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教師教學心得體會範文彙總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6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心得體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教師教學心得體會範文彙總8篇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本人任教八年級物理,在過去的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願望和學習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後,我們普遍感到壓力,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滿足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和創新。以前教材中偏難,偏舊,沒用的東西不少,而現在有用的有價值,有用的內容多了,並且在教學中能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讓學生自信快樂地學習:

國中學生年齡在十三四歲,稚氣未脱,活潑好動,感性認識佔主要地位,課堂上應多用實驗來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物理。因而本節課設計以學生提問為起點,學生活動為主線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場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本節課重點在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全程及科學方法,並將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中,體會物理是有用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思維活躍,能提出許多問題。學生能獨立完成許多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特別是探究開始,教師備課時原計劃通過步步提示讓學生表達出設計實驗的方案,沒想到課堂上學生卻是爭先恐後地想表述,使整個45分鐘的課堂學生情緒高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給教師意想不到的收穫:

學生對平面鏡提出了許多教師想不到的問題,例如:為什麼小鏡子能照出很大的像?摩托車旁的鏡是不是平面鏡?課堂上説實話老師有些緊張,總擔心學生提出怪異的問題,教師的智慧和靈活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以為學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沒想到有一名學生並不滿足於口頭表述,説:“老師我想邊做邊表述,行嗎?”我趕緊讓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學給予了熱烈的掌聲。之後還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説:“老師我還有一種方法,我先將兩隻手電筒放在等距離的地方,看看像是否在我猜想的那個位置。”(逆向思維!太好了!)場面令我感動。實驗結論的描述時,也有同學大膽質疑:我找到像的位置了,可是為什麼像總會更高或更低些?我動一動玻璃板後,有時又能用不亮的手電筒接到像呢?這位同學對實驗的評估,我在自制教具時並沒有考慮垂直問題(因為玻璃板事先有要求做成垂直支架),這一來倒在課堂上讓學生給解決了,這讓我深信:學生的細緻可以超出教師!

  3、思教學之過:

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有些問題沒有直接回答,如:(1)為什麼小鏡子能照很大的人的像?(2)摩托車旁的鏡子是不是平面鏡?在問題羅列後又立刻出示演示,雖演示能吸引學生,但可能打斷學生的思路,也許學生能想出比教師更好的方法,課後的學情調查中,一位同學和我交談説:“老師你演示之前,我就猜到用蠟燭可找到像,因為在家我玩過鏡子接火炬遊戲。”看來我低估了學生。由於時間關係,本節課在“二平面鏡成虛像原理、三平面鏡的應用”不敢放得開,約只用了15分鐘,特別對“虛像”這一難點沒有板書,只用多媒體顯示,且多媒體課件製作相對簡略,對學生作圖能力的培養可能不利。對“潛望鏡”能激發學生創造性的也因時間倉促而未能完全分解展示給學生。

  4、想教法之變: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要更新,應認識到: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學生對於科學本質的理解和科學價值的樹立,是與科學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的。要從過去過分強調知識的學習中轉變過來,綜合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改變教學法手段,充分認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從一堂灌中退出,課堂應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像《平面鏡》這樣貼近生活、應用性強的課,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就應當讓學生歷經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提出問題的意識,學會科學辯證地看待問題。一堂課要培養學生什麼,學法的指導應貫穿全程如何讓某一種能力的培養突顯,在課堂中對教材的處理應是有所捨棄、有所加強,若要面面俱到,必將面面不到。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2

1、 以音樂為主線,合理組織、整合教材內容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是主題式的,如“世代相傳的民歌”、“歐洲民間歌舞音樂”等,每個主題為一個單元,劃分為音樂人文、欣賞、歌唱、創作活動、音樂常識等幾大版塊;同時,每學期的單元主題都相互對應承接。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當以音樂為主線,緊緊圍繞本課音樂人文的主題,把聽、唱、表演、知識等各版塊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使整堂課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情緒流暢,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同時,注意各學期教材平行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繫,利用音樂人文的導入、過渡與小結,回顧以前的學習內容,也為新課做好鋪墊,並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

2、 抓住音樂的基本元素,把音樂的手段綜合運用於各個教學版塊

雖然教材中每課都分為聽、唱、表演、常識、探究等多個版塊,但我們在處理版塊教學中不能孤立地使用這些音樂手段。例如在欣賞教學中,除了聽之外,加入節奏模仿、聲勢律動或歌唱;在歌唱環節中強調聽覺先導、動覺切入;用欣賞瀏覽的方式引出音樂人文或回顧小結---實踐證明,在不同的教學版塊中綜合運用各種音樂手段,都能明顯地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對旋律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 用音樂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與交流學習

