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掌聲評課稿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5.99K
掌聲評課稿1

《掌聲》這篇課文,與其説是表現了對殘疾人的關愛,不如説是表現了人應該具有的善良的心地。在這一課中,“掌聲”代表着鼓勵,代表着愛,在以“關愛”為情感主題的觀照下,我以為本課還體現了應旦玲老師對孩子善良的心地的培育,從整節課的架構與現場孩子們的反應,我以為這節課達到了這個目標。上午,我們領略了應老師的課堂教學風采,緣於應老師本人較好的個人素質,也由於她在這節課設計上的匠心獨運,使得課堂沉浸在一片温馨與美好中。應該説,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的感覺是温暖的。而這,也與這個文本所傳達的温暖與美好的基調相吻合,相信在座的各位聽課老師也有同感吧。

掌聲評課稿

觀摩了這堂課,我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優化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

全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始終,英子一系列的情感變化都是由“掌聲”引起。因此指導學生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那麼如何優化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呢?課堂上,應老師對教材做出了靈活的處理,緊扣重點詞“憂鬱”,由此作為輻射的一個點,導入細讀環節:“在第四小節這段話中有這樣一個詞‘憂鬱’,你覺得憂鬱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一種怎樣的狀態呢?學習是要聯繫上下文的,同學們,要理解憂鬱還可以聯繫前面的課文説一説。”這樣,自然引導學生聯繫第一小節,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英子的憂鬱,同時深入地理解了“憂鬱”這個詞。之後引領學生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英子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變呢?”這樣就引出課文的重點段(2、3)的學習,突出了教學重點。並且對重點段的處理,應老師主要領着學生比較學習、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改變,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這過程中,老師還讓學生想象當時英子會怎麼想?她擔心什麼?害怕什麼?並將這種情感帶到文中去讀,朗讀效果由此可見。這樣,由老師一層層的引導點撥,學生一次次的揣摩體會,在朗讀感悟中,使學生對掌聲的含義理解更為深刻。

二、轉換人物角色,領悟掌聲內涵

在學生閲讀文本時,老師引導學生轉換角色,領悟掌聲內涵。如,對第一次掌聲,應老師設置情境,“同學們,如果你作為她的同學,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麼呢?”而面對第二次掌聲,應老師又是這樣引導的:“其實這第二次的掌聲又包含着同學們很多真誠的話語。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會對她説些什麼?”這一次次的轉換角色,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當了一回英子的同學,袒露心扉,賦予掌聲深深的情意。而且在這文本情感點引發共鳴,創設了這種對話的情境,無疑將掌聲的含義具體化,直觀化,情感化。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掌聲的魅力,在充滿個性的對話中昇華了體驗。

三、關注學法指導,注重習慣培養

在這節課中,應老師非常注重三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法的指導。在課堂上,我們看到:應老師帶領孩子們通過抓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通過對人物外部動作、神態的把握去感知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教材的片段重組營造課堂結構的衝突與矛盾,通過具體可行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通過對文本具體情節的想象、體驗與補充,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殘疾女孩英子的內心世界,也在孩子的心裏埋下了善良、同情、理解、關懷的種子。其中,在學法指導這方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用聯繫上下文這種方法,理解“憂鬱、猶豫”等關鍵詞語和領悟掌聲的含義。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第一次掌聲,應老師就引導學生運用聯繫上下文,找一找“當第一次掌聲響起之前,英子是怎樣表現的?”於是第一次掌聲的學習與朗讀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對兩個“一搖一晃”的體會,要求學生用心地聯繫上下文,聯繫兩次掌聲,從而讓學生明白:“讀課文就得這樣用心地聯繫上下文,同樣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句中卻能讀出不同的意思。同樣的一搖一晃,不變的是姿態,改變的是心態。”你看,講得多好!我想收穫的不僅僅是學生,還包括我們聽課的每一位老師。

掌聲評課稿2

《掌聲》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作者以飽含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故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陳老師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情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讀悟體會。通過自主閲讀,研討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陳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1、緊扣關鍵點,突出內涵。

