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目送讀後感15篇[優秀]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45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目送讀後感15篇[優秀]

目送讀後感1

龍應台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組成,取第一篇散文題作為書名。書裏,作者用真摯、細膩而又優美的文字,捕捉生活裏常被我們忽視或者極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細細品嚐,你會發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許是龍應台的《目送》為何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吧。

我在讀《目送》時心裏總有一種酸楚,不免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因為在書裏,我隨時隨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經,找到我們沒人幾乎都有過的那一剎那,那一瞬間,這就是作者龍應台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靈動、震撼和共鳴。生活裏,幾乎每天都會真實的演繹着書中那樣平凡而動人的情景鏡頭---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們吃鮪魚”“媽,我不吃魚”“吃魚有益於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讀這本書不僅有這樣場景對話裏真實的感觸,深深的感動,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我們應當為生命留白。

我們都知道,國畫中的“留白”,為審美思維提供了想象、品味、鑑賞的空間,也讓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則是把自己交換給自己,停下匆匆的腳步,放置久已勞累的心靈,如閒雲野鶴一樣地逍遙,如山澗小溪一樣地自如流淌,讓疲憊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復,從而增加生命的質量。

然而生活裏,很多時候,房子、工資、成績……填滿了我們,使我們整日疲於奔波勞累,忙於應付。忙着事業,忙着生活,卻不知究竟為何而忙?浮躁的社會,忙碌的生活,矇蔽了我們的心靈,扭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留下時間想過,能與父母、親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難道要經歷最後的目送才能頓悟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然喪失了生命中的真諦,這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在奔波勞累之餘,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靜靜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成長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唯有停下腳步,多陪陪他們,多陪陪親人,時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熱茶,一個擁抱……

也許,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純粹起來,為生命留白,讓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便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閒適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覺得生活太擁擠、太喧囂、太華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放棄和舍予,這就是為生命留白。留一點空白,去看看草葉花瓣的精緻美麗,聽聽蟲鳴鳥語的浸人心肺,去體會陽光、炊煙的輕柔舒緩,去領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潤,還有音樂繪畫的出神入化、賞心悦目,友情愛情的銷魂蕩魄、感天動地。

為生命留白,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裏種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穫的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心靈花園。

目送讀後感2

是時間教會我們只能目送光陰流逝嗎?

是歷史告訴我們只能目送歷史蒼茫嗎?

以至於我們只記得目送親人遠去而忘了回望親情。

文章裏,作者的兒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

在我抱怨作者兒子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週末返校時,總要出現送別的情景,母親那不厭其煩的囑咐聲總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車台階的那一刻。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説再見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過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説不停,我走的越遠她説的就越大聲,"記得每天都要吃維生素片"這是我每次進校車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有時甚至不懂事的認為母親的話像‘機關槍’,‘咻咻的掃來’,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從來沒有一次回過頭,看着她説:“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母親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樣“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兒子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説。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一件事的畢業是另一件事的開始”,生命也是這樣,一個終點聯繫着另一個起點。或許母親在囑咐我的同時腦海裏會想起外婆對她離開時的囑咐,如同我身後的背影一樣,母親的身後也有一個背影。

外婆的突然離世,對母親來説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強忍着痛楚準備着外婆的葬禮,而父親帶過的一句話讓母親更加自責:“葬禮是給活人看的,人在的時候不多孝順一點。現在人沒了,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嗎?”後來閒聊時,母親常和我提及:年輕時和我一樣,想要什麼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後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買,現在你外婆走了,輪到我遇到你這個“小祖宗”。

我想母親和外婆也是這樣的,在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外婆對母親如同母親對我一樣百般呵護,但也少不了母親長大後對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親目送外婆離開。母親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總自責説晚了些。當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千萬要記得及時回望,及時迴應那束渴望的目光。

龍應台説:“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便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記回望啊!對自己來説,那是一種學會感恩的發現,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親翻欄艱辛的背影。不知我們回望,有會發現一個如何艱辛付出的背影。對於父母來説,那一回望。則是內心對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內心不知名的喜悦與安心吧。

