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精選25篇)

欄目: 繪畫書法 / 發佈於: / 人氣:9.49K

導語:蘇軾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對於大作家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法家蘇軾的故事(精選2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精選25篇)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

  ?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後,曾跟黃庭堅亂侃:“我在牢裏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黃庭堅奇問什麼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説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j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並對夫人道:“黃庭堅乃當世學士,讀書甚多,他這?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黃庭堅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着黃庭堅從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後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沒,音mǎo,“沒有”的意思),蘿蔔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着啊。”黃庭堅驚愕之後,兩人同時大笑。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

  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説:“姜子牙渭水釣魚!”説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併吞六國!”説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3

  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雲: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風”,半風即“蝨”,意思是説小妹在窗前捉蝨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4

  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讚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後歐陽修後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讚歎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5

  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後,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裏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子由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雲:“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説完攤開手掌,一隻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一拂石凳,騎着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6

  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製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櫥做魚,剛剛燒好,隔着窗户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鬥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卡油,於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麼寫?”蘇軾拉長着臉迴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着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着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十!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7

  水果和藥

蘇軾婚後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裏,僕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説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裏(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這句裏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説:“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歎,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8

  高風亮節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於坐不住了。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台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倖免。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後,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裏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這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後人感動。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9

  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後,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説:“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裏,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牀,豈不可歎?!”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説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其實神宗皇帝也是糊塗人,派個太監去憑蘇軾的才智又怎麼可能瞧不出來呢?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0

  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後,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衝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説後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裏,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着,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裏有點瞧不起他。心裏想:大家都説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裏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裏老納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裏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裏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麼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後,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後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讚揚了一番,你説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後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1

  “屍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遊覽瘦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提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裏,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當時蘇軾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2

  東坡吃草

閒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3

  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率招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後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於三或少於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4

  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細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暱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5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裏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説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説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裏有魚(餘),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6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遊,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説: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7

  蘇軾做官故事

眾所周知,蘇軾是我國宋朝的著名文學大家。深得皇帝賞識。1057年,宋神宗時,蘇軾做官,深得賞識,曾在徐州,湖州等多地任職。後來卻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了宋哲宗時期,蘇軾曾任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潁州等地。晚年時期再次被貶,宋徽宗時才被特赦北還。

在蘇軾做官期間,發生了許多趣事。傳聞説蘇軾雖然為官多年,但是並沒有像其他官員的豪宅,在京城更沒有自己的宅子。在開封做官期間,兒子大婚,無奈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卻沒法為兒子購置一套新房。波折之下,蘇軾借了好友的一套房子這才把兒子的大事給辦了。雖然只是為官期間的一件小趣事,但是類似的事情可不少,由此可見,蘇軾的這些官做的是有多清廉。

其實,縱觀史書,蘇軾一再被委以重任,一再被貶,無非就是因為朝廷有所顧忌,還有黨派之爭的種種因素。但這些絲毫不能影響蘇軾。無論做官還是被貶,他仍然有着自己的原則。在位時,一心為百姓着想,為官清廉,整頓吏治,務實為民。作為一名文人,他有着自己的報國大志,想要國家富國強兵。所以在職期間,一直踏踏實實,關心人民的切實利益,關心大眾疾苦。雖然屢次被貶,但是他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兩袖清風,深得人民喜愛。

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做官,蘇軾都始終幹實事,不空談。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8

  蘇軾徐州做官參與抗洪

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豪,不僅僅在文學和藝術上具有傑出的成就,而且還是一個頗有政績的官員,蘇軾的為官之路可以説一波三折,曾經幾次被髮配到離京城很多的蠻荒之地,蘇軾抗洪講述的就是蘇軾在徐州做官的時候帶領士兵與羣眾抗擊洪水的故事,在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為官的恪盡職守。

史書的記載,蘇軾在徐州做官的時候遇到了洪水,洪水決堤了,要淹沒曹村,由於洪水難以泄出,水彙集到了城下,城牆馬上就要被沖垮了,於是富民們都想要逃出城去躲避水災,蘇軾下令説,富民們如果逃走了,就會動搖民心,那麼我還領帶誰來抗擊洪水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不會讓洪水沖垮家園。於是讓士兵將想要逃走的富民們趕回去,蘇軾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親自來到了武衞營,將卒長找來,號召卒長帶領士卒去抗擊洪水,卒長看到蘇軾還在堅守崗位,非常的感動,於是帶領着士卒們穿着短衣,光着腳,拿着箕畚鐵鍬出城抗擊洪水,築成了一道長堤,長堤築城後,洪水就不能進入城內了,這樣民心才得以安定,然而雨還在日夜不停的下,為了守住城池,蘇軾吃住在城上,即使是路過家門也不回家,並且讓各級官吏也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最終保住了城池,百姓也得以安定。後來蘇軾還將那裏的情況向上級彙報,並且申請增調明年的伕役,在老城增建木岸,防止洪水再來。朝廷聽從了蘇軾的建議,並且表彰了蘇軾,到現在徐州的人民還在懷念蘇軾。

