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論文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2.01W

摘要: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課程作為高校師範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與時俱進, 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的發展的教學新模式。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 具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形式多樣、資源共享、使用便捷”等特點。對微課的廣泛應用, 是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趨勢。本文在梳理微課特點及優勢的基礎上, 結合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探討了微課在教育心理學中應用的意義。

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論文

關鍵詞:高校; 微課; 教育心理學;

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 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都跟信息技術緊密得聯繫在一起, 並體現出了一個較明顯的“微”時代特徵。例如, 微博、微信、微商、微電影等產物充斥在我們的各行各業。“微課”作為其中的一種, 正不斷地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學的活動之中, 給教育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教育心理學課程對微課的探索與應用, 為該課程注入了活力, 對於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改善和促進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微課的概述

(一) 微課的界定

微課, 也被稱為微課程或微型課程, 目前關於微課的概念並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胡鐵生認為, 微課是在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的基礎上, 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 反映教育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的各種所需資源的有機結合。黎加厚提出, “微課程”是指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教學目標明確, 內容精簡且主題突出的小課程。焦建利則認為, 微課是師生在教學中, 通過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去闡明某一知識點的在線教學視頻。

(二) 微課的優勢

相比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微課具有明顯的特點。這些特徵為教師的教學多樣化、全民教育、學生的個性化、碎片化學習和終身學習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具體如下:

第一, 微課的內容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綜合前人的研究表明, 微課的時間基本控制在10分鐘以內, 且內容設計科學、針對性強。相對於45分鐘一節的傳統課程, 時間簡短的微課更符合學生的持續性注意。而且, 微課可以實現視頻畫面上沒有教室、看不到老師同學以及其他干擾因素, 僅僅呈現學生需要注意的內容, 最大限度地契合學生的選擇性注意, 更有利於學生將所學內容的理解與內化。此外, 微課是側重於對某一知識點的闡述, 課程設計着眼點不僅關注教師的“教”, 也關注學生的“學”。相對於以整節課為教學單位、課程設計側重點集中在教師的“教”的傳統課程來説, 微課在給學生課前預習、課後查缺補漏以及答疑解惑方面提供了更加有針對性、便捷的資源。

第二, 微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傳統的常規課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才能開展教學活動, 這就無法考慮每個學生當前學習狀態的好壞, 進而無法保證坐在教室裏上課的學生維持較高的學習效率。此外, 在遇到疑惑時, 學生往往只能在課堂上或者課後向老師尋求幫助, 這種形式容易降低學生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微課,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 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學生可以進行線上學習。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 學習者只要打開電腦、平板、手機等移動端設備, 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地進行自主學習。並且在遇到困惑時, 學生還可以隨時暫停微課教學或反覆播放關注的內容, 以便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 微課的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微課具有開放、共享的資源特性, 不同教育者製作的微課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傳共享, 極大豐富了微課內容的多樣性。學習者可以在線或者下載自己感興趣的資源進行學習, 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性。此外, 微課可以利用動畫、文本、圖片、音頻等不同的元素進行製作, 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形式是形象生動、豐富多樣的。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枯燥知識點的理解, 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現狀

“教育心理學”屬於心理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是探討在教育情境下教與學的心理規律的科學。其中, 學習理論、學習規律及應用是主要的研究內容。“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習動機的提高, 以及促進解決師生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 是各高等院校師範教育類專業的必修課, 是師範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 教育心理學課程在各高校普遍採用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 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 結合小組討論、情景案例教學等方式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隨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 這種教學模式的侷限性逐漸暴露出來, 因此具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首先, 教育心理學課程當中涉及較多的理論派系, 比較枯燥。單純的教師講解、學生聽講模式往往缺乏吸引力, 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或對課程的`內容理解不深入。其次, 教育心理學學科發展迅速, 相關研究成果日益豐盛。現有的學時較難為學生拓展日新月異的研究前沿內容, 這極大限制了大學生的學科視野以及創新研究能力的發展。最後,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採用大班教學, 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集體授課。這容易導致教師很難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情況去進行因材施教, 從而缺乏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三、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 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應用, 改變了過去以教師主講的課堂教學, 有利於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有限學時的常規課堂上, 教師為了儘可能傳授多的知識, 往往採用滿堂灌輸式授課模式, 這不僅讓學生缺乏充分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消化, 還容易使教學脱離生活實際。在教育心理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 通過微課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比如“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部分的教學內容, 目的是要讓學生學習認知發展階段中的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四部分內容。如果教師單純採用講授法, 即把內容灌輸給學生, 學生不僅難以記憶, 而且容易混淆這四個階段的特點。因此, “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 如果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微課的特點來創設教學情境, 通過微課視頻呈現生活中“認知發展”的案例或實驗, 為知識與生活搭建起橋樑, 創設出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情境。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還能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 拓寬師生視野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 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相關學者都在關心和探討的領域。在有限的學時內, 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以教材為主, 輔以教師蒐集的相關案例, 形式較為單調。此外, 傳統的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涉及的學科知識面狹窄, 信息量有限, 這與教育心理學日益豐富的研究成果是不相符的。微課,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 具有開放、共享的資源特性。每個人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或對某一行業的獨特見解都可以通過微課的平台實現與他人共享, 從而彙集眾多教育者的智慧。微課突破了教師在時間、空間上的界限, 加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對於學生而言, 面對的教師不再侷限於學校授課的職業教師, 可以學習到來自不同教育者的海量微課資源。這種對信息技術的應用, 不僅使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 還能打破傳統教育心理學的侷限性。學生通過微課能夠接觸到更加前沿、豐富、綜合性的相關知識, 拓寬了他們的學科視野。

(三) 體現教育個性化,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葉聖陶先生強調, 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目的是育人, 是培養自覺的、自動的、發展的、創造的、社會的人。他所強調的是極具“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的學科, 故而要重視因材施教, 開展人性化教育, 體現教育對培養完整人的價值。現在的大學生基本是九零後, 他們個性鮮明、自主意識強, 習慣且熟練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感興趣的內容。所以, 單純的灌輸式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微課滿足了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 其開放、共享等特點, 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選擇性的機會。學生通過微課平台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 充分體現了個性化的教育。另外, 微課平台的便捷性, 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 讓學生的碎片化學習成為可能, 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四、總結

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日益成熟的產物, 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的需求。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實現了課程與信息技術更加緊密、廣泛地結合。這不僅為教師探索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促進了學生對學科知識更全面、深入的瞭解。同時, 隨着微課教學模式的不斷髮展, 對培養高質量的教育人才、推動我國教育行業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 2011 (10) :61-65.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2013 (4) .

[3]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2013 (4) :13-14.

[4]唐燕兒, 魏旭陽.“微課”的優勢與發展——基於教育心理學的視角[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4 (6) :84-87.

[5]韓迎春, 肖雪山.微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 2015 (2) :32-36.

[6] 朱莉.慕課視域下“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J].讀與寫, 2016, 1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