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彙編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當光明的使者降臨到灰暗的塵埃,絢麗的彩虹綻放出雨殤後的光彩,稚嫩但又甜美的童聲淌過了天堂的階梯,一羣被遮住翅膀的小天使們終於來到的理解的彼岸,感受到了愛。

——題記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的著名影片,不同於其他片子,這部影片中沒有美女,沒有金錢,也沒有權力,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們的理解,和孩子們的互相關愛。因此,這部陽光情感片也被評為法國電影中的心靈雞湯。

看完這部影片,我思考了許多,影片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嚴重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只要放一個到我們現在的班級裏就夠我們老師受的了。

片中的學監馬修老師在剛來到池塘之地的時候,正是他經歷了人生中的各種挫折後的最低點,所以,當他初看到這些孩子的時候,便覺得他們和自己一樣,只是不被他人理解,不相信他們真的如校長所説,有那麼壞,那麼不懂事,只是覺得他們的純真、美好,都被校長的”暴力教育“給遮蓋起來了。於是,他決定用他徹底的真心去感化他們,靠近他們,尋找孩子們真正需要的,並用音樂去撫慰他們,包容他們。就算到最後找到了那個偷了20萬法郎的孩子,也沒有輕易將他交給警局,而是找他談心,瞭解他偷錢真正的動機,並把他這不可饒恕的行為當成了教育的資源。

而我們中的部分老師,雖然口口聲聲説愛學生如愛自己的孩子,但當孩子真的出現什麼問題的時候,仍只會罰站、罰抄、罰做,甚至動不動還需要請家長、寫檢討。這樣的行為, 雖然也有震懾的作用,但無疑給孩子在潛意識中灌輸了”這個老師,我不能把他當朋友“的理念,孩子們也自然不會願意將自己的真心話告訴我們。

”徹底的真愛“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就可以詮釋的,我們口口聲聲訴説着的愛,真的都付諸行動了嗎?我們並沒有設身處地的考慮孩子們的感受,只是一昧的”實施“着自己覺得對孩子們好的”方案“,無法真正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也正是我們許多老師覺得學生們不聽話,和感覺上課累的重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還記得結尾時,孩子們將自己的祝福寫在紙飛機上,那一個個的紙飛機,就好像一個個小花骨朵兒,代表着孩子們剛剛綻放的夢想,送給了即將要離去的馬修,他們那時所唱的《風箏》,正是他們的理想,沒有束縛,自由自在。而作為一個老師,我也深深的明白了,有時候,愛與理解真的可以改變那些我們所謂的後進生,感化每個人。愛,永遠在理解的彼岸,等待着我們的發現。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一部《放牛班的春天》深深地震撼了我。片中沒有Jack和Rose愛的死去活來的愛情,也沒有"我要打十個"的帥氣的動作,更沒有"曾經有份真誠的愛情…"的搞笑片段。而是講述了一個老師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慢慢挖掘出了一羣看似搗蛋一無是處的孩子們身上的優點,他們熱愛唱歌只是缺乏正規的教導。聯繫我們,更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自暴自棄,要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

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似乎沒有未來,有點落魄的甚至發誓不再作曲的馬修老師。馬修剛來時是很無奈,意圖擺出威嚴卻有不名池塘府規矩,儘管一次又一次被學生戲耍,但他還是用音樂勾出了他們內心的美好,希望以及渴望未來的權利。雖然馬修老師最後被迫辭職,但他卻在那個學校教出來他人生最好的課!他不僅教會了學生們怎樣唱歌,更教會了學生們怎樣做人。馬修老師雖然長的不高,但這並不影響他靈魂的高度。他對每個學生的愛如同父愛一般。他對學生的教導就像黑暗中的燈光指引着學生們前進。

與馬修老師的寬容行成強烈對比的便是校長,這個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的小人搶別人的教學成果,還嚴厲地體罰學生,他把學校搞的像是監獄。他被炒魷魚是他應得的下場。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寬容,學會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抓住別人的一個小小的缺點就糾纏很久。

還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擁有美好嗓音的莫翰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自己也許不會發現,但只要自己是千里馬,就不要擔心沒有伯樂。當自己的優點被挖掘出來,一定要好好珍惜,並且最好的利用。讓自己的人生過的充實。

還值得學習的是每週六都在等待父母來接自己的那個小靚仔。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父母已經去世,但他卻始終有那份信念,一直在堅持,每週六都一個人校門口獨自等待。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雖然不是他父母來接他走。但有一位愛他如愛自己兒子的人接走,那就是馬修老師。

