

2、讀一讀,記一記。

3、拓展:你能説出幾個具有這些特點的成語嗎?

4、交流:鼓勵學生交流學過的此類成語或摘記收集的成語。

5、出示幾個類似的成語,讀一讀,記一記。

大同小異 因小失大 小題大做

左右為難 左膀右臂 前因後果

6、小結:同學們,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多摘記,多收集,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

【設計意圖:學會積累不僅是一種學習態度,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即時積累的好習慣。】

三、瞭解生肖,感受生肖文化。

(一)認識十二生肖名稱

1、引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相,也就是生肖,你知道自己的生肖嗎?

2、交流並出示十二生肖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3、藉助拼音讀準十二生肖名稱。

4、指名讀,齊讀。草蟲的村落資料合集

(二)瞭解十二生肖故事

1、導語:聽説這十二生肖還有一些動聽的傳説故事呢,你們知道嗎?

2、交流一些關於十二生肖的傳説故事。

3、教師根據情況作以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認識生肖圖,瞭解生肖來歷,講生肖故事等形式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十二生肖的記憶,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感受獨特的生肖文化

1、引入: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肖,十二生肖與我們的屬相有關係,它還和什麼有關係?

2、交流並出示相關資料(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年份、時辰的關係等),讀一讀。

3、感受生肖文化:

(1)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與生肖有關的東西?

(2)通過交流,感受這種獨特的傳統文化。

4、讀“生肖歌”,記住十二生肖順序。

(1)出示“生肖歌”。

小老鼠吱吱的叫,大水牛它彎彎角。

老虎抬頭一聲吼,兔子機敏善奔跑。

龍在雲裏翻跟頭,蛇在田裏伸懶腰。

小馬鈴兒叮噹響,樂得山羊鬍子翹。

猴子爬樹蹦蹦跳,大紅公雞喔喔叫。

小狗小狗尾巴翹,豬兒呼呼睡大覺。

(2)讀一讀,記一記。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生活中關於十二生肖的各類物品,進一步感受生肖這種獨特的傳統文化;以兒歌的形式利於學生更牢固地記住十二生肖,孩子們也不會覺得乏味。】

四、交流展示,欣賞傳統文化。

(一)小組展示

1、導語:關於十二生肖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很多,咱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前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中,大家紛紛去了解和收集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現在就把了解到的傳統文化和同學們交流分享吧!

2、拿出各自收集的關於傳統文化的資料、文字、圖片和實物等,小組內互相交流欣賞。

3、引導學生分類組成小組:同學們可以按照不同的資料類型進行組合,成立一個小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為最後的成果展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交流欣賞

1、成立“展示小組”。

(1)小組成員商量一下用什麼方式向大家介紹。

(2)推選代表準備向大家彙報。

2、出示展示要求。

(1)請小組成員拿着本小組所收集的資料或實物上台來,由小組代表介紹,其他成員可作補充。

(2)欣賞的同學對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向展示的同學提問,進一步去了解。

3、展示、交流。

4、交流感受:聽了他們的介紹,看了他們收集的資料,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5、教師對各小組予以評價鼓勵,頒發各類“獎章”,如:最佳彙報獎、最佳收集獎、最新創意獎、同心協力獎等。

5、小結:同學們,祖國的傳統文化燦爛輝煌、源遠流長,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我們今天只是瞭解了她其中的一小部分。願你們今後在傳統文化這座寶庫裏,繼續去探索,愉快地遨遊!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交流、欣賞和後續活動,繼續培養學生的探究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生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設計範文3

教學目標:

順暢地誦讀課文,藉助課文中的註釋理解課文第1、2節中的字詞並翻譯

過程與方法:

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1、2節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耐心閲讀文言文的品質重點難點:

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1、2節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説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師生互動,導入新課)

二、瞭解作者與背景

(先讓學生互相交流蒐集到的相關資料,然後明確)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年,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XX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八年級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生字詞並給加點字注音

豁然開朗儼然阡陌交通垂髫詣太守(指名學生上黑板聽寫,並讓其它學生進行訂正)

2、學生展示朗讀情況

四、學生分組自由閲讀課文,力爭達到背誦的程度(背一段時間後,指名學生自由背誦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課文第1、2節

(一)理解加點的字詞

1、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2、緣溪行:沿着

3、芳草鮮美:鮮豔美麗

4、落英繽紛:花

5、漁人甚異之:對……感到詫異

6、欲窮其林:盡

7、夾岸數百步:溪水的兩岸

8、彷彿若有光:隱隱約約

9、便舍船:離開

10、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

11、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13、阡陌交通:交錯相通

14、雞犬相聞:聽到

15、其中往來種作:來來往往的人

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黃髮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譯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翻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翻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芳香的青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翻譯:漁人對這種美景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翻譯: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在那裏)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口,裏面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翻譯:只見那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翻譯:村裏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裝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六、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地背誦課文1、2節的詞語註釋和句子翻譯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已學課文部分的字詞解釋和課文翻譯2、預習課文第三、四、五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繼續學習,掃清閲讀障礙2、能夠順暢地誦讀並翻譯課文3、4、5節過程與方法:

1、通過預習,能夠順暢地誦讀課文2、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3、4、5節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耐心閲讀文言文的品質重點難點:

重點:順暢地誦讀課文

難點: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3、4、5節教學步驟:

