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朝花夕拾有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朝花夕拾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朝花夕拾有感15篇

讀朝花夕拾有感1

早晨的花朵,黃昏後重温。這是魯迅在晚年對童年的回憶。魯迅的小説充滿了批判性和諷刺性,他借用人物諷刺了中國人性的醜陋,舊制度社會的黑暗以及老百姓們不懂得革命,不知反抗而悲哀。

《父親的病》是一文中最具代表性的批評和諷刺的文章。以陳蓮河這位庸醫為例,批判了那些為了虛名和利益不擇手段。坑蒙他人的小人嘴臉。父親臨死前衍太太讓我大喊父親。導致父親臨死也不得安寧,還要死前遭受所謂“禮節”的折磨,一方面批評了某些“小人”,另一方面批判了中國文化的“精粕”部分。

只要你反覆思考魯迅文章的用意,你就會發現魯迅就像一個服光鋭利的醫生,一服看穿了民族的危機,人性的黑暗。讓我們國人的靈魂覺醒,讓國人從愚味困境中走出來。

魯迅的文章雖然離我們有着一百多年的歷史,可到如今依然也可以震撼人心。因為雖然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可人性中某些缺害依然存在。也許生活在新時代的那些高度物質享受下的人們,似乎比魯迅筆下的人更加的麻木不仁。前些日子有一段手機視頻,我看了以後內心永永不能平靜,也不知道是憤怒還是無奈;是困惑還是迷茫;是陌生還是清晰。那是視頻上放的是一名年輕的女孩不知受了什麼打擊和委屈獨自站在那高樓的天台上,準備一跳了絕自己的生命,下面站了一羣人在看,他們議論紛紛,指手畫腳的在説些什麼。好像每個人都對女孩十分的瞭解。就在無助的女孩在考慮自己跳還是不跳的時候,下面的那些無聊的看客們,對着那些無助的女孩高聲叫到:“快跳啊!趕緊跳下來,不跳多沒勁啊!你趕緊跳下來,不跳多沒勁啊!你趕緊跳下來,讓我們看看好戲。”最後絕望的女孩終於跳下來,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我在想這些無聊的看客,比魯迅筆下的人,不知要殘忍多少倍。如果説魯迅筆下賣人血饅頭的人,他們的殘忍是為了賺錢,還可以算得上是“損人利己”,可那些對着女孩喊“跳樓、跳樓、快跳!”的那些人,他們這種無恥與殘忍又是為了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拍一段視頻發一下朋友圈,炫耀自己掌握頭號新聞的虛榮心嗎?如果我有魯迅的文采,一定用那支“鐵筆”,我用那些有血有肉的文字,批判、來吶喊來挖去人思想上的“毒瘤”。

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靈魂,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説,究竟還能算得上一個完整的人嗎?我想這樣的人也許只能算上一堆能夠活動的肉吧?所以我們要把魯迅的文章當做一面明鏡,來照出人性的骯髒。喚醒人心中已沉睡多年的道德。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的品讀魯迅的文章,是聽他那振聾發聵的語言,體會他那深邃無比的思想,感受他“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和苦悶。

《朝花夕拾》這本書讓我深深讀懂了魯迅讓我知道一個高尚的靈魂,註定要忍受苦悶。

讀朝花夕拾有感2

有時,快樂地xx去也是一種解脱。

魯迅的《朝花夕拾》中寫到父親病了,請了很多醫生,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方,但卻無法挽回,所以魯迅只有悲痛。在父親最為痛苦,將要x去解脱時,魯迅卻把他對父親的愛,寄託在希望父親多活一會兒的痛苦之上。事後才發現,這些只不過是對父親的折磨。其實對於魯迅父親來説,早一點兒離開這個世界,可能走得比較安詳,走得舒坦。

像這種情況,在現代也不少見。有人患了不治之症,卻一直欺騙自己,化療也許可以好,但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越來越瘦,病情越來越嚴重。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開開心心在家裏度過餘生,這總比呆在到處都是單調的白色的醫院要好。

