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必備】社會調查報告模板集合七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2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社會調查報告模板集合七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中華老字號積累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對發展工農業,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弘揚優秀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下,中華老字號的發展問題備受各方人士的關注。為了更好的瞭解蕪湖市餐飲業 “中華老字號”發展與保護現狀,由沈喜彭老師帶隊,09級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骨幹參加的社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隊,以“調查研究蕪湖市餐飲業老字號的發展與保護現狀,增強老字號品牌保護意識”為中心,採取“全面瞭解,重點突破”的方法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踐調查。此次調查以安徽省首批入圍“中華老字號”的耿福興酒樓為重點,連同同慶樓、四季春、馬義興等蕪湖市餐飲業知名老品牌。調查期間,走訪故址,走訪檔案局蒐集相關資料,採訪酒樓新老經理、白案紅案大師,諮詢蕪湖老人。熟悉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經營模式,瞭解企業內部的商標管理情況,總結中華老字號企業成功的經驗,探尋中華老字號沒落的原因,瞭解企業發展的瓶頸。經過調查分析,發現蕪湖市飲食業“中華老字號”發展與保護現狀不容樂觀,進行體制創新,開展靈活的經營策略和營銷策略等舉措是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必由之路。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提綱: 第一部分:回憶歷史

第二部分:分析現狀

第三部分:發現問題

第四部分:提出建議

第五部分:分析總結

第一部分——回憶歷史

人有回憶,城市也有回憶。回憶不是百分之百的複製歷史,而是經過歲月的篩選之後,留下一抹迷人的色彩。人的回憶依賴於腦,而城市的回憶卻依賴於——城市的味道。那麼,蕪湖的味道,城市的回憶———耿福興酒樓當之無愧。

因此,此次實踐活動選取蕪湖市耿福興酒樓為調查重點,實地走訪耿福興舊址:第一舊址位於同慶樓後巷(原)——蕪湖市三街口,第二舊址同福源湯包館(今)——蕪湖市二街27號;走訪檔案局蒐集相關資料,包括(具體檔案資料見附件):

1 耿福興餃麪館勞資協議書

2 蕪湖市商業創設登記申請表——耿福興餃麪館

3 為呈報耿福興等户暫停營業的報告

4 耿福興餃麪館彙集鄭嘯伍撕毀發票又不到店工作

5 為耿福興歇業後修理爐灶暫停業一月的報告

等;採訪酒樓新老經理、白案紅案大師,諮詢蕪湖老人再現歷史,瞭解到耿福興重要成員:原總經理——郭春林、原白案大師——劉扣鎖、原紅案大師——左炎生;並偕同調查了同慶樓、四季春、馬義興酒樓等蕪湖市餐飲業知名老字號。

經走訪調查瞭解到,耿福興創建於清光緒年間,原設於蕪湖市三街口,始由江都耿氏兄弟長宏、長富餃面及蕪湖嚴開銀師傅酥燒餅組合而成“耿福興餃麪館”。195X年遷至中二街。歷經滄桑、百年不衰、直至今日,“耿福興酒樓”譽滿江城名聞遐邇。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耿福興的菜餚和點心,已成為蕪湖餐飲文化的代表。耿福興在傳統菜餚和點心上保持傳統不斷創新,食客們在品嚐後讚道“這就是蕪湖的味道”。

分析總結後,也理清了耿福興的歷史傳承:

188X年,耿家太爺以麪點手藝特長,由揚州來蕪湖挑擔賣麪點。

19XX年,耿家太爺之子耿長宏、耿長富共同創立“耿福興麪館”。

19XX年,由耿家第三代家族耿玉和、耿玉春、耿玉豐合夥經營。

195X年,公私合營,耿福興由當時蕪湖市飲食服務局接管。耿玉和任主任。

19XX年-196X年,市飲食服務公司成立耿福興,仍由耿玉和任主任。

196X年-199X年,由飲食服務總公司副總經理郭春林任經理,註冊“耿福興”菜館。

199X年-XX年,由魯金富任“耿福興”菜館經理。

XX年,國有企業退出市場,由高述紅女士購買“耿福興”商標。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前言: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經商或打工,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羣體——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伴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出現的新的特殊羣體,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着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着農民羣眾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關係着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需要國家以及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大學**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省**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社會實踐團隊對**縣**鎮的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其教育、關愛和管理等情況等進行了全面調查。期間,我們走訪了村間集市、家庭,面對面的接觸了留守兒童的心靈。結合此次調查,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形成此份調查報告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並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近年來,隨着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護和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由於農村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法定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缺乏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可見,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有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案的問題了,而是關係到一個人數達5800多萬的羣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羣體還在不斷壯大。梁啟超曾説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而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現象,無疑對中國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農村留守兒童無論是學業、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都是農村的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新農村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縣***鎮基本情況概述

**鎮位於***縣東北部,地處江蘇省**縣、**市、**縣兩省三縣交界處。**鎮地貌良好,平原廣袤,全鎮東西15公里,南北6公里,總面積82、5平方公里,7、5萬畝耕地,10個行政村,4、8萬人口。**鎮位於**縣城北,距縣城10公里,面積114、7平方公里,人口3、2萬。兩縣產業均以以農業為主。

三、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的農村留守兒童樣本為父母雙方均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的義務教育階段國小2~6年級,國中1~2年級的在校學生,年齡主要分佈在7~15歲之間。為保證調查的客觀性,減少性別差異,男女學生的性別比例是1:1、

(二)、方法

對調查對象的選取,我們採用了到家庭隨機走訪、街頭集市偶遇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了36名農村留守兒童作為調查對象。對選定的調查對象,我們採取了個案訪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每一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直接訪談和問卷調查。

四、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親情缺失嚴重,渴望父母關愛,心理髮展異常

由於親情缺失嚴重,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農村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徵,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個性的健康發展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一種天然的和諧的親子氛圍,母愛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基礎,缺失母愛會使孩子心理缺乏穩定感,將產生情緒和人格上的偏異或障礙;父親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權威、崇拜、勇敢和堅強等,缺失父愛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現心理和行為上的適應不良。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於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親情的缺失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父母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長時間下來,無助感、失落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父母外出打工半年回家一次的比例佔60%,一年回家一次的比例佔40%,農村留守兒童幾乎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和自己的父母見上一面,而且相處的時間也很短暫。儘管外出務工的父母會打電話給孩子,但每次打電話的內容多是問問家裏的情況,有事情相互通告一下。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非常渴望父母的關愛,渴望父母能陪在自己的身邊,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在訪談和調查中有65%的留守兒童反映因父母不在家常常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寂寞、孤獨無助。

同時,這部分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一些心理障礙,如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交談,刻意迴避我們的問題,時常還表現出煩躁等。調查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不健康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兒童,88%的留守兒童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選擇獨處或者生悶氣,僅12%的兒童會選擇去找老師或者朋友傾訴,親情的嚴重缺失使他們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沒有了笑聲。他們渴望美好的未來,卻又常覺孤獨;他們願意去開懷大笑,卻感覺無人陪伴;他們夢中呼喊着父母,醒來卻發現仍是獨自一人。

(二)、隔代監護,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習慣欠佳

家庭教育是兒童接受教育的開端,對兒童身心健康發的展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整個人生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我國是一個有着優良家庭教育傳統的國家,一直把家庭教育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教育已全面向縱深發展的今天,放棄了家庭教育,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贏得了家庭教育,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從調查情況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由於父母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79%的兒童由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護和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説的“隔代監護”。但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還要同時照看幾個孫輩,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僅滿足於讓他們吃飽、穿暖,缺少精神、道德上以及日常習慣和行為的教育引導以及管教約束,甚至對留守兒童嬌生慣養、放任自流。在訪談過程中,我們也明顯的發現由於缺少父母關愛以及有效監管,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普遍欠佳,他們不講究個人衞生,身着髒衣服,甚至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早上不洗漱就吃飯,晚上不洗漱就睡覺,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着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三)、學習成績不佳,不當行為時有出現