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方式有許多種,最多的是語言交流,而教師應當善於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把握適當的機會,使用音樂的語言進行特殊的交流,使學習和互動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節奏模仿、歌唱接龍,不需要嘮嘮叨叨的説教與談話,讓學生跟着教師拍擊的節奏,進行即興模仿;教師唱上一句、學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學生相互接龍;這些親切而隨性的方式,能夠鼓勵和帶動學生更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音樂的樂趣與合作的默契。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要有“道”可傳,有“業”可授,時能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徑。課程團隊給我們組織了這麼好的一個平台,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動才能搶佔先機,唯有主動才能取得豐碩的研修成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發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鑽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還要嘗試走出去和引進來,這種走出去和引進來就是交流的過程。而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催化劑,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肖伯納説,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所以這遠非一個“一換一”、“一換二”的交流,而是“一換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這種交流就包括很多種,比如你讀文本資料,從文本資料中獲得知識和思想,你將寫出的文章發表出去,別人讀你的文章而與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穫;又比如我們給別人評論,會吸引來作者或其他學員回覆,然後再回復下去,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這種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及時的交流;甚至我們還可能由此而結交些許好友,大家相約着面對面交流。總之,交流讓我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們收穫更多的思想,也讓我們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當然,在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之後我們還要學會主動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課程標準是統帥

我認為對課標的正確落實源於對課標的準確理解。但反觀現狀,我們對課標在教學中本應有的地位已經忽視很久了。對課標的重視不夠,首先體現在駐守在教學第一線的我們身上,我們很多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甚至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看過課標了,更遑論研究解讀課標。很多老師平時教學往往就看兩本書:教材、教參;新老師可能再加幾本優秀教案之類的書;熟悉教材的老教師可能連教參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吳老師文中所言,課改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專家對“課標”做過許多的解讀,但是進入到操作(教學實踐)層面或環節時,可能很快就脱鈎了。課標的實施出現了專家解讀熱後的斷層器和真空期。其實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是我們教學設計對照的標杆、教學評價依託的依據。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編制都是源於課標的,課標才是最高統帥,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侷限於教材和教參,甚至對教參中“對應的課程標準”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説課評比、優質課準備等比較“重要”的事時才想起翻翻課程標準對這一課是怎麼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認真學習拷貝的視頻和文本資料,張開思維的觸角,學人所長,取其精華的同時我也在對比思考,在對比中,我發覺我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膚淺,這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沒通過對比,自己往往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我覺得如果對《數學生活》不熟悉的話,參加這樣的研修就會困難重重,難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這就好比去聽一堂自己根本沒有看過、沒有備過、沒有講過的課,效果肯定不會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給自己多安排了一項任務:迴歸教材,認真研讀。通過認真研讀,再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與研修結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後來的學習也證明我的這個反思是對的。

所以,在沉浸於研修資料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塊主陣地,這塊陣地要守住,還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勵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認識了很多學員,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專家,他們都給了我誠摯的鼓勵,非常感謝他們!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業量、評論數大大減少,任務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特別值得記住的是,在我們的研修平台上,課程團隊、班主任、學員之間也相互通過“公告”、“花絮”、“評論”留言等方式傳遞着防風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臨時採取分散上網的方式進行”、老師考慮到大家研修時長期坐在電腦旁邊,找了些在電腦前就坐的小貼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們在研修中知識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昇華,頭腦得到充實的同時,情感也時時受到關愛暖流的滋潤。這次研修,很值!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工作兩年的青年教師,雖然在進行教學工作之前參加了河北省教委主辦的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系統的學習了一些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但通過這兩年來的教學實踐感到崗前培訓學到的那些教育理論知識過於理論化缺乏可操作性,在教學活動中如同暗夜行路只能自己邊摸索邊實踐,感覺力氣花了不少,但教學效果並不太理想,因此我迫切需要得到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指點以便我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同時總結出一種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恰逢此時,教務處為了幫助我們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舉辦了這次青年教師校內崗位培訓。在培訓中教務處針對青年教師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組織了三次專題講座: ×××老師主講的《以修身為本做好新時期的教學工作》,×××主講的《如何講好第一堂課》,以及×××主講的《多媒體教學設計與應用探討》,三位老師教學經驗豐富,這次所講授的內容可以説是他們多年從教經驗的心血結晶,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我們這些正在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道路上摸索前進的年輕人如同指路的明燈,給我們指明瞭過好教學關的前進方向,在此向組織此次活動的教務處各位老師和以上三位老師表示最真摯的謝意,同時談一下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感想和收穫。