一、檢查複習

1、聽寫1、2節中字詞的註釋2、抽查1、2節中重要語句的翻譯

二、繼續疏通課文,理下列解加點的字詞的意思

1、乃大驚:竟然

2、具答之同:“俱”,完全,詳盡

3、便要還家:同“邀”,邀請

4、鹹來問訊:全、都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6、不復出焉:從這裏

7、遂與外人間隔:不通音信

8、無論魏晉:更不必説

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

10、皆歎惋:驚

11、尋病終:不久

12、餘人各復延至其家:邀請

13、此中人語云:告訴

14、不足為外人道也:值得

15、便扶向路:沿着

16、處處志之:做標誌

17、及郡下:等到

18、詣太守:拜見

19、尋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規往:打算

21、未果:實現

三、翻譯下列句子

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翻譯:(桃花源中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村人)問漁人是從哪裏來的(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

2、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翻譯:他們自己説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翻譯: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説魏朝和晉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翻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漁人他們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來的路了

5、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翻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

6、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從此以後,就不再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釋下列一詞多義的文言虛詞第一組:為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

第二組:之聞之:這件事

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這種景色

具答之:他們

第三組:其欲窮其林:那

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的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漁人

五、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句子

1、描寫桃花林景色優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的人們辛苦勞作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寫桃花源中的人們幸福生活的句子: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描寫村裏人熱情風尚的句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寫桃花源的人不屑與外人交往的語句:不足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記》中與陸游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豁然開朗

8、XX的哪兩件事能説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

(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未果,尋病終六、總結本課內容

1、字詞;

2、翻譯句子;

3、理解性默寫

  七、佈置作業

1、速讀、背誦課文;

2、記憶書下重要註解

教學設計範文4

《稱象》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官員們的稱象方法和曹衝稱象方法的對比,理解曹衝稱象方法的科學性。

2.掌握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分析比較課後習題2中三對句子間的不同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曹衝稱象的方法。

教學思路:

在通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出課文的教學重點,然後通過實物演示和分析聯想,落實教學重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出課題。

教課前,教師先講有關曹衝的故事,使學生對曹衝的聰明才智有初步的瞭解,以此激發學生急於知曉曹衝小時候的故事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最佳狀態。接着板書課題,在引導學生審題中,向學生説明今天我們要學習有關曹衝的另一個故事稱象。然後啟發學生: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牆,腿像四根柱子,這麼大的象怎麼稱呢?我們讀課文時,就要弄明白曹衝怎麼稱象的,他稱象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裏?

二、展開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後複述故事情節。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

3.聯繫課文內容講講又高又大、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等詞、句的意思。

三、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因人而導。

四、學生分小組相互交流學習情況,複述故事。

五、練習填空:

1.官員們想出來的辦法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一個是()。第一個辦法別的官員認為(),第二個辦法曹操()。

2.曹衝稱象的辦法是()。

第二課時

一、對比分析,突出教學重點。

先指導學生把曹衝的稱象和官員們的稱象進行對比分析,在比較分析中使學生了解曹衝稱象的高明之處。

要求學生讀課文思考:

1.官員們想的第一個稱象辦法是什麼?(砍一棵大樹做秤桿稱)

這個辦法好不好?(這個辦法不好,因為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杆大秤呢。)

2.官員們想的第二個稱象的辦法是什麼?(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

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什麼?(這個辦法也不好,因為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大象活不成了。)

3.曹衝用什麼辦法稱象?曹衝稱象的辦法與官員們稱象的辦法相比較,誰稱象的辦法好?

(曹衝稱象的辦法好,曹衝稱象既不需要造大秤,又不宰大象,這個稱象的方法很科學。)

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閲讀曹衝稱象的段落,仔細分析曹衝稱象的方法。

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曹衝稱象的步驟講出來。

第一步,大象上船,人在船舷上畫線;

第二步,大象下船,船上裝石頭;

第三步,石頭裝到齊線的地方,然後分幾次稱石頭;

第四步,把石頭的分量加起來。

三、實物演示,讓學生按曹衝的稱象方法操作。

1.指導學生反覆閲讀這幾句話: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讀後要求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把理解課文的重點內容與詞句訓練結合起來。

2.在學生理解以上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演示的程序是:先把小象放到船上,沿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接着把小象拿出來,把石頭往船裏裝,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時,停止裝石頭,石頭有多重,小象就有多重。

四、分析聯想,深化教學重點。

1.讀課文,聯繫演示操作,想想曹衝在稱象中聯繫了哪些實物?(船、石頭、水)

2.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實物想想,曹衝稱象的`科學道理在哪裏?(水能載船,船上放了石頭,船就會下沉,東西越重,下沉得就越多。石頭是一塊一塊的,可以一塊一塊的稱。大象在船上時,沿船舷畫一條水平線,然後用石頭代替大象,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這時稱船上的石頭,船上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3.請學生根據這個科學道理,講講怎樣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促使學生把理解的原理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4.完成課後作業2、3題。

板書設計:

這頭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牆,腿像四根柱子。

官員們

曹衝

砍樹(造稱)

以船代(稱)

(宰象)稱肉

以石代(象)

一.看拼音寫詞語.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n

( ) ( ) (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 ( ) ( )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或意思,在括號裏畫∨.

