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線段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48頁例題和49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徵,會畫線段。

2、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線段的兩個端點。

教學準備:

學具準備:每人一根毛線、3張長方形紙、一張圓形紙。

教具準備:兩根毛線、一張長方形紙、一張圓形紙。

教學過程:

一、比長短,引入新課

1、師:你們都有一根毛線(黃色、彎的,長短不一),老師也有一條毛線(紅色,彎的)。你能説出老師的毛線和你的毛線比,誰的毛線比較長嗎?

(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和老師的比,其餘學生作出判斷)

生1:紅線長。生2:黃線長生3:一樣長生4:不好比較

師:同學們的意見這麼多,誰的對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比較出這兩根線的長短呢?

生:把線拉直

師:好辦法!(捏住線的兩頭,把紅線拉直,貼於黑板上,把學生的黃線也拉直帖於黑板上,不對齊)

師:現在兩條毛線都變直了,誰的毛線比較長?

生:不好比較

師:怎麼辦才能讓我們很明顯地看出哪條線長呢?

生:把線的一頭對齊。

教師把線的一頭對齊,學生髮現紅色的線比黃色的線長。

師:對了,紅色的線從這個線頭開始(點上一點),到這個線頭(點上一點)結束;黃色的線也從這裏開始,到這裏就結束了,所以説紅色的線要長一些。

2、揭示線段的概念

師:像這樣直直的,有長有短的線,我們就叫它"線段"。

師:這條紅色的線是一條(線段),它從這個線頭開始,到這個線頭結束,這兩個線頭在數學上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端點"。這條線段上有幾個端點?

這條黃色的線也是一條(線段),它有幾個端點?

師:看來,線段不但是直直的,還有(2個端點)。

3、實物感知,強化線段特徵

師:觀察你桌子上的毛線是不是一條線段?(彎的,不是)

怎樣讓它成為一條線段?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指名彙報)

師:同桌互相比一比,誰的線段比較長?

師出示一條藍色的線(彎的)

師:這是不是線段?怎樣使它成為一條線段?(拉直)

變換線段的擺放位置,使學生體會雖然擺放的位置不同,但還是線段。

師:生活中許多物體的邊也是線段,如:數學書封面這條直直的邊就是一條線段(指名學生説出線段的端點在哪裏)。

學生活動:找一找身邊有哪些線段,同桌互相説一説。

學生彙報自己找到的線段。

4、根據線段特徵,學畫線段

師:因為線段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在數學上我們就用這種漂亮的圖形表示(出示:-------)

師:誰知道是怎樣畫出來的呢?需要哪些工具?(直尺)

如果沒有尺怎麼辦?(數學本的一條直邊、筆盒的一條直邊…)

請學生嘗試畫線段。

展評學生畫的線段。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畫線段的方法:(1)先畫一條直直的線,再點上兩個端點;(2)先點上一個端點,再畫一條直直的線,最後再點上一個端點;(3)先點上兩個端點,再在兩個端點之間連上一條直直的線。

二、練習

1、"想想做做1"

下面哪些是線段,是線段的在()裏畫"√",不是的畫"×"。

學生彙報並説明判斷的理由。

2、"想想做做2"

師:圖形中也有線段(出示一個正方形),它是什麼圖形?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學生數,教師指導按序數。

學生完成"想想做做2"。

3、"想想做做3"

師:同學們已經學會畫線段了,現在你能在這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嗎?

學生動手畫線段,指名板演。

引導學生總結:兩點之間只能畫一條線段。

4、"想想做做4"

師:如果加上一點,有三點,連接每兩點之間可以畫幾條線段?可以畫出什麼圖形?

學生嘗試畫。

學生彙報結果。

5、"想想做做5"

師:如果再加上一點,有四個點,連接每兩點之間可以畫幾條線段?

學生猜想

學生嘗試畫一畫。

學生彙報結果。

6、折一折,強化線段特徵

師:(出示一張長方形紙)它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端點各在哪裏?

