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看見讀書心得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1

《我看見的臉》一文中,徐則臣收集了許許多多與眾不同的臉,每張臉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每張臉也各不相同,或年輕,或衰老,或快樂,或憤怒,或悲傷……每段不同的經歷,共同構成了這篇別樣的文章。而我,在童年時代裏所“夢”見的臉,是所有對自然充滿愛的人們的憧憬。我的母親曾對我説:生意場上小販們的生活經驗與評價一個人的品性好壞的能力,其實不比生活在高端社會中的人們差,因為他們看到過許許多多不同的臉。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人世浮華,潮流湧動,落筆生花,人海相逢。所謂的過眼雲煙不過是文藝青年們的眼中世界。我耳朵裏的夢是關於東北的大街,關於那條弄堂小巷裏的日日瑣事,那悦耳的聲聲叫賣……他們的一切,早已映入我的腦海,繪人我生命中最深的角落。

我的外婆家在東北一個平凡而又温情的小城裏。整個小城四周環山,山上鬱鬱葱葱。一泓清水繞綠樹,白雲藍天抱碧草。雲朵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張臉,一張觸手可及的臉,甜美而不失温柔。那些美好只充斥在我的童年時代,如今,也只能在夢裏或是相片裏細細回私、品味了。

每天清晨,睜眼最先看到的是外婆外公忙碌的身影,那是他們特有的臉,樸實、勤勞的臉。接着是洗漱台鏡子裏睡眼惺忪、頭髮蓬鬆、雙眼無力和之後的神采奕奕、衣冠整潔成鮮明對比的我的臉,是童真、稚氣的臉。接下來到城鎮上的菜市場和小巷裏所見的“臉”雖沒有徐則臣收集的多,印象深刻,但卻也別有一番韻味。對於常年生活在山溝溝裏的農民來説,他們的手上肯定是佈滿趼子、刀疤的.,那專屬於他們的臉,是特有的辛勤的臉。農民們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一條條“壁虎”爬滿了他們黝黑的臉龐,而眼角、嘴角和眉心處則是一道道或深或淺的皺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張張臉,相同卻又與眾不同。

對於他們來説,夏天是他們最忙碌的季節。每天早起全副武裝到山上採藍莓,藍莓個頭大,粒粒飽滿。挑到集市上去賣,十兒元一斤賣掉,一個月也能賺不少錢,至少生活費肯定不成問題。滿足的笑容和汗水佈滿他們的臉,樸素、艱辛常常鐫刻在臉上。那兒的黑土地裏種滿了土豆、白菜、豆角、蘿蔔……它們是冬天地窖裏的常駐者。除了它們,冬天裏還有不可缺少的大雪,片片飛揚,房檐上又尖又長的冰柱根根垂下。嘴裏呼出的白霧模糊了雙眼,孩童們手裏的雪球是他們歡樂的源泉。冬天就這樣過得充實而又不失快樂。它們就是農民和孩子們的臉,特有的温暖的臉。

那個北方小城鎮裏的温情舊事就像是一張大臉,從前的寫滿了稚嫩,終於在星光劃過後變得成熟、大氣,那是一張出現在我夢中的臉,這與我的爺爺奶奶居住的水鄉江南有很大的不同。江南水鄉的臉是一張美麗、温婉而又細膩的臉,透露出一種迷離、朦朧。而北方的臉卻是那樣的粗擴、質樸、真實。表情不會瞬息變化,但喜怒寫在臉上,它們是靜態生命裏的“臉”,充滿了地域風情,直露着別樣的情愫。

歲月就這樣跌宕起伏,最終又平靜而温情地走過。我終於離開了我短暫而美好的童年,步人了我的青春年華,可是外婆家那些別樣的“臉”,恐怕我今生難以忘懷,那是鐫刻在我心裏的鄉韻、鄉情、鄉愁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2

柴靜用最質樸的語言,讓我看到了這並不完美的世界,而且讓我接受了這並不完美的世界。沒有失望,只有引起我的深思。

她的筆調是温柔真實的,用最平凡的話,一步一步領着我們去剖析自己。讓我們有獨立、維權與法律的意識。讀完整本書,不僅看見了柴靜最初當記者時的不成熟,不穩重,到這一路以來的成長。還用她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看見努力後的收穫。更用她看見的.事情,讓我們通過她的眼帶我們去領略了很多曾經新聞上知道的事件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真相。

