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草的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草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草的教學設計15篇

草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的:

①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到巴迪父母對兒子的兩種不同形式的愛和巴迪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②讓學生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評價方式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③重視學生的閲讀感受和體驗,倡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來。

二、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説父母不同的評價都飽含着愛。

三、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閲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教學過程:

一、藉助課題,複習回顧。

1、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知道:父母對“我”寫的第一首詩,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引讀課題)

2、從課題中,你發現了什麼?

二、創設情境,引起思辯

1、教師簡要介紹作者的文學創作成就。指出文中也講到“我”出版了一部部小説、戲劇和電影劇本。

作者簡介。

幻燈出示:巴德舒爾伯格: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美國好萊塢電影生產者班傑民舒爾伯格的兒子。所出版的作品有很多,有——《在濱水區》、《碼頭風雲》、《什麼使薩米逃走》、《醒着的夢》、《聰明的糊塗和糊塗的聰明》、《我喜歡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

2、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辯論:“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首先應當歸功於誰?

3、出示自學提綱。

三、研讀巴迪第一次寫詩的情景,品讀文本重點句子,感悟父母的`截然不同。

(一)抓住重點句子中的關鍵“言語形式”感悟媽媽的鼓勵。

1、重點句子交流。

(1)▲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

(從哪裏感受到了媽媽的鼓勵?重點“言語形式”把握: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真是……嗎?”的疑問,兩個感歎句。預設達到的理解:我的詩到底寫得怎麼樣?——一首相當糟糕的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你感受到了什麼?——這是巴迪的第一首詩,媽媽想鼓勵他多多寫作。)

(2)▲“親愛的,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

(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麼?你是從哪裏感受到的?如何讀?)

2、感受媽媽的評價帶給巴迪的心情影響。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小巴迪,聽到媽媽對自己的詩評價那麼高,你心情會是怎樣的呀?——那麼小巴迪的心情怎樣呢?仔細地到課文中去找一找、讀一讀表現巴迪心情的句子,並用曲線劃出來。”

重點句子交流:

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點頭告訴她這首詩確實是我自己寫的。

我簡直有點迫不及待,想趕忙讓父親看看我的詩作。(迫不及待是什麼樣子的呀?用你的朗讀讓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整個下午我都懷着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的到來。

將近七點鐘的時候,我悄悄走進飯廳,滿懷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親的位置上。(我為什麼會自信滿滿的呢?)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

3、幻燈出示句子,齊讀句子感受。

“同學們,讓我們在朗讀中一起去享受一下媽媽的評價帶給他的無限愉悦。”

(二)師生對話補白文本感對爸爸的提醒。

1、過渡語帶入爸爸回來之後的情境。

“快到八點鐘時,父親終於推門而入。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母親上前對父親説道:“親愛的,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想不到爸爸的評價居然是——

2、重點句子交流,理解爸爸的提醒。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父親把詩扔回原處。

“你猜猜巴迪的爸爸當時心裏會怎麼想呀?……爸爸僅僅是認為這詩糟糕才這麼説的嗎?”

3、交流朗讀。過渡語繼續情境。

“媽媽發現爸爸的評價和自己的完全不一樣,又站出來嚷開了:親愛的,我真不懂你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在你的公司裏。巴迪還是個孩子,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此時爸爸並沒有退讓,他的評價依然是——”

4、重點句子交流,師生對話補白中更深理解爸爸的評價。

▲“我不明白,”父親並不退讓,“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麼?”

“七八歲的小孩能寫出詩來已經很了不得了,你不鼓勵他,還這麼堅持説糟糕透了,你叫他以後還能寫出東西來嗎?……你為什麼如此堅決地不肯退讓,還這麼堅持自己的評價?”

5、如果你是那位父親,你應該怎麼説這句話,為什麼這樣説?

(三)討論:為什麼面對同一首詩,父母的的態度截然不同?

“原來媽媽的“精彩極了”是鼓勵我,父親的“糟糕透了”是提醒我,

交流思考。

四、抓住關鍵“言語形式”自讀感悟父母的評價對巴迪的影響。

“隨着巴迪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對他的評價依然是截然不同的。幾年後這種評價又帶給巴迪怎樣的影響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讀完的同學和四人小組裏的夥伴討論一下,你讀懂了什麼?”

1、重點句子理解交流

▲幾年後,當我再拿起那首詩,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相當糟糕的詩。(我理解了爸爸的批評是實事求是的,是謹慎的。)

▲“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還一直在寫作。”(母愛的力量是我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寫得不怎麼樣,但還不是毫無希望。”(他批評我,但也給了我希望)

▲根據父親的批語,我學着進行修改。那時我還未滿12歲。(批評的話儘管不中聽,但忠言逆耳利於行。爸爸的批評讓我懂得去修改文章,使作品越寫越好。)

2、穿插小結

3、自然感悟基礎上找文本重點句子。

“同學們,巴迪成名之後才理解到你們剛才説的這些。到課文中去找找他是怎麼説的?”

4、出示句子,朗讀。

“一個作家,應該説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5、“自己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裏,你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又有什麼更深的理解呢?”

6、交流小結:“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們的成長,既要聽動聽的讚美,也要聽聽批評和警告。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儘管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出發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啊。作者也從心底裏感悟到了。到課文中找找作者是怎樣説的?——”

7、學生齊讀句子,出示感悟:

“我從心底裏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8填空小結、提升認識。

“精彩極了”是母親對孩子的(),母愛像(),它()。

“糟糕透了”是父親對孩子的(),父愛像(),它()。

9、小結

五、解讀自己的生活,豐富延伸愛

1、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愛,你有過嗎?説説看。

如果説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2、一首小詩,獻給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讀,結束愛的行程。

六、拓展作業

1、拓展閲讀:《父愛,在拐彎處》、《背影》

思考:這三篇文章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預習本)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並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一個片段。(作文紙)

草的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語文教學中存在一種弊端,就是“滿堂灌”。一般的語文教師象“廣播員”,照本宣科,從頭講到尾,學生聽得懨懨欲睡。好一點的語文教師象“相聲演員”,口若懸河,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其共同點是,把一篇課文,掰碎了,嚼爛了,餵給學生,而學生卻不會自己吃,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都很差。這是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根本原因。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實行“啟發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啟發式不等於提問式、問答式,關鍵在於要着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逐步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解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這篇課文寫了什麼,而且應該讓學生知道是怎麼寫的,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寫。

本教案就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重點,深入淺出,細緻分析,整體把握,一定要避免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不得要領。第一部分要詳講,第二部分可略講。

【導語設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一定會由許多趣事,令人回味無窮。你能講一講你的童年趣事嗎?(指名幾個學生回答)下面讓我們來學習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寫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這個集子的名稱就很有藝術性,“朝”本來是指什麼,這裏指什麼?(早晨,童年)“夕”本來指什麼,這裏指什麼?(晚上,成年或老年)

【解題思路】

首先,看看這個題目有沒有主語?