所謂關鍵點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關鍵部位,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個句、一個過渡段等。本文的“關鍵點”是“同學們的兩次掌聲”。陳老師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同學們的兩次掌聲,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重點段第二至四自然段,體會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給小英的鼓勵和讚揚,給小英帶來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聲”的內涵。

2 、轉換角色情,領悟內涵。

當學生閲讀文本時,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真切的情感。陳老師就發掘學生善良天性,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如果你是小英,你聽到同學們熱烈、持久的掌聲,你會想些什麼?學生變成文中的人物,產生聯想或幻想,激發出情感,走入人物內心世界,就更真切地體會到了掌聲給小英變化,領悟掌聲的內涵。

3、抓住掌聲義,延伸內涵。

同學們的掌聲給了小英鼓勵、讚賞,給了她生活的信心,掌聲的內涵就是給人的尊重、鼓勵和關愛。陳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停止在對掌聲內涵的理解,而是接着問:“你想給同學或朋友送去勇氣和自信,除了給他掌聲之外,你還有什麼辦法?”學生的回答延伸了掌聲的內涵,可以直接説,可以寫紙條,可以豎起大拇指等等,都對別人的鼓勵和關愛。

4、出示《掌聲》詩,昇華內涵。

讀完最後一節,陳老師出示了一首小詩,掌聲的內涵都融化在這首短小精悍的詩中,一連串的比喻不僅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形象地昇華了掌聲的內涵,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鼓勵就是陽光、春風,温暖了我們的心,給了我們力量和信心,這就是一份真愛。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品讀着這首小詩,會再次被感動,昇華內心的體驗,並將這暖暖愛意融人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去。

掌聲評課稿3

綜觀全課,和諧的課堂是師生互相激活生命、創造奇蹟的一段路程;和諧的課堂是智慧的碰撞、美麗的邂逅後的一次心靈的感應;和諧的課堂就是大自然中的綠色生態園,一幅和諧而安詳的畫面。

人性是需要被點燃、被激活的。焦靜芳老師在教學時,以語言訓練為突破口,以小英內心的情感變化為主線,通過紮實有效的語言訓練,讓學生真正走進小英“理解小英的的行為和想法,並把鼓勵的掌聲送給她,再到最後對小英演講的的讚賞”,從而懂得了“掌聲”的真正內涵;再讓學生走出小英的內心世界,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對別人多獻出一點愛,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第一次掌聲是老師啟發而來的,在接下來的課堂上隨處可聽見的掌聲卻是孩子們從心靈深處爆發出來的。學生那精彩地發言、那深情地朗讀,引得了學生一次又一次的熱烈掌聲。而這掌聲,證明了學生從小英的內心走了出來,相信孩子沐浴在這樣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裏,學生是幸福的,我們聽課的所有老師也是幸福的。課堂上沒有出現華麗的辭藻,沒有看見多媒體的觸角,是一堂樸素的、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正是這樣的課堂體現的是一種師生關係的平等、和諧、即性、浪漫的課堂空間。這樣的課堂也正是我們追尋新課程理念的宗旨所在。

但是,這節課的問題也非常明顯,那就是:缺少變化,缺少不確定,一切皆在教師的預設與掌控之中。在我看來,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教師的課,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評的課,在很多時候都是緣於課前充分而精緻的教學預設,使得課堂基本上處在比較“安全”的掌控中,也就是説,沒有變化成為這些課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為缺少了變化,課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戰才能帶來的真正的精彩。

掌聲評課稿4

《掌聲》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作者以飽含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故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瞿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他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情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讀悟體會。通過自主閲讀,研討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一、評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張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1、緊扣關鍵點,突出內涵

所謂關鍵點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關鍵部位,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個句、一個過渡段等。本文的“關鍵點”是“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瞿老師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同學們的兩次掌聲,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重點段第二至四自然段,體會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給小英的鼓勵和讚揚,給小英帶來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聲”的內涵。

