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伯牙絕弦》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現任教於海南省瓊海市實驗國小,學校教研員,海南省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曾先後榮獲“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瓊海市教壇新秀”“瓊海市先進教師”“海南省首屆教學能手”“海南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伯牙絕弦》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最喜歡的教育格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崇拜的名師:王崧舟。

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教師專業成長——劉良華教育講演錄》。

視頻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古文,請同學們舉起右手,伸出食指,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生書空。)

師:寫字要一筆一畫,一絲不苟。“絕”字的絞絲旁表示與絲線有關,從刀表示人用刀斷絲。(師邊板書邊説)

師:讀過這個故事了嗎?

生:讀過了。

師:這是一個準和誰的故事?

生:這是一個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師:沒錯,伯牙和鍾子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與人物名)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伯牙是晉國的上大夫,琴藝高超,被人譽為“琴仙”。傳説有一年的中秋節,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途經漢陽江口,一時興起,在江邊彈琴。優美的琴聲吸引了打柴歸來的樵夫鍾子期,兩個人就這樣因為音樂走到了一起,於是就有了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絕弦。“伯牙絕弦”是什麼意思?

生:應該是説伯牙不再彈琴,然後把琴毀掉吧!

師:你説的一點兒也沒錯。被人譽為“琴仙”的伯牙為什麼要絕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個故事。

點評:解“絕”的字義,介紹背景,質疑,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初讀課文

師:請打開課本第137頁。在讀課文之前,請同學們先觀察課文,課文裏有兩個小老師,一個是括號裏的拼音,另一個是課文下邊的註釋。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再讀一讀註釋,把句子讀通。

(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一塊兒來讀讀屏幕上這兩個帶有注音的詞。(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齊讀。)

師:讀得真準!“哉”和“兮”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生:這兩個字都是語氣詞,都是表達感情的。

師:表示感歎的語氣該怎麼讀呢?(生讀)感謝你為我們作出的示範。在“哉”和“兮”的後面一延長,這感歎的語氣就出來了,同學們來試一試。

(生齊讀,讀得很有味道。)

師:咱們把這兩個詞語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誰來?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齊讀句子,讀出了停頓。)

師:孺子可教也!這麼難讀的句子都讀好了,誰能一口氣把這篇課文讀下來?(請兩名學生讀全文)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把課文讀得更好。請看大屏幕。(出示課文、無註釋的三組詞語與導學提示)這i組詞語在課文裏沒有註釋,如果你能把它們的意思弄懂了,就能把課文讀得更好。下面請同桌互相交流,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先説説詞語的意思,再説説句子的意思。

(生同桌討論,師巡視指導。)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組,這一組,難度比較大。課文裏一共出現了四個“善”字呢。(出示)

生:前面兩個“善”是一個意思,後面兩個“善”是一個意思,前面兩個“善”是“擅長”的意思,後面兩個“善”是“好”的意思。

師:再説説句子的意思。

生:前面兩個“善”是“擅長”的意思,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彈琴,心裏想到高山,鍾子期説:“好啊,雄偉得像泰山一樣!”伯牙心裏想到流水,鍾子期又説:“好啊,廣大得像江河一樣!”

師:你説得有條有理,向你學習!其實這種一字多義的現象在我們的現代文裏有,在古文裏也是很常見的。我們再來看第二組。(出示句子)

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裏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就是鍾子期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心裏所想的東西。

師;(語文教案 )你真厲害,説得非常清楚。再來看第三組。(出示句子)

生:“謂”應該是“認為”的意思,“乃”是“於是”的意思,伯牙認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知音了,於是就摔破琴,終身不再彈琴了。

師:有了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相信我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出示全文)

(生齊讀課文)

點評:前三個步驟的檢查,落實了初讀環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的目標。通過討論,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難理解的詞句,為學生讀好課文以及後面講故事作了很好的鋪墊。整個環節,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此為教學中“密”之妙,前者疏,後者密,疏密有致,張弛有度。

朗讀背誦——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讀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讀古文和我們讀現代文不一樣,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講究節奏,講究韻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找找古人讀書的感覺。

師:咱們合作讀一讀。(出示五句話,豎行排列)你們來讀黑色字體的句子,老師來讀紅色字體的句子。

(播放背景音樂《高山流水》。師生合作讀課文。學生讀寫伯牙的句子,老師讀寫子期的句子。)

師:就是這樣,速度放慢一點兒,這古文的感覺就出來了,抓住這種感覺,咱們換過來再讀一遍。

(師生互換角色,再次合作。)

師:同學們是越讀越有味了!下面請一位同學來當伯牙,一位同學來當子期。

(指名分角色讀,生讀得聲情並茂。)

師:此處應該有掌聲。(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請男生和女生也分別來讀一讀,抓住剛才的感覺和味道。

(男女生分角色讀,越讀越有韻味。)

師:瀆得真好啊!老師把每一句話的後半句給去掉了,你們還能讀嗎?