根據調查,作為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中,對留守兒童的學習介入較少,對兒童在學校情況如何、學習情況如何、學習內容是什麼、作業是否完成、學習是否認真、考試情況如何等幾乎不知或很少過問。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這使得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成績不佳。也有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不遵守學校校規校紀,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和別的同學打架的現象也有出現,甚至有個別出現抽煙、沉迷網絡的情況,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五、建議與對策

(一)家庭方面

家長要轉變觀念,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後行,多為孩子考慮,多為孩子的前途考慮,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能就地務工,儘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護子女,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親情呵護和家庭教育。在外地務工且有條件的父母,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務工地接受義務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若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要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聯繫,定期“温馨對話”,採取書信、電話等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温暖。經常向老師和臨時監護人瞭解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二)學校方面

1、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加強溝通與交流。學校要及時掌握學生父母外出務工情況和其家庭成員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班主任老師定期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適當進行家訪,加強溝通與交流,詳細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困惑,物質上的困難,學習上的疑難。做他們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2、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留守兒童參加文體活動。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時間非常寶貴,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參與其中,讓他們在各類活動中釋放煩惱,獲取快樂和自信,努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習慣,幫助他們走出各種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3、建立心理諮詢中心,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學校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諮詢中心,配備專業心理健康老師,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與他們進行及時的交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干預,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三)社會及各部門方面

1、加快本地經濟發展,增加本地就業崗位。正是由於兒童父母外出打工,隨之產生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政府應抓住可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和扶持本地經濟,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增加就業機會,留住勞動力在本地工作,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讓日益興起的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就業潮。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2、社會各部門通力合作,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和各部門的高度重視,首先,政府要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其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多承擔一些監管責任與義務,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照顧與關愛。同時,派出所、工商、文化等有關單位要協助管理,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和娛樂場所的整治,徹底根治精神垃圾對孩子的毒化。

3、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加強和完善農村中國小寄宿條件,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又一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目前農村中國小尤其是國小普遍缺乏寄宿條件,即使有寄宿制的中學,條件也很差,各項制度也不健全。這一狀況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得到發揮。所以,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學校寄宿基礎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使學校和教師及時填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空白,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六、結束語

“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安徽省**縣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我們將繼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問題獻計獻策。同時,我們真心的希望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氛圍,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祖國的未來,為這一特殊羣體建造一條共同關愛、共同呵護的橋樑,讓留守兒童的頭頂早日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更加和諧。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説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着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着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閲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説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説,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説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着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鬥爭等。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大學生可以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二是志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現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後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摘 要】“蟻族”指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筆者以蘇州市為例,通過問卷調查方法與深入訪談方法,從羣體認同、文化認同、地域認同、職業認同、地位認同五個維度,調查城市“蟻族”社會認同狀況並探究“蟻族”社會認同的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與對策,試圖促進“蟻族”這個隱形龐大的羣體融入城市,以促進社會均衡發展。

【關鍵詞】蟻族;社會認同;蘇州

“蟻族”一詞由學者廉思20xx年最先提出,特指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羣體,具有三個顯著特點:大學畢業,年齡主要集中在22-29歲之間,以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為主;平均月收入在20xx-3000元左右,大多數從事簡單的技術類和服務類工作,以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教育培訓等行業為主;呈現出聚居的生活狀態,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在現實居住空間中逐漸趨於分散,在虛擬空間中呈現出集聚的態勢。

近年來,蘇州經濟快速發展,作為一個有着良好發展前景且適宜居住的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流入。“蟻族”大量湧入新城市,不可避免的遭遇社會適應和社會融入問題,其利益得不到足夠的表達,自身的認同也更易產生焦慮感和危機感,“蟻族”面臨重新找回“自我”的社會位置問題。促進“蟻族”提高社會認同、有序地融入城市,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社會穩定的必由之路。

一、社會認同的界定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社會羣體的成員身份和羣體類別是一個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理論是20 世紀70 年代英國社會心理學家Tajfel首先提出,為解釋羣體行為開闢了新的路徑。他認為,社會認同是“個體自我概念的一部分”,這種自我概念來自於他/她對某類社會羣體(或多個社會羣體)的成員資格的知識,以及基於這個成員資格的價值和情感意義(Tajfel,1978:63)。

