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雖然我已不像以前那麼激進,當我看到韓子奇竟然和樑冰玉在一起時,那一刻我心裏氣急了,怎麼可以這樣沒有責任心,或許是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在異國他鄉流浪10年,想不清楚那應該是怎麼樣的心理歷程,又怎麼樣的文化程度和態度觀點才能讓他們做出這麼為世人所唾棄,起碼是比較傳統的人們是不能接受的,這也許就是儒家思想在大多數人心裏的根深蒂固吧。

樑冰玉説:“因為我愛他,他愛我,所以我們就結合了。”説的那麼理直氣壯,一點不像是第三者。不過她的敢愛敢恨也讓我佩服。韓子奇終究還是比較傳統的,他扔不下他兒子和妻子和玉和名譽。他口口聲聲説:“我離不開你”,可是照樣過得好好的,或許有點苦,可是沒死,有點犀利吧。所以我也佩服樑冰玉説:“你的.人生應該由你來做決定”,後來就是她失望的走了。帶走了這個人的愛,卻帶不走這個人的人。這也是一個女人的失敗。她姐姐樑君璧也失敗,留住人留不住心。

還有一失敗,她有意冤枉老侯,卻最終敗了自己的家。這個小説裏還有個有點意思的角色:鄭曉京。好多次因為她我竟然哈哈大笑。楚老師性格穩重有文藝範兒,而這個鄭曉京卻是十足的政治革命家,起碼樣子是挺足的,兩個人有好多個碰撞那種完全不在一個頻率上的人的談話着實讓我覺得好笑,這裏其實體現着當人文人墨客在政治面前的尷尬與無奈。悲傷的事總是會發生,而且發生的太突然,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新月要死,可是當我看着新月在叫着:“楚……”,楚老師還沒有來那會兒,我覺得她不會死,一定會等着她的戀人到來再緩緩離世,可是事情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發展,她就真死了,真沒有睜着眼睛對自己的戀人説一句:珍重。

沒有見到自己的親生媽媽,沒有見到最愛的爸爸,就這麼走了。那時我覺得作者肯定和我開玩笑,一定會有楚來了之後的迴光返照,可是沒有,故事結束了……

《穆斯林的葬禮》不僅語言精闢,四字成語非常多,每一句都是斟詞酌句,而且情感細膩真摯。祝福天下擁有這樣純真愛情的人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這個星期,好不容易在一個月明風清的晚上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信中既沉重又感到幾分清美。想寫下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下筆.那個彌散着淡淡的憂傷的月與玉的意境讓我不忍下筆,似乎稍不留意就會打碎這個絕美的意境。

玉,是財富,是身份,是地位,雖然美得耀眼,卻是易碎的。

月,純潔,善良,明淨,悠悠的掛在深邃的天空,靜靜的聆聽着人世間的愛恨情愁。

韓新月,韓子奇,楚雁潮,樑君璧,樑冰玉,他們每個人都想追求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卻都有各自不同的悲劇命運。

記得在我把這本書看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我曾經想到過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要叫做《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的葬禮,葬去的究竟是什麼呢?

無疑,作為穆斯林的樑君璧虔誠的信仰伊*蘭教,可就是這份虔誠葬送了她周圍所有親人的幸福。她是不幸的,時代的原因使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她永遠不會明白那種熾烈的愛情,所以,當她面對自己的妹妹冰玉和自己的丈夫相愛,並生下一個女兒時,她想不到,也無法理解,她想的更多的是對社會倫理的背叛,是對自己所虔誠信仰的宗教的褻瀆!

樑冰玉與她女兒韓新月的生活是在交織中展開的,交替的話語把愛情悲劇表現得更真實相似,給我們帶來的是暢快淋漓的感受。

樑冰玉大膽的`愛和獨立的人格令我敬佩,而她的女兒韓新月更是秉承了母親的個性,只不過表現的更為含蓄一些。

她對自己所喜愛的外語事業充滿了嚮往,卻因為身體的疾患永遠的失去了為事業而奮鬥的機會。幸運的是,她還擁有着最真誠的愛情,她的老師楚雁潮無時不刻的關懷着她,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給了她愛情的滋潤。而就是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在韓太太看來卻因宗教的信仰而悲劇拒之門外!

宗教,信仰,竟成了阻擋愛情的一道堅不可摧的高牆!

但韓太太不會想到,她一心一意阻止回回與漢人的婚姻,而她自己的丈夫就是一個漢人!