(省略了“我”)

其次,根據題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動範圍在哪裏?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再次,想一想,作者會從哪幾個方面去寫。

(找幾個學生回答)

從題目的示意中可以看出三點“可能”:

第一,可能告訴我們百草園是怎樣的一個園子,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百草園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二,可能告訴我們三味書屋是怎麼樣的,魯迅先生小時候在那裏學習情況如何;

第三,還可能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樣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

《我的老師》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是寫作者小時候的事情,時代背景有何不同?

(一個是解放初,一個是清朝末年)

【朗讀設計】

1、範讀。

(如有錄音帶就放錄音帶)

2、指名幾個學生分別朗讀。

(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反覆朗讀)。

3、體會上面的猜測對不對,以加深對審題的認識。並思考如下問題:課文分為幾部分?你對“百草園”的印像如何?

(朗讀完後,找幾個學生回答。對第二個問題不要求答案一致。)

【講讀設計】

一、分析“百草園”部分

“百草園”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荒涼的園子,似乎連花也沒有一株。但是,我們讀了以後並不覺得荒涼,而是覺得十分有趣,這是為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麼寫。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百草園”?

(1~8)

2、從哪些方面寫的“百草園”?有什麼變化?

(按四季變化來寫,先寫春、夏、秋季,後寫冬季)

3、第一自然段寫了些什麼?

開門見山點題。

為什麼用“相傳”二字?

(不肯定,可能是小孩子自己取的名字)

為什麼會賣?

(因為他家後來破落了,一家人離開了故鄉)

“那時”、“現在”兩個詞,在這裏的作用是什麼?

(交代了時代的變化)

那時──,我的樂園;現在──野草。

“似乎”與“確鑿”連用,不矛盾嗎?

(真不相信,“我的樂園”怎麼只有些野草呀?!所以作者用了“似乎確鑿”。越是不相信它有這麼大的變化,越是説明“我”對百草園的熱愛和懷念。)

百草園裏“只有一些野草”,為何“卻是我的樂園”?下面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樂園”的。

4、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春、夏、秋季的百草園的?(2~8)寫了些什麼?

⑴先朗讀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二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中心句是什麼?

(單是……無限樂趣。這也是本文的“文眼”所在。)

寫了些什麼?有什麼變化?

“不必説……也不必説……”

(略寫,但很生動)

記敍的次序和方位怎麼樣?記敍的對象又有什麼區別?

“不必説”:方位──地面上。次序──由低處到高處。對象──植物。

“也不必説”:方位──空中。次序──由高處到低處。對象──動物。

“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紅的”是什麼語法成分?

(定語)

“鳴”是什麼用法?

(動詞作形容詞用,作狀語)

動詞跟名詞的搭配有何特點?

(非常恰切:鳴蟬──長吟;黃蜂──伏;雲雀──竄)

本段着重寫的是什麼?

(泥牆跟──無限趣味。緊扣題目)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以點帶面,局部代表全局,整個百草園更是──趣味無窮)

寫了些什麼?有什麼趣味?

(動物,植物,我的活動)

“低唱”、“彈琴”是什麼修辭手法?

(擬人)

在泥牆跟一帶的描寫與前面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插寫了“我”的動作)

寫這些有什麼好處?

(少年的“我”對大自然裏的東西的熱愛)

有什麼特點?

(細膩的動作描寫:翻,按,拔,摘)

你讀了這一段是不是覺得有趣?再讀一遍。

⑵第三自然段是過渡,承上啟下。

⑶第四、五自然段寫了什麼?

(聽長媽媽講故事和得到的教訓)

⑷第六自然段寫了什麼?

(寫“我”的心理活動)

“覺得做人之險”是他小時候的想法嗎?

(不是,是指1926年的黑暗時代,魯迅所處環境的險惡)

寫“美女蛇的故事”有何深意?

(實際上是用“舊事”來諷刺“時事”,向敵人猛投一槍)

5、冬季的百草園怎麼樣?

(比較的無味)

真的“無味”嗎?

(不下雪就無味,下雪就有味: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着重寫捕鳥的過程。寫得生動有趣。)

第七自然段寫的什麼?有什麼特點?

(捕鳥的經過)(動作描寫)

哪些詞描寫捕鳥的動作?

(掃開,支起,撒,系,牽着,走到,拉)

這些動作能否顛倒?

(不能。因為它是捕鳥的連續性動作)

捕鳥是否有趣?

(再讀一遍)

那麼寫百草園突出了什麼特點?

(有趣──樂園)

第八自然段寫了什麼?有什麼作用?

(潤土的父親)(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對勞動者的智慧的崇敬)

二、學習“三味書屋”部分

1、朗讀這一部分,並思考:這一部分主要是寫什麼?

(讀書生活)

2、第九自然段寫了些什麼?

(要去讀書了)

這一段的.作用是什麼?

(過渡)

哪些詞句表達了“我”對百草園依依不捨的懷念之情?

“不知道”表明什麼?

(小孩不懂事)

“最嚴厲”表明什麼?

(封建時代書塾令人生畏,對兒童沒有吸引力)

三個“也許”和兩個“我的”表現了什麼?

(對百草園依依不捨的懷念之情,正反映了“我”對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熱愛。)

3、第十自然段寫了什麼?

(學校,環境──竹門,匾,畫)

這些陳設使我們有什麼感覺?

(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冷清)

突出寫這些有何用意呢?

(這樣一個環境,正好和百草園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越是寫三味書屋的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就越是突出了百草園生活的樂趣。)

你覺得那裏的學習生活會怎麼樣?