片中最感人的便是馬修老師快離開學校,他以為沒有學生來送他。但他路過窗口時卻看到很多紙飛機從裏面飛了出來,飛機上有學生們寫的祝福的話語。還有很多雙手在窗口為他鼓掌送別。其實生活中的感動並不要做出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有時候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足以讓我們感動一生。

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是有像馬修老師這樣的人的,也許現在還沒有遇到,但當我們遇到一定要珍惜。要相信,如果和這種人做朋友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生活中是不可能沒有像校長那樣的小人的。也許自己此時此刻還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我們要像麥神父和朗老師一樣出淤泥而不染。要有一個純潔的心。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好。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我似乎更概括地看到了一個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這部影片給了我這樣一些有用的啟示:

一、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着想

我想:我們的教師所做的一切,不管是表揚還 是批評,最後都應該為了促進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仔細想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的批評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讓學生聽話,乖乖地坐着,不要鬧事。影片中的馬修老師,他能恰當好處地處理孩子的犯錯。他始終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即時孩子犯了錯,她也能寬容對待,然後用正確的方法指引孩子,如教育孩子承擔自己惹下的禍,教育孩子勇氣承擔自己的責任。甚至馬修老師的方式不被那個冷酷的校長認同,百般誤解,仍然有勇氣繼續自己的教育信仰。

二、讓孩子找到有意義的事

這部影片還 有另外一個名字:唱詩班的孩子。文中,馬修老師用神聖的歌曲來治療孩子們早已忘記的美德。那一首首動聽的歌曲震撼了孩子,也深深震撼了我們每一個觀眾。其中一個孩子,已經徹底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但是,由於其擁有音樂的天賦被老師發現,肯定,然後為這個孩子鋪就了一條健康、積極的人生道路。這也使我想起前一段時間看的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面的老師讓孩子排練莎士比亞的作品獲得了極大地成功,使孩子的能力、品德都獲得了較全面的發展。我想: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必要指引一條道路,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意義。

三、教師的情趣和幽默

不管是大孩子還 是小孩子,都不太喜歡固執、古板、眼裏只有考試題,沒有趣味感的教師。在這部影片裏,馬修老師幽默與寬容並存。例如,一個孩子在黑板上給他畫漫畫,老師進來看了也給這個孩子畫上一幅,惹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孩子們在宿舍裏給馬修老師編一些小曲,自娛自樂,馬修老師讓他繼續唱下去,對其唱的內容不予關注,弱化,而評價其唱功。相反,那個校長確對孩子們的過錯甚至玩笑也是耿耿於懷,顯得有些可惡可悲可笑。其實,教師是否具有幽默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不過,整個影片看下來,我對這樣一個安排頗具想法,不知是編劇者刻意為之,而是無意的安排。這裏的馬修老師是個單身又沒有小孩的無牽無掛的人。而且還 是個年紀較長的人,於是,他的身上就不可能出現家務事,成了一個純粹的教師。但是我們真實的生活中,老師們卻都是有着很多的身份。也許,真要做個優秀的教師確實也要犧牲掉其他的一些身份該盡的責任。馬修老師所做的一切又完全不是出於榮譽,更談不上為了工資,他白天為孩子上課,晚上為孩子們編歌,他的時間與精力也是全部奉獻給了孩子。他的身上有着我們現在反覆倡導的教師的品格:奉獻、美德、公平、堅持等是值得一學的。相信,馬修老師雖然辛苦,但是內心也是快樂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發生在1949年法國的一個鄉村教養院,名叫“池塘之底”。在這所教養院裏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些行為偏執、叛逆頑劣的少年,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他們,高壓的政策反而激化了他們的逆反心理,經常發生嚴重的衝突。失意的音樂家馬修頂替不堪忍受的前任來代課,馬修驚奇的發現這所學校裏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孩子們封閉的心靈,他組建了合唱團,並採用正面、積極、激勵的教育方法逐漸取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也逐漸被激發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了挖掘,其中皮埃爾日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指揮家,而馬修卻始終過着平凡的生活。

皮埃爾,一個長相帥氣,卻經常捉弄別人,侮辱院長、老師,幹了數不清壞事的孩子。他常常獨自前往教室練聲,他的聲音穿越校園,彷彿是來自天堂的聲音。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從來不肯在大家面前展示歌喉,甚至以戲謔的姿態將自己出局。最終馬修老師的愛還是感化了他頑固的心靈,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指揮家。

