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

這個假期,我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是由她與兒子安德烈在三年間每月一次寫給對方的書信組成的。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屬於龍應台孩子們的獨立宣言,它帶給了我許多啟發與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獨立宣言”——這是這本書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標題。在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個結論引發了我的深思:”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爸媽身邊,你就是‘小孩’,你就沒有身份,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對象。所以,他才會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媽發問,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這段話,我仔細想了想,好像每次見到爸媽的朋友,有關於我的問題,他們從來都是向爸媽發問,主語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對我們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國小孩不獨立,或者説大多數獨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前文我對自己,甚至是這一代人的稱呼是“我們小孩”。沒錯,按照輩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經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根深蒂固。或者説,這是我們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要傳承的“長幼尊卑有別”的理念。

現在有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在呼籲將孩子儘早獨立,學習西方對待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教育理念。可已經在心中紮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輕易改變呢?我並不認為兩種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個全對,或者哪一個全錯。在我看來,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其實是與兩個地方的社會,及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的。所以,我們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意願的教育方式。

二、關於母親

在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面對孩子追求獨立而手足無措的母親。在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安德烈的關懷經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龍應台的文字間,讀出了一絲傷感與失落。我不禁深思:我們在追究獨立的過程中,是否也傷害了自己的母親呢?

正嘗試着追求獨立的我,有時對於媽媽的關懷,也是這般不理解與不耐煩。叛逆期的到來也讓我有了反對父母意見的`衝動。爭吵已不可避免。

從龍應台的書中,我看見了一位母親,面對自己孩子的反對與指責竟是這樣無法應付。試着從媽媽的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説話乾脆,脾氣暴躁,嘗試追求獨立,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賴自己,還不願與自己溝通,心裏應該很難過吧。可能她們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讓我們在獨立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少摔跤碰壁,而我們卻對這些建議拒之不聽,是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好意的母親呢?

合上書本,我對媽媽又多了一份理解。

這本書給教會了正在嘗試獨立的我許多,我也會在閲讀的過程中,漸漸感悟出屬於自己的獨立宣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2

《親愛的安德烈》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龍應台是我一向比較喜歡的作家之一。她用平凡樸實的筆風為我闡述屬於她那個年代的生活情況;她用飽含悲涼的筆調為我描繪出目送的畫面;她用紀實嚴謹的態度來評價過去和未來。她曾説:“所謂子女,不過就你目送着他們離開的身影僅此而已”。一句話道盡天下父母心,因為我未為人父母,可能不能體會《目送》的境界,但《親愛的安德烈》卻深深撼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安德烈》講述的是母親與分別十餘年的兒子之間的對話,通過信件的方式表達出來,全書由短十餘篇信件組成,卻藴意深刻。尖鋭地反射出了當代新青年和父母們之間的矛盾。因為安德烈身受異國文化教育,從而致使這種矛盾的深化突出。

信件中母子二人探討了有關世界文化、中外差異、香港文化、對於不同事物的看法,儘管龍應台自述“這本書原意只是為了瞭解我的兒子而已”的單純念頭,但確實迎合了不少父母和子女的困惑。龍應台在自我簡介欄中所寫職業為母親,所述經歷是“在擔任母親這一職位中,一直表現不良,至今仍未畢業。”很難想象一個紅透半邊天的作家也會如此中肯地評價自己的定位,或許她真的只是想當好一個母親而已。

書,是八年級買的。當時的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自以為不可一世,感性地評定生活中的一切,一點點不順心的事都可能碰觸我的雷點,是一個叛逆期中的孩子。對於這樣一個迷途的孩子,我不斷與父母爭吵,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直至拜讀了這本書,她很好地把我拉出了泥濘的沼澤。