小説的結尾是悲慘而悽美的,新月死了,把愛情也帶進了墳墓。

或許,穆斯林的葬禮,葬去的就是愛情,而愛情恰恰是應該不分種族、信仰與國界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就像冰心奶奶所説的,《穆斯林的葬禮》真的是一部奇書。用巧妙的方式將一個橫貫半個世紀的家族故事貫穿起來,從時間的兩端開始行進,最終匯聚成一個完整的圓。用一個玉器家族的幾代興衰,唱出一曲人生的詠歎調。在中國博大精深的玉器文化長河中唱出一曲關於命運、關於人生的悲歌。 《穆斯林的葬禮》中的章節目錄的每一章的名字也很特別。全是兩個字,而且第一個字是用“月”、“玉”來互換。那兩個世界,一章章地輪番出現,其中一個世界是上一代的,是新月的爸爸那一代的世界,另一個世界時下一代的,是新月這一代的.。剛剛在這一個世界發現動情處,這一章卻完了,輪到另一章中的另一個世界,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深深地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另一個世界,也帶着上一章的感情讀,兩個世界就這樣相互交融,最終匯聚出故事的答案。 當然,每本小説中的人物都和美,但是那種美式小説中醜的形象來襯托出來的。

《穆斯林的葬禮》中大部分人物的美是很自然流露出來的。琢玉高手樑亦清在沙沙的磨玉聲中的那種“心中只有玉”的專注很美;兩姐妹壁兒和玉兒拿着綠茸茸的盛着瑪瑙似的櫻桃的鮮荷葉,很美;易卜拉欣捧着清涼的滑膩的玉婉,失了魂的陶醉很美;新月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上的石階上坐着凝神閲讀很美。 小説的主人公新月與一種別開生面的美,那是一種“不必特別地打扮自己,便有種天然去雕飾的樸素的美”,這種美含有簡愛的剛強。她自信:大學聯考時,新月自信地只填了第一志願那是破釜沉舟般的勇氣。新月憑着她的努力及自信考上了北大,當新月畢竟不成熟,她也有不自信的時候,面對對手會感到不安,擔心被打敗,同時又不甘心落後,這樣新月這個形象才豐滿,真實。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花季少女,卻又心臟病,但病魔帶來了愛情。我想,這就是《穆斯林的葬禮》一書中飽含的悽美,它埋葬的不僅僅是少女年輕的生命,還有悲傷的過往。開篇上的“穆斯林的葬禮上的祈禱”所説的“寬恕我們這些人”中的“我們”是指全世界吧!穆斯林為着全世界祈福。讓存在着民族歧視的都埋葬了吧!這一場葬禮後,全世界的人沒有了障礙,天下一家親。在新月的葬禮上,不是有漢人(楚雁潮)參加了嗎?而且他還為新月試坑(試坑—穆斯林向亡人最好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這一規定的打破,不正是作者心中的呼聲? 故事的結尾似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那是“玉器樑”的又一代人,訴説這下一個新月,下一個希望…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

他曾經是擁有一切的人:兒女雙全,家業宏大,被人譽為“玉王”,卻因為命運、因為時代、因為自己的慾望,又失去了這一切:女兒因病去世,妻子的不理解,玉器被毀……失去不如從未得到過,這些打擊着他,使得他躺倒在病牀上,悔恨地回憶起自己與妻妹樑冰玉的祕密,質問着自己:我還是一個合格的穆斯林嗎?他,就是韓子奇,又名易卜拉欣,是巴巴用先知給他命的名字。

韓子奇的一生就像他的產業——玉器一樣,不斷地遭受打擊,卻又不斷地爬起來奮鬥:當他得知師父的玉器店被壞人暗算後,他下定決心忍辱負重地去給仇人當學徒復仇;但他一直想得到的,卻從未得到過:他一生的摯愛,樑冰玉,在生下私生女新月後便失去了蹤影;他的命根子,收藏多年的玉器,卻終究是被革命黨毀了……他痛苦,他悔恨,他一輩子再也沒見過他的玉兒了;他恐懼,他遺憾,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去見真主了……韓子奇與樑冰玉的愛情悲劇間接地映射了新月與楚雁潮的結局。這就是自由地追求愛情的後果嗎?真是時代的悲劇,是人性的無奈!

可是,作者霍達所批判的迂腐無知的.韓太太就真的如她所言破壞了兒子的愛情,拆散了子奇與樑冰玉,是一個可恨可憐的大惡人嗎?不是!對新月冷漠無情?可正是她,從小養大了丈夫與妹妹,自己最親的親人的私生女:她心裏肯定如被刀割般痛苦,因為看到新月的每一眼就會讓她想到家裏不可外揚的醜聞;她肯定羞愧難當,卻又對二人無比失望;她的糾結,她的痛楚,她的無助卻從來沒有成為撫養新月長大的阻礙!破壞了兒子的愛情?可正是她,讓兒子天星成為這本書裏唯一一個擁有着美好結局的人物:他有賢惠的妻子,有可愛的孩子……弄垮了家業?思想陳腐封建?這些指控,是對一個從未有機會出過國,從未接觸過新鮮思維的女子的指控,更是對一個在這樣混亂的社會環境之下,仍然堅強地傲立在戰火之中,張開弱小的雙臂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庭和產業的女人的指控!相比韓夫人,樑冰玉又為這個家做過什麼呢?她逃離了一切的責任和擔當,如膽小鬼似的躲在美國,自己避開了黑暗可怕的社會,卻留下自己的家人在地獄中掙扎、奮鬥、流血!