(很枯燥,很單調)

4、第十一自然段寫了什麼?

(老師和我的態度)

5、第十二──十六自然段寫了什麼?

(學習情況)

學習方法怎樣?

(極其死板)

學生向老師提問題,老師是什麼態度?

(很不高興,有怒色)

教師的態度説明什麼?

(這是對封建學校學習方法的真實寫照。那時的學習方法是極其死板的。)

學習內容是什麼?“只”表現了什麼?

(非常單調)

學習內容説明什麼?

(無用、乏味、難懂、庸俗)

6、第十七──二十三自然段寫什麼?

(我在學校的表現)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做些什麼?

(一是到後園裏玩,一是畫畫兒)

作者寫這些是什麼意思?

(對這種學習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描寫後園用了哪些動詞?

(爬,折,尋,捉,喂)

7、為什麼要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放在一起寫?

(互相映襯,鮮明對比)

三、討論

為什麼作者把一個荒涼的園子寫得這麼生動有趣?

(魯迅在這篇有名的散文裏,以生花的妙筆,充分地描繪了自然的樂趣,把一個荒涼的普通的百草園寫得花團錦簇,有聲有色,刻畫了天真無邪的兒童心理,所以特別能夠吸引人,特別感人。)

這麼寫的用意是什麼?

(任何人寫文章都是有感而發。這篇文章裏,魯迅表達了酷愛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封建教育的憎恨和批判。)

【寫作訓練】

1、請把“菜畦、石井欄、皂角樹、桑椹”分別寫一段話,要突出“趣”字。每組寫一種,集體討論,派代表上台發言。

2、記一次春遊或秋遊(題目自擬)。

草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學習課文細緻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3、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了解和學習寫景的基本順序和常用修辭手法;

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難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謠、童年的小夥伴、童年的小祕密、童年的故事是我們記憶中的珍寶。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他46歲的時候,回憶起自己童年時期的往事,寫下了一篇優美散文,字裏行間藴含着作者純真、質樸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伴隨這首優美的樂章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

二、背景知識

1、作者介紹

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文學創作,家庭背景,名言,獲得的評價)

2、關於《朝花夕拾》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選自哪裏? 《朝花夕拾》

為什麼叫《朝花夕拾》?誰來介紹一下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含有比喻的意思,指直到中年以後,才在回憶中把青少年時的事情寫出來

3、解題

魯迅的童年有哪些珍貴的回憶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到這個課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用了介詞“從……到……”,大家想一想,我們從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呢?

兩個介詞點明瞭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範圍。

寫了兩個地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先寫了百草園,再寫了三味書屋

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分別是什麼地方

百草園,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後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裏讀書。

三、整體把握

哪些段落是寫百草園的呢?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

明確:1-8段

1、百草園在我心中是什麼地位呢?最關鍵的是哪一個句子?

“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那時”指什麼時候?

2、“樂園”樂在何處呢?請快速閲讀課文找出依據來

A、有趣的景物;

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

C、有趣的活動——雪地捕鳥。

百草園是樂園體現在這三個方面,你覺得哪些方面最有趣呢?

四、品味感悟

(一)有趣的景物

1、 我們來聽聽第二段的範讀錄音,請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你認為百草園裏哪些景物寫得最生動?為什麼?

2、 學生自由發言

提示要點:詞語方面抓住事物的特點

描寫角度方面形、聲、色俱全

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4、這一段寫了這麼多的景物,重點是寫哪個地方的景物?

泥牆根一帶

用了一個怎樣的句式把它們連綴起來?

(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有……)

(1).“不必説”之後寫了哪些景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

都是靜物

(2).“也不必説”之後寫了哪些景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鳴蟬、叫天子、黃蜂

寫的都是動物

由此可見“不必説……也不必説……”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呢?

景物到動物

大家再仔細觀察觀察,從菜畦到桑葚,在空間高度上有什麼變化呢?

從低到高

“也不必説”後,鳴蟬到叫天子呢

從高到低

5、“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有……”中,哪個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單是……就有……”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我們來看,泥牆根一帶依次寫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麼順序呢?

從動物到靜物

6、用“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有……”這個句式有什麼好處呢?

體現有趣的景物很多,

7、能否模仿課文,用這個句式來寫一寫我們美麗的校園呢

討論,交流

老師也寫了一段,大家來看看

不必説明亮整潔的教室,乾淨舒適的食堂,氣派漂亮的塑膠操場,也不必説優美動聽的音樂鈴聲,精彩紛呈的閉路電視,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單是新天地廣場一帶就有無限風光.

(二)、

1、百草園中還有什麼值得“我”“樂”的呢?

冬天雪地捕鳥

2、請同學們默讀第7、8兩段,填寫下表

時間:

條件:

方法:

收穫:

經驗教訓:

3、下面這段話中準確描寫了捕鳥的一系列動作。你能否複述一遍呢?

_____一塊雪,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____些秕穀,棒上_____一條長繩,人遠遠地______着,_____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______,便_____了。

4、朗讀,注意重音(準確生動的詞要讀重音)

(三)

第一部分除了寫百草園的有趣景物,捕鳥,還寫了什麼?

美女蛇的'故事

大家想想,寫這個故事有什麼好處?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色彩

五、總結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這麼有聲、有色、有趣、有味, 而實際上百草園是個什麼樣子呢?

老師找到了一些百草園的照片,大家來看一看,

從照片上看,你覺得百草園真的那麼有趣嗎?

其實很普通

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講了: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是荒園

1、既然這只是一個只有野草的荒園,為什麼作者把它看作是“樂園”,而且寫得這麼有趣?

明確:作者很懷念在百草園的生活,這是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回憶是美好的,

2、從中也可以看出童年的魯迅是怎樣一個孩子?好奇,熱愛自然

這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有沒有影響?

3、作者把平凡的事物寫得如此生動,在寫作方法上有什麼特點呢?

生動的語言

清楚的層次

觀察地仔細

真摯的感情

六、拓展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童年時美好的記憶,魯迅先生的百草園肯定也勾起了同學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能否説説你心中的那個“百草園“那些趣事呢?