1、有的説,得造一杆大枰。

(1)de()(2)dé()(3)děi()

2、曹操聽了直搖頭。

(1)不彎()

(2)把彎由的伸開()

(3)爽快()

(4)一個勁兒地()

3、曹操的兒子曹衝才七歲。

(1)才氣()

(2)只有()

三、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詞。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兩( )樹 一( )線

四、比一比,組詞。

官( ) 稱( ) 柱( ) 象( )

宮( ) 秤( ) 住( ) 像( )

教學設計範文5

一、 教學思路與設計理念

【教學思路】

課一開始,先讓學生背誦以前積累的古詩。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接着師生合作,認讀古詩,再指名讀,互相評價。解決生字詞,指導學生觀察、誦讀,感悟詩境、詩情。

【設計理念】

古詩詞的語言是祖國語言寶庫中的精華。古詩詞教學是中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古詩詞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積累一些優秀的古典詩詞,而且能使學生感受、瞭解內容豐富、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還可以涵養學生的性情,陶冶學生的情操。所以,古詩詞的教學不僅要注重積累,還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優美,要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讓學生愛上古詩詞,愛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春曉》這首詩從春鳥的啼鳴、春風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謝落等聲音中,讓讀者先通過聽覺,然後通過想象,既而轉換到視覺,在人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夜風雨後的春天景色,給人一種春光似海、春意正濃的美的感受。

本課教材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幅情景圖,一首古詩,認字表和寫字表,還有四道課後練習題。這首古詩語言自然樸素、通俗易懂,已經深遠而又耐人尋味。在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要初步瞭解詩的大意,體會意境,熟讀成誦。同時還要讓學生體味古詩文的韻律美,提示停頓、重音,指導朗讀。本課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意境圖,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被春鳥喚醒的作者,打開窗户後被雨後春景所驚異的神情,從而可以看出户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學情分析】

這首古詩,好多孩子學前就已經會背了。如果我們再一味注重讀背,那就如我們所説的:學生只是在數白嘴、背天書,毫無意義。試問,這樣的課學生趣從何來?這無非是在浪費時間。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們必須把握一點: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學定教。

【教法分析】

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是以識字、學詞學句和朗讀背誦訓練為重點,我在教學中主要以讀為主,讀中熟字,讀中解詞,讀中學句,讀中悟情的方法。利用文中插圖,配樂朗讀等方法為學生創設美麗的春晨情境,使學生置身於美景之中,從而使情感得到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針對於字詞合作交流認讀,詩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達到教學目標的。用靈巧的小手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曉圖”,並結合書上的插圖用以體驗和感悟古詩的意境。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曉、眠、覺、聞、啼”這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知道“覺”是多音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培養觀察、想象的能力。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體現創新和實踐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養,學會説和寫,課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春天的美好景色,並寫下來。

四、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一)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並會用自己的語言説一説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難點:對詩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決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古詩的韻味及語言美。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遊戲卡片

六、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背誦以前積累的古詩。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課下蒐集背誦了好多的古詩,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一個展示的機會,來,勇敢地站起來給我們背一首吧!

2.出示課件,觀察。

你們真是勤奮好學,背誦了這麼多古詩,今天老師獎勵你們看個動畫片,課件示圖。

真是太美了!老師想用一首古詩來描繪一下這幅圖,你猜是什麼詩?

(學生猜測,會背的背給大家聽)

二、認讀古詩。

1.師生合作,認讀古詩

老師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寫的這首《春曉》,我們的課本上也有這首詩呢,趕快看看它和我們背的這首《春曉》是不是一樣呢!請同學們打開書17頁,自己認真地拼

一拼、讀一讀這首詩,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是圈下來,一會兒想辦法解決,好嗎?

2.指名讀,互相評價。

誰願意把書上的這首詩給大家讀一讀?

(生自讀、勾畫、交流)

3.這麼好聽的詩,老師也想給大家讀一讀,給老師一個機會好嗎?

4.生評價老師

三、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師為什麼能讀這麼好嗎?因為老師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曉、眠、覺、啼、多、少、處

2.合作識字。

快看看這裏面有沒有你認識的老朋友,如果有快點和他們打個招呼,不認識的也要想辦法認識他們,讓他們成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識字情況。

哪個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趕緊給我們介紹介紹吧!

4.讓我們一齊來認認他們吧!

5.檢查認字情況。

你們是不是真的把他們記在心裏了呢?那我可得請小老師來檢查檢查你們。

教學設計範文6

一、教學目標

1、會認“宜、層、盡、染、迭”等11個生字,會寫“谷、金、豐”等10個字。

2、讀好“迭翠流金、天高雲澹”等12個四字詞語,感受秋天的美

3、培養積累詞語、收集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字典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二年級第一課,識字1伸出小手指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藉助字典,自讀詞語。

2、檢查自主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學生看大屏幕,自己試着讀。

(2)交流難認難讀的生字。

預設一:染──藉助拼音學習生字,糾正學生髮音,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預設二:爽──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字形識記生字。

預設三:迭──通過演示漢字演變過程,理解字義,認讀生字。

(3)鞏固認讀生字。

指名讀──齊讀──同桌互相──遊戲搶讀提醒:第一、二行分別注意前、後鼻韻母讀清楚。

(三)理解詞語,感受秋色之美

1、整體認讀詞語。自己再讀讀這些詞語,看看讀詞語的時候你的腦海裏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學生交流。讀了這些詞語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畫面?3、出示秋天畫面看圖理解:“天高雲澹大雁南飛”等詞語意思。

4、欣賞着這些美麗的畫面,誰再來讀這些詞語。(出示詞語)誰再來讀?