她寫的事件太多,我記住的只有那麼幾個大事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講家暴的那篇,讓我不理解,讓我感到震驚。不理解那些施暴人,兩個人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要用暴力解決,可是世界上就是還依舊存在着這樣的事情。

生活中不應該去説應該,沒有哪一件事是應該怎麼樣的,我想這是這本書讀後最深的感悟。我們生活中總是去幹涉身邊最親近的人的生活,説應該怎麼樣,我想這樣是不對的,從此儘量少説應該。

原文有所感觸之句:

1、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2、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説: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3、留言裏聽到了很多聲音,有人説:為什麼許多人都選擇屈服?因為他們覺得投入太多,收穫很少或根本沒有

4、採訪不用來批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

5、紀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於一件事,一羣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同和發自內心去照顧它的願望。

6、那位媽媽説:不光是簡單,不光是家長,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訴別人應該怎麼樣,這就是錯的方式。我就錯了這麼多年。

7、歉意不一定能彌補,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裏的人。心裏有什麼,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着,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3

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還是説,只是某些人需要我們看到這些。——題記

學校欺凌一向是老生常談,在《看見》這本書中,也有涉及。這起事件之所以被柴靜錄入在這本書中,大概是因為它所給我們帶來的深思。

“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終,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柴靜在雙城的創傷中所寫的序言,這起事件起因源於學校暴力、語言暴力。我們永遠也不能想象,受到語言暴力的孩子,到底有多痛苦。他們是風雨中的柳絮,沒有依靠,在漫天的謾罵羞辱中,無助的飄啊飄……最終,落入泥濘中,任由泥濘污濁自我。

柴靜在書中這樣寫道:小蔡説苗苗自殺的原因是幾個月前的一次聚會上,有男孩子摸了苗苗的胸部,被幾個低年級的學生看見,傳了出來,“説得很可怕”。從那時候苗苗就開始有自殺的念頭。

我問:“什麼讓她最痛苦?”

“從聚會的那天起,很多同學罵她……”

孩子的內心,那篇文章。看過後,我心中立即盪漾起一波漣漪。

安德魯·波切利,12歲時,因為踢足球發生意外,導致自己雙目失明,陷入苦惱與迷茫。他聽了父親的一句教導的話:“這個世界屬於每個人。雖然,你看不見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之後,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奮發努力起來。經過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終於讓他一舉成名:成名曲《告別世界》風靡全球;《託斯坎尼的天空》銷量過百萬;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經評價他:“如果上帝也會歌唱,那聽起來一定像他的歌聲。”他創造的輝煌不計其數,獲得的好評也數不勝數,還被評為“第四大男高音”!

從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絕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於他面對困難時毫不退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什麼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確,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發奮圖強,成就輝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視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當成前進的墊腳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卻把它當成前進的絆腳石,難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輕易交給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缺了它會驕傲過度;但有了挫折,我們也要正視它,把它化作前進的動力,不要只因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喪失信心!

縱觀歷史長河,可以看出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經歷過挫折才獲取成功的!貝多芬是德國一位出類拔萃的音樂家,被評為“樂聖”。但“樂聖”的一生也是充滿坎坷的,他雙耳失聰,但並未放棄,反而更加熱愛音樂創作,更加喜歡音樂!在耳聾期間,他還創造了《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等舉世聞名的曲目,可見他是多麼地頑強,不向命運低頭。

霍金在大學時身患“盧伽雷氏症”,身體癱瘓,但他毫不放棄,潛心思考,寫出了許多有名的科學鉅著,聞名於世;史鐵生,雙腿癱瘓,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撓,潛心寫作,《我與地壇》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不要害怕挫折,把挫折當作一扇進屋的門,打開這扇門,你才會看到宜人的風景。記住:假如你吃了一百扇閉門羹,那希望就在第一百零一扇門裏。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4

時間匆匆走過,反思自我,發現確有懈怠,目前為止,本季度已過大半,只讀了五本書。

最近真的是很迷茫,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體會到某些真諦,心若沒有方向,到哪都是流浪,茫茫天地之間,感覺自己就似那飄零的落葉,隨風而逝,找不到存在的意義,迷失在黑夜裏,孤獨包裹,蒼涼襲來,一顆心何去何從,隨波浮沉。

縱有鴻鵠之志,欲與天公試比高,最終不過是鏡花水月,泡沫幻影。一個人能力終究有限,此事古難全,有舍方有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需要勇氣,看輕自己更是大智慧。

塵世喧囂,名利角逐。

每一顆心都被世俗薰染,對成功的渴望甚至讓人喪心病狂。

世界何其之大,然而走遍天涯海角再難尋得一方淨土,再難找回內心的一份安寧。

生活越來越美好,但幸福感卻並未如想象中那樣提升,我們生活在當代究竟是不是一件幸運的事?

