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語文閲讀教學分析論文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摘要:語文閲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可被忽視的,它不僅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也對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諸多幫助。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尋求相應的解決對策,能夠讓閲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發揮出來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語文閲讀教學分析論文

關鍵詞:閲讀教學;中國小語文;問題;對策

隨着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語文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但是有些卻背離了閲讀教學的總目標。在近幾年來的語文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很多汗水,促進了教學水平整體的提高,但也出現了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閲讀教學所具有的獨特性並未被充分重視。《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閲讀教學應該“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1]但是在現實語文教學中,閲讀教學目標並沒有得到充分實現。本文試通過結合近年來中國小語文教學的現實狀況,總結出中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語文閲讀教學中的問題

1.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關係處理欠妥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包含內容較為豐富,涉及範圍較為廣泛,所以學習這門學科就應該正確對待不同內容所側重的方面,充分意識到目標導向的重要性。一方面,很多教師在閲讀教學中注重對於文章中個別詞句的解釋,偏重於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的探究,而不能夠深入挖掘隱藏於整個文本背後的思想,不能讓學生與文章思想產生心靈共鳴。學生完全致力於字詞的辨析、語法手段和語法格式的辨別、語篇和句法形式的層次劃分。這些項目類型本身的獨有特點決定了處於初學階段的學生在心智和趣味性上都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僅側重於對文本整體性和人文性的把握,僅僅沉醉於文章抒發的感情之中,而不對好詞好句進行相應的辨析。這容易導致老師自我沉醉,而學生並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義,進而在充分把握和體會文本上遇到更大的瓶頸。所以,對學生閲讀審美性評價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而對於文章語言風格、字詞運用的方式等也應該有所瞭解,二者綜合起來才能夠真正達到合理性發展的目的。

2.閲讀教學的方向性指導偏移

在教學的主要方面我們不應該只注重細節性的詞句理解,而應該學習陶淵明“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從閲讀文本的基本思路上出發,從整體上學會體會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態度及表達的感情,這應該是語文素養乃至文學素養所應該培養的目的所在。而我們現在的閲讀訓練和教學乃至整個評價體系中的主要導向也過於偏重對詞句的理解,缺少從重複性閲讀教學中對學生解讀深層次文本能力的培養,缺乏發掘學生心智的意識。考試是整個教學的輔助性手段,主要的作用應該是甄別學生學業水平,考試題目應該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但很多時候我們把評價性考試作為教學的準繩,這是很大的問題。必須建立並推行目標性體系才能不讓閲讀教學舉步維艱。考試題目並不能單純地發揮相應的目標性和系統性指導作用。從本質上來講,教學課文僅是為了給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從其內容表達的技巧中獲得寫作的啟示,學習到表現自己思想內容的方法和技巧。然而,當前在閲讀教學中,考試題目和考點解析成為了教師日常的教學重點,甚至很多教師對於閲讀教學僅僅是考點式的梳理和單純記憶性的知識訓練,這就不能有效發揮整篇文章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

3.課堂形式過分倚重輔助性手段,捨本逐末

我們不否認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和奇蹟,但是多媒體教學等輔助性教學設施的引進所產生的負面效果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部分教師過多追求多媒體產生的視覺效果,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學內容,教師僅僅能夠在淺層面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卻難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深層共鳴的效果。許多教師的課件都設計得色彩斑斕、形態萬千,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會讓語文課堂變成課件的堆砌,讓學生喪失了主觀能動性。”[2]42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賞心悦目的課件上,而對老師的講解啟發卻無動於衷,不能深刻理解並掌握課件上所展示的知識。大屏幕雖然可以把很多聲音,畫面,視頻等引入課堂,增加課堂的豐富性,但是閲讀教學作為人文性較強的領域,更應該通過閲讀和語言上的修飾調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聯想想象。從這一點而言,多媒體又是侷限的,難以和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產生的多種多樣的想象相媲美。

