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後感的作文7篇(精品)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後感的作文7篇(精品)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很悲慘。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嚐,你想要什麼,父母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侮辱他、欺負他。

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如果我們還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了。

童年生活快要結束了,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抓住童年最美好的時光,留下童年最感動的足跡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有戲劇性的角逐。《偉大的悲劇》寫的就是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細節感人至深:斯科特在挪威人插的旗杆下面發現了一封信,挪威人請他把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忠實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斯科特儘管十分沮喪於他不是到達南極的第一人。但他仍然“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悲壯的覆沒,但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忠誠,這是一個多麼平常的品質,但在南極時,它發出了埋沒已久的不朽的光芒。它如一面鏡子,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使每一個人在崇高的面前感到羞愧,併為之進步。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格列佛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中的主人公。他年青時學醫,後來在海輪上擔任外科醫生,多次環遊世界,到過許多地方,有過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的四次遊歷。

傳奇的人生,曲折的經歷,格列佛人生的藍圖上神祕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我……

格列佛,一個聰明善良,愛冒險,不甘寂寞於平淡生活的人。每漂流到一個地方,格列佛必定去體驗那裏不同社會中,形態各異甚至荒誕的政治生活。

我很羨慕格列佛豐富的冒險經歷,他去過的地方,尤其是慧駰國。在那兒,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虛偽和謊言。只有真誠,只有純潔。那是心與心的交流,那是真善美的流露。不需要考慮別人説話的真假,不需要去揣測別人的心理的偽善。而現實燈紅酒綠的生活中,也許是因為社會的黑暗,也許是由於金錢的引誘,很多原來志同道合的人卻因生活的現實而分道揚鑣,留下的只有那一溜溜的`酸澀……

到底羨慕的還是格列佛這個人。雖然他本質上只是一個平凡之人,但他具有勤勞、善良、機智、勇敢的品質。因為他大膽而敢於冒險,挑戰自我,因為他機智所以一次次逢凶化吉,死裏逃生。

格列佛前後四次遊歷奇遇,歷時十六年零七個月。當他把這些親身的見聞記載下來時,這樣寫道:“唯一目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所以不管怎樣,我也決不可能感到失望”。我想,也許正因為有一顆為着大眾着想之心,格列佛的身上才閃耀着動人的光輝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通過閲讀英國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天光明》,我才更徹底懂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那該有多好啊,那就能顯示出生命的意義。”看時光飛逝,我們回首過去,留在生命痕跡裏的那些小故事,我們又做什麼呢?大江東去,何日西返?看浪淘沙,回眸過去,沙土安靜地躺在海邊,任由浪花拍打,他始終在這裏,不會到別的地方去,而拍打它的浪花呢,一去便再也回不來了,我們的時間也如浪花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品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人不珍惜時間。岳飛説:“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孔丘説:“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它需要我們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為每一分每一秒而努力。儘管如此,仍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去合理地利用時間,任時間一分一秒的溜走,過着他們自以為是極樂世界的生活——看電視、打遊戲、聊qq……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當我們因貪玩使身體受到傷害,我們會懷念在草地上奔跑時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的的度過這一生時,你會依戀從前的時光,才會有一種想要“時光倒流”的迫切願望;當你失去雙眼時,你會懷念那一雙明淨純潔的大眼睛……

假如給我天光明,三天,僅有天,多麼殘酷,僅僅三天,能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嗎?僅僅三天,能品味世界悠久的歷史嗎?僅僅三天,能探索宇宙的奧祕嗎?……想做的事太多太多了。如果是我,我第一天從零開始,我會注視我的親人,和他們一起遊山玩水,盡情歡樂,我和他們盡情擁抱,開心的度過每一秒,我會珍惜這段時間;到了晚上,他們度已入睡,我仰望殘月繁星,當鐘聲敲響十二下的時候,我喃喃地説:“還有二天。”第二天,我從睡夢中醒來,我跑到山坡上領略朝陽的無限風采,擁抱世界的每一個奇妙的景象,白天,我穿越時光隧道,與李白坐在廬山瀑布前,飲酒對詩,品味“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宏氣勢。鐘聲再次想起,最後一天,我會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當天夜晚,我重新站在滿天星斗下,明天將是一片黑暗,我沒有傷心,沒有絕望,我將離開母親的襁褓,飛翔在天空,向着天空吶喊:“時間――萬歲!”

