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教學小故事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35W
教學小故事1

隨着20xx年普通高中新課改以來,普高的美術課的開設由無到有,作為一名新課改的一名而且是我校唯一的美術老師,我在這兩年以來的美術課教學中,與所任班級的學生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期間發生了不少讓我回味無窮的故事。

教學小故事

20xx年9月開始,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推進計劃,我們學校和河北省其它普通高中學校一樣,全面開設了所有學科,以前美術被束之高閣,不被提及,現在隨着改革的一聲號角,我們學校也加入了新課改的行列。我成為新課改幸運老師中的一名。我作為全校唯一的一名美術老師,全力接下了這個艱鉅而又神聖的任務。

從新高一開始開設"美術鑑賞"必修課,這是我國美術教育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填補了長期以來我國高中不開藝術課的空白。在高中開設美術課,是為有機地銜接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主要的任務是為激活廣大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鮮明獨立的創造個性,以促進學生形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格和品質。

自09年接手高中美術鑑賞課以來已有將近3個春秋,不管是自己上課,還是聽兄弟學校其他老師上美術欣賞課,感受頗多。

我是一名鄉鎮普通高中的美術教師。對於當今的現狀可以説了如指掌,學生們既喜歡上美術課,又不喜歡。估計這矛盾的説法只有我們農村美術教師才領會其中的含義。學生們喜歡上美術課是因為他們厭煩了每天沒完沒了的其它文化課的輪番轟炸,有的學生甚至一上課就打蔫,即使是在早上也同樣。開設美術課讓他們眼前一亮。很多學生在國小就渴望好好的上美術課。因為美術課可以讓他們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隨心所欲的一起和朋友們畫畫,毫無拘束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可是他們在一直盼望着的美事啊。這種奢望好像有點可遇而不可求。如今要開設美術課了。他們興奮的躍躍欲試,歡欣鼓舞。

第一節美術課學生們十分興奮的上了高中階段的第一節美術欣賞課,因為以前他們從來沒這樣近距離的直觀的看到這麼多美麗的震撼心靈的圖片,並且通過我細緻的講解了解了藝術大師們創作作品的藝術背景和他們在其它書上很難知道的藝術家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同樣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能屹立不倒,不僅僅只有外表的形式美,而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前幾節課可以説學生們的聽的興趣濃厚。然而接下來的一節課學生們卻是沒那麼投入的進入美術課的狀態。因為他們不喜歡那種“講賞”性質的美術課了!!!那些“講賞”不足以吸引他們了,換言之他們需要了解和參與的更多。

針對這一情況,我立刻改變了這種傳統的説教式的欣賞課的方式。首先給出他們充足的時間預習課本內容,可以超前閲讀,讓每一課新鮮的課程內容打開他們求知的大門。讓他們帶着好奇心去聽。其次指導他們自己準備上課用的相關資料,鼓勵他們並幫助他們聯繫電子閲覽室,以讓他們能在網上查閲自己能派上用場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必要時,對於欣賞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價,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這樣既發揚了每個學生的優勢,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又鍛鍊了他們之間的合作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説、敢做、敢畫。比如我在知道學生們欣賞抽象主義繪畫時,鼓勵他們大膽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大師們的名畫,然後分小組點評。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開動腦筋,鍛鍊了他們的觀察力、增強了他們的記憶力、更加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這樣他們才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教學小故事2

身為一名國小教師,我認為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國小生,雖説大都是天真爛漫、懵懂可愛的,但畢竟也都是接受過幼兒啟蒙教育的。所以一年級的國小生並不是帶着白紙式的心靈走入國小的,所以我認為同一年級的國小生溝通時,不能僅是用“告知和管理”的固定方式,同時老師還應該在平時為他們補充一些淺顯易懂、意味深長的哲理小故事,這樣的話不但會很好的幫助國小生成長,而且可以避免讓國小生迷失方向。

記得在我教學的第二年,有一節課我晚了幾分鐘,於是一到教室呈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一片亂哄哄,而孩子們一看到我站在門口,也頓時都停止了吼叫聲。我強壓住自己的怒火走進教室,並給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位木匠活幹的非常好的老木匠,凡是出自他的手的房子,不但美觀而且結實牢固,所以他的老闆也是一直都很賞識他。眼看還有三個月後老木匠就要退休了,但是他的老闆卻再要他建一座房子,對此老木匠非常的生氣。於是他便用最次的木材,和最差勁的建房手藝建築了這最後的一座房子。老木匠建好之後,就把這座危房交給了他的老闆,但是他的老闆卻給了他一把鑰匙,並且還説了一句:“這是我為你準備的退休禮物。”老木匠聽後頓時會很萬分。

同學們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其實你們平時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都相當於在建房子,而你們的每一次作業,或者考試都要看大家用什麼“材料”來“造”。房子建的漂亮堅固的,住進去就會舒適安全;但是建的粗濫的,住進去一定非常危險。

故事説完之後,我發現小朋友們也都理解了,因為大家都慚愧的低下了頭,而且班上的小班長更是站起來對我説了聲“老師我們錯了”。

可見一個小的、富含哲理的故事對孩子們是很有幫助的。

教學小故事3

  教學內容:

一、學習常用打擊樂器。

二、學習用打擊樂器表現生活中的場景。

  教學目的:

通過對各種打擊樂器音色的瞭解,讓學生體會用打擊樂器表現生活中生動有趣的聲音場景,加深對音樂要素的感受與體驗,豐富表現情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布娃娃彈琴》

(學生手拿各種打擊樂器邊敲邊唱歌曲進教室)

2、 師生問好(略)

二、感受、聽辯分析音響

1、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猜個謎語: 左右各一片,

當中隔一面,

從小活到老,

永遠不相見。

(出示謎面,學生猜出謎底後,屏幕出示耳朵的畫面)

師:同學們,耳朵有什麼作用啊?