現在,老師再給你變出一條線段(邊説邊折),老師折的線段在哪裏呀?(指名摸一摸)

師:請你們折一條比老師折的還要長的線段。(學生折一折)

指名彙報結果

師:你們能折一條比老師折的還要短的線段嗎?(學生折一折)

指名彙報結果

師:你們能在長方形紙上折出一條最長的線段嗎?

學生嘗試折。

指名彙報結果。

師:(出示一張圓形紙)它上面有線段嗎?你能折出一條線段嗎?

指名彙報結果。(強調:圓形對摺後,折出的線段最長。)

三、全課總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本領?你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課堂教學反思:

《認識線段》教學反思:

由於年齡特徵,線段對二年級學生來説還是比較抽象的。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重認知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感悟線段特徵

傳授知識,不但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為了教學"線段是直的"這一特徵,首先我讓學生從內心裏就產生一種"必須讓線段直的"這種需求,例如:"學生1要和老師的毛線比誰的長,可是兩條毛線都是彎的,不好比較",這時現實與學生的需求產生了矛盾,學生心裏自然就產生了化曲為直的想法。這是多麼好的教學契機呀!我趁熱打鐵揭示了線段是直的這一特徵。

2、注重實際操作,使學生體驗線段特徵

"學生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為了加深學生對線段特徵的認識,我在本課中採用了大量的操作活動。為了認識線段的兩個端點,我問學生"這條毛線有幾個線頭";我強調"捏住兩個線頭";提醒學生"捏住兩個線頭把毛線拉直"。在教學畫線段時,我引導學生自己嘗試畫,並且在畫的過程中,學生髮現了畫線段的3種不同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線段特徵的認識,我讓學生在生活中找線段,在平面圖行上找線段,在長方形紙、圓形紙上折線段。

2、注意創設情境,感受理解線段。

在認識線段的特徵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線段,説一説、摸一摸身邊的線段,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到了線段的特點,使他們發現原來線段就在我們自己身邊,這種體驗讓他們學起知識來興味盎然。

教材只有半頁的內容,如果為了背出線段是什麼,畫一畫線段,那不是難事,但線段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結合情境感受線段,理解它的意義,使學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想象力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3、提倡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尊重學生自主。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積極思索,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他們總能發現一些新點子,讓我感動不已。例如,線段是可以度量的;又如畫線段的方法多種多樣……這些不是教師講的,而是學生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學生有了成功感,學習的勁頭自然就足了。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線段的條數並會畫線段。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樂於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徵,能用刻度尺畫和量出指定線段的長度。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會分辨線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出課前準備的細線,同桌相互比比兩根線的長短。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結果。

2、師:現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們是怎樣比的?

生:我是先把細線的一端對齊,然後把線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師板書:拉直;一端對齊。

師述:我們把這根細線拉直以後,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

端點端點

(2)教師説明:一根線段有長有短,説明線段是有一定長度的。當一根線段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為了表示它有兩個端點,而且不變形,我們在畫的時候要給它裝上兩個標誌(在端點處畫一短豎),用這個特殊標誌來表示它就是線段。

2、尋找線段。

(1)師: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放平在桌子上。

師述:像長方形紙的四條邊就可以看作線段,尺子的邊也可以看作是線段。

(2)師:小朋友觀察一下,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線段?(觀察、考慮兩分鐘)

(要求:要説完整話。比如:什麼的邊緣是線段。)

生1:黑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2:窗户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3:課程表的框邊也可以看作線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説完整的。)

3、折線段。

(1)師:現在老師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摺,然後展開,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看到中間有條線段。

師:對了,中間的這條摺痕我們就可以看作線段。

(2)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長方形紙折折,看看怎樣折摺痕最長?怎樣折摺痕就比剛才老師折的短?