拉齊校長,自私自利,為人冷酷,完全不考慮孩子們的感受,對犯錯的孩子處以嚴酷的體罰,例如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而且喜歡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最後被聯合投訴而下台。

馬修,一個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老師,也是這部影片中我最欣賞、最敬畏的人物。面對學校的酷刑教育,他明白孩子們的內心早已被圍牆圍的麻木,這需要柔和的力量去感化他們。於是,馬修老師用音樂挖掘了那些被大人們遺棄的孩子們的童年趣事,馬修老師用他的愛,他的無私,他的包容,他的精神力量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幫助那些在別人眼裏無藥可救的孩子們,他的音樂引導了那些迷途的孩子們,激發了他們積極、熱情的生活態度。

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了解這些孩子們的心理,知道他們的需求,理解、尊重他們。同時,馬修的教育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當他替某人隱瞞錯誤並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當他不歧視差生反而分派適合他們的任務,當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而善意撒謊時,無不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滿足需求、情感先導、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壞的老師,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師,往往一句温柔的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讓他人眼中毫無希望的壞學生,重新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方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用愛心與信心,相信總有一天,學生們會蜕變成美麗的蝴蝶。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我似乎更概括地看到了一個優秀老師所具備的品質。這部影片給了我這樣一些有用的啟示:

一、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着想

我想:我們的老師所做的一切,不管是表揚還 是批評,最後都應該為了促進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仔細想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的批評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讓學生聽話,乖乖地坐着,不要鬧事。影片中的馬修老師,他能恰當好處地處理孩子的犯錯。他始終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即時孩子犯了錯,她也能寬容對待,然後用正確的方法指引孩子,如教育孩子承擔自己惹下的禍,教育孩子勇氣承擔自己的責任。甚至馬修老師的方式不被那個冷酷的校長認同,百般誤解,仍然有勇氣繼續自己的教育信仰。

二、讓孩子找到有意義的事

這部影片還 有另外一個名字:唱詩班的孩子。文中,馬修老師用神聖的歌曲來治療孩子們早已忘記的美德。那一首首動聽的歌曲震撼了孩子,也深深震撼了我們每一個觀眾。其中一個孩子,已經徹底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但是,由於其擁有音樂的天賦被老師發現,肯定,然後為這個孩子鋪就了一條健康、積極的人生道路。這也使我想起前一段時間看的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面的老師讓孩子排練莎士比亞的作品獲得了極大地成功,使孩子的能力、品德都獲得了較全面的發展。我想: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必要指引一條道路,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意義。

三、老師的情趣和幽默

不管是大孩子還 是小孩子,都不太喜歡固執、古板、眼裏只有考試題,沒有趣味感的老師。在這部影片裏,馬修老師幽默與寬容並存。例如,一個孩子在黑板上給他畫漫畫,老師進來看了也給這個孩子畫上一幅,惹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孩子們在宿舍裏給馬修老師編一些小曲,自娛自樂,馬修老師讓他繼續唱下去,對其唱的內容不予關注,弱化,而評價其唱功。相反,那個校長確對孩子們的過錯甚至玩笑也是耿耿於懷,顯得有些可惡可悲可笑。其實,老師是否具有幽默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不過,整個影片看下來,我對這樣一個安排頗具想法,不知是編劇者刻意為之,而是無意的`安排。這裏的馬修老師是個單身又沒有小孩的無牽無掛的人。而且還 是個年紀較長的人,於是,他的身上就不可能出現家務事,成了一個純粹的老師。但是我們真實的生活中,老師們卻都是有着很多的身份。也許,真要做個優秀的老師確實也要犧牲掉其他的一些身份該盡的責任。馬修老師所做的一切又完全不是出於榮譽,更談不上為了工資,他白日為孩子上課,夜晚為孩子們編歌,他的時間與精力也是全部奉獻給了孩子。他的身上有着我們現在反覆倡導的老師的品格:奉獻、美德、公平、堅持等是值得一學的。相信,馬修老師雖然辛苦,但是內心也是快樂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

藉着師德教育的機會我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個平凡老師和問題學生的故事,我也是一個體育教師,工作第八年,每年都會陸陸續續有幾個學生來看我,為我帶來問候,帶來感動,這種問候類似於影片中孩子們送給馬修的“紙飛機”,這種感動更讓我堅信自己選擇了一份正確的事業。

影片的一開始是演繹一個偉大的指揮家的成功形象,而這個人年少時是放牛班的一員,是一個叫馬修的人影響了他的一生,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在於,他不是在歌頌偉大的教育家式的人物,而是通過平淡的故事講述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馬修,恰恰正在於馬修的平凡和普通。