曾經的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愛情,最痛苦的命運,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化為了灰燼。韓子奇,帶着他的玉和永遠實現不了的願望,就這樣永遠地消失在那個葬禮之中,那個只屬於穆斯林的葬禮中。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5

這個暑假的收穫之一就是看了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看完,只是靜靜的合上書,彷彿擔心者會驚動了裏面的人,活着的和死了的。輕輕用手碰了碰封面那彎金燦燦的弦月??月亮可以圓了再缺,缺了又圓,月是卻人非,它看過人間太多故事了。

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會再鼓起足夠的勇氣再次翻開它,這本書好像比以前沉重了,我的心也從此變了重量,因為裏面又多裝了一個故事,一段有關玉與月的人生。

樑冰玉最後還是回來了,帶着滿懷的悲愴。誰又知道,依舊生活在五間倒座裏的,他早已認不出來的家人給她呈現的過往會叫她如何的揪心。她老了,該屬於她的已經不再屬於她了。

年輕,可愛,單純而且善良的新月,這個生日只比我早一天的女孩,我為她留了最多的眼淚。她的身世,她所經歷的無法言説的`委屈,她的一病不起,她那彌足珍貴卻不能再續的愛情,她短暫的生命和她應該得到卻沒能得到、已經得到卻有失去的所有一切。我不只一次的像她哥哥天星一樣悲歎。這孩子,太苦了,太苦了,但她也是幸福的,有那麼多愛她的人,視她如命的爸爸,用真心疼她的姑媽,哥哥,朋友,同學,深情並痛苦地給她愛情的楚老師,還有後來把博雅宅堵得水泄不通的前來送葬的穆斯林。

我生日那天也有新月,但我沒有想過,它曾那樣悽美過。

霍達這篇用血淚著成的鉅作,給了我太多的思考了:關於神聖的信仰和恪守的禮數,關於財富和生命,關於得與失,關於漂泊與鄉情,關於等待與背叛,關於面對與逃避,關於隱瞞和真相,關於時代與命運,還有最讓我敏感的,是關於真正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是什麼?是奧立佛至死還緊擁的像紅瑪瑙一樣的玫瑰,是玉兒和韓子奇在異國紛紜戰火中的結合,是天星在知道真相以後為容姑娘淋的那場大雨,是楚雁潮送給新月的巴西木和只屬於他們的提琴曲《梁祝》和那個充滿悲劇的時代相比,真愛是那麼的珍貴、美好,美得讓人忘掉理智,不顧阻撓,跨越生命和宗教倫理的界限,卻又美得讓人肝腸寸斷。

楚老師説,愛就是火,或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塊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着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

看了快一半了, 竟喜歡得不捨得看下去,這種不捨得在看三毛時常常體會到。有的書好看,讓你一口想把它吞下去,像是喝到姥姥自己釀的米酒一樣。但比這更好的是你覺得難得遇上的好書,不僅是看着讓你目不轉睛而且能勾起你內心的情感,和你的心貼在一起。這時你看的就不再是一個故事,一些文學了,你看的是生命。你可能會看到過去的自己和過去的環境,也可能會幻想到另一個時期另一個地方,更可能會把自己當作書中的角色,不知不覺誦讀起書裏的台詞。看着看着就置身於故事裏那個年代,感覺到那四合院中青色牆壁的陰涼;感覺到初進大學校門時那滿腔的激情;感覺到講台上熱情授課和在校園中漫步的那個年輕老師在牽動着自己的心……

這樣的書能讓看上去已經顯得痴迷的讀者內心隨着書的情節快樂着,悲傷着,暗戀着或是傾訴着。故事被寫活了,這本書就是這樣。從那第一句開始“清晨,她走來了。”這個故事就從皮影畫上走進了現實,着上了色彩,立體了,活動了。

我記起了另一本讓二十出頭的我沉迷於其中的小説,《沒有名字的身體》。感覺自己把那個女主角從還不知道什麼是例假的青春時期演到了看着自己從那時起就不知不覺愛上的他在自己身邊死去,已是年過中年。這個過程,外界的,內心的,都讓我跟着體驗了一回。

