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畫》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59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教學設計(15篇)

《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灕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2、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揭示課題:師:孩子們,還想跟着老師一起旅遊,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嗎?還記得,上一次,老師領着大家坐火車去哪了嗎?(黃山)我們去看了黃山鬆,黃山鬆美不美。孩子們,還想去一個同樣很美的地方嗎,那裏有山有水,想去嗎?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去領略桂林山水的絕代風姿吧。

2、板書課題——《桂林山水》今天我們學習11課,桂林山水。

3、齊讀課題

4、猜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或者你想知道什麼?師:帶着我們的問題快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互考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同學們,這些字,你都認識嗎?咱們開火車讀一讀吧

擴紋筍兀蒙筏

3、指導書寫。煉字中間部分,不要出頭。

4、一字組兩詞領讀。

5、讀詞語灕江翡翠泰山波瀾壯闊水平如今紅葉似火奇峯羅列怪石嶙峋

對於怪石嶙峋這個詞你是怎樣理解的?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6、請孩子們快速瀏覽課文,告訴大家這篇課文寫了什麼?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這篇課文寫了桂林山水的美,那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到底有多美呢?我們的小木船馬上就要來到灕江了。。

2、學習第1自然段。

請同學們齊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麼?(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天下】甲字什麼意思?天下第一。這桂林山水真的如此美嗎,堪稱天下第一?那就讓我們坐上小木船,趕緊欣賞一下吧。

3、學習第2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請用橫線畫下來,自己再讀一讀。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從這一句你能看出什麼?(灕江水與眾不同)哪裏與眾不同,有什麼特點呢?

【靜清綠】靜清綠

靜: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你是怎樣理解的?所以讀的時候,要怎樣讀?要讀的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你能試着讀一讀嗎?

清: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你是怎樣理解的?灕江的水真清啊,你還能看到什麼?你的心情怎樣?(很驚喜)那應該怎樣讀呢?這句要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小魚,水草。讀給同桌聽一聽。綠:灕江的水真綠呀,綠的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讀這一句時,要讀出讚美的語氣,聲音要洪亮些,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誰能發現,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描寫灕江水的特點的?(比喻,排比)。排比句有什麼作用?

出對比句: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你覺得這樣寫好,還是文中這樣寫好?(文中)描寫景物時,要寫具體,生動形象。你能仿造句子,再説一句嗎?教室真靜啊,靜得。校園裏的花真美啊,美得。真啊,。

4、學習第3自然段。我們欣賞着灕江水,這時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我們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灕江的水那麼美,美的那麼獨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與眾不同呢,讓我們把木船靠近,要好好欣賞一番桂林山。請同學們小組學習,記得學習方法嗎?自由讀課文,跟組員交流桂林山有什麼特點,是怎麼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用橫線畫下來,再讀一讀。好,孩子們。桂林山有什麼特點?【奇秀險】

奇:奇什麼意思?奇特,樣子很少見。奇在哪?你能畫一畫嗎?老師和大家一起畫行嗎?老師畫的好不好?不是老師畫得好,是真的有這樣的山,是桂林的山真的很奇,很美。

秀:還要什麼特點?美不美,自己試着讀一讀,然後把他讀給你想讀給的人,老師或同學?

險: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是人栽倒下來,還是山栽倒下來。

5、學習第4自然段。播放音樂。師朗誦:這樣的山圍繞……【畫中游】此刻,你心情怎麼樣,你想説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同學們的收穫真多,這是一節愉快之旅。

四、總結昇華。俗話説,學以致用,這樣一篇精彩的文章,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第一點: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先總起全文“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後分別介紹桂林的山和水,最後總結桂林山水相依,互為輝映,而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第二:在描寫景物時,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這篇文章抓住了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並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使文章具體,生動,形象,將桂林山水的秀麗景色展現在我們眼前,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與喜愛之情。木船劃遠了,大家心中充滿了不捨之情,我相信這是一段美妙的學習之旅,在你心中一定有一幅長長的桂林畫卷,就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裏吧。也願同學們能有一次真正的山水之旅,感受祖國大好河山帶給我們的美感。

五、作業佈置,能力提升。

收集更多關於桂林山水的詩歌或歌曲或地理知識。

六、板書。

桂甲天下

林灕江水:靜清綠喜愛山

水桂林山:奇秀險畫中游

讚美

《畫》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手形添畫》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國小美術教材第二冊第三課,屬於 “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通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啟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手形畫的魅力,激發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手形的變化並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看看誰最聰明。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

(生)手

(師)你們的小手有什麼本領啊?

(生)寫字、畫畫……

(師)其實小手還有一個本領,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課件呈現〉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手影表演,大家覺得美不美啊?形狀很生動,只可惜是黑白的,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畫一畫更美麗的手形畫,來玩一個“手形添畫”的遊戲!

板書課題“手形添畫”

(師)我們來比一比誰是“手形小畫家”大家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初級任務:擺擺手形

(一)任務呈現

〈課件呈現〉

手形圖片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觀察圖片,自己嘗試擺手形

(師)請小朋友們根據圖片試着擺一擺各種手形。

2、師生互動,做一個“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帶領學生變換出各種有趣的手形。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請你跟我這樣做”小遊戲,先來活動一下手指。

(師)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最後一張圖片還有一張大大的問號,哪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不一樣的手形呢?

3、學生四人合作小組討論:你還能擺出什麼有趣的手形?

4、請一們學生到前面,生生互動,做“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

(三)展示交流

(師)剛才我仔細地看了一下,發現這一個任務沒有難倒小朋友們,所有同學都做的很棒,接下來有沒有信心挑戰中級任務?

(生)有

中級任務:描畫手形

(一)任務呈現

〈課件呈現〉

手形描畫方法

(師)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辦法把手形描畫下來。

(二)自主學習

(師)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嘗試在紙上描畫手形。

學生自由描畫

(三)展示交流

同組成員相互欣賞交流

高級任務:聯想添畫

(一)任務呈現

展示學生嘗試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所描畫手形,大膽聯想

(師)這個手形,像什麼?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説説自己聯想到的物象。

〈課件呈現〉

2、轉動所描畫手形,讓學生説説又聯想到了什麼?