一 作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借用米增強處長在培訓開始時的一句話:“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以説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對於青年教師來説自己的好多同學到其他單位後收入比自己要高這些外界因素可能會對自己堅守教學崗位的信念產生打擊,但也要看到隨着黨和政府對教育的日益重視,大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整個社會的中上水平,同時政府和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也給予了極大的尊敬和認可,還有教師這個行業“傳道、授業、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鑽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青年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

二 作好教學工作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 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寫好教案,這裏面要注意要對教學對象定位,是給什麼樣的人講課,不同的授課對象要有不同的層次和深度。同時要儘量多的佔有素材,寫教案時要備有多種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個概念和公式要從多種教科書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種講法學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教案不能多年一貫制,要認識到即使是講同一門課,每次重複對教師來説都是專業知識、學業上的挑戰,力求每次教學對知識要有更深入的認識,內容上則應該不斷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這樣的態度寫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和提高,不僅是對教學工作對於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次,在寫好教案的同時,每堂課之前還要做好上課的準備,比如對第二天要講的內容,要預先對內容進行安排,列出提綱。對於青年教師來説,因為教學經驗不夠導致對教學的控制能力不強,因此最好能夠在每次課前,自己試講一下。

再次,要重視輔導和答疑工作,在上一門課之前有條件的話最好能給老教師先擔任一兩次輔導工作,這樣可以把本門課的內容進行系統的複習同時可以吸收老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要因為學生在答疑時可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就對答疑充滿畏懼感,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無所不知

的,一時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沒有什麼可恥的,這反倒可以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查遺補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幫助你在該領域作出創新。

2 講課時注意的一些事項。講台如舞台,做好講課前的準備就好比一個演員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課本,但能否取得較好的舞台效果,還要取決於演員的表演技巧和臨場發揮,教師講課如同演員表演一樣,講課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師的臨場發揮都決定了教學效果。

首先,要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教風,作為教師要更加嚴格遵守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能遲到早退更不能曠課,教學時間變革應該及時通知學生,儀容和穿着應端莊大方。

其次,教師可能並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應該是專業知識傳授方面天才的演説家。許多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課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在於功底深,知識紮實,更在於他們具有突出的口頭表達能力,具有很

高的説話藝術。當然對於青年教師來説,在説話藝術上可能還達不到老教師的高度對此也不要泄氣,我們應該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以這種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説話不僅要求做到條理分明,生動、流暢、準確,而且要求做到嚴謹、縝密,同時在聲音上則儘可能聲情並茂,生動活潑。

再次,板書就像舞台的佈景,是講課的重要輔助工具。一筆清秀漂亮的粉筆字,整齊美觀的佈局都能給學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面的標準雖然我們青年教師大多還達不到,但它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最後,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講課時要脱稿,不要有口頭語,內容要有邏輯性,最好能在開始時簡單回顧上次課的內容,並順勢引出本次課的內容,在本次課結束前對當堂的內容進行總結,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要注意多和學生進行互動。

3 對多媒體教學的一些認識。多媒體教學特別適合一些難於理解的也難於在板書中表達的模型,還有一些介紹性的內容,多媒體教學並不是適用於所有場合的,例如對於一些要訓練學生思維的地方比如公式推導,使用多媒體效果並不好。當然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方興未艾的教學方法,它有着許多傳統教學方式所無法達到的優點,青年教師普遍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和接受新事物較容易的優點,青年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動學習多媒體課件製作知識,大膽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

4教師僅僅只有一個專業領域方面的造詣,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有較為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最好通過教學加以系統化,加以完善,所以幾位老師都提出青年教師最好能先後講兩門以上的課。

這次培訓活動如雪中送炭,幫我解答了好多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困惑,也獲得了許多非常寶貴的教學經驗,正在迫不及待的要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再次感謝組織此次活動的教務處各位老師和以上三位老師。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信息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強,發展快的學科。中學信息科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讓學生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通過觀察、探討、分析解決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基礎問題。本人在教學中一直在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總結出一些心得體會,這些都是個人淺見,在這裏寫出來起拋磚引玉,請各位老師給予斧正。

  針對學情,為學習過程添樂趣

我所面對的學生,全部來自農村,他們的基礎相差很大,個別學生因家中有電腦,操作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這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困難。針對這一情況,給學生合理分組,用好過程性評價平台,在平台學習中心提供相關的主題資源,降低學習難度,減少學習困難學生人數,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針對學生漢字輸入能力差的實際現狀,補充電子郵件的操作,利用免費軟件WebEasyMail,架設電子郵局,關閉外網通路,學生操練過程中自然心思集中在練習中。學生通過互發郵件完成漢字輸入能力的提高。又如計算機硬件組成,利用網上資源,模擬裝電腦,提高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明白了,計算機是由:鍵盤、鼠標、主機、顯示器和打印機五個部分組成的。 利用好課本配套材料