生:能!

師:相信你能行!(學生試着背誦)

點評:書聲琅琅,熟讀成誦。從初讀到半填空背誦,可謂水到渠成。學生讀得盡興、入味,背得輕鬆,全在預設之妙。素讀,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古文學習的方法,“素”,卻有味;“素”,卻滿堂生香,如茉莉,如淡菊,幽香沁脾。

理解故事——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麼短的時間就把一篇古文給背下來了!有句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先自己練一練。

(學生自由練説故事,師巡視指導。)

師:誰先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生: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着高山,鍾子期説:“太棒了,簡直讓我看到了巍峨雄偉的泰山!”伯牙心裏想到流水,鍾子期便説:“太棒了,簡直讓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江河!”伯牙心裏所想的,鍾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後,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了,於是,他毀了琴,再也沒有彈過。

師:她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完整地向我們講述,真好!誰再來?如果你能用“古時候,有位音樂家叫伯牙”這樣的語氣來講就更有講故事的味道了。

(再請一生説,説得挺有故事的味道,學生鼓掌。)

師:伯牙和子期之間到底是一份怎樣的深情厚誼呢?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當伯牙心裏想到高山,鍾子期不由得讚歎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齊讀,讀得沒有氣勢。)

師:那是怎樣巍峨雄偉的泰山啊!同學們,讀出它的氣勢來!

(生再次齊讀,讀得很有氣勢。)

師:當伯牙心裏想到流水,鍾子期聽得如痴如醉,再一次發出由衷的讚歎——(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齊讀,讀得很有氣勢。)

師:好一個善鼓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子期!除了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裏所想,鍾子期真的都能從琴聲裏聽出來嗎?咱們來試一試。老師來當伯牙,你們來當子期,請聽我彈上一曲,看哪位善聽的子期能聽懂我的琴聲,發出由衷的讚歎。

(出示: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 兮若 !

善哉, 兮若 !

《高山流水》音樂起,師作彈琴狀。)

師:我志在徐徐清風,你鍾子期日——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眾笑)

師:沒聽懂我的琴聲。我再彈,我志在徐徐清風。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眾笑)

師:能聽懂我琴聲的人真難找啊!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師:好一個善聽的子期!我再彈。

師:我志在依依楊柳。

生:善哉,依依兮若楊柳!

師:你聽懂了!我志在皚皚白雪。

生:(很有感情的)善哉,皚皚兮若白雪!

師:我志在茫茫大海。

生:善哉,茫茫兮若大海!

師:真乃知我者,子期也!

師:無論我伯牙心裏想到什麼,你鍾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我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講就是——

生:(齊)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出示句子)

師:一定能道出我的心意,我沒聽出來,再讀。

(生再次齊讀,強調“必得之”。)

師:好一個“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必得。)

師:伯牙和子期一個所念,一個必得,你覺得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他們之間的情誼?

生:心心相印。

生:心有靈犀。

師:能遇到這樣的朋友容易嗎?

生:不容易。

師:假如你就是伯牙,得遇鍾子期這樣的朋友,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呢?拿起你的筆,在老師課前發下的練習單上用幾句話寫下來。

(出示:伯牙得遇鍾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

師配樂《琵琶語》,學生練筆。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的姿勢,並要注意書寫的速度。)

師:誰來説?沒寫完的可以口述。

生:伯牙得遇鍾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知我者非你鍾子期莫屬也!”

師:“善哉”道出了你心中的想法。

生:善哉!善哉!吾終於遇得一知音也!

師:那是一種怎樣的'欣喜若狂啊!

(生再讀,讀出了伯牙的欣喜若狂。全場掌聲。)

師:你能用古文的形式來寫,你的古文底子可真厚!佩服!