七、作業

寫一篇隨筆《童年趣事》

八、教後感

本次公開課,我選擇的是老篇目,我在教學設計時着重考慮的問題就是老篇目新教法,上出新意。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的:首先,讓學生深入瞭解寫作背景。由於預備班的學生接觸魯迅的作品很少,對魯迅的思想沒有深入的瞭解,我不置了學生上網和參觀魯迅公園收集資料,做關於魯迅的知識小報。學生們做的很不錯,大部分小報都是有質量的,這樣學生對本文的背景知識有了較深的瞭解。第二、我自己也參觀了魯迅紀念館,觀看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模型,並實地拍了不少照片,這些圖片極大的豐富了課件的容量和可感性。第三、我精心準備了課件,使課件不是侷限於代替板書,而是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從背景音樂的挑選到動畫的選擇,從參考圖片到幻燈片的配色設計,都作了精心的考慮,使之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第四、在課堂中設計一些學生活動,如朗讀、討論、即時造句等,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鞏固了課堂知識,還使課內知識得到遷移,培養思維活力。

從課堂中看,課前的精心準備體現出了很好的即時效果,從課堂問答和反饋來看,學生思維活躍,思路敏捷,積極性高。但是課後反思,也發現一些不足,比如,課堂節奏把握還不是非常準確,後面的一個問題還可以更深入的探討和品讀,這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的改進。

草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資料,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後,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後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

宿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着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藉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範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悦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裏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麼新的發現?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麼新的發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現,自由表達。

7、啟發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後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於春天的詩。

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繫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

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榮;平舌音:菜

宿

。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複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迴指導。

草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3、理清課文的線索,理解課文緊扣線索安排情節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的線索,理解課文緊扣線索安排情節的寫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學指導法、自讀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翻開歷史的畫卷,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和戰士用生命換來了今天我們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環境,今天我們所學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讀到的富有頑強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滾着晶瑩露珠的草,而是爭奪紅軍戰士生命展現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二、簡介文章體裁和作者:

1、本文是小説體裁,小説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

2、作者是王願堅,山東省諸城縣人,當代作家。創作《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説。本文是作者從1976年底到1977年7月連續寫的十篇以長城為題材的短篇小説中的第四篇。

三、識記生字、生詞。

焦灼(zhuó)踉踉蹌蹌(liàngqiàng)愠怒(yùn)

霎那(shà)蔫巴(niān)抽噎(yān)

四、整體感知悟精神:

1、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用簡要的語言概述這篇課文主要內容

五、抓住線索理情節:

1、戰士誤食野草班長摸黑報告(開端)

2、撇開毒草忙救人引出擔架設懸念(發展)

3、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顧安危嘗毒草(發展和高潮)

4、平易近人議吃草啟迪戰士悟真理(結局)

六、學生劃出對楊光和副主席描寫的語句:教師重點分析第三段,提問:

1、當楊光得知擔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時,他有哪些反應?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些反應的?

2、作者寫周副主席嘗有毒野菜時,運用了哪些描寫詞語?有什麼表達作用?

3、思考:楊光發現擔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後,心理活動怎樣?把描寫楊光心理活動的詞圈出來。

明確:動作描寫有“舉起”、“看了看”、“放進”、“咬下了”、“閉住”、“抖動”、“吐掉”等;神態描寫有“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充分表現了作為紅軍革命領袖的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對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極端負責,無比忠誠的高貴品質和非凡氣質。

心理描寫先是“立時驚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對周副主席的招手,楊光又深感“不安”;當眼見周副主席病得十分嚴重時,楊光“大吃一驚”,“覺得心頭像刀在絞”,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形象而細膩地描繪了二班長楊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複雜的感情變化過程,最後聚焦到對周副主席病體的關切和憂慮,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對周副主席的愛戴和敬重之情。

七、探究:課文中有些話看起來平淡無奇,仔細想想又覺得餘味無窮。閲讀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樣的感受?

1、(他的)語氣裏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想起這些草,懂得這些草;就會看到:我們正是因為吃草吃得強大了,吃得勝利了!”

2、就在這一霎,他看到了偉大戰士的那顆偉大的心。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第一句中兩個“就會”強調了青年一代繼承併發揚革命傳統的必要性,強調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對於壯大隊伍、克敵制勝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個“偉大”指周副主席是“全軍都敬愛的人”;後一個“偉大”,指周副主席關愛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視困難、藐視困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以及善於引導、啟迪紅軍戰士的高超領導藝術。

八、思考:課文以“草”為題目,有什麼含義?

課文以“草”為題目,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説的線索,還以此引發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去創造更美的生活。

九、小結:

1、理解正文前的引文中的“最甜”一詞的雙關義明確:“最甜”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去創造更美的生活。

2、全文以“草”為線索安排故事情節:紅軍戰士誤食毒草草而中毒——周副主席辨毒草、嘗毒草——周副主席議吃草、紅軍戰士悟真理。這樣寫,結構緊湊,脈絡分明,有力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表現了小説的中心意思。

3、體味生動、準確的語言:找出文中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説説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有什麼作用?

十、拓展練習

從課文提供的材料想開去,以“説吃草”為話題,談一點或幾點自己的看法,與同學交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憶苦思甜,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

2、從周副主席嘗毒草、議毒草,學習他的高尚人格、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閃光的辯證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學會識別無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護自己,戰勝困難。

4、今天,人們已解決了温飽問題,過上了小康生活,開始以吃野菜這時尚,這是物質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表現,體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

5、魯迅先生曾説:“我好象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當做是人民大眾的“孺子牛”。從牛感受魯迅先生倡導的奉獻精神。

十一、作業設計:

選擇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過富有個性的語言、動作、和神態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板書設計]:

“草”為線索——紅軍戰士誤食毒草草而中毒——周副主席辨毒草、嘗毒草

——周副主席議吃草、紅軍戰士悟真理。(結構緊湊,脈絡分明)

草的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草塘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激發學生情感。

2. 學習課文描寫景色優美的詞句。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草塘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教學準備:

相關的教學課件 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北大荒的資料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2課《可愛的草塘》。

(出示課件:課題)

師:齊讀課題。

師:這篇課文寫得很有意思,大家預習了嗎?

師:你把課文讀了幾遍?請告訴我。

(師指名回答)

二、感受豐富物產。

師:既然同學們預習了這麼多遍,那一定能發現,課文哪些事寫得很有趣,請找找看,用鉛筆作上記號。

(生找,師巡視)

師:找到了嗎?誰來説説?