我的姥太患心臟病,她走的時候悄無聲息,沒有痛苦。安詳的,靜謐的,像一個睡着的善良婆婆,嘴角滿是幸福。我的爺爺患癌症,他走的時候瘦骨伶仃。他説,他半隻腳都踏進閻王殿了,又被我爸喊了回來。我不敢説他走時有多痛苦,但我知道他化療是痛苦的。其實我們永遠都在騙自己:也許我們的親人可以活得更久。是生是x都不由人註定,也並不在一念之間。在瀕x的時候,將x之人痛苦,他的親人也痛苦。我們不能主宰我們的生與xx,但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生”得快樂,“xx”得安心。

世界上沒有x神,沒有老天爺,只有不變的自然規律。人們打破了自然,就等於打破了自己。據説繼秦始皇之後的歷代帝王以及王公貴族,都會對長生不老之x一片痴迷。但這個世界有誰真的做到長生不老?只有貪戀生活的人,才會產生如此荒謬的想法。

活着也許是為了尋找美好,而xx去是為了保留美好。魯迅對於生,對於xx,對於不變的自然規律,有着獨特的看法和不一樣的態度。

讀朝花夕拾有感3

還記得那位偉人嗎?那位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那位曾“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文豪;那位棄醫從文,為中國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作家。他方正的臉,一字胡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難以磨滅。魯迅,一個在中國人心中有着重大影響的名字。也許很多人只是記住他的筆名與作品,但,這對他來説,已經足夠。

而今天,魯迅先生的作品《朝花夕拾》更是廣為流傳,極具影響力。今日,我們便來談談這部名作。作者魯迅先生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旗幟。而《朝花夕拾》則是他的一本少年與青年時期的回憶錄,而書中最出名的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它主要是講述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百草園裏玩耍的時光,以及後來被送到去三味書屋唸書的事情。最記得清的是百草園裏,阿長給魯迅先生講那美女蛇的故事,如今想來,倒給百草園抹上幾分神祕的神話色彩。

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童年。也許如魯迅先生的童年一般,美好之中帶着幾分孩童的稚氣與天真,也有令人會心一笑的小荒唐。而我的童年,雖然不及魯迅先生的那般充滿神話色彩,那般細膩,但也別有一番趣味。

“哇,看那隻鳥,飛得多高啊!”小夥伴指着湛藍的天空中劃過一條優美弧線的海鳥,忍不住驚歎道。我順着她的手指指向的方向望去,那隻海鳥時而衝上雲霄,衝向藍天白雲。時而又貼水面飛行,在這水天相接的空間裏,我竟有點分不清,哪一個是天,哪一個是海。

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海鳥的羽毛散發着淡淡的金光。這一瞬間,我很想靜悄悄地將畫面定格在這一刻,歲月靜好,讓時光如掌間流水,指間流沙那樣飛快流逝確實是在浪費。彷彿也恨不得將時間禁錮,定格在這一刻。

我拍拍手中的沙子,抬頭定定地看着些會飛的金色海鳥,心中幻想着飛翔,像鳥一樣,一雙長在背上的潔白羽翼。幻想這對羽翼可以讓我直衝雲霄,近看斗轉星移,雲捲雲舒,旭日東昇,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的景象;可以讓我扇動羽翼,飛快地掠過水麪,輕鬆練就水上漂。

回到家後,我便把穿不下的羽絨服從舊箱子裏翻找出,拿着剪刀就是一陣亂剪,“嚓嚓嚓”,碎布落地,露出又軟又輕的鵝毛。大概這些就可以吧,我用手託着下巴,看着散一地的鬆散鵝毛,似乎少些什麼,對了,要用膠水把它們粘在一起才結實啊!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書桌的抽屜裏一陣亂翻,終於找到一隻液狀膠水。

小姨被我奇怪的舉動所吸引,當她看到一地碎布與鵝毛,她一臉哭笑不得地問我在做甚,我便把我想向小鳥一樣飛翔的想法告訴她。她聽完後笑得人仰馬翻的,對此,我感到十分迷茫。她邊抹着眼淚邊告訴我,因為身體結構不同,所以人就飛不起來,也沒有翅膀,我邊聽邊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就是我童年裏所發生的一件事,雖然它在過去,顯得與我很遙遠,但它卻忍不住讓人去回憶,去懷念。我想,就是《朝花夕拾》為何能如此令人回憶從前原因吧,經過時間的磨礪,它成為一部經典,愈發愈耐人尋味。就好似一杯香茗,值得我們用歲月細細品嚐。