2、轉換角色情,領悟內涵

當學生閲讀文本時,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真切的情感。瞿老師就發掘學生善良天性,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如果你是小英,你聽到同學們熱烈、持久的掌聲,你會想些什麼?學生變成文中的人物,產生聯想或幻想,激發出情感,走入人物內心世界,就更真切地體會到了掌聲給小英變化,領悟掌聲的內涵。

3、抓住掌聲義,延伸內涵。

同學們的掌聲給了小英鼓勵、讚賞,給了她生活的信心,掌聲的內涵就是給人的尊重、鼓勵和關愛。瞿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停止在對掌聲內涵的理解,而是接着問:“你想給同學或朋友送去勇氣和自信,除了給他掌聲之外,你還有什麼辦法?”學生的回答延伸了掌聲的內涵,可以直接説,可以寫紙條,可以豎起大拇指等等,都對別人的鼓勵和關愛。

4、出示《掌聲》詩,昇華內涵。

讀完最後一節,張老師出示了一首小詩《掌聲》,掌聲的內涵都融化在這首短小精悍的詩中,一連串的比喻不僅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形象地昇華了掌聲的內涵,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鼓勵就是陽光、春風,温暖了我們的心,給了我們力量和信心,這就是一份真愛。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品讀着這首小詩,會再次被感動,昇華內心的體驗,並將這暖暖愛意融人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去。

二、評教學特色

本節課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

1、教學思路——清晰嚴謹

《掌聲》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這四步進行:

(1)讀第四自然段,找出課文寫的兩次掌聲。

(2)品讀小英上台演講前的表現,體會兩次掌聲給小英帶來的變化。

(3)結合小英演講後變化,進而理解掌聲的內涵。

(4)拓展閲讀小詩,昇華掌聲的內涵。

這一教學思路,比較清晰地反映了文章的脈絡,圍繞掌聲的內涵設計教學環節,自然而合理。對於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僅僅定位在知識與能力上,更多的表現為對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感態度的昇華,價值取向的引領。

2、教學語言——優美工整

最後張老師出示的是一首自己寫的小詩,可以看出瞿老師的語言功底——優美而工整。在整堂中我們可以聽到瞿老師優美工整的過渡語與小結語:“只有短短的幾步路。可是要走完這幾步路,對於小英來説該有多難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內心都在痛苦地掙扎。”“這是期待的掌聲、這是安慰的'掌聲,這是鼓勵的掌聲!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小英説,此時,千言萬語都匯成了熱烈、持久的掌聲,他們什麼也沒有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小英的鼓勵、支持、理解……”“這是多麼的神奇的掌聲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時候,是掌聲給了她勇氣和力量,是掌聲給了她自信的微笑。”“掌聲能給我們帶來温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在生活中,我們的要給別人帶來温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除了鼓掌,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呢?”……

3、教學細節——紮實有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朗讀的指導。因為,我們現在的朗讀指導趨於一種虛化,目標也不明確,好像練讀的目標就是讀好這一段,而瞿老師的朗讀指導紮實有效。學習第二到四自然段時,張老師讓學生找出演講前小英的三處表現,在練讀這三處表現時,不只是從朗讀技巧上讀好,更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讀是為了促進悟,悟是為了提升讀,朗讀與感悟相結合。如:練讀“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來。”這段話。

師:讀讀這句話,體會她的心情,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

師:你認為這樣讀比較好。

指名讀

師:上一堂課我們知道小英是個自卑、憂鬱的孩子,平時,總是默默地走向那個角落,她不願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她害怕別人注視的目光,而這時全班同學把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誰再來讀。

掌聲評課稿5

《掌聲》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第一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獻出我們的愛”來組織單元。《掌聲》講述的是同學們友愛的掌聲改變了一個自卑的殘疾女孩(英子)的生活態度,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讀着這篇課文,我很感動,得過小兒麻痺症的英子從自卑憂鬱孤獨轉變成一個自信快樂合羣的人,究其原因竟是那次講故事時同學們給予的掌聲。我感動因為我是一個情感特別豐富的大人。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鼓掌,是他們熟悉到了快沒有感覺的事情,掌聲,就像“你真棒”一樣,是表揚的一種方法。要想讓學生感悟掌聲那改變一生的巨大力量,讓學生從中深受感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無疑為《掌聲》的教學增加了很大難度。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閲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只有藉助於閲讀教學,才能引領學生學會品詞析句、品讀文本,體會文章的情感,學會欣賞,學會寫作,學會生活。