體育課中有一種課叫“放羊課”,所謂的放羊課就是隨便扔幾樣器材或者在一定的場地內讓他們自由活動,老師的存在與否並不會對學生的課堂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不加區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稱作“放羊”式教育,雖然我不懂法語但是我想這裏所説的“放牛”類似於中國式的“放羊”,無論是放羊還是放牛都意味着教育者的不負責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藥。

影片裏的放牛班多指學生的不可救藥,而這些不可救藥的學生在校長的鐵血冷酷式教育下,變得更加不可救藥,但當馬修的出現,一切都隨着帶來改變,一個“失敗”的音樂家,“小小”的學監馬修的到來而改變。馬修是這樣的其貌不揚,他沒有魁梧的身材,沒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禿頂的腦袋讓他看起來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創造了奇蹟。他從這些讓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養出來世界著名的指揮家“皮埃爾”,並讓受他教化的學生在幾十年後滿懷着敬慕和熱愛的心情來懷戀他,這本身就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無上光榮和莫大成就。

是什麼讓一個平凡的教師有這樣的成就,馬修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們所有的過錯並給他們改過的機會;馬修用他寬廣的愛心熔化了孩子內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馬修永遠對每一個孩子都深懷信心,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個寬容而富於愛心的人,十惡不赦的孩子是沒有的,即便墮落固執如蒙丹的孩子,他也自有其坦率和可愛的一面。而鄙視疏遠他們、對他們以暴制暴只能換來他們對社會的更猛烈瘋狂的報復,這不能不令教育者引以為戒。

願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台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7

今天,我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感慨頗多。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一個教師在一個叫做“池塘之底”的地方,作為一個音樂教師,用音樂教育哪些被其他人看作是有問題的孩子,並且最終改變了一些孩子的命運。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應當做到“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

在克萊門特.馬修來到“池塘之底”之前,學校教育的模式是“行動—反應”,即在暴力的方式下壓迫孩子,一切行動全憑主管者的主觀意願,包括隨意體罰學生。但教育不應該是這樣,所以當馬修來到學校後積極地去教育學生,開展各類娛樂活動,在相處的過程中以一顆包容、寬廣的心去感化孩子。教育就應當這樣,不因世俗中對某些孩子的看法如何,在學校了他們都是相同的。作為教育者,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加諸與孩子。在知識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所以應當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並且用教育的力量來改變孩子的一生。

另一個方面,“因材施教”也應當被重視,強迫着去學不喜歡或者根本就不適合的東西,對於教育來説是一種失敗,我們應當積極去發現孩子的喜好、天賦並且依據此來進行教育。因材施教更容易出現頂尖的人才,就像影片中的音樂家皮埃爾.莫昂奇。作為一個老師應當與孩子找到共鳴。影片中的馬修和孩子們就是找到了他們共同的興趣,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最終使這些孩子在音樂方面找到了他們的立足點,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有教無類是一種教學態度,而因材施教則是一種方式,一種教學的最好的方式。至聖孔子也曾因發出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故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當做到有教無類,充分尊重學生,不因無關學問的其它原因而歧視乃至拋棄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更不會成為全才,通才。所以,我們要着重去發現學生的特長,優勢,進而去教育他們,並將它們引領上正確的道路,這才是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正如馬修老師一樣,排練同學唱歌進而融入了他的班級,最終培育出了優秀的音樂家。

最讓我感動的是影片結尾時告訴我們的關於馬修老師離開“池塘之地”後的生活:他一如既往的用愛感化着其他的孩子,引導者其他的孩子。我想,,作為一個老師,在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學生事業有成跟讓自己幸福的事了,所以馬修老師是幸福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

在高中的時候,我曾經是貝塔斯曼書友會的一名會員,那時我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免費收到書友會一些免費介紹新書的資料,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當時它是作為為數不多的影視製品向會員推薦的,從其中的簡介中,我隱隱感到這是一部充滿温情,感動的電影。雖然我對《放牛班的春天》也很感興趣,不過自己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它。

後來隨着時間的流逝,我也漸漸淡化了對這部電影的印象,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再次與這部電影不期而遇,一下子喚起了昔日我對它的期待,也讓我在心底暗暗慶幸,自己幾乎錯過了一部電影。

