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目送》讀後感15篇(精)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送》讀後感15篇(精)

《目送》讀後感1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這句話內心都會為之一動!

當好朋友送我這本書時,讀了扉頁上這句話,感覺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內心又有無法言説的心酸和無奈,特別是再次翻開這本書又是兩年後,在這中間多少找到了漸行漸遠的我們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無奈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也將是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

我們目送着遠去的背影,也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時候我們必須走,有時候我們必須去送,走時大可一心離開,而送時我們在那個慢慢的遠去的背影后承受不捨,那種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那時每天上學,外祖父每天都會送我到村口,有時走了好遠,一回頭,他都還在那裏。那時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擔憂和不捨,我又是多麼容易從他的護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個彎就消失在他的視線裏。直到有一天我已經快二十歲,他也從哪個剛剛年過半百的人,進入古稀之年,記得最後一次回去看他,然後我要走,連鬍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後一面,依舊是他看着我的背影離開,從此那頭不再有他的那份牽掛,無論我怎麼回頭,先我而去的最後留給我的依舊只是一個背影。漸漸的我用“生老病死時間常態”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個寒假收假時,老媽在廚房裏切菜,我在廚房裏一邊偷吃東西一邊問老媽,“我就要上學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媽頭都沒抬説“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難見你們一面了。”這中間有多少無奈和心酸大概老媽早就嘗夠了,乾脆默默無語的看着我們每次離開,看着我們漸行漸遠。正如作者所説的那樣“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如果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唯有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還有一個人,我們的一份愛情糾結了好幾年,記得上一次相見後,在碼頭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卻讓我先走,説是要看我離開的樣子,最後在我的堅持下我看着她的裙襬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裏,在那一刻我或許明白了愛情。

這世上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我們擁有過卻留不住的幾類人,一是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二是青年時我們想愛卻不能再愛的初戀,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類人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可貴,第二類人讓我們明白愛情,第三類讓我們領略真正的友誼。而他們無論多麼可貴,都註定我們要一個人走,走完一個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們要儘管走,不必回頭。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台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國小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着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着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裏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藴含着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台眼裏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台心裏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為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閲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裏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着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啟迪,感謝龍應台,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温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温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3

喜春夏之新陽,感秋冬之涼寒,親情冷暖,匯聚於心。娓娓道來的往事,訴説着有對父親逝去,母親老去的傷懷,也有對“用眼睛看得見得壞去量時間”的無奈;有對兄弟遠去,兒子離去的不捨,也有對距離跨越的質疑;有對生命如草芥的悲涼與同情,也有對時代殘酷的不忍與憤懣……

龍先生的描述好似近日黃昏,也好似曇花一現,温暖,美麗,卻也包裹了一層淡淡的憂傷,有許多感同卻不身受的文字,也讓二十多歲的我融入不了這個氛圍,我缺少的仍是經歷,卻不是愛。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像風中的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大抵是我也嚐了些悲歡離合的滋味,很多描述的場景竟也能歷歷在目,主角是我自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高中舍友曾經問過我:“度過人生十八年,你最害怕見到什麼場景?”

“鬼啊,夢裏見到鬼”我不假思索的回了她,還扮了個鬼臉。

“你呢?”我接着問她。

“回家,不,不是回家,是離家,離家時我爸媽目送我離開,一路望着我直到我看不見他們,我害怕,甚至不敢看他們,可是忍不住回頭,一回頭眼淚就唰的一下湧出來,無法控制”當時宿舍的空氣都安靜了,因為那個中秋節,宿舍只有我倆,我們都想家了。