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

目送讀後感3

薄霧散盡,眼前的迷茫也將盡;夢醒時分,更多份坦然和珍惜。淡墨暮色,一條小路通向微光稀疏,轉角,一個背影佇立片刻,在微光朦朧中離去,不及片刻告別。柔光和眼前的淚交融,景像就像顏料盤裏混合的顏料般暈開,那是淡黃而灰濛的。剩一個背影,佇立原地,卻無法追上前,身旁的指示牌,示意你向反方向去。他説,寂寞可能是美學的必要。

在上帝的神奇畫板中,人的一生不過出生、活着、死亡這幾個場景。但是光有這麼幾個歷程還稱不上是人生,可愛的上帝喜歡用不同的手法和色彩為每個人添彩,為其塑造擁有美感的人生。他想説,生離死別其實都是一抹獨特的風景。

在龍應台的生命畫板中,父親的去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構成了她生命的幾大寂寞又感人的色調。在殯儀館的時候,她望着黑色的棺材希望那是她最後一次的目送,在熊熊爐火的暗色調中她肯定不會忘記她畢業後就職時父親的小心翼翼和關心陪伴。在明暗交雜的色調中,寂寞而温暖,卻不忘告訴她,一個人也要堅強。在每次打起電話遇見一個忘記了自己的母親時,她腦海中的那個母親還是可愛微笑着看着她的吧。這幅畫裏,電風扇還在吹,一張鋪着涼蓆的雙人牀還有面向大海的陽台,就像她書中所寫,“夕陽正在下沉,海水如萬片碎金動盪閃爍。”一派歲月靜長、人間美好的氣氛。為這幅畫上色,那是淡綠色的風扇、咖啡色的涼蓆、金燦的海面、暖橙色的陽光,對了,照在牀頭的湘繡上,温暖而閃耀。

雨天,她給自己的小兒子遞過一把預備準備好的雨傘,被果斷拒絕,她頓時失神回想十七歲的她也曾是多麼憎惡媽媽堅持遞過的傘,這景是淡藍色的。在機場送別兒子,“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勉強在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面對長大的兒子,他們已不再是上學前依賴自己的那個樣子,那個揹着書包在人羣中不斷回頭的孩子已經長大,做到了離開時頭也不回。這幅畫是灰藍的冷色調吧,但母親的牽掛和愛卻為其加了一層淡淡的暖濾鏡。而在最後父親的葬禮上,“滿山遍野的茶樹,盛開着花,滿山遍野一片白花。”兄弟們扶着母親走下山,風吹亂她的頭髮,她折一枝茶花,用手帕包起,泥土路上一隻蜥蜴爬過,背上的藍色火焰是畫裏的小點綴。漫山的白,純潔而清雅,泥土的褐黃,是質樸的歸宿。母親望向遠處祝融山峯的眼光,不僅有憂傷,我能看到淡然還有珍惜,畫面大片的`白,寂寞而不乏美感

“在平凡和現實裏,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

每個人都會在成長中收穫感動和幸福,也逃不過生離死別的憂傷和痛苦。在深夜裏神色匆匆的趕往機場,在關心的人面前得不到迴應,在曾經最愛你的人説不記得你是誰,最親的人不免永遠離去,只留你一人時,一切看起來糟糕透頂,巨大的孤獨和寂寞包圍着你。然而,你難道就此停滯不前了嗎?我們都要經歷從安德烈、菲利普到龍應台,再從龍應台到她母親的時候,從不理解到甘願付出,從牽掛不捨到坦然向前。此時陰雨綿綿,一張倔強的臉浮現眼前,他身後空無一人,前方如何更是茫然。

“但雨傘終究已備好在揹包裏,見過幾番決堤和眼角的淅瀝,仍要孤勇徒行,等放晴的消息,最後,晴空萬里。”