當我讀到龍應台回憶兒時在漁村裏破爛不堪的生活情境時,她的那些敍寫無疑讓我震驚;當我讀到龍應台所推崇的極簡穿衣風格時,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似乎也有此習性;當我讀到龍應台的十八歲那一年甚至無法觀看到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邁出人類歷史上空白的一步時,我又想起母親的兒時是否也活在如此單調的世界裏,視野狹隘的只能看見周邊事物,甚至於不知道這件人類史上的壯舉。

閲讀這本書,我瞭解了許多我所不清楚的父母的兒時,給我帶來巨大的震驚的同時,也磨合了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以後的日子裏,我常常在茶餘飯後問起父母的.兒時。起初,母親還有些許的詫異,但是,爾後她又很耐心地為我描繪70~80年代的中國,我震驚,我在反思……

反思當我吃着KFC早餐時,父母兒時所啃的乾巴巴饅頭、稀薄的粥又是什麼滋味;反思當我追逐名牌潮流時,父母穿着補了又補的衣服艱難度日的情形;反思我在盲目地厭惡學習時,父母又是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多麼美好的事……

溝通是消除隔閡的最好方法。我説我想完成母親未完成的大學夢,我説我想為隻身投入社會的父親撐起一片天。我的父母也曾如此艱辛過,而我今日所抱怨的苦痛又豈非太過小兒科?

龍應台在回覆讀者的信中這樣説“小草有小草的活法,大樹有大樹的活法,小草也會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每個人在人生的跑道上都有着不同的目標,有的人是50米衝刺,也有的人是1000米長跑,還有的人也許是沿途觀賞風景散步的人。”

給河馬刷牙,不可能的事。講述了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對待藝術品,或是人為製造的工藝品的不同看法。龍應台賦以史實配型,戰後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分開的一國之民,卻在交界處的中央廣場上樹起李小龍的金像,這正説明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共同理念,崇尚正義的力量。而這種在於龍應台眼中的工藝品被賦予人文便儼然成為神聖的藝術品,安德烈也終在龍應台的教導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

龍應台以七分認真,二分幽默,一分審視的筆調,安德烈以三分認真,七分玩性的筆調所創之書,當真為千萬家庭帶來了一盞明燈。儘管與初衷有些許不同,但結果還是很好的。

我很感謝《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將我從歧途引向正道,救贖了那些年我的錯。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3

很高興認識你們——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裏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接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台,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歎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着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台試着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着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臉,那隻能説他可能是網上所説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裏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台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為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為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件),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説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着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説,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台。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才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台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蜕變。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4

放假這幾天在家一直在讀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提起龍應台,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這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這段話説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疼點,我們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們又目送着我們的孩子!

選擇看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出於好奇。因為在當今社會,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的時候,為什麼還會有人用信來交流?也許就是帶着這樣的疑惑我選擇了先閲讀龍應台的`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為什麼他們母子會寫信,而一寫就是36封?

原來因為工作關係,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台北,等龍應台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牆,她發現兒子愛她卻並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用寫信來了解她的兒子。

從這麼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個幸運的,自由的人。書中的他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給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相反的她認為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母親她也無權干涉。龍應台用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正是我們學習之處。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之間都能多一些溝通和了解,少一些責備和批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5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這本書講了龍應台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龍應台發現,四年間,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説:“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龍應台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是啊,其實父母並不會在意我們以後會成為一個多有成就,多有名氣的人。他們只是希望我們的生活每天過得開心,平安,擁有安排自己人生的權力。

書裏在母子的對話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與母親意見不合而爭執的時候,但是龍應台並沒有急火攻心,而是選擇尊重,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中國有句古話叫“順者為孝”,於是在生活中父母總是以自己“父母”的'身份來壓我們,什麼事情都得順從。稍微反駁一下就會被家長貼上“不尊重長輩”的名號。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方法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兩代人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從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6

“媽媽,你和我説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説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麼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湧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枱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為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説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説。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台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為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7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卻還是與父母爭吵的我們,還是對待孩子百般無奈的父母,都會在爭吵中肆意的怒罵,之後又在疲憊中無力地哀歎。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彷彿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而對於父母來説,在孩子日益長大的歲月裏,這永遠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深深的溝壑。