我預設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讓學生循序漸進,由表及裏體會文章的情感:掌聲是表揚、是鼓勵,更是一種愛的表達。為此,在教學的安排上,我確定下了第一課時教學的任務:學習生字詞,瞭解課文大意,從英子的角度入手,感受掌聲的力量。第二課時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兩次掌聲,從同學的角度入手,體會掌聲的力量。

基於新課程標準和高效課堂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藉助拼音,認讀“麻、症、疾”等10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落”和“調”。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好13個生字,重點寫好“吞、烈”兩字。正確認讀“姿勢、普通、猶豫”等詞語。

2、從課題出發,引出文章的主線,逐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小兒麻痺症。

3、品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瞭解英子掌聲前後的不同,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人物情感的理解。

4、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關心、鼓勵別人,給予別人掌聲也是一種愛。

教學重點、難點:品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瞭解英子掌聲前後的不同,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人物情感的理解。

[教學過程設計及意圖]

板塊一、課前預熱,愛是什麼

1、有請今天的值日生為我們讀準備好的故事《愛是什麼》。

2、請大家點評,出示本組課文的單元導讀。讓學生髮現,讓座,送茶,伸出雙手,這些普通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和人之間的愛。那麼愛,還可以怎麼表達?

3、引導學生感謝值日生為大家讀故事,我們可以他送上掌聲,表達我們的愛;值日生也也感謝在座的同學積極點評,熱情鼓掌,可以鞠個躬。鼓掌,鞠躬,這些都是愛的表達。

[設計意圖:都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給學生創設一個愉悦的環境,使其學習為以後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一開始,我結合班級課前大聲朗讀給同學們聽的習慣,請值日生讀與本單元的主題相吻合的故事《愛是什麼》,為學生創設一個“未開學,便有愛”的學習氛圍。在鼓掌和鞠躬中,明白這些都是愛的表達方式。然後,就在這掌聲中開始今天的學習。]

板塊二、談話導入,質疑問難(2-3分鐘)

1、揭示課題後,和學生一起書寫課題,告訴他們“聲”上橫長,下橫短。並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題。

2、帶着問題,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這樣既注重了對課題的書寫指導,同時注重對學生的質疑能力的培養。]

3、本課的生字詞很多,我們因方言的原因很難很好區分前後鼻音。在學習生字詞時,第一組出示的是:課文中的一類字。並對前後鼻音的字重點指導。我們平時養成了一個習慣,讀前鼻音時,食指往前戳;讀後鼻音時,手慢慢握成拳頭往後拉。或者,發現形聲字來記憶識字。以此加強識字教學。

第二組出示的是“落下殘疾”和“剛調來的”,知道落和調是多音字。尤其是落字,它的讀音有三種lào;luò(落葉);là(丟三落四),這個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一出示這些不同的讀音,幫助學生直觀的、準確地分辨。

第三組出示:慢吞吞。先讓學生説説ABB結構還有哪些詞語,進行詞語的拓展。

[設計意圖:因為有了多媒體技術,所以在教學時,三組識字一組一組呈現,這樣便於學生通過歸類學習的方法,抓住學生易錯點、突破重難點、拓展知識點,更好、更紮實的學習生字詞。所以在字詞教學中,我們要捨得時間,利用時間,這個捨得,不僅是課內安排足一定的時間,課外我們也要好好地花時間給生字詞重組,讓簡單的生字詞教學換髮新的生機,增加趣味、效味,實現高效課堂。]

板塊三、精讀賞析,走進英子(15-18分鐘)

(一)認識自卑憂鬱的英子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後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通過文字,通過圖片瞭解“小兒麻痺症”內心必會深受震撼,瞭解英子自卑猶豫的原因。

2、然後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重點句,品讀賞析:

A發現兩個“總是”,感受到她的孤單。

B發現“默默地”,知道通過動作表達她的自卑。

C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所以。用上課文中的話,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一定要以學習語言為中心。通過揣摩重點詞句,兩個“總是”,一個“默默地”,加上因果關係的表達,學生感受到英子的憂鬱。感受英子被關懷的渴望。正如朱光潛説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是在感情上推敲。”。然後我創設情景,從學生進入課文中的角色,移情體驗,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樣,學生思維和表達的閘門越打越開。此時的朗讀,已無需多大的技術性指導,只需配上憂傷輕緩的音樂,便能表達一切。]

(二)感受自信快樂的英子

老師範讀第5自然段,學生感受英子的變化。

1、並從上一個情境中跳入這一個情景,想象當同學們在教室裏説説笑笑時,她;

2、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快活地遊戲時,她;

3、當同學們在聯歡會上盡情地舞蹈時,她……

4、她變得開心、快樂了。在輕快的音樂中女生齊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老師由必要的牽引到大膽的放手,學生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師生間創設了和諧、平等、互助、開放的語文課堂。而讓女孩子朗讀,我覺得她們的聲音比較尖細,比較適合高興的文段朗讀。配上音樂,女孩子更放得開,快樂之情溢出來]

是掌聲改變了英子。讓我們看着板書試着來説説本課的主要內容。

板書設計:

掌聲

自卑自信

憂鬱快樂

再看看生活中的這些我們經常見又不在意的鼓掌吧!

[課件出示各種鼓掌的圖片,讓學生心生敬佩。為這些殘疾人的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然後課件中出現鼓掌的聲音,這聲音就是孩子們心中此時最好的表達。它不僅僅是掌聲,還是讚美,還是尊重]

書寫指導(5-8分鐘):

1.指名讀課後生字。請同學説説這些字書寫時的注意點。

2.教師示範指導“願”的寫法,説説帶有願的詞。寫寫這個字。

3、老師範書寫,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4.學生作業上台展示,評價。再繼續認真書寫。

掌聲評課稿6

《掌聲》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讀了讓人為之深深感動。課文以同學的兩次掌聲為誘因,以小英的變化為主線,再現了一個發生在同學之間的動人故事。英子老師以《掌聲比恩賜更重要》這個故事引入課文,把孩子們的心深深地吸引進課堂,接着檢查預習,進行字詞教學,然後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朗讀中讓孩子們瞭解這一段的寫法,最後引導孩子們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寫法,來寫一段話。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學以致用。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檢查預習、初讀課文和仿照第一自然段寫一段話。

一、識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閲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英子老師先出示“小兒麻痺症、落下了殘疾”這兩個詞語,先讓孩子們去讀,在讀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就發現了“落”這個多音字。接着把這兩個詞語放到句子中“因為他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讓別人看到他走路的樣子。這樣由詞到句,不僅鞏固了字音,也使他們能夠更加流利地讀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調來、情況、鎮定、情緒、講述、普通話、歧視、鼓勵”這些詞語也是用先出示詞語,請小老師帶讀,在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的方法進行教學的。學生不僅記住了詞語的讀音、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讀通了課文,更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一舉四得。在這一環節中,還有“鼓勵”兩個字的寫字指導,英子老師採用範寫,邊寫邊説寫字方法的形式放學生在課堂上練一練。還有“厲”和“勵”兩個字的選詞填空。這樣由詞到句,字的音、形、義兼顧,紮紮實實地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這些詞語,位精度課文掃清了障礙。不僅如此,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但還需要老師的指導。英子老師以生為本,紮紮實實把字詞落到了實處。

