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音樂的教學反思 15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1.4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的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的教學反思 15篇

音樂的教學反思 1

一、這堂課的教學思路和設計理信念

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春天,聆聽大自然帶來的美妙聲音,並讓學生能用歡快、活潑地聲音演唱歌曲,從而讓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第一個環節我從網上查尋了各種素材,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認真備課,我從聽《春天在哪裏》的歌聲中進入音樂教室,營造一個輕鬆的音樂氛圍,學生既熟悉又感興趣。從而引入新課《春天舉行音樂會》,在教唱新歌時我通過初聽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情感和內容;

第二個環節有節奏地念歌詞,通過接龍遊戲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節奏和他們的聲音特點;

第三個環節教師的範唱和表演,讓學生有個整體的感知;

第四個環節學生學唱,先讓他們跟着音樂哼唱,再填上歌詞,老師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一一的解決,要求學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

第五個環節是歌曲的表演,讓學生自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還採用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請個別同學表演。最後在《春天舉行音樂會》的音樂中結束這堂課。

二、談談對這節課的反思這節課上下來,通過組裏的`評課及我個人的感覺,談以下幾點:

成功之處:

1、課堂形式多樣,不單一。

有視頻地播放、集體律動、打擊樂器地伴奏、還有角色扮演等等,很適合低段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受學生的喜歡。

2、每個環節安排清晰,過渡自然。

既是發聲的練習又是巧妙地引入,這個效果不錯。

3、教師與學生一起律動表演、範唱。

低段學生要在老師的引領下才能更深入地去感知、模仿,我在這節課裏能與學生一起去感受去表演、去範唱,我想不管表演得怎樣、唱得怎樣,至少比不好不表演效果好得多。

存在的問題:

1、課堂內容需要整合。

把後面一個環節念節奏可與前面聆聽聲音時結合在一起。聆聽春天的各種聲音後,可直接出示裏面的聲音節奏,叫學生按照節奏來拍打,來念,不用在教唱歌曲時再來念節奏,難點可以直接解決,把兩塊內容整合在一起,使課堂結構更嚴謹。

2、教唱歌曲這個環節分得太細碎。

在學生學唱歌曲時,不用一句一句來唱,一段一段來教,分得太細碎了,其實把難點句單獨練習一下就可以了,特別是第二部分教唱時有後十六分節奏及八分何止符等,本來節奏就很緊湊了速度也很快了,不用叫學生分角色來唱甚至唱時站起來,學生都反應不過來了,導致了不好地效果,有點亂。

3、打擊樂器沒有很好地運用。

前面聆聽春天的聲音時用了打擊樂效果不錯,那後面叫學生表演時可配上打擊樂器,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調動,可更好地輔助歌曲地表現,也能前後呼應。

4、學生學唱歌曲地積極性沒很好地調動。老師地情緒不要動盪或急躁,學生在分角色時有點亂沒合上,我可能表現出急躁地模樣,這樣學生地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老師要適時發現學生的變化,適當調動學生學唱地積極性。以上是我的課後反思,通過這次活動,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課難上,上一堂好課更加難,要多花功夫,多鑽研,多思考,多注意細節,儘量做到面面俱到。

音樂的教學反思 2

我上二年級的音樂欣賞課《龜兔賽跑》,為避免落入俗套,我延伸了本課的寓意,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第二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創編上和創作表演上,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但在課後我感覺到雖然是音樂整合活動課,可是音樂的東西缺少點,語言的成分多了點。

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鳥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大象的腿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但除了小兔子的動作表現較好外,大象和烏龜還很模糊,經反思調整後,在欣賞完不同的節奏、力度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基礎上,我加入了一個環節,區分不同的.音樂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從大象入手,欣賞低沉的大提琴聲中引入大象的主題,然後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學生一下子在節奏中領悟了大象伸着長鼻子一搖一擺地向我們走來的情景,接着引入由大管演奏的烏龜的音樂形象,分成好幾段,讓學生區分此時的烏龜在幹什麼。(有平時走路的音樂,有緊張快速爬的音樂)為之後的創作表演打下基礎。最後由單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樂,一蹦一跳的感覺馬上立體地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旋律、速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只粗略地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區分,立刻使大象、烏龜、兔子的形象飽滿了許多。課後學生對我説,大象、烏龜兔子的音樂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幹,同時還問我大管、單簧管是怎麼吹的呢?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音樂,增長見識,發展自己的音樂情感,只有通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總之,音樂是情感藝術,課堂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本節課根據國小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體驗音樂情境。教材內容能夠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所以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情感激活和體驗成功地達到了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音樂情感目標只有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和經驗,才能更有效地落實,適應現代學生髮展的實際需要。