師:耳朵可以聽辯各種聲音。老師想考考大家的耳朵靈不靈。(播放音響,請小朋友説説聽到了什麼聲音?待學生分別説出各種聲音後教師總結。)

2、感受體驗

師:剛才大家進教室時,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件打擊樂器,你們把它拿出來敲一敲,想想看除了我們已學過的敲擊方法外,還能怎麼敲,可以模仿出我們剛才所聽到的這些聲音?如果你覺得你手上的樂器敲擊不出你所要表現聲音,還可與其他小朋友合作模仿所聽到的聲音。另外,我這還有兩件大樂器你們也可以拿去試試。

生: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討論、敲擊。

(請幾個同學上台演奏並説説模仿的是什麼聲音。)

3、體驗聲音的效果

請學生觀看一組無聲的動畫片段,讓學生説説這些畫面可能會出現哪些聲音?待學生分別説出可能會出現的聲音後,再將完整的動畫片段播放出來,請學生説説配上聲音後的效果。

4、學習用聲音編故事

師:這部動畫片是電影廠的音效師配的聲音,老師這裏有一部動畫片想請大家幫我配上聲音,

第一幅畫:

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太陽露出了它甜美的笑容。小青蛙在窗外“呱、呱、呱”的叫着,毛毛卻躺在被窩裏睡得正香甜。這時,小鬧鐘傳來一陣清脆的鈴聲,把毛毛從夢中驚醒,毛毛從牀上爬起來伸了個懶腰,對着窗外的小青蛙説了聲“早上好”

第二幅畫面:

毛毛快速的穿好衣服,吃了早餐,被着畫夾,帶着他心愛的小狗汪汪蹦蹦跳跳的出門了。毛毛邁着輕快的腳步“嗒、嗒、嗒”的走着,小狗汪汪搖晃着脖子上的鈴鐺,那“叮叮鐺擋”的聲音好象是在催促它的小主人:“快點!快點!”

第三幅畫:

這時,不知從哪傳來了一陣鳥叫聲“唧唧喳喳”的真好聽。毛毛抬頭望去,原來是一隻小黃鶯正站在榕樹上唱着歌呢!毛毛馬上坐下來為小黃鶯畫像,小狗汪汪只好停下來坐在一邊,望着它的小主人。

第四幅畫:

當毛毛正畫得起勁兒時,不知不覺太陽已收起了它的笑臉,天空烏雲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暴風雨把小樹都要吹倒了。毛毛趕緊收起畫夾,準備回家。

第五幅畫:

毛毛和小狗汪汪冒着大雨拼命的往家跑,腳踩着雨水“啪、啪、啪”的響,小狗汪汪脖子上的鈴鐺也“叮叮鐺鐺”的想個不停。

第六幅畫:

回到家裏,毛毛扒在窗前,望着窗外“嘩啦啦”的小雨,心想:“下吧!下吧!”小樹苗口渴了,正等着喝水呢!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你們覺得它還缺了點什麼?

生:聲音

師:我們一起來想想看那些東西可以配上聲音呢?先來看看第一幅動畫。

生:各自發表意見如:“鬧鐘、青蛙叫、小孩伸懶腰等”

師:第二幅畫呢?

(依次類推,學生分別説出走路聲、小狗跑步聲、小狗脖子省得鈴鐺聲,以及鳥叫、畫筆的沙沙聲、雷電暴雨聲、小雨沙沙聲等)

師:大家説的都很好,下面我想請分別為這幾幅動畫陪上合適的聲音和動作。(老師説清哪一組為哪一幅動畫配音)呆會兒請大家來表演,比一比看哪一組陪的最好。

三、情景表現

四、課堂小結

教學小故事4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瞭解課文內容。

2、自主閲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在反覆朗讀中體會故事藴含的道理。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笑能讓我們得到快樂、誇獎、友誼,可見笑的重要,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笑,不過,我們學完《小木偶的故事》(板書課題)也許你對笑會有新的理解。

2、提出學習目標

①把課文讀通讀順。帶拼音的字詞和難懂句子多讀幾遍。

②在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③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對課文最後一段話的體會。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⑤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這節課,我學會了拽住、毛茸茸、一副、可憐、魔杖等詞語,明白了拽住、魔杖的意思。

2、我會用可憐、拽住等詞語説一句話。

3、我會流利的朗讀課文。

4、我會解答(課後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知道這篇文章,是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誤解,被懷疑;直到女巫出現,賦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讓他真正獲得了快樂。

2、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

生1:可是小木偶確實受到了委屈,本來是小紅狐搶了揹包,可是因為他只會笑,不能表達他的憤怒,所以熊警察才不相信他。

生2:我認為小紅狐讀的不錯。她讀“放開放開”的時候,我聽出她很焦急,也很煩。

生3:我認為小木偶讀“我們我們”時,聲音要更大些,更急些。

生4:“老木匠説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我知道要是隻會笑,不懂得傷心是不夠的。

生5:我明白了,生活中只有笑是不夠的,還有傷心和難過,還會遇到很多事情,不然就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3、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生1:一隻小紅狐跑過來,很親熱地説:“嗨!小木偶!你的紅揹包真漂亮,讓我背一下好嗎?就背一下。我想看看這種紅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應該這樣讀,才能讀出小紅狐的關心。

生2: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着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應該這樣讀,才能讀出老婆婆很生氣。

……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通過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來表現個性。

4、小組展示續寫或擴寫的內容。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衝突(適時進行)

1、在小木偶的身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為什麼在生活中,只有笑是遠遠不過的?