從接受別人給的傘到給予別人傘,最後在自己的揹包裏備好傘,寂寞可能是美學的必要。

目送讀後感4

《目送》這本書,我閲讀了很久,因為書中的很多片段總是能讓我回味很久。在第一部分中,龍應台寫出了她與父母孩子之間不一樣的親情。而其中他與兒子華安、華飛還有母親之間的感情最讓人最捉摸不透。

書本的第一篇《目送》的開頭就寫到了龍應台和兒子華安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臨別前沒有回頭看母親一眼;上學不願與母親一起,即使同車也要戴着耳機……在後面文章中,龍應台又談到與兒子華飛的故事,讀起來,着實讓人有些奇怪。

在《十七歲》一章中,華飛種種“嫌棄”母親的行為看似確實有些不妥。但是仔細想想為什麼,就會發現這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在《愛情》一篇中,華飛把他所謂的“愛情”説得頭頭是道,讓母親十分詫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有“代溝”吧。

這使我想起之前在電視節目裏看到的一個片段:一個母親苦口婆心的對眼前一身打扮時尚,話裏還帶着幾句英文的留學回國的.女兒説了這樣一段話:“我省吃儉用供你上大學,可不是為了讓你有一天可以在我面前表現得高高在上!”

這句話又讓我聯想到華安和華飛。十七八歲,青春最好時,這時的人總會和父母有些彆扭,包括我們這些剛上七年級的孩子,都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父母的很多東西都太“老派”。想擺脱父母的約束,不認同父母的想法,或像華飛一樣“嫌棄”他們和自己不在一個時代。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無論我們怎樣任性,他們都會一如既往的愛着我們。

看看龍應台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這位老母親很多事情都已經不記得了,甚至連她的“雨兒”都會忘掉。她的一生是有意義的,培養出了三個博士和一個優秀的商人。記得在《散步》一篇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她從夢魘中醒來,乖順地點頭,任我牽着她的手,慢慢的走。”從“乖順”、“任”這些詞中都可以看出母親對我的依賴。她現在像個小孩一樣,聽“雨兒”的話,就像孩子們小時候總是很聽她的話。我覺得孩子有父母之間的交往是很有趣的,像是一個循環。想象一下,很多年以後,你的父母也會像孩子一樣跟着你,因為,愛是相互的,誰都一樣。

而更令母親念念不完的還有她的“家”。讀到《回家》一篇,我十分感動,是母親對家最真實的渴望打動了我。她要的“家”,是一段永遠回不去的時光——過着最平凡的生活,和所有的家人一起,就足夠了。她深愛着家裏的每一個人,龍應台也一樣,誰都一樣。

很多人會想,同樣是孩子和母親,龍應台和孩子的關係為什麼那麼不一樣,難道華飛和華安不愛母親嗎?我想不是的,只不過在這個年紀,他們不能接受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不一樣的表達方法罷了。

其實龍應台也在《十七歲》一篇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頓時失神;自己十七歲時,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雨傘。”我讀完後發現,每個家庭都很相似,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往往是從小時候的依賴到青春期的疏遠,最後到父母老年時期又回到小時候的那樣關係密切,只不過換成了父母依賴着你……

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又讀起這句話,又想起他們的故事。無論是華安、華飛與母親龍應台,還是龍應台與母親,這是不同的感情,卻是同一種愛。

目送讀後感5

初見《目送》這本書,就被封面那深淺不一的綠色吸引,給人以一種舒心、愉悦的感覺。

翻開書,第一篇小短文就是同名——《目送》。不管是作者的兒子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給不捨得母親,獨自闖天下,還是父親落寞的背影,進入火爐的背影,都印證了文末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對比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兩者都是目送着親人的背影,但也許作者更加入了一種為人父母的無奈和不捨,和父親去世的痛苦。

每個人都會被他人目送着,也許是你的親人、朋友、戀人,甚至是陌生人。在國小時候,媽媽要我學習獨立,因學校較近,便讓我獨自一人去上學。媽媽總會把我送到路口,目送着我消失在拐角處。我也經常會回頭,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給媽媽。