讀朝花夕拾有感4

朝花夕拾,時光流逝;爭分奪秒,未來可期。

細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情感,眼前不由得浮現一個個魯迅童年經過的事來。

在《阿長與〈山海經〉》裏,長媽媽有許多壞習慣,甚至踩死了魯迅兒時心愛的小隱鼠,這也難怪魯迅很討厭他。可是長媽媽其實也是一位可敬可愛的人物,她能繪聲繪色的講長毛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她送給了魯迅他一直渴望得到的《山海經》,這種從討厭到敬愛的感情變化,真實自然也曾經歷過似的。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百草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有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那裏的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令人嚮往。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魯迅對童年的留戀。整整十篇文章,我獨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僅僅是因為字句綿密細膩,真摯感人,令人印象深刻,更是因為它還寫出了我們孩子的心聲,我希望童年生活裏充滿歡聲笑語,能無拘無束的玩耍,擁有自己的獨特樂園,在心底留下童年最美好的紀念。殊不知,這篇文章已經勾起了我的童年往事……

火紅的太陽掛在天空上,炙烤着大地,人們大多躲在屋裏,或是與空調打交道,或是小憩,而我就趁着這個空,偷偷溜出家門,逃離書本的海洋,與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三步並作兩步,踏上捕蟬的路。

捕蟬的過程妙不可言。一棵棵梧桐樹掛滿了綠綠的'葉兒,蟬兒們似乎已經捕捉到了我們的歡樂氣息,不停的唱歌,美麗的蝴蝶也為它們的歌唱翩翩起舞,趁着他們陶醉其中之際,小夥伴們悄悄躲到樹下,沒想到蟬鬼精,我們的手剛一接觸到梧桐樹,他們似乎就感覺到了危險正在暗暗逼近,馬上停止歌唱。我們屏住呼吸,掏出捕捉工具——小網兜,悄悄朝它身子上方一扣,蟬“吱”的一聲尖叫,像泥鰍一樣,往樹下方向俯衝溜走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累得滿頭大汗,它卻在另一棵樹上,扯開嗓子,歡聲歌唱。接着,我們吸取上次的教訓,把小網兜的把兒加長,又接了一根小木棒,把小網兜從樹下直接伸到樹上,往蟬兒的正前方扣壓。為防止它逃跑,我們加大了扣押的力度和速度,果然逮住了蟬兒!看着蟬兒在網兜裏不停的拍打着雙翅,一種成功的喜悦漲滿了我們的心頭。

現在想想來,當時捕的不是蟬,捕的是純真,是小時候的美好時光。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他們不一定是豐富多彩的,但一定是具有獨特的意義的。一眨眼間,時光就像蟬兒一樣偷偷溜走了,想回到美好的童年,這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們才要倍加珍惜時光,好好利用時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啊!

讀朝花夕拾有感5

童年就像一杯濃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時很甜美,但甜美中帶有一點苦澀;而成長則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許很苦,那是因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堅持的勇氣,失去了一份心靈依慰,但隨後你就能品出這茶的醇美、香甜,讓人回味無窮,我在成長道路中學到、懂得了許多。

清晨開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使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我看着,陷入了沉思。

進了國中,發現每本語文書上都有魯迅的文章,幾乎每一篇文章都選自一個好聽的名字《朝花夕拾》。一遇到魯迅的文章,老師都會細細地講,課文下邊的註釋也總是密密麻麻。《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應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批評,批評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先生以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的視點,敍述了這沉悶的一切。

百草園是少年魯迅的樂園,百草園裏長着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有在樹葉里長吟鳴蟬,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黃蜂,有忽然從草間直竄雲霄裏去輕捷地叫天子。在園子裏的少年魯迅經常搬來凳子,爬上大樹,在樹杈上坐下,尋找着鳥蛋,大人來了,他又到草叢裏去趴着,在青草的掩護下與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會照着閏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鳥,無奈每次所捕的的鳥少之又少。

