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紫禁城的黃昏》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紫禁城的黃昏》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紫禁城的黃昏》讀書筆記

帝師,在中國曆代都享有極高的地位。皇帝與他們之間這種融洽的,不受限制的關係,也許與羅馬皇帝奧勒利烏斯和他的朋友兼導師科尼利厄斯的關係相類似。但不同的是,在中國,一個帝師的地位不僅是一個享有特權的朋友,他還是一個官高位重的官僚,佔據着不遜於總督的位置。

而今天我們所講的帝師莊士敦,更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在1919年進入紫禁城擔任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老師,其實此時,皇帝已宣佈退位,但他在中國人民心中還是作為一個傳統存在着。莊士敦是辛亥革命以後,唯一能進入小朝廷的帝后生活中,並在紫禁城生活過的外國人。他對溥儀的影響是巨大的,幾十年後溥儀回憶説"莊士敦已成為他靈魂的重要部分"。莊士敦在華的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劇烈和痛苦的變革時期,在本書中,莊士敦把自己在華的經歷放在近代中國大背景中,從一個諳熟中國文化繼而又身為帝師的外國人的特殊視角,對他耳聞目睹和親自經歷的大小事件,寫下真實的紀錄,字裏行間浸透着他的審視和思考。

莊士敦在1919年以後才入宮併成為帝師,即他並未跟慈禧有太多的接觸,但在書中有一部分對慈禧的描寫。莊士敦認為慈禧應對清朝的滅亡負主要責任,而很多的西方人普遍認為,慈禧生就了統治者的素質,正因為她,清朝才得以多延續一段時間。在我看來,這種延續其實本身沒有什麼用處,一個已腐爛的木頭再怎麼延續也無法恢復原樣。一個西方的作者曾寫到:1900年以後的慈禧"採取了使中國步入現代化道路的政策,並且依據她強有力的政令,取締了某些舊的規章”。這種説法是有失偏頗的,與其説是慈禧引導了改革,不如説是她不得不跟隨改革,她過去所反對的改革已經不可避免的到來了,她作為一個聰明人不得不接受現實了。“慈禧是那些具有狹隘民族主義思想的頑固派的工具,但她是心甘情願淪為工具的。”莊士敦對光緒的遭遇有很深的同情。慈禧不可能不對這一切負責,但或許慈禧只是生活在各種陰謀下的`無知的婦女,她不可能對一切壞事負責,也不應在她死後,把一切都算在她身上,歷史從來都應該站在公平的角度。

莊士敦之所以有機會成為帝師,全都得益於徐世昌。作為民國總統的他,並不信仰共和,他對中國共和政體的前景持懷疑態度。眾所周知,溥儀已於1912宣佈退位,但他所失去的或許僅僅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旗號而已,他的威望以及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從未下降。倘若共和派為建立一個的共和政府的努力歸於失敗,皇帝隨時可以利用國民感情建立一個有限君主立憲制的新中國。所以徐世昌等人希望溥儀能學習一些關於歐洲政治制度的發展,特別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知識。於是,便聘請莊士敦擔任皇上的英文老師。

莊士敦在任教期間,將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灌輸給少年溥儀,試圖把他培養成一個現代西方式的君主或紳士。電影,留聲機,自行車,鋼琴,電話等但凡宮廷所未見的“奇技淫巧”之物,無不是由莊士敦帶入溥儀的生活之中。莊士敦與溥儀談英國王室的生活和君主立憲制,談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國內戰爭,談西方文學藝術和中國白話文活動,也談及帝制復辟的可能性和各派軍閥的可靠性。?他甚至常帶些《新青年》激進報刊,併為他的皇帝學生引進胡適這樣的新派人物,以至使溥儀一度對少年運動產生興趣,由於莊士敦的原因,溥儀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其他外國人,泰戈爾也曾在莊士敦的引導下與溥儀見面。

在《紫禁城的黃昏》這本書中,從莊士敦的角度來看,溥儀聰慧且關心國家大事,但我們不可否認他身上也帶有一些滿清貴族固有的缺陷,這可能和他早起的教育有關。溥儀不安於紫禁城的禁錮卻又無能為力,他曾為自己設計出逃計劃卻並未實施成功。溥儀決心要清查皇家賬目,此時,那些害怕暴露其瀆職行為的太監竟然縱火燒了建福宮。火災後的18天,暴風雨來臨了,一個在中國宮廷存在了幾千年的制度,在這一天被突然廢除了,紫禁城所有的太監都被驅逐出去了。中國新聞界一致讚揚皇上廢除太監製的行為。當然,莊士敦在這件事上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儘管在那個計劃真正實施的那天到來之前,溥儀一直對所有人保密。

莊士敦十分醉心中國文化,他在竭力“西化”溥儀的同時,自身卻被徹頭徹尾的“中化”。他言必稱皇上,口必雲陛下,甚至在皇上逃往使館的途中都沒有改掉這個習慣。他,常常頂戴花翎,學着清朝遺老的樣子,足邁方步,拱手相揖。就在他努力使溥儀擺脱帝王生活,並使之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自由人的同時,卻又不遺餘力的參加各種與復辟相關的事宜。他認為清朝統治下的人民缺失的不是自由是團結,他認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民國”是在歡呼聲中建立,但民國建立後,很多熱心共和的人都遭到了令人困窘的處境。在這裏暫且不討論辛亥革命以及民國建立有什麼過失之處,但它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有一定正確性可言的。

莊士敦本人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溥儀離開紫禁城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一方面又認為他的皇帝學生有能力領導好這個國家駛出泥潭,重見光明。或許,他要尋找的事這兩者的結合,但是時代的背景是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的。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和衝突,在莊士敦和這本書上,似乎凝聚成一個點。

莊士敦本人也只不過是這個黃昏的過客而已,他的觀點和視角可能不是權威,但他曾經是末代皇帝溥儀最親近的人,是鮮有的如此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他的經歷和觀點對於清朝末期的一些事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今天中西文化又一次劇烈碰撞的歷史時期,或許有千千萬萬個莊士敦存在,新時代的人們,將抱着怎樣的理想,去迎接又一個嶄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