〈課件呈現〉

3、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畫。

〈課件呈現〉

4、引導學生歸納作畫步驟並板書

(師)看了這麼多漂亮的手形畫,你發現了嗎?畫手形畫要先幹什麼?

伸出小手 擺一擺,然後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添上幾筆變成畫。

板書:擺,描,想,添

5、出示活動要求

〈課件呈現〉

6、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三)展示交流

相鄰同學在作畫過程中可作適當欣賞交流

三、檢測導結

1、將學生有特點的作業粘貼在黑板上

2、指導學生從“想象是否有趣“”添畫 是否生動“兩個角度説説你滿意的作業並粘貼小紅星,也可以給同學的作業提提小建議。

3、教師點評作業。

4、拓展延伸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組手形藝術

〈課件呈現〉

(師)大家説美不美啊,我們的雙手真象是一位魔法師!那麼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好好運用自己這雙能幹的小手,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更加美麗多彩!

《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嘗試用各種質地的紙,通過撕撕,看看,想想,畫畫等方式進行簡單的組合,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並能相互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2、 能用各種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對自己的作品做簡單的表述。

3、 樹立變廢為寶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對撕下的任意形狀進行想象創意,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質地的紙,例如彩色紙,色卡紙,掛曆紙等,簡單教學課件《奇妙的撕紙添畫》,膠水,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故事設疑:

唐朝的美女楊貴妃最愛聽紙撕裂的聲音,她最喜歡把紙撕成各種形狀的,(教師邊講邊撕),有一天她正在屋子裏高興地撕紙,忽聽太監説皇帝要來,心裏想:這可糟啦,皇上可不喜歡不愛乾淨的妃子,他見了一定會不高興。怎麼辦呢?

你們能幫她想個好辦法嗎?(學生自主發言)

2、釋疑:

楊貴妃靈機一動,將碎片撿起,把它們排列成一幅幅美麗的畫。並自己動手添畫了幾筆,畫面就更漂亮了。(出示圖片)皇帝看見了這些畫,覺得很新奇,還虛心向她學習呢,這種畫流傳到今,就是現在的撕紙添畫。(課件出示課題)

二、創作引導

1、撕一撕

在小朋友面前也有各種質地的紙,請你也選擇其中一張,動動你的手,聽聽紙撕碎動人的聲音。(提醒:將撕下的紙放在桌上,注意衞生)

2、教師示範

老師這裏也有一堆廢紙,其中任意一張我都能像楊貴妃一樣把它變成美麗的畫。你信不信?

請學生上講台考一考老師,學生觀察。

(教師示範添畫,故意放慢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畫時的過程)

看了老師的.表演後,你有什麼感想?(學生回答)

3、小組討論:

這些畫是怎麼變出來的呢?變的過程中有什麼方法和竅門嗎?

分小組報告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先看,再轉,然後再看,再轉動, 覺得它最像什麼(適時提問學生),選一個合適的角度,粘在紙上,用添畫的方法把它變出來。(邊小結邊示範)

4、想想試試

看了教師的表演,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像老師一樣變出一幅幅奇妙的畫來?

從你撕下的紙中選擇一張喜歡的紙,向你旁邊的小朋友説説它像什麼,可以怎麼變,聽聽他的意見,得到認可後把它製作成一張畫。(強調快速)

分小組進行,對想得好,有創意的學生給予表揚。

5、看看評評

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先讓學生描述一下:你變的是什麼

評一評:你覺得誰想得最巧妙。

小結:剛才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學習了撕紙添畫的做法,那麼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最團結了。

三、合作創作

1、啟發

其實真正漂亮的作品它是由很多碎紙片組成的,如果把你們的作品都貼到一張紙上,也會成為一幅有趣的圖畫。你們看----(課件出示範圖:由房屋,樹,小路等組成的較難的作品,作簡單的講解)

如果讓幾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張完整的又有內容的畫,要注意些什麼呢?

(商量、選擇、合作、添畫)

2、小組合作

和你小組的成員一起動手來撕,並添畫成一幅完整的畫。(強調合作與快速)

表揚在製作過程中注重一起合作的小組。

3、評價

展示每一組的作品,評一評哪一組是最佳合作小組。

四、延伸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撕紙添畫。其實面對碎紙,我們還有更多的方法把它們組成一幅幅美麗的畫。(課件出示範例) 各種撕紙拼貼的畫,紙與其它物品一起拼貼的畫等等。 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課外嘗試製作一些更漂亮的畫。現在我們的地面已經變得花花綠綠了,我們小朋友覺得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現在又有哪些聰明的小朋友能像楊貴妃一樣把所有的廢紙都利用起來,完成一張美麗的畫呢?

《畫》教學設計4

指導思想

本課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依據《美術課程標準》,應着重培養學生掌握美術欣賞最基本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欣賞和評述的能力,能夠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語言描述美術作品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從齊白石的人生經歷、繪畫題材、表現方法、藝術特色四個方面,認識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及人格魅力,感悟中國文化的特色和精神。

理論依據

1、接受理論認為,一部作品創作完成後,不能把讀者(觀眾)的藝術接受過程看成是消極受教過程,讓藝術的接受者都只能等待着藝術家的擺佈。因此,不該過份地強調審美接受中的思想灌輸功能,應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審美情感大膽表達自己對齊白石及他作品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發揮主體作用。

2、美國藝術評論家沃爾夫曾説過:“鼓勵他們獲得批評能力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用最明白無誤的語言把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寫出來”,因此,本課我讓學生以談感受的形式,表達自己對齊白石的認識、作品的理解等。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以齊白石最受人稱道的繪畫題材——花、鳥、蟲、魚;最令人折服的藝術修養一詩、書、畫、印;最使人着迷的氣韻品格——畫簡意深、筆墨率真為切入點,展現了齊白石一生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

單就中國畫一項而言,齊白石山水、人物、花鳥,樣樣精通,兼工帶寫,無所不能。但是,我認為齊白石所涉及到的藝術類別中,面目最多、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還是他的花鳥畫。所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課堂上,我把重點放在了對他花鳥畫的欣賞,其他也有涉獵,如蜻蜓點水。