《朝花夕拾》中,給我影響很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阿長是魯迅家給他請的保姆,這個鄉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檢點:總之在私底下對別人指指點點;給魯迅講長毛的故事來嚇唬他;還害死了魯迅的隱鼠;睡覺擺人字形,差不多要霸佔整張牀鋪。但就是這樣的阿長卻給魯迅買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經》,滿足了他的願望。

童年的回憶就像一本令人難忘的日記,不經意一翻會讓你感到流連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還是歡愉與喜悦。當我們有空時,不妨品品成長這杯茶,翻翻這本“日記”你會發現:自己得到了許多。

讀朝花夕拾有感6

藉着暑期的時間,我閲讀文章了魯迅老先生的《朝花夕拾》,它是一部十分經典得經典著作,這本書幫我的深有感觸。魯迅的著作是十分有特點的。也是他打開了白話體。他的著作敢作敢當,不委婉,通俗易懂,也就是我非常喜歡的緣故,書中並沒有追求完美好詞好句的綺麗。則是情緒氣和的使你走入歸屬於魯迅的內心深處。

《朝花夕拾》內容耐人尋味,它和《吶喊》一樣,都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不堪,要想喚起人民的觀念。魯迅在書中寫到:“人吃血饅頭,吃人。大家封建迷信,呆板,裹腳,相互之間詐騙”這些這種書中發生的鮮慘不忍睹的文辭讓閲讀者體會到魯迅對迷信活動的厭煩。在書中魯迅對這種個人行為開展了明顯的抨擊,也要我不由自主為那些人們覺得可悲。

當我們再度讀到魯迅老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卻能夠體會魯迅老先生的靜謐日常生活心願,眼下也閃過那天真童真童趣的他。在這裏一篇中,魯迅老先生追憶了自身的兒時,如同讀着發處魯迅老先生心裏的那一份喜愛當然,渴望自由的童心童趣。剎那之間,我好像看到了幼時的魯迅。他在趁成年人不留意的情況下,鑽入了百草園。他與蟲類相伴,又採收野草野果子,隨後與朋友一起捉鳥,但因為性情急躁,一直捕不上許多;他又常聽家庭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此十分擔心百草園中的那一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儘管有壽老先生嚴格的教導,卻仍耐但是學員們心裏的幼稚,當他念書讀得入迷時,卻沒發覺他的學員已經幹着各種各樣的事,有的正拿紙糊的鎧甲套在指甲上高品質戲,而魯迅正專心致志地在繪畫……

我很喜歡兒時情況下魯迅活潑可愛的,欽佩青年人的魯迅喜愛我國。我們要做向魯迅老先生一樣的人。

讀朝花夕拾有感7

靜靜地閲讀着《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我想起了幼年時讀過的《城南舊事》,我一時興起,便重新讀起《城南舊事》來。

讀着讀着,便覺出《朝花夕拾》與《城南舊事》的不同來——《城南舊事》重在“舊事”,完完全全地以小時候的英子為主要人物,並沒有摻與小時記憶無干之事;而《朝花夕拾》則重在“夕拾”,會有魯迅先生對於當時事情的看法,與《城南舊事》相比就會顯得多一分成熟了。回顧完《城南舊事》,便又拿起《朝花夕拾》,沉在書海中。

書不是很厚,又沒有特別難懂的字詞,我很快就讀完了。合上書,我第一感覺便是:同情、羨慕。説是同情,是因為魯迅的父親讓魯迅背誦《鑑略》,而且一背就是五六十句四言詩,並且時間不長,意思難懂。好在魯迅最後背出來了,説實話,當時真擔心魯迅背不出《鑑略》這一段。説是羨慕,是讀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的時候,看着書上所描繪的畫面,想起了真正的百草園,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便有了小魯迅在百草園中散步的場景,不禁有些嚮往——我小時候並沒有這樣的“好待遇”,父母工作忙,除了學來做買賣的本領,其餘的,似乎什麼也沒有:沒有陪伴,沒有玩耍。我有的,又算什麼呢?書,只有書。