(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閲讀活動,讀一讀《木偶奇遇記》《翻跟頭的木偶》等童話故事,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拓寬學生的閲讀面。續編《小木偶故事》。

教學小故事5

在國小裏,美術一直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課之一。課堂裏,他們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和表現方法來展現他們腦海中的世界。回顧這幾個月的的教學工作,除了欣慰自己過得充實學到了很多東西之外,那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的影子還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裏。

有一天,一個孩子在聽到我給的良好的評價之後,想我提出了一個請求:“老師,我可以把自己的畫先拿給媽媽看嗎?”我看了看手中的這個孩子的畫,又看了看孩子懇切的眼神,有點捨不得,又不能不滿足孩子的要求。我微笑着把他的畫遞給他:“給媽媽看一看,媽媽肯定會特別高興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畫,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我看着孩子的背影,為這個孩子感到高興。因為,這個孩子體會到的是經過自己一番努力之後獲得的成功,而他沒有獨自品味這份成功,而是想着把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與父母分享,這不僅是孩子的自豪,也是作為老師的我的自豪。

我被學生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而感動,想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把自己的成功和人一起分享。我也感動於自己的一顆感恩的心,能夠從教學生涯中的點滴小事,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生一起成長、發展。

我們教師每天與學生接觸,每天都應該以一顆細膩的心面對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用心感受,把自己和學生融為一體,才能夠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那是至善、至真與至美,那師生榮辱與共的最好的境界。

教師從教的心情愉快,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師生之間的交往愉快,那樣何愁教育的質與量呢?教師要帶着一顆師心而來,師心裏面也要有童心、愛心,這樣就會感動學生,感動自己。

教學小故事6

該怎樣迎接這雨後清晨的陽光呢?那方教室裏,有太多的掛念,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忐忑,以至於每天晚上一覺醒來,滿腦子裏就都是那些天真的孩子的身影,再也難以入睡了。

陽光那麼幹淨,那麼沉靜,一點也不喧囂。原本應該是盡情吐納的享受姿態,閃念裏出現的卻是那幾個孩子。那幾個活力無限,時時刻刻都要大鬧天宮的娃兒,早上出門時會被這陽光輕輕的擁抱濡染,心思安靜下來嗎?

值日過後走進教室,晨誦的鈴聲已經在背後響起。真好!教室裏雖然沒有靜下來,但也沒有鬧騰到讓人怵的地步。匆忙拿了U盤,晨誦。泰戈爾《花的學校》。想起讀書時曾經有過一段迷戀泰戈爾的經歷,再加上曾經與剛剛送走的六年級孩子分享過這首,即便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還是因為對詩的親切感,擁有一點自信。

教室裏進來幾位聽課老師,坐在兩個淘氣包的身邊。這可真是大好事啊,他們難得地安靜,甚至還有一絲專注呢。原來啊,再怎麼淘的傢伙,心裏還是明白着的。

花的學校,真的很美妙。不僅美妙在作者這充滿童心的想象,美妙在這孩童對母親的依戀,更美妙在這詩歌的形象和語言與兒童自自然然的親近。只讀一遍,就有孩子説眼前出現了放學後媽媽來接自己時的情景。那麼,這誦讀的自自然然就是孩子們自己的詩了。

也有些遺憾。班上的男孩子,都悶悶的,弱弱的,即使體會到了情感,也不能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另外,換了電腦,配樂沒有打開,缺少了氣氛的渲染。雖然從文字中真切地體驗情感並通過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更重要,但是,音樂的魔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晨誦下課鈴聲響起,我在表揚孩子們之後,還是向他們説了抱歉。

學習《他們堅強而善良》。昨晚與劉婷聊起這篇文章的教學,我説準備試試不用ppT。之所以不用,是因為三年級了,孩子們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本身,學會直接與文字親密對話,同時促進孩子們傾聽的習慣和能力。果然,沒有了ppt,孩子們讀起書來專注多了。在就具體問題進行交流時,舉手的孩子不多,一是有老師聽課,變得靦腆的緣故,二是對問題的理解不再借助ppt,既要傾聽又要思考,總怕自己沒有聽懂老師的問題。第二個情況是意料中的,也是孩子們需要經歷的挑戰。一節課解決的問題不算多,節奏比較慢,但孩子們的收穫並不簡單。除了文本學習重點目標的落實,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體驗了新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挑戰,還實踐了新的學習策略:讀一讀,圈一圈,寫一寫。

整體瞭解文本內容之後,先一起來讀“前言”,因為有孩子提出了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他們”“堅強而善良”。問題提得棒極了,答案在哪裏呢?那就先讀讀前言吧。多數孩子讀得和認真,將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圈了出來。畢竟這樣完全靠自己從一個包含了好幾個自然段的內容中提取最重要的信息,孩子們還是第一次,關鍵句的把握費了寫功夫,但這樣判斷、甄別的過程是寶貴的。