(指名説、讀)

師:剛才同學們談到逮野雞、追狍子、手抓魚這些事,有意思極了。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些事?

(指名説)

師:請看屏幕,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句俗語,好嗎?

(點擊課件:俗語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俗語以後,你有什麼疑問嗎?誰來説一説?

[師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用棒子能打到狍子?為什麼用瓢能舀到魚?野雞真的會飛到飯鍋裏嗎?]

(學生彙報,師加以評議)

師:從這些彙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誰來説?

(物產豐富)

師:老師課前也查閲了一些資料。請看屏幕,這是老師從網上下載的有關北大荒物產的畫面。(點擊課件:一組從網上下載的北大荒的物產圖片)

師:看完圖片,老師在想,如果我們也生活物產豐富的草塘邊,那麼你是喜歡在冬天的雪地裏打狍子、逮野雞,還是喜歡在春天裏用瓢舀魚呢?誰來説?

(指名説)

師:真沒想到,一句短短的俗語,會給課文增添了無窮的情趣,那麼,關於俗語,你還知道哪些呢,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指名説)

師:這裏,老師也想給大家介紹兩句俗語,可以嗎?

師:請看屏幕,一起讀讀第一條。

(點擊課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生齊讀)

師:這句俗語你們常聽誰説起?

師:能學學他説這話情景嗎?注意語氣,動作。

師:看第二條,一起讀。

(點擊課件: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生齊讀)

師:這一句是講蘇杭像天堂一樣美好,要是我們説草塘也像天堂一樣,該怎樣説呢?誰來?

(上有天堂,下有草塘。)

師:説得真好。請同學們一起響亮地説一遍。

(生齊説)

三、欣賞景色優美。

(一)學習寫草塘美景的句子。

師:同學們,如果草塘光是物產豐富,能稱為天堂嗎?

師:那課文還寫了草塘的什麼特點?誰來説?

(指名説)

(師板書:景色優美)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找找看。

(生讀書,師巡視)

師:找到了嗎?誰來説説?(第5和18自然段)

(指名説)

師:請看屏幕。(點擊課件:這麼大這麼美跟藍天相接。)

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句?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

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讀得很投入,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説、評、讀)

師:聽你們朗讀真是一種享受啊!(點擊課件:恢復整段話)同學們,這段話寫得很美!哪一位同學願意把這一段話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呢?(生站起來後)最好能用你的朗讀把大家都帶到草塘去遊覽一番。老師給你配上音樂,讓你的聲音變得更美,可以嗎?

(生配樂讀)

師:讀得相當不錯,想聽聽老師的範讀嗎?請看屏幕,一邊聽範讀一邊欣賞草塘的美景。

(點出草塘美景課件和範讀)

師:看了像天堂一樣美麗的草塘,你想説點什麼呢?

(指名説)

師:是呀,草塘太美了。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塘去吧!

(生配樂感情齊讀)

(二)學習寫小河美景的句子。

師:聽了同學們聲情並茂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生:現牛羊)現草塘的美好畫面。

(非常興奮地)同學們快看哪,在那茫茫的草塘上出現了一條清凌凌的小河。(點擊課件小河圖及文字)

這裏的天,這裏的草,這裏的水,如詩如畫,此時此刻,還需要説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吧!

注意朗讀提示,請再讀一遍。(生齊讀)

四、總結課文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為什麼説草塘是可愛的'?誰能概括地説説?

師:能用上關聯詞嗎?

五、作業 設計

師:這篇課文描寫的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況呢!今天的草塘變得更美麗、更可愛了。同學們想去看看嗎?

師:(點擊課件)今天的作業 一:上電腦課時,請電腦老師幫助到網上去看吧,網址是:

作業 二: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編一句俗語,寫一點感受,設計一句廣告詞,畫一幅畫)

板書設計 : 22 可愛的草塘

物產豐富

風景優美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的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讚美之情。課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即呆膩驚喜讚歎愛戀。本節課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讀、評、議,讓學生理解草塘的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及作者對北大荒的讚美之情。在教學過程 中,注重學生知識聯繫,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各環節的銜接不夠自然,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足。

草的教學設計7

《草船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課文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為了切實落實好“生本高效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我在備課時深刻領會教材,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出發點,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儘量考慮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活動的開展。

一、我首先“從題入手,因題質疑”

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由課題展開思考,設疑。師:看了《草船借箭》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質疑:“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誰用用草船借箭”?“為什麼用草船借箭”?為什麼説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騙”箭?等等。用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題的能力,教師從中尋找有價值的問題,確定教學活動的重點。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解決,學生的積極性高漲,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課堂中我利用導學案教學

小組合作研讀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內心,感知人物形象:在學生彙報到通過三天之後的漫天大霧,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時,我讓學生探究,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説説看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那麼,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從而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與魯肅的老實忠厚。體會周瑜的妒才陰險與諸葛亮的機智、胸有成竹。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的時候,議論紛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此時,課堂的氣氛達到了最高點。學生不但對曹操這一人物形象更加了解,而且深化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認識。最後引導學生總結了本課無論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妒才陰險,還是魯肅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謹慎多疑,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語言描寫中體會到的。這也是《三國演義》刻畫人物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通過語言,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內心。

三、在“自主閲讀,合作探究”這一環節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還採用了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有預設的問題,如“草船借箭為什麼能夠成功?”“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如果這些問題學生能夠提出最好,如果學生提不出我就一此問題作為切入點,()引領全班學生交流。突破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我覺得這是體現生本高效課堂的個關鍵所在。

反思自己的教學最大的疑惑是:對於這片篇幅較長的課文來講,如何把握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深度與朗讀訓練到位的統一?這還需要自己在日常教學中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總之,我認為課堂上應該力爭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語文綜合素養,重視探究性閲讀過程的引領和指導,並抓住幾個主要問題,適時,適當,引導學生感悟隱藏其中的深刻內涵,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透徹,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更準確。只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在每一節課堂都有所收穫,有所提高,“生本高效”才不會是空話。

草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具體生動地寫景狀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品讀文章精煉生動的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對比中體味魯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品讀文章精煉生動的語言。