音樂的教學反思 3

《童心是小鳥》是五年級第四單元學唱的一首富有朝氣的兒童歌曲,由主歌和副歌兩部分組成,主歌部分以排比句的形式描述了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美;副歌部分抒發了少年兒童對大自然滿懷熱愛和對幸福童年無比珍惜的心情。五年級的學生通過四年多音樂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對音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喜好的風格,他們求知慾較強,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較強。但是由於年齡的增長,在歌曲表演上表現欲不強,對音樂知識也普遍感覺比較枯燥。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教學應該在反覆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教學中我採用了整體感知教學法,利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多遍、完整的感受歌曲。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範唱和聽錄音範唱讓學生多遍、完整的感受歌曲。在每一遍聆聽前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目的去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一首相對較容易學唱的歌曲,在教唱前,我讓學生推薦班裏朗讀能力較強的同學將歌詞有感情地朗誦給大家聽,讓同學感受歌詞的美,同時把演唱時容易出錯的附點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給學生做出提醒。通過學唱,大部分學生基本能用有彈性的聲音歌唱。在新歌教學中我還注意了和學生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多説多唱,以鼓勵性的話語、和藹可親的面孔激勵學生,使音樂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很輕鬆地就學唱了這首歌曲。

上完這節音樂課以後我心情很愉快,因為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課堂的氛圍中。雖然這節課我按預定目標帶領學生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每節課都會有很多遺憾,這節音樂課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提問的太多,應該讓學生自己在音樂聲中主動去感受快樂、感受美。另外我還應多引導學生唱出動聽的聲音。在教學中,由於學生讀譜視唱能力較差,唱譜的時間控制的不好,耽誤了一些時間,為此對學生演唱時聲音的'美感沒有做太多的要求,因而學生唱出的歌聲使人沒有感覺到美的享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針對本校孩子的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有收穫。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總之課堂教學研究學無止境,需要花心思實踐和研究,最後反思、總結、積累出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和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提高。

音樂的教學反思 4

《我愛我的幼兒園》這首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淺顯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其次,音樂來源於生活,許多音樂作品都是對生活的反映。《我愛我的幼兒園》這是一首來自幼兒生活的歌,經驗來自於幼兒的入園體驗,是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活動力求讓幼兒在歡歌笑語中領略到幼兒園生活的美好,體驗友好愉悦的情趣。

《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第一次音樂活動,小班的孩子剛來園不久,沒有形成有效的常規,一開始組織課堂,是很困難的,且小班的孩子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不要説讓他們學會什麼本領了,且讓他們安安靜靜的坐在那幾分鐘都是困難的。在整個活動設計中,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和跟隨教師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動作為主,幼兒通過動作的參與和身體節奏的表演,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寬鬆自然環境,目的是減輕幼兒活動的緊張程度,讓幼兒在放鬆的狀態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一開始,讓幼兒第一次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傾聽老師唱歌,理解歌詞內容,跟着老師有節奏的拍手。當然,作為音樂教育,讓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不能單純憑藉教師的説教而應該結合幼兒實際的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活動中我把孩子們平時在幼兒園的生活製作了一個PPT,幼兒通過看課件,就很自然的進入了歌曲所表達的意境中。視聽相結合的`電化教學法再現了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讓孩子們通過鏡頭教容易地解決了理解歌詞的困難,還增進了幼兒創編表演的慾望。最後,設計了兩次鼓掌:教師為幼兒鼓掌,幼兒為自己鼓掌。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之中感受得到老師的接納、同伴的接納、自我的接納的愉快,從而使幼兒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同時,幼兒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下,體驗到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增強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

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不足之處就是:孩子們不會用自然音唱歌,有的唱起來扯着喉嚨大喊大叫,有的扯着喉嚨尖聲尖氣,還有的則發出刺耳的怪聲。為了解決幼兒不會用自然音演唱的困惑,我想在平時把優美的兒童歌曲播放給幼兒欣賞,希望孩子們感受到用自然聲音唱歌的美妙。

從中我體會到,如何使幼兒適應新環境,講講很容易,做起來還真難,剛入園的幼兒由於對周圍環境的陌生,往往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伴隨哭鬧的情緒也是自然現象,它需要老師不僅具有慈母般的關懷之心還需要有準確的判斷力、靈活的組織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要從幼兒的實際表現中去發現幼兒更想得到什麼,什麼對他們更具吸引力,才能讓幼兒活得更快樂、充實,真正體會到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音樂的教學反思 5

這節課基本達到了優化藝術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但是在具體朝着目標努力的過程中還是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下面就將這節課反思如下:

《音樂小屋》這首歌曲旋律活潑、輕快,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們來演唱,但是旋律在優美的同時,還存在着一定的難度,比如説:歌曲的後半部分不是規整的四樂句,這樣,前面規整的四樂句結構和後面部規整的六樂句結合起來孩子們不太容易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我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學生欣賞歌曲,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一遍又一遍地在愉快的氣氛中欣賞,不知不覺地就對歌曲有了興趣和認識,課堂氣氛特非常的融洽。

在解決歌曲重、難點的環節中,我運用多媒體來達到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只有在優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會對音樂產生興趣,孩子們一旦有了興趣,最枯燥的、最難的音樂知識技能也是可以在愉快的氣氛中被學生掌握的。我通過的形式將重點的旋律和節奏用遊戲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孩子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知識,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在學習歌曲的環節中存在着一些問題,這也是我在這節課上面比較遺憾的地方。比如説,歌曲最難的兩個地方其中一個是一字多音,另一個是小符點的.節奏,由於這兩個樂句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沒有徹底地學會,這裏應該讓學生先粗略的學會全曲(多唱唱,聽唱結合),再重點學習兩個難點樂句,然後再返回來唱好整首歌曲,而我卻忽略了這一個環節,在學生唱會樂譜之後就學習了整首歌曲,在以後的課堂教學當中我也要注意這一點。