5、你看這個詞誰能讀?(出示:天高雲澹)指導讀出詞語韻律美。

你看這樣讀就讀出了詞語的味道,讀出了詞語藴含的美!用這樣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也能把這些詞讀好!誰來讀?(出示:秋高氣爽秋收冬藏春華秋實)

6、這麼美的景色你知道是什麼季節的嗎?(秋天)這一課裏有個詞説的也是秋天,知道是哪個詞嗎?(金秋時節)孩子們看,金秋時節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色呢!(出示詞語:金秋時節,天高雲澹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瓜果飄香、山河壯美)剛才我們想象着天高雲澹的樣子就能把詞語讀好,用剛才學會的這種方法,想象着金秋時節,大雁啊,瓜果啊,山河的樣子再來讀這些詞語,相信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來,同桌兩個人先互相讀一讀練一練吧!一會再來讀!我們一起讀!

(四)理解詞語,感受秋天的.豐收

1、學生讀詞語,提出質疑。

剛才大家通過自己學習,讀懂讀好了這些詞!課文中還有其他的詞語呢!一起讀!(出示其他詞語)這些詞語中你有不懂的嗎?

2、出示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採用不同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預設一:迭翠流金

(1)教給學生方法:理解這樣的詞要抓住關鍵字,關鍵字理解了,這個詞你就明白了!(2)藉助查字典理解“翠”的意思。(綠色)

(3)藉助圖片,指導朗讀。(出示圖片)你看一層又一層的青綠色重迭在一起上面點綴着那麼多的金黃色多美啊!帶着這樣的感受誰再來讀這個詞?

(4)感受秋天豐收。想象一下秋天裏什麼是金黃色的?變成

金黃色説明什麼啊?(成熟了)

景色美讓我們感到愉快,豐收後讓我們感到欣喜!帶着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吧!(出示整篇詞語,指名配樂讀)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交流。

2、教師示範寫,學生觀察。

3、學生寫字,先描紅,再認認真真寫兩遍。提醒寫字姿勢。(古箏配樂)

(六)總結拓展

秋天是美麗的,讓我們盡情享受秋天帶給我們的美麗和豐收的喜悦吧!課後請同學們蒐集關於秋天的詞語或圖片,咱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教學設計範文7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平均數刻畫一組數據特徵的過程,體會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

2.經歷移多補少、先合後分、估算等多樣化算法的討論,會利用圖形直觀估計平均數,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平均數問題。

3.體會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參與熱情,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體會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套圈統計圖(每組一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引欲,提出問題

看套圈比賽的錄像,出示統計圖。

1、這幅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從中你知道了些什麼?

2、想一想,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呢?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1.產生求平均數的心理需求

(1)學生討論交流哪一隊套圈套得準一些。

(2)提問:怎樣比才既合理又公平呢?

(3)揭示:要比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就是要比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也就是平均數。

2.自主探索平均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先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學生討論交流。

(1)通過移多補少,直觀揭示平均數的意義

(2)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

列式計算:5+9+8+6=28(個)28÷4=7(個)

這裏的28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除以4?

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1)估一估

(2)算一算:11+4+8+2+5=30(個)30÷5=6(個)

這裏的30指的是什麼?為什麼這裏用總數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在這次比賽中,男生套得準一些。

3.理解平均數的範圍

(1)比較

男生中哪些人套中的個數比平均數多?哪些人套中的個數比平均數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個數比平均數多?哪些人套中的'個數比平均數少?

(2)提問:平均數會比這裏最大的數大嗎?會比最小的數小嗎?

(3)小結:平均數是通過把多的部分移給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數,所以平均數在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

三、拓展練習,深入理解

1.練習用“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平均數

(1)出示校運動隊三年級學生肺活量情況統計圖(三名學生)

提問:你能算出他們的平均肺活量嗎?

交流:把你的想法與同學們交流交流。

(2)出示三年級部分學生肺活量情況統計圖(四名學生)

提問:算算他們的平均肺活量。

比較: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平均肺活量比一般學生要大。

2.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1)出示游泳館錄像並配音:一天小明去學游泳,這個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30釐米。小明心想:我身高145釐米,下水學游泳不會有危險。同學們,你們覺得他想得對嗎?

(2)學生交流

3.利用平均數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特點判斷平均數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1)出示並配音:《中國小生體育鍛煉運動負荷衞生標準》規定:心跳次數平均每分鐘在120~200次為運動量適宜,低於120次為運動量過小,高於200次為運動量過大。

我們對小明在游泳過程中的心跳情況進行了統計。(出示:心率情況統計表)

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心率(次/分)150160180170140

(2)提問:從表中你知道些什麼?

(3)他平均每分鐘的心跳次數不可能是下面哪個答案?為什麼?

①130次②160次③190次

(4)根據平均數的這個特點,你能説出這個平均數的範圍嗎?

(5)小明的運動量適宜嗎?

4.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1)出示一高一矮兩名學生

指一指:他們倆的平均身高大概在什麼位置?

(2)出示郭晶晶的照片和她與另一位體壇明星的平均身高的虛線(虛線比郭晶晶矮)

指一指:另一位體壇明星大概有多高?