突然想起一個很有名的大家,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渴望塵世的一片桃花源,他躬耕于田畝之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真正超越了世俗,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就是陶淵明,五柳先生。

那句心遠地自偏竟讓我莫名想流淚,正如蘇軾所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塵世奔波,為生活拼搏,我們的心難免會覺得疲倦,我們踏遍千山萬水只為尋覓那一份真實的歸屬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有人説我們一生都在尋覓幸福,殊不知它就在我們身後。

一個轉身的距離,境界不可同日而語。

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幸福就是腳邊的花,當你低下頭你自能嗅到滿地的芬芳,幸福就是一顆知足常樂的心,就是一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心境,就是一份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我們一生尋覓幸福,在時間的洗禮之後我們終會懂得,低眉於塵世,自能看見花開!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5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為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説説為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説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説:“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後來報道“兩會”的時候,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説,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才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説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為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為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為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眾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為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為“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藴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説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説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説: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説,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説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為“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為,所有的章節裏,《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才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裏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裏為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為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為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説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説的,不帶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説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説“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説“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為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説: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説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説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6

柴靜的《看見》通過她自己記者的視角為我們道出了世間的人情百態,與温暖的感情相比更多了幾分冰冷的理性,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人間。

這本書用一個個作者採訪過程中的心態和過程相輔,寫出了新聞下殘酷的事實和作者逐漸成長的感悟。

而第五章給我的感觸最深。文中的許多人因為自己所愛的對象與大部分人不同而被排斥,即使是在開放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但這個事實卻十分荒謬,令人感到可悲與可笑。愛情不應受到限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僅僅是自然所致,並不是精神病。但即使這樣,其他不同的愛好也因為不與大眾相符被排斥,被迫害。

中世紀的異教徒只因不服教皇的管理,認為有更好的方法就被驅逐,到了現在又何嘗不是呢?我們自詡包容開放,但其實只不過是不把厭惡清楚地表示出來。在眾人的冷眼旁觀中,何談接受。

為什麼自己一定要與他人一模一樣,為什麼連一點個性都不能有?在對於社會的疑問中最終屈服的不在少數。許多人不滿於侷限於同一個模板,但卻無可奈何。

雖然不是絕對,但在某一方面異於常人,就必定會承受非議。我們總希望世界會是一個烏托邦,但自己卻不肯做出行動。千人一面雖受譴責但卻依然存在着,甚至已成為了一種默化的標準。

而許多社交網站的個性化正是抓住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喜好,開發了各種個性化的裝飾或模板。這雖是營銷的表現,卻恰好反映了現在社會的`情況。因為在現實中處處受着約束,才到虛擬世界中張揚自我,明確地劃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自我本是單獨的一體,每個人不相同但卻擁有各自的魅力,正是這樣才讓這世間豐富多彩。若是要求大家都保持一樣,那豈不是和《1984》中的社會相似了? 在現實中也有許多例子,在飯店吃飯時,一位衣着邋遢的老人需要幫助但卻無人問候,反而遭到周圍食客的藐視和小聲議論。人們常常會因為外表,知識文化水平或是作品來判斷,如果不符合大眾那便會加以排斥甚至是侮辱。

這種並不公平的規則的出現,是因為一個羣體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育,言論和行為。雖然口號是開放平等,但我們的心中仍然存在着所謂的標準,這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帶上了一副有色眼鏡。

避免排斥別人的方法便是設身處地想想,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那麼避免受人排斥的方法是否存在呢?如今這個問題仍是無解,這要取決於你的想法是否對羣體有害。

但現在人們思考的方式仍帶點多餘的規則,即使是有益的想法,若與大眾不同,便會遭到冷眼。在這時候只需要不理會他人的看法,堅持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就好了。

若是發現自己與他人不同,不必害怕或急於糾正,因為你就是你,並不是這裏的任何一個人。人類是複雜與多樣的,不合羣亦是人的特點,也是推動進步的重要條件。

——同樣是《看見》,兩個人的理解會是大同小異,還是大相徑庭,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7

同為教育工作者,讀完沈麗新老師的《讓學生看見你的愛》,感受到了沈老師充滿愛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從中受益匪淺。