基於“創新教育的指導思想在於創設創新的氛圍,營造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在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創造美。在想像的基礎上動手、動腦、動肢體。激勵其創新的精神、勇氣和能力。”這個理念,在最後的拓展環節中,我設計了用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活動,孩子們在課前自己動手製作了有創意的打擊樂器,這樣廢舊物品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並且在製作和使用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在這一環節中課堂氣氛走向了高潮,孩子們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音樂Part。而不足之處就是我的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還是有一些偏弱,如果活動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井然有序地進行那才是我所期待的最終效果。

最後一個比較遺憾的地方就是,孩子們的聲音不是令人非常滿意,原因可能是在課上沒有花費很多的時間來進行發聲的練習,其次,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也應特別注意塑造孩子們的聲音。

總之,在這節課上,還有令人滿意的地方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盡量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在探索中不斷地進步。

音樂的教學反思 6

《青蛙音樂會》是一首趣味性的通俗音樂作品。我先通過播放背景音樂:合唱曲《夏天的陽光》,並展示一幅青蛙圖畫,給學生創設音樂情境,

蛙鳴聲伴隨着樂聲想起,好像夏天池塘邊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開始了。在聽的過程中,我通過提問學生夏天喜歡幹什麼,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同時播放音樂,讓學生初聽音樂,從視覺到聽覺,嗅覺,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學生描述夏天的種種趣事,使學生體驗生活中夏天的樂趣。然後我帶青蛙頭飾扮演青蛙主人歡迎學生們來參加今晚的音樂會,為了表示歡迎,我先為大家獻上一首歌!”播放《青蛙音樂會》並帶領學生在音樂聲中跳起簡單的舞步,烘托音樂會的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然後我準備了幾樣打擊樂器,幾隻哨子。我想用這些小東西來模仿夏天的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很有趣。學生討論回答:哨子——蟋蟀;圓舞板——青蛙;碰鈴——金玲子;沙球——紡織娘。我要求學生為音樂伴奏,小朋友能聽出音樂表現中速度的變化,並且能根據速度的快慢用動作或聲音表示出來,因為樂曲中的.蛙聲非常形象,好像我們真的在田野裏聽一樣,我們的小朋友大多是在農村長大,對蛙聲很熟悉,所以感到很親切,對音樂的表現當然就很快的理解了激發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激情,讓他們理性地感受到生活與課堂之間的緊密聯繫。

音樂的教學反思 7

《採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歌曲,在備課時,我首先認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細閲讀教參,把握歌曲特點,瞭解歌曲的難點,確定了以體驗歡樂為主的教學目標,然後,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這節課。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經過學唱歌曲,讓學生在聽、做、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彷彿自我在濛濛的細雨中光着小腳丫去採山的愉快心境,並指導學生歡快地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在學唱《採山》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並掌握多樣化的節奏。

這節課的導入,我用美妙的大自然風景圖片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然後經過採蘑菇一系類設計好的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充滿好奇中期待這一課。

在教唱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聆聽歌曲兩遍,使學生對歌曲有必須的印象,為學唱歌曲奠定了基礎。然後我把比較難的'地方先教給學生,學生的理解本事還是很快的,教學目標到達了。在節奏訓練前我讓學生自我找到採蘑菇樂句以此加深印象,然後哼唱這個樂句的旋律。在節奏訓練時爭取讓大部分學生明白這個十六分節奏並且能打好這個節奏型。

為了熟練歌曲,在練習中我經過表演啟發學生隨音樂創編一些採蘑菇、採木耳、採山菜等動作來表現歌曲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經過讓學生用拍手、跺腳的一些簡單律動演唱歌曲,幫忙他們感受歌曲的節奏和句式。

這節課的某些細節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經過這堂課的教學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自我會設計出更加精彩的教學活動,來豐富我和學生們共同的音樂課。在這節課中我沒有將歌詞發給同學們,使得他們在邊唱邊表演的時候都忘記了歌詞,這一點需要改善。教學過渡語還不夠精煉。我想經過不斷的努力會取得更大的提高的。

音樂的教學反思 8

本課的重點是教唱歌曲,難點是:

①學生能用正確的方式及情感演唱全曲。

②歌曲中倚音的運用和裝飾音的運用。

我覺得在發聲訓練中學生表現的很好,能夠用流動的聲音、有控制的氣息把“嗚“唱出來。

在學習倚音和裝飾音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參看樂譜找到了裝飾音的位置,我先彈奏有倚音的樂句,然後再去掉倚音,讓學生分辨兩種唱法,哪一種更好些。我覺得這個環節學生學的也很不錯。

在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情感演唱歌曲時也遇到了值得反思的問題。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主要通過教師範唱加強學生模仿記憶,然後讓學生聽伴奏演唱。有困難的小節進行指導。