(3)出示郭晶晶的照片和她與另一位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的虛線(虛線比郭晶晶高)

指一指:這位運動員的身高大概在哪裏?

猜一猜:他是誰?

(4)出示新浪網上的NBA排行榜

找一找:有平均數嗎?

想一想:姚明的總得分比特里要高,為什麼他們的均分卻相等呢?

四、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教學設計範文8

一、教學材料的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一冊》【20xx年審定】。內能是其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子熱運動之後進行教學的,它是對不同於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的重點研究。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機械能概念及其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更為抽象的內能概念,認識內能的轉化及其作用,這些內容是解釋許多常見熱現象的必備基礎,也是學習本章後面熱量、比熱容、熱機等內容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是本章的關鍵點,承上啟下,為引出“能量守恆定律”做好了鋪墊。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九年級年級學生。經過八年級一年的學習他們對機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維能力與分析的`素質,參與意識比較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已基本具備學習本課程必要的知識基礎。在上一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物體內部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就為這節課

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本節的學習,意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找到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對本節課的前期知識結構有所瞭解。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於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佔主要地位,理性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再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利用比較法認知內能是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認知內能是物體本身具有的能量。理解內能的大小與温度和質量有關。

2、通過實驗和體驗活動,知道通過做功和熱傳遞的方法可以改變內能。能判斷熱物體內能是否發生改變,和用什麼方法改變內能。瞭解熱量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和體驗活動,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與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分析具體實例,促使學生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去

解釋具體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人類認知內能過程的幾個片段,感受人類認知內能過程中從宏觀跨越到微觀的偉大,和人類認知過程中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的精神。

2、通過學習,感受到用微觀理論去解釋宏觀現象的奇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樂於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關科學技術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於建立正確的科學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瞭解內能的概念,簡單描述温度和內能的關係。

2、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會利用內能的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事例。

教學難點:

1、用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

2、瞭解熱量的概念。

教學設計範文9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根據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裏面有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裏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説明你的思路。

小組彙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個問題輕鬆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裏面説説。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240÷3=

這題如何考慮?

小結: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麼方法都可以。

課堂練習:做一做

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作業:練習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除兩位數、除整百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口算除法(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教學設計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教學設計一

課題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頁的例2。

教具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裏最大能填幾?

30×( )<75 40×( )<180

2、在○裏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題應該商幾?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2。

(1)21本《作文選》要付84元。一本《作文選》多少元?

問:怎樣列式?和昨天學習的除法題有什麼不同?如何計算?

提問:你能計算出84÷21等於多少嗎?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如果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就比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來試商,這樣把84÷21轉化成84÷20,應該商幾?商寫在哪一位上?試商4。因為除數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適,還要看商與除數相乘的情況,可以在商的個位上先輕輕地寫上“4”然後把4與21相乘,看結果是否等於或小於84。因為21×4正好等於84,説明商4合適,這時將4寫清楚。

反饋練習: 64÷21 68÷34 92÷23 引導學生觀察三道題的除數的個位數。

提問:這三道題的除數的個位數分別是幾?你把它們看做多少來試商?你是怎樣計算的?

歸納小結:當除數的個位是1、2、3、4時,把除數的個位數捨去,看作整十數來試商,試得的商和除數相乘,如果餘數比除數小,説明試得的商是合適的。

(2)王老師還有196元,要買39元一本的詞典,可以買多少本?還剩多少元?怎樣列式?怎樣想的?

196÷39=5……1

5

39) 196

195

1

歸納:如果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就比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來試商,這樣把196÷39轉化成196÷40,應該商幾?商寫在哪一位上?試4。因為除數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適,還要看商與除數相乘的情況,可以在商的個位上先輕輕地寫上“4”,不行再調商為5。

學生試做:

練習: 198÷23 215÷34 552÷63

提問:你把各題的除數看作多少來試商?你怎麼計算的?這三道題的調商過程有什麼共同點?

小結: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調小(小了要調大)。

三、鞏固練習:

1、板演: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練習:書後2、3。

四、總結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2、當除數的個數是1、2、3、4時怎樣試商?

教學設計範文10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2、學習《左傳》刻畫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説”、“辭”等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教學設計】

1、介紹文學文化常識,學生自讀自譯一課時;

2、教師指正譯文,引導學生理解思想內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佈置預習:請學生熟讀全文。

第一課時

一、《左傳》及其背景介紹

1、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獻不足,説法不一。

2、體例:是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

4、內容:

以《春秋》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記述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

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載了整個春秋時代各國所發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5、地位:

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歷史散文的'典範。

二、請學生自讀課文,並試圖口譯全文

1、重、難點句子解釋:

⑴ 我年輕時尚且不如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⑶ 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不必要滅掉鄭以增加鄰邦晉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棄滅掉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的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短缺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説,又沒有什麼害處。

⑹ 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

⑺ 秦國受損而晉國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請學生試着完成課後第三題,教師指正:(略)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熟記常用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

二、本文的結構

1、請學生在此基礎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晉圍鄭。

第二段:燭之武臨危受命。

第三段:燭之武退秦師。

第四段:晉師撤離。

三、人物形象

1、問: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誰?(燭之武)

2、問:第二段為什麼要寫他發牢騷,這會不會影響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確:這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

3、概括這個形象的特點:

⑴ 長期得不到重用;