從這套教材中涉及到的美術欣賞·評述課來看,大約能分為這麼三類:一類為以畫家為主專題欣賞;一類為主題性欣賞,如建築欣賞、自然景觀欣賞、雕塑欣賞、肖像藝術欣賞等;第三類為每課的隨堂欣賞。就《人民藝術家一齊白石》這一課,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它在這套教材體系中的位置。

(一)從以一名畫家為專題的欣賞來看。第二學段的《畫家凡高》,第三學段的《人民藝術家——齊白石》、《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都是以一名畫家為主的專題欣賞。從第二學段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到第三學段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欣賞·評述的階段目標由易到難。

通過學習《畫家凡高》,學生已經初次對一位畫家,進行了專題欣賞,瞭解他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在此基礎上,本課通過對畫家齊白石的專題欣賞,引導學生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從齊白石作品在不同學段的隨堂欣賞來看。齊白石的作品《百世多吉》、《和平鴿》、《荔枝蜜蜂》、《柳橋獨步》分別在第一、二、三學段中的“造型·表現”領域中出現,通過隨堂欣賞,讓學生逐步感受中國畫的形與色,齊白石作品的筆墨情趣,為五年級“欣賞·評述”課《人民藝術家—齊白石》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評述能力,但他們對運用簡單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還有待提高。

(二)學生在課上隨堂欣賞過齊白石的作品,但對他的認識很粗淺,大部分學生只知道齊白石擅長畫蝦。他們在領悟、理解、文化藝術積累上,還不足以對齊白石這位藝術大師進行全面的解讀

(三)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鼓勵,並傳授給學生如何全面地認識一位畫家及他的藝術作品,有目的的進行欣賞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美術語言的表達運用能力及欣賞能力,激發他們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

三、參考資料:

1、《齊白石一從木匠到巨匠》屢立新著—一北京出版社。

2、《大畫家齊白石》餘耀康著—一上海辭書出版社。

3、《齊白石蝦蟹》《齊白石草蟲》《齊白石山水人物》等系列畫冊——湖南美術出版社。

4、《怎樣上好欣賞·評述課》劉世彬蔡琳華著——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5、音像資料:

百家講壇《水墨齊白石》系列講座——主講屢立新。

《中國繪畫欣賞——齊白石》講座——主講楊琪。

教學目標、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瞭解齊白石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位詩、書、畫、印全能型的藝術家。能夠用簡單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過程與方法:教師通過講授,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更多的信息。並以問題、對話、小組探究、對比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欣賞。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勵學生學習齊白石老人熱愛生活、大自然,一生勤奮,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精神,培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4、教學重點:瞭解齊白石作品“兼工帶寫’’的表現方法和“似與不似的藝術特色。

5、教學難點:用簡單的美術語言,表達對齊白石作品及個人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

1、抽讀課文中的詞語。

二、學習生字。

1、自己讀生字,哪些生字是我們學過的?哪些生字比較難寫?

2、學過的生字自己組詞説一説。響農曆蝦姓物

3、比較難寫的生字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4、教師相機講解,範寫生字。口頭擴詞。

①著下面的者第四筆撇從上到下。上下結構的字,上短下長,注意中線上的橫。

②經右邊的第二筆點,不要寫出頭。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③富上中下結構,注意中間的一短橫,上寬下窄。

④欣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右邊的欠,與反文旁區別。

⑤取左右結構的字,與欣相區別,右邊是反文旁。

5、學生描寫生字,生字各寫一個。

6、教師,學生共同講評生字。

7、學生繼續練習寫生字。

《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能用關鍵詞複述課文內容,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會變成好事的道理。

3.拓展閲讀《新主題閲讀》中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讀我誦》中的《禍福相依》,培養語感,豐富積累。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思考

(一)“圖片導入引發思考”對應的教學目標。

(二)“圖片導入引發思考”對應的教學過程

1.自學提示:出示前後變化的三幅圖,請你為它排出正確的順序。

2.分享展示。

我認為圖片的順序是(),因為故事的經過是:首先(),然後(),最後()。所以,我認為圖片的順序是()。

過渡:那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故事的真相是怎樣的呢?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

二、整體感知理解文意

1.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用“”畫出課文中體現玲玲情感變化詞語的句子。並用“ ”標出關鍵詞。

2.分享展示。

課文中體現玲玲情感變化詞語的句子是(),這句話的關鍵詞是()。

3.出示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用“-- ”畫出課文中爸爸給玲玲建議的句子。

4.分享展示(指導學生把話表達完整)。

5.分角色誦讀。

6.你讀我誦——師生問答讀。

師:玲玲剛開始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玲玲得意地端詳着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

師:玲玲後來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玲玲傷心地哭了起來。

師:最後,玲玲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玲玲滿意地笑了。

7.用關鍵詞複述故事。

(1)關鍵詞:得意端詳評獎傷心來不及仔細小花狗懶洋洋滿意動腦筋

(2)學生自由運用上面的詞語,複述故事情節。

三、拓展閲讀昇華主題

1.拓展閲讀:新主題閲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自學提示:自讀課文,請你用“—— ”畫出課文中講了幾件事。

(2)分享展示。

(3)你問我答讀。

師:事情的起因是什麼呢?

生:有天,他家養的馬不知什麼緣故跑到胡人的地界。

師: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

生:過了幾個月,他家的馬不但自己跑回來,還帶來了胡人的駿馬。

師:這是一件好事嗎?

生:他家有了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又喜歡騎馬,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大腿。

師:這是一件壞事嗎?

生:這位老人家的兒子因為斷了一條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4)自學提示:自讀課文,請你“ ”標出表示塞翁情感的詞語。

(5)分享展示。

(6)你問我答讀。

師:塞翁丟了馬,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他卻不怎麼介意,輕輕鬆鬆地説:“丟了馬也不見得是壞事,説不定還是件好事呢!”

師:過了幾個月,他家的馬不但自己跑回來,還帶來了胡人的駿馬。塞翁怎麼看?

