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精華】西遊記作文集錦五篇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5.01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西遊記作文集錦五篇

西遊記作文 篇1

這是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可它卻引起了眾多人的喜愛,這就是《西遊記》。小的時候,我只是從看動畫片和看連環畫中瞭解了《西遊記》,潛意識地知道里邊有大英雄孫悟空、貪吃的豬八戒、辛勤的沙僧和富有同情心的唐僧。但現在再來欣賞”着這部人人都愛看的經典大作,我卻從這當中品”出了它帶給我們的不同的感受和啟示。

《西遊記》每個人都喜愛它不同的寫作地方: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可我卻十分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孫悟空,他可真是自由的化生:闖龍宮,鬧天宮,在花果山上稱王。他還十分的勇敢,盡心盡力的保護着師傅,即使師傅被妖怪抓住,第一個奮不顧身,去救師傅的人卻是他。他這種鮮活的形象給予我們一種要有責任心,一種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説到吃,大家一定會想到貪吃懶惰的二師兄豬八戒:他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打下人間,又錯投豬胎,面部象豬一樣,雖然他醜陋,但他也有優點:他憨厚淳樸,吃苦耐勞,對妖魔鬥爭也很勇敢,可同時他的缺點也有不少:他貪讒好色,無心取經,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豬八戒時而自私懶惰,時而真情流露深受讀者的喜愛。

《西遊記》裏最勤勞的非沙僧莫屬了,他忠心耿耿,從電視劇裏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象八戒那樣花痴不改,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我認為在《西遊記》中吳老先生為什麼會刻畫出沙僧這樣忠心耿耿的人物是因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瑕想一下,沒有他的取經之路,互不服氣的孫悟空、豬八戒二人的爭吵會把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沒等妖怪來襲,唐僧就先被兩個徒弟氣吐血了!儘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廣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們便發出一聲讚歎:憨厚的人是最可愛的!

師傅唐僧雖然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一個凡夫俗子,可卻能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及天蓬元帥、捲簾將軍死心踏地,緊緊跟隨。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風餐露宿,食不裹腹,險象環生,而唐僧的三個徒弟卻樂此不彼,毫無怨言,為何?只能説明唐僧領導有方,他的高超之處就在於善於編織的的一切。

由於,唐僧四人的團結一心,九九八十一難早已不在話下;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勇敢,天蓬元帥豬八戒的貪吃,捲簾大將沙僧的忠心耿耿,師傅唐僧的領導有方…這些人物的形象想必早已在你的腦海中深深地刻下…正是他們這種負有責任心,勇敢,忠心耿耿…的精神打動了我們,”迫使”我們翻開了西遊記……

西遊記作文 篇2

近日聽説,一所名牌大學去年出了一道考題:“西遊記裏有多少妖魔?”這是一道偉大的考題。之所以偉大,是因為除了偉大的擬題者之外,只有“天才”才能在幾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內給出正確答案。

但世間既需要天才,也需要地才;猶如戰爭,既需偉大的統帥,也需要傑出的各級指揮官。我覺得,不如把這個考題改得容易一些:西遊記裏的妖怪有哪幾種類型?這個考題即使拿不到滿分,也不至於得個鴨蛋。

不過,題目雖出,我卻不知全部答案;如何分類,分成幾類,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利於考生髮揮。我想了想,妖怪至少有三類。第一類,以孫悟空為代表的土生土長的妖怪,包括孫悟空早期的一干朋友牛魔王等。第二類就是神仙們的燒火童子、坐騎等。第三類便是違犯天條遭到貶謫的`下層神仙,如豬八戒、沙和尚。

第三類妖怪本來就是神仙,所以不會處以極刑,小懲大誡,只需戴罪立功,將功補過就可以了。這一類妖怪,雖是妖怪的模樣,其實算不得妖怪。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者中,孫悟空才是貨真價實的妖怪。

妖怪們和如來、玉帝是對立的,妖怪們竭力阻擾唐僧取經,甚至要吃掉唐僧,(吃唐僧肉是反覆出現的情節,)而如來、玉帝則要保唐僧取經。

唐僧何許人?是取經人,奉了佛祖的旨意和下界帝王唐太宗的旨意,肩負將佛祖經典取回東土教化大眾的任務。唐僧本來就是仙佛中的高層人物金蟬子轉世。

孫悟空何許人?他是土生土長的妖怪,大鬧天宮,龍宮,陰曹地府,無法無天,竟然敢自稱“齊天大聖”。結果呢?火眼金睛,銅頭鐵臂,七十二變,一跟斗十萬八千里,還是翻不出如來的手掌心,可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孫悟空終於在五行山鎮壓的暴力下屈服,又被觀音、唐僧哄騙戴上了緊箍咒,不得不做鎮壓妖魔的先鋒。他皈依佛祖之後,再無二心,斬情滅性,(即使對早先“拜把子”弟兄牛魔王等也毫不留情,)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堅韌,戰勝了前赴後繼的妖怪,終於功德圓滿,成為仙佛界地位極高的鬥戰勝佛。