如今,長大了,也像文中作者的兒子一般,出門總會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不會像兒時那般,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但仍然堅信着,父母的關愛、不捨,總會在那雙目送的眸子間閃爍。

《跌倒》一文,“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我們沒有學過”這一段,反映了我們的`人生。

將我們人生中的目標視為“衝刺一百米”,將所遇到的挫折視為“跌倒”。雖然,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學會去面對“跌倒”,但是,“跌倒”總是會出現,所以我們要在一次次地跌倒中,努力學習如何去面對,也許會有淚水,但是淚水過後總會有笑容!在我的人生中,已經跌倒過無數次,或輕或重地摔傷。有多次我都想放棄,但是“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這一句話被我深深地刻在腦海中,時時刻刻激勵着我,特別是在要放棄的時刻。

人生的路,有坦途,也有坎坷,過去的歲月,有歡笑,也有苦澀,淚水向我們訴説一個個跌倒的故事,汗水使我們在歲月裏多了一份沉重,幾多成熟。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誰也無法選擇,無法抗拒,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鬥,在風雨中百折不饒勇往直前,才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路。流淚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惘,成功屬於那些戰勝失敗,卻堅持不懈,勇於追求夢想的人。

“一隻沙漏裏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錶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這是《時間》中的一句。

時間總是會消逝,人總是會隨着時間慢慢老去,就如四季總是會隨着花開花落更替,無論你如何留戀春光的嫵媚,你也必須接受夏日的妖嬈,哪怕秋結出了多麼豐碩的果實,你也必須妥協冬的凋零。時間的沙依舊在靜靜地流淌,一點一點,緩慢的沙,亙古的沙。

在《目送》中,有龍應台奶奶對人生深刻地理解,也有對生命的喜愛。我的理解力還不能更深刻理解她的感受。

所以,我們的修行才剛剛開始。

目送讀後感6

曾經,我一次次目送那些真正的文字隨着人性與真情的淡泊遠去。直至翻開《目送》的扉頁,縷縷書香撲面來,我的視野裏出現一個漸漸清晰的身影——她拖沓着疲憊的身軀,艱難卻堅毅地開始了追求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的文化苦旅。——題記

(一)

目送。

一個詞,飽含百般情愫。

作者的記憶中的一次次目送,似乎交融着愛與痛。目送親人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目送花樣年華悄然流逝,目送純真的喜悦灰飛煙滅……從那時青葱歲月,當如今滄桑萬種,龍應台的眼裏,目送,是流水年華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時光荏苒造就的必然。

到如今,歷經離別的龍應枱面對那一個個遠去的身影不再哀聲歎氣,而是嘗試着,平淡、沉着地蕩起一絲靜謐而安詳的微笑——

他走遠了,但我還看得見。看得見,便是幸福。

回首往事,幼年時候懵懂地看着身邊的`事物如買了單程的火車票一般呼嘯着遠去,心裏流着天真的淚。現在,緩緩地仰起頭,目送着童年漸行漸遠,心中盪漾的竟是滿滿的甜蜜。

童年走了,背影被我留下。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看見”,那麼平靜,那麼深情。

(二)

有些時候,有些人,走了,才覺得,他在,該多好。

我們總是很少留意身邊,卻一次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斜陽下那一個個漸漸遠去的身影,目送着他們與夕陽同歸。也許有一天,親人、朋友的英容會在記憶中模糊,而他們的背影卻清晰如昨日,因為我們曾一次又一次看着他們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心中湧上無盡的思念與祝福。

逝者如斯夫,生活留下了滄海桑田的痕跡。但是目送時的那份堅毅與執着,未曾褪色。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陪伴,那麼“固執”,那麼堅強。

(三)

沒有想到,目光會與那偶然間消逝的背影邂逅。

春天,目送白雪匿跡。

夏天,目送鶯燕飛遠。

秋天,目送秋水西去。

冬天,目送葉落歸根。

當親人走遠的時候,我目送他們笑容依舊,只是慢慢模糊。

當朋友離別的時候,我目送他們承載着新的希望起航,千言萬語只剩下了目光裏的祝福。有誰不會在目送中走向寧靜、走向深沉?