我説不準是什麼讓這些作家的文字變得這樣的生動。她們的語言很簡單,文字上並沒有驚人之處,但這些分開後普普通通的文字由她們排列組合在一起就活了。看她們寫那扇四合院的硃紅大門,你就能看到門後那不算很亮也不算很大的蔭涼院落;看她們寫出現在女主人面前的一個大方正直的青年你便感覺到他們內心同時閃亮的那些火花;看她們寫大學宿舍中的木板牀鋪你就能看到四個正是美好年華的女孩子揣着各自的`心思在歡笑聊天……

不知道這更多該歸於她們文字的靈氣還是因為我容易被她們筆下的環境和人物感動。《穆斯林的葬禮》中描寫北大校園的段落尤為讓我心動。我雖未在國內上過大學但卻是從小在武漢大學校園裏長大。那種特有的氛圍已經像溶進我血液裏那樣熟悉和親切。

不過,總會從故事中走出來。再回到校園也不會有十八歲時的情懷,但只是片刻變會十八歲,用那時的心靈和眼睛感受初夏校園裏的清新和靈韻也是難得的享受啊!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7

曾經聽媽媽説《穆斯林的葬禮》非常好看,十年前他看過的書,到現在還念念不忘。有一次阿姨也跟我説《穆斯林的葬禮》很好看。於是我便懷着好奇之心來看此書。

這一本書的描寫非常吸引人,令世人連連叫好。我可以隨便挑一段和大家分享。“她看見那棵古老的槐樹,歷盡劫磨,閲盡滄桑,他還活着。”這裏話裏有話。因為這槐樹就等於“她”。老槐樹歷盡磨難,也相當於“她”歷盡磨難。她和老槐樹一樣“歷盡劫磨,閲盡滄桑”。我們再接着看下去,“老幹龍鍾,枝葉葱蘢。過去,每當春天來臨,他就綻開串串百花,香氣飄滿整條衚衕,清風吹來,落花如雪。”這裏暗暗的比喻主人公的魅力就如這個花香一樣讓人難忘。每個事物都在好與不好中輪迴,就如月的陰晴圓缺,人的悲歡離合。這裏也讚美了主人公如春的繁華與青春。“落在她的頭上,肩上,‘拂了一身還滿’”。“如今樹上沒有花,開花的季節已經過去了。它白白開了幾十次,落了幾十次,一直在等她呢。”這裏又是説家族的敗落與蕭條。一直等文中的那個“她”。可還是沒等到。其實也是一種錯過的遺憾。“拂了一身還滿”是引用了李煜《清平樂》中的一句。引用的恰到好處。其實在寫作文時,我們也可以引用適合的詩句,來讓文章增彩。

最讓我感動的是新月給楚老師的.那封信。裏面體現了新月的善良。裏面説:自己得了心臟病,不想毀掉楚老師的一生。她非常絕望,認為得了心臟病的人已經沒有任何希望。我認為他的想法是錯誤的。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對了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我覺得新月不應該寫這封信,去傷害楚老師的心。如果我是新月,我不會寫這封信,而是知道自己病情後,樂觀面對,接下來的幾天裏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也配合醫生積極的治療。把“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作自己的座右銘,善待自己,也善待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樣新月的心情也會逐漸快樂起來,身體也會隨心情慢慢變好!如果新月把這一句話帶在身邊,透徹瞭解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的話,我想應該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為什麼這本書經久不衰?為什麼這本書看了讓人難以忘懷?翻開這本書,仔細閲讀,答案就在其中。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8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的出現豐富、娛樂了人們的生活,卻使人們忘卻了那些底藴深厚的書,遠離了那些真誠質樸的文字。其實,在安靜的午後,喝點好茶,捧一本書,細細讀,慢慢品,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原先的我亦是無法體會這種樂趣的,直至讀了《穆斯林的葬禮》,是這本書,帶我乘上斑駁的輕舟,徜徉書海,體味樂趣。

書中的真摯情感,豐富容量,深刻內涵,作者均以冷峻的文筆展現,寫了六十年間的興盛衰敗,三代人命運的沉與浮,交錯糾葛的愛情故事,個性鮮明的人物角以及悽美動人的愛情悲劇,皆使我銘心刻骨。但我最有感觸的,是書中每個人的信仰。書中人物,個性分明,但都有他們自己的信仰,或是對於宗教,或是對於玉,或是對於愛情,又或是對於理想……

韓子奇,他對玉有着深深的信仰。他的一生,琢玉、賣玉、護玉、守玉、愛玉,視玉如命。而他的妻子,樑君璧,則是一個真真正正信仰的穆斯林,每天都很虔誠的禱告着,老實寬厚、仁愛、簡樸便是她的所信所仰。可君璧的妹妹,冰玉不似他姐姐那般腐朽。她嚮往純真的愛情,相信相濡以沫才是真。