近十年來,中國各界學者均對社會認同提出理論性與操作性定義。李友梅教授從以階級認同為軸心的社會認同體系的角度出發,將社會認同定義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和行動取向的集中體現,本質上是一種集體觀念。與利益聯繫相比,注重歸屬感的社會認同更加具有穩定性”。鄭杭生教授從社會學中的社會互構論視角界定社會認同,即個人和羣體對其身份和社會角色的自我認定和他者認可。方文教授凸顯羣體資格在社會認同中的核心地位:社會認同是“行動者對其羣體資格或範疇資格(membership)積極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價值承諾”。此外,在社會學的實證研究中,一些學者根據研究需要對社會認同作出了操作性界定。比如,王春光是最早對農民工的身份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的學者,按照他的定義,社會認同是對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認可,對周圍社會的信任和歸屬,對有關權威和權力的遵從等等。

二、“蟻族”社會認同的現狀

(一)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即“我該採用哪一種文化模式的”的回答,文化認同體現在語言學習、穿戴的服裝 、吃的食物、採納節日、交往的人羣等方面。調查顯示,“蟻族”對遷入地的文化認同呈現出滯後性。大部分“蟻族”沒有學習過蘇州方言,在生活與工作中均使用普通話。他們很少邀請本地人到自己家裏做客,即使對本地風俗較為熟悉,也很少會過本地人的節日。例如,受訪者E表示,“旁邊住了什麼人我都不太清楚的,平時也不串門。一般都是自己待着。”“剛來的時候特別不適應,吃東西口味都不一樣。只能自己買點菜去做……過的節日都差不多,也有不一樣的風俗,像是端午節我們那邊都會系五彩繩。”

(二)地域認同

地域認同包括原住地地域認同與遷入地認同兩個方面,其中又以社區歸屬感、定居意願、未來認同等具體為主。“蟻族”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受到現代城市文明的薰陶,因而對家鄉的鄉土認同較弱,他們對遷入地的地域認同的程度相對較高。留在城市是他們對城市生活境遇的社會理性的選擇,相信大城市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高的經濟效益。“我記得曾有個老師給對我們説:未來你們就會知道,一個人出生在什麼地方太重要了。我現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我想我們出來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想自己在大城市嗎?不也是想給未來的孩子一個好的環境。”X在訪談中説道。當大城市的優勢成為眾所周知的社會共識,這也增添了“蟻族”對遷入地的地域認同。但與此同時,與希望在此定居、未來子女能在此發展的意願相矛盾的是,大多數“蟻族”卻並沒有城市歸屬感。Z表示,“蘇州真的很好,民風好,風景好,我很喜歡。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不能在這裏定居,算是一種遺憾,可能很快就會離開,很不捨。” (三)羣體認同

羣體認同,即羣體身份認同,認為自己歸屬於外地人還是本地人。調查結果顯示,“蟻族”有較強的“外地人”身份認同傾向。“蟻族”滿懷對城市資源與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來到城市,卻因各種問題無法融入到城市的制度和生活體系,他們又不願意迴歸資源緊張的小城市,便會在兩難和困惑中形成“雙重邊緣人”的社會認同。在接受訪談中,Y曾談到,“我畢業4年了,和老公結婚三年了,我們都是外地人,在蘇州工作兩年。年初時我下了下狠心,有這幾年的積蓄加上親戚借的在我們老家的5線以下的城市買了套期房,打算生孩子時好歹有個窩,現在我倆的工作都在蘇州這邊,回家意味着放棄這邊的一切重新來過,老公的專業比較窄,老家就業形勢又不好,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

(四)地位認同

地位認同即社會經濟地位身份認同,個人對自己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佔據的位置的感知。結果顯示,大多數“蟻族”傾向於認同為中層和中下層,也有部分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處於模糊狀態。在社會經濟地位評價中,原住地居民以及遷入地的新蘇州人都會成為“蟻族”評估的參照羣體。“蟻族”還會根據未來經濟成功的想象以及遷移前後的經濟狀況變化來評估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如W所説,“我好歹也是大學畢業,我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大城市工資要比家裏那邊高,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在的生存狀態。”