二、改善語文閲讀教學的對策

1.逐步確立閲讀教學的引領作用,拓寬學生閲讀思維發散的界域

在傳統的中國小語文教學中,考試一直處於指導性的地位,閲讀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在考試時能夠做出最完美的答案。然而,考試的評價性作用並不能更不應完全決定整個閲讀學習的體系目標,不能作為對學生語文思維導向的標杆性評價,而僅能對督促學習,提高積極性有一定作用。教師在閲讀教學中不要把眼光侷限在對於一篇課文的拆解和分析,更應該從整個語文教學的實質性作用出發,以課文為引導,從講解和學習課內閲讀的藩籬中突破出來。例如,在學習莫懷戚《散步》這篇課文中,可以讓學生在閲讀學習的過程中品嚐到濃濃的親情;通過閲讀朱自清的《背影》能夠從父親的一舉一動中察覺到父愛表達的方式。這是人性和生物個體永遠無法磨滅的本性。學生從本真的角度散發出來的覺悟是語文教學中所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教師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抓住這樣的關鍵點發動學生閲讀古今中外關於親情的.優秀作品。這樣一來,通過閲讀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閲讀的價值,更能夠讓學生體會一篇篇關於情感、想象、推理等優秀的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這樣,閲讀就不僅僅是讓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科任務,而更能夠促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這不是考試能夠得來的。

2.發揮閲讀獨特魅力吸引學生自主閲讀

任何的學習動力都應該源於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壓迫和推動,外來的壓力所造成的影響是不能持久的主動性的學習和接受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師的進解技巧和引導從本質上就是要保持興趣的持久性。教師要能夠拋磚引玉,從一點一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吸引學生自主閲讀的興趣,“讓其明白閲讀的情感內涵,把閲讀變成體驗和享受。”[3]首先,應該讓學生樹立閲讀學習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閲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通過閲讀能夠收穫到很多意外驚喜,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其次,教學形式要多樣。比如,可以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採用情景再現、分角色朗讀等方式以更真實的畫面感來加強學生對於文章的把握和對於中心思想的領會體悟。在學習一篇文章之前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類似經歷來告訴學生閲讀是和生活密切相關,而不是千里之外的空中樓閣。

3.培養閲讀習慣,提高閲讀能力

閲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持久力,也是學習程中保鮮知識的重要方式。從興趣中可以尋找更多的閲讀快樂,而從習慣中能夠發現因量變引起質變而達到的閲讀上乃至自身素養上的新水平。所有的閲讀技巧和閲讀積累都是在前人大量閲讀的基礎上完成的,學生和老師都應該首先具備經常閲讀的習慣。這不僅是知識上的積累,更能對心靈和精神進行崇高的洗禮。比如,可以讓學生朗讀一些古詩詞,體會古人對於生活的熱情豪邁,品讀詩人對人生的俊逸灑脱,回味從字行間飄灑出來的對國家人民的熾熱情懷。當然必要的閲讀技巧還是要掌握的,但閲讀技巧是為閲讀實踐而服務的,不能單純地講解技巧而忘記技巧怎麼才能落到實處,怎麼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多心靈上的共鳴,而不單單是對於所謂技巧的填鴨式介紹。有時候技巧不單單是從教師在黑板上列出來的公式中得來,而是在自己反覆品味和反覆閲讀的過程中去發覺和體悟的,任何教師在整個閲讀教學中充當的應該是引路人的作用,而不是像廚師一樣直接給學生提供美味。所以學生和教師都應該對自己的定位有一個更精確的瞭解。

4.更加註重將傳統文化道德培養和語文閲讀教學相結合

人文性學科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遞一代代保存下來的值得學習和尊崇的精神品質,任何一個學習語文的人都應該體會到這點,並切實地去做。在閲讀教學實踐中,特別是在古典文學的相關篇目的教學中,這樣的目標和任務顯得更加明顯。比如在閲讀和學習《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這篇課文時,不能簡單地讓學生認為魯智深是一個好勇鬥狠,不務正業的形象,而應該讓學生了解更多關於魯智深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到更多積極的人格魅力,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不顧及自身安危的犧牲精神、朋友之間誠實互助的忠義之情,這些都是當今社會缺少的,也是應該大力發揚和積極提倡的。我們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以這樣的方式結合當下的道德缺失、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的社會背景,教育學生從傳統的優秀文化中培養更完美的人格,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達到心靈的釋放和思想境界的自由舒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範麗芳.國中語文閲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週刊,2015(3).

[3] 趙妍.國中語文閲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範大學,2013.

作者;阮秋娜 單位: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