然而,韓子奇與冰玉的女兒——新月,和她的媽媽一樣,充滿對愛情的嚮往,信仰最真誠的感情。韓新月是書中令我最心疼,也是令我最難忘的,她與楚雁潮的悽婉愛情實實令人惋惜,在他二人心裏,皆有對於愛情與理想的信仰。

正當花樣年華的新月,在大學開學之初錯把教師楚雁潮當做了同學,兩人相遇、相識,相知,漸漸互生情愫。但是,他們的愛情卻是阻隔重重。楚系漢族,樑家自是反對,但他二人卻愈加熾熱。只可惜,天也不遂人願。紅顏薄命,新月患有心臟病,不久人世,在人生最後旅途裏,楚雁潮陪着她一起走過,給予了她温暖,滿足了她心中的信仰。最終,新月病逝,從此二人,陰陽相隔。

是對於真誠的嚮往,是對於信仰的執着,才使他們擁有了這段銘心又刻骨的'愛情和温暖又美好的回憶,就如歌中所唱:“愛是一種信仰,把你帶回我的身旁。”

信仰,即心中所相信的,是精神的寄託。它是存在你心中的一把尺,一杆秤,更是一盞明燈,給你做事做人的準則,給你無窮的力量,給你堅定的信念,為你指明方向。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應有自己的信仰,這樣才能勇敢、執着,才能不懼任何困難,直達理想的彼岸。

心有信仰,人生美麗。向着心中的信仰,奔跑,追趕去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9

“天地之間,久久迴盪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合上《穆斯林的葬禮》”,我的心中久久不能釋懷。是為新月,是為韓子奇,是為楚雁潮?或是這書中出現全體…….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穆斯林玉器家庭,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交錯又扭曲的愛情悲劇……

提筆寫下這段文章時,我內心實在是五味雜陳:那艘耗盡樑亦清必生心血的寶船,必定被他的血染的刺目吧?韓子奇接過那副“玉王”牌匾時,必定激動吧?…….直至新月之死,狠狠撩撥了我內心最深處的那根弦,我不住丟開書本,嚎啕大哭……..但是,下筆卻無言,只有無盡的憂傷及回味。

新月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歡的人物了。她如同一輪最皎潔的`明月,純淨如水。她雖患有重病,但她卻沒有絲毫的對人生的期望,她,不是林黛玉。她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啊,遇到楚老師,是她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一件事。是楚老師,在她最低落,最黑暗的時候,如同一座燈塔,照亮了她的世界,給這個有着太多的苦與厄運的女孩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光!可惜,新月還沒有盼到那本與他名字並列的《故事新編》出版,沒有盼到晨曦到來的他!

這以玉為紐帶的世界,盡歷了太多苦難。如同那風雨中縹緲的小舟,漂泊無依!“剪不斷理還亂”的愁,從與樑亦清那最後一口留在寶船上滾燙的熱血,到100箱美玉漂泊海外;從奇珍齋的敗落,到新月之死;從玉王牌匾被奪,到韓子奇之死……..那曾經是多麼皎潔的月光啊,卻生生墜入了九泉之下!

但是,也許是主的憐憫,當樑君璧緊緊摟住結綠時,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這延綿了三代的世界,如同浴火涅槃的鳳凰,迎來了新生!

永遠別抱怨自己的苦,新月在懷着一顆殘缺的心,尚且能微笑面對生活,何況我們?

每當我再次打開這本書時,那字裏行間流淌着那首《梁祝》;能看到未名湖畔的白雪紛紛。我知道那是月光,那握不住的月光,對着世界最後最後的眷戀。備齋裏,形單影隻的他,卻無法感知到,着月華如練了!

儘管孤雁丁零,儘管備齋中永無月下,醉裏挑燈看劍;但那束握不住,留不下的月光,仍舊眷戀着,固執的撒在那本,《故事新編》旁。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

就在近日,我從圖書館借閲了一本小説——《穆斯林的葬禮》,是作家霍達的作品,讀過之後,改變了我對中國人骨子裏的匠人精神和氣質的看法。

如今,我們經常談論起一個詞——工匠精神!而説到這個話題,經常就有人會對我們自己的國家進行毫無保留的批判,認為中國是沒有工匠精神的,而我卻持有不同的觀點。比如,當你閲讀了《穆斯林的葬禮》之後,就會發現這裏面就是對大國工匠這樣一種精神的描寫。

小説描寫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在小説中,回族手工匠人樑亦清一直穿插在其中,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的起起落落和不懈奮鬥的精神面貌。

