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弟子規》有感集合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13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弟子規》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弟子規》有感集合15篇

讀《弟子規》有感1

讀了《弟子規》第五頁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這是什麼意思?

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我繼續往下看,我看見了註釋:“父母叫你,就應該趕快答應,父母有什麼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懶懶散散。”這樣第一個問題就解決了。但是關鍵在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為爸爸媽媽是生我養我的人呀!我的血管裏,流的不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愛!換句話説,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們生活在不同的身體裏罷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麼我自己讓自己做的事,我還會偷懶嗎?所以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於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當作自己去看待,那麼我們這個世界將充滿愛,充滿孝。

讀《弟子規》有感2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當看到這幾句話時,我們一定都覺得很熟悉。這就是我們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規”。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之淵遠。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歷史已經有五千年了,在中國周邊的一些文明古國也有一些傳統文化歷史,但都沒有完整地記錄他們的文化歷史。唯有中國,文化歷史淵遠流長,從未間斷過。

以前古代人讀書都是非常講究的,女子不能讀書,男子才可以讀。而且除了讀四書五經以外,不能讀別的書。弟子規裏面就有一句“非聖書,屏勿視。敝聰明,壞心智。”。從這點來看,古人對於學習的書籍內容是非常重視的。要是在現代,讀書的內容也十分重要。我們國小生就應該讀一些“感恩系列”等心靈雞湯系列的書或是“笑貓日記”等校園小説,可以帶給我們人生的啟發,培養自己的情商;還可以放鬆一下自己,讓我們在課餘時間開懷大笑。

説到“四書五經”,也就是古人科舉考試所學習的書,中華傳統文化裏的一些。中華傳統文化還有很多,比如説:《孝經》、《千字文》、《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我背過《三字經》、《千字文》和《弟子規》,我覺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簡的就是《弟子規》了。

《弟子規》的總序概括了《弟子規》中的所有內容,它告訴我們了許多道理。

首先,做一個人,要孝順,要孝敬父母親人。我今天去聽了弟子規的教育講座,主講人説了,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只有使用權,它是父母的。就像《論語》裏面講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種種失意,朋友都離你而去,那麼你還有親人陪伴你。因為他們是你的親人,所以可以原諒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錯。你應該用一生的時間來陪伴你的親人,用來還他們以前為你付出的債。而且還要愛護兄弟姐妹,通俗一點講,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結合中華傳統的故事,那就要學習《孔融讓梨》裏發揚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規律,搞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別人看見你儀態很端莊,衣着也整齊,但一進你家,裏面滿地狼藉,而且你的行為一點也不禮貌,那麼你難道還算盡到對別人起碼的尊重了嗎?

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麼再親的朋友忍你幾次以後也會離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幾點,還有一點需要我們做到:泛愛眾,而親仁。

什麼是泛愛眾,而親仁?我們來分解開來理解:

“泛”就是廣泛的意思,“眾”則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來“泛愛眾”就是要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能因為這個人是佼佼者就只親近這一個人,有時候成績好並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就嫌棄他,厭惡他,其實你厭惡別人時別人也覺得你不怎麼樣。相反,如若你親近身邊的每個人,每個人都公平對待,不巴結領導的親戚也不認為其他人沒有權力就遠離他們,則會迎來每個人的喜愛。他們寧願與你這樣親切隨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願意和那些有“關係”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過一個故事,兩個很好的朋友,其中一個騙了另一個,而另一個為了捍衞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紙,心甘情願上他朋友的當。朋友聽後很感動,為自己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來理解“而親仁”,“而親仁”的意思便是要親近有賢德的人,這樣你便會學習他身上的好處,也成為另一個有賢德的人;相反,如果你親近小人,你也會墮落成一個小人。有一句話可以很好地詮釋這句話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幾點之後,如果還有剩餘的時間,你便可以開始學習知識,如果連基本的做人的素質還未達到,還不如先別學習呢。

我們一定要牢記自己是中國人。現在很多人都説,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梁啟超爺爺有句話説的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讓我們承擔起把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下去併發揚光大的重任吧!

讀《弟子規》有感3

從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背讀《弟子規》了,直到現在,爸爸媽媽都以《弟子規》嚴格要求我,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而作為一名剛剛上國小的我,就更應該好好讀讀《弟子規》,讓它成為我們生活學習的好朋友!