生:他卻一臉嚴肅地説:“不必高興得太早,這件事説不定會帶來災禍呢!”

師:他的兒子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大腿。塞翁很傷心嗎?

生:可他卻沒看出有多難過,最後這位老人家的兒子因為斷了一條腿,免服兵役,父子得以保全。

過渡:我們學習玲玲和塞翁的故事,這其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接下來我們來誦讀一首小詩。

2.拓展閲讀:你讀我誦《禍福相依》

(1)師生(男女)承接讀。

師:禍兮,福之所倚。

生:福兮,禍之所伏。

師:孰知其極?

生:其無正也。

(2)古今對譯讀。

四、課堂小結

在生活中,會發生很多意外。遇到壞事時,我們該怎樣做?遇到好事時,又該怎樣面對?老師相信你,在你的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只要你肯動腦筋,你就是生活的大智慧家。

五、佈置作業

把《玲玲的畫》和《塞翁失馬》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壞事變好事

《畫》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激趣引入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有一個叫蘇珊的小朋友也特別喜歡畫畫,看,他畫的漂亮嗎?(出示蘇珊的畫)説起這張畫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知道這個故事嗎?那咱們快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誰願意當“小老師”檢查識字情況?(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

師:同學們的識字情況很好,你們能把課文也讀這樣好

嗎?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讀一讀。

師:誰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來聽,認真傾聽別人讀書是非常好的習慣。

(指名讀書,相互評價,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課文內容。)

預想課堂情境

生:老師,我喜歡讀的是第四段,我要給大家讀讀。

生讀完後,師: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為什麼嗎?

生:我讀的好。

師:知道好在哪兒嗎?因為你讀出了蘇珊高興的心情。

可蘇珊為什麼高興呢?誰還能再這樣讀一讀?我們讀書就要這樣,把課文讀準確、有感情。誰還想讀?

生:我想讀第六段。

師:你認為自己讀的`怎麼樣?讀出了怎樣的感情?

三、理解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遇到困難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解決。

2、小組長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小紅花作為獎勵。

生讀課文

《畫》教學設計7

《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禪繞畫》是我在《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一課的基礎上自由選擇的一個拓展課題,源自網絡的一個新繪畫樣式。雖然有個很別緻的名字,其實就是我們日常教學中常涉及的點線面的教學。反觀課堂,我做如下反思:

一、 教學設計反思

1、教學目標設置

知識與技能:瞭解禪繞畫知識,學會一到三種基本圖形排列方式,能運用線條的對比關係創作一幅簡單的禪繞畫。

過程與方法:以探究式學習方式為主,教師講解示範為輔,嘗試運用一到三種圖形制一幅簡單的禪繞畫。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靜下來感受手繪的樂趣,體驗黑白線描畫的藝術魅力,並學會利用藝術創作為生活增添豐富的美。

教學目標的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2、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師生談話,導入本課;第二,欣賞禪繞畫,從禪繞畫中尋找線描的繪畫元素和對比節奏,鞏固舊知識,啟發新知識,概括出禪繞畫中的圖形不斷的重複排列;第三,分析禪繞畫,通過小組討論找出禪繞畫中的基礎圖形,並概括出基礎圖形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中;第四,出示生活中物品,通過簡化、誇張等方法概括,教師示範方法,抽學生上台練習;第五,禪繞畫中的圖形重複排列方法,教師示範兩種方法:整齊有序和錯落有致的排列方法;第六,學生創作;第七,作品展示;第八,拓展延伸,禪繞畫圖案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環環緊扣,邏輯比較清晰。

二、教學過程反思

1、在學生回顧線描畫中的基本元素和線條的對比關係後,應讓學生在禪繞畫中尋找到相應的元素。更有利於知識的遷移。

2、概括出禪繞畫的基礎圖形來源於生活中,出示三組圖片,教師選擇一組進行示範講解。請學生上台完成剩下兩組圖片的圖形創作後,我並未即時的點評,應給予即時的點評和補充。

3、禪繞畫本身是簡單易學且有趣的繪畫方式,因此學生掌握得很快,學習興趣很濃厚,都能完成一幅具有黑白對比效果的禪繞作品。少數學生線條疏密排列、點線面合理安排方面還有欠缺,扔需加強指導。大多數學生的作品很出色,讓人驚喜。在基礎圖形的創作上,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通過老師的示範引導,最後學生在創作時的`基礎圖形可以説是形態各異。很少有同學是簡單模仿老師的圖形進行創作,大多都是自己創作的圖形的繪畫。總的來説,時間很緊。如果創作時間預留多一些,相信學生還能創作出更完善,更優秀的作品。

4、課後拓展,情感昇華部分。以禪繞畫圖案運用在生活中裝飾美化我們的昇華為主。但應問問學生在創作禪繞畫中的感受,禪繞畫的真正目的不在於創作者的畫面,而在於創作者內心的真實體驗。

三、自身存在問題反思

1、語言上,由於緊張感,語速上顯得非常快。語言的音調調過於平緩,抑揚頓挫不足。

2、表情、體態語言不夠豐富。

四、改進措施反思

1、教學設計應更嚴密、更科學。尤其要預留出學生創作的時間。

2、實行彈性教學,在本節課未能充分進行的環節移到課後加以延伸。

3、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多聽、多學、多練、多總結等等。

《畫》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

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審美情感的培養的自我表達與創造的滿足。此次的手指活動作為藝術領域中美術活動的一種創作方式,需要幼兒大膽地想象,創造性地用指紋印畫、添畫來完成。大班幼兒的想象繪畫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他們喜歡自己來創作畫面,並運用多種表現形式來表現自己對美的感受。在指紋畫活動中,教師針對幼兒的能力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使幼兒體驗創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學會指紋印畫,並嘗試添畫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指紋的造型畫。

3、樂於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畫紙,印泥(水彩顏料),記號筆,調色盤,反穿衣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説一説你們都看到了些什麼?發現圖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請幼兒猜一猜這些畫到底是用什麼畫出來的呢?