曾經我在一篇文章中讀到這樣一則消息:説全世界有5000多家經營超過200年的企業,其中日本一家就超過了3000家,讓我們讀之非常觸動。沒錯,現在的中國處於製造業階段,確實需要工匠精神來彌補我們的不足,對產品進行精益求精的完善和提升。不能讓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和傳統喪失,也失去了我們骨子裏的精神食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賞析:

1、當我讀到“滿懷希望的人往往易於衝動,一旦失望了,反而倒冷靜了。”這樣一句話時,心裏充滿了崇拜感,這簡直是至理名言,是對人們心理過程的完美解析。百家筆記網也是提醒我們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或者完成一件產品時,應該抱着希望,也需要出處謹慎,不能因為衝動而失去了機會。

2、“時時想到可能會被別人超越,才會用雙倍的時間和精力去超越別人。”沒錯,每個人都應該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度,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嘛,我覺得作者解釋的很好,用很通俗的語句就表達出了很有哲理的內涵。

3、“只有謊言才拼命鼓吹,唯恐別人不信。”是的,我還很信奉戈培爾的一句話“將謊言重複100遍,就變成了真理”。這就可以解釋一些社會現象了,我們不能人云亦云,應該要有自己的主觀判斷,思考其中的細節。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1

雁歸有時,朝來有訊。只是明月不在升起。

《穆斯林的葬禮》講的是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命運,起伏跌落,盛而又衰。

盛極的韓子奇,忠於自己的玉,幼時經過樑亦清家中而被玉吸引,從此走入玉中,經歷過“玉王”的稱號,“玉劫”的折磨,擁有過屬於自己的玉,一生痴迷。

一生追求的樑冰玉,她忠於自己的思想。對她而言,一切都不能違背自己,她接受新思想,她痛恨舊制度,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她又因愛而傷,隨韓子奇到英國生活。她遇見了瘋狂愛慕她的奧立弗,奧立弗對她無微不至地好,她知道,可她不會因為對他的感恩而違背自己。她追尋着她想要的一切。所謂的俗邏無常,對她而言是沒用的符號。後來他離開了韓子奇和自己的女兒,不是她放手了,而正是因為她追尋着自己,她只活於自己。

樑君壁沒有創新的忠於封建倫理,她因覺得容桂芳的家境和自己家的“玉王”的家境不合,生生拆散了自己的兒子和容桂芳的愛情。她又覺得家不可動搖,錢財是生命。沒有任何思想的春風吹過的那片土壤,她變得吝嗇,視力,強勢,再無當日半點“壁兒”的温柔眼眸。她忠於這一切,一切封建倫理。

熱愛生活的.新月,她熱愛的是自己的家庭,對家裏所有人都有一種小孩似的依賴。她時常對着照片痴想,曾經眼眉温柔,用雙臂將自己抱在懷裏,來感受這個世界的媽媽去哪了。所以啊,當她認為的媽媽對她展示出一點温柔時,她就像有了糖的小孩,恨不得將這份高興放大十倍展示出來。她願意為自己的哥哥和爸爸分憂,哥哥的婚事她忙得不可開交,爸爸的難處她故意避開。從不主動要求,在默然無聲中訴説親情。她當然也熱愛自己的愛情,她愛楚雁潮。

楚雁潮忠於自己的愛情,如果他還有其它的衷心的地方,可能在愛情面前渺小到無法視之。你看多年以後,柔軟的土壤上,一棵上面掛滿了快要親吻地面的蘋果樹旁,四周的琴聲瀰漫,是家喻户曉的梁祝。曲畢,一聲歎息傳來,來自九天上,來自九泉之下,其實只來自他的內心,沒有墓碑,已經不知道哪裏是新月埋下的地方,但他久久佇立後,總能找到新月升起的地方。收弓,裝琴,順着月光,回到家中。他忠於這片月光。

這本書不必看得那麼人事興衰,但必須看到,每個人必須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內心。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2

這是月和玉交織的一個世界,如此美好的兩件東西,他們代表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有韓子奇對玉藝術的孜孜以求,追逐玩思之真;有玉兒對愛情奮力爭取的情之真;有新月對人寬容待人的和善之美;有楚雁朝墓前拉小提琴的意境之美。月是虛無縹緲的,是陰晴難測的,但卻是恆久不變的、亙古長存的。玉是真實可及的,是可以擁有的,卻是脆弱易碎的。生活中哪一個更重要,是短暫的擁有,還是永恆追求?