學生動手操作。

交流自己的折法,總結對角折時摺痕最長。

4、畫線段。

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師:誰來介紹一下線段有哪些特點?

生1:線段是直的。

生2:線段還有兩個端點。

生3:畫線段時還要裝上兩個特殊標誌。

三、方法應用及課堂檢測。

1、判斷線段。

師述:只要符合(1)直,(2)有兩個端點和兩個特殊標誌,這兩個條件的就是線段,和它的位置是沒有關係的。

2、下面的圖形各由幾條線段圍成?

()條()條()條()條

3、用直尺把下面的兩點連成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4、下面有三個點,連接每兩點畫一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畫三條線段。

5、下面有四個點,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小結: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四點,可以畫六條線段。

6、填一填。

線段是()的,有()個端點。

三角形由()條線段組成。

正方形由()條線段組成。

兩點之間可以畫()條線段。

線段有長短嗎?()

2、畫一畫。

(1)畫一條長5釐米的線段。

(2)畫一條比6釐米短2釐米的線段。

(3)畫一條比3釐米長4釐米的線段。

四、梳理知識,總結昇華。

師:小朋友,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五、作業佈置。

課本練習一的第7、8、9題。

板書設計:

認識線段

線段的特徵: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平面圖形。

量線段畫線段

教學反思:

1、在整節課的環節設計上,我通過“拉線段——找、折線段——畫線段——數線段——連線段”五步來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地認識、理解直至掌握線段。這樣的設計是完全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也十分切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的。

2、“線段”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大量接觸到這一內容,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與表象認識,但是他們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們對線段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引導學生將直觀物體和抽象概念搭建橋樑,實現過渡,在現象和本質之間通過有選擇地觀察和總結,使線段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突現出來,真正實現對概念本質意義的建構。

3、不管是教學的細節,還是教學的環節,也不管是預設的還是生成的,如果我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敏鋭地抓住教學的契機,並滿足學生真實的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堂課就應該能更精彩。一堂課是由許許多多的教學細節與教學環節所構成的,而課的成敗,也恰恰體現在這些教學細節與環節的設計與處理上,對於我的課堂而言還需從細節上認真把握。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上冊59——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線段的條數並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於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線繩、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出示四邊形、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等,要求學生説説是什麼圖形,分別由幾條邊組成(並作為練習從圖形中找線段的素材)。以五邊形為例,説明組成這些圖形的邊也是一種圖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二、認識線段

(一)、感受線段的“直、兩個端點”

1、老師出示一根毛線。老師手中拿着的是什麼?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毛線,放在桌上,看一看是什麼形狀?(彎彎的),你能想個辦法讓這條毛線變直嗎?請小朋友們拿起桌上的毛線試一試。(指名到講台前示範)你是怎樣讓它變直的呢?(拉、用點力)

2、學生在位置上演示,指名上台演示,並交流:大家看看,原來彎的已經變了,要想拉直,應該怎麼做?(捏緊,用點勁拉)。

3、揭示線段的初步概念。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板書課題:線段。)變換不同方向,認識線段的初步特點。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認識線段)讀兩遍。

5、出示投影,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手捏緊的兩頭,在數學上我們稱為線段的端點。幾個端點,6、結合剛才的交流,看着這條拉緊的線,誰來説説線段有什麼特點?(直的、兩個端點)(反覆指名説),教師可以畫出線段和端點。

7、請大家説一説,下面哪些是線段,哪些不是。拿出作業紙,完成第一題。交流時緊扣線段的特點。

(二)、找線段

1、過渡: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在生活中像直尺、三角板的邊都是直的.,它們的邊有兩個端點,所有我們把這邊看成線段。用實物指邊和端點。

2、那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小朋友們找一找。(生説説:線段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課件出示圖片)如:門框的邊、樓梯台階的邊、屋檐的邊、護欄的欄杆、橋的牽拉繩等等,這些都可以看成線段。大家真棒!

