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六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六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讀一本好書之中華上下五千年

一本書,記載了中國夏朝(大約公元前20xx年-前1600年)到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的全部歷史,其中有恥有榮,讓中國小生知道過去的國恥和國榮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什麼恥和榮。

一天,我把它翻出來,讀上了一個多小時,瞭解了唐朝的興盛、宋朝的文學、元朝的洶湧、明朝的學制和清末的恥辱。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興盛的朝代,其版圖最大、最遼闊。在唐朝,詩文之風盛行,有非常多的詩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李白(浪漫主義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都飽含愛慕之情,而且都很暢通,容易背誦。

宋朝,一個國內較為穩定的朝代,科舉制度在這個朝代算是較為完整的,但是在南宋時期,國內就不算穩定了,反賊、逆臣,都想侵佔宋朝的國土和富裕,但最終蒙古人獲得了勝利,反賊和逆臣沒有得到宋朝的寸土寸金。

清末,日寇大肆侵佔中國的土地,慈禧太后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他們的所有要求,清朝八旗軍的戰力本來就衰弱的不堪一擊,還不動用驍勇善戰的漢將,還把中國的大部分土地、財產割讓給日本,掏空了清朝的國庫,養肥了日本軍國主義,讓百姓苦不堪言。終於在1912年,清朝—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就此滅亡了,之後,民國取代了清朝腐敗的朝政,為祖國大統一做出了鋪墊。

終於在1945年,中華兒女們憑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擊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換來了和平的祖國。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不要管別人説什麼,我們都不要放棄夢想。這就是我讀了《建一所自己的大學》後所想到的。

這篇文章講了:大學聯考前,納巴克老師讓學生寫一篇名為《我向往的大學》的作文。弗朗西斯在作文中寫道,他嚮往自己建的大學。納巴克老師給這篇文章判了不及格,還批評他好高騖遠,並讓他重寫一篇。可是弗朗西斯沒有重寫,又把原文交了上去。後來,他考上了建築設計大學,並如願以償,建了著名的查爾斯頓大學。

讀完文章,我感受頗深。假如在納巴克老師批評弗朗西斯的夢想不切實際,讓他放棄時,他真的放棄了,那麼他還能建查爾斯頓大學嗎?每個人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比如不被人認可等。有些人不怕挫折,不怕嘲笑,最後實現了夢想。而更多的人害怕譏諷,喪失了信心,最後放棄了夢想。我國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就屬於第一類人。

鄧亞萍從小立志做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但是她的個子太矮了,而且手腳短粗,去體校面試,都被拒絕了。體校老師對她説:“你的個子太矮了,沒有任何打乒乓球的天賦,還是別練體育了。”還有人説:“你長這麼矮,還練體育?”但是,年幼的鄧亞萍並沒有因別人的勸阻、譏諷而改變她的夢想,跟父親學起了打乒乓球。她每天練完體能後,還要做100個接發球動作。腿腫了、手磨破了是家常便飯。終於,鄧亞萍進入了國家隊。她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不懈地追求。幾年後,鄧亞萍就奪取了世界冠軍。她用自己輝煌的成績證實了夢想可以成真。

通往理想的路是曲折的,在這條路上,會有許多困難。我們要像弗朗西斯好鄧亞萍一樣,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最終才能摘取到理想之樹的果實。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就像兩片落葉,小女孩駱雨澄跟隨她爸爸落在這座陌生的城市,她和她媽媽緣份太淺太淺,只做了五年母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裏的彆扭的家庭聚餐。

星期天,和往常一樣,雨澄和爸爸去奶奶家吃飯。奶奶和叔叔、嬸嬸、堂哥一起住。大家表面上和和氣氣的,實際不是這樣,叔叔和嬸嬸並不歡迎雨澄的到來,因為他們擔心雨澄和爸爸會瓜分奶奶的這套房子。

每次爸爸去奶奶家吃飯,都會去買一個進口水果禮盒,可他們家很窮,叔叔每次都説:“來吃飯就行了,還買什麼水果呀,真是!”可每次都沒有推辭就收下了。吃飯的時候,嬸嬸給雨澄夾了一塊肥肉多瘦肉少的紅燒肉,雨澄發現堂哥把肥肉都吐到桌上,她也吐到了桌上,叔叔卻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叫了起來,爸爸立刻將肥肉吃掉了。

我非常不喜歡叔叔和嬸嬸的人品,口是心非、心胸狹窄,素質很差。我喜歡這本書,它寫的真實,每一個情節、每一句話都讓我感動,讓我興奮,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善良坦誠的人。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最近一直在看《瞭解你的學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具體説是看了三遍。初看的時候,沒看太懂,反而覺得這本書寫的太羅嗦,但是看到書最後幾章,覺得自己悟到了什麼,於是我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沒看明白。於是我回頭看第二遍,第二次看的時候,就不再覺得作者寫的羅嗦了,我字字句句咀嚼,力爭讀個清爽。第二遍結束,我覺得回味無窮,於是開始看第三遍。這次讀的時候,就覺得讀得輕鬆多了,一目瞭然。