二、老師引導幼兒掌握繪畫的方法。

1、老師:咦,小朋友一定想不到,這些美麗的作品是用我們的手指畫出來的吧?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手指作畫!

2、認識手指印畫需要的材料。(白紙、水彩顏料、記號筆、調色盤、反穿衣等)

欣賞視頻:手印畫的製作過程

三、老師出示範畫,讓幼兒欣賞。

老師:這幅畫是畫的是什麼?邊欣賞範畫邊説明手指印畫的注意事項!

四、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大膽進行指紋添畫活動,教師在活動中觀察幼兒,及時給予適宜的指導幫助。

1、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來畫一幅指紋畫,你想畫什麼?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2、幼兒獨立進行指紋添畫活動,教師適時提供指導幫助。

3、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作品,給予積極的鼓勵。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為:

1、能學會指紋印畫,並嘗試添畫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指紋的造型畫。

3、樂於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開展的過程跟設計時有一定的出入,活動中的操作環節,我沒有請幼兒進行分組操作,而是請幼兒逐一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嘗試印畫,通過手把手的`逐一指導來鞏固印畫中捲衣袖、蘸顏料、抖顏料以及印畫的技巧。

雖然存在着一個幼兒在操作,其餘幼兒在觀看的現象,也少了幼兒自主探索、發現的樂趣,但是我想對於初次接觸此類活動的幼兒來説,養成良好的操作常規要比單純的掌握手印畫的技巧來得重要。從活動效果來看,今天的活動中,他們不但掌握了手印畫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瞭解了玩色遊戲的規則,這就為以後的玩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活動中,幼兒還合作完成了手印畫“大樹”,樹上每增加一個手印,孩子們便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最後我們一起將大樹貼上主題牆,孩子們站在樹下,找找“我的手、你的手”,感歎手印畫的神奇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當然,活動中還有較多不足,如:當孩子印畫出不同形狀的手印時,作為老師還可以用語言引導來提示幼兒大膽地進行想象,如:“哇,這個手掌真像一棵大樹的樹枝!”“這個手掌像什麼?”並可嘗試根據幼兒的想象進行添畫,相信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對於玩色活動的興趣,能讓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獲得更多元的發展。

《畫》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注音及註釋讀準字音,讀通文意。寫好“曝”一個生字。

2、能抓住描寫人物形象的詞句,想象故事細節,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故事。

3、熟讀課文,與同學交流對文中人物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藉助註釋,理解詞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細節,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自主閲讀課文,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一、通讀——知文意

1、出示幾幅鬥牛圖,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請學生根據課本上的注音和註釋,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正音。

預設:強調“數”的讀音和意思。

齊讀第一句,注意讀準三個多音字。

4、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正音。

預設:強調“曝”的讀音和意思。

5、齊讀課文。

6、請同學們藉助註釋及聯繫上下文説説文章的意思。

要求:用“?”標出不理解的詞句,同桌討論。

預設:共同探究“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和“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兩句的`意思。

7、指名説説全文的意思。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環節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並且讀出節奏,實際上讀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學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對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這一環節對文言文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二、趣讀——入情境

1、文中出現了哪兩個主要人物?

自由讀課文,要求:用“——”畫出寫杜處士的句子,用“~~”畫出寫牧童的句子,再圈出你認為最能表現人物形象的詞句。

2、指名説描寫杜處士的句子,並用一個詞説説他是怎樣對待《鬥牛圖》的。指導讀出“尤所愛”的感覺。

3、杜處士“尤所愛”表現在哪?想象他可能什麼時候帶着?

嘗試表演讀出杜處士對《牛》圖“尤所愛”。

師範讀,生齊讀。

4、指名説描寫牧童的句子,並用一個詞説説他的表現。

5、指導讀好牧童説的話。

6、牧童“拊掌大笑”是什麼樣子的?試着演一演,邊讀邊表現出牧童的神態和動作。先自由練講,再指名嘗試。

7、師生配合讀。

8、面對牧童的質疑,杜處士也笑了。你覺得他是怎樣笑的?試着説一説杜處士的表現和話語。

9、同樣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處士是“笑而然之”,這兩處“笑”能不能換一換?説説你的理由。

預設1:關注文章內容。

預設2:關注人物身份。

一個“笑”字刻畫了兩個鮮活的人物,作者的語言是多麼的精妙。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採取了學生自主朗讀與教師範讀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課文的朗讀停頓,能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語感。】

三、想象——講故事

1、用自己的話講講“他們”的故事。

講故事要求:

(1)故事內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遺漏情節。

(2)每個人都用講故事的語氣和聲調,先自己練講,再流利完整地講一遍給同桌聽。

(3)如果你能夠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等細節,加入合理的想象,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

2、指名講故事,交流評價。

3、作者在講完故事後,引用了一句古語,還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齊讀後試補充填空:

耕當問奴,織當問婢。

畫牛當問()。

()當問()。

4、小結並再讀全文。

【設計意圖:講故事的過程,是學生內化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具體表現。學生思考後回答問題,教師抓住機會點撥指導,再提出關鍵性的問題,隨着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不斷增加,文章要説明的道理自然顯現,可謂水到渠成。】

四、課後拓展

轉換角色,分別以牧童、杜處士和蘇軾的口吻説説“我”的故事。

《畫》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畫》這節課選自人教20xx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上冊第二個識字單元,延續了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編排特色。這是一首古詩,是一則五言謎語詩,謎面描述了山、水、花、鳥等景物,通過遠、近、來、去等方位或動作的變化,凸顯“畫”的形象特徵,這首謎語詩詩句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

配合謎語詩,有一幅經過裝裱的水墨畫,山水相稱,鳥語花香,意境典雅,給予學生傳統文化的薰陶感染。謎語詩中描繪的景物均可在畫中一一找到,也是對謎底的暗示。圖文對應,妙趣橫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近、色”等10個生字和“辶、?”兩個偏旁。

2.會寫“水、去、來、不”4個生字。

3.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識字不久,各方面能力都不足,比如説注意力,自控能力。寫字姿勢的訓練也要加強。識字的方法也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識字的過程中,要加強寫字指導,打好寫字基礎。教師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要一邊指導一邊示範。在寫字的過程中還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聽,不能講的過快。在識字時可以採用偏旁歸類,換偏旁等方法讓學生識記生字。