2、在對比中體味魯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學習生活。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屏顯播放歌曲《童年》開頭片段)

聽到這首歌我們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的生活是多麼自由自在。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魯迅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一起循着先生的足跡,走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進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

引導學生從作者姓名、籍貫、身份、代表作、作品風格等五個方面介紹作者。

二、走進文本,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

2、掃除文字障礙。學生提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討論解決,重點識記。

三、交流感受,質疑問難

1、讀過文章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也可以説説你對文章哪個地方有疑惑。

2、學生談初讀感受或提出疑惑。

小結:這麼短的時間,就有這麼深刻的見解,很為你們高興。大家都很善於思考,你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相信這節課我們會解決這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品味賞析

1、(由學生的感受引入主問題)剛才有同學説百草園很好玩,有同學説三味書屋後面的園也很好玩。如果你就是魯迅,你喜歡哪個地方的生活?為什麼?跳讀課文,用批註的方式寫出喜歡的理由。

2、學生依例自主閲讀、批註,教師巡迴指導。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意見。

4、全班學生共同交流。

小組發言人代表本組發表意見。

答案預設:

喜歡百草園的生活。原因有:

(1)百草園的景色很美。

①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品析第二段,反覆誦讀,感受美景、品味雅詞。

如:A、“碧綠”“紫紅”寫出了繽紛的色彩;

B、“光滑”“肥胖”“輕捷”寫出了有趣的情狀;

C、“長吟”“低唱”“彈琴”給人聽覺上的愉悦;

D、“又酸又甜”寫出了充溢於口的味覺感受;……

②教師引導:魯迅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是覆盆子、桑葚,你們小時候最喜歡吃什麼?從吃的零食方面,學生把自己的童年與魯迅的童年進行比較,總結出自己生活的富裕。

③百草園有美麗的景色:絢麗多彩的顏色,悦耳動聽的聲音,活靈活現的情狀,新鮮美好的味道。下面我們大聲齊讀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百草園這有聲有色、

有趣有味的美景。(學生齊讀)

(2)百草園的事很有趣。

引導學生對聽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鳥兩件事簡略品味。美女蛇的故事可讓學生複述。

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

(1)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並指導朗讀。學生可能回答的原因有:

①“我”對“三味書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從“我”問老師何為“怪哉”的奇思妙想,從“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子書”“人聲鼎沸”的熱鬧讀書場面,從先生“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的略帶迂腐的神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三味書屋的風趣和快樂。品味語言:“人都到那裏去了!”(通過句末用歎號而不用問號,來揭示先生外嚴厲內温和的性格,並讓學生模擬朗讀體味。)

②三味書屋的學習雖然枯燥,它後面的園卻可以玩。如:爬上花壇折臘梅、攀上桂樹尋蟬蜕、捉了蒼蠅喂螞蟻。都讓人感受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仍然是充滿了童趣和歡樂的,這與“百草園”的快樂自由是相連貫的。

③上課時老師自己讀書入神,學生可以玩紙盔甲、畫畫。

引導: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中,魯迅都是在玩嗎?雖然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魯迅還是很勤奮的,你從文中那些句子看出來的?

(2)如果沒有學生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可引導“你為什麼不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引導學生把少年魯迅的讀書情況與自己的的讀書情況進行比較。

答案預設:少年魯迅在私塾的學習生活枯燥無味,上課就是死記硬背;還只能學語文這一門學科;畫畫還要偷偷摸摸的;問個問題老師不但不答,還要捱罵。現在上學比較有趣:可以問問題,不用死記硬背。老師對我們很和藹,還有許多有趣的科目,像音樂、美術、體育。還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學校課程來上。

5、比較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生活的異同。

(小組討論後各抒己見,説“異”説“同”都行,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預設:

①“同”——都是兒童之樂,都表現出兒童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草木蟲鳥的獨特感受、對有本事的人的某種崇拜、對自由歡樂的追求、對成人世界的無知,等等。

②“異”——百草園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樂土,三味書屋是嚴肅凝重的學堂;百草園之樂源於自然的厚賜,三味書屋之樂源於對知識與快樂的追求;百草園生活可謂“快樂無極限”,三味書屋裏只能暫借片刻逍遙;百草園裏有樸素自然的情趣,三味書屋裏有於平淡中開掘的美好情調,等等。

五、聯繫生活,體驗反思

不論是百草園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都是魯迅先生難忘的童年記憶。請同學們以《難忘童年那段記憶》為題,説一説自己童年的故事。

草的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準備:

一、複習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前面剛剛學過的幾首古詩嗎?誰能背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學生背,略。)幾位同學都背得這麼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草》。這首詩摘選於《賦得古草原送別》的前四行詩句。

出示燈片1

唐代 白居易

離 離 / 原(yun) 上/ 草,

一 歲( su )/ 一 枯 / 榮。

野 火 / 燒 / 不 盡 ,

春 風/ 吹(chuī)/又(yo)生。

2、這首詩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寫的。(領讀題目和作者。)

這首詩有4個生字,大家看拼音,讀一讀。(學生拼讀,指明讀。)

二、聽錄音朗讀課文 (師:在燈片標出讀法。)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是寫什麼的,哪些地方看不懂。

(這首詩是寫草的。是從題目看出來的)

2、這首詩是寫哪兒的草呢? 請看“離離原上草”中的“原”字。誰能用“原”這個字組個詞?(原因 原來 高原 草原原子彈 原人)

小結:嗬!同學們知道的還不少!請想一想,“離離原上草”的.“原”是指黑板上的哪一個詞語?(草原)大家同意嗎?是的 。/Article/List/List_l這裏的“原”就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3.問:草原上的草長得怎樣呢?出示一幅“草原圖” (指名回答)

(草原上的草長得很高,很密。 茂盛,一棵挨一棵。綠油油的,一眼望不到邊。)

小結: 説得大美了。聰明的同學們看了這幅圖,一定知道

“離離”是什麼意思了。誰説説?(就是草長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老師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説説。)

4、看第二句“一歲一枯榮”。誰能用“歲”説一句話?(指5、名6、回答)

( 剛才有同學説的句中都有“歲”字。他今年8歲了,也就是説,他從生下來到現在幾年了?8歲是8年,1 歲就是 一年。)

問:一年有幾個季節?(春 夏 秋 冬)一年四季草有哪些變化呢?出示四季草圖(指名説説)

小結:小草一年當中,有兩次明顯的變化,綠一次,黃一次。

春夏長得茂盛,秋冬就枯黃了。“一歲一枯榮”就是一年當中,草茂盛一次,乾枯一次。

7、再看“野火燒不8、盡”這一句。“燒不9、盡”就是燒不10、完!