重温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眼淚鬱結於心,大概都長大了吧,學着珍藏這種温馨的淚水。無論是龍應台,還是朱自清,他們文人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是在高二吧,寒假特別的短,開學在即還特別的冷,整個牧場已經白雪覆蓋。我想着請假吧,估計也就一兩天路上的雪就能化的差不多,到時候就能開那輛農用車送我上公路坐班車,可媽媽一個勁的唸叨請假耽誤課程,叫爸爸騎摩托送我,爸爸沒做聲,點了點頭。第二天依舊冷,我和爸爸各自披了件羊皮大衣上路了,爸爸坐的.直直的,肩膀子也闊開,我怕他脖子灌進冷風把我的圍脖給他圍上了,爸爸嗆着風大聲喊着我“你自己圍好,我不冷,圍脖給你,你就躲在我後面,不要探出腦袋”我抱緊了爸爸,就這樣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到公路邊停了車以後,爸爸抱着我躲在被風處,爸爸睫毛上落着厚厚的霜,整個帽子延邊都是厚厚的霜,是軍用的那種帽子,眼角有冰碴子,估計是風吹的眼淚已經飛出去了,只剩下點水珠結冰了。

班車來了,我把圍脖遞給他就趕緊上車了,回過頭來,爸爸已經縮寫脖子開始發動摩托車了,我才發現爸爸的大黑靴已經全白了,可是他還得走一個小時。

我回想起曾經家裏還沒有農用車的時候,父親不一直都是這樣接送我們的嗎?為什麼我直到高二心才開始疼。

《目送》七十三篇,讀畢回味無窮。

對於目送離別,我想着還是陪伴最好吧。

《目送》讀後感4

生何其難,死何其易。有人悽悽慘慘離去,有人萬眾矚目到來,但人的離去卻比到來要快的多。見證着這一切的人,就如古時神話故事中守護在奈何橋的孟婆一般,注視着人們來來往往步履匆匆,只有自己任然站在原地,無可奈何。《目送》便是這樣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龍應台,這最犀利的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女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面對人生的無奈,她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生命不過一次又一次虛無的輪迴,留下的東西屈指可數,重複的不過是“目送”這一動作罷了,目送着離去,目送着到來,得到痛苦或快樂只有“目送”的這個人而已。時間的火焰靜靜爬過,帶着一條不可泯滅的慘淡的灰燼。

世人皆為到來者,又為離去者,更為目送者。“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出生到世上是何等幸運,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衝破了萬千阻礙地到來,得到了生的自由與喜悦,享受着一切生而為人的快樂。但殊不知這到來只是自己無奈與悲痛的開始。一個時期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時期的開始,一個時期的成長就註定要遇到一些人,隨着時間的流逝,正在經歷着的這段時期悄然過去,有些人,這輩子,就可能再也不見了。

這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處,不無魂魄之漂泊”。啊,淡黃綿綿的沙地上烙印着漸行漸遠的足跡,淡淡微風中傳來若隱若現的清靈的駝鈴聲,附近水面上波光瀲灩,刺眼地映射着這離別的倒影。我所摯愛的人兒,你現在離去的魂魄是否正隨意地漂泊,帶着我對你那最後的目送,遊戲人間。

愛我之人目送着我的成長,我愛之人卻讓我目送着他們的離去,可悲又可泣,離的傷與愛的美緊緊相依,無法分離。有時想要放棄,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可想到要目送我之人的痛苦,便對這個世界有了期待。有時想到要死,一定是因為自己活的.太過認真。人生如此短暫,不過彈指一揮間擦身而過。過往無謂的的爭吵、打罵只會在你目送一些人的離去之後才充滿悔恨,充滿悲傷到胸口快要裂開的痛苦。人不過一死,何不更樂觀地生活?殊不知對於離去的人來説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脱,對於目送這一切的留下來的人才是最殘忍的。不過一死,生不如死才是最痛苦的。

太宰治説:“是等待的人最痛苦,還是讓人等待的人更痛苦呢?無論怎樣,我已無需等待了,這才是最痛苦的事”。目送是無奈的,更是幸福的,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將無盡的愛寄託給目送之人。被迫進行目送這一動作的我們是痛苦的,但當我們連目送這一權利都失去的時候,生活便再無了期望,也無願望。

