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哲學

關於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及時代意義探討

欄目: 哲學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哲學是高度概括了的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和使命,就是要尋求天人之道,通過一系列修身的內在調養與致用的外在建設,從而實現個人在社會世界中的定位,最終提升自我的境界,獲得智慧的滋養。而中國哲學,無疑地是哲學中的傑出代表。

關於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及時代意義探討

每一種哲學,都試圖對於人生、世界及宇宙問題進行探討和解答,中國哲學亦不例外。中國哲學與其它哲學有着重大的、根本性的區別。兩千年前,古希臘人在愛琴海沿岸思考人與神的關係,古印度人在印度次大陸上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古中國人則在華夏大地上思考人與人的關係,因此,中國哲學始終不同於其它哲學。它是一種以人為本位的、從人自身的價值去思考各種關係的哲學。中國哲學的世界觀與宇宙觀同樣也是滲透了中國哲學這一人本主義精神的。我們的先祖在思考宇宙的發生、變化、發展的過程中的問題時,並沒有以神或其他外在的物象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以人本身去思考的。當然,這並不是説中國哲學中沒有神的、宗教的因素,而是説這種神的、宗教的因素沒有居於主導地位。這是我們在探討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時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觀念。 變易之道,陰陽本源

任何哲學的形成,都有其發生、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國哲學的源頭在哪裏?一般認為,中國哲學的思想應當萌芽於商周之際。而最能代表這個時代哲學思想的着作,就是《易》。《易》分為《易經》與《易傳》兩大部分。學術界一般認為,《易經》是商周之際的作品,而《易傳》(又稱“十翼”)是戰國後期的作品,這裏我們不多加論述。為了方便,將二者合稱為“《易》”或“《周易》”。可以這樣説,《易》是中國哲學的源頭。《易》不僅是“羣經之首”,而且是“羣經之始”。《易》的基本思想與精神,是貫穿於整個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之中的。

在世界觀、宇宙觀的問題上,《易》提出了一個最為基本也是最為根本的概念——太極。“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傳·繫辭上》)太極是什麼?太極,就是萬事萬物的總源頭,或者説,就是世間萬物的根本。所以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四十二章》)太極本身就在發生着變化,變化的結果,就是化生陰陽。注意,“化生”與“兩分”是有着本質區別的。“太極生兩儀”,而不能説“太極分兩儀”。生是什麼?生,就是化生,就是生生不息。只有生生不息,事物才會有活力,才會富於變化,才能進一步向前發展。在化的過程中,由母體化生出子體,子體與母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因此,化生的結果是“合”,“和合故能諧”(《管子·兵法》)。化生所形成的是一種向心力,一種凝聚力,因此可以團結一致、凝聚人心,從而達到親和人民、協和萬邦的境界。而分是什麼?分就是分別、分離。分別,就會產生隔閡;分離,就會產生對立。越是這樣一步步分下去,就會形成離心力、分散力,最終人心渙散,各行其是。而在分的過程中,又會有新的矛盾不斷產生甚至激化,因此衝突在所難免。“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所以老子又講:“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這一點,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根本區別之一。中國人注重內斂,而外國人注重外擴。內斂的價值取向教導我們,要修身齊家,而外擴的價值取向則教導人們,要擴張佔有。一個向內,一個向外,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主合,而西方人主分。

陰陽,是從太極中化生出來的,也就是説,它們是一體的。因此,講陰陽是不能分開來講的。陰陽互動,在整個太極中陰陽變化,才能化育萬物。陰陽始終是合一的,一旦分開,陰陽就不再存在。《易》最偉大之處,就在於提出了“陰陽”與“太極”,“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傳·繫辭上》)。陰陽不僅合一,而且處於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陰陽如果不互動,不發生變化,那麼就不可能產生萬物,“生生之謂易”(《易傳·繫辭傳》)。“易”的含義,本身就有“簡易、變易、不易”這三重內涵,因此又叫“易有三義”。變易、變化的觀點,是整個《易》“一以貫之”的理念。陰陽是變化的,即是説陽可以成陰,陰也可以成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二者一定同時存在,同時歸寂,而且二者地位是平等的。看看太極圖就知道,陰陽二極在整個太極圖中是“平分秋色”的,“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幼學瓊林》)。陰陽相對存在,二者互化互生,才能生生不息。同時在太極圖中我們還可以知道,陰陽是處於同一個圓也就是太極之中的。這個圓代表什麼?代表運動變化,代表圓通圓熟。只有圓的而不是方的抑或是其它形狀的才能不斷地變化運動,因此才能圓通圓熟。但是不論圓怎麼變動,內在的陰陽是始終是相化而生、相對而存在的,是處於一種相對的不變之中的。這就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外圓內方”。所以“易有三義”,其中有兩易:一為“變易”,一為“不易”,看似矛盾,實則相反相成,正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二章》)。陰陽在太極中的'這種運動,又叫“外柔內剛”。“陽,高明也。”“陰,水之南,山之北也。”(許慎《説文解字》)“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於陰陽。”(《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難道不是萬物之根本?

中國哲學是以人為本的哲學。“陰陽”這樣一個概念,也是從人本身而來的。古人並沒有太多先進的科學知識,但是“萬物皆備於我”(《孟子·盡心上》),只要仔細觀察萬物和人本身,加以思考,就可以從中體悟到宇宙人生的智慧。可見,知識與智慧並無一定聯繫,有知識並不等於有智慧。“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傳·彖傳》)天為陽,地為陰,白晝為陽,黑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手心為陽,手背為陰。但要注意:第一,陰陽是相對的。天雖為陽,沒有了地,天也就不存在了;第二,陰陽合一,沒有絕對的區分。白晝為陽,黑夜為陰,但是無論由晝入夜,還是由夜入晝,都是漸變的過程,沒有絕對的區分;第三,陰陽平等,陰陽結合,才能化生萬物。男為陽,女為陰,但是男女平等。只有男性或者只有女性,世界都會走向毀滅的。因此,男女結合,就是一個“好”字。用 -代表男性,既是象形地表示男性的生殖器,也是抽象地表示男性所具有的陽的氣質與特性;用-- 代表女性,既是象形地表示女性的生殖器,也是抽象地表示女性所具有的陰的氣質與特性。男女結合,兩性相好,陰陽才能互相滋養,化育萬物。所以我們看坎卦的卦形就知道,- 為男陽, --為女陰,這個卦恰好就是男女交合的圖像。在八卦之中,坎卦代表水,而水,恰好就具備“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的特質。水永遠要動,要川流不息,才不至於成為一潭死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所以你看,中國人就是這樣“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黃帝內經》)“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廩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這一點,對我們整個傳統文化都有極大的影響。中醫的精髓,也就是“陰陽”。屈原在《離騷》中講:“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我們的人事總是與天事密不可分,天事是和人事並存的。陰陽化生,也就是“天人合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