生: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全場掌聲)

生:善哉!善哉!人生苦短,知音難求,懂我琴音,唯有子期,子期乃我知己也!(全場掌聲)

師:是呀,他們兩人就是這樣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對伯牙來説,子期就是他的什麼?

生:(齊)知音!

師:(板書:知音)有道是“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傳説這次相遇讓伯牙和子期都相見恨晚,他們約定第二年中秋再相會。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伯牙興沖沖地趕到漢陽江邊,他見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音樂起,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聽着這樣的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伯牙看到了子期的墳墓,非常難過,就這樣失去了一個知音。

師:是呀,昔日的知音只剩下了伯牙一個人在傷心地哭泣,請你讀這句話。(生深情朗讀,語調低沉。)

生:我彷彿看到了伯牙久久地跪在子期的墓前,以淚洗面,他想:如果沒有人再能懂我,要這把琴還有什麼用呢?於是,他摔壞了琴,終身不再鼓琴。

師:是啊,子期不在,留琴何用啊!請你讀這句話。(生深情朗讀)

師:是啊,破琴絕弦,那是絕了伯牙所有的期待,所有的願望啊!一起讀這句話。

(全班深情朗讀)

師:從你們低沉的聲音中,老師深切地感受到你們心中的那種悲痛之情!古書中記載,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出示: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讓我們一起吟誦。

(師生深情吟誦)

點評:喜得知音,又痛失知音。前後兩句形成強烈落差。教師“遵路識斯真”,通過音樂渲染,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用煽情的語言,讓學生迴環復沓讀,沉浸於故事的“知音”文化中。後用資料拓展,伯牙絕弦謝知音的情意深深打動了學生。

傳唱知音——

師:孩子們,這就是《伯牙絕弦》的故事,這就是知音難覓的故事,這就是高…流水的故事!像這樣千古傳唱的故事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外可以再蒐集一些來讀。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師:請同學們全體起立,讓我們懷着對伯牙、子期的這份敬意,懷着對知音的無限嚮往,伴着這曲《高山流水》,一起將這個故事傳誦!

(背景音樂《高山流水》,師生誦瀆課文。)

點評:在《高山流水》的樂曲中背誦古文,達成了本課“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目標,曲終而意未盡?借一篇古文教學引導學生走向閲讀經典文化之旅,教師的“大語文”觀可見一斑:

總評:

“素”在詞典裏的一個義項是“本色”。、黃婷婷老師這節《伯牙絕弦》是一節體現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它突出了朗讀教學,講究吟詠,從頭到尾,書聲琅琅,達到了“熟讀成誦”的教學目標,古文的意思也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其義自現”,體現了用語文的方式來教語文的特點。

  一、正確理解編者意圖,吃準教學重難點

黃老師的這節課目標簡明,過程簡約,方法簡單,教學效果卻很好,這篇古文課後有三道題: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讀一讀,説説句子的意思。3.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這三道題正是編者意圖所在: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誼。,黃老師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編排意圖,確定了適度的教學目標,吃準了教學的重難點、整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採用素讀的方法,讓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自己讀懂古文,感受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

  二、用素讀的方法,讓學生熟讀成誦

古文教學要避免一種不良傾向,即為應付考試,一字一句串解意思,使古文教學顯得枯燥乏味,使學生喪失了學習古文的興趣,這節課黃老師從介紹故事背景入手,以“伯牙為什麼要絕弦”這一問題設疑,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然後用素讀的方法,先讓全體學生讀正確,通過一起找古人搖頭晃腦讀書的感覺為引子,採用師生、生生合作讀的形式,融有效的古文朗讀指導於老師的範讀之中,並以積極的評價為主要手段,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讀懂讀熟,使一篇流傳千古的知音文化短文成了學生的積累。

  三、關注語言形式,讓學生感悟知音文化

古文教學要避免的另一種不良傾向是:忽略語言的表達形式,過於挖掘人文內涵,一味拔高,沒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在體會知音文化內涵,感受朋友間真摯情誼的環節,黃老師用語言創設了當時“一個鼓琴,一個傾聽”的情境,通過配樂,教師扮演伯牙,引導學生關注“善哉,兮若”的形式,體會伯牙子期間“所念”與“必得”的心靈相通,黃老師還通過寫話訓練,既遷移運用了這一語言表達形式,又巧妙地突破了“理解知音內涵”這一教學難點,可謂踏雪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