《目送》讀後感5

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着笑一夜黑甜。温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裏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佔據着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為着叛逆,在大學聯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脱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薺’的無邊着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裏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一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一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一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着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一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一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一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牀,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着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

《目送》讀後感6

《目送》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雅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讓人能夠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意識間,淨化了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寫出脆弱和失落。由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不捨和虛無。

她的文字,包含晨曦沾滿露珠的青草,夾雜着輕微的潮氣與清新,撲面而來。 富含黑暗的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着光茫與明亮,温暖心房。從她的文字中,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温婉,時而脆弱,

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那麼的動人。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寫貧窮的無奈,寫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還有她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下來的心境,還有那曾經相信或是不相信的東西,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看似犀利的一支筆,卻也寫出了最柔軟的一筆。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只因為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與日俱增,她重歸作家學者的生活,也僅僅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明白,我們都只是別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斷地在目送一些事一些人罷了。

目送,其含義為眼睛注視着離開的人或載人的車、船等。可又怎能少了不捨和哀傷呢?人的一生中少不了目送,外公的離世,帶給我無線傷痛。我能更真切的體會到作者情感的細膩,更深刻地認為那是到作者文字中的真諦。

她有她的文字。記錄了她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她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她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放下書,閉上眼睛,思維是那麼的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要面對。

我覺得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應該用感恩的心來對待自己的父母,應該對對漸漸老去的祖輩、父輩對往事的遍遍嘮叨多一份理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親人在的時候總是不夠珍惜,而在她們忽然離去之後,或許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沒有人像家人一樣無私無悔地愛着我們,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那樣,父母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只要兒女在身邊多陪陪他們多照顧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開心。感謝龍應台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裏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7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台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

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娓娓道來。正如作者所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本書闡述了一位母親的人生中的一段歷程,看到的是作者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長度,不過短暫幾十年,電光火石,僅是享受着自然吝嗇地賜予。降世,成長,結婚,生子,入土,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愴,但一切,只能面對。太疼的傷口,你不敢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承受着壓力,黑暗,你早已負荷;處在忙碌的弦上,你幾近崩潰;鐵錚錚的事實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時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時間,因為你不感覺無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種體現,如果學會享受,你就真正成為了時間的主人。

時間的沙漏·也就不復存在。當然,也有一種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輕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臟。任性道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惡,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蒼茫的世界,很多東西過於朦朧,但你不必費力去揭開它的面紗,朦朧美也是一種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淡然就好。

有些事,心知肚明卻不一定要點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卻不必等,做個“醒”的沉默者以利於混沌之世。至於相信,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嚮往,相信會走向不相信,不相信會逐漸相信,我,會站立在中立線,不會尷尬的地界。

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導致步伐不穩,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矇蔽罷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處事不驚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

《目送》讀後感8

那本書講述了父母親情、閨蜜友情,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沒錯!它就是龍應台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目送》。

有一種捨不得你走叫《胭脂》。“媽,我明天我就要走了。”她也許正用空濛蒙的眼睛看着窗外的天,這時立馬把臉轉過來,慌張的看着我,“要走了,什麼要走呢?”這個場景多麼熟悉,每次去外婆家,臨走時,外婆總是那麼説“這不才剛來嗎?着急回去幹嘛?再玩兒會兒。”,每次我們必須離開時,從後車窗回望,準能看見她那孤單落寞的身影。也許幾十年後,我們也會這樣吧!

有一種鐵閨蜜叫《牽掛》。“拜託,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忘了拿出來晾了,請你處理!”“還有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都發黴了。”“你要保重,要保重!”這是閨蜜間最平常的對話。我也有好幾個好閨蜜,我們相識七年了,這七年裏我們吵過,鬧過,但更多的是幸福着,我為有這些閨蜜而幸福。她們在我難受時就會陪在我身邊,在我開心時,總會有她們與我一同分享喜悦;我們中一人獲了獎,其他人便都像是自己得了獎狀那樣開心自豪,這大概就是閨蜜吧!