(五)職業認同

職業認同具體操作化為“福利待遇”、“薪水”、“升遷機會”、“工作量”、“勞動設施與條件”、“與老闆、同事的關係”等指標。調查顯示,“蟻族”職業認同的總體水平處於中間水平,由於急切希望通過職業成功來證明自己的決定和所付出的高教育成本,再加上生活成本所造成的壓力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於職業的滿意度。在日企工作的W提到,“房子真的是買不起,我現在租住在蘇州工業園區優租房,但只能申請住兩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家。”雖然已有一份穩定不錯的工作,但是W依然覺得生活壓力大。在蘇州一家旅遊公司工作的M表示,“在小地方,找個工作都要靠關係。這邊比較好找工作,相對公平,工作環境也好很多,公司還會組織一些活動……但是城市裏到處都是大學生。畢業一年多已經換了兩個工作了。大專文憑,學的是工商管理,卻只能做做銷售、客服和文員之類的工作。”大學畢業生

三、“蟻族”社會認同的影響因素

(一)制度性因素

根據社會認同理論,社會身份是主體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如果“蟻族”感受到的社會接納越多,他們就會傾向於主動向本地社會認同進行轉換。户籍制度不但直接關係到“蟻族”的基本生活保障,如住房、教育、醫療等重要方面,而且體現了當地政府的社會態度:制度性社會排斥-接納的程度。無法獲得本地户口、與用工單位的勞動合同簽訂率相對較低、勞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等讓“蟻族”感受到制度性社會排斥。同時,城市居住證的使用可以促進“蟻族”將遷入地社會納入社會身份的建構當中。

蘇州作為江蘇省居住證制度試點城市,自20xx年來,流動人口居住證累計發放超過1000萬張。這為“蟻族”在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享有與本地居民一樣的“同城待遇”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二)社會經濟地位

追求更大的經濟成功幾乎是每個“蟻族”遷移的動力之一。然而在所有社會中,人們掌握的社會資源不等,存在着社會經濟地位的分化。如果説制度合法性使“蟻族”在基本社會保障方面有所差異,那麼,對個體而言,社會經濟地位則直接關係到“蟻族”的直接現實利益。

根據社會認同理論,若是城市“蟻族”社會經濟地位越高,積極的自我體驗就越多,自尊感越強,這種自尊感可以通過社會比較來實現,如與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本地居民比較以及獲得家鄉人的社會羨慕等。因此,提高“蟻族”的社會經濟地,更有利於他們進行積極的社會認同建構。

(三)社會記憶

社會記憶是“蟻族”建構社會認同的基礎。根據原生論觀點,人們在一個社會中生活的時間越久,他們越可能形成自然依戀性情感。當“蟻族”自依戀情感越深,他們越可能形社會認同。此外,歧視性記憶和支持性記憶反映出“蟻族”與本地居民的互動結果。然而事實上一些“蟻族”在融入遷入地過程中,與城市市民之間缺乏情感溝通和互動交往,無法建立起與城市居民相融合的生活圈子,甚至會面臨一些偏見和歧視,主要表現為地域偏見、語言輕蔑、有意迴避、職業排斥和人格侮辱等。例如,在一家快遞公司工作的R所説,“同事知道我是蘇北來的,第一反應就是蘇北的人是不是都很窮啊,這讓我很尷尬……有些矛盾,可能這個地方真的不屬於我吧。”

四、促進“蟻族”社會認同的思考

(一)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促進和諧

政府作為城市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蟻族”“進程”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在考慮現實城市容量、承載力和城市發展潛力的前提下,把“蟻族”的城市融入問題放在社會和諧目標框架中,積極探索和科學規劃户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體制以及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提高其收入水平,提升其就業質量,提改善其生活狀況。

1.健全制度保障,創新社會管理。在享有社會資源和獲得社會機遇等諸多方面,户籍制附帶的就業、醫療、公共資源等方面的差別待遇成為“蟻族”的阻礙,表徵着對“蟻族”的社會排斥,影響其城市融入。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推動社會合理流動勢在必行。