人生難得是歡聚,難忘今宵,你我同行,明日各奔天涯。但願相聚時,今夕歡欣猶在,昔日深情尚存。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目光,聚焦了身邊的美,沉澱下平凡的愛。

(四)

有時,趴在窗邊,聽着馬路上人聲喧囂,我不禁輕歎凡塵俗世的雜亂,害怕自己會迷失在一片粲然之中。回憶自己漫漫成長之路,為了到達那花團錦簇的彼岸,我奮力奔跑着,幾乎忘記了——路旁,也有風景無限。

翻開《目送》,她輕輕地對我説:

“孩子,路很長,堅持走下去的,都是英雄。”

“孩子,路邊很美,奔跑的時候,別傷害了足下的小花。”

“孩子,再好的運動員也有跌倒的時候,你不僅要學會奔跑,還要學會怎麼包紮。”

“孩子,事物都是在變的,但你心裏的愛和美,是可以成為永恆的。”

我思索着,放慢腳步——原來,身邊尚留有暖意還未遠去:

年過花甲的外婆在廚房裏忙碌着,烹煮着我最愛吃的香葱炒蛋;

優哉遊哉的外公在花園裏漫步,順便和小區裏的老人們話話家常;

媽媽在客廳的木桌上製作着巧克力餅乾;

爸爸在電視機前指點國家大事;

走出家門,潺潺的小溪上閃耀着夕陽的餘暉。我目送着太陽遠去,默唸着:

愛,和親情,一直在。

真好。

目送讀後感7

老實説,作為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為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為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為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為《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為,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8

時間是一直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題記

當我第一次閲讀這本書時,很容易便是我聯想到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同樣是以人間親情為切入點,但龍應台的《目送》,帶給我們的卻不僅是一份血濃於水的感觸與温暖,更核心的還是一份對生命輪迴及其本質的深刻思考與深切關懷。文中的龍應台,是一位母親,同樣,她也是一個女兒,而她就是用自己兩種角色的目光,牽連着生命由起至終的整個過程,而那一個個背影藴積着得是那漸遠漸濃的至深親情。當然,對於這本散文式書來説,不可或缺的還有那作者的敏鋭,以及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裏行間,溢出着的是與生命素面相對的真誠與理解。

本文看似隨性散漫,實則嚴謹縝密,構思精巧,形散神不散,文章開始敍寫“我”對兒子成長的關注,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忽而筆鋒一轉,由母親寫到作為女兒的“我”眼中的父親緩緩消失的背影,及後來目送父親進入火葬場那一刻,前後的敍寫從表面上看似乎並無多大關聯,可實際上確有着內在的契合,作者在這裏敍述得是生命輪迴起止的過程,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是成長與自立,而對於作為女兒的“我”來説,目送着日益衰老的父親,這是以父親的經歷連接着兒子的生命軌跡,走向那生命的衰老與終點,而這看似散亂的行文中寫出的卻是人一生的生命情感歷程。在至親的注目中,人完成了生命的一切程序,正如樑銜所説:“散文,是一種深湛而美妙的藝術,它最大的特點便是‘散’,散得讓你無所適從,它是文學形式中的醉拳,看似醉,卻路數不亂,絕招暗藏。”也正是如此,這篇文章也顯得那般不同尋常。

靈悟的言語

貌似平淡的語言卻透着另樣的味道,發人深省,如文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結束,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這句話似寫出了兒子從幼稚園畢業要上國小的過程,事實上又何嘗不是一句生命的真諦,藴含了生命必然的成長過程;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終點必然聯繫着另一個起點,另一個起點再走向終點,終點再走向起點,如此輪迴,周而復始。作者就是把自己對生命的體驗雜糅在敍述性的語言中,使平凡的語言也閃現出了靈性的光輝,具有內在的張力,這,也不正好實現了她對散文語言的主張。散文不應戴任何面具,主題,語言和個人心靈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淨所有的語言污染,找回語文本來的靈性,把真正的生活融入進去。