有些事情,像陽光一樣明媚,我説,它曾經有過;有些故事,像飛鳥一樣掠過,我想:它不會回來。

微笑中迎來黑暗的黎明,翻開嶄新的一頁……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陶行知爺爺的《拆表的故事》中,講了一個小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想了解手錶裏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響,就把手錶給拆了。起先,媽媽不肯原諒他。後來,陶行知爺爺的話讓媽媽懂得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拆表是因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實就是一種求知慾,原是有出息的表現。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慾打掉了嗎?與其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一頓,不如引導他把事情做好,培養他的興趣。中國對於小孩子一直是不許動手,動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殘了兒童的創造力。我們應學習愛迪生的母親,那麼理解、寬容孩子,那麼善於鼓勵孩子去動手動腦,這樣,更多的愛迪生就不會被打跑、趕走了。”讀了陶爺爺説的這段後,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還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春天的週末,我閒得無聊,便來到院子裏,拿起一個小鏟子,把花壇中的土挖來挖去地玩。這時,一條蚯蚓突然爬了出來,把我嚇了一大跳,我好奇地看着它,發現蚯蚓能自由自在地在土中爬來爬去,我便想:為什麼蚯蚓能夠隨意地在土中爬來爬去,而我卻不能呢?於是,我便抓了一條,把它放在地上,仔細觀察,不一會兒,我發現蚯蚓頭部比較圓,外面還有一層比較硬的殼,非常適合在土中穿梭。

當我正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十分開心時,爺爺從屋裏走了出來。他發現我在翻土,還在玩蚯蚓,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我的耳朵,罵道:“你在幹嘛?只知道玩玩土,有什麼意思?你給我走開點,別再碰土了,弄得像個泥猴子,小心我揍你!”我聽了爺爺的教訓,也不敢多説什麼,只好乖乖地把土重新整理好。

但是我仍不肯善罷干休,還想從泥土中有新的發現。在媽媽的支持下,第二天,我趁爺爺不在家,又開始翻土。忽然,我發現每棵植物下面都有一根白白的、長長的東西。我便好奇地問一直在旁邊看我“玩土”的'媽媽,媽媽説:“那東西叫做根,每棵植物下面都有,它負責吸收泥土中的營養,再傳輸給植物的其它部位。”我想:這根真像我們的嘴啊。

《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爺爺對那個斥責了孩子的媽媽説:“可惜呀,中國的愛迪生讓你給槍斃了。”我慶幸自己擁有好奇心,擁有允許我“瞎鬧”的媽媽。在好奇心的引領下,我開心地“玩土”,在玩樂中學到了知識,解開了我一顆混沌的童心。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在上幼兒園時,我就已經知道了《西遊記》,但不透徹,因為那時電視上播西遊記時,我看得很不耐煩,十分希望這片子早點播好,開始放動畫片。

上二年級時,我瞭解到了一部分。

現在,我讀《西遊記》或看《西遊記》時,每一次都有感觸。

比如説《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偽裝,救了唐僧、豬悟能和沙悟淨。但即使如此,孫悟空救了他們後,不僅不感謝他,唐僧還斥責他。八戒因為吃不到飯,還説蛤蟆、屍骨、還有脊椎骨上刻着“白骨夫人”的字樣是孫悟空變的。後兩次,明明唐僧已經相信了,但八戒還是不知情,説是孫悟空變的,才害的孫悟空被趕走,其他三人也進了假廟,拜了假菩薩,還被白骨精抓。最後,還是白龍馬幫八戒出來,並讓他請來孫悟空,才救出了其他二人和白龍馬。

他們一路上十分艱辛,一會兒是妖精把唐僧抓走了,之後,孫悟空去化齋時,唐僧又被抓走了,悟空他們又得去就。

這和我們的`生活十分不一樣,唐僧師徒危險重重,時刻小心周圍,連悟空化個齋都要把其他三人推到自己畫的保護圈裏。而我們吃個飯只是家長去買來菜,再燒好就被我們吃進了肚子裏。因此,我們要多學學他們,做一個勤勞的人。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面對困難,他非常頑強。面對街頭流浪的生活,他非常樂觀。他—— 就是主人公雷米。

雷米是個不幸的孩子,在他六個月大的時候,狠心的叔叔詹姆士·米利根把他扔在巴黎的街頭。他的養父巴伯蘭收養了他,8 年後巴伯蘭因沒有錢養活雷米,把雷米賣給了一個叫維泰利斯的`人。一轉眼,雷米從一個可以有父母關愛的人,變成了一個街頭流浪的藝人。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師傅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死去了。好心的花農阿根老爹收養了雷米,但是後來阿根老爹破產了。雷米再次與好朋友馬西亞過上了流浪的生活。最後,雷米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家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比起雷米,我們的生活比蜜還甜。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受不了生麼挫折、什麼困難。而在街頭流浪的孩子,面對生活,他們頑強、樂觀,面對演藝,他們認真、細心,面對困苦,他們勇敢、堅強。就像維泰利斯師傅對雷米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戰爭,人在這場戰爭中是不能一直稱心如意的,不可能都是美好的。是啊,生活難免會遇到失敗、挫折、逆境。我們不能往後退縮,要去勇敢的面對艱苦,還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去克服困難。

《苦兒流浪記》教會了:我在逆境中應該如何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