有一個温暖的家叫《寒色》。家是什麼?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有了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是啊,這都是家,是一個温暖的棲息所,是累了可以回去休息,痛了可以回去治癒,是我們永遠的港灣。如果人是一片葉子,那家就是那棵遮蔽風雨的大樹,如果人是一條魚,那家就是那片温暖自由的.海洋,如果人是一葉小舟,那家就是那個風平浪靜的港灣

有一種遺憾叫《如果》。每個人都有離開世界的那一天,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們誰都無法改變。如果有一天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埋怨自己,為什麼沒有在他年輕時逼他少抽點煙?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控制着他少喝點酒?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留在他身邊?可抱怨和後悔又有何用?我們都清楚的明白,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趁我們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還很長,就從今日開始行動吧!多麼希望親人,能永遠在我們身邊陪着我們呀。

有一種擔憂叫《牽掛》。牽掛,因放心不下而想念。放心不下,是啊,年幼的時候,父母在出門前提醒我們帶好鑰匙,卻總是放心不下,一遍又一遍的詢問;在快要下雨時提醒我們帶傘,卻總是放心不下,再打個電話確定一下;我們出門在外時總放心不下我們的衣食住行,“吃飯了嗎?吃的什麼呀?住在哪裏”?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字眼,父母年邁時,人生就會反轉,給父母打電話時總會問,“最近身體怎麼樣啊?沒感冒吧,加沒加厚衣服啊?自己做沒做飯啊?”幸福在彼此的牽掛中流淌。

目送着你遠去,情愫卻在我心中蔓延開來。

《目送》讀後感9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才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打開書本,扉頁上寫着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為之動容,緊接着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裏,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説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説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着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説。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着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才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台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為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着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台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讀後感10

最近,我在看龍應台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國小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脱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歎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脱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台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為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脱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11

《目送》裏的文章包羅萬象,龍應台女士用她温婉細膩的筆觸將每篇文章刻畫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有不同的感悟,會面對各種各樣這個年齡段所要觸碰的事情。

當我們老了,我們目送着兒女們的成長、獨立,知道有一天離自己遠去,而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孩子老了的時候,他們也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這樣的行為似乎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着,也許該説這是一種愛的延續,但很多時候,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對孩子的愛總是遠遠超過對父母的愛,絕大部分的關心投注於孩子,成家以後孩子長大之前,我們便和孩子們在一起,然後看着孩子到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和他的孩子一起,這能不能算是一種目送?年長的人永遠目送着年輕的人。父母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注視着你,給你絲毫不亞於你給你的孩子一樣沉甸甸的愛。不管他們是什麼學歷,什麼職位,過得怎樣。他們目送着你,直到生命的終結。

所以,當父母們老了的時候,即使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漂亮、聰明、善解人意,變得滿身都是老人斑、開始愚鈍、行動緩慢笨拙、脾氣也開始不好,或許獨自出門就會迷失在某個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許因疾病癱瘓在牀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或者覺得總是不厭其煩地每天天電話給你,只是因為他們孤單寂寞。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在自己的小的時候是如何對自己的好,而現在,他們只是又回到了像他們小時候,是個需要你去照顧的老小孩。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在你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們。

我們無法抗拒時間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來望不到邊界的時光軸。我們或早或晚地會學會一些事情,那些不重複的色彩一點點編織起來。我們學到了什麼,便目送了什麼的.離開。生命裏又多了些什麼新的東西,那些東西逐漸積累、交織,而且你完全不能説它類屬哪一類,它是所有。《目送》這本書也許就是想表達這個,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卻又無法將它們抽離,因為他們是整體。生命裏的不可或缺。