我是不喜歡悲劇的,因為悲劇看了讓人很壓抑,而這本書展現給我的就是一個大大的悲劇,書中的人物,故事,在宗教的背景的籠罩下,顯得更加的悲涼,我慶幸自己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那樣的環境中,沒有宗教信仰的束縛,沒有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我時常在想,如果我是故事中的韓子奇,我會如何,是視玉為命,還是自由自在為了自己而活,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對於韓子奇這個人物我是持中立的態度的。拋去他和冰玉的故事,韓子奇算是一個成功的人物,從一個小小的學徒到後來的“玉王”,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的積極進取和對於夢想的執着追求,在“匯遠齋”忍辱負重三年,即使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他都能偷學英語,總結經商的經驗,可見他的忍耐力和他強烈的求學慾望。

如果不是戰爭,韓子奇和樑冰玉就不會離鄉背井來到英國;如果不是戰爭讓國內的親人音訊全無,卻在一個暗黑的'聖誕節收到蒲壽昌冒充的“家信”告訴他:奇珍齋倒閉,君璧和天星已經離家,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讓他萬念俱灰,那就不會有悲劇地和冰玉的結合以及後來的新月的悲劇;如果不是戰爭,真誠熱情地愛着冰玉的奧利佛,就不會在轟炸倫敦的炮彈中死去。

本是幸福的家,卻因戰爭東西兩隔,跨越了近半個地球。北平,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中淪陷了;倫敦,在希特勒的轟炸下幾乎變成了廢墟,在失去親人的沉重打擊下,韓子奇玉樑冰玉戀愛了,這是撫平傷痛的安慰,然而這又是不盡人倫的,一個又一個的矛盾,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不經令我深思、究竟誰是對的?

這是歷史長河進程中必經的痛苦,透過這本書,細細思考:每個人的命運如涓流入海最終會匯成人類的歷史長河,而歷史的滾滾長河又是那麼無情,不會因為個人的意願做任何停留、改變。在晶瑩的“玉河”中,在動盪的社會鉅變中,誰能改變歷史的走向,誰又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人們只能在歷史的洪流中,掙扎起自己生命的浪花。

趟過這條晶瑩的玉河,我分明看見,這是穆斯林的葬禮,也是個人的不幸。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3

最近讀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感動於韓子奇對玉的痴迷,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浪漫悽美的愛情,敬佩於樑冰玉對愛情無畏的追求,然而給我感觸最深的,確是那個一開始讓我氣憤,後來讓我同情和敬佩的女人——樑君璧。

她用愛的名義用計拆散兒子的愛情,替兒子做了自以為正確的選擇,讓他一生活在痛苦之中;她用刻薄尖鋭的嘴臉對待丈夫,讓丈夫過得如行屍走肉;她還堅守着所謂的不與漢人通婚的宗教信條,阻隔了兩顆年輕的熾熱的心相互靠近,更是斷了在重病中女兒的最後一絲念想,加速了這個美好生命的消逝。她自私、刻薄、自以為是,開始的時候我簡直對她痛恨至極,我覺得一切的不幸都是因她而起。

但是到了小説的最後,我完全改觀了。她是個可悲可憐的女人,一生都不曾得到過愛情。幼時,她忙裏忙外為家操勞;少女時順理成章的嫁給了"奇哥哥",他是親人,也是一個少女的夢。戰亂時,丈夫把家業丟給她,自己帶着他心愛的玉遠渡重洋。一個沒有文化,一直躲在男人身後的女人,是怎樣一邊撫養孩子,一邊守着這日漸衰弱的家業!是靠着這對丈夫的期盼,對這個家的愛,和對生活的希望。然而讓丈夫歸來,還帶着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女人還是自己從小百般疼愛的親妹妹!她心裏的.痛心裏的苦又該向誰去傾吐!可是為了這個家,她忍。她忍住痛,嚥下苦,也封住了自己的心。

她真的是個可憐的女人,她也有過夢,可是被現實打碎;她也有過光,可是被現實撲滅。她心裏的苦,又有誰能懂呢。她也是個可敬的女人,在丈夫不在的時間裏,她展現了巨大的勇氣和魄力,才堪堪保住偌大的家業;面對親情和愛情的背叛,她展現了一個女人所擁有的巨大的隱忍,為了讓家庭完整,寧願讓自己痛苦。可她畢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如何做到完全不介意,即使把痛苦壓在心底,總有一些時刻會忍不住的噴薄而出。

她愛丈夫,但也怨恨他;她愛這個家,也埋怨命運的作弄。她終其一生在守望丈夫,守望這個家,她承受了太多太多,我為她心疼,更對她欽佩。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4

很早以前聽過這本書,不知道里面的故事,甚至不知道是中國作品,卻對它的名字產生了興趣,迫切地想讀一讀。

在圖書館借了本,拿到手的感覺是,夠厚,夠破,有的人不喜歡讀舊書,我倒還好,覺得圖書館的書越舊證明越多人讀過,越是好書,如果借到不好的書,往往翻幾頁就還了,書是新的,當然這只是個人理解。