四、重點難點:

重點是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難點是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認識走之、斜刀頭2個偏旁。

五、教學過程

5.1第一課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謎語導入

板書課題

教師活動:

1.出示謎語,激發學生興趣。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同學們是不是都是聰明的孩子,老師今天考大家的是猜謎語。1.一棵樹,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幹活人人需要它,猜猜是什麼?手2.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他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風)

2.板書課題

(這節課啊,我們學習的也是一個謎語,還是一首詩——《畫》,看老師書寫課題,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寫,書空,邊寫邊説筆畫順序。)

學生活動:

1.猜謎語,引發興趣。

2.書空課題,説出筆畫順序,記住課題。

設計意圖:

1.謎語激發學習興趣。

2.集中注意力,記住題目。

多媒體資源的.應用:

利用白板出示謎語。

活動2初讀課文

檢查學習情況

教師活動: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這幅畫,並且在詩中圈出描寫的景物。

2.組織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停頓。

3.教師範讀。

4.檢查朗讀情況

學生活動:

1.觀察圖,説説畫裏面都有什麼。

2.藉助拼音讀課文。

3.注意聽教師讀詩,劃出停頓,糾正自己讀的不好的地方。。

4.結合老師的範讀與圖畫,大聲勇敢的朗讀。

設計意圖:

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圖文結合學習。檢查朗讀情況,學會自我糾正。

多媒體資源的應用:

出示課文插圖及課文內容。

活動3.認讀生字,指導朗讀

教師活動: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2.指導學生用偏旁歸類、加一加的方法識字。

出示“遠、近、還”,請學生帶讀這三個字,尋找相同點,認識“辶”。再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這三個字。

表演“遠、近”在實際中理解遠近。

出示其餘生字,提問,還有那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

3.指導學生用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出示:無——天、爸——色、近——聽,在反饋中認識斜刀頭。

4.指導學生用反義詞來識字。

出示幾組反義詞的題,加深對反義詞的理解:如:男——()上——()開——()多——()

讀課文,找出詩中的反義詞。

遠——近

有——無

去——來

遊戲:説反話

他出去了;喜歡外面;教室真大啊;冬天真冷啊

5.在具體的語境中鞏固識字。

我家不遠,離學校很近。教室裏無人,沒有聲音,操場上有很多人。

你走來走去的幹嘛啊?你還能聽見嗎?這朵花是紅色的。

6.出示沒有拼音的課文,學生齊讀,教師適當指導。

學生活動:

1.認讀生字卡片。

2.用偏旁歸類、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生字。表演理解遠近。

3.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生字。

4.用反義詞的方法識記生字,並且找出文中的反義詞。

5.在具體的語境中鞏固識字。

6.讀課文。

設計意圖:

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去識記生字,從而熟讀課文。

多媒體資源的應用:

生字卡片,白板課件。

活動4.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教師活動

1.提問: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

2.佈置作業:熟讀詩並且背誦。

學生活動

1.説説學到了什麼?

2.讀詩並背誦。

設計意圖

回顧所學內容,加深記憶,為第二學時的學習做準備。

《畫》教學設計11

設計思路

幼兒對玩沙有着濃厚的興趣,每次在沙地裏玩起來總是樂此不疲。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及他人交談,體驗探索發現帶來的快樂。於是我便抓住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主動探索,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温馨,並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快樂。

3.瞭解沙和人類的關係,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沙工具以及輔助材料,各種篩子、幹沙、濕沙、泥等。

2.各種顏色的沙子標本。

3.各種瓶子:塑料的、玻璃的、易拉罐等。

4.沙畫、畫紙、雙面膠、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活動一 :細細的沙

1.請幼兒隨意玩沙,通過看、摸、吹、聞等來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一粒一粒的。

2.兩個幼兒為一組玩裝沙遊戲:用篩子、水桶、鏟子、漏斗等想辦法使沙子流動起來,感知沙子流動的特性。

活動二: 有趣的沙

1.引導幼兒在盛水的杯子裏放入沙子,用小棒攪一攪,並觀察有什麼變化。(水變得有些渾濁,沙子沉在杯底,沙子變濕了。)

2.請幼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料瓶子裏,分別裝上沙和土,然後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麼現象。(裝土的'瓶子裏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裏,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3.引導幼兒觀察幹沙和濕沙的不同。動手操作:幹、濕沙的流動及可塑性。(幼兒操作比較後發現:幹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濕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4.請幼兒將粗沙、細沙、幹沙、濕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裏搖動,傾聽、比較發出的聲音。(沙的多少不同,聲音不同;容器相同,沙子不同,聲音不同;容器不同,沙子相同,聲音也不同……)

幹、濕不同的沙,搖一搖,聽一聽,再與同伴交流。幼兒發現了許多不同:同樣的沙子放在不同的容器裏搖動,在易拉罐裏發出的聲音最響,在玻璃瓶裏最輕,而在塑料瓶裏比在易拉罐裏發出的輕,但比玻璃瓶裏發出的要響。粗沙、細沙分別放在同一容器裏,粗沙發出的聲音比細沙發出的聲音響,等等。孩子們描繪聲音也有聲有色:有時像小雨、有時像沙球……)

活動三: 會變的沙

1.教師出示沙畫,激發幼兒製作沙畫的慾望。

2.請幼兒欣賞五顏六色的沙,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紅沙、黑沙、紫沙等。

3.幼兒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並動手在幹沙裏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4.幼兒自主合作製作沙畫。

5.沙畫展覽,請幼兒説一説製作沙畫的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6.討論:“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瞭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延伸

1.討論:“沙子能種植嗎?”