蘇州市自20xx年起便開始推進居住證制度建設工作,以適應社會管理創新的形勢需要,積極保障大量來蘇建設者公平享受蘇州改革發展成果。居住證制度的實施,是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獲得融合共生的制度性保障,政府應以此為基礎,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增強“蟻族”社會認同。

2.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居者有其屋。政府要落實中央公共租賃住房政策要求,出台一系列加快推進公租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政策。條件允許的地方政府可以建造專門供“蟻族”居住的廉價公寓,按照大學宿舍的形式或居民區的方式來建造。除此之外,政府還應着力加強“蟻族”聚居區周圍的公共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如公園、公共交通、娛樂消費場所等。 20xx年底,為解決城市新人羣的居住難題,蘇州工業園區借鑑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管理經驗,推出優租房制度,為城市新人羣解決“蝸居”難題提供了一種解法。但房源有限,僅能解決部分“蟻族”短期住房需求,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快推進此類保障性住房建設。

3.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蟻族”職業認同。政府可以結合勞動力市場需求,對“蟻族”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蟻族”的就業能力、將失業“蟻族”納入城市社會救助保障範圍,使其在失業、住房、醫療等方面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二)加大社區支持範圍,增強社區歸屬感

社區是“蟻族”最為集中的聚居地,是“蟻族”社會支持系統的重要載體,也是落實“蟻族”社會支持工作的主要落腳點。然而更多的“蟻族”具有較強的“過客”心理,只是將租住的社區作為暫時的棲身之所,造成該羣體缺乏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活動的積極性。基於此,社區要組織多類符合“蟻族”需求的活動,促進“蟻族”在社區內的溝通和交流,社區要發揮在社會支持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保障“蟻族”應得的社會支持與服務,增強其社區歸屬感。

(三)提高非政府組織支持能力,助力“蟻族”城市融入

大部分“蟻族”城市的生活、行動得不到有效支持,挫敗感、焦慮感和被排斥感普遍存在於懷揣“城市夢“的“蟻族”中。一方面,非政府組織要拓寬社會服務的範疇,通過為“蟻族”開展職業安全與健康教育、提供法律援助、組織文化發展與休閒娛樂活動等方式實行各種福利服務和便民生活服務,滿足“蟻族”需求,使其得到生活幫助和心理援助,促進“蟻族”城市認同感。另一方面,非政府組織應充當政府和“蟻族”溝通的橋樑,向政府反饋“蟻族”城市融入困境和訴求的同時,向“蟻族”傳達政府的政策意圖,增進政府和“蟻族”相互理解。

(四)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加強社會的人文關懷

國學者岡瑟?舒爾茨所説:當德國需要大量外勞時,外來勞力被當成“客人”而受到主流社會的歡迎;然而,當德國的失業率上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之後,“客人”就被描繪成了“從第三世界到發達國家瓜分我們現有社會福利的入侵者”,排斥外來移民的社會輿論隨即佔了上風(李明歡,20xx)。

城市要積極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對“蟻族”的奮鬥精神、親情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給予充分肯定,形成各階層理解、關心、鼓勵“蟻族”的良好氛圍。城市要該以一份寬廣的心胸接納“蟻族”的到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不僅能夠體現

城市的襟懷與底藴,同時關係到城市良性有序發展。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説: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 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 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説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 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佔了 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人。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並沒有下降。在得到社會肯定和表彰的同時,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聖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範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公德形象大使。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用人單位喜歡招收有工作經驗的新員工,主要是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員工必須具備在完全社會環境下的生存和人際相關能力。

第二、員工對工作環境中的被管理狀況有基本的認識和接受度。

第三、具備基本的職業素質和工作技能。

這其實是通過閲人和經事來增加社會經驗,使得大學畢業生從完全學生狀態逐漸向社會人狀態轉變,以便進入用人單位後,能有更好的銜接和過渡。若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實踐和經歷,那麼畢業時照樣可以彌補上缺乏社會工作經驗這個空白,不一定要等到完全走出校門後才能積攢工作經驗。