電影的開始很平淡,兩個老人的相遇,對曾經年代的懷念,電影採取了倒敍的手法,有點像《泰坦尼克號》。情節也很簡單,講的是一個老師與一羣學生的故事。

當麥神父在電影剛剛開始就因學生的調皮而受傷時,讓我們沒有見到那一羣學生便感受到了他們是多麼不容易被管教,所以當馬修老師首次進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當教室亂作一團,院長進來維持秩序並大聲質問時,馬修老師對孩子們袒護的態度。也許這正是他試着走入孩子們之間的第一步。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理解,交流與寬容。孩子們的調皮搗蛋也許只是天性使然,也許是缺少傾訴的對象,但並非不可救藥。尤其像孩子與大人們之間這樣的情況更容易出現代溝和隔膜,院長簡單粗暴的體罰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相反,可能只會引起同學們更強烈的叛逆,也只會在孩子們的童年裏留下一片陰影。而馬修老師則試着走入他們的內心,於是在第一堂課上,他就讓每個人寫下他們的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儘管結果五花八門,但這樣的方式卻讓孩子們認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來。同學們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師的與眾不同之處。

馬修老師與院長不同,他不會隨便的體罰學生,那怕學生們真的讓他很生氣。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場合維護着孩子們。然而即使要懲罰學生,他也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讓樂格克去照顧麥神父而不是將他送到校長室去接受體罰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樂格克因自己的錯誤做法而流淚時,我們也就感到了馬修老師的做法的真正目的。

面對一羣桀驁不馴的學生,馬修老師也明白簡單的體罰並不能在孩子們中間樹立起真正的權威,所以在他與孩子們的較量中,他也針鋒相對,讓孩子們心服口服。就好像他給莫杭治畫畫像一樣。馬修老師的做法讓他感到無奈,同樣增加的還有心中對老師的服氣。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9

幾年前看過一次,當時就受到了震撼,今晚又重新看了一次。感概比第一次看時還多。

《放牛班的春天》非常經典的一部講述音樂與救贖的電影。

池塘之底一開始對於任何人來説都是地獄,儘管克萊門特馬修先生心胸開闊的人也如此。

但是,顯然。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就像下雨前的預告一樣,馬修來了,開啟了一場解放心靈的救贖。

莫朗奇皮埃爾:擁有天使的容顏,卻有一顆魔鬼的心。單親家庭,和媽媽相依為命。在馬修的慧眼識英下成為樂團獨唱,最後成為指揮家。

派皮諾:一個可憐的孤兒,每週六都會在門口等待根本不存在的父親來接他,馬修任命他為合唱團的指揮,後來一直陪馬修到老。

克萊門特馬修:一個不成功的音樂家,一個不成功的學監。但是他拯救了池塘之底拯救了學生們,他從未想過要成名。當然一直教授別人音樂,直至死亡。

馬修的善良,莫朗奇的細膩,派皮諾的執着,或許他們在彼此救贖吧。

看完電影后,覺得法語真美。

即使是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從未放棄過擁有善良的心。

我希望有一天能去池塘之底看看那時候的時光。

其實看這部電影一開頭反覆的看總想問為何莫居然會記不起馬修的名字,實際上這也是我看這個唯一覺得心裏不是很舒服的一幕,這位馬修老師帶給了這羣如同奴隸一般生活的孩子們歌一般的春天,帶給莫和佩皮諾的是最多的。可後來想想也沒必要如此介懷。能在照片裏那麼多人一眼認出那位老師,難道不正是愛的本意嗎。

校長其實是個非常反覆的人,他既保留着偶然孩子氣的天性,又不得不沉迷於名利和慾望裏,他打孩子,説着討厭這個學校,卻也絕不是對這個學校單純的討厭。很難評價他,就此作罷吧。

其實無數次的看一直還是很希望馬修老師回去教他們,雖然這個結局也不錯,馬修老師説不定可以拯救更多的孩子。可總讓我有點落寞。試想一下如果真的能多教這羣可愛的孩子幾年,你們的合唱團一定是最棒的。但是一想即便沒有在一起,想必在這羣孩子還沒完全成長的內心裏,也灑滿了讓他們帶着希望的種子,而那個種子也一定會在有音樂的時候伴隨着太陽茁壯且健康的成長。

另外非常想送給一些為人師表的老師幾句話。其實孩童在那個擁有着稚嫩內心和思想不成熟的年代,所看到學到的都是他身邊人的一言一行。假設你在孩童年代欺凌或者被欺凌,心大的就罷了。大部分人都會留下印象。很難根治。

老師的作用,不僅是要教孩子們如何領悟知識。更是要讓他們做一個。温暖且積極的人。畢竟除了他們的父母和同學,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會隨着時間進入他們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