《弟子規》這本書是每個人遵守的生活規範,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感恩父母,懂得尊重父母。爸爸媽媽為了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忙碌着,而我們只有努力學習,並時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來報答他們。

又一句“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指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學問。

《弟子規》讓我真正的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讓我也漸漸養成了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它也一定會使我努力成為一個對班級、對學校、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弟子規》有感4

接觸弟子規已經有五年多時間,不過一直都不落實,只是教小孩讀,也不去理解裏面的內容。因為我一直以為,自己語文水平不高,也沒辦法給小孩解釋太多,只要教會孩子讀,等她長大,她自然會明白裏面的道理。其中因為要生第二個小孩,所以沒堅持讀下去,浪費了很多時間。自年10月份左右吧(時間不是很記得)。

我進了明德國學中心這個羣,在羣裏我雖然不常聊天,但我常常會關注羣裏的信息,有些熱心的朋友會發一些有益的網址出來,我都會點來看看。就這麼不經意,我進了傳統文化(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網站。在裏面我看了幾個老師分享的故事,給我人生很大感染和推動。

以前自己是比較任性的。小時候只要媽媽罵一下,我就會躲起來,讓媽媽找不到,讓她着急。結婚後,老公對我很好。每天三餐都是他在煮,買菜的活也是他包。

但因為自己的脾氣不好,還會經常吵架。感覺老公不能幹,老拿他跟別人比。搞得自己也無心教育孩子。現在大女兒也學到我的大噪門,只要妹妹拿她的東西,就會大叫起來,從來不會讓着妹妹。自從看了傳統文化視頻後,我才感覺到自己錯得太離普啦。自己再來對照弟子規裏的話“父母責,須順承”而我自己不但不順從地接

受,還偷偷的躲起來。老公對自己這麼好,不但不會感恩他,還埋怨他,你説這樣的家,有幸福嗎?很榮幸的是我現在學習了傳統文化,讓我現在改變了很多,從以前每天和老公吵,減少到我現在兩個月都不會吵一次。以前一年就只打三四個電話給爸爸媽媽,到現在每個月都會打兩個或三個電話回家,讓父母安心,現在跟爸媽的感

情也加深了很多。有時忙,我沒來得及打電話回家,媽媽就會來電話,問怎麼這麼久沒電話,沒事吧!可想而知,父母以前對我們是多麼擔心呀。

今年回家過年,都給爸媽和公婆帶了禮物。之前問他們想要我們帶些什麼,他們都説不用啦。你現在是有家的人啦,要養小孩,小孩讀書都要錢。只要你們都健康平安回來就好。但是,她們收到我們的禮物時,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很開心。舉例説:“自從我買了這件衣服給公公,他穿上衣服,感覺很合身。所以他就每天都穿着這件衣服,不捨得脱下。雖然以前也有買給他,但因為不夠用心,買回去的都不是很合身,所以他都沒穿。”

我要感謝中國傳統文化,是他讓我認識到什麼是對錯,讓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加倍孝敬父母,讓他們放心。

讀《弟子規》有感5

誦讀中華經典,能讓我們意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能讓我們得到民族文化的滋養。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告訴我們要平等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學習有益的知識。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告訴我們不要讓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憂慮。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讓自己的德行受到損害,讓父母蒙受恥辱。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告訴我們借來的東西要及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難。

“話説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告訴我們話説得多,不如説的少。只説該説的話,不要花言巧語騙人。不要説奸詐取巧的話。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告訴我們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要反問自己喜不喜歡,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就要立刻停止。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告訴我們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因為奸佞小人會乘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影響,最終導致真個人生的失敗。

弟子規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學習有益的知識、要孝敬父母、借來的東西要及時歸還、不要花言巧語騙人、不要和不肯親近仁人君子的小人做朋友。我的收穫很大。

讀《弟子規》有感6

有一天,老師拿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給我們看。我看到這本小冊子有着黃黃的封皮,上面還畫着穿着古代衣服的大人和小孩。這是什麼書呢?老師告訴我們,這本書的名字叫《弟子規》,是從古時候傳下來的,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的。我們要一起學,一起背。