我們目送着燈光下漂浮的塵埃四處懸遊,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羣與自己擦肩而過,目送着那位於好像時光定格在那裏的老街裏的一隻花朵獨自開敗,目送着悲歡離合、舍與不捨,好多東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會知道,但我們所擁有和我們用盡一生去學到的東西讓我們感到滿足,不斷探求,覺得世界有着好多驚喜,自己不曾被拋棄。直到最後,目送着自己走向盡頭。

那時,有人會為你吟唱輓歌,為你獻上白菊,目送着你。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一直重複下去,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實的美麗、深邃、憂傷,我們如此鮮活地活着。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無法言喻那種情感。

《目送》讀後感12

“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地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唯美的語言讓人心醉,一行行羣蟻排衙般,寫父親的離開、母親的忘卻、孩子的別離、朋友的牽掛,寫那些失敗和脆弱,寫不捨與默然,寫盡了生活的曲折和温暖。

初讀《目送》,先是被封面所吸引,淡淡的墨綠色和鵝黃色漸深漸淺的,多窩心的色彩呵。讓我不禁就想到了泥濘的小路上,駝背的老母親撐着把黑傘,眼眶已經紅了,但是怕女兒看到,便哽咽了下來。是對自己骨肉的不捨啊,那可是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看着她從哇哇啼哭的嬰兒到成熟懂事的大姑娘。而現在,卻要望着這樣一個親切而又陌生的背影遠去。“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再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誰不是在父母的追望下離開,然後去追逐自己所向往的東西呢?你嚮往舒適、富足的生活,離開父母的視線去打拼。你或許已經是職場精英了,瞭解最新的資訊,清楚最近哪種養生之道可以消解疲勞;那你還記得嗎?如果,我是説如果,目送你背影離開的老母親現在正站在村口的老榕樹下,不斷朝蔓延向村外的小路的盡頭望去,那裏沒有你的影子了。因為身子骨不靈活了,她就乾脆站着,免得坐下了,沒人攙扶站不起來。在她記憶中,對你的記憶也就只有她捨不得忘掉的背影了。回來吧,就算只是看一眼你的背影,她也願意啊;回來吧,人老了,是不是就招人討厭了呢,是身上那種曾經熟悉,現在卻又令你厭惡的味道還是把你當成小孩子一樣照顧,讓你覺得很沒面子呢?再也許,你也還懷念那一聲聲的叮囑嗎?你早就在這條路上轉了好幾個彎,只不過怕再次離開的不捨嗎?不管是“如果”還是“也許”,回來吧,母親想忘了背影,看看兒子英俊的臉,記住它,在她老去的路上温暖她;回來吧,所有的父母都想忘了背影,那麼就在在離開時,回過頭來看着父母離開,記住他們的滄桑的背影吧。

作者龍應台是個母親,她看着兩個兒子的背影離開,是孩子們介意母親的深情吧。每個人都擁有兩個背影,一個是兒女的背影,另一個便是父母的背影。

當父母到了另一個地方,也許就像《天藍色的彼岸》裏説的那樣,他們會在那個地方等你老了,和你一起前去那個叫做天藍的彼岸的地方。龍應台細細的、淡淡的寫着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失憶,生活還在繼續,不能被周遭的雜亂所影響。

李白目送孟浩然,蘇東坡目送弟弟蘇轍,不僅僅是父母,這樣的目送就如龍應台説的,不斷地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這般目送,帶着愛和釋懷,再多的遺憾都不過在目送中遠去,我們只能往前走,填補那些目送背影的遺憾與空缺。

父母是花,父親是石斛蘭,母親是康乃馨,他們是花,要謝的花。不要忘了,來看此花時,那一回頭的目送就將不再留下什麼惆悵與空白了。

《目送》讀後感13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台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為保護環境而努力,為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温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温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為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讀完《目送》,忽然想起幾天前車站的一件小事。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回想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則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在乎他們的點點滴滴。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14