通過細節來感悟中心,以“我的外公”部分為例子,指導孩子們掌握讀書理解的方法,再放手讓他們自己來閲讀感悟。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做法,卻是孩子們必須經歷的過程。學習精確地運用方法和策略,有條理地解決問題,這是三年級孩子文本學習的一個新的目標,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後面需要和孩子們一起經歷的,應該有更多的精彩。

下午約了兩個孩子的家長,聊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們都有一樣的目標:讓孩子一天比一天更加優秀。談得很融洽,達成了一些共識,這樣的感覺,也很棒。

教學小故事7

從事教師職業以來,在累累傷痕和種種快樂中慢慢體味教書的滋味,在吸納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被學生曾折磨的焦頭爛額,三年了,我和學生髮生過很多小故事。

任教的第一年就當了班主任,那時,很年輕,很熱情,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耐心,事無鉅細的我一一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看着,叮囑着,深怕他們哪點做的不對。學生七年級的時候都很乖,我雖辛苦了點,但總算沒出什麼事。八年級,他們叛逆的性格一下子顯現了出來,一次,兩名男生因為言語衝撞,一個把另一個用鐵絲在臉上深深地劃了一道口子,差點傷到眼睛。我很害怕,很生氣,去班裏調查情況,結果傷人的那名學生説那是他不小心,無意的,但班裏學生全説他當時很狠,故意所為。一氣之下我狠狠得扇了他幾個耳光,還説了幾句狠話。氣呼呼的流着眼淚出了教室。生平最厭惡的就是別人欺騙我,可我親自帶的學生卻這樣。説教後,想着學生肯定今後會注意,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只隔兩天,他又用同樣的方式欺負了另一名學生,我忍無可忍,叫家長,責令退學。可那位家長很過分,他説他忙的來不了,有時間肯定過來。讓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給兒子來送生活費,知道我很年輕,竟然對我視而不見,這激怒了我,我打電話説不要他兒子了,他很渾,威脅我,説什麼讓教育局長來説情,我不吃這套,説來談談,他進一步威脅我,説我不要他兒子,他找人收拾我,要滅掉我。

天吶,還有這種人,我只不過真心為了他的孩子,可他卻這樣。當時我剛剛懷孕,老公不在身邊,整天提心吊膽,活在陰影中,害我差點流產。

有過這次經歷後,我好長時間融入不了學生,覺得自己無能,滿肚子委屈無處訴説,鬱郁中直到孩子出生,產假滿之後,來到學校,經過長假的休息和為人母的親身體會,我理解了那位父親,也對這件事釋然了。現在平靜的從教,面對一些問題處理的也緩和了許多。

還有一次,語文課上學生不專心,做小動作,甚至轉過頭和後面的同學説話,引起我的發怒,於是我在課堂上大聲呵斥犯錯的學生,只因為覺得這樣做會在全班起到震懾作用,卻沒有去想這個學生會有怎樣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樣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滿懷期待等老師講授下一環節課程內容的同學。

結果,學生只堅持了一會,不久又思想不集中了。盛怒之下,我打了那名學生,並且甩頭離開了課堂。很久以來我都沒到自己的錯誤,直到無意中我讀到了一個故事,故事説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晚看見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是哪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遛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説:“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有人説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做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後來,我嘗試在語文教學中,採取了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每學一篇新課文,

都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這樣做,操作起來比較困難,但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去動腦,去説,讓他們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對講解的乏味,我就索性穿插點小故事或小趣聞等插曲,當學生對課本上的説教表現出已經厭倦或不屑一顧時,我就在當今自私自利、金錢至上、享樂為先的意識流中隨機進行如艱苦樸素、吃苦耐勞、關心他人、先人後己等道德情感準則的教育。課堂上學生思維遲鈍、精力分散、隨意講話、打瞌睡、舉止隨意等時時影響着我們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教師要掌握調度學生的藝術。語文的教學有生動的課堂講解,但也有枯燥的字詞訓練;有情節曲折生動的故事,也有乏味的理解與説理。不論何種語文課堂,如果我們教師能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積極地投入到語文課堂的情感體驗中,學生會學得有滋有味,老師也樂於教學。

每一位為人師者,放棄了一個學生,可能會減少你的工作壓力,可能會提高你的教育質量,可能會給你贏得榮譽,但你放棄的卻是一個孩子的美好前途,放棄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留給自己的也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們做老師欣賞着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每當要發火的時候,腦子裏就不由自主地出現自己初為人師時的事情。有時我覺得愧疚,後悔當時嚇着了那些孩子;有時又覺得可笑,奇怪自己當時怎麼會發那麼大的火?現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自己做得不妥,當時可能為了維護那麼一點尊嚴,可能是為了挽回那麼一點面子,總而言之,只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不可侵犯的。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習着寬容,慢慢改變着教育的做法。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從教日子裏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快樂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快樂可以使人青春永駐,在我們的工作中,在我們的教學中,一定會留下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們試着去寬容去嘗試,我們的生命道路上將會灑滿陽光,所以,我們不要隨便扔掉他人的快樂,也不要輕易去掉自己的快樂,每天把笑臉送給每個人,我們的領導,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學生,那麼,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將會是最美麗的自己。

教學小故事8

講授合理進行比較要確定測量單位時,如果用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進行教學要比枯燥、單調地講授理論效果好得多:有一次,國王問阿凡提:“人人都説你智慧過人,那麼你知道眼前的這條渠裏的水有多少桶嗎?”阿凡提説:“如果這桶有這條渠一樣大的話,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這桶有這條渠一半大的話,那就有兩桶水,如果這桶有這條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話,那這條渠就有十桶水為什麼同一條渠卻不能確定他到底有多少桶誰呢?(桶的大小沒有確定)阿凡提正是抓住了桶的大小可以人為地任意確定作為測量的標準,從而戰勝了國王的刁難。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進行測量時要選定一個統一的、人們公認的標準作為比較的依據,否則,同一物體的長度,測量的值是不確定的,這個選定的標準就是測量單位。

故事為學生創設出構建知識的良好氛圍,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故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掌握了過程與方法。這樣的效果要比教師緊握着嚴謹的學科知識,將其硬塞給學生好得多。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講授枯燥的理論,只會把學生的個性思維抹殺掉,甚至會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教學小故事9

【故事一】品學兼優魏子晴:

鈴聲剛響。

“老師我能去小便嗎?”