問:“盡”就是完的意思。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葉都凍死了,枯黃了,大火一燒燒得乾乾淨淨,白居易為什麼説燒不盡呢?學生看圖疑思。

出示一幅“火燒圖”(地下的草根沒燒着,所以説沒燒盡)

出示一幅“草根圖”

11、學到這兒,12、我想同13、學們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誰能把第四句的(春天來了,14、春風一吹,15、小草長出來了。)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朗讀這首詩。

總結:同學們,大火燒得那麼厲害,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小草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們覺得小草頑強嗎?正因為小草的生命力很頑強,白居易才寫詩讚美它。

2、全班用讚美的語氣讀全詩(配樂);分角色讀,3、找一名4、讀一、二行,5、女生讀第三行,6、男生讀第四行; 自由讀; 會背的站起背。

3、以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看誰背的好,各組評出兩名優勝者;參班裏賽,評出“之星”和“小標兵”。

4、同學們,放學回家誰願意背給媽媽聽?現在請“朗誦小標兵”表演,我當你媽媽,你背給我聽聽好嗎?想想,到了家裏該怎麼説。

(師:我女兒真能,老師剛教完就會背了。)

5、願意背給奶奶聽?(指一名學生到前邊來)現在,我當奶奶。你奶奶沒有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師:後面兩句我聽懂了。你看俺孫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奶奶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哪有錢上學啊!)

6、請同學們跟着錄音唱“小草”的歌曲。

結束語: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同學們,放學回家後請把《草》這首古詩背給家裏的人聽。

草的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瞭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理解禮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掛圖、用紙包着的神祕禮物;彩色膠帶、色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我喜歡......我會......》,結合幼兒用書中的資料,請幼兒想想自我對喜歡的人會做什麼,與圖中是否一樣。

2、告訴幼兒,教師今日收到一個神祕禮物。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祕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裏面是什麼。

3、打開神祕禮物,讓幼兒體驗裏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的`驚喜或遺憾的心境。

4、與幼兒一齊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境是什麼樣的。

(3)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景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5、引導幼兒聯繫自我的經驗,談談自我想給誰送禮物。

6、將幼兒分組,採用不一樣材料做“禮物大包裝”。包裝好禮物後能夠幫忙他們寫好卡片,然後將禮物分送給自我喜歡的人。

草的教學設計11

井陘縣西山北路學校

高玉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認識並會寫“枯、榮、燒”

3、能説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意思。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蒐集白居易的生平,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的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同學們邊聽邊猜一猜這首歌曲寫的是哪一種植物?

師:同學們知道這首歌寫的是什麼植物嗎? 生:小草

師:雖説它沒有花香,可綠化環境少不了它的身影,雖説它沒有樹高,可祖國大地到處是它的足跡。同學們知道古詩《草》是誰寫的嗎?

生:白居易。

二、作者簡介 師:對白居易你有哪些瞭解呢?

生: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主要作品:《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師小結:同學們知道的真多,真了不起。

三、寫作背景

師:同學們知道當時他是怎麼寫出這首詩的嗎?

生:這首詩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白居易當時十六歲。這首詩是應考之作,按科舉規定,凡限定的試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跟詠物詩相似。

四、初讀古詩

導語: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是如何描寫小草的。

1、聽朗讀。

2、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古詩。

(引導: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古詩,一定要讀準字音哦。) ①學生自讀②指名讀③齊讀

3、讀出詩的節奏。

(引導:同學們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出古詩的節奏。請同學們看着節奏圖,自己試一試。)

①學生自讀②指名讀③齊讀

五、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師:本課有三個生字,同學們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在小組裏自學一下生字。

2、全班彙報 (1)學習枯字

生1:枯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大家在寫的時候先寫木字旁,再寫古。生2: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記枯,古代的古加上木字旁就是枯。枯,枯萎。小草枯萎了。

生3:也可以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記,姑姑的姑把女字旁換成木字旁就是枯。枯,枯井。

生4:可以用一個詞來記住它:古代的木頭。枯,枯萎、枯井。我還可以用枯井説一句話:這裏有一口枯井。

(2)學習燒字。

生1:燒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先寫火字旁,再寫堯。 生2:堯加上火字旁就是燒。燒火。

生3:我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澆花的澆把三點水換成火字旁就是燒。燒,燒雞,我喜歡吃燒雞。

生4:可以用一句話記住燒:堯帝發火了。燒,發燒。弟弟發燒了。 (3)學習榮字。

生1:榮一個上中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先寫草字頭,再寫禿寶蓋,最後寫木字。

生2:把勞動的“勞”的力換成木就是榮字。榮,光榮,劉胡蘭死得很光榮。生3:我用一句話記:草下面蓋着一根木頭。榮,榮譽,她獲得了優秀少先隊員的榮譽稱號。

教師小結:同學們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老師很欣慰,老師為你們驕傲。

同學們分析的這麼透徹,那你一定知道怎麼寫這三個生字吧,同學們試寫兩個。

六、理解詩意

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1)出示詩句:離離原上草, 師:哪位同學説説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生:離離:草木茂盛的樣子,原:原野。離離原上草就是原野上的野草長得很茂盛。

(2)出示詩句:一歲一枯榮。 師:怎麼理解這句詩。

生一歲就是一年,枯就是枯萎,榮就是茂盛。一歲一枯榮就是小草在秋天枯萎,到第二年春天又會長得十分茂盛。年年如此,生生不息。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出示詩句

哪位同學説説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野火:荒山野地燃燒起來的火。盡就是完。不管野火怎樣無情地燒,也不能把它燒完。

師:小草就這麼被火燒死了,那這火是什麼樣的火呢? 生:無情的大火,殘忍的大火。

師:大火無情,明明把乾枯的小草都燒死了。為什麼詩人卻説“野火燒不盡”呢?

