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當仁不讓於師教學實錄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8.03K

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當仁不讓於師教學實錄 ,歡迎閲讀。

當仁不讓於師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13章,把這些內容作一簡單分類。

明確:

一)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和推崇類。

課文第1、2、3。

二)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和感情類。

課文第9、10、11、12、13。

三)孔子對學生的教導及孔子在生活中體現出的個性魅力。

課文第4、5、6、7、8。

二、學習第一部分“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和推崇類”。

1)閲讀第1、2則,結合註釋,自己疏通。

1、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論語·子張19第24》)

2、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論語·子張19第25》)

教師明確

1、重要實詞問題:

毀、逾、傷。知、階、邦家。

2、虛詞及若干句式的翻譯:

無以為也 (無以:猶言“無用”,不要。“以”不易作確解,就不必解釋了。)

仲尼豈賢於子乎 (於: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這樣,或不譯。其:副詞,加強語氣,無實義。)

3、語意略説:

第1則是子貢捍衞孔子之言,有兩個方面:一是把一般賢者和孔子作比較,用比喻的方式,説明孔子的高明、偉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評叔孫武叔是不自量的、無知的。

子貢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處,把孔子的影響力説到了極致。似可説啟發了朱熹“天不生仲尼,萬古常如夜”的評價思路。

第2則是當別人比較子貢和老師時,子貢的回答。子貢先説一個人的言語是體現着一個人的認識水平和道德素養的,説話要慎重;然後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來再説孔子為什麼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則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圖,他活着是人類的榮耀,他逝世則人類永遠哀慟。所謂“能一日與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則是吾人一日之光榮”,所謂“生得偉大,死得光榮”,所謂“永垂不朽”是也。

4、子貢對老師的態度和評價是一以貫之的。下面再補充幾則:

①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論語·子張19第23》)

②衞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論語·子張19第22》)

略説:

①叔孫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貢,他可能在不同的場合都表達過這樣的`意見,估計上文的“毀仲尼”,也就是説仲尼不及子貢,所以孔門弟子中獨子貢為之辯解。這裏,子貢再次以比喻的手法,來説明世人為什麼會認為自己比老師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覽無餘;而老師高達數仞高不可測,別人無從瞭解,所以才有如此見解。後人把收弟子稱為“列入門牆”,即源於此。

②這主要是説孔子無所不學,也即韓愈所説“聖人無常師”。

5、子貢的道德學問在下面這句話裏可見一斑: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19第21》)——這説明子貢為時人所重,良有以也。

2)閲讀第三則,自己疏通文意。

3、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論語·子罕9第11》

教師明確:

1、幾個熟語理解好並積累應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循循善誘。

2、“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主要是翻譯時,注意動補句式。

3、這則內容有三:高度評價老師,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師是怎樣教導自己的;歎息自己與老師的差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讀一讀語錄,理一理思路。

二、學習第二部分“孔子對弟子的評價和感情類”。

閲讀9—13則,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第10則略過不看。

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雍也6第10》

12、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論語·先進11第9》)

13、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論語·先進11第10》)

教師明確

1、這幾則裏面,有幾個後世常用的慣用語,注意積累:

簞食瓢飲,不堪其憂,不改其樂,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這個特殊句式的理解。兩個“為”,都是介詞,讀weì。

3、語意略説:

①第9則,孔子對顏回的評價着眼於顏回的“安貧樂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貧樂道者能為,但安平樂道,説易行難。

②第11則“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傷痛之語,所謂悲不自勝,難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護,竟有此疾,所謂“好人無好報”。

③第12則,表現的是顏回之死對孔子的沉重打擊。這種悲痛要遠遠深於伯牛之死所帶來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顏回之死,孔子是絕望,是痛徹心肺。原因在於孔子在顏回身上,寄託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對顏回,孔子視之為自己道德、思想和學問的傳人,顏回早逝,無人承傳薪火,所以是“天喪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則,孔子主張“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所以當孔子過於傷痛時,有人提醒他:子慟矣!言下之意,夫子你這樣做不合平素主張,而孔子説不為這樣的人哀慟為什麼人哀慟呢?後世王戎喪子,悲不自勝,山簡謂:“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王戎答:“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吾輩。”有類於此。這説明孔子並不是一個教條主義者,甚至是一個性情中人。

4、孔子對顏回的好感,還因為顏回的好學。比如: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論語·先進11第7》)

孔子在這裏不顧及其他學生的感受,而言現在沒有好學之人,可見顏回在孔子心中的堪為典範的印象。

5、但孔子畢竟是注重“禮”的,即便是對顏回,他也不願失去“禮”的制約。如:

①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論語·先進11第8》)

②顏淵死,門人慾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論語·先進11第11》)

這兩則説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願意為着世俗的熱鬧虛榮而違背“禮”。

三、學習第三部分“孔子對學生的教導及孔子在生活中體現出的個性魅力”。

學生朗讀,疏通第4-8則。

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論語·述而7第34》

5、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衞靈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論語·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論語·陽貨17第4》

8,子見南子,子路不説。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論語·雍也6第28》

教師明確:

1、理解好以下字詞:

若,誨人不倦,當仁不讓,割雞焉用牛刀,莞爾一笑,子路不説,矢。

2、語意略説:

①第4則,是體現孔子的謙遜,但偉大寓於平凡,“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是孔門弟子公西華難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難以踵從的。

②第5則,有兩點:一是仁義所在,可以反對老師;二是孔子的教育非專制教育。與亞里士多德“吾愛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如出一轍。

③在第6則裏,孔子是説自己行為坦然,對學生是沒有保留的。從上下語意看,這裏好像是學生中有人懷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對孔子所教授的內容有所失望,孔子為自己作的一個簡單辯護。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學問是體現在日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

④第7則,孔子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話,意謂“如此小城,何必動用禮樂教化”,這體現了孔子輕鬆隨意的心態。子游則據理而爭,也體現出了對師道的理性態度、師生間的平等關係。

⑤“子見南子”章,一般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對老師仍然持率真的態度,不因是老師,就對自己不滿之事三緘其口;一是孔子面對弟子的不滿,為取信於弟子,連連發誓的窘態,説明孔子不是一個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長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樣的平常性格。

但南懷瑾先生持異解,他認為,南子貌美是事實,行為不檢點也是事實,子路不高興老師去見她也是事實,甚至孔子發誓也是事實,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們對南子的認識:南子沒有做過罪大惡極之事,大家這麼對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須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對什麼而言以及“天厭之”的“之”指代什麼內容。南先生認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為:如果是我所反對、批判的人,上天一定會厭棄他。而我沒有“否”之,則其人尚無大惡。當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則孔子為何要“矢之”,恐也難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