⑵ 發牢騷,真實的存在;

⑶ 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勇氣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對矛盾瞭如指掌;

⑸ 言辭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寫作特色

1、伏筆與照應:

秦、晉圍鄭的原因(矛盾小)──退秦軍(伏筆)

“秦、晉圍鄭”,“國危矣”──“夜縋而出”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晉聯合,貌合神離,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大軍壓境,危在旦夕──燭之武是希望──長期不用,辭──許之,退秦師──晉欲攻──晉退

3、詳略得當:

詳:燭之武推辭;燭之武退秦師;晉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經過。

五、字詞總結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異義:

⑴ 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項活動的主人。

⑵ 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詞多義:

⑴ 軍:名,軍隊,軍隊的編制單位;量詞;動,駐紮。

⑵ 其:代,第三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那”,“那些”;連,“如果”,“假使”;句中語氣詞,表祈使語氣;形容詞詞頭,無義。

⑶ 焉:代,相當於“之”,疑問代詞,“怎麼”,“哪裏”,“什麼”;兼詞,“於何”,在哪裏,“於此”,在這裏;副,相當於“乃”、“則”、“就”;語氣詞;形、副詞詞尾,……的樣子。

六、小結

七、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 《課課練》。

教學設計範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結合課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艄公”、“遼闊”、“明媚”、“開闢”等詞。

2、用讀、思、批相結合的方法,瞭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愛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用讀、思、批相結合的方法,瞭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新詞卡片,《我的祖國》音樂磁帶,多媒體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觀看電影《上甘嶺》(可租光碟)或收集了解有關抗美援朝及上甘嶺戰役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1952年10月,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打響了。中國志願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用血肉之軀、以鋼鐵般的意志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守住了陣地,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電影《上甘嶺》中,炮火硝煙中的志願軍戰士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

2、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第32課——《我的祖國》。師板書課文題目,全班齊讀。

二、批註課文題目,初讀課文

1、對於這個題目,你在課前瞭解到了些什麼?把你對課文題目的瞭解批註在課文題目旁邊。(本課是影片《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這首歌詞是著名詞作家喬羽所作。)

2、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呢?把你想了解的問題也批註在課文題目旁邊。

3、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自由讀課文,注意三個生字的讀音。

4、指名分小節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5、師用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6、齊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祖國”的?

三、細讀課文,思、批結合(一)學習一、二小節

1、齊讀一、二小節,結合批註談談你讀懂了些什麼。

2、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註,全班交流。(字詞方面的問題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藉助工具書自主解決。)

3、從這兩個小節的描寫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同桌議一議,並把自己想象到的情境批註在課文旁邊。(祖國的江河帆影飄動,百舸爭流,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滾,一片豐收的景象。)

4、全班交流自己讀後感受到的美景。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相機出示展現祖國美景的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

5、如此美麗的祖國,怎能不讓志願軍戰士們熱愛,怎能不讓他們思念,又怎能不讓每一箇中國人自豪呢!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小節,表達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二)學習三、四小節

1、這不僅是一個美麗的祖國,也是英雄的祖國。自由讀三、四小節,邊讀邊批註。

2、把你批註的朗讀後的收穫和問題在小組內和夥伴交流。

3、通過在小組內交流,你批註的哪些問題得到了解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學生無法解決的疑問。(如學生對“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提出疑問,師可藉助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大幹快上”、進行祖國建設的生動場景,幫助學生領會。)

5、把全班交流後的收穫批註在課文旁邊。

6、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小節。

(三)學習五、六小節

1、運用前面“讀、思、批”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自主學習五、六小節。

2、全班交流自學所得,共同解決疑問。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五、六小節。

四、再創情境,感情昇華

1、美麗、強大而又富有朝氣的祖國喚起了志願軍戰士濃濃的思念,滾滾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讓我們一

起來欣賞歌曲《我的祖國》。

2、伴隨着優美的旋律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如今,我們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以更美麗、更強大的英姿展現在世界的舞台上。對此,你有什麼話想對我們偉大的祖國説?

五、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1、通過形近字比較識記生字。艄——稍、捎、梢、哨、消、悄闢——劈、壁、避、臂豺——材、財

2、練習書寫生字。

附:板書設計

我的祖國

美麗

祖國

強大

英雄

教學設計範文12

[活動目標]

1、感受硬板紙、圖畫紙和麪巾紙的不同質地,初步瞭解它們各自的作用。

2、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探索,並樂於動腦思考問題。

3、在競賽中體驗團隊的榮譽感和競賽的精神。

[活動準備]

1、三組操作材料:一組為一筐硬板紙,一組為一筐圖畫紙,一組為一筐面巾紙。(每組材料中都有一些進行過對摺,另有一些畫有蘋果輪廓)

2、每小組兩個小筐蠟筆,每個幼兒一個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競賽記錄表一份(教師用)。

[活動過程]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們三組小朋友,要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比賽!”出示教師記錄表,“分別是搭房子,給蘋果寶寶穿衣服和給雞蛋寶寶擦臉,看看哪一組會贏!”