坐在陽台上,看着太陽漸漸隱去,暮色慢慢籠罩過來。讀完龍應台的《目送》,一種別樣的感覺襲上心頭。

龍應以在這本書的扉頁裏説:“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啊,即使是華人世界裏最犀利的一支筆,也以難以言盡的時候。在這本《目送》裏,我們感受到一位女兒的温情脈脈,感受到那份濃濃的親情四處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識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捨棄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太疼的傷口,不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人不敢去注視。”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着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説:‘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這此文字裏,她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並肩;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的筆觸是那樣幽微、深邃,又是那樣美麗、憂傷。細細讀來,一種淡淡的情愫會縈繞在你心頭,揮之不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着、經歷過“目送”。作為子女對父母的目送——父母會老,會死,會永遠離開;作為父母對子女的目送——子女會長大,會掙脱父母的手,會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闊天空。在這樣的目送裏,充滿了親情的温暖與不得不面對的離別與哀傷。

《目送》讀後感15

我想,每一個看過《目送》的讀者,都會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抨擊心靈,這是龍應台送兒子華安時體悟出的,兒子從小就和自己生活,從未離開,這次要出遠門,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擔憂,不捨,表現出的是濃濃的母愛。

這個時候,我的腦海裏浮現了禿頂頭髮,雙手長繭的父親,他是我心目中的“男神”。父親有5個兄弟姐妹,只有他沒讀過書,他説上國小3天就沒讀了,因為家裏窮,奶奶老是叫他去放羊。

記憶裏,他是司機,開過手扶拖拉機、小四輪、大貨車,當然是自學的,從前考駕照的時候總是請別人幫他去考理論,因為他不識字。而他卻拉着貨去過新疆、湖南……直到現在,他還是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我依然像個小粉絲崇拜明星一樣好奇他有什麼特異功能不認識一個字卻能開車去過那麼多地方。

我3、4歲的時候,總是跟着他一起跑車、母親説每次半夜父親起來發動車子的時候,我總會醒過來,哭喊着跟他一起去,他總是心疼我然後帶着我一起去,跟着他景寧、雲和、平陽到處跑,幫別人拉貨,直到現在,從前那些貨主看見我爸和我一起在上街的.時候,都會“嘲笑他”説這就是小時候跟着你屁股的“小棉襖”嗎。也許,這便是我不喜歡目送最深的牴觸,不想看到父親一個人出門養家那孤獨的背影。

長大了,我很獨立、堅強,小小個子裏藴含了無盡的“早熟”。我漸漸的和他們調換了角色,成了他們的“父母”。14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管理家裏的債務,第一次拿着幾十萬去銀行轉賬的時候,竟沒有一絲膽怯。19歲,我上大學了,沒有讓他們送我去學校,因為我受不了目送的背影,我總是像擔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擔心他們,擔心他們被人騙、擔心他們坐錯車、擔心他們太辛苦。28歲,我結婚了,結婚的前一夜,我跟家裏的兄弟姐妹在玩紙牌,8點鐘的時候,母親過來説,玩什麼紙牌,快去洗漱早點休息,我沒當回事,心想這麼早。9點的時候,電話又打來,母親説快去睡覺,其實是你父親怕你太辛苦明天要忙一天吃不消。電話還沒掛完,我眼裏的淚水已經差點決堤。第二天早上,父親站在家門口看我上車轉身的背影,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從小到大,父親總是一言不發,幾乎沒給我打過電話,沒跟我談過心,沒問過我的成績,卻從母親那裏側面打聽我各種心情,然後通過母親的絮絮叨叨傳達給我。終於我明白,他是這輩子最愛我的男人。

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很多很多這種時光機裏的產物,時光洶湧而去,匆忙得沒有多少細節。而今我已長大,父母卻在時光的記憶裏漸漸老成了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想這一句,同樣適用於對待自己的父母。在時光的沙漏裏,那麼,我決定,多一個電話、多一份問候、多一次回家,多一次陪伴,珍惜家門口看着我遠行的那模糊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