這首歌曲最重要的是將情感貫穿其中,無論是樂譜中出現的倚音還是較複雜的節奏變化,都是為了歌曲的情感表現。我在教學中用聲情並茂的範唱先抓住學生的主導情緒。孩子們在感動中一步步學習體驗歌曲的旋律走向。最後一句高音是難點,我便以教師示範的方式唱了一遍,學生也學習的很快。

不足之處:

1、今後要加強語言表達邏輯性,優化課堂教學的語言,使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給學生帶來學習音樂的興趣,力求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美與音樂美完美和諧的統一。

2、在評價方面要做到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就像我在課中説的那樣,我叫學生起來唱歌時,我讓其他學生説聽一聽他們哪裏唱錯了,我不應該説哪裏唱錯了,應該讓其他學生指出他們好處與不足的地方。今後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及時的表揚、熱情的鼓勵,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今後要加強基本功訓練,還要多多學習課程標準。

4、在課堂最後讓學生説感受時,最後老師應該做個總結,那樣會更好。

音樂的教學反思 9

教了十幾年的語文了,越來越發現語文課的難以把握,尤其是一堂課越琢磨越研讀越覺得無從下手。新教材要求我們有那麼多的知識要求掌握,那麼多的目標要求達成,短短三十五分鐘要做的太多太多。

《喜愛音樂的白鯨》這一課是選學課文,一個課時必須完成教學,因此,我將重點難點放在了“究竟誰救了白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其它段落就做適當地略處理。通過體會“白鯨遇險情況之危急”從而理解“轉危為安,產生奇蹟的根本原因”,最終得到情感的昇華。在課堂整體預設時,我始終引導着學生學習文本,通過文本思考,讀懂理解故事。課堂中,創設了兩個情境:其一是“如果你是這羣被困的白鯨,你害怕什麼?”通過師生的對話讓學生感受當時情況的可怕。其二是通過“爭分奪秒的情境再現”表現人們搶救白鯨的急切心裏,感受人們對白鯨的關愛。這兩個環節的'情境創設,較好地幫助了學生體會文本的中心,平實而有效。在課堂中少了很多為了創設而創設的情境,少了只是“看上去熱鬧”的教學環節,真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

追求平實、真實的課堂教學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想達到的,也是我平時日常教學所追求的。這些年來,自我感覺對文本的解讀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對於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能力似乎處於一種瓶頸的階段。追求平實,卻少了創新的靈感。如何有效將兩者融為一體,在平實中期盼創新,在創新中落實基礎,這正是我今後要努力的!

音樂的教學反思 10

音樂課應如何做到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又要圍繞音樂而展開,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同時做到讓學生從音樂活動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在情感上得音樂美的陶冶,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在精神上得到昇華呢?在這實踐過程中,筆者的確有過一段漫長的反思與磨練的經歷,現結合課堂教學現象加以闡述。

一、預設中的高潮

這是校內音樂研討課《春節序曲》,記得那天當我和學生順利地完成導入,展開欣賞完《春節序曲》到了第三個環節,創編表現春節熱鬧歡慶的情景時,我問:“同學們,如果用這些道具和一些舞蹈動作來表現這兩段音樂,你該怎樣再現”?安靜了很久的學生一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我要鼓,我要鑼,我要扇子,沒聽清要求就蜂擁而至,教室裏“鑼鼓齊鳴”,綢扇飛舞,好不熱鬧。眼看着時間一點點過去,學生並沒再現出春節歡慶熱鬧的氣氛,我的心真快要急死了,一個勁地想:完了,完了,這一下完了,眼看來收不了場了,我只好大聲説:“好,停下來”。就這樣本來應是課的高潮,最後在我的恕吼中,低潮收場。課後老師們進行評課,一位音樂同行的話使我幡然猛悟:“你的想法是好的,各個環節都得照顧到,既要考慮學生參與,又要考慮感受體驗,創作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但這節課你讓學生有多少時間在投入地聽音樂,有多少時間在討論春節的相關知識,表現春節情景和創作歌詞?多少學生真正感悟到音樂是如何表現春節喜慶的情景?

這一次評價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再次拿起《新課標解讀》,《新基礎教學報告集》,我漸漸明白自己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天平向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和情景的創設上傾斜,而沒有真正關注通過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來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想像和感悟。

二、防不勝防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後又迎來年級組的研討課,這次主題是《春之聲》。當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欣賞《春之聲》時,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麼感受”?突然有位男同學發言:“我聽過這首曲子後,好聽是蠻好聽的,但是晚上聽了會睡不覺,影響睡眠。”教室裏一陣大笑。(這是個意外,這突如其來的答案使我有點不知所措,一陣心慌後我説了聲:“啊,你真幽默”一帶而過,繼續在提問其他同學尋找我想要的答案。(這時我感覺學生明顯有一種挑戰心理回答全部是好聽,再沒有別的了)我頗感尷尬,整節課死板地拉到下課。

課後我反思這節課失敗的原因,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按照老師的意圖來上課,教師沒有在課前充分設想各種各樣的可能出現的情景,做好應變準備,而只會在預設的“樊籠”裏掙扎。”如果我能針對這位學生講話聲中傳遞出的兩種信息:

1.音樂用在何時何處最為妥當。

2.他還不懂如何採用音為已所用。作出巧妙引導,改變預設的程序,指出人在睡眠的時候,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內外環境,而圓舞曲由於其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始終給人一種動盪、旋轉的動感,特別《春之聲》力度強,音樂起伏較大,對人的情緒影響較大,如在清晨起牀聽就能煥然一新,然後再接者下面的教學。迅速將毫無聯繫的兩者聯繫起來,在生成時即時變奏,獲得啟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契機,這課一定會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三、漸入佳境

在一次一次的失敗和反思後,我漸漸清晰了音樂課堂的本質及現代課堂應是開放式無限空間的概念。滿懷地信心開始了《故鄉情》一課,這節課教學內容為欣賞《思鄉曲》學唱《鼓浪嶼波》,我想通過聆聽、演唱、討論朗誦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分析這兩首作品的旋律特點,體會濃濃的思鄉情,能夠用柔美真摯的聲音演唱《鼓浪嶼波》。

片段(一)引入--引情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著名畫家徐悲鴻的作品《簫聲》請同學根據畫中的意境為他背景音樂。(a姑蘇行、b喜洋洋、c思鄉曲)

生:a,我選擇c,我覺得畫中的小女孩眼神中有種憂愁的感覺,好像他在思念什麼人?

b,我也選擇c,我覺得她的簫聲是沉思和悠遠的,跟這段音樂的感覺一樣?

此刻,學生已被畫中和音樂感染,沉浸在一種濃郁的思鄉氛圍中,有進一步聆聽音樂的渴望。

片段(二)欣賞與感受—激情

師:同學們剛才選擇的是馬思聰創作的《思鄉曲》,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思鄉情。請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用不同色彩的線條表現出每個段落的不同節奏特點和情緒。(初步感受,並且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不僅對音樂有感性認識,而且能夠理解地進行分析和判斷)。

音樂的教學反思 1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山裏的孩子心愛山》。

2、認識高音。

△重點:通過歌曲學習,激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難點:注意一字多音與切分音的唱法。

教具

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們平時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其他什麼愛好嗎?(抽生答)

師:同學們的愛好可真多!大家想知道老師的愛好是什麼嗎?生:想。

師:我的愛好呀也有很多,我喜歡唱歌﹑彈琴﹑打乒乓球、還有愛好旅遊攝影。想欣賞老師的攝影作品嗎?(想)請看大屏幕。(播放圖片)

師:同學們老師的攝影技術怎麼樣?生:評價。(謝謝同學們的誇獎)

師:同學們誰能説説剛才的畫面體現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生:山裏。

師:真聰明!你們覺得山裏風景怎麼樣?(美)説説你覺得那些地方美?生:奇形怪狀的山石,密密的樹林,潺潺的溪流,浪漫的嬉戲。

師:同學們的觀察能力真棒!山村裏的孩子們生活在這麼美的地方真幸福!

師:這麼美的畫面好象還缺點什麼?給它配上點什麼好呢?生:音樂。

師:配上音樂,這個主意不錯。這樣吧,我來試試給它配上一首歌,同學們在老師的樂曲中繼續去感受山村的美麗吧!(播放《山裏的孩子心愛山》伴奏音樂)

師:同學們配上音樂以後你們覺得怎麼樣?好聽嗎?是不是更美了?師小結:這是一首具有濃郁的民歌風格的歌曲。美麗的山村裏生活着幸福的山裏孩子,他們在歌唱自己的家鄉,歌曲正是描述了這些生活在山村裏的孩子們讚美家鄉﹑熱愛家鄉的喜悦之情。

師:那,大家想不想學唱這首歌曲呀?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唱這首歌曲吧!(出示課題及《山裏的孩子心愛山》曲譜)

【設計意圖】:引導瞭解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二、寓教於樂

1、導入

我們來聽聽孩子們的家鄉在哪裏?

2、欣賞歌曲

3、復聽歌曲

設問:為什麼山裏的孩子心愛山?

歌曲的情緒怎麼樣?

4、朗讀歌曲

恩,你們回答的真好。山裏可真美啊,山裏的孩子向我們展示他們美麗的家鄉,我們一起來看看山裏的美景吧。

5、學習新知識

山裏的孩子想邀請你們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能通過老師的音樂樓梯才能到,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吧。

⑴.音符的書寫在簡譜中我們已學過哪幾個音?

⑵.高音的音符“do”用“”來表示,同樣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點即可:“”。它的手勢也是“re、mi”的高一層的位置(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⑶.結合歌曲曲調《山裏的孩子心愛山》,認識高音“”,順帶進行。あ齲複習鞏固“-”十三個低、中、高音符。

6、跟錄音演唱歌曲

7、跟琴哼唱歌曲

8、跟琴演唱

9、解決難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

10、完整演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步整體演唱歌曲,在聆聽與演唱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本課的知識點、難點:一字多音)、解決問題,並感受音樂的美。

三、創造表現

1、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裏的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那麼我們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現對山村的.熱愛,對山村美景的讚頌呢?