2.讓幼兒嘗試用沙土進行種植,鼓勵幼兒進行沙、沙土、泥土種植的比較實驗。

3.幼兒描述種植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4.引導幼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沙土種植與泥土種植的生長速度。

《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各種形的比較、分辨和組合方式,學會更細緻地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事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流暢、準確的線條畫出汽車各部件的形狀,並能合理地進行組合。

難點:外形畫得準確,局部刻畫細緻。

教學準備:課件:玩具汽車,各種款式的汽車圖片。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拼擺遊戲導入。

1、認識基本形(出示模板):方形、圓形、梯形、三角形。

2、模板拼擺:

請兩名學生上台用模板拼擺汽車。揭示並板書課題:畫汽車的正面和側面。

1、歸納汽車正面、側面的結構特徵:由基本形組成。

組合結構:教師徒手示範畫出長方形的車身和圓形的車輪。提醒學生注意車輪總是落在水平線上的,且不能脱離車身。

2、課件演示觀摩汽車模型(玩具)和汽車圖片。

①觀察比較正、側面車身和車輪有何不同。

②觀察不同汽車的正側面的形狀特點。

③觀察汽車的細節:車門、車窗、車燈、雨刷、反光鏡、車牌、輪胎花紋等等。

3、概括畫法步驟。

①用流暢準確的`線條將汽車的外形結構畫下。

②畫面組織:注意構圖的飽滿變化和上下、前後、左右的組織,可以有遮擋關係。

③添畫細節:根據自己的觀察,仔細添畫。

三、學生練習,教師行間輔導。

1、觀摩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2、可以對照汽車玩具、教材中的圖片或掛圖直接寫生。

3、作業要求:線條流暢,結構準確,細節添畫細緻。

四、作業展評。小結、下課。

《畫》教學設計13

活動設計意圖

《神奇的紙團拓印畫》微課是一節專為4—5歲的幼兒設計的,根據4---5歲幼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繪畫特點,來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吸引力的材料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孩子拓印畫的興趣,讓孩子掌握紙團拓印畫的技能,從而通過紙團印畫的過程來感受美、創造美,體驗其中的無窮樂趣。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報紙團拓印的方法。

2.學習用拓印的方式表現綿羊綿羊、雲、太陽。

3.體驗報紙團作畫創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

探索用報紙團拓印的方法表現綿羊、雲、太陽。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畫紙、丙烯顏料、調色盤、雪糕棒、油畫棒、水彩筆。

幾個大小不同的紙團(紙團要團的緊一點,不可以散開,做紙團最好選用報紙、普通打印紙)

幼兒經驗準備:幼兒瞭解綿羊毛茸茸的特點,有拓印畫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和幼兒一起欣賞紙團拓印作品。(2分鐘)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畫吧。(出示秋天的樹、七星瓢蟲、毛毛蟲)你們喜歡這些畫嗎?你們猜猜這幾幅畫是用什麼材料變出來的?

引出今天的活動內容:神奇的紙團拓印畫。

二、介紹紙團拓印畫所需材料。(1分鐘)

教師出示作畫材料引導幼兒瞭解。

三、創作紙團拓印畫。

1.創設情境(1分鐘)

師:太陽公公和雲姑娘在欣賞美麗的草地上綿羊寶寶一家一起開心的玩耍。我們試着用這些材料來變變綿羊、雲姑娘、太陽公公吧。

2.幼兒思考後並説一説用什麼顏色表現綿羊寶寶一家、雲姑娘、太陽公公。(1分鐘)

3.紙團拓印畫步驟(18分鐘)

第一步:在畫紙上用油畫棒畫上草地、天空。

第二步:紙團拓印畫綿羊

教師:怎麼才能變出小小的綿羊寶寶和圓滾滾的綿羊媽媽呢?又怎麼變出大大的綿羊爸爸呢?

小提示:取適量的顏料放入調色盤的小格中,顏料不加水,這樣才會出現毛茸茸的印跡。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表現大小不同的綿羊身體造型。

(用小紙團表現綿羊寶寶的身體,用稍大的紙團表現綿羊媽媽的身體,用大紙團表現綿羊爸爸的身體。用紙團蘸取顏料在綠草地上拓印。)

第三步:紙團拓印雲姑娘

胖乎乎的雲姑娘也飄來了,用紙團蘸取顏料在綠草地上拓印。

第三步:紙團拓印太陽公公

小朋友你們剛剛想的.用什麼顏色表現太陽呢?用紙團蘸取顏料在天空上拓印。

第四步:添畫

等顏料稍幹一下,用水彩筆給綿羊畫上頭、眼睛、彎彎的羊角、腿,用水彩筆給雲姑娘和太陽公公畫上眼睛、嘴。

四、欣賞與交流作品(2分鐘)

教師:哇!我們變出了這麼可愛的綿羊、雲姑娘、太陽,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幼兒説一説。

五、活動延伸(1分鐘)

你可以用今天學到的紙團拓印的方法變出更多神奇的畫嗎?

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的達成此次美術活動根據4---5歲幼兒年齡特點依據《指南》圍繞目標重難點開展活動。通過《神奇的紙團拓印畫》活動,激發孩子拓印畫的興趣,讓孩子掌握紙團拓印畫的技能,從而通過紙團印畫的過程來感受美、創造美,體驗其中的樂趣。問題及改進思考1.教師的語言個別字吐字不夠清楚。2.在操作中個別環節桌面有點雜亂,應把材料準備好在自己的右手邊。3.綠草地的顏色如果再加深一些整體效果會更好。4.由於繪畫草地用時較多在製作視頻時運用了快速播放的效果偶爾可以看到手臂的陰影。

《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理解“叮囑”、“教誨”、“受用”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閲讀,合作學習,體會出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準備】

楊桃、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真實體驗

1、(教師在黑板上作畫)先畫一個圓,中間再畫一個圓,裏面再畫一個圓,兩邊還各有個小角,這是什麼東西,你們能看出來嗎?

師:你們為什麼猜不到,看不出我畫的什麼畫?因為你們用的是習慣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種觀察角度。你們在喝早茶的時候,茶桌上有茶壺沒有?

2、(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麼?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3、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4、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

【設計意圖: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閲讀與思考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已經讀懂了什麼?