“剛上課你就去小便???”

“我下課沒去……”

“那你下課幹嘛去了?”

“我下課給你疊了一顆心,結果一會兒就上課了……老師,給你‘心’。

“謝謝你,好開心。但是下次下課時間要先去廁所哦……”

心裏暖暖的。

【故事二】聰明伶俐郭怡璇:

“郭老師,給你一瓶牛奶。”

“你喝吧,但是為什麼給我牛奶啊?”

“因為教師節那天,我什麼也沒有送給你……”

“教師節,已經快兩個月了……想起了老師,雖然遲到了倆月,仍然表示很欣慰。”

孩子能想起他的老師,這份情誼足以温暖整個冬天。

【故事三】一言難盡賈昊睿:

他遲到了,本老師表示很生氣!他找到我,還開心地問:

“老師,知道我今天為什麼遲到嗎?”

“你遲到了還在笑!”

“老師,給你水。”

“這是什麼啊?”

“昨天上課,我聽見你一直咳嗽,回家給媽媽説了,媽媽給你煮的紅棗銀耳粥,你嚐嚐,甜不甜?……”

“不用嘗,我知道,很甜滴~”

被孩子關心,是愛的體現,我已被感動。

其實,小孩子的世界,特別單純。

愛是一種情感交流,愛是一種行動體驗,愛更是一種理解和幫助。

教學小故事10

成功之處:

本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並不難。在備課時,通過反覆朗讀、思考,我發現本文在用詞方面很有特色,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重點採用了從詞語突破的方法來引領學生學習課文。

因為這課描寫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着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温柔、痛苦、傷心、着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用課件展示出來,然後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後以選詞説話達到運用的目的。學生因為有着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着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鬆又收效好,老師已不用花過多的解釋和心思來給學生解釋詞語和分析課文了。

不足之處:

1.閲讀方式較多,但學生的閲讀水平不高,所以,課堂教學時間顯得緊緊巴巴,以至於對課文內容的分析顯得有些倉促,第五部分的內容進行得不夠充分。針對這一現象,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閲讀的時間,逐步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進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由於課文較長,所以讀課文的檢查預習一帶而過。這種方式不利於學生自己發現錯誤,不利於強調易錯的地方。沒有把以讀為本落到實處

3.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但我沒有抓住這些詞進行教學,只是單純地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表情詞,讓學生讀了讀,説了説。以致於學生在理解最後一句話時有點不透徹。針對這一現象,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在不同的詞中理解課文的主旨。

改進措施:

把學習的主動權和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嘗試,充分地交流,但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存在着矛盾,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課堂上有一些學生的思維敏捷,搶着發言,而一些學生卻反應遲鈍,但是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參與面、而對這兩個極端,我們又該如何協調?這方面加以分析。

教學小故事11

當教育教學中所有提供的東西,學生們都能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時,學生們才能夠感覺到在學習的海洋中真正的快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在課堂上怎樣讓學生快樂地去學習呢?有些內容學習起來確實有些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直接講解學生不僅聽得枯燥無味,而且難以理解,這樣就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如果在課堂上適當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賽進行教學就不同了。下面我把自己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合理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作個簡單的闡述。

在新授內容中有所選擇地採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國小低年級學生所學的知識,有時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比如在講授《前後》一課時,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獨立的完成尋找主題圖中數學信息一題,探究中學生們都很積極,每個人臉上洋溢着笑容。學生在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這個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作保證。實踐證明,沒有親身的體驗,沒有積極的活動,很多知識便如同“過眼雲煙”,很難紮根在學生的腦海之中。

教學小故事12

在暑假期間,我的女兒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了一次野外活動。為了培養她的能力,所需要的東西我都讓她一個人去準備。第二天,我送她到學校時,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揹着雙肩書包,多數同學穿的是旅遊鞋。而我的女兒只用手拎袋拿着她的物品,穿了雙涼鞋。因為天氣十分熱,她也沒帶雨傘,回來後都被曬爆皮了,看着女兒狼狽的樣子,我是又好笑又心疼。通過這次活動我讓她反思了一下,讓她知道今後如果有這樣的活動將如何去準備。為了讓她學會自理的能力,只能讓她在實踐中去學習。