深刻的意藴

寫實的手法——選取了我們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事,作者卻進行了深度的思考,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別有境界,如文中無論是”我”手牽手送兒子上學,在穿梭紛亂的的人羣中,目送兒子的背影消失在門裏,還是兒子長大後,我仍只能遠遠的看着他的背影,進入不了他的內心等等,這些生命實景寫生,每日都會在我們身邊或身上上演的情節,被作者以冷靜的態度審查後,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體會到了另一種感悟,正如當代散文家劉亮程説:”作者都是通過自己接近人類的,但在此之前,他首先要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一個有價值的作者更要關注的恰恰是生活中那些一成不變的東西,它們構成了永恆。”的確,就是這些造就了《目送》。

至此,我想起了前蘇聯文豪高爾基曾説過的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在我看來,《目送》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交流的書,因此,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與它交流交流,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感悟。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到這段飽含傷感的文字,我一怔。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無奈,憂傷,深邃,明瞭。我無言,似乎有太多的感覺想要表達,卻又抑制在心頭,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龍應台用她罕見的温柔低迴的筆觸,寫下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兄弟的情誼,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温情的語言,柔和的筆調,沉澱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一次次地咀嚼回味,開始懂了些什麼。

在我一次次地抱怨作者兒子固執、不體諒母親的同時,我想起了自己,難道我不是這樣的嗎?尤其在《十七歲》這篇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母親遞過特意為兒子準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兒子説。“會感冒。”母親説。“不要。”兒子説。但細細的雨卻濡濕了他的發。這段普通的對話喚醒了記憶中自己的樣子,有太多的時候,我就跟文中的他一樣,對於母親瑣碎的話語感到不屑。有時,會憎惡母親遞過來的傘,感覺它佔空間,認為一點小雨不會把我怎麼樣,直到天空落下大雨,才開始懊悔沒有接過媽媽給我的傘;有時,會討厭母親在我週日回校前過於囉嗦的囑咐聲,“這個星期天氣會轉涼,多帶件衣服”“每天都要記得吃鈣片”“認真學習,不懂的多問老師”……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些囑咐是多餘的,母親這些話像是一種對我的不信任,不懂事的我這樣理解她的好意。當龍應台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興奮地指給兒子看時,他卻讓母親不要用手去指,覺得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他甚至與母親保持開距離,認為母親的行為令他尷尬。這一幕着實讓我厭惡,開始懂得龍應台作為母親的悲哀。但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不想和母親出門,她那個大嗓門總是讓我在外面無比尷尬,所以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也不和她一塊出去。可我卻忘了,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在商場吵吵嚷嚷地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只是看着我在貨架前跑來跑去,默默地提着籃子,把零食玩具一樣一樣地放進去,任我吵,憑我鬧。所以我現在怎麼能去嫌棄母親呢?懊惱,悔恨。品讀《目送》,我漸漸明白母親的良心用苦,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為給母親帶去了太多的心酸。

回想以前,更多的時候,是母親看着我漸行漸遠,在我走出家門時,背後一句句的囑咐聲後,是無言,她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樓梯口。像文中的他一樣,我沒有回頭,只是匆匆地走。龍應台的.落寞也恰恰是我母親的落寞。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在我成長的道路中,無言目送,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看着我長大,看着我走遠。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不管那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這都是在漸行漸遠的背影裏對生命的無言。不管那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似錦的繁花,輪迴過幾次?這都是母親在淚眼朦朧的目光中對孩子深情的送別。

讓我們在向前奔跑的時光裏偶爾回望吧,回望母親蒼老的容顏,回望母親心酸的身影。

目送讀後感10

可是,龍應台的這本《目送》,核心就是慈悲兩字。這慈悲情懷,體現在竹的每人每物,流沙於各章的字裏行間。——周忠武

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已的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