(三)、折線段

(出示正方形紙)這是什麼圖形?我現在把它對摺,抹平,中間出現了一條摺痕,摺痕也可以看成一條線段。為什麼?指名説,並演示説。(直的、有兩個端點)

1、要求學生按照要求這一條同老師一樣的線段。(便於學生折長或短線段比較。)

2、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長的摺痕嗎?

學生折後,與老師的比較。

3、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短的摺痕嗎?

學生折後,與老師的比較。

小結:折出的這些摺痕都可以看成線段。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有的線段長,有的線段短。

(四)、畫線段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知道了線段的特點(特點可以再強調一下),那你能

自己畫一條線段嗎?

可以用什麼工具畫?怎樣畫的?(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學生説,老師演示3中畫法:1、先畫中間一根,在把兩個端點;2、先畫兩個端點,再畫他們之間一條直直的線;3、先畫一個端點,畫直直的線,再把另一個端點補充完整。)

學生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一種方法畫一條線段。

(五)圖形中的線段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圖形,它們的身上也藏着線段,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題,第一個圖:什麼圖形?有幾條線段?上黑板指出來,注意按照順序數。

出示第2題(課始的複習圖形),完成作業紙,並指名説

拓展兩個稍微難點的圖形。

(六)深化認識

1、想想做做3

幾個點,你能把這兩點練成線段,連接着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快速的完成作業紙的第三題。

2、出示想想做做4

師:給你三點呢?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你能畫幾條線段,畫出的是什麼圖形?完成作業紙的第4題

3、出示想想做做5

師:給你四個點呢?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看看能畫出多少條線段?學生完成,(展示作業),出示學生畫4條線段的圖形,大家看看對不對?有什麼想要説的。請小朋友們觀察,是不是兩點之間都已經連成線段學生説。指導從外到內,其次是按照順序連。拓展給你五個點呢?欣賞有線段建築的圖片。

三、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麼?線段有什麼特點?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感知線段的基本特徵,初步形成正確的概念表徵系統。

2、使學生在折、畫等操作活動中體會到線段是有長有短的,完善對線段的認識,掌握畫線段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從“線段”的角度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數學中的圖形,體會數學與生活、線段與圖形的聯繫,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明確線段的基本特徵,會用直尺畫線段。

教學難點:在折摺痕中感知線段有長有短。

教學準備:毛線、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複習,喚醒舊知

想一想,在一年級時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示意圖。

  二、認識線段,感知特徵

1、初步感知

每個學生把準備的毛線,隨意地放在桌上,然後用手捏住它的兩端,並把它拉直。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比較這根毛線拉直前後的樣子,説説各有什麼特點。

引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線段可以用(圖)表示。引出特徵: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完成的想想做做1。

2、形成表象

(1)找線段

説明:直尺、課本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

教師拿着直尺、課本示範着指一指,指名直直的、兩個端點。

追問: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2)學生舉例。

重點指出兩個端點,直直的部分,用手勢表示出所説的線段。

(3)完成想想做做2。

(4)感知線段有長短

把正方形紙對摺,摺痕也可以看成一條線段。教師邊折邊指出摺痕,指名學生説為什麼摺痕可以看成一條線段?

學生照樣子折,找到摺痕。

引問:你能折出比這條線段長的摺痕嗎?比這條短的'摺痕呢?

小結:用同一張正方形的紙,可以折出不同長短的線段,可見,線段是有長短的。

3、體驗特點

過渡:我們可以吧物體的邊看成線段,也可以用紙折出線段,那你能畫出線段嗎?準備怎麼畫?

指名學生説説準備怎麼畫線段?

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的,有長短的,因而我們畫出的線段也應該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沿着物體直的邊畫線段,比較方便。】

引出:可以沿着直尺的邊畫線段。(直尺的邊是直的)

學生嘗試用直尺畫線段。説説在用直尺畫線段時要注意些什麼?