其實,人一出生就有自理的天性,比如剛出生就知道找母乳,學步時摔倒了知道自己要爬起來,看到大人穿鞋也想自己穿鞋,等等。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原本屬於自己做的事,自己竟不做,或者不會做了。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嬌慣,二是自己有了依賴性。父母對我們的態度要改變,我們自己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自己會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不會做的事,要學着去做。如果事事依賴父母,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時間長了,不僅會讓自己更懶惰,而且會讓自己不知道如何應對生活。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孩子總是長不大,比如從國小到中學,不少學生必須有家長送接,甚至到大學還有家長要陪讀。大學畢業找工作,父母還要陪孩子四處奔波。一時沒工作,二十幾歲的孩子可以安然在家“啃老”。在學校,老師對學生也不敢有絲毫放鬆,為了安全考慮,有的連課間自由活動都取消,更多的學校叫停了學生嚮往的春遊,使學生接觸校外社會生活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此環境之下,一些孩子的生活能力低下,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瞭解,更缺乏與他人的正常社交能力。一些學生習慣於生活在由師長安排好的軌道上,缺乏自主選擇人生的意識和能力,對學習、學業以及未來的人生選擇茫然,一旦家長安排或選擇的人生道路發生變化,即無所適從,有的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缺乏基本的應變能力,以致畢業求職屢屢碰壁、受挫。這顯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孩子健康成長的人生軌跡。教育的過程即引領孩子社會化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自立,學會正常的社會交往,成年後順利步入社會生活,本是教育的基本目標和功能。如果在全社會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關注的環境下,家長與學校傾其心血培養出的學生卻總是長不大,連自立自理意識和能力都不具備,這無疑是教育的一種失敗。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學會自理並不是一件很複雜的事,需要的就是努力嘗試、不懈堅持。學校對大家來説,環境都是一樣的,都沒有了父母的照顧和“約束”,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自我鍛鍊的機會啊。鞋帶鬆了,自己系;鉛筆用完了,自己削;積極參加集體勞動;自己的書包自己整理;自己的學習時間自己安排。“萬事開頭難”,剛開始時我們可能會笨手笨腳,也可能會被同學笑話,但能力是慢慢培養的,做好了這些小事,自理能力自然就逐漸提高了。

沒有自理意識和能力,談何成才?時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深感社會競爭在加劇。這一信號應該給予廣大家長及學校一個提示,即小心翼翼地包辦教育很可能是費力不討好,抱着的孩子長不大。這本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卻一直未見較大改觀。不難想象,一個連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事都處理不好的人,能自如地處理好職場中與上下級及同事的關係嗎?能擔當起在社會中做一個合格公民的角色嗎?

孩子自主自理的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我們從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角度,更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立自理意識,讓孩子在人生選擇之中能夠做出自主的判斷,學會駕馭生活而不是一味依靠他人,在成人的基礎上進而成才,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主自理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學小故事13

【現場回放】

這是一個真實的教學片段。學生在學會了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連續前滾翻的新授課。我的問題是:“誰會連續着翻前滾翻?”學生們一個個開動起了腦筋,認真思索的樣子。不一會兒,已經有同學想出了辦法。魏志涵已拿兩張墊子放在一起,翻完一個沒抬頭連着又做了一個。我及時的表揚了他,並且根據這位同學的動作,講解了動作要領。又問:誰能翻的比他好?翻給老師看看好嗎?只見學生們一個接着一個的練習着。而我則邊走邊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間一長學生們就有一些疲倦了。我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就説:“同學們,孫老師也來和大家比一比。大家幫我打分好嗎?”“好!”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説。

由於我沒有做準備活動,所以當第一個前滾翻翻好之後就一陣頭暈。第二個前滾翻當然翻的不怎麼樣。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全班大致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以女生和一些體育較差的學生為主,以孫孟、潘誠為代表的高分派,另一種是以體育好的的學生或所謂的“皮大王”為主,以貢凱平、李雨蒙為代表的低分派。我不動聲色,微笑的讓他們將理由告訴大家。打高分的孫孟説:“孫老師第一個前滾翻很漂亮接着翻的那個前滾翻雖然質量不高,可是連續的很好。”她剛一説完大家都點頭不已,於是我謝謝他對我的鼓勵。對於打低分的孩子,我要他們説明分數偏低的理由。孩子們先是不敢説,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紛紛評議道:孫老師的手沒有同時用力撐、身體沒有團緊、連續翻第二次時準備不充分等等。這時我真誠的對他們説:“謝謝大家對我的錯誤動作進行了分析,下面孫老師根據你們的建議再做一個,你們再幫我打分,好嗎?”學生們都説:“好!”我吸了一口氣,伸展了一下四肢,做了個優美的示範,學生們紛紛打出了10分。並鼓起掌來。

我微笑的環顧了一下四周,這才對大家説:“我的進步有多大,看來你們的辦法還真行!瞧!老師做的也不一定全對,只有靠自己的眼睛去看,頭腦去思考,你們也能幫助老師。現在大家用剛才的好方法做幾個10分的動作給我看好嗎?“好!”學生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大家的前滾翻動作果然與前幾次有明顯的進步,還互相糾正動作相互評分呢!我在課後還繼續鼓勵大家:“你們做的真棒!回到家也能做今小老師教你們的爸爸媽媽。下節課大家把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的情況告訴老師好嗎?”“好!”在一片歡呼聲中結束了這個技術的教學。

【課後反思】

任何教學範式都需要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得以實施。在體育課堂裏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不僅僅靠幾句表揚就能形成。不要小看學生的能力,要多創設情景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注重形成一種教學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共同參與評價:生生之間的交流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最大的積極情感狀態和最小的消極情感狀態”。另外,我注意到以下兩點也能提高教學效益,使學生把課中學到的本領在閒暇時間還能使用,並通過課外的活動促進學生課中的學習。