過去的童年太傷感,每每看見別人光輝靚麗的童年,我便會有一絲的羨慕,昔日父母不在身邊,總會給我留下一些負面影響。

昔日的風去了,今日的光照了過來,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思緒萬千,夕拾的並非朝花,或許我們,不應該“朝花夕拾”,如果“朝花朝拾”,效果會更好些。

讀朝花夕拾有感8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經典作品之一,我讀了這本書後,帶給我的感觸很大,讀朝花夕拾有感650字。剛開始讀時,感覺這本書怎麼也不像一本名著,只像是在講述他的故事一樣。但是魯迅先生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它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一直吸引着你。

魯迅先生的文章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會不斷的吸引你的眼球。比如説裏面的《貓·狗·鼠》,魯迅先生的小老鼠,魯迅先生就把它寫的很細緻,主人公每天和小老鼠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可就是因為"長媽媽"的不小心,把主人公的小老鼠給踩死了,使主人公萬分傷心,覺定要為小老鼠報仇。可是因為後面"長媽媽"的種種表現,慢慢地感動了主人公,使他的心裏不再對"長媽媽"生氣了,而是充滿了愛。

還有,主人公去看"五猖會",講述了當時的鬼傳説和一些民俗習慣,讓我們感受到了過去"五猖會"的熱鬧,還有那些"鬼",讓我們更進一步的去了解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

《從百花園到三味書屋》寫出了主人公童年的貪玩,好動,並且寫出了當時主人公的課外生活是多麼得多姿多彩。

魯迅先生寫這本書,讓我領悟到了正是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鄉民,給了魯迅先生幼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和愛的啟蒙,使他擁有了一顆豐富細膩,嚮往美好的心。

現在的我們是新世紀的青少年,能在温暖的教室中學習,而且再也不用受以前相互諷刺社會的影響,都能上學讀書,比起以前無家可歸,無法上學的人,現在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

我們更要互相關心,關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歧視那些無家可歸,流浪在街頭的人,我們沒有資格看不起他們,他們和我們都是人,都是一樣平等的,我們不要像以前社會那樣,瞧不起那些貧困的人,而是要去幫助他們,去給他們温暖和關愛!

所以,我們要在這大好時光,多讀書,多學習,長大以後,成為像魯迅先生一樣的人!

讀朝花夕拾有感9

夏日,夜幕降臨。我站在陽台上,看着盡收眼底的美麗夜景。我仰望着夜空,看見深藍色的天空中懸掛着無數半明半暗的星星。啊,這天宇、人間的景色,互相襯托,互相協調,真好像藝術大師的妙手創造。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樹葉被涼風吹着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這就是暑假一個平常的夏夜,但我卻邂逅了您,開始了暑假的愉快之旅。

月光從我窗前的樹的隙縫照到我桌上的《朝花夕拾》,我無意間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有一張魯迅的照片,這使我瞭解您原來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照片中的您顯得非常樸素和清瘦,但眼睛似乎炯炯有神,凝視你那雙犀利而深邃的眼睛,火一樣的在燃燒,而那正是您對舊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的未來的嚮往。還有你那像八字的鬍鬚,那上面凝聚了人類全部的睿智、堅定和不屈的精神。從此,我就開始對這本書有了閲讀的興趣。

在暑假的每天下午,烈日當空,太陽火辣辣的,鳥兒無力地飛着,大地被烤得發燙,像蒸籠一樣悶,一絲風也沒有。我捧着魯迅你寫的書,你的聲音隱隱而來,先是細碎,然後慢慢匯成陣陣濤聲,最後漫卷我的心靈,讓我無法釋卷。

散文集中的《貓·鼠·狗》的這篇散文,我覺得自己感觸最深、印象很深。在這篇散文中,魯迅先生描寫了他清算貓的罪行,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魯迅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貓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而魯迅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無法忘記現實,文中還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手法”,既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尖鋭而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於貓相似的人。

當我讀完《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之後,我才發現,我對您的瞭解還是太少了。戰鬥和犀利只是你的外套,是在特定環境下的武裝。而《朝花夕拾》則是您心靈最柔軟的花瓣。那些對在成長道路上影響過自己的親人的懷戀,自然而淳樸:那個不識字為您買來《山海經》的長媽媽;那個毫無民族偏見、細緻民主的藤野先生;那個嚴格而獨自沉浸於書香世界的壽鏡吾老先生;那個嚴厲而把愛內斂到我幾乎無法察覺的父親……所有的懷戀都來自生命深處。這些花瓣在心湖盪漾太久了,那些香氣已被您收藏凝固在心間。