開始背了,“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沒想到古文怪,這麼難讀,我不禁皺起了眉頭。有的同學覺得好玩,開始嘻嘻笑起來。可是,當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其中的含義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些話語中真的藏着許多做人的道理。當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語句時,我不由想起了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很難受。“世文,幫媽媽倒杯水。”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的我,看得正興高采烈。一開始,我並沒有聽到媽媽有氣無力的説話聲。終於聽到媽媽使出全身力氣的説話聲時,我卻還是目不轉睛地邊盯着電視邊説:“等會兒,沒看我忙着嗎?”……現在,讀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的耳邊彷彿又響起了媽媽那輕聲地呼喚。“媽媽,對不起。”我在心裏默默地説。

從《弟子規》中我懂得了許多像“知恩圖報,孝敬父母”這樣的中華傳統美德,我想,懂得了這些道理,我一定會像古時候的人做得一樣好。

讀《弟子規》有感7

晚上,伴着習習涼風,我翻開了《弟子規》,映入眼簾的是“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這樣一句話。細看底下的註釋,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思:至於外表穿着,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猛然間我想了“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古話。

躺在牀上,思緒隨着涼風飛呀飛,飛到了西晉這個時期,我看到了年輕時的阮咸。雖然他家裏並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錢人面前卻泰然自若,一點也不自卑。六月六日這一天,每一個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陽下面曬。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據當時的風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來,路上看見阮咸晾曬自己的舊衣服,都來觀看。但阮咸一點也不在意,他認為:富貴不是可以誇耀的資本,貧寒也不是恥辱,人活着是否有尊嚴關鍵在於他的德行和學識。

思緒不再飄飛,回到了現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個幼兒園門口,一個小女孩竟然對他的同伴説送自己上學的父親是她們家的司機!可笑可悲的背後是深深地思考:我們的社會怎麼啦?我們的孩子怎麼啦?講究物質的奢糜與攀比竟讓純真的孩童至此!試想一下,假如都以現在的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麼10年後,20年後,甚至100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子孫後代將變成怎麼樣的人呢?到時候吃穿的攀比又將如何呢?無數的問號在我腦海中迴盪,久久不能散去……

多虧了這本《弟子規》,他提醒了我們,他喚醒了我們,他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將怎樣做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讀《弟子規》有感8

弟子規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特別是其中一句;“冬則温,夏則清”不僅讓我們知道了基本禮儀,還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後面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讓我給大家講講黃香温席的故事吧!過去漢朝的時候,有個叫黃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當他九歲時,已經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趕走吸人血的蚊子,讓父母好好睡覺。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暖,讓父母睡得暖和。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京城,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有一次早上,我沒有看見媽媽在廚房裏做早餐,在衞生間也沒看見她,我着急了,跑到了媽媽的房間裏,發現媽媽正躺在牀上,雙手捂着肚子,氣色也不太好,我問媽媽:“媽,你怎麼了?”媽媽小聲回答我:“我肚子疼!”我聽了,忙説:"媽媽讓我來吧!"説着趕快到我的房間拿了一個“暖手寶”遞給了她,還給她換了一牀厚厚的被子,然後再燒了一壺水,並拿出一包“茶,10分鐘,水燒開了,發出“嗚——嗚——”的響聲,我在媽媽的杯子裏倒了小半杯開水,只要等開水變温我就可以給媽媽衝藥了,等開水變温的時間大約要5分鐘,在這5分鐘裏幹什麼呢?對了,去教媽媽怎樣才不會讓肚子痛的祕訣吧!我拿了一把小椅子,坐在了媽媽的牀頭説:“現在是冬天沒有暖手寶會冷的,再説你的被子又那麼薄,算了,我的暖手寶給你吧,我再買一個!媽媽只是微笑着點頭,並沒有説些什麼。我看了看手錶,過了6分鐘了,我急忙把藥衝好,遞給媽媽,媽媽肚子好了後,不斷的誇我説,你讓我體會到了“冬則温,夏則清。”

孝心是幸福的基石,只要將它拿去,幸福之屋就會倒塌。

讀《弟子規》有感9

中華上下五千年,經典古籍倍出,就算是泛泛之輩也能列舉一二。我向來是不慕什麼風花雪月的酸詞的,但卻深深歡喜着古人的詩文。如同品嚐一杯香茗,淺嘗斟酌,緩緩入味。最喜的古籍當是《弟子規》一文,它雖不是長篇論述,卻顯精緻,藴含哲理。今有幸拜讀此文,在此略發見解。