老師經常被比作灌溉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事實上每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踏上社會,老師的教育對之的影響是持久而深遠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把老師當成絕對的權威,而老師也應該給予孩子愛與尊重。

有一個心理誤區是“我這都是為了你們好”而不顧方式,當對方是一個孩子或一羣孩子的時候,“為了你們好”這個目的就需要採取合適的方式方法,“你們應該怎麼做”太簡單粗暴,“你們如果這麼做,會很好,為什麼”,這就是用愛與尊重來填充。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給予的,也就是學生學到的,教書育人,並行不悖。

沈麗新老師提及了指導學生尊重每一個人的正當職業、表達方式、私人空間,其實也就是對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完善補充,並不限於此,只要是真善美,我們都可以自由發揮,去引導、教育學生。

在他們還是孩童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喜歡玩耍,注意力沒辦法長時間集中,等等,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一直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同時用探索發現的眼光去找到這些孩子的閃光點,愛是鼓勵、是包容,是教育的本質。

就美術課堂而言,有的學生造型能力強,有的學生空間感比較好,還有的學生色彩感知力這方面特別突出,對每個學生的長處給予鼓勵,才能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對課堂建立起興趣。

畢業多年之後,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微笑,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的擁抱,有的學生,記住的是老師一句温暖的鼓勵,當我們老師能做到温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護、體諒、專業和自省,學生們一定會對我們發自內心的敬愛,我們的愛一定能讓學生看見,並長久地在學生的眼中、心中留存。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8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白色的加粗體——“看見”二字映入眼簾,署名:柴靜。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還未翻開匪頁,就用自己的無知,判斷這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可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才發現,我錯了。這是作者柴靜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個人成長經歷的一部作品。

透過《看見》,讓我從更深的層次瞭解到了柴靜。她雖然身材嬌小,但卻讓我心生敬畏。

在所有人都在人心惶惶,內心起伏不定的“非典”時刻,只有她——柴靜,主動申請去非典現場瞭解最真實的現狀。只有她,在所有人都對“非典”心生畏懼的時候,她説:“我不怕它,我憎恨它。”也只有她,在所有人都已經被非典纏得心不在焉的時候,還會關心別人,不管自己有沒有被病菌附上身。

這,就是柴靜。她正直,她真誠,她為他人着想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敬佩她,欣賞她。

也許,柴靜她付出過太多。幾年前,她説:“我關心新聞中的人。”幾年過去了,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她去過許多地方,遇到過許多人。她嘗試用最真實的自己來回報這個世界,因為她知道: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或許人與人之間就應該像柴靜對待世界那樣,充滿真誠與正直,少些欺騙與愚弄。坐在天橋底下的乞討者,有些正是正值工作的大好年華的年輕人,卻因自己本身的懶惰與懈怠,將自己喬裝成四肢不健全者,上街乞討。

在他人給予的信任面前,他們是否會有一絲的愧疚,抑或者是一如既往的視而不見?這就是一個真實,正直的世界? 其實,世界還是原來的,只是你能從地表看到地下。 ——是啊,在他人給予的信任下,能否還別人一個真實的世界,用平凡的眼光審視世俗。那麼對於這本書,還其他同學會有另外的感悟嗎?拭目以待。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9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是加拿大作家戈登諾伊非爾德和加博爾馬泰合著,崔燕飛譯的家庭教育心理學書籍。也是由武志紅主編,“可以讓你變得更好的心理學書”系列中的一本,武志紅主編作序的“一本好書,一個燈塔”,每讀一次每一次都熱血沸騰,並深以為然!

看到本書,其實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成年人自己,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小孩子,現在也依然是父母的孩子,都説,只有父母是無證上崗的,隨時隨便什麼人都能上崗,沒有監督與制裁——至少我們國內是的,在書中説到孩子最初的印刻或者是父母,隨便父母是什麼樣孩子也是什麼樣,就像140頁裏説到欺凌,“大欺凌”能養育出“小欺凌”,他們其實不是有意識的作為,只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自然而然就習得這種“特質”,以欺壓別人還滿足自己依戀關係的飢渴……

看了這本書,與其説教育我們怎麼樣去跟孩子相處,不如説是把自己的孩童時代重新彌補!或許很多東西無法改變,至少可以搶救一下,對於自己下一代還是有好處的。現在的孩子會幸福很多,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親密很多,然而作為國內“二孩的開放”新政策實行,大孩與父母的關係再次受到客觀事實的`衝擊,兄弟姐妹開始共同分享父母的愛,因為血親,他們之間也會建立特殊的依戀,作為普通的讀者或許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書中會説父母雙方或者父母離異後有的繼父或繼母,養父或養母也會成為依戀競爭關係,至少在現實中我們和孩子相處,孩子確實會更親近他們其中的一方,而對另一方存在懷疑或者怠慢的態度。