電影的創作往往是讓人們明白一些生命存在的道理,幾乎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有亮點值得去學習,每個職業都有其工作要領,這部法國製作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讓我感慨頗深,作為教師,我對它充滿興趣。教師?我對於這個概念,看似熟悉,事實上十分陌生。對於學生身上有什麼值得挖掘的東西,我更是被蒙上一層迷沙。馬修,一個平凡的教師,要説為事業奮鬥終身,可能有些大,在處理學生問題的角度分析,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優秀教師。當週末又重温了一次放牛班又重温了一次經典,我又多了些收穫……

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我從這部影片中提煉出最深刻的職業修養,孩子在剛剛邁入校園或是體驗校園生活已經很久的情況下都會有自己不同的不成熟的處事態度。從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可尋,針對放牛班的現狀,馬修以一種很樂觀的處事態度外加一顆童心將孩子們最終征服,並且堅持己見與校長錯誤的教育方式進行抵抗。從他身上我看到了現代教師的影子,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將這個光環帶在當代教師的頭上,馬修則是他們的縮影,體現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光彩。留戀父母的佩爾諾、內斂含蓄的莫杭治、充滿仇恨精神崩潰的蒙丹…孩子都是天真的孩子,只有不正確教育方式的教師,沒有做不成好同學的孩子。佩爾諾對於父母的留戀,影片已每週六去等待父親的方式體現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任父母,馬修用心呵護這個小孩子,真的讓孩子住進了他的心中,隨時保護着他,讓他感受到了父愛,對他產生了依賴。莫杭治成才的過程曲折,他相對內斂,不願顯示自己的才華,對他人充滿芥蒂,馬修注重細節觀察孩子,讀懂了孩子的內心,最終感動了他,讓他的才華得以展示,實現了夢想。對於蒙丹這樣不可理喻的孩子仍然有一顆寬容之心。這不得不讓我為之佩服。

好老師的概念是什麼?僅僅傳授知識嗎?講完課就是目的嗎?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馬修是例子,是人物,是縮影,是體現,像他這樣不在乎名利,投身教育事業的人在各個校園中俯拾皆是。我認為作為一名在職教師,進入孩子的心靈不是那麼簡單,教師工作更是不那麼輕鬆,機會需要我們自己創造,困境需要我們自己逾越。能不能像馬修一樣感動孩子,被孩子喜歡,走進孩子的心靈……要思考,要實踐,要努力……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1

池塘底學校雖然名為學校,實際卻是教養院,這裏聚集了眾多的問題少年,偷盜、説謊、抽煙、搞惡作劇對他們而言都是家常便飯;同時,這裏還有一個淺薄、勢利而冷酷的鐵血校長,一個把犯規處罰奉為圭臬的教師。在這裏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會客安排、關禁閉罰勞役的處罰等近乎軍事化的管理使這裏更像是一座監獄而不是學校。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

在此,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台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00字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在讀大學的時候教導員就放給我們觀看過。因為我們是學前教育專業,一些關於幼兒園,幼兒,孩子,教育類的電影班主任都會推薦給我們觀看。這幾天萬園長讓我們寫一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我又將電影重温了一遍。説實話內心是忐忑的,為什麼會這樣,從教快8年了,在帶孩子過程中,矛盾已經很顯然。有些是我力不從心,自己不是一桶水,有些矛盾還是在於現在孩子的變化。時代在變,孩子們生活的家庭,社會,環境在變,現在的孩子是怎樣帶更好,我們都在摸索中。

馬修真的是一位用心教育的老師,他是一位好老師,至少他那個班級是這樣公認的,那些調皮的孩子甚至有惡劣行為的孩子他們在馬修那得到一些些温暖!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價值,至少在這個合唱班裏。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且教且反思。面對比較緊張的家園關係,我只想表明自己:一切為了孩子好!孩子交在了我們的手上,不管家長會不會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想讓孩子們知道:在集體中,在社會中和家中是不一樣的!在方式方法上還在累積經驗和學習中

馬修老師的精神我已領悟,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萬校長説我是個聰明的人,在培養孩子上我還要動腦動心!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2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給我們佈置的假期作業,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故事發生在1949年,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底,它是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的。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用愛心關懷孩子,他費盡心思組織了一個合唱團,為孩子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森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同時也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印記: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學生在紙飛機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着的手訴説着留戀與不捨,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

一、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關鍵要看我們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影片中馬修的行為,莫朗奇的成材,派皮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