2、學生自由發言後教師總結:齊唱、獨唱、一人領眾人和、對唱是民歌常見的演唱形式,下面就讓我們分別來體驗一下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進一步表現歌曲、賦予歌曲新的藝術魅力。

四.完美結果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我們都熱愛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請同學們回去瞭解一下我們的家鄉,並找一首能讚美我們家鄉的歌曲,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唱一唱。

教學反思:

我今天上《山裏的孩子心愛山》這節課。在教學中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為本,把“情”貫穿始終,讓學生在音樂中主動參與,自主體驗,使學生感受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我呈現給學生聽覺法、比較法、演唱法、體驗法四種學法。音樂是聽覺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都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也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放在首位,讓學生從聽入手,逐步鍛鍊他們的自學能力,音樂鑑賞力,總之,只有自己會了,成為自己的知識,才是音樂教育的目的。在本課中,我讓學生欣賞歌曲、聽歌曲範唱,通過多次“聽”來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鑑賞能力。引導學生探究歌曲風格時,學生主要通過對比欣賞的方式進行,培養了學生積極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思[內容來於淘-教_案-網()]維的能力。這節音樂課最重要的還是演唱,通過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體驗是學生內化之後的外化表現,促進感情的昇華,感受成功的喜悦。對事物的理解與體驗和人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個性特點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要讓學生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與主題,只有在深刻的體驗活動中才能實現。

上完課後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方面的不足:

1、整節課內容多了,整合的不是很好。前面的欣賞用的時間太多,以至於在後面的歌唱教學中時間不夠用,學生還沒有學好這首歌曲就已經下課了。音樂課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突出重點。

2、歌唱教學比較馬虎,不夠細緻。這首歌曲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比較難,但是我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這首歌曲想簡單了,以為通過多次的聆聽和適度的演唱學生就能學會,但是一節課下來學生沒唱好,有很多唱錯的地方。通過師傅的指導,我知道在教這種有難度的歌曲時,應該把難點單獨的拎出來巧妙的解決,還可以對歌曲進行分段,形象的讓學生唱出每一句情緒的不同,更好的演繹歌曲。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意歌唱教學的細緻性,注意歌唱教學的手段。

音樂的教學反思 12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要求輪唱的歌曲,對於學生來説,是一個新的事物,如果沒有較高的音樂素質,輪唱是很難進行好的。所以開始的時候,我先用了兩個聲部同時唱不同音高的練習讓學生感知二聲部的特點。後再教授歌《美麗的黃昏》。

第一次課結束後,我總感覺上課的效果不是很好,仔細回想上課過程,發現對歌曲旋律聆聽和對歌曲節奏的掌握方面有些欠缺,所以,我將教案進行了改進,在開始時候學習歌曲時,增加了跟節奏讀歌詞環節。並且第一句歌詞統一用DO音讀,第二句統一用MI音讀,最後一句統一回到DO音上。整體讀熟練以後,再用“輪唱”的方式讀歌詞,這樣的方法不但解決了學生唱歌時節奏的準確性,也讓學生在“輪唱”讀歌詞時提前體會兩個聲部用不同音高朗讀的效果。這時,學生對歌曲的節奏已經掌握,在此基礎上,在播放音樂,讓學生聆聽音樂的旋律,後跟琴歌唱。這樣,在前面鋪墊的基礎上,學生學習歌曲和旋律如果純青,水到渠成。有了前面跟歌曲節奏用“輪唱”的方法讀歌詞的基礎上,歌曲《美麗的黃昏》輪唱練習很快就完成了,而且效果很好。

最後的.環節是用樂器為歌曲伴奏,一看到樂器學生就像一下子被喚醒一樣,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對於樂器伴奏學生一直都是很喜歡的,課堂也因此被帶入了高潮。我選用沙錘和三角鐵為伴奏樂器。由學生設計節奏為歌曲進行伴奏。用樂器為歌曲伴奏我覺得在平時的課堂中也應該多多運用,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感。

音樂的教學反思 13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響我們的心靈時,就會使我們想起貝多芬這位音樂巨人——雖然一再遭遇命運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氣餒,沒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靈,熱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彈奏出一首首流傳不朽的音樂之作,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的生命之歌。之所以稱其為音樂巨人,不僅在於他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更是因為他的音樂滲透着與命運不屈抗爭的勇氣和力量。

我在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一課時,將瞭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作為學習的重點。變換教學方式,選擇感興趣的人物,讓學生化身為文中的人物,告訴周圍的同學貝多芬是怎樣的人,為“巨人”和同學之間搭一座心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且學生真正的走進了貝多芬內心世界。看,學生的發言多精彩:

女傭:他是一個處境困難,生活簡樸孤獨,性格孤僻,但心地善良的人,他面對困難,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為追求音樂夢想不惜犧牲一切。

客人:他是一個有着堅韌無比意志的人,他把音樂作為自己的生命。雖然遭受耳聾的打擊,但他還是能在生活的重壓下,創造出奇歸瑰的音樂。他和命運作鬥爭的精神不得不讓人敬佩。他有顆好的靈魂,我要告訴周圍的人,讓大家都能理解我們偉大的音樂家,他有的不僅僅是厭世和孤僻。

貝多芬:我的世界充滿了孤獨和苦悶,在這個缺少温情和理解的世界,惟有音樂與我為伴,我只有在我的音樂裏,抒發我的孤獨和苦悶,抒發我對大自然的熱愛。身體的殘疾,生活的窘迫算什麼!誰能讀懂我的音樂?誰能?只有音樂才是我永遠的知音!