直到我看到龍應台説:“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這個十八歲的兒子,在這位母親想要填補那深深的溝壑的同時,她用她與安德烈的36封家書,深深地感動了千千萬萬地讀者。

。我以前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用心良苦,這是一位孩子與母親感人肺腑的對話。直到後來,再次翻閲時,我才覺得龍應台真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對於孩子的不僅僅用愛來衡量,雖然語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訴説,但卻有一種能從書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開了心一樣熱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對孩子説的,以一種淡淡地語氣一點一點地講出來。

看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心很靜,從文中,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悲涼的感覺。作者處處袒露着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卻無能為力,想要推開那堵牆卻又無從下手。其實不只是她與安德烈。十五歲的我們,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卻不如身邊的朋友親近。那種感覺就像一堵無形牆堵在我們的心口。我們依仗着父母的愛,肆無忌憚地沉默着,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們心口的火藥。“啪”的關門聲,是那麼尖鋭又刺痛人心。

書的開頭寫到:“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裏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對了,這似乎就是我們平時與父母慣有的相處方式,龍應台説,那種感覺就像突然一個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過來,你卻不知道往哪裏躲。那種悲傷濃濃的籠罩着,像一股淡淡的菊香縈繞不去。

看完書後,我陷入了沉靜。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學會把所有的話都藏在心裏,而父母卻懇切地希望與你打開心扉地交流。父親節母親節與父母説的那聲“我愛你”卻遠遠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把自己關進手機,與父母在一起卻只是低頭,原來這樣,我們也是愛了。我們和父母之間,那句“我愛你”似乎那麼敷衍,敷衍的讓人心知肚明。轉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覆咀嚼着那句乾燥無味的“我愛你”。

龍應台寫下這些真摯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讓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着化不開的愁與愛。我感到一陣酸楚。想想自己與父母的僵持,母親那些想要説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話,我心裏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親和我説,你要相信我會永遠為你好,可是我卻沒有,我們永遠覺得我們的委屈比她們大,該訴苦的,是我們。

我們總是覺得母親總是挑着所有我不愛聽的字眼,所説的所有話似乎都能毀壞心情,可是,有錯嗎?我們在心裏如此堅定地認為父母逼迫我們學習,沒有他們,我們會更輕鬆。然而龍應台對她的兒子説:“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心裏也許明白,可是想要承認卻不那麼容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決定着我們的未來,可我們還是矇住自己的耳朵,心裏不斷想着,我不想聽你話,你説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以後就能有出息嗎,我不想聽,不想聽。

這本書像是能夠把我們的心放在漏斗上面過濾一遍,讓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現在,你還可以挽救的。當你在閲讀完這本書後,合上書的那一刻,彷彿心結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門也“刺啦”一聲輕悄悄地開了。

《親愛的安德烈》用一種平靜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親與孩子的心靈之旅,卻在我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8

《親愛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間虞老師推薦我看的一本書,是由作者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書信而改編成的書。對於這本書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早點閲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會更懂得媽媽的不容易和兩代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麼。書信中的內容包括了母子對文化、民主政治、獨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與探討。

龍應台因工作原因離開德國,回到台北工作,而安德烈則在德國上學,她一走就是四年。為了更好的瞭解安德烈她強烈要求與安德烈互通書信,徵得了安德烈的同意,這一通就是三年。在來來回回36封書信中,母子會因為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安德烈會很深刻的去思索問題的根源,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差異。東方人習慣集體思維模式,西方人則習慣個人思維模式,西方人在這種個人思維模式下越來越獨立和自尊,而我們卻隨波逐流。安德烈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都會和母親交流,而母親給予他更多的幫助是鼓勵和耐心的教導。