二、精度課文,學以致用

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説讀寫的相互聯繫,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3-4年級要做到樂於書面表達,增強寫作自信心”。語文書上的課文,有很多精彩的語段,可以讓學生跟着課文學寫作。英子老師以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哪些事是你不會忘記的,是你生日時大家送你的一大堆禮物還是比比的時候給你一支筆?大家都選了後者,這可真叫作雪中送炭啊。英子在特別需要掌聲時,人家送給了他掌聲,那麼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體會英子心中真實的需要。”自然地過渡到了第一自然段。然後出示了閲讀提示,引導學生自主閲讀。並請學生彙報。這樣給學生一個支架,讓學生靜下心來閲讀,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接着通過改變句子的位置,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發現這一段是因果關係,先寫結果,再寫原因,中間用“因為”這個詞語連接。學生在朗讀中發現了課文的寫法。最後,英子老師給出這樣一個句式“我(或他、她)很(愛看書)……總是……因為……仿照課文寫一寫。真正做到了從課文中學寫作。

聽了這堂課我獲益匪淺,我學到了語文課不需要太多的內容,不需要太多新穎的形式,需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學以致用,紮紮實實地把字詞、寫作落到實處。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寫作。

掌聲評課稿7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上午張老師為我們執教了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掌聲》,文章描寫了一個殘疾女孩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得到了同學們掌聲的鼓勵與誇獎,使她有了從膽小自卑到活潑開朗的徹底改變的故事。文章雖短小,但字裏行間卻充滿着濃濃的情,深深的愛,今天,張老師飽含深情地帶着孩子們到這樣優美的文本中走了一個來回,把學習理解和學習表達統一於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達到了感性、靈性與悟性交融的語文課堂,實現了語言、情景和精神的和諧共振。教師和學生共同激情演繹了一堂好課,一堂體現語文本色的好課。下面我就針對這堂課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角色共鳴,入情入境

小英是本課的主要人物,課文主要是圍繞小英的神情、動作進行描寫的,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神情、動作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揣摩,從而深入到人物內心,去感受她的心中所想。張老師認真鑽研教材並對教材做了大膽的處理,首先讓學生體會英子前後不同的性格變化,從而引出重點段二、三自然段的學習。對重點部分的學習,老師緊抓描寫英子神態、動作的語句讓學生品讀,在品讀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角色體驗如:在品讀第2小節時,張老師做了這樣的設計:如果當時你是英子,當時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又如第3小節,張老師抓住重點詞“猶豫”讓學生展開想象她在猶豫什麼?通過這樣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在讀、思、想的基礎上,和小英的內心開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對話,把小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體會得淋漓盡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共鳴。在這個基礎上,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感覺教得輕鬆,學生讀得到位。

二、以情促讀,讀中感悟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朗讀並不是僅僅靠傳統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閲讀課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根據語言的特點,有側重的進行讀的訓練。張老師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讀貫徹整堂課。如在讀第一自然段時,張老師先讓學生交流:你從這段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從哪些詞語中讀到的?(默默地、早早地、總是、不願意等詞)從這些詞語中我們感受到小英是孤獨的、自卑的、憂鬱的,教師又創設情境導讀的形式引領學生走入英子孤獨、自卑、憂傷的內心。而後讓學生把她的痛苦、孤獨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從而學生的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

三、挖掘空白,蓄積情感

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超越文本,落實語言訓練點,紮實、自然,練出語文味。如學生在品讀過程中抓住了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猶豫”,張老師讓學生思考,此時英子在想些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再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張老師引導孩子聯繫上下文展開想象:,這教室裏驟然間響起的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彷彿在對英子説:“。”讓學生感悟到此時的掌聲就是鼓勵和支持。再如張老師在教學第二次掌聲時:再一次讓學生展開想象:教室裏再次響起的熱烈的掌聲,又彷彿在對英子説:“。”感悟此時的掌聲又是(稱讚、表揚)

再讓學生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內涵之後。又再次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此時此刻,如果你是英子,你有什麼話想對同學們説呢?

張老師在這些地方都設置了體驗式發散性説話訓練和想象式的拓展説話訓練。這些訓練的運用,既達到了深挖教材內涵的作用,又起到了拓展學生思維的作用,還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謂“一石三鳥”;在課堂教學的結尾部分,還安排讓學生學寫掌聲的小詩,掌聲是(),。的環節,讀、説、寫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些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落到實處。從而真正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閲讀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通過這樣的閲讀,無疑為學生解讀“掌聲”的魔力和魅力蓄積了更多的精神能量。

Tags:評課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