耳聾,對平常的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也不曾死!並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着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力,只有自然界了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得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羅曼。羅蘭)這是何等的精神和震撼。

欣賞音樂等活動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大難題,特別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但正是這巨大的反差效應——遭受如此大的打擊與挫折,卻能創作如此震撼人心的驚世名作,強化了教學效果。它給人心靈上的震撼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抓住這樣的好時機,我趁機讓學生與“巨人”對話,談自己的學習感受或受到的啟發。

(1)貝多芬,雖然命運給你關上了一扇門,您卻開啟了另一扇窗!將你心中的音樂讓人們傾聽,讓您有着對音樂超凡的熱愛,這不是耳聾所能阻擋的,因為您有着堅強的意志。

(2)雖然您的耳朵聾了,但是您並未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在無聲的世界裏您創作了無數動聽,悦耳的音樂。您堅強不屈的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使我倍受鼓舞。

(3)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您卻有一個好的靈魂,您敢於和命運作鬥爭,正如您説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而我一個健康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容易退縮,你是我學習的榜樣,你將成為我心中永遠的豐碑。

(4)貝多芬叔叔,雖然你離我們很遠,但現在您真正的走進了我的心靈,您有音樂為伴,與永恆為伍,您的堅忍無比的意志,將成為我前進的動力,您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將始終鞭策着我!

是的,貝多芬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能在無聲的寂滅中創造音樂的輝煌。他能用痛苦譜寫“永恆”的快樂,他深深的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成了命運的主宰者,正是貝多芬這樣的堅韌不屈成就了音樂史上的一位巨人。古今中外像他一樣深深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多不勝數。蘇軾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學到老辣文始壯,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庫,讓學生交流積累像貝多芬一樣的勇於和命運抗爭的事例和名言。司馬遷忍受宮刑,最終寫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即使身體的翅膀折了,心靈也要飛翔”,海倫·凱勒是一個集聾、啞、盲於一身的人,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此了,她卻用頑強的意志譜寫了一曲壯麗的人生之歌,最終成了美國聲名顯赫的教育家、作家。法國大仲馬説過:“人生是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着數完這串念珠的。”病魔束縛了霍金的軀體,宇宙中卻瀰漫着這位科學巨匠睿智的思緒。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應付一切的不幸。”“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用他的痛苦譜寫着“永恆”的快樂。……這樣“巨人”的形象永遠的留在了學生的心中,為這一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學生們學到了貝多芬那種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頑強精神。因為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等着我們去面對,我們只有以貝多芬那樣頑強的精神才能戰勝他們。

我真實的感受到,教學中只有真正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思維在學習中飛揚,讓知識融於興趣之中,這樣的課堂才是活躍多姿的課堂,這樣的知識才能真正滲入學生的內心,真正的把“課堂”變成“學堂”,讓課堂成為展示學生的舞台,走出一條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道路。

音樂的教學反思 14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ai ei ui。整個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喜歡的小白兔貫穿整個課堂,使他們充滿學習的興趣。先進行激趣導入,請出a o e i u ü這6個老朋友,然後引出複韻母ai,ei,ui,在教學ai的時候,先請小朋友看圖説圖意,從兩個同學比高矮來引出ai的讀音,然後,學生自讀三遍ai,師範讀,生再跟着讀一讀,然後指名讀,隨後讓學生體會a—ai讀音有什麼不同,師總結ai的發音方法,指名正音。本來在這之後是要請小朋友們自己認認ai,説一説發現了什麼,在教學環節中,這一部分做得比較好。

接下去是進行ai的四聲教學,但是在標調時教給學生的方法,太過書面化,學生理解有困難,在ei和ui標調時就體現出來了。可採用有趣的又便於學生理解的可能效果會更好。

隨後,我出示了ei,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拔蘿蔔,口中念“ei呦ei呦拔蘿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在玩中鞏固了知識。

在教學ui的時候,我説,冬天到了,小白兔為自己準備了許多圍巾過冬,這樣引出ui的讀音,學生自然而然的讀出來了。

然後是拼讀練習的環節,但是由於學生對ai ei ui的四聲還不是很熟練,就馬上進入拼讀,導致絕大部分的學生容易拼錯,甚至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拼。

最後是書寫,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特點,注意整個拼音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寫,學生書寫,教師隨機指導。

縱觀整堂課,在教學常規上還是抓的比較好的,對學生回答問題的響亮程度,對學生回答精彩都進行了表揚鼓勵,從很大的程度上激勵了小朋友,效果非常好。在教學ai ei ui的四聲時,可以把四聲的.順序打亂,進行抽讀卡片,這樣對四聲的鞏固可能會更好,特別是對拼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整堂課雖然課堂氣氛還算活躍,但是,我在教的時候,比較急,比較趕,怕內容教不完,所以給聽課的老師一個感受就是不夠淡定,以後在這方面我會多加註意的。