最可貴的是,龍應台和安德烈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差距、距離的遙遠、不同的思維模式而讓代溝越拓越寬,更多的是在書信中母子彼此間坦誠交流,相互瞭解和包容,龍應台由此進入了一個十八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就像龍應台所説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着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第28封信"給河馬刷牙"中龍應台給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課,她對安德烈説:"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假定説,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到動物園裏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感,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會快樂。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們總是在追逐金錢和名聲,樹立錯誤的職業觀,好高騖遠。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義,我想使你快樂的工作才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讀《親愛的安德烈》給我很深的感觸,尤其是在信中龍應台對安德烈的教導和鼓勵,我不禁也會想起媽媽對我平日裏的教導和鼓勵,媽媽總是告訴我"無論身在何處,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所以每當我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我都會很樂觀的'去面對,因為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同時,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就如同安德烈對母親説的:"媽媽,您跟我説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您完全無法理解我是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您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嗎?您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您的心態啊。也就是説,您到今天都沒明白:您的兒子不是您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您的"別人"!"

最後,我想説,不管您是仍在糾結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父母,還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溝通的孩子,我想你應該拿起《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相信您會找到答案!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9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績感和尊嚴,給你快樂。”一句話在腦海盤旋許久,許久。

在我們孩子看來,讀書無用,而一些學生變相的認為讀書是為了父母,成績就是父母的臉面,而父母逼着我們學習,孩子會不停的厭倦,沒有了幸福,沒有了快樂,甚至是親情。

原來在平淡的日子裏,父母早已用心,把未來打造得儘可能簡單、舒適,不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是一個孩子的未來,他們早已經在我們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緩緩的.放下那雙疲憊的餓瘦,讓我們更加幸福、快樂去度過後半生,他們可能也曾後悔,也曾在夜深人靜是偷偷抹下眼淚,第二天依舊笑對我們,而我們只是一度的自責、嫌棄甚至是厭惡、憎恨。從現在起,愛上父母、愛上父母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謝!(張思行)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0

有個不大好的習慣,看了某本覺得不錯的書,就會順藤把絕大部分同個作者的書找出來看,雖然這樣有點機械性重複——畢竟,一樣的筆風,基本類似的主題。龍應台的書,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和《目送》,現在是《親愛的安德烈》作者:龍應台,安德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頁碼:288頁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6.00 元看到引起共鳴的書,就想推薦給身邊的人。每次都會在腦海裏,甚至白紙上列出一長串的名字,最後不了了之。擔心收到推薦的人看了以後,以為我透過書像對方揭示我對對方的不滿,如果擔心別人看了我推薦的《不抱怨的世界》,會打心裏認為我是因為覺得ta太愛抱怨方才力薦。很想把這本書給母親看,讓母親明白,我在理解和努力諒解她的不放手的同時,可以理解並接納我內心渴望她的`快快放手。也許,在絕大多數中國孩子的母親眼裏,孩子永遠都是孩子。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在母親的面前,不論你是30歲,還是50歲,你永遠都是媽媽眼裏的小可愛,小BB。那個時候,這句話總是用來教育我們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可曾想過,這樣的母親,卻永遠在剝奪我們成為一個成年的獨立的人?我沒有反對母親的意思,我也理解她渴望我多多陪在她的身邊,做她的小乖乖,什麼都去徵求她的意見,聽取她的建議。可是,母親不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早就學會了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處理身邊複雜的人際關係,應付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回到家中,我們突然成了一個因為“吃過的飯還沒她吃過的鹽多”“走過的路還沒她走過的橋”多的小孩,我們不再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我們不再擁有考慮和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我總是渴望逃離這樣的母親,這樣的關係。總是在不斷地催促,不斷地逼迫下,一次次被迫回到她的身邊。內心的不愉悦,怎麼也無法通過僵持的笑容掩飾。於是,母親越來越覺得我的離開,越來越加緊她的緊箍咒,那些讓我頭痛欲裂,甚至想要徹底逃離的金箍。並不羨慕龍應台與安德烈之間的關係,因為太清楚這樣的書信基本上在我這裏就變成了彙報生活中的小事,並且儘可能少的提及自己,因為總怕不經意間觸動到她敏感的神經,無意造成了她一夜的無眠,過失徒添了她一縷銀絲。於是,敢説的越來越少,跟自己有關的越來越少。母親覺得我越來越遠,她察覺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的女兒,她感覺女兒對她鎖緊了心門。這樣的一種畸形,習慣了,也就不見得那麼畸形了。希望有勇氣把這本書獻給我親愛的媽媽。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1