讀完每一篇散文之後,我覺得魯迅漸漸成了一個勇士,您的身上有了真誠而不畏艱難的信念,追求真理而不怕迫害的執着。您開始了精神上的艱難歷程,但心湖的這些小花瓣在深夜無助的時刻,會那樣柔軟地撫摩您的心靈,讓您又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魯迅寫的《朝花夕拾》,從每篇散文中,我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這種精神不會泯滅,它隱藏在黑夜,卻發射出一片又一片温暖的陽光,照耀在我們這些閲讀者的心中。我最佩服的是您對於文學的這種熱愛,這種精神我體會到文學是一個傳奇,如同其他傳奇般不朽地感動天地。魯迅對舊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的未來的嚮往,讓我感受到在黑暗中並不是只有黑暗,仍然有一絲光亮在暗暗地照着。而魯迅先生就像是這一絲光亮,他用文學的熱愛來照亮社會的黑暗。而我,則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每一天,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像魯迅一樣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讀朝花夕拾有感10

個人感覺,這篇文章是將記憶複製的回憶散文集。

《朝花夕拾》,魯迅先生的作品,充滿了滿滿回憶的味道,酸甜苦辣鹹,哪一樣都不少。《朝花夕拾》中回憶與現實相結合,細膩而不漏痕跡,到處充斥着對封建的批判與諷刺,顯而易見的是,魯迅先生在面對不同的事時所流露的感情,真實,無一點雜質。

《狗·貓·鼠》。魯迅先生共列了四大罪狀,來控告貓的惡行,也不知貓是如何觸犯到了有着一絕罵功的魯迅先生,不過,貓的這點付出,倒給了魯迅先生一個契機,用貓來審判弱小者和暴虐者,批判黑暗社會的落寞,這貓,也算有功之臣。《阿長與<山海經>》。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家的保姆,善良樸實的一位婦女,為什麼魯迅先生要寫她呢?《山海經》,因為它,長媽媽尋覓到《山海經》後就送給了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感激和懷念之情毫無保留的流露。《二十四孝圖》。我很意外,魯迅先生這樣的人竟會不贊成“二十四孝”,不過,魯迅先生不贊成它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魯迅先生覺得它對兒童的成長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魯迅先生很不喜歡《二十四孝圖》。另一方面,魯迅先生覺得它太過虛偽沒有真實性。同時,魯迅先生也抨擊了提倡復古的傳言。《五猖會》。聽著名字很奇怪,但卻是鎮上小孩心中的節日,文中,沒有看到描寫“五猖會”的場景,反倒是通過心理的感情來體現對“五猖會”的熱切向往。《無常》。無常,冥界的厲鬼三屬,專門勾攝生人之魂,這樣的一個人物,是魯迅先生兒時喜歡的一個人物,無常是個公正的人物,由此,魯迅先生不禁悲歎,人間沒有公正而公正卻在冥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很熟悉的一篇文章,幾乎人盡皆知,裏面提到了魯迅先生的老師——壽鏡吾。《父親的病》。這是魯迅先生最大的痛,父親因庸醫耽誤而去世,文中重點講了庸醫們的作風行為等,揭示瞭如今社會的黑暗。《瑣記》。我們用兩個方面來看,一:衍太太的自私自利、奸詐,使魯迅先生的人生軌道染上了一點小痕跡。二:魯迅先生不顧長輩的反對,毅然求學表現出尋求真理的慾望。《藤野先生》。全名藤野嚴九郎,日本人,職業教師,擁有嚴謹的教學態度,很受魯迅先生的尊敬,回國後,魯迅對藤野先生很是念念不忘,有懷揣着感激之情。可見魯迅先生是個重感情的人。《範愛農》。聽到這個名字,我不由得會想起一些古詩的句子。他,是魯迅先生的同鄉好友,是個愛國者,他勇敢的不滿舊社會的行為,辛亥革命後,他受到壓迫與迫害,魯迅先生很敬佩這位剛正的愛國者。魯迅先生很會運用旁敲側擊,來批判舊民主革命。

《舊事重提》,書的原名,魯迅先生之所以要用《朝花夕拾》命名,是因為朝花好比舊事,夕拾與重提同義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充滿了童真童趣,真實表現了魯迅兒時的天真爛漫,《朝花夕拾》同時也表現了當時革命黑暗和統治者的無知愚昧。

讀朝花夕拾有感11

誰沒有過年少的時光呢?