音樂的教學反思 15

《小鳥小鳥》是人音版國小音樂第10冊第一單元“春意”裏的第一課時,曲調歡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為6/8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8小節)為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複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

本堂課將二聲部合唱定為教學重點,並採取了“借班教學”的形式,在一課時內完成。總體來説,有一些成功的嘗試,但也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對其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備課思路

1.合唱是“重中之重”的思路偏差。

由於《小鳥小鳥》這首歌曲的二部合唱佔了較大的篇幅,涵蓋了歌曲整個B部分,再加上班級合唱教學是我幾乎不曾接觸的領域,在看到這個課題時,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就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我在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時,一切都以“合唱部分”的教學為主,將其視為本堂課的“重中之重”!我甚至認為要節省一切的時間來解決二部合唱的問題,而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情境的引導都應該以最簡略的方式及最短的時間來完成。然而從課堂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思路是有所偏差的。首先,一節音樂課應該是完整地呈現一首音樂作品,而不是“去頭掐尾”的某一部份內容的學習,這樣會使教學失去平衡,也缺乏完整性。第二,忽略作品音樂形象、情緒的引導,過分的強調技能、技巧,既沒有達到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將教學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的準確定位。

當我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設為重點時,更是將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因為普通合唱團的訓練與班級合唱還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普通教學班的孩子不像合唱團的孩子那樣大都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能受到長期、系統的訓練,所以他們的起點不一樣,接受能力也無法相比。因此,我在設定教學環節時,一直緊緊圍繞“班級合唱”來進行,避免過於專業化的訓練手法。在進入合唱之前,我設計了很多讓學生逐漸適應多聲部旋律的環節,如先以比較形象的方式解釋兩條聲部間的關係、抗干擾聆聽練習、與樂器配合唱、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樂器引導下唱等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二聲部合作的能力。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確實能夠逐步適應多聲部旋律的加入,有所成效。

二、本節課的成功嘗試

1、深入挖掘教材,在課堂中滲透對音樂的理性分析

在備《小鳥小鳥》這一課時,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一個比較全面和深入的挖掘,如歌曲的情感內涵、結構、創作手法、旋律走向、二聲部旋律間的關係等等,然後以圖譜、畫旋律線、比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培養了學生理性分析音樂的能力,也提高了課的深度。

2、抗干擾聆聽練習

在進入這一堂課的二聲部合作之前,我設計了一個“抗干擾聆聽”的訓練,即將高、低兩個聲部的旋律分別用電子琴中兩種差異性較大的樂器音色進行錄製,先讓學生分別熟悉自己的引導樂器,然後再同時播放兩段旋律讓學生聽辨,培養學生多聲部的聽覺能力,在能從兩條旋律中聽辨出自己聲部的基礎上,再逐步嘗試二聲部的合作,效果較好。

3、根據學生的演唱靈活調配聲部

在借班上課時,對學生的嗓音條件不瞭解,且由於時間的關係,高、低聲部都只能是臨時按組分配。但這就存在着這樣一個問題:有些音準不好的學生被分配到了低聲部,而個別音域較低的學生又被分在了高聲部,難以達成較好的演唱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本節課進行了一個在分聲部前,根據學生的演唱現場調配位置的`嘗試,儘量將學生安排在其適合的聲部,效果較好。

三、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弱化了對歌曲情緒的引導

前面提到過,在設定《小鳥小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時,將合唱教學設為“重中之重”,以致於一堂課下來,除了合唱這一部分,其它所有內容都被弱化,包括對歌曲音樂形象的分析及情緒的引導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對歌曲學習的投入度非常不夠,而且由於對音樂形象的體會也不夠,難以通過歌聲準確表達歌譜的要求,最後反而影響了歌唱技能的掌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教唱環節不夠紮實。

在這節課中,不管是歌曲齊唱部分還是合唱部分的教唱,都顯得不夠紮實。由於擔心學生的識譜能力有限,不敢在唱譜的這個環節進行細扣,只是帶學生唱兩遍感受音高,便直接套入歌詞演唱,且每次演唱都只是一帶而過,缺乏層次感,沒有落實好重、難點的解決;另外,教唱過程中,一個聲部練兩次後,又輪換另一個聲部進行練習,原本對旋律的掌握就不夠紮實,再加上聲部的交替學習過於頻繁,學生容易混淆,不利於其唱穩自己的聲部。

3、過於“走教案”

回顧這一節課,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好每一個環節,過於“走教案”。如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在學生還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就繼續進入下一個環節,導致後面完整演唱歌曲時,齊唱部分出現較大的音準問題。以上的問題同樣出現在後面的教學中,雖然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有其相應的作用,但沒有落到實處,切實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最後只是流於形式。

4、語調過於平淡

在進行這堂課的教學時,我還存在着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語音語調過於平淡,缺乏抑揚頓挫的變化,不夠生動,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自己拋出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四、改進方向

1、始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合理平衡技能與情感的關係。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保一堂課的完整性。

3、注意教學過程中的“生成”,用心關注學生的“學”,將“型教案”轉化為“心教案”。

4、豐富自身語言及語音語調的變化。

5、始終保證對學生音準、音質等質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