豬八戒何許人?天界的天篷元帥,竟然調戲嫦娥,被貶下塵世,成了一頭豬,他根本無心取經,一次又一次地想“散夥”,而且好吃、好色,遇到女妖,便色心大動,如無孫悟空的暴力威懾,他早就回高家莊了。據説曾經有人調查,唐僧師徒四個誰最可愛?結果豬八戒高票當選。是啊,取什麼經?食色性也,但凡是人,就不能免俗。世界有仙佛的佛性,有魔怪的魔性,在二者之間,還有人,還有人性。豬八戒雖是神仙,卻佛性不多,人性未退,但無魔性。佛性和魔性都是強大的,只有人性是軟弱的,(人既畏懼仙佛,也畏懼妖魔,只能接受仙佛的天條和妖魔的蹂躪,)所以,豬八戒比之真正的妖怪還要醜陋。保唐僧取經,功勞僅次於孫悟空,但心志不堅,凡心未淨,只能做個淨壇使者,成不了佛。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西遊記裏(阻擾唐僧取經)的妖怪很多,那些土生土長的妖怪,沒有上層關係,(也即不是上層仙佛的燒火童子,代步的坐騎,)下場很慘,大多被打殺,起碼也得接受鎖鏈和奴役。至於燒火童子、坐騎之類的妖怪被主人帶走,今後也只能服服帖帖地給主人騎坐。

佛祖給唐僧帶到東土的經典如今何在?挽救了多少人,多少罪孽?不得而知。只有西遊記流傳了下來。《西遊記》是唐僧當初帶回東土的經典的餘澤,單憑這一點,它肯定遠高於凡夫俗子杜撰的各種所謂經典,例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它必定有着很深的哲理和人生的啟示,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

西遊記作文 篇3

唐僧一行人取完經後,便各自走了,自己做自己的行業,互不干擾。

大師兄孫悟空做起了旅遊和水果生意,雖然日進斗金,但是,悟空憑藉着自己想象力豐富的腦瓜當上了作家。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車是按排來計算的`,房是按棟來計算的,錢是按噸來計算的。後來,悟空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便去上學了,結果兩年就擋了全科博士後;悟空還去學了游泳,在四川水災時,救了幾百人。學什麼都又快又好。聽説後來還去做了整容,長得那是比韓劇裏的男明星都帥。

二師兄豬八戒做起了餐飲行業,結果每次客人還沒吃呢,他就給吃完了。豬八戒想學大師兄去整容,但是又沒多少錢,也不想去向大師兄借錢。便找了一個不衞生,服務態度不好,但是價格便宜的美容院,剛好主刀醫師又去喝了喜酒。整完容後,長得簡直慘不忍睹,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了:他的一笑,狼都上吊;他的一叫,雞飛狗跳;他不化粧,比鬼難看;他一化粧,鬼嚇癱瘓。最後當了一家能讓人恢復自信的公司的老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三師弟沙僧因為老實本分,又肯虛心求教,很多不懂的問題都去問大師兄,所以從大師兄那兒學到了不少東西。後來被比爾蓋茨看重,做了比爾蓋茨公司名下一家大超市的老闆。得了錢也沒忘記大師兄。評了天庭的‘老實人’獎。生活也十分富足。

唐僧在少林寺當了個講經的,勉勉強強混幾口飯吃。

這就是新版西遊記。

西遊記作文 篇4

今天我們原路返回西安,順路去參觀了洪洞縣的“大槐樹”。

洪洞大槐樹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大槐樹被當作“家”,被稱作“祖”,被看作“根”。

一進大門,一個大大的“根”字出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根字影壁”。穿過二門,經過帝王蠟像館,過“連心橋”、“鄉思橋”、“望親亭”,來到了“遷民圖”前面。這個“遷民圖”可是大有來頭。在明朝的時候,由於戰爭後一些地方人很少,皇帝決定“遷民”,而當時洪洞人多,就選在了這裏。洪洞的人大部分不願意離開家鄉去其它地方,官員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不願意遷民的在規定時間到大槐樹下簽名,結果當人都來了的時候,士兵包圍了他們,強迫他們遷民,還給他們每人的'小腳指甲蓋上劃了一豎,代表他們要遷走,他們被迫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大槐樹。據説,如果你的小腳指甲蓋是兩瓣的,就説明你也是從洪洞大槐樹下遷民出去的人的後代。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裏尋根祭祖。

很可惜的是,著名的“大槐樹”現在只是一個紀念碑,因為在400多年前的一次洪水把大槐樹沖走了,人們為了紀念就修了此碑,現在留下來的都是二代槐樹和三代槐樹。

我們穿過“古驛道”,繞過“石經幢,來到“祭祖堂”,在那裏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姓,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還去看了解州的關帝廟。這一趟山西旅行還真是有意思,好開心呀!

西遊記作文 篇5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裏的《西遊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 《 西遊記》,不覺感歎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遊記》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儘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儘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唸經,任勞任怨。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着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嚐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嚐了人生五味,什麼才更有意義。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的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説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