2.完成任務

(1)比賽搭房子: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用本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間教師適當提示對摺紙的'用途,並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看哪一組的房

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賽給蘋果寶寶穿衣服:鼓勵幼兒用蠟筆給繪畫在紙上的蘋果寶寶塗色,看看哪一組的塗色最快最好。

(3)比賽給蛋寶寶擦臉:鼓勵幼兒用本組的材料幫蛋寶寶擦乾淨髒髒的臉,看看哪一組擦得又快又幹淨。

3、每一次小活動結束,教師除評出最好的作品外還要對其他作品作出積極肯定的評價。並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創作進行簡要地説明和點評。同時,教師引導幼兒辨別不同質地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動延伸]

找一找幼兒園裏和家裏還有哪些紙,它們的質地和用途有哪些。

[效果評析]

1.形式活潑生動新穎 這次活動設計為小組競賽的形式,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的主動性,有效促進了幼兒的主體活動和能力發展。

2.藉助三個小的活動載體,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實踐,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進一步明確並加深了對不同紙的認識,明確了不同類型紙的不同作用。

3.對於每一個小組的作品,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揚。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激發了他們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學設計範文1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知道人的生活離不開勞動,勞動光榮。

2. 知道懶惰的人不愛勞動,想別人生活是可恥的。

3. 知道一些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故事和諺語。

情感目標

1. 讚美、尊重熱愛勞動的人和事。

2. 不喜歡懶惰的人。

3. 願意參加勞動,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

教學重點

進行勞動觀點教育,使學生知道為什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過渡語:同學們,大家猜一個謎語,看那一位聰明的同學能很快猜出。

1. 出示謎語:一棵搖錢樹,長着兩個杈,每個杈上五個芽,搖一搖,開金花,要吃要穿全靠它。

2. 學生猜出謎語後舉手回答。

3. 説一説根據什麼猜出謎底是“手”的?你怎樣理解謎面的意思?

過渡語:“我們用雙手勞動,創造了生活中的一切,現在,我們做個比賽。”

4. 搶答比:説一説經過雙手的勞動,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搶答中要求學生説出不同的答案。並比一比,誰知道得多。)

5. 通過剛才的搶答,你想説什麼?把你的感受説出來。

6. 對學生的感受進行點撥並小結。

勞動創造了一切,勞動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只有勞動,我們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創造社會財富。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起過起好。

過渡語: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跟同學們所猜的謎語它們有什麼聯繫呢?大家想知道嗎?

二.學文明理,揭示主題

1. 出示故事圖片,合着音樂,給學生講述故事。

2. 聽了故事,對故事中的老大、老二的行為,你想説什麼?

揭題板書:4、勞動光榮 懶惰可恥

3. 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不懂,把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句號。

4. 組織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情況,各自交流自己讀懂的地方及不懂的問題,教師並指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討論不了的向老師提出。 5. 教師檢查小組的學習情況,並相機點撥學生在學習中已明白的道理,使學生從中進一步受到教育,從而激發學生愛勞動,願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對於學生不明的問題進行歸納整合,如:為什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再次組織學生根據故事內容進行全班性的大討論,允許學生下位去自由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6. 檢查學生再次討論的情況,並隨機深化明理,使學生真正懂得為什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道理。教師相機板書{勞動光榮 受人尊敬、懶惰可恥 受人鄙視}

7. 如果你是老二,請你勸勸老大。(先同座分角色練習,再抽學生上台表演。)

8. 續編故事:老大聽了老二的話以後,會怎麼樣呢?請你把這個故事講下去。(先由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講,最後由小組推選幾人上台續編故事。)

9. 總結明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老二通過勞動創造了財富,他自己的勞動生活下去,他是光榮的,受到人們的尊敬。而老大懶惰,不愛勞動,想靠別人的勞動來活自己,人們瞧不起他,都不願理他,他是可恥的。所以勞動是偉大的,人們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勞動創造出來的。沒有勞動,社會不僅不能進步,而且也不會存在。沒有勞動,人們生活不僅不能改善,而且根本無法生活。因此,勞動最光榮,愛勞動的人都受到了尊敬。反之,懶惰是可恥的,不愛勞動,靠別人生活的人,就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和鄙視。

三.鞏固深化,激勵上進

過渡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老二那樣愛勞動的人,他們受到人們的尊敬和讚美。

1. 學生讀《甘祖昌將軍當農民的故事》和《勞動模範王進喜的故事》。

2. 請幾個學生上台講關於“勞動光榮或懶惰可恥”方面的故事。

小結:從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勞動光榮,受到人們的尊敬,懶惰可恥人取笑。

3. 誇一誇班上愛勞動的同學。 《1》 在小組內評選。

《2》 評上的同學上台接受頒發的小紅花。

《3》 讓愛勞動的同學説説自己勞動後的感受,(由下面的同學充當小記者,輪流上台採訪愛勞動的同學。)

《4》 以記者採訪的形式,讓受到表揚的同學對班上同學説一句話:希望班上同學今後如何對待勞動。

小結:勞動是光榮的希望同學們能象他們這樣,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社會財富,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同時用我們的勞動來裝扮我們的城市,我們的校園和教室,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四.運用觀點,辨析導行

1. 説一説

讀下面的話,談談你對這些話的理解。

《1》 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勞。

《2》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3》 辛勤勞動樣樣有,好吃懶做樣樣無。

2. 辨一辨

判斷下面的説法對不對,為什麼?