生:大火有燒不到的地方;大火只燒掉了小草的葉子;小草的根深深的紮在了泥土裏。 (2)出示詩句

這句呢,怎麼理解。

只要春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 師:你覺得這是什麼樣的小草?

生:頑強的小草,堅強的小草,不屈服的小草。

3、哪位同學能説説你對整首詩的理解。原野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每年的秋天枯死,第二年春天又長得茂盛。野火不管怎麼燒也燒不完它們。春風一吹,小草又重新發芽生長。

師小結:是啊,我們經常會在陡峭的懸崖上、石縫間看到小草的身影。我不由的對這平凡的小草肅然起敬。

七、回讀古詩,體會感情。

1、同學們,平凡的小草,有着不平凡的精神,難怪詩人白居易會喜歡它,會讚美它,讓我們一起朗誦古詩《草》。

2、平凡的小草,用它頑強的精神激勵着每一位讀者,讓我們帶着敬佩之情一起背誦古詩《草》。

3、指名背誦、同桌互背。

3、《草》原名《賦得古原草送別》,它是白居易16歲時的應考之作。原詩有8句,本課節選了其中的4句。下面我們一起欣賞。(放音樂)

八、總結

小草頑強不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古詩《草》只是詩歌百草園中的一首。同學們可以用我們這節課學習古詩的方法去學習其它的古詩。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草》,學會了生字,瞭解了詩意,知道了小草這種隨處可見的植物雖然不起眼,但它面對強大的敵人時那種頑強的意志、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不要害怕、不要屈服,要想盡辦法戰勝困難。

草的教學設計12

【設計簡説】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表現了魯迅的生命哲學,是其對精神苦難的温暖慰藉。生命哲學最好的邂逅方式是無言之中的打動,對於處在內心成長起步階段的學生,作品言説的深層命題是無法讀解的,但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品味魯迅“心靈懷鄉”的情結,即對兒童擁有健康童年的期盼。語言是思想的外顯,以品讀簡練生動、傳神的語言為“抓手”,提升學生語言的感悟力、表現力是教學的重點;創設情景,瞭解敍事結構,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懷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童年是生命之樹的花蕾,等待綻放的過程就是品味成熟的過程。走進百草園,走進的是繽紛的童年世界;走進三味書屋,聆聽的是感受豐富的讀書人生。

二、品味語言,享受樂趣

1.自由朗讀課文第2段,初步感受百草園的樂趣。

2.走進百草園,你可以參加哪些遊戲活動?你最感興趣的活動是哪一項?

提示:觀賞碧綠的菜畦、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爬爬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嚐嚐紫紅的喪葚,聽聽鳴蟬的長吟、油嶺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按按班蝥的脊樑,挖挖何首烏的根,摘摘覆盆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文章描敍來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遊戲活動。

3.齊讀文章第17段,初步品味讀書生活的樂趣。

4.三味書屋後面的園裏,你還可以“偷偷”地享受哪些遊戲活動?

提示:折臘梅,尋蟬蜕,捉蒼蠅喂螞蟻。

5.藉助文章搭建的回憶之橋,穿越時空隧道,師生分享彼此的童年之樂。

6.小組討論:是不是所有的樂趣都可以像作者一樣這麼痛快地與人享?作者是如何將童年的樂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的?

提示:

(1)品味形容詞:碧綠、光滑、高大、肥胖、輕捷、紫紅、臃腫,品味動詞:伏、吟、唱、彈、按、噴等,説明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園是有聲、有色、有味、有形的樂園,它在少年“我”心裏就像一個彩色的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觀賞,能欣賞到不同的繽紛之景,在中年“我”的心裏就像一個遙遠的清夢,夢醒了之後,依舊留着青草的芳香;品味“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的句式,説明百草園中的佳趣比比皆是,只要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就不會喪失享用爛漫之樂的契機。

(2)至於那讀書生活中“偷來”的片刻之樂,雖然要揹負“頑皮”的“罪名”,偶爾會有戒尺罰跪的風險,但卻一樣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將捉了蒼蠅喂螞蟻看作“最好的工作,”可見這羣讀書郎的童趣之真,也隱隱的表現出私塾學規的清謹。

7.小組討論:百草園裏和三味書屋後面的小園裏的快樂是一種怎樣的快樂,能説説你的感受嗎?

提示:在百草園裏體悟的是充分張揚童年生活本質意義的快樂,即便在常人眼中看來極為幼稚和極為簡單的遊戲,在兒童的世界裏依舊被賦予了難能可貴的精神意義:因為它們是沒有任何束縛、徹底自由的實體存在——快樂有時很簡單,它讓遊戲只是遊戲就可以了。而在三味書屋後面的小園裏品嚐的片刻之樂,是開始讀書的少年郎刻板機械的生活中一抹自己爭取到的“陽光”,偷偷呼吸到的自在、寧靜的快樂成為一種細膩而充沛的享樂。樂趣,無論是長久的還是短暫的,都會在記憶中留下痕跡,就像那古老的留聲機,流瀉的雖聲質蒼老,卻依舊持重清晰。

三、生臨其景,體驗情趣

1.複述長媽媽講的關於美女蛇的故事。

2.美女蛇的故事有什麼特點?它給了“我”怎樣的一個教訓?你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又有什麼樣的感覺?

提示:這是個驚悚的故事讓“我”感覺“做人之險”,也讓閲讀者對長草中的赤練蛇產生恐懼。長媽媽不一定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但她的故事卻能產生這樣的“藝術”效果,這從另一個方面説明:百草園除了是快樂之園外,還是個神祕之園。它讓我們和“我”一起在故事中經歷驚悚之旅的同時,還享受新奇、刺激的情趣之美。

3.冬天是相對寧靜的季節,作者也由衷地感歎: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但冬天自有法寶,它可以化無味為有趣。它的祕密武器是什麼?孩子們可以參加哪些富有情趣的活動呢?

提示:拍雪人,塑羅漢,捕鳥。

4.抓住關鍵的動詞,簡述雪地捕鳥的方法。你覺得哪一個步驟最為關鍵,簡單説説理由。

提示:掃,支,撒,採,牽,拉等等。後一個教學要求,學生可以在不架空課文描述的'基礎上自圓其説。

5.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鳥的記憶洋溢着哪些淡淡卻亙古的情