今之世人免不得相交,世人有善惡之別,有嫻雅粗俗之別,亦有風俗之別。八方異士相交,混跡於社會之間,最免不得衝撞口角,更甚者大打出手,拳腳相加。何必?《弟子規》有云:“言語忍,忿之泯。”世人皆不願吃虧倒爭得面紅耳赤,有時退讓寬容倒是更金貴的。待人處世貴在以德服人,重在親善。不消説“勢服人,心不然;禮服人,方無言。”無論何時何處何人,都理應謹記一個“理”與“善”字。安定和諧皆是人人所向往的,國家亦是。“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泛愛眾》篇告之世人:處世間,人與人,應友善。四海之內皆兄弟,同是炎黃子孫,共承一脈,凡遇事先講“善”,四方有愛,豈不善哉?

中國者,方圓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也。國之大,欲昌盛,順民心。核心價值觀流淌心河,盛於各方,則國首要,講民主,為人民。《弟子規》中一句“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此意教導國之領袖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應有“事諸父,如事父”之感悟。在其位,謀其政。當摒棄“腐敗潮”,事事躬親力行也,弘揚正氣樹新風。最怕是,一富一貧兩景色。政府應當表率行,即訪民間,抓好扶貧是首要。國之心,裝人民;國之順,在領袖;國之昌盛,當靠人民大家。不可弄虛作假,不可貪污腐朽,不可只光喊口號便無行動,萬萬不可棄人民之不顧。國再大,也須領袖,慎行執權,謹“富強”目標,腳踏實地。此後昌盛,普天同樂,豈不樂哉?

莘莘學子自當是國之棟樑,首要事,愛讀書。學子讀書,貴在自覺自立。讀書若不力行,但學文,長了浮華,又何如?讀書若只力行,不學文,任憑己見,卻昧理真。《弟子規》中教導“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讀書應當“勤”,博覽羣書深研究,理應抱有“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之悟。任誰皆須一番努力才能有所成功,倘一時不成,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加倍功夫後,終會見月明。學子們,當秉着一顆赤誠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雖人智有高低之別,綿薄之力當出。懷揣着自強不息之民族精神,用才華全副武裝。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人才強國,豈不壯哉?

人民者,愛國也,敬業也,誠信也,友善也,萌理想之芽!

社會者,自由也,平等也,公正也,法治也,綻燦爛之花!

國家者,富強也,民主也,文明也,和諧也,結自強之果!

人民,社會,國家,齊聚。共築一箇中國夢。

愚輩之見,雖不高明,但也盡心焉爾矣。有感而發,萬望不至一片批聲。

後記:

昨夜有感《弟子規》,傾身奮筆枕上書。

小輩在此訴衷腸,字字珠璣滿腔血。

核心價值駐心間,能人妙士領風騷。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讀《弟子規》有感10

我今天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

總序部分概括地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入則孝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的道理。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瞭解父母的好惡,力爭為父母生活的更好創造條件。在這些方面,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為什麼説只是還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間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在有些細節上還不夠注意,比如,有時父母教育我時,嫌他們嘮叨,沒有做到“父母教,須敬聽”。

出則悌的主要內容是: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並要學禮、懂禮等等。我在尊敬師長方面做的很好,對於和長輩我都能做到見面主動問好,從內心去尊敬他們,但是有些時候和同學相處的不太好,離“兄弟睦”的要求有點差距,會努力做的更好。

謹和信的內容主要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着要端正,説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我感覺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較好,能夠以誠待人。但是在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有時東西擺放比較亂,而不經常收拾。另外,我在經常反省自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不擅於和不願意做自批評,這是以後需要改正的,因為只有經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掉缺點,從而使自己進步。

泛愛眾、親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誹謗別人,不強人所難等等。

今天,我就讀到了親仁這一部分,以後我會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讀完的,從我讀的弟子規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發現了自己的不少缺點,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弟子規》有感11

在學校的建議下,我最近讀了一本名為《弟子規》的書。這本書以“三字經”的格式,給我們講述了做人的道理。因為“三字經”的格式是一種古文,很多內容我根本看不懂,所以作者還給它們加了譯文,並列舉了相關的故事,圖文並貌,讓我一看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也讓我一看就愛不釋手,從中也讓我受益無窮。