《瞭解你的學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這本書是國際知名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他通過三十年的務實驗證和對理論基礎的再三思考,提出了“選擇”理論,更精煉地傳達出其所倡導的生活化的心理學概念,希望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行為的主人,人們能選擇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被動地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雖然這是一本教育專著,但是我覺得它的意思絕非於此,這更是一本人生指導叢書。選擇理論的基本信念是: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持續滿足根源於我們基因深沉的五大基本需求。

人類的五大需求分別是:生存和繁殖的需求,還有歸屬和愛、獲得權力、自由以及享受樂趣的需求。當某種需求得到滿足時候,我們自然會感到愉悦,當某種需求受挫時,我們就會覺得痛苦。因此,做為教師要關注孩子的需求,我們首先要問問自己,孩子是否認清了自己的歸屬感需求和權利需求。如果他們沒有認清,教師又如何幫孩子認清呢?這本書一直在強調的就是——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這本書也強調了教師在工作中要獲得滿足,如果無法滿足,那麼教師將無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續教學工作。選擇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行為都是一種“總合行為”,並且,總合行為是我們個人的選擇。

既然這是一種選擇,那麼也就意味着還有更好的選擇出現。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對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在生氣之前可以先告訴自己,我正打算選擇生氣,因為我束手無策了。當我們在覺得無力的時候,也可以問問自己,除了選擇沮喪,我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原來,生活是可以選擇的,原來,生活方式也是可以選擇的!

格拉瑟博士的選擇理論的確有着很強的的實用性,使人受益無窮。本書的第七章,闡釋了“身為現代經理人的教師”的角色:“他必須繼續闡釋他的教學目標,並引導學生思索他們所學,以便協助老師找出促進學習的最有效方式。他期待學生學期考試取到最好的成績,但是他也知道這些考試絕非他努力的主要目標。他鼓勵學生想出最簡易的學習方式,以便可以騰出多餘的時間來學習更多東西,他絕不認為一個會用計算機來完成課業的學生,會比不用計算機並花費更多力氣來完成課業的學生學的更少。“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以及學生會怎麼做。基本上,他負責教學架構的建立,而學生則在這個架構下學習。他會持續改善教學架構,並相信它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程,而不是外求於“專家”設計出一套永遠不可能達成的“最佳”課程。相反的,他會轉向在這個架構下學習的學生,要求他們的回饋,因為他知道沒有任何人比這些學生更瞭解如何改善他們的學習。所以他會建立一套方法來聽取學生的意見,並且經由意見的採納,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建議非常有價值。

這種互動比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給予學生更多的權利感,而且絲毫不會矮化他的教師身份。“教師和學生將持續不斷從事教學方式調整與學習時間分配的探討。教師須努力排除先入為主的偏見,並積極求取學生的協助來改善教學過程。從一開始,教師就會發現大部分教學問題的起因,來自課堂結構而非學生本身。因為他不視學生為問題,所以他會鼓勵學生,説出問題所在。而在每門課最佳教學效果的追求過程中,威脅和處罰將會退位,並代之以師生的協同合作。教師將會明白他們需要學生的協助,課堂上不會有敵對的角力,這在制式的教室裏是最富毀滅性的。

騙人的獎狀和諸如“迴歸基地”或“教學卓越”之類的激勵口號也沒有必要,因為學生本身就是教學歷程的一部分,他們自己就會持續不斷地尋求改進之道。最重要的是,當任何學習團隊發現一個更新、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時,這份知識就會分享給每個人,以便所有人都能學得更多。”這是非常耐讀的幾段文字,也是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尋味的。或許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傳統的教師,即依然扮演着工人的角色。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以後要誠如這本書的推薦者羅伯.蘇利文所言“深思之,篤行之”。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暑假裏看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孔子的智慧》。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分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追求理想的政治生活。孔子的歷史地位,以朱熹對他崇拜的話來説,叫“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生存智慧裏,一以貫之的為“和”字:“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這對於生存問題遠未成為昨日話題的當代人類,有效地整合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價值的激烈衝突,並最終促進世界的和諧與進步,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開會後,發表宣言説:“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兩千五百。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按照劉老師的要求,我用半月的時間讀完了《寶塔》。《寶塔》是一篇以成長為主題的小説。講的是主人公嘉麟和虎子的故事。嘉麟父母吵架離婚,他又不幸得了白血病,媽媽因為要照看嘉麟才沒有離婚。媽媽又看到他給自己留的一封信上寫着“你是我的星”,把媽媽感動住了,又帶回了虎子來治癒嘉麟的病。這本書告訴我們,每個少年心裏都有一個寶塔,裏面暗藏着很多祕密和動人之處,但多多少少都會有裂痕,而這些裂痕就必須有愛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