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品】元宵節日記範文七篇

欄目: 元宵節 / 發佈於: / 人氣:2.06W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日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元宵節日記範文七篇

元宵節日記 篇1

02月13日星期四天氣晴

説起元宵節想必大家就想到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了吧。其實元宵節對於中國人來説有不一的意義,大家都應該知道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節日。

一般來説,春節過後一些人根本等不到正月十五就要離家出門打工了。而他們此時並沒有從過年的熱鬧氣氛中走出來,一年的未見使他們對春節來臨不捨。對家人也更加難以割捨。而元宵節的到來是他們到了異地工作後的第一次的節日,而這種節日的氣氛既是他們對春節最後的留戀。也是他們工作一年的動力。因為元宵節的含義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滿月。滿月在中國意味着團圓。所以元宵節的意義不同。

但是元宵節還有一種説服是“緣消節”。大概是覺得一年到頭好不容易見一次面就這樣要分開。好不容易的緣分就這樣沒有。就是“緣消節”吧。

但是不管那一種説法,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個人都有去紀念和傳承的義務。

元宵節日記 篇2

童年的情致天真爛漫,像夏天的風,輕舞飛揚。童年裏的故事,説出來你肯定會笑掉大牙。告訴你,有一次我的一顆牙真的“跑”進了我的肚子裏。

那是個元宵節,我偷偷地從姑姑家拿來了幾顆糖,放在口袋裏。輕輕地跑回家,打開電視機,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突然,我咬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我才不管呢,三七二十一皺了皺眉頭硬是吞進了肚子裏。可是我覺得有點奇怪,摸了摸快要掉了的那顆牙。我暗暗心想:“牙齒會不會被糖一起被我嚥了下去吧!”我一個箭步衝到了媽媽面前,眼淚汪汪地説:“媽媽,我把糖和牙齒一起吞到了我的肚子裏,牙齒會不會在我的肚子發芽長根呢?!”媽媽撫摸着我的頭,笑眯眯地説:|“不會。”雖然媽媽的話像我的心中的聖旨,可這回我總覺得媽媽是在騙我。這個月,我的心始終忐忑不安。從此,這件事就成了我家的一大笑料,每每講起,總會讓大家笑掉大牙。

哦,多好的童年哪,多美的童真!

元宵節日記 篇3

春節的.喜慶還在盪漾,元宵節的腳步又已來臨。在這個親情濃濃,“豬”氣沖天的新春佳節裏,我們盼來了張燈結綵,鑼鼓喧天的“元宵節”。

“元宵節”,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湯圓是我的最愛,今天我早早地起了牀,兩眼放着金光,如飢似渴地望着奶奶親手做的湯圓。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糯,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真是令人回味無窮,瞬間湯圓被我吃了個精光。

吃完飯,走在上學的路上,天橋上琳琅滿目的燈籠就令我眼花繚亂。校園張燈結綵,別具一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慶的笑容。上課時,同學們都心不在焉,想象着元宵晚會都有哪些好玩的節目。

終於盼到晚會開始,同學們衝到操場,操場上人山人海,大家興奮不已,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很多遊戲:有猜燈謎、24點、畫年畫、射箭、科學小遊戲。我們六個人一組,每人一張卡,大家互相配合,我們組每個人都蓋滿了7個印章,遊戲教會了我們只有協同合作,才能一起成功!我沉醉在了遊戲裏不能自拔,很快幾個小時過去了,遊戲結束,我們跑的都滿頭大汗,之後又到班裏過完了生日會,大家都吃着美食喝着飲品玩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讓人難忘啊!

元宵節日記 篇4

“大懶蟲!起牀了!起牀了!”正月十五這天早上,媽媽的河東獅吼拉開了一天的帷幕。”什麼事啊?還讓不讓人睡覺啦?“我摸着朦朧的眼睛説。”今天的早飯吃湯圓!“”啊?今天為什麼吃湯圓啊?”媽媽裝出一副先先知的樣子,對我説:”這你還不懂?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天有吃元宵、賞花燈、舞龍等習俗。”哦,聽媽媽講了一番,這才明白元宵節。

我穿好衣服,走到餐桌前,找了把椅子坐下。看見了碗裏圓滾滾的湯圓,不解的問:“人們不都説’正月十五鬧元宵’嗎?為什麼我們是’正月十五鬧湯圓’呢?元宵與湯圓有什麼區別呢?”爸爸走過來,回答了我的問題:“一般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元宵與湯圓有區別,元宵是滾的,湯圓是包的。但它們都是圓的。“”奧!那我們是不是得去看花燈呢?“媽媽走來,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看現在還是白天,晚上去看燈才好看呢,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吧!“”媽媽萬歲!媽媽萬歲!“

”問了這麼多了,桌上的湯圓都快涼了,快吃吧!快吃吧!“”媽媽,你和爸爸吃了嗎?“”呃,還沒,”“來,我們一起吃!“”好,你一個,我一個,他一個!“

元宵節日記 篇5

天上月兒圓,地上人團圓,事事都圓!花好,景好,情緒更好!祝願你和家人元宵節快樂!

正月十五月兒圓,月兒代表我的心!讓明月捎去我對你的祝福:元宵節快樂!

在這燈如晝的時節,我們一齊相約黃昏後,今晚我要讓你成為最幸福的人兒。

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讓雲捎去滿心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然後願你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元宵節。

一聲聲鑼鼓一陣陣沸騰一幕幕煙火一盞盞彩燈和着二月絲絲縷縷的微風踱進你心窩,串串企盼祝願你:元宵快樂!

元宵節日記 篇6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新年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習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他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習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兒童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兒童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日記 篇7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又到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了。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明月高照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以表示祝賀。猜燈謎、吃元宵、出門賞月,全家團圓、其樂融融。

今年元宵節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正月十五,還是十六晚上和同學們一塊兒在八字橋廣場玩甩炮、放禮炮、“跨火叉” ……

一開始我們玩“焰火棒”,放禮花。我們互相“傳遞火焰”,就這樣玩了好一會兒,有趣的是,沒過一會兒,我剛從許奕博那“借”來火焰,放出火花不久後,“焰火棒”的頭忽然掉了下來,掉到地上後不但沒有熄滅,反而在地上“橫衝直撞”,嚇得我們“抱頭鼠竄” ……哈哈,玩得太開心了!

到了最刺激的環節,大家將廢紙和點的禮花棒點燃,於是就形成了一大團火。這時不知道誰從火堆的這一頭跳到了火堆的那一頭,於是,我們紛紛來模仿他,連大人們都加入了我們的“跨火行列”。媽媽告訴我,這是興化的一種習俗,叫“跨火叉”,十六夜,跨火叉,跨了火叉黴氣趴。大家圍着火堆,一邊跨來跨去,一邊期盼新一年好運來!等火漸漸熄滅以後,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