龍應台的《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中,無論是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還是與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又或者是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都凸現了這種慈悲的情懷,而這種慈悲情懷,正是源於她懂得對人最深的.關切。

《雨兒》中,母親老去,患了痴呆,不記得自己是誰,不認得身邊的人,心中卻始終記掛着雨兒。這雨兒便是作者龍應台。她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母親自己就是雨兒,一次次守着母親到天亮,不斷訴説着媽媽的故事。因為她懂得兒女始終是母親心中最真最深的牽掛,因為她懂得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像母親一樣,忘記所有的一切,所以她慈悲,她善待母親。這是一個反哺的故事。

《十七歲》,孩子雖羽翼未豐,卻也已有了自己的主見。此時的龍應台,雖已老去,卻依舊對兒子有着深切的關愛。孩子下飛機,母親遠遠地看着。下起了雨,母親温暖地遞過去雨傘。兒子一句硬生生的不要,母親頓時失神。此時,她心中想起的是自己的十七歲,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傘。為因為她懂得自己的曾經,她懂得孩子的心。所以她慈悲,所以她沒有責怪。這個一個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故事。

《手鐲》,那個來自貢的男孩,雖只是偶遇,作者卻也感受到了孩子的生活的艱辛。她很想去撫摸孩子的頭髮,但最終也只是説聲“謝謝”就走了。那一聲謝謝里,我想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千言萬語,都化作了那一句“謝謝”。因為她懂得別人生活的不易,懂得別人需要尊重。所以她慈悲地説一聲謝謝轉身離開。這是一個發生在陌生人之間的故事。

於父母,我們應該慈悲。他們為我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含辛茹苦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並撫養成人。這其中有多少艱辛。所以當他們老去,就像當初他們陪伴小時候的我們一樣去陪伴他們。當他們不會吃飯,不會穿衣,莫嫌莫怪,因為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父母卻依舊日復一日照顧陪伴,不離不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於子女,我們應該慈悲。他們也許並不優秀,他們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們應該懂得,為人父母的寬容。父母的責任不就是要讓一個不懂事,躁動的小孩,在你的諄諄教導之一,慢慢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的社會一員嗎?

。於陌生人,我們應該慈悲。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赤裸裸去來,赤裸裸地去,眾生平等。即是平等,就該給予尊重。無論你的出生多少高貴,無論你的地位多少崇高,都該給身邊的人應有的尊重。路邊的歌手,他或許很窮,但並不低賤。你蹲下身子放進你的錢幣,你蹲下的瞬間,但是最好的尊重,卻無關錢幣的多少。清潔工人清掃你的腳邊,你輕輕抬起你的雙腳,道一聲“辛苦”。於是他感激涕零了,因為他得到你的尊重。這尊重,就是來自你的慈悲。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老人倒地卻無人去扶,也就不會自己摔倒還是去訛扶自己的人;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肇事逃逸,也就不會有人見死不救;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一切罪惡。

……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慈悲,所以美好。

目送讀後感11

龍應台説,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親人僅有一次緣分,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都不會再見。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而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而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要學會放手。

選擇﹒不回頭

龍應台説,選擇,就像過了河的“卒”,或動或靜,都不能回頭。

人生如戲,卻又有別於戲。馮小剛説,人生遠比藝術來的深刻。我想,也許是源於生活的真實和不可重來。他沒有預演的機會,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曲終人散,因為選擇了便不能回頭。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暴風雨,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漸老﹒別吝嗇

龍應台説,“老”,其實就是一個敗壞的過程,而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

當父母日漸老去,不能自我穿上衣服,請你有耐性一點。還記得,還記得他們曾花費多長時間教你這些事嗎?