1、學生需要成功,也需要挫折。在他們生、心理可以承受的情況之下讓他們嚐嚐失敗的滋味,可以讓他們真確的認識自己的能力。遇事作出正確的判斷。

2、教師在學生的面前除了是榜樣之外,還可以經常表示希望得到學生的幫助。這樣學生會感到與教師的距離很近,有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覺。

學校體育的根本着眼點在於學生的健康,課堂教學中,通過豐實多彩的體育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意識,在滿足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行動方向。

把成功的瞬間留給孩子

劉霞

陽光普照,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和成功,是我們國小體育教師實施教育的永恆主題,我是一羣孩子的體育教師。我很坦然,在我的腦海中想得更多的實體育課,而體育是我們完成課堂教育的一種載體,重要是讓孩子們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更多的是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和習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感受更多的快樂和成功。

這幾年,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蹲下身子融入孩子當中,用多元智能學術的眼光來看待他們,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真正的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個性,這樣的努力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肯定這羣孩子體育學習的成功;驚歎體育學習的熱情。

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剛剛從一個童話般的生活世界-----幼兒園,走進國小的禮堂,他們幼小的心中充滿好奇,是興奮、是緊張,他們的心理狀態還停留在童話世界裏,因此,我的教學方式必須符合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符合孩子們接受知識的心理狀態。

有一學年開學了,上課了。我想的最多的是怎樣讓孩子們擁有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怎樣儘快的適應我,喜歡我和我的體育教學,第一次課我記得非常的清楚,課前我翻閲以前一年級的教案,可我沒有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怎樣讓孩子牢記體育課堂教學的安全要求?是第一次課的教學要點,我沒有直接講解,而是向孩子們提出我有困難,我不知道穿球鞋跑的快還是穿涼鞋跑得快;不知道能否帶尖或硬的東西去上課,不會做立正和稍息,我需要幫助。這些知識孩子們已經有所瞭解,當老師説不會,需要幫助時,二十多個孩子都非常的熱情,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解決了知識點,順勢我再出了些搶答題和強調了動作要領。學生們學得很輕鬆,知識點掌握的很好。第二、第三次課我都讓孩子們在童話般的情景教學中完成的,廣播操我又把它編成學做解放軍、小鳥學做操,挑戰小勇士等等充滿誘惑、挑戰的氛圍中來學習新知,來感受學習的快樂。小班環境中學習的孩子個性很強,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孩子有了成就感,他們已經需要展示自己,記得開學兩個月後的家長開放日上,我就讓四個孩子組成一個學練小組,他們分別擔任組長操練已學的體操動作和隊形,在二十多個家長面前,每個孩子指揮的有聲有色,很多人拓展了我提示的口令範圍。在這個過程中我還進行了思想教育,讓他們懂得尊重、學會尊重他人,孩子們獲得了成功,享受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讚許。

從這一個個教學故事中我真切地明白,理解孩子,懂得他們幼小心靈的需求。才能真正地體現我們的價值:教書育人。

尊重、融入孩子之中

劉霞

在理解的基礎上尊重、融合到孩子當中,我認為那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尊重才可能保證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只有融合才能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讚許。在國小學習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思維非常的開闊,對課堂中老師的提問,他們有着許多不同的回答,有的答案非常符合我們的問題;有的答案對不上號;有的答案甚至是個笑話,面對這些我總是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讚揚和鼓勵他們,我相信所有的答案都是孩子們經過思考的,他們的回答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這要我們採取不同的教育藝術,多加鼓勵和肯定,相信不久的將來,你的問題一定會有更多精彩的答案。

遊戲是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比較多的教學方法之一,尤其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採用的更加突出,為了更好的調動每個孩子的學習熱情,我每次都融合到遊戲中,比如:人、虎、槍的遊戲,開始我很喜歡把孩子們定為一隊,我是另一隊來集體參與遊戲;在大漁網遊戲中,我有時當漁網,有時當小魚來組織遊戲;在各類比賽的遊戲中,總幫助孩子們想一些方法來激發小組的積極性,不管孩子取得怎樣的成績,我都和他們一一擊掌祝賀,讓孩子們從成功的瞬間起就感受樂趣。

我的理解、尊重、融合得到了回報,記憶最深的事是最後的一節體育課上,當下課的鈴聲響後,我宣佈下課的同時,告訴孩子們這是本學期的最後一課,孩子們都不讓我走,二十多個孩子一一和我擁抱後,我才離開,那一刻我很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無論如何不要把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理解、尊重、融合從成功的瞬間起就留給孩子,相信我的堅持,孩子們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會獲取更多方面的成功和快樂!

要信任學生

劉朝霞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給五年級上英語課。在課堂上,我發現一個坐在後排的女同學頻頻的和前面的幾個同學“擠眉弄眼”。好幾次想説她,但是情況不是特別嚴重,也都忍住了。但是課都進行了一半了,那女生還沒有安靜下來,我終於忍不住了,便狠狠地批評了她。

下課的時候,我走過去,想了解一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走到她的座位旁,問她:“你上課在幹嗎?”誰想,她還沒有開口,眼淚就掉了下來。她的同桌在一旁告訴我,説她是班長,當時在幫我管紀律呢。我聽了心裏便有幾分的內疚了,雖然她不該在沒告訴我的情況下幫我對班級進行管理,但她的出發點是好的呀!現在她哭了,肯定是我對她的態度傷害到她了!我摸摸她的頭,説道:“對不起了,老師不知道你在管理紀律,批評錯你了!但是,你也有不對的地方,你應該事先通知老師一聲啊!下次,再有什麼事情,一定要事先和老師説一聲啊!”她聽了我的話,不掉眼淚了,點了點頭。為了更近一步表示我的信任,我又摸了摸她的頭,説:“你是班長,那下節課幫老師給大冊子記分,好嗎?”這次,她使勁點了點頭,嘴裏還説:“嗯!”,這時,我知道她不會再把這件事記在心上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在有些時候,學生需要的並不是單純的表揚,或者在犯錯誤時候的批評,他們更需要的是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如果他們覺得一個老師真的對他們十分的信任,就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主動的、積極的做好每一件老師交給的事情。這樣的教育結果比單單的表揚或者批評要好多了!