這本書中對於這點有詳細的描述,並有現實解決的方案,當然照搬照抄沒有什麼意義,但至少給我們一個參考,在頭一次作父母的大前提下,我們有經驗可以借鑑是多麼的值得慶賀,因為對於孩子,或許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就會更加直接而少去很多的紛雜與曲折。從“找到”——包括精神層面上——孩子,到“認可”孩子,中間處理一下“問題”孩子,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找到自己想關注的部分,當然運用到我們自身,還是應該因材施教!養育孩子就是修復自己!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10

最近看了一本書——柴靜的《看見》,看完了總覺得該寫點什麼,就算是給自己。

我們其實並不比所謂的專業編導差什麼,我們有一樣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但是我們卻從來不肯説出我們的感覺。

非典時期的恐慌疑惑、白色恐怖帶來的可怕的窒息感。我們都不曾表露。電視裏在循環吶喊:“我們一定會闖過難關!”可我總覺得這種話不會是一個感染者説的,他也許會説的是:“我會死嗎?”

雙城連續服毒事件,我們會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扼腕歎息,但也會因為那畢竟不是我們的`親人而很快遺忘。

面對殘忍的事情,我們不願去多想,所以選擇逃避,從悲哀的情緒中逃遁,教育自己和身邊的人多去想一些陽光普照的事情,生活就會容易很多。可能這就是生活在別處吧,此岸太多血腥,故人類去對岸尋找伊甸園。寫到此處,我是清醒的,然而擱筆之後,我也許還會像以前一樣,尋覓世界裏的歡樂,只在這一刻,我願意深深咀嚼一些痛苦。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對柴靜的思維感到詫異,我驚異這些刀一樣的文字來自一個女人,每一句話,看似雲淡風輕,都步步殺機,刺中陰暗角落裏的渣滓,也刺中生活在平安裏的人們,突然,我對自己的平安有了負罪感。好像慶幸自己居然可以在這樣的世界裏平靜地活着,而又有那麼多的生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承受着我不敢設想的痛苦。

柴靜可以從事件的切口開始,一步步剝落事物的外殼,挖掘內核。反映社會,反映人性,反映心靈。一個女記者,擁有女人的韌性,既有滲透的本領,還有男人的果敢決絕。我不由想到白巖鬆早些年對柴靜説的話:“你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記者,雖然你現在還不是。”我還無法理解這之間是什麼東西讓文藝女青年成為鐵血戰士——我暫且這樣形容我眼中的她,但是我真實的看到了這番變化。

於是,我在想,我是否也應該去經歷些什麼,讓心感受些什麼。

看見讀書心得優秀11

看完柴靜的《看見》,心裏有一種説不清的滋味,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十年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在《看見》中我們並不只是看見,還有感受,感受着《看見》中的成長與變遷,不只是柴靜成長着,我們也會跟着她的腳步成長。

在序言之初,給我印象最深,纏繞心頭難以抹去的是這樣一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多麼純真的渴望。在如今這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想要的越來越多,走得越來越遠,卻離最簡單的自己越來越遠。似乎忘記了“人之初性本善”,為了所謂的功成名就,拋卻了良知,丟棄了道德、追名逐利、勾心鬥角。在自己編織的惡夢裏作繭自縛,變得麻木,變得不堪。每一個人在心靈深處都有自己的一份聖潔和純粹,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外界的影響下,迷失了自己,遺失了這份心靈的美好。還是那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看見》這本書中有無窮多個小細節觸動着我們的心絃,想必最讓人動容的不外乎柴靜筆下的親情,這本書中揭露了家庭暴力的黑暗,不得不讓人反思中國的'婚姻制度。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可以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扎她的眼睛、用槍抵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卻不會因此受到懲罰,只因為他是她的丈夫,還有比這更殘酷的現實嗎?人性裏從來不會只有惡或者善,但是惡得不到控制,就會吞吃別人的恐懼長大,尖牙啃咬着他們身體裏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嚥下去,最後一夜,“血紅的眼睛”睜開,人的臉也許在背後掙扎閃不了,沒來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渦裏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間反噬其身。在中國家庭有很多家庭暴力的例子,譬如採訪“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時,因為受夠了懦弱而走向強硬。

Tags: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