在雪地中捕鳥、挖出牆下的何首烏;第一次讀到《山海經》繪本、初次去私塾讀書;阿長也好,衍媽媽也罷,喜歡的和討厭的,熟悉的和陌生的,這些都在魯迅的筆下生動地展現。

魯迅的童年,倒也還算快樂。他可以開心地挖出牆角下的“何首烏”;一邊吃着桑葚,一邊用磚頭逗弄着蜈蚣。在城中最嚴厲的私塾讀書時,他卻又一邊懷念着百草園的生活,一邊調皮地度過私塾的每一天。待人處事他又有自己的那麼一套見解。他對阿長從來都那麼地不耐煩,最煩的就是長媽媽愛切切察察,動不動就用二指指指點點。然而,在新年時,看到長媽媽滿臉的期待,魯迅也懂事地説:“阿媽,恭喜……”在得知阿長害死了自己心愛的衍鼠後,魯迅又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了。當阿長為他買來“三哼經”時,魯迅亦被打動,視這些書為珍寶……而對待衍太太時,魯迅更是顯露出來他正直的一面,衍太太仗着自己是大人,便總愛教唆魯迅去做壞事。衍太太造謠魯迅偷了家中的首飾後,還到處散播謠言。之前的種種,魯迅都能忍,但面對流言,魯迅表現出了他之後幾十年一直都不曾消失的正直,毅然決定離開,去南京求學……

那之後,魯迅的少年時光算是告一段落了,青年時期他所受的苦又是後話了。那些年少的日子也逐漸離他遠去……

讀朝花夕拾有感12

相信上學期通過歷史的學習,我們都通過歷史的學習,這個歷史的窗口瞭解到了魯迅是何許人也,也明白了他對歷史作出的貢獻。讀了《朝花夕拾》,我更加深了對魯迅先生的文學的敬佩之情。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散文集。生動地記錄了作者從童年到青年這段時期的讀書和生活經歷。《狗貓鼠》記敍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阿長與<三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五猖會》回顧了兒時一次看廟會的經歷。《無常》詡詡如生地描寫了鄉間的迎神賽會時的活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快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父親的病》在敍述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誤人表現出了深深的憤慨。《瑣記》記敍了作者去南京讀書的經歷。《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恩師,記敍了一生重要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範愛農》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摯友範愛農。

魯迅先生在寫回憶散文的同時,也同時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種種現象,自裏行間透現了作者對當時封建舊制度、舊道德的諷刺與批判。在我讀到這些時,能想象當時人們時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環境中,不禁發出由衷的感歎“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美好,多麼幸福!”現在,我們可以在好的環境下學習。沒有戰亂,能吃飽穿暖。回想那時的許多孩子都流離失所。我們現在能學科學技術,但回想那時社會的落後,還有許多青少年因發表言論而被抓甚至失生命。我們現在擁有這樣的環境,我們就要珍惜,並努力學習,為將來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儘自己力量回報社會。只有國家強大,幸福生活才有永久持續。

看了《朝花夕拾》,這就是我的感受,讓我們從偉大作家的作品中瞭解品位過去的種種,燃起力量,珍惜現在,奔向美好的未來!