網上購物,對農村的學生只是聽説而已,課本配套光盤中有模擬購物網站,把它架在校園網服務器中,只是商品數量不多,我從網上收集一些小商品圖片,豐富商品的數量,學生興趣大增。利用Word郵件合併功能打印“充值卡”,學生每人一張,表現好獎勵充值卡,讓學生從註冊,登錄、充值、購物,享受網上購物的樂趣。

網絡存儲是解決學生私人文件安全存放的有效途徑,我利用桃源網絡硬盤免費版,為學生提供網絡硬盤服務,美中不足的是多人同時上傳,客户端會出錯,好在班級學生人數不多,刷新後再試,一般情況下均能完成文件的上傳或下載,免費軟件這點小病還是能接受的。

  精講多練,加深印象

俗話説得好,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多操作,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

  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國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是一門新的學科,而且隨着信息社會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在作相應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注意知識的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新的研究課題,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

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肩負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學科研的任務。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必須不斷地學習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信息知識,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以適應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不斷髮展。

以上只是我平時教學的幾點體會,信息科技課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產生,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將深入到其它學科當中,信息技術教育必將能在良性的軌道上高速發展。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6

我覺得提升教師專業的自主性,教學中學會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成熟的有效方式。通過設計“每日八問”以形成反思習慣,解決教學問題,提升專業水平,優化自身素養。

  一問:上課前還有哪些方面我沒有準備好?

目的性和計劃性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特點。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細緻地分析學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進程,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準確地擬定教學目標並對學生多種可能的反映做出預期。

二問:課堂上我組織教學的情況怎麼樣?

教師不僅要知道如何“教”,還要知道如何整合新穎的教學內容,如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如何協調教育內外部的期望、如何運用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更要學會自我評價與改進,從不斷追問中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三問:課堂上我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了嗎?

教師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如何讓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維、積極配合、自覺學習。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等,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問:課堂上我尊重、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了嗎?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讓學生願意學習、自覺學習、會學習是課堂教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師在課堂上要不失時機、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五問:課堂上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麼收穫?

課堂教學中通過藉助教材的文化力量和教師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理解與溝通、理想與追求、情感與態度諸方面獲得良好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發展。

  六問:課堂上我恪盡職守、投入激情了嗎?

課堂是師生生命成長與延續的場所,課堂充滿着責任、充滿着希望。青少年學生喜歡的是充滿激情的教師,喜歡的是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師需要在一種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產生對學生誠摯的親密感情、對教育教學的忠誠和熱情。

 七問:我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落實得怎麼樣?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一種事先預設,其中主要包括教學目的的確定。因此,教學的課後反思,必須要對比教學的實際過程與事前的設計,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課堂中出現了什麼新的情況,又是如何應對的;要找出差距,並分析原因,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採取補救措施。

  八問:今天我的“得”與“失”在哪裏?

教育教學是一門具有獨特規律的科學,同時也是一個目的性、針對性、具體性以及靈活性都很強的實踐活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善於總結,並把總結的經驗應用於日後的教育教學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既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又擁有獨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7

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瞭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國中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髮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新課程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徵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它是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的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創新意識,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育改革中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同時,教師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實踐的探究中逐步確立。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要想發展,必須要將實踐與探究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促進師生髮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將二者有效結合。那麼應從哪些方面實現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構建呢?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當前,老師講學生聽已成了教學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要反思,就要有內容。所以學生就要先進行課堂簡要摘記。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提高個人的創造力,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為什麼?;也可以是聯繫他人的實踐,引發對自己的行為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此外學生的反思還何以是階段性的,如:一節課尾聲時,讓學生進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這節課都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當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週反思一下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等等。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①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②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認識相對有限。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③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麼它的適用範圍就有侷限,不易產生遷移。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數學思想。④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敍述宂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着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在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性強、相互聯繫的數學認知結構。⑤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結果常常出現不符合實際,數據出錯等現象,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發生頻率更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 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後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抽些時間回顧所學的內容,摸索知識之間的一些規律和自己在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4、幫助學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經常引導學生反思時,如每次只是這樣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在每次引導學生這樣做的時候,給與其大量的鼓勵、啟示和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使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啟示,並在後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功。如:在平時,每次引導學生反思時,我都會大力表揚那些思考認真的同學,對一些同學能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就引導大家都向他學習。我經常對學生説: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況下比以往有所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麼這個學生就是一個勇士了,因為他已能戰勝困難,獲得勝利了。讓孩子們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反思後,能夠不斷地成功,能夠經常地、認真地反思,那麼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生活和學習的思想、方法,優化自己的認知結構,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篇8