教師範畫線段,學生再次用直尺畫線段。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想想做做3(兩個點)

用直尺把下面的兩個點連成一條線段。

明確:連接兩點可以畫一條線段。

2、完成想想做做4(三個點)

在兩個點的基礎上再添一個點。

要求:在每兩個點之間畫一條線段。

交流:像這樣,三個點能畫幾條線段?畫出的是什麼圖形?

3、完成想想做做5(四個點)

在三個點的基礎上再添一個點。

猜測:像這樣,四個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畫一畫,交流並評價自己的猜測情況,明確“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的含義。

小結:像這樣,四個點可以畫6條線段,畫出的是四邊形。

4、思考:再添一個點,能畫幾條線段?形成什麼圖形?先猜測再驗證。

四、回顧整理,內化認識

回顧這節課的學習,説説我們學了什麼知識?我知道了什麼?下課後還想做什麼?

板書設計:線段的初步認識

直直的

線段圖有兩個端點

有長短的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第三冊第59~6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線段的條數並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於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毛線、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要介紹以為新朋友給大家認識,想見見它嗎?

生:想

師:要見到它,可不容易,除非你能猜對老師的謎語。

課件出示謎語: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服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

生:毛線

師:真是猜謎高手!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準備的毛線,像老師這樣將它自然的放在課桌上。觀察一下,它是什麼形狀?

生:彎的

師:説的沒錯。你能像辦法讓它變直嗎?同桌討論一下,然後把變直的毛線舉起來

生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棒!説一説,你是怎麼做的?

生:用手拉

師:一隻手可以麼?

生:不可以(説説理由)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的比老師還周到,真好!你們知道嗎,剛才新朋友已經悄悄的和我們見過面了。像這樣,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線段。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徵,用這種學生喜歡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二、感知線段

師:線段可以用表示

仔細觀察這條線段,你覺得它有什麼特徵?

生:直直的,有兩個小豎線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兩個小豎線也有自己的名字呢,它們叫做線段的端點。“端點”的“端”是什麼偏旁?

生:“立”字旁

師:對了,端點就像兩個小人兒立在線段的兩端。讀一讀

生讀

師:線段有幾個端點?

生:兩個

師:誰能把線段的特徵連起來説一説

生:線段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師:説的好極了(掌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是什麼樣子?

生想

師:線段可調皮了,一眨眼就躲到圖形的隊伍當中去了,你能找到它嗎?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

生判斷哪些圖形是線段,並説説理由

師:第2個和第4個有什麼不一樣?

生:一個是橫着的,一個是豎着的

師:總結:雖然他們的位置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都是線段。

豎着放,是線段嗎?

生:是

設計意圖:藉助毛線讓學生初步感知線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觀性;藉助形象直觀的毛線,讓學生感受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成為學習的資源。

三、找線段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亮,這麼快就把線段找出來了。其實,線段是我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周圍物體上直直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你能到我們的教室裏找一找線段嗎?找到後和同桌説一説線段的端點在哪裏

生找線段並交流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線段

生彙報自己找到的線段

師:我們每天用的數學書,它的封面上也有線段呢

生找並指一指

師:數一數有幾條線段?

生:4條

師:瞧,這4條線段圍成了什麼圖形?(隱去書的封面)

生:長方形(四邊形)

師:孩子們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的`多邊形,哪些是由線段圍成的?

生: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

師:小朋友的反應真快。那麼圓是由線段圍成的嗎?

生:不是,因為它是彎的

師:説的真棒!那你知道下面的多邊形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嗎?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四、做線段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找到了線段,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做線段呢?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做一做,和同桌討論交流一下

生動手操作

師:誰願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做得線段

生展示

師:他做的和老師做的一模一樣

課件展示:把紙折一折,摺痕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現在請同桌兩人比一比,看誰折出的線段長,誰折出的線段短

生比一比展示

師:比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怎樣比才公平?