你可以説: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幸福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目中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安德烈

老師説,先天下之憂而憂,本應要使我們爭取、抗爭,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聲表達的勇氣。

我們是90後,年輕的一代人。政治書上這樣説:“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的主人。”我們從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試驗品,卻還是聽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聲。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們身上聚焦。或許有人説,年輕才是資本。於是我們整日忙碌,為了成績單上能有一個好的分數——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面臨着會考大學聯考,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信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目光瞄準了市實驗、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為我們知道,不管政治課本上講得多麼“天花亂墜”,一旦失足掉進了職業中學,去接受所謂的職業教育,就會成為沒有前途的人。

我們叛逆,我們會問:“後進者會有多麼無能為力呢?”長輩形容我們“不見棺材不落淚”。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們當然會羨慕,儘管不願意用自由換取。但深知將來自己也會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沒有太多的選擇,又將“美好”告訴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內心的各種慾望,埋頭於書本之中。也為了不讓別人把“叛逆”安在我們頭上。

我們被各種愛包圍,手機、電腦、電子書……父母當然會儘量滿足我們的願望,而自己卻把煩惱隱藏起來,希望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沒錯,改革開放以來,科技教育成就輝煌。我們就這樣被牽着手走路。父母説哪條路不好走,我們就不去嘗試,父母説哪條路好走,我們就紛紛效顰……總是生怕我們這一代人吃苦。漸漸的,在長輩們的庇護下,成為養尊處優的一代。我們學過的“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艱苦奮鬥精神”此刻也消失地無影無蹤。

是不是真的應該“放手”?哪怕只是一會兒功夫。我們不是平庸,不是失敗,而是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我們不害怕錯誤。我們敢於嘗試。我們更應該是頂天立地的一代人。請鬆開手,有些路必須要自己走。不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更像是午夜的夢話。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2

母子通信三年,兩人重新變成朋友,在龍應台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對與眾不同的母子。

在這本書裏,只有36篇長長短短,絮絮叨叨的書信。然而,龍應台卻將安德烈所遇到的問題不偏不倚,毫無掩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我看來,再也沒有什麼話題比書中的話題更真實,再也沒有什麼溝通比龍應台與兒子的溝通更動人了。

“信遲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個星期……別埋怨,兒子18歲了還願意和你寫信,你應該得意了。”書中這樣的句子數不勝數,當我讀到這樣的句子時,總會為兒子和媽媽説話的語氣感到驚訝。隨即腦海裏總會浮現出這樣的情景:當龍應台興致勃勃地點開兒子的電子郵件,剛看前兩句,還鬆了口氣,接着看就開始埋怨兒子不懂事讓自己擔心,當看到最後兩句後就坐立不安了:“沒錯,我們在黃金時代裏,生活的信條就是性、藥、搖滾樂”。

這樣的話兒子也敢説,而且是對着母親説,外國真是這樣開放?上次上生物講到生殖系統時,老師都不出一言,只是讓我們自學?更別説這麼多的敏感字眼,簡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慄,也要挨一頓訓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這樣的情形,龍應台慎重地選擇了溝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們通信以來最短的信:“請你告訴我,你信中的“性、藥、搖滾樂”是現實還是隱喻?”在經過了幾個胡思亂想的不眠之夜後,她收到了兒子充滿諷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託你,不要只和我談大知識分子的話題。這當然是隱喻,生活中有許多樂趣,藥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達到了母子的溝通,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情緒對立。