教學小故事14

日月如梭,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經度過了十多個春秋,這十多個春秋裏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遺憾。我於1999年畢業,畢業後擔任班主任兼數學教師,應對我們班那些稚嫩可愛的面孔,我信心百倍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認識到,班主任既是學生的領導者,又是學生的教師;既是學生的朋友,又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更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樑。

這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我主要是經過鼓勵表揚,循循善誘的方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下頭就以我班一名學生的轉變過程來談談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本班學生劉濤,因為父母長年在外做生意,由奶奶爺爺代管。他家境比較富裕,他的零花錢也比較多,為此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吃零食,買玩具。他行為習慣極差,上課小動作多,還影響別人學習,對學習一點也提不起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亂……每一天不是科任教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但他比較聰明,於是,我找他談話。我説:“劉濤,你要把聰明放在學習上,你肯定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做一個父母喜歡、教師喜歡的好孩子。”他口頭上答應了。可他還是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

此時我的心都快崩潰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必須應對現實!之後,我決定去家訪,從正面、側面去了解他,在這期間,只要他取得點滴的提高,我都採取不一樣程度的鼓勵,使他產生了自信感、信任感。這樣使他從思想上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一次考試時,他竟然考了90分,我抓住時機表揚了他。下課了,他從我手中接過成績單説:“教師我看一下。”我説:“難道你不相信嗎”他看完後,欣慰地笑了。還有一次,他上課玩玩具__,我邊講邊走到他身旁,他會意的笑了,立即進入狀態。下課後,我對他一瞧。他立刻就説:“教師,我錯了!我改!我給你説我不打人了,你看我做到了。”我笑了笑,他高興的跑去玩去了。對於學生的這些變化,我作為班主任也感到很欣慰,教師改變了教育方式,改變了大道理説服法,哪怕是對學生很少的一點關注、一點賞識,也會讓學生刮目相看,變成提高的動力。

經過上頭這個案例使我明白了教師要善於隨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進行欣賞激勵,好鋼用在刀刃上。當學生考試取得優異成績時,給他鼓勁;當學生又犯錯誤時,教師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因人而異進行欣賞激勵,如語言、微笑、神態、動作、獎品等都能夠表達教師對學生的欣賞之情;教師要善於發現,用“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不一樣學生的不一樣閃光點,在不一樣情景、不一樣環境下,有的能夠個別談話給予肯定,有的能夠在班級進行表揚,有的也能夠經過家長給學生以獎勵。關鍵是欣賞要得體自然,能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不斷努力提高。國小生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是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不一樣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着較大的差異。作為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於“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對他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

最終,我要談的是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不要吝惜我們教師的讚揚之詞,有問題及時處理,有了提高更要及時表揚。學生期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更渴望得到表揚,這會激發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強信心,也會是班主任融入到班級體,與學生交流溝通的良溶劑。

教學小故事15

説起教學故事,我們國小科學教師的心中也有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閃光的珍珠,點綴着我們科學教師繁忙而充實的教學生活,使我們平凡的教學生涯充滿了欣喜和感動。

課前我準備了一些馬鈴薯和一杯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濃鹽水。課堂上,我信心十足地與孩子們談話:同學們老師手上有一個馬鈴薯,請同學們猜測一下它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同學們都説是沉。我把馬鈴薯放入清水中,果然是沉的。接着我把馬鈴薯從清水杯中拿出、擦乾,又故作神祕地説老師施展了一些魔法,能讓馬鈴薯在這個杯中浮起來,我心裏想:同學們看到馬鈴薯由沉變浮一定會覺得很驚奇,這樣我就可以順勢引導同學們去探索馬鈴薯變浮的原因。當我把馬鈴薯放入鹽水中,出現的結果卻令我措手不及:馬鈴薯居然穩穩地沉在了燒杯的底部。

失敗的實驗引發學生們的議論:“咦!怎麼沒變呀,不是和原來一樣是沉的嗎?”我也有些緊張,趕快把馬鈴薯從水中撈出來,仔細一看找到原因了。原來這個馬鈴薯不是我課前做實驗用的那個,我以為一個馬鈴薯能浮起來,其它的也一定能浮起來。這可怎麼辦呢?於是我説:這個馬鈴薯太調皮不聽老師的話,咱們再換一個聽話的。我趕快把課前實驗過的那個馬鈴薯找出來,重新做一遍,馬鈴薯終於浮在了鹽水上面。課堂出現的意外使學生興趣大增,我決定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老師:在同一個杯子裏,馬鈴薯為什麼會有的沉有的浮呢?

我把兩個馬鈴薯發給同學們輪流觀察。

學生1:新鮮的馬鈴薯水分多,重一些,所以容易沉,不新鮮的水分少,重量輕所以容易浮。

學生2:我們上節課學過,大小一樣的物體,重的容易沉,輕的容易浮。

最後經過大家的討論,終於找到了答案。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