二、作為教師要有耐心與恆心。特別對於問題生,沒有耐心與恆心是不行的,問題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們也不可能一兩天就能改變他們。

三、教師要有一顆仁愛的心。夏丐尊説過: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馬修老師因為愛學生,為避免學生禁閉而對院長撒謊,為避免勒蓋萊克受處罰而與之達成私下協議。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愛是師生溝通與理解的橋樑,沒有愛的教育不能稱作成功的教育。

四、教師要終身學習,全面發展。只有這樣,面對不同的問題生,才會有針對性的方法來靠近問題生,才能取得與之溝通的主動權。影片中的馬修老師以自己擅長音樂這一能力來博取學生的歡心,從而達到師生和諧的目的。

我會像馬修老師一樣,用尊重、愛心、情感去感動學生,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喜歡,在三尺講台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3

當看到《放牛班的春天》這部片子時,腦海中不自覺得浮現出了另一部教師題材的影片《山那邊》。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背境,不同的人物,而相同的卻是那教師永恆不變的魂。

懷才不遇的音樂家馬修,無奈之下只能到偏遠地區的一所管教寄宿制學校做教師。而首先擺在他面前的是一羣充滿叛逆而又似乎被整個世界所遺棄的男孩子們。他們可以用暴力手段報復老師,形式多樣的惡作劇更是接二連三。而這所學校的校長哈珊則以暴力的體罰、關禁閉來懲罰這羣不聽話的孩子,不管他們是否無辜,只要認定了就決不姑不息。因為校長辦公室的錢被偷竊了,他便對懷疑的對象蒙丹大打出手,以至蒙丹忍無可忍地掐着他的脖子,怒目相視, 更招致蒙丹放火燒學校的報復。

馬修老師的到來,給學校帶來了生機,給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用音樂和愛喚醒了孩子們應有的純真天性,孩子們在那個被世界遺棄的世界裏真正感受到了樂趣和愛。馬修老師的行動和發自內心的愛感化了那羣叛逆的少年。他組織合唱團,為孩子們寫歌,用音樂積極向上的元素幫助孩子們重塑人生的信念,發現世界的美好,引導他們走向幸福生活。同時,他發現了莫翰奇的音樂天賦,並一直默默地幫助他,直到最後莫翰奇成功進入里昂音樂學院。

馬修老師的到來,使這裏綻放了久違的笑容,彷彿一切都從慘淡的寒冬步入了生機盎然的春天!馬修老師從孩子們純真的眼神裏看出了對外界的渴望,於是在校長參加伯爵夫人的授勛時,他帶着孩子們去校外玩耍。恰逢蒙丹從監獄出來縱火燒學校報復。學校被燒,哈珊校長升職的機會夭折了,但孩子們由於集體出遊,並無一人受傷。而這卻成了哈珊校長要求馬修老師離開學校的理由。

遵照校長的命令,馬修老師離開是不許讓孩子們知道。當他提着行李箱,孤獨的一步一步踏出校園時,從學校高高的教室裏傳來了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一張張寫滿祝福話語的紙飛機飛出窗外,一雙雙手在向老師揮別。

馬修老師離開了,帶着一直堅信父親在星期六會接他的孤獨男孩貝比諾離開了,帶着孩子們的祝福離開了,帶着愛、驕傲和希望離開了。

這也讓我深深的體會到,那些脆弱的心靈,要用發自內心的愛去感化。

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也是教師對學生永恆不變的魂。

在此,也獻上我對一直為教育事業默默付出的老師們最深深的敬意!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4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感人並且發人深省的法國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民間音樂家馬修去一所問題兒童學校擔任老師,這所學校的名字叫“塘底”,意為“池塘之底”,在那兒的學生和老師似乎都處在人生的底谷。校長殘暴兇狠,一心只想往上爬;孩子們頑劣異常,惡作劇頻發;學校以暴制暴,動不動就進行體罰、關禁閉,從來不與學生溝通。

其貌不揚、一頭“光明頂”的馬修到了這所學校,一進教室,班上的孩子們就搶他的皮包、讓他踩香蕉皮、讓人體模型抽煙用種種惡作劇來給他下馬威,馬修沒有發火,而是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在校長面前隱瞞他們的錯誤,用自己特有的温情的方法來懲罰。一名學生惡作劇擊傷了老師的頭部,馬修沒有關他禁閉,而是罰他照顧老師,直到痊癒。讓他深深體會受傷的痛苦,以後不再傷害別人。