2、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脈絡層次與立意主旨】

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研究一下。我們可以怎樣研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2、學生尋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學習夥伴,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二)學生交流,相機引導

(三)引導學生抓住“我”的動作,神態,體會“我”的實事求是與情感變化。

1、“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自由輕讀,體會我的情感變化。我遵從父親的教誨,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但我怎麼也想不到會被同學們誤解和嘲笑。在老師的教育下,同學們又理解了我。課文,沒有直接描寫“我”被同學們嘲笑與誤解時的迷惑不解,傷心委屈;得到同學們理解時的輕鬆愉快與欣慰滿足。但是可以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與“我”感同身受,深刻體會“我”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以事實為依據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瞭解了學生初讀之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學情參考。】

(四)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説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個。”

(2)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可以用肢體語言,如神態,手勢,抓重點詞、標點、語勢等,同時説説為什麼要這麼朗讀?學生互相評價。“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説)“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___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遲遲疑疑地説)“好,下一個。”

【設計意圖:對於閲讀教學,我也曾反覆思索。目前我們閲讀課堂教學的過多的提問、細碎的分析、脱離文章整體內容的所謂“訓練”,還有充斥於課堂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的閲讀教學耗時費力而低效,使學生厭學,教師難教。克服這些弊端的根本途徑是進一步明確閲讀教學的目的、任務,實現教學觀念的進一步轉變。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問、分析,多讀想、感悟。】

2、想象説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説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説:“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誰來説説你們對“老師”的研究?

(五)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老師的神態為什麼從嚴肅變得和顏悦色?

1、出示課文,讀“審視”句:“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台,舉起我的畫問大家:“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理解“審視”和老師為什麼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3)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4)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生了懷疑。我多麼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沒了“半晌”。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在想什麼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3、理解“和顏悦色”。老師和顏悦色,是因為(

)。

4、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5、為什麼老師沒有在審視楊桃後就用這段話語來教育我們?

6、同學們,“楊桃”xx結束了,但美術課繼續上下去,孩子們繼續畫楊桃,你猜想一下,這時他們的楊桃會畫成什麼樣子呢?同時展示同學們自己在不同角度畫的楊桃並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體會教師的神態變化,理解這是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他要創設機會,既保護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又要讓其他學生自己發現錯誤,自己教育自己,讓學生心悦誠服。】

四、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讓學生進入文本和人物進行對話,加深學生的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

11、畫楊桃

爸爸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畫》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裝飾”概念及裝飾魚的表現特徵(即外形與花紋的形式美)。

2、使學生懂得動用線條進行裝飾的繪畫方法。

3、通過審美評價與集體創作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欣賞

能力和協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觀察熱帶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指導學生理解裝飾魚的特徵和審美表現方法。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有對比的線條表現裝飾魚的花紋。

四、作業要求

要求用各種線條畫一條帶裝飾性的魚(可用單色線,也可用多種顏色線繪畫);並集體創作“海底世界”的畫面。

五、課前準備

教師:

1、帶觀賞魚的玻璃缸一個。

2、熱帶魚照片、繪畫作品若干幅。

3、投影機,音響,音帶。

學生:

彩色水筆,剪刀,作業卡紙(淺色為主)。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教學:感受魚的特徵及美態

1、教師示意學生觀賞玻璃缸裏的熱帶魚,提問:

A、玻璃缸裏是什麼魚?(學生回答後出示課題:魚)

B、一般生長在什麼地方?

2、猜謎語導入新課:出示寫有謎語的投影片“花衣裳,飄綵帶,成圓,成角,成方塊;有嘴巴,不説話;沒有腳,會玩耍;小朋友,喜愛它,見了笑哈哈;小花貓更愛它,見了伸手抓。”

3、指導學生在猜讀謎語、欣賞、聯想的過程中加深對熱帶魚特徵的.認識和記憶:魚外形的幾何特徵,魚身花紋及色彩特徵。

4、在上一教學步驟進行的同時,依學生回答的內容,板示各種熱帶魚的外形。

5、播映錄像,欣賞分析水底中形式多樣的熱帶魚,通過活動,巧妙地點出熱帶魚的美感特徵(板書:外形美、花紋美、色彩美)。

(三)基本技能的講授——學習裝飾的繪畫方法

1、對比賞析:出示三條裝飾魚和一條寫實魚的範畫,讓學生區別裝飾魚與寫實魚的不同表現方法。

2、觀察實物(有花紋的手帕與白手帕)作比較和欣賞,理解裝飾的意義。並出示投影片,展示幾種有對比的線條排列、組織紋樣(解決難點的關鍵)。並出示“線條裝飾畫”的課題。

3、教師講授與示範作畫步驟(先讀課文的作業要求,然後教師示範作畫步驟)

A、先畫魚的外形(要求用線大膽、肯定、流暢,並作適當的誇張)。

B、把魚的各部位用線作裝飾(要求線條精工、齊整,才會得到裝飾美的效果),並示範引導學生對彩色水筆的使用和各類線條的表現方法。

C、對作品作調整。

4、佈置課堂練習內容:用線條畫一條帶裝飾性的魚。

5、學生個人作業,教師巡迴輔導:播放兒童音樂,學生作畫,老師注意提示以下幾點:

A、構圖飽滿;

B、線條要有裝飾的整齊及變化;

C、魚在畫紙上的方向不要都向左方。

6、作業評議:教師要求學生畫好裝飾畫後,用剪刀沿着魚的外形剪下來,掛到黑板前的線上,邀請幾位學生上台挑選自己認為好看的“魚”,並向大家説明“評選”這些“魚”的原因。

(四)情境教學:師生共同創作畫面

1、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繪製的半成品畫面——海底世界。

2、學生活動:組織學生將自己挑選的魚擺到“海底世界”上去;教師幫助學生按魚兒遊玩的一條主線佈局;再鼓勵其他學生“加擺”其他小魚兒豐富畫面。

(五)課堂小結

我們知道了什麼叫裝飾,課堂上以“賞魚——畫魚——剪魚——評魚——擺魚”的審美活動主線,學會用各種線條裝飾魚的方法:許多同學完成得很好,相信大家以後會畫出更好、更多的裝飾畫,美化我們的生活。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