剛開始看的時候,除了新月的報考,其他的地方感受的是挺平和的,包括樑亦清一家清貧卻安靜的日子,然而,事情開始有了各種轉折,有了衝突,有了懸念,看到最後,是滿心的揪心,看到一半的時候實在忍不了了,先百度了故事梗概,可是真正看到那一章一節的時候,心裏還是堵得慌。其實就是一個悲劇,或者説是一個個的悲劇組成了這個宂長的故事,三段夭折了的愛情:玉兒和韓子奇,天星和小容子,新月和楚雁潮,每一段都有讓人唏噓的地方,説到底是璧兒的霸道,她不容許她們每一對在一起,她總有自己的理由。

這個女人小的時候是可愛的,有靈氣的,可是越長大越變成了一個跋扈的女人,她的無知是那個年代賦予的,她沒有讀過書,沒有玉兒那樣開放的前沿的思想,可以把人生都上升到精神層面,她只是個普通婦人,算計着她的小日子,不關心政治,只關心丈夫孩子,有她自己的執着和計較。

可是無論如何,我還是理解不了玉兒的,我理解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所造成的錯亂,可是我認為,不管是怎樣的愛情,都應以不傷害另外一個家庭為底線的,否則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那是自私的代價。作為妹妹,她搶了姐姐的丈夫;作為母親,她的離開以及留下的那封信最後斷送了女兒的性命,缺席的'那麼多年的母愛,不是白髮蒼蒼在新月生日拎塊蛋糕就能彌補的,別説苦衷,所謂苦衷都是拿來在傻眼了時敍述的藉口。

整個一個大悲劇,唯一讓人暖暖的是那個甚至有點木訥的天星,他不管上一代到底是神馬情況,只是心疼妹妹,每次看他疼新月的時候,都想擁有這樣一個哥哥。

新月是幸福的,在最風華正茂的時候離開了,可她擁有那麼疼她的天星,那麼愛她的楚雁潮。若干年後,她愛的男人還會在她生日的時候去她的墓前拉她喜歡的小提琴曲子,對一個女人而言,這已足夠。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

且不説穆斯林的生活與信仰,只想談談穆斯林的愛情,嗯,其實就是愛情,以書中人物為例子,談談愛情而已——反正閒着也是閒着。

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真的非常打動我,或許是因為我總是期望自己能有這樣純潔的愛情吧,而且這悲劇的結局也令我也很喜歡,新月的死亡與楚雁潮的至死不渝讓這愛情變得神聖而美好,令人神往卻又望而卻步。

沒有人不期待愛情,卻不是誰都有勇氣去追逐。因為隔着教門的關係,這段有緣無分的姻緣陰陽兩隔難道不是更容易被世人接受?他們的愛愈是熱烈悲壯才愈是顯得難能可貴,動人心魄。

恰恰是他們悲慘的愛情與人生,反襯出了當時環境的殘忍與極端。在那樣的年代,本是活着就已經不易,愛情相比婚姻應是比玉更珍貴的東西,因為珍貴,所以誰有誰翻車,都要翻進現實的陰溝裏。

對比裏面林林總總的幾對人的婚姻與感情,我倒覺得韓新月死亡為她和楚雁潮的感情添了幾分“寧為玉碎”的動人色彩,雖然悲慘,但死亡已是最好的結局,人亡情還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韓子奇與樑冰玉、楚雁潮與韓新月兩對愛情來的確實有點突兀,可是換種説法,感情是需要一個爆發的,唯有爆發才能體現出與其他人的不同!唯有爆發出來的感情才是強烈而炙熱的!

戰爭之下,人們為了活着,就已經失去了大半理智。

《梁祝》如此深情的曲子若是不能勾起人們對愛情的感想,那怕是世間又多了一首莊嚴的生命讚頌曲,而少了不少佳人知音。

令人遺憾的.是,最後一面沒有見到。一個抱憾而亡,一個遺憾終生,死去的那個在我這個漢人的眼裏永遠都解脱了,活着的那個卻要永遠緬懷,永遠承受着愛而不得的痛苦。

當然,作者給的結局已是最好的結局,雖然我曾抱有皆大歡喜的幻想,可那是不可能的,時間的長河下,人會死以及歷史被遺忘這都是必然的,可是活着的人總會寬容死去,心中有愛的人總會紀念亡者,這便是於我這個讀者最大的安慰。

戰爭之下,人們為了活着,就已經失去了大半理智。

《梁祝》如此深情的曲子若是不能勾起人們對愛情的感想,那怕是世間又多了一首莊嚴的生命讚頌曲,而少了不少佳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