知識是一個整體,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對不時期,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與層次,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綜合性考慮,對教學設計也要有一個整體性思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完整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國小教師教學心得體會。在本課中,有所體現。例如,掌握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坐,立,行是(國小體育水平一)中的體育基礎常識部分,它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活動。如果從小不注意養成正確的姿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身體的不良姿態,以後再矯正會很困難。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也會給生活,學習帶來許多不便。一年級兒童對坐,立,行並不陌生,但不一定姿勢都正確,也不完全瞭解正確的坐,立,行姿勢的要求。因此,沈老師利用隊列練習時間,對學生的這些相關知識進行鞏固性練習強化,他對水平一知識的系統性,做了全面考慮,這也是浙江省國小學科教學建議之一,通過知識與動作的結合練習,使學生建構起比較清晰的知識結構,形成真正的能力,在實際的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

2、採用了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策略

師生互動的可行性

低年級小朋友特別依賴教師,在本課中,沈老師抓住了這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他能主動與學生一起玩,一起跳,時常會看到小朋友圍到老師身邊,一起活動,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有了興趣與依靠。例如,在跳躍教學的起初,沈老師在統一了“剪刀”、“石頭”“布”動作後,就提議説:“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玩一玩,好嗎?”此時的學生都很高興的答應了,與老師一起盡情地玩起來。沈老師正是抓住了喜歡與老師一起玩的心理特徵,通過互動使學生都能活動起來,並利用逐步學習的知識與動作進行一定的鍛鍊,達到了讓學生身體活動開的目的和學習的目的,心得體會《國小教師教學心得體會》。

語言交流的合理性

教師在給低年級小朋友在上課時,提問是要注意方法的。我認為,比較直觀的、形象的、生活化的語言交流能夠更順暢,而且便於為體育教學服務,為學生動作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礎。例如,在統一“剪刀”、“石頭”“布”時,沈老師問:“小朋友,剪刀怎麼做呀?”“對,這樣做!”學生會後,他做了石頭的動作,接着問:“這是什麼呢?”學生在教師動作提示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回顧起相應的“石頭”名稱。沈老師不忙着做“布”的動作,而是問:“那布是怎麼做的?”因為小朋友有了前兩個動作的積累,因此,稍做思考與對比,能夠想象起“布”的具體動作。再如,在模仿動作做動作階段,沈老師有這樣一段導語:“小朋友,剛才在玩‘剪刀’、‘石頭’、‘布’ 時,我們是用腳跳的,那麼,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是用腳跳着走路的?”(學生交流:青蛙、袋鼠、蛤蟆、兔子等)“小朋友,你們都説出了好多小動物,你能像它們一樣跳嗎?(行)你們自己先去試試吧!”沈老師通過比較直觀、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在學習中想一想,練一練,玩一玩,既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又使學生在學習中探究知識與動作,顯得比較有效。

競賽遊戲的鼓勵性

小朋友都喜歡競賽,沈老師在自由跳躍後面,設計了“跳躍接力”遊戲,通過遊戲來帶動學生的學習,並鞏固“雙腳起跳,雙腳同時落地”的技術動作,學生印象深刻,主動去學習與掌握。沈老師在教學中,不但評定了小組的練習情況,還對學生個體的動作也進行了對比與強調,因此,在聽課過程中,我也聽到有的小朋友在説:“×××,是兩個腳是先後起跳的,這樣犯規……”其實在這樣的比較與相互評價中,學生的動作概念的形成更加有效,説明,他們自己有了對動作的區別,體現了教學的價值,對自身動作的正確性也有了新的認識,為以後學習立定跳遠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整堂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請一些小朋友示範時,排在後面的部分小朋友看不清楚,我覺得此時可以讓示範的小朋友換個位置也去做一下,這樣更加體現了人文性,也能夠讓這樣的正確示範更加體現出價值,使全體學生都能夠觀賞到正確動作,為教學目標實現做好鋪墊。再如,在“跳躍呼啦圈接力”中,對不同學生的需要沒有完全考慮周到,連續擺放在一起呼啦圈跳躍,對於一部分學生是不適宜的,是不是可以適當拉開距離,使這些學生能夠放開手腳,大膽嘗試“更高”水平的跳躍,這樣也體現了學習的層次性,學生的差異性,為學生的真正需求而去落實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