讀朝花夕拾有感13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在晚年時候回憶幼時所作。掃過書題便可知,幼年的故事到了老年時再去回想,猶如清晨的鮮花到了傍晚再摘取般,或許會失去盛開時那份,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增添了另一種風韻。而那不太清晰,若隱若現的芬芳更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從中能輕易看出魯迅少時的斑斑痕跡。書中用最平實的語言,鮮活富有時代特色的人物,有趣而有內涵的往事,有品位有地點綴着舊的種種,而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也隨着情感的流露表現得愈加濃烈。

《藤野先生》一文中,當時的中國在日本眼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可當自己親眼所見其中一段話時,心依舊不住地抽痛與不甘——“中國是一個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然,中國當時的與落後,也確實坐實了這句話,可想而知,在那樣的下成長的孩子,有幾個是能免受其害,思想健全的?而在那“弱國”的陰影下依舊與進行着靈魂交易,與敵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份刻骨的不仁,不僅讓人可憐,同時可悲可恨!

當時的孩子,並不一定能在書中得到解放與。

文中一段《二十四孝圖》,原本父母的良苦用心,原本的“孝當先”,就在孩子翻開一面面泛黃的書頁時,竟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使其覺得“白髮的祖母,是和自己不可兩立的人”,封建的禮教不人髮指,令寒。

魯迅先生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彷彿小橋流水般沁脾。但縱使寫得流暢自然之致,也絲毫不改前風,內裏的也應了“用筆作武器”。

然而,魯迅先生的童年若是隻有,也難以鑄就他這樣堅毅又不失仞性的人格。

在《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中,魯迅使用了許多新鮮的文字描述了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於當今看來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的百草園,卻在其筆下成了少年的天堂,樂園。彷彿那桑椹,百靈鳥,土牆依舊在眼前,自然而然成了魯迅內心深處的一方。這樣一段生活為魯迅似乎有些殘缺的童年做了添補和點綴,但好景不長,漸漸的和又瀰漫開來,面對舊和私塾教育,年幼的他又不得不低頭。

品完全書,這些不滿,對現在的我而言得聞不到一絲味道,這些,對而言飄渺得有些不真實。但在那樣一代人的人生演義中,卻令人而充滿力量。

對已逝歲月的回憶,有情懷真摯,有感傷無奈。歡快時,逸出沁脾的馨香;感傷時,逸出無名的寂寥。而這一切,都源於《朝花夕拾》的韻味。

讀朝花夕拾有感14

正如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年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花朵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採摘,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芬芳,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品嚐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獷,多了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份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花園裏無憂無慮的日子,彷彿只有那樣的童年才有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鑽進百花園,知了在這裏低唱,蛐蛐也會來伴奏。魯迅先生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的圓舞中度過的。

從書卷裏散發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把我也感染了,或許魯迅先生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的一切話語雖平淡樸實,熾熱的感情卻是展露無遺。他希望與大自然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少年,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

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我認為大作家魯迅先生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紹興人,鄉下人,卻像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不羈,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彷彿這樣的童年才有意思,相對下書齋裏的生活就乏味多了。於是他寫下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和對讀書生活的思考。

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無不體現出他的認真。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我想他一定對魯迅先生產生的極大的影響。對比我現在的所作所為還是相差甚遠。

魯迅筆下閏土的童年,可以説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想比之下我們2世紀的孩子就幸福多了,有空調吹,有飯吃,有學上,這些在那個年代想必是白日夢一般吧。這讓我珍惜現在,憶苦思甜。

魯迅先生的《狗、貓、鼠》這篇文章曾讓我一頭霧水,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閲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巧妙的將社會中的各種人與狗、貓、鼠對應,抒發了自己對社會現象的種種看法。

……

書中魯迅無數次巧妙的將現實和筆下、小説中和各種各樣的人、物進行對比,絲毫不露破綻,這有增添了我對他的敬佩。

讀朝花夕拾有感15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畫面。清晨綻放的花朵有初陽的陪襯,顯得無比嬌嫩欲滴,而傍晚的花失去了嬌豔,可在落日的照射下顯得別有風韻,此時去摘取,底藴自然比清晨的花要深厚的多。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曉的。有時想魯迅先生是我的叔叔該多好呀,我可以與他共同品嚐精典名句,交流文學作品。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大叔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心曠神怡。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魯迅先生那時的生活相比,要幸福的多,想都不敢想。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數時間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香甜,我們的生命裏也充滿朝氣與活力。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人!

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花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煩惱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如果有機會,不妨你也靜下心,閲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