《1》 清潔工人用他們的勞動保持了環境衞生,我們應該尊敬他們。

《2》 在家裏有大人做事,我們國小生只要在學校愛勞動就行了。

《3》 小明喜做事,可他總是玩夠了才想起要愛勞動。

《4》 我家裏有很多錢,我不用參加勞動。

3. 幫一幫

自由選擇,讓愛勞動的同學主動去幫一幫貪玩或懶惰的同學出一個好主意,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讓他們成為愛勞動的好孩子。

4. 試一試

自已試説關於“勞動光榮或懶惰可恥”的諺語和格言,以此鼓勵自已或勸説別人。

五.總結全文,提出要求

1. 學了這課,你懂得了什麼?

2. 對學生提出要求。(希望同學們今後以勞動模範、勞動人民、愛勞動的同學為榜樣,做一個愛勞動生活能力強的好學生。)

師生齊唱《勞動最光榮》昇華感情。

教學設計範文14

教學要求: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温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的性質。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課前準備: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温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

2、演示用温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温度計1支。

3、學生課前蒐集各種各樣的温度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温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計的液柱為什麼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温度計的科學。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水和其它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提問:出示模擬温度計與演示温度計,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把它們分別放入熱水、冷水中,液柱有什麼變化?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温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水槽中,觀察液柱的變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麼回事呢?

(4)學生討論、彙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種性質,我們把它叫“水的熱脹冷縮性質”

(6)提問:其它的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並討論、彙報。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温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指導學生了解攝氏温度計的'發明。

(1)學生看課本閲讀部分。

(2)提問:攝氏温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3)學生討論、彙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水燒開的温度並非都是一樣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探索其中的祕密。

三、鞏固總結

討論:

1、温度計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2、你還見過哪些温度計?

3、它們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嗎?

教學設計範文15

一、設計意圖:

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着樂音,節奏與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構。本次活動為了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藴含的音樂。我們將語言、音樂、表演、創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熟悉的形象、動作,啟發其藝術靈性,為幼兒開闢一種藝術感受和表現的創作空間,運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節奏表現出來。我們發現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以及親身體驗的過程裏,所表現出來的是積極的態度、真實的情緒和情感。在音樂活動中通過媽媽“切肉”、“剁肉”,啟發孩子感知節奏去舞蹈,這種形式很新穎,能激起孩子很有興趣地表達節奏,練習節奏,幼兒通過拍打,敲擊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道具模擬演奏,產生不同節奏的聲音,從而有興趣地創造性地來表現音樂,幼兒們不僅感受到生活藝術而且也得到了快樂的體驗。讓孩子瞭解生活中也有音樂美。

二、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藴藏的音樂節奏,體驗節奏遊戲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嘗試能創造性的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各種節奏。

三、活動準備:

1、小積木塊、椅子若干

2、音樂、節奏條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節奏,並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難點:嘗試創編生活中各式的節奏

五、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今天X媽媽家裏要請客,寶寶們,我們一起來迎接客人吧!哎,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寶寶們,跟着媽媽,用你們好聽的聲音和小手一起來給客人老師們問聲好,歡迎她們吧!

1、用聲音和小手來問好:老 師 早上 好!(XXXXX)/歡迎 歡迎 歡迎 你!(XXXXXXX)

2、小腳也來和客人打招呼,問好吧!(節奏同上)

(二)感知生活中的節奏、並嘗試運用自己身體動作感知節奏、表現節奏。

1、觀察體驗,“切肉”、“剁肉”遊戲

A:媽媽説:“今天家裏來了這麼多客人,媽媽要包餃子,招待客人,現在,媽媽要剁豬肉了,你聽聽,媽媽剁肉的聲音。”媽媽讓寶寶在一旁觀察媽媽“切肉”、“剁肉”,有意地剁出各種節奏(A:切肉 XXXXX;B:剁肉 XXXXXXX)

B:媽媽: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你的小手能跟着媽媽一起來嗎?你能用拍手來告訴大家嗎?

C:媽媽:噢,原來“切肉”、“剁肉”也這麼好玩,發出的聲音好象在唱歌,現在我們就來請寶寶們跟着音樂一起唱“切肉”、“剁肉”的歌。

2、肢體遊戲:感應節奏(啟發幼兒用身體的其他動作表現節奏。如:跺腳、拍腿等)

A:媽媽:如果你的小腳是菜刀,現在請用小腳菜刀來“切肉”、“剁肉”

B:媽媽:除了手和腳,你還能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出“切肉”、“剁肉”的節奏嗎?

C:媽媽:我的寶寶們真能幹,不光小耳朵機靈,小手小腳小身體也都很靈活。現在媽媽要請寶寶們跟着音樂一起來玩“快樂的小廚師”的遊戲。現在我們身體變變變,變成了一把小菜刀,我們準備要“切肉、“剁肉”啦!

3、嘗試創編生活中的各式節奏

媽媽:除了“切肉”、“剁肉”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外,平常媽媽幹家務活的時候也會發出許多好聽的聲音,比如,媽媽洗衣服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

(三)道具合樂伴奏。

1、出示節奏條,分組拍念(A組拍“切肉”節奏、 B組

拍“剁肉”節奏)

2、道具模擬演奏:快樂的小廚師(配樂輪奏)

媽媽:我們一起來為客人老師們演奏一曲。

六、延伸活動

在音樂區裏投放各種塑料袋、可樂罐、瓶子、筷子、盒子若干常見物品,讓幼兒探索敲擊各種節奏。

Tags:範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