從以上的講述可以知道,蘇軾作為一個官員是盡職盡責的,不僅僅以身作則,還帶動了一大批的官吏堅持自己的崗位,所以説蘇軾不僅僅是一代文豪,也是一個好官。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19

  觸動心靈的書籍

蘇軾很小的時候,父親因進京趕考落第,便到江淮一帶遊歷,母親則在家管教孩子。母親給予蘇軾的教誨,對他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蘇軾小時候很喜歡讀《後漢書》。書上記載後漢時朝政不修,政權落入閹宦之手。當時書生儒士反抗不陰不陽的小人統治。貪婪、納賄、勒索、濫捕無辜,是經常有的,因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監豢養的走狗小人。許多忠貞廉正之士和太學生,不惜冒生命之險,上書彈劾奸黨。改革與抗議之聲,此起彼伏;調查與審訊之事,層出不窮。當時學者與太學生,在朝廷聖旨頒佈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謀殺喪命。

在這羣正人學者之中,有一個勇敢無畏的青年,名叫範滂。蘇軾的母親經常以範滂為榜樣來教育蘇軾。

每當母親講起範滂的時候,蘇軾便會問道:“娘,我長大之後若做範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欣喜地回答道:“你若能做範滂,我再高興不過了!”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0

  淘氣少年的神來之筆

蘇軾6歲進入私塾學習。這個私塾不算小,有學童一百多人,卻只有一位老師,是個道士。蘇軾的絕頂聰明,很快就顯露出來。在那麼多的學童之中,他最受老師的喜歡。

平時,蘇軾在讀書之外,也有多方面的興趣。放學回家後,他常常觀察院子中的鳥巢。因為母親已經嚴格告誡蘇軾和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鳥雀,因此許多鳥雀就在庭院的樹枝上做巢,低得孩子們都可以望得見。有一隻羽毛極其美麗鮮豔的小鳥,一連數日到蘇軾家的庭院去,在庭院一棵果樹上搭建了一個鳥巢,蘇軾對這個鳥巢視若珍寶,幾乎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看一次。蘇軾對童年時候庭院裏的`這隻小鳥印象特別清楚。

那時候,蘇軾的叔叔已經做了官,朝廷裏的官員在經過眉山鎮的時候,都要到蘇家拜訪。每次有官員的時候,家裏都會忙亂一陣,使女們光着腳各處跑,到菜園去摘菜、宰雞,準備筵席待客。蘇軾這時候也常常會幫忙,揮汗如雨地體會着勞動的快樂。

蘇軾和堂兄妹們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在菜園中掘土。每次掘土,孩子們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一天,孩子們掘出來一塊美麗的石板,這石板既有晶瑩的光澤,又有精美的綠色條紋。當他們敲擊的時候,石板發出清脆的金屬聲。蘇軾拿起這塊石板説道:“我用它來做硯台怎麼樣?”堂妹説:“我看石板這麼漂亮,不如找個工匠打磨後做首飾。”蘇軾搖着頭説:“你看石板紋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濕,我看還是用來做硯台比較好。”父親得知這件事後,心中暗暗驚喜蘇軾小小年紀竟如此心思細膩,遂找來工匠,將石板打成一塊硯台送給蘇軾,蘇軾一直把這個硯台帶在身邊,陪伴他度過金色的少年時光。

蘇軾10歲的時候,已經能寫出出奇的詩句。在他那篇《黠鼠賦》裏,有兩句是這樣的:“不一於汝,而二於物,故一鼠之齧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這篇短文描寫的是一隻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個瓦甕裏,假裝已死,等人把甕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這樣把人欺騙過。蘇軾能寫出這樣的篇章與他平時興趣廣泛,熱愛觀察生活是分不開的。

在私塾裏,先生常常會講到當時朝廷上的許多著名學者。蘇軾的童年,正是宋朝處於最賢明的君主統治之下,國內太平無事,原來西北的遊牧民族如金、遼、西夏,這些少數民族本來常常為患中國,這時也與宋朝相安無事。於是宋朝時期的文學藝術蓬勃發展,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士。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蘇軾從私塾先生那裏,首次聽到了歐陽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心中也埋下了理想的種子。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1

  “蘇式”背書的好方法

蘇軾11歲時便開始認真準備起了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學生必須讀經史詩文,經典古籍必須熟讀以至全篇能背誦。在班上背誦時,學生必須背向老師而立,以免偷看敞開在老師桌子上的文章。