生:把線段的一端對齊

師:從剛才的比較之中,我們可以知道:線段有長有短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畫一條線段呢?

課件展示畫線段

生畫線段並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找線段、做線段、畫線段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討論交流展示,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索,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

五、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們學的真快!老師忍不住要考考大家了,有沒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

第一關,想想做做第3題

生讀題連線

師:連接這兩點,還能連出其他的線段嗎?

生:不能

師:連接兩點,只能畫出1條線段

第二關:想想做做第4題

師:能連成幾條線段?圍成的是什麼圖形?

生:3條線段圍成了三角形

第三關:想想做做第5題

生連線展示

師:4個點,連接每兩點,連出了幾條線段?

生:4條

師:有不同想法嗎?

生:6條

師:當點比較多的時候,我們怎麼做才能使連出的線段不遺漏,不重複呢?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連

課件演示連線過程

設計意圖:利用低年級學生愛玩愛比賽的特點,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想學、樂學、會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

拓展練習

猜猜圖中有幾條線段?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線段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這兩個特徵

姜堰區實驗國小三水校區朱小麗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直觀認識線段,知道它的特徵。

(二)使學生能辨認線段,初步學會畫線段。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空間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準備:

人手一根毛線、一張長方形紙、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就叫“線段”。

(板書課題:認識線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覺得線段是怎樣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彎曲的……)

2、能不能想辦法變出一條線段?

生嘗試。

師(出示準備好的毛線):把毛線拉得直就出現一條線段。

請一生上來摸一摸。演示:這直的一段叫線段。

3、同桌合作:一個拉,另一個指出這條線段在哪裏。

請兩生演示。

一生想辦法拉出線段,另一生指出:兩手之間的距離就是線段。

演示,問:垂下來的這一段是不是線段?為什麼?

4、小結:線段是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2)認識端點

1、兩頭粘上去的叫做線段的什麼?(端點)(師把毛線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條線段有幾個端點?(兩個)(板書:有兩個端點)

(3)總結概念

現在,小朋友認識線段了嗎?線段是怎樣的?

讓生記線段: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把線段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4)找線段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物體的邊都是線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生:課桌邊、黑板邊……(讓生用手感知)

(5)折線段

1、指出白紙中哪些邊是線段?

2、在白紙中折出一條線段。(摺痕)

3、再折比剛才短一點的線段。

4、在這張紙中折出最長的線段。(擺擂台,讓擂主説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結

通過剛才的拉、折、指,你認識線段了嗎?

(7)畫線段

1、生自由畫在白紙上,然後反饋評價。

2、指定條件畫。

a、畫一條3釐米長的線段。

説説你是怎樣畫的?(師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畫出3釐米長的線段)

b、畫一條比3釐米長1釐米的線段。

反饋:要求非常準確。(進行認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結:線段有長有短。(板書)

(三)鞏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線段?(小黑板出示)

2、數一數,下面的圖形是有幾條線段組成的。

3、過任意兩點,能連起幾條線段?

3點能連幾條線段?

4點呢,每兩點連起來,共有幾條線段?(生思考,動筆畫。)

4點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較:看看哪條線段長?

演示:一樣長。(生活中經常用到這樣的數學知識。如:穿豎條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橫條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認識線段

直直的,有兩個端點

有長有短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初步認識線段,我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先由學生實際操作拉毛線團,得知線段的表象,再通過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這幾個環節,抽象概括出線段。整個過程由具體直觀到抽象,並由易到難逐層進行,創設開放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較好的:(1)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2)體現學生是發現者和研究者;(3)關注學生的差異面;(4)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面廣。當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如:準備的毛線團太新,不夠形象,學生沒開始拉就已經是一條線段了;老師説的話太多,容易使內容瑣碎造成學生思路不完整;在畫線段時還不夠規範,特別是畫指定長度的線段,最好利用多媒體手段,這樣學生才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