哪一天,當父母一再重複嘮叨,説着同樣的事情,請不要打斷他們,聽他們説,在你小時候,也許他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讀着相同的故事,直到你靜靜地睡着。

有一天,你終會發現,即使父母有許多過錯,卻總想給你最好的;有一天,很久很久以後的一天,你的頭髮也會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當那天到來時,我們會不會想念他們呢?所以請不要吝嗇你的愛,像他們待你一樣待他們可好?哪一天,當他們的腿不聽使喚的時候,請扶一把,像當初他們扶着你踏出人生的第一步。

相信﹒不相信

龍應台説,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之後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二十歲之前相信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日也還相信。

其實啊,相信與不相信又有什麼呢?人生要學會邊走邊忘。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是智慧。舍看起來是給人的,實際是給自我。人生路上,應試着邊走邊看,邊走邊忘。

最終,有些相信變成了不相信,有些不相信的倒也信起來。也許這些改變來自於挫折,畢竟,人生路上不盡是歌舞昇平。

唯一不變的,是我相信,母愛親情的偉大。已成長的你,想沒想過,生養你的兩個人真的走了,再也不會説話了,再也不會喊你的.名字了,再也不會睜開眼睛了,再也不會和你一齊吃飯了……

《目送》不僅僅寫小一輩的故事,也寫老一輩的故事。龍應台説,我掠開了雨濕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期望記得這最終一次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額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一代又一代人,從最初的彼此依偎取暖到“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的愁怨與無奈要經歷的太多太多。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我的思想,他會在自我選擇的那條路上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他一路披荊斬棘,獨自抵抗風雨。而老一輩人能做的,只是站在路的起點,目送孩子的背影。因為那是他自我選擇的路,無論多泥濘多坎坷,也沒有人能夠替他到達終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目送讀後感12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説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説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説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説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裏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説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裏屋睡覺呢。我説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裏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説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裏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裏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説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説,你們姐三個有你媽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説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説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着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裏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説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説不拿了,太沉,媽媽説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説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説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裏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為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1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龍應台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部分,作者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字裏行間沒有歇斯底里的情感,卻能讓人產生共鳴,體會到一種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我想作者是在用她的心酸經歷為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們指點迷津。

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七年級的'暑假幾個要好的同學約好了騎自行車出去玩,大熱天的下午也不怕熱。途中經過爸爸做生活的工地,我隱約感覺到父親看到我並喜悦地和我打招呼,可是當時我也不知道是虛榮心作祟還是因為處在叛逆期。就是當做沒事兒人似的和同學們談笑風生地走了。我後來想,他當時看着我的背影是否感覺到很心寒呢?

後來,我開始住校了,也開始懂事起來。那時候大部分住校生都是蒸飯自己帶菜的,每個週三中午母親都會給我送一次菜,每次囑咐一番之後出校門,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教學樓的最高層,望着學校外面通往家裏的那條公路,喘息着等着,我知道馬上就會出現媽媽騎車回家的身影,每當此時,我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讓父母親過上好的生活。

大學第一次出遠門,爸爸執意要送我。學校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爸爸説:”好,那我回去了!“我點點頭,也沒有説送他去火車站。在校門口目送着他的背影遠去,我呆呆地回到寢室。當時心裏就是有一種要跟去的衝動,於是我一路狂奔到公交車站,到了火車站之後給爸爸打電話,這個時候他已經上車回家了。我還裝着沒事兒人似的和他聊了幾句,掛了電話之後就開始哭了。説句酸的,其實不是沒有愛,只是缺少的是表達。

而今想想,自從讀高中之後在家的時間也很少很少,每次回家也只是一種短暫的停留。似乎也沒有辦法兑現心中曾許下的小小願望。時間長了,就浮躁、着急、懊惱、抱怨,漸漸地就似乎忘了其實我們背後那雙關切的眼神一直都在凝視着我們。不要説忙碌、不要談獨立,不要自私地只顧着尋找自己的方向。

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為我們喜悦的,是父母。

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工作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懷一顆感恩之心,從微不足道的點滴開始做起吧。我們做兒女的要明白,雖然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14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

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

但是,

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為人母,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目送》有感》。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説,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裏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裏?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裏,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裏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裏,試着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才去説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1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啟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為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温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國小、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為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説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為《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為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説:“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台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説:“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台,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為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為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台,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説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為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