在大學幾年的讀書期間,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社會化的工作經驗,只不過許多大學生沒有留意到而已,或者只是簡單化地看待這個問題。那麼究竟要如何創造有效的社會工作經驗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

一、參加社會公益性工作

例如尋求紅十字會員、青年志願者、社區義工等工作。這類工作一方面展現你健康積極的心態,證明你有顆願意幫助他人的心靈;另外一方面也是培養你的組織性和協調性,培養你如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二、參加著名公司的大型活動

現在許多著名的大公司都開始把各類宣傳活動由各類空中媒體轉移到消費者身邊,也就是從線上的品牌傳播轉移到線下的品牌關係建立。這類活動多為臨時性,需要大量的短期工作人員,作為課程不是很緊張的大學生,可考慮去多參加一些這樣的企業商業活動。

在這類活動中,大學生可充分感受到企業化事務安排的計劃性和流程系統性,事件計劃與實踐之間的緊密關係和差距分析,還有機會參與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要儘可能地與企業工作人員多接觸,感受他們的工作作風和處事方法。

三、爭取私人短期助理的工作

聘請私人助理在許多高級白領中蔚然成風,由於工作時間自由,工作項目簡單,較為適合在校學生擔當,這也是給在校大學生一個新的鍛鍊機會。

通過與在職人員的共事,貼身式地瞭解在職人員的工作方式,以及某些工作的處理方法。簡而言之,把在職人員當作一面鏡子,來對照自己在工作方面的不足之處。

現在大學生畢業之後就一步從校園跨到了企事業單位,中間沒有一個緩衝或學習的過程,導致許多大學畢業生還抱着學生心態到單位工作,缺乏應有的對人情世故的瞭解和對基本工作技能的掌握。這也是一些職場新人在工作不久後卻離職去讀研究生的原因,核心是因為想逃避。

逃避是消極的,積極的做法是在學校中就要有意識地去參與實踐,學會調整自己,思想彙報專題這才是良好的開端,只有這樣,才能規劃好未來的職業道路。

社會調查報告 篇7

利用今年暑假的時間,我們進行了一項社會調查,調查的對象是我校已畢業的部分學生。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想總結一下畢業生的經驗、感受,並以次為借鑑。

被調查人數共計376人,成功調查並記錄在案的的共188人。在18個區縣中,重點以朝陽、海淀、東城、西城、懷柔幾區。總體講,我院代表的調查人員表現優秀,圓滿完成任務。同時,調查中出現的問題也反映幾個方面的不足,找到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出入點,以便我們加強改進。

調查進行不順利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們掌握的畢業生信息不夠準確,使得我們在聯絡畢業生時遇到不少困難;二是時間安排不當,我們去採訪的時間有時會與對方的工作時間或活動相沖突,使得調查不能順利進行;三是畢業生所在地較為分散,調查時間緊迫;四是有些畢業生態度不佳,對我們這次活動不與以配合。雖然如此,這次活動收穫仍是頗豐的。絕大部分畢業生都能積極配合我們,反映了一些他們遇到的問題,正是我們在以後的社會交際中需要重視和注意的。

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第一,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欠佳,在日後的日常生活、交際中有待加強和學習;第二,缺乏社會經驗,在為人處事方面尚不成熟,處理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往往不得當。雖然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仍無法忽視那些值得我們驕傲的閃光點。參加調查的學生有着不畏困難的精神,敢於實踐,對工作充滿熱情,細心真誠。通過那些畢業生,我們認識到,在生活中吸取周遭人的經驗和閲歷,掌握一些社會禮儀的技巧是極為必要的。充分發揚我們自身的優點,取長補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我們對自己的將來充滿信心,也為以後真正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這次調查過程中,學院對我們的支持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沒有學校提供畢業生的資料,沒有學院老師的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我們就無法開展調查工作。在此,我們對給予我們莫大幫助的學院領導和老師説一聲:老師,謝謝您。

這次調查活動使我們的調查人員多了一次與社會充分接觸的機會,增強了在校生的社交能力及實踐能力。活動的成功,為我們下一次調查做了較好的鋪墊,為建設我院美好的明天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院團委

實踐部

XX年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