這本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值得我們好好品味,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這句話,它的意思是:當自己有能力,可以為眾人服務時,不可以只考慮自己而不捨得付出;對於別人的才華,應該佩服並加以學習,而不可以嫉妒甚至毀謗。我覺得這句話特別值得我們國小生們認真地學習和領會,它教育我們人不能自私、驕傲,要學會謙虛做人,時刻想到為集體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拿我本人來説,我也特別想為班集體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幸運的是,我每天早讀時有機會給同學們帶讀,看到同學們那麼認真的神情真讓我感到高興。另外,我也要學會謙虛,多向那些優秀的同學們學習。你看,我們班上有那麼多成績比我優秀的同學,還有很多同學有各種各樣的特長,他們都比我有才華,我就要以他們為榜樣,做到“人所能、勿輕訾”,虛心向他們學習,我相信我的成績也一定會提高,表現也會更優秀的。

《弟子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相信你讀了也會終身受益的。

讀《弟子規》有感12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什麼是“弟子規”呢?“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範。如果一個學生沒有規範,那他還能稱得上是一個好學生嗎?

當我讀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一句時,讓我想到了閔子騫勸父留母的故事:閔子騫很小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父親又娶了個繼母,生下了兩個兒子。繼母很偏心,冬天,繼母給親生兒子用棉花做冬衣,給閔子騫的冬衣卻是用蘆花做的,但閔子騫也不講,所以父親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有一天,父親出門,讓閔子騫趕車,閔子騫冷得直髮抖,父親見了,拿起鞭子打了他幾下。閔子騫的衣服破了,蘆花從裏面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是繼母乾的,一氣之下要把繼母趕出門。閔子騫哭着勸父親把繼母留下,父親十分感動,留下了繼母,繼母非常慚愧,從此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楊對待閔子騫,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父母從小愛護我們,那麼孝順他們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會困難呢?父母不喜歡我們,而我們仍然能夠孝順他們,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順啊!

記得有一次我去上培訓班,媽媽要我去綠柳居飯店吃飯,我偏不聽,非要在家裏吃飯,後來我還頂嘴。現在讀了《弟子規》,想想自己的不對,真是感到慚愧。

有的小朋友會説:“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其實,你的爸爸媽媽可能只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愛意,他們把對你的愛都埋在心裏了。即使爸爸媽媽真的討厭你,你也要發自內心地愛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爸爸媽媽看到你這麼乖,一定會喜歡你的。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讀《弟子規》有感13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很多,演員表演出一個鮮活的人物很容易,但在生活中做一個心靈純潔,沒有私心的人卻很難。這無疑是因為戲可以反覆琢磨,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戲是虛構的,生活才是真實的。《弟子規》中的一詞一句,都組成了一個完完整整的道德系統,貫徹了國小生的生活。做為國小生,就更應該學習《弟子規》,在其間感受聖人的諄諄教誨。

“首孝悌”,就是説要孝敬父母,尊敬別人。行孝是為人子女之本分,好多人往往注重將事情做得好大,好想要做到像“卧冰求鯉”一樣偉大,而有些人則是把孝敬父母當做工作一樣對待,之所以時不時看望父母,是因為怕別人説他望恩。而《弟子規》恰恰是要我們從細節入手,做到孝心常在,絕不是一時的思想。再就是尊敬長輩,一個人如果對長輩都喪失了尊重,對其他人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了,當然,他所做的事也很難被別人認可,支持。

“次謹信”,告訴我們要小心誤入歪門邪道,對邪僻之事絕勿問。還要有信用,一個人,一個公司,甚至是一個品牌,有了信用,人民才會相信你。世界著名的“海爾”品牌,不就是靠誠信才被人信任的嗎?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説的就是與人交往要平和,要寬以待人。多與有仁義的人交往,向他們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如果這些做完了,還有力氣,就學習其他的知識。在生活中,就是要取長補短,向身邊的人請教,虛心一點,不懂就問。

學習《弟子規》,將聖人的教誨融入生活,融入學習。尊敬他人,虛心請教,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些不就是國小生要做的嗎?《弟子規》這一文化瑰寶,這一學習方向,在歷史長河中永遠璀璨。我們在學習中也在完善自我,樹立起正確的觀點,思想也有了昇華的過程。