有一次,安德烈寫了一堆關於搖滾和嘻哈的歷史,然後得意地説:“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龍應台馬上回信給兒子,惡補了一頓關於搖滾樂和嘻哈的知識來越過兒子所説的代溝。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親。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讓那個已十八歲,冷冷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接納他。以至於馬上贏得了兒子心悦誠服的表態:“我和我的母親有了連結。”

可很多時候,我那當老師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這些,除了給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頭苦讀。當我説説LOL,聽聽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業來限制我。

進走孩子的生活,傾聽我們的聲音,才能順利的溝通。

其實,青少年和父母總會或多或少產生一些代溝,為什麼就不能像這對母子一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樣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家長不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幫孩子做出一切的決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縮縮,而是暢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因為只有在尊重與溝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影響,互相激勵,才會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關係。

在我們身邊,許多家長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羈”的時候先去尊重我們,與我們坐在一起耐心地溝通,全面的瞭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然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實施。如果我們的父母都能像龍教授一樣該有多好。

尊重與溝通,這個最容易被養育的辛勞所掩蓋的母親的最重要的工作,龍應台在不斷地努力實踐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讓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溝通。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篇13

20xx年我經常想給我的爸爸寫信,很早就買了郵票和信封, 可無從下筆,他從不上網,拒絕電腦,拒絕手機,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飯買菜看報煮中飯睡午覺看報看電視煮晚飯看報看電視,週末雷打不動的麻將。雖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辦公室學習用電腦玩吃豆子游戲,雖然兒時每個週末爸爸都帶家人去雲峯劇院看電影,雖然記得他喜歡教我寫毛筆字畫工筆畫,雖然爸爸經常帶我去上海動物園看熊貓,去外灘看和平飯店,他會説:看到那個綠色的金字塔頂嗎?裏面有我們設的監視系統。雖然爸爸對我的同學和藹可親讓高中同學至今記得四個菜的早餐。可最近這15年,我們似乎已經沒有交集,包括整個現代社會都和他沒有交集。這些年,爸爸和我們唯一的.交集是報紙雜誌,買南方週末一期未落,看三聯也很認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現代社會搭界的是他居然嘗試過跳舞毯。然後,他生存於上海,放佛他是個局外人。他生存於地球,放佛是來自火星。於我和弟弟的思想,他從無過問,甚至無從流露任何一丁點兒關心,他封鎖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瞭解我們的。

我努力回憶是怎麼樣的事件使以往那個年青的,雖然忠厚但快樂的父親,變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頑固。我甚至用公公60歲學駕駛,練刻章,愛釣魚等等來刺激爸爸,雖然事實上爸爸過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裏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語言。

從大學畢業後自己選擇工作開始,似乎我的家裏,我擁有了話語權,這大概也是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的表現。無論我換什麼工作,換哪個城市生活,爸爸都沒有意見,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離開上海去南方時,爸爸給我寫過一封信,信已經遺落在無數次搬遷中,可內容一直記得,他説他這麼多年沒盡過父親的責任,所以也無權對我的生活發表意見,只是任何時候,我想回家的時候,他和媽媽都在家等我。

因為這封信,我堅持認為我和爸爸,是有種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認,我還是這麼意念着,不同於和媽媽可以家長裏短談東論西的默契,就是心底頭覺得我這個女兒,在他心底固執地佔了個坑。現在因為我也為人母了,所以有種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動我想在坑裏種出花兒來。

讀《親愛的安德烈》,無疑是個促進器。為什麼當年我沒有回信呢?我似乎錯過了一次,現在更侷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慚愧。我也同樣為道德的積極消極困惑過,為處理自己的摔跤躲避過家人甚至整個城市。也為認識自己已經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繪,有時也會思慮,將來我和她的溝通會變成怎樣。她日後的選擇,包括對我的選擇的質疑,我能否全盤接受呢?

我希望,能夠一直學習, 做女兒,做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