馬修發現班上的孩子都很愛唱歌,偷偷翻他的樂譜。馬修因勢利導,組建了一支班級合唱團。孩子們愛上了唱歌,而大大減少了調皮搗蛋。文中的最大亮點,是一個有着天籟之音、天使面孔、魔鬼內心的皮埃爾。他叛逆,對單身母親的不理解,行為乖張。皮埃爾犯了錯誤,馬修故意冷落他,不讓他參加獨唱,就在少年心灰意冷,黯然神傷之際,伯爵夫人來參觀學校,馬修給了他燦爛的陽光,熱情地揮手讓他來參與其中表演獨唱。少年一掃陰霾,他的天籟之音深深地打動了所有的人。馬修還暗暗地寫信給里昂音樂學院,推薦皮埃爾上學。誰能想到,一個問題兒童後來竟能成為世界著名的指揮家,他的學生在幾十年後滿懷着敬慕和熱愛的心情來懷戀他,這實在是一個老師的無上光榮和莫大成就。

影片的結局雖然傷感,但卻有着小小的温情。馬修因帶孩子出去玩,學校無人看守着了大火,破滅了校長的升官之路,遭到解僱,而不準向孩子們告別。馬修無奈而悲涼地離開校園,無一孩子前來送別,就在一刻,就在馬修鬱悶之際,高高的窗口飛出了好多張留念的紙飛機,以及一雙雙熱情揮動的小手。是啊,孩子們雖然小,但也懂得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對誰好,真正用心來熱愛他們的人,怎麼會忘記呢?馬修,雖然被校長開除了,但那一雙雙從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個個寫滿了孩子最真摯祝福的紙飛機足以讓他感動,讓他回味終生!

馬修要坐上公交車離去了,一名孤兒跑了出來,每到週六他總是盼着父母來看他,他請求馬修帶他走,馬修猶豫不決,這天正好是週六,就做孤兒的爸爸吧。這名孤兒後來也成了音樂家。

放牛班的意思,是無人管吧。但是有了好老師,即使是一羣放牛的孩子,也會迎來春天。

一個老師可以改變一羣孩子的命運,一羣孩子的肯定能夠給老師滿滿的幸福。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愛心、用真情去感動學生,都能受到學生的愛戴,做一個幸福、富有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5

今天,全體教師觀看了教育經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馬修老師濃濃的愛意和學生們那猶如春日裏朝陽般美妙的歌聲勾引出我眼角的濕意,觸動了我內心的那份柔軟。從馬修老師的日記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在見證孩子們一點一滴成長時,內心深處那份無以名之的喜悦與興奮。馬修老師在描繪自己心路歷程時有這麼幾句話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當中。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愛才是果實。”

如果説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那也是需要“愛”來為這生命塗畫底色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內心無愛,內心缺愛,那麼他的教育生涯將如同乾涸的沙漠一樣荒蕪。成功的教育者應於無聲無形中已然在孩子的心田種下愛的種子,待它萌芽生長,最終開花結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這深沉的愛,並在愛中慢慢領悟到“愛”的要義,而後試着去愛別人。心中有愛,生命有了底色,才能描畫的更美。

“世事不能説死,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

“永遠別説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影片中,馬修老師對教育執着的信念,對孩子無限的包容,最終贏得了孩子的信賴,並感染影響了其他老師。在我看來,這麼巨大的轉變都應該歸結為一個字——“愛”的力量。愛融化鑄結在孩子內心那厚厚的冰牆,化作暖暖的清流,浸潤着純真善良的心田。這也讓我想到了教育名家華應龍老師的“融錯教育”理念:“容錯——融錯——榮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天真的孩子,所以教師要容得下孩子犯錯,不應該以一個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過錯,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無藥可救”的標籤,更不能像影片中的校長那樣偏執地採取“行動反應”的體罰政策,要知道温柔的勸導所帶來的效果遠勝於嚴厲的懲罰。當錯誤出現後,我們教師更是要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並學習為自己的過錯承擔後果,孩子在對自我的否定中得到成長,並能在教師的包容與理解中,學會感恩,體會到“大愛”。

對比馬xx老師初進校園與離開校園時的心情與學校不同的境遇,我相信有了“愛”才會有希望,有了“愛”才會有力量,有了“愛”才會有奇蹟、、、、、

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只是給我們一種精神,一些反思。馬修老師在幫孩子找到春天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影片中不可能一一在影片中表現出來,正如我們以後在實際教育中也會面臨很多考驗,但我要相信:當愛成為生命的底色,即便曾經霧雨陰霾,也可以化為和風細雨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