孝敬父母,愛周圍的人,信任別人,虛心請教,這個社會才更加和諧。

讀《弟子規》有感14

從小到大,唸了十幾年的書,直到最近這兩年學習傳統文化,才知道有《弟子規》這樣一本專門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書。如果我們這些已經知道,並認真學習《弟子規》教誨的人,能夠將這本經廣為流佈,使其深入人心,相信,未來的世界是美好的,未來的孩子們是幸福的,未來的父母、老師是省心的,整個社會是和諧的、融洽的,快樂的。為了這個目標,我也一定要從我做起,謹記諸位大德老師的教誨,努力改過,早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依《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7個部分列舉出為人弟子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良好教材,這樣一本亙古彌新的經典,勝過成百上千的現代繪本,真的是物美價廉,是普通百姓家庭最好的選擇,但是,雖然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有《弟子規》這樣一本書,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這本書的真正地位和力量,其實包括現在的我,也沒有真正將《弟子規》中每一條都落到實處,我相信,直到有一天,我們真正能紮紮實實的做好《弟子規》,真正幸福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只有真正受益,真正做到的人,為大眾講演,才能真正改變人們“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想,提升人們的素質,淨化社會人心,災難才能越來越少,環境也將更加美好。

《弟子規》開篇“總敍”,就將聖人對於弟子的要求,簡要述説,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學習了弟子規,經過一年左右的實踐,我體會到“孝”是做人的根基。讀着“入則孝”中的經文,心中不免慚愧有加,我家是姐妹兩個,因為自己從國小習尚可,身體又弱,所以,媽媽總是讓我放學就讀書、寫作業,家務活很少幹,漸漸長大,自己寧肯看閒書,也不去幫忙做事,慢慢養成了懶惰的習性,更由於從小隻知啃書本,所以在工作崗位上,總有能力不足之感,領導交給的任務總是完成的不那麼令人滿意;更由於自恃學習成績好,漸漸有了驕傲的心態,對父母的教誨總覺不入耳,媽媽耳朵不好,更是沒有我懂得多,逐漸養成了嬌小姐的脾氣,聽不進一點意見,只有自己給別人意見,從不檢討自己,甚至有時脾氣來了,還要將父母長輩嚷嚷一頓,真正是大不孝,自己早已是地獄眾生而不自知,還自以為聰明過人,善良可愛。真乃“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見他人短處,不見自己短處”,有時明知自己脾氣不好,不夠孝順,就是不肯改過,總要尋找父母長輩的不是來為自己開脱。

經過讀誦、聆聽蔡老師講解各種經典,以及弟子規,才逐漸將自己的傲氣收斂,嗔晦心轉變,時時念母親、叔叔(生父已過世)的好處,婆婆、公公的辛苦;自己也已生養了小孩,為人父母的艱辛才體會了一點點,相比較父輩們吃的苦,我們所經歷的還不到他們的十分之一,我們若再不孝順,怎麼對得起生我、養我20幾年的父母,培養我成才的國家。一個人,只有心中常存感恩,她的人生才會有踏實的幸福感,才會保持、甚至增長自己的幸福指數。

一個人能發自內心的孝順父母,無慾無求的去儘自己的本分,這樣就是與人的性德相應,自然而然就會長養慈悲心,恭敬心,對身邊的一草一木,對自己接觸的外界環境,心生恭敬、從容淡定,後面的“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親仁,進而餘力學文”,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不過,我們現代人由於缺少從小薰陶儒家文化的根基,所以,用兩三年的時間,堅持每天讀誦《弟子規》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根基才能扎得牢,將來長成的大樹才能枝繁葉茂,堪為棟樑之才。

讀《弟子規》有感15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發現許多追崇西洋文化的華人常以不屑的態度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這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不但不過時,還能使我們變成更加完美的人。《弟子規》就是這麼一本好書。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孩子,還是兒童,少年,甚至壯年,老年都耳熟能詳,熟讀成誦。《弟子規》早已成為歷史的篇章,成為華夏兒女成長的腳印。

“弟子規,聖人訓……”一遍遍誦讀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規》,一次次聆聽着《弟子規》給我們帶來的諄諄教誨,一遍遍體會《弟子規》中的每一個字藴藏着的哲理,我認真的實踐着書中的任何一個字。領悟到了文中許多的深刻道理。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裏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幹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痠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兒發着牢騷。“來,好兒子,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着。現在再回想一下,我真的意識到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説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後,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裏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啟示。“孝、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孔聖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做一名優秀的學生。

讓《弟子規》點燃我們心靈的火把,點燃心中那盞不滅的燈。讓《弟子規》永恆,讓經典永恆,讓愛永恆!

Tags:弟子規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