肯發奮努力學習的學生能把歷史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背書時不僅要注重文章的內容、知識,連文字措辭也不可忽略,因為作文章用的詞彙就是從這裏學來的。

這種背誦記憶實在是一件艱難而費力的苦事。傳統的老方法則是要學生背一整本書,書未加標點,要學生予以標點,用以測驗學生是否徹底瞭解。最努力苦讀的學生竟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軾讀書時也用這種方法。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後,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決非僅僅閲讀多次所能比。這樣的用功方法,對蘇軾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聖旨之時,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茫然無頭緒,就如同現代律師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書之時,蘇軾也會利用機會練習書法。

蘇軾的書法成就在歷史上是很高的,他的《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他絕大部分的字都相當平實、樸素,雖然他的字的特徵是外形左低右高,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氣息自是他個人的特點,就像他淵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他偶露一下手筆的《黃州寒食帖》就已經驚天動地了。由此,蘇軾的書法成就被列為宋朝四大書法家之首。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2

  蘇軾對對子

有一個蘇軾的故事,體現了他的學問淵博而且運用靈活。宋朝與遼國結盟,兩國使者往來,時常以詩文相互談謔。元佑(宋哲宗趙煦年號,1086-1093)間東坡就擔任接待遼國使者的工作。遼國使者素聞東坡的大名,想出一個奇題來使他答不出來。他們國家素來有一個對子,是“三光:日、月、星”。大凡用數字來對,必然產生難以克服的困難。你如果答四什麼,那麼下接四樣東西,就多了一個字。所以他們整個國內,沒有能對出來的。使者首先就以這個對子請教東坡。東坡答:好的,好的。就對使者的助手説:“我能對,而您不能對,也不是可以全大國之體的事。我對‘四詩:風、雅、頌。’這是一個天生的對子,何不以這去回覆您的主人?”(我們知道,詩經分風雅頌三種類型。而雅有大雅與小雅之分。四種詩的類型,就暗含在風雅頌三個字之中,這就克服了上面所説的難關。)

助手依照東坡的話去回覆,正在歎愕之時,東坡又徐徐地説道:“我也有一個對子,‘四德:元、亨、利。’”(我們知道,《易經》的乾卦首句是‘乾:元亨利貞。’乾有四德,元亨利貞。這裏東坡只説了元亨利,而沒有説貞。真的是‘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使者似乎抓住了東坡的把柄,睢盱(張目仰視貌)要來辯論,指出東坡的“失誤”。東坡説:“你以為我忘記其一嗎?請不要吱聲,我對‘兩朝兄弟邦’。您是外國的臣子,不知道這是仁祖的廟諱。(仁祖,即仁宗趙禎。禎與貞同音,臣子是不能説出皇帝的名諱的。)”使者實在是想不到,有這樣的情況。大駭服。既而互相談話,都為東坡所勝。使者自愧不如。一直到白溝往返,咬着舌頭不敢再説什麼了。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3

  蘇軾讀書的故事

自幼聰明過人的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常常出口成章,發言為詩。許多年長的人都來蘇家向小蘇軾請教學問,漸漸蘇軾的名聲就傳出去了。

聽多了眾人的誇獎,再加上自家書房中已經找不到沒讀過的書了,蘇軾漸漸驕傲起來,他覺得自己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大賦、唐代詩歌都很精通,可以説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了。在這種自滿的情緒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書房掛了一幅自己寫的對聯: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4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就在小蘇軾驕傲自滿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拿着一本書來上門求教。他對小蘇軾説:“我問了好多文人,但他們都説不認識這本書上的字。聽説你博學多識,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認識,所以我走了好多路專門來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蘇軾一聽很自信地接過老人手裏的書,心想:“不就是字嗎?我肯定行!”但他翻開書看了一會兒就呆了,這本書不但沒看過,就連名字都沒聽過,而且書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認識。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話的意思了。對着老人滿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慚愧地搖了搖頭。

通過這件事,蘇軾覺醒了,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前那麼驕傲實在不應該。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臉紅的對聯,於是蘇軾連忙回到書房,準備扯下來。但就在動手的一瞬間,他忽然停住了,只見他略一思索,拿來筆墨,在上下聯的前面各加兩字,然後端詳一番,滿意地攤開書本又發憤用功去了。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親看得很清楚。於是她來到書房,只見對聯變成:

  書法家蘇軾的故事 篇25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母親微笑着點點頭。

蘇軾從小就是這樣,在學問上嚴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一定會提出來,即使對方是老師,也會直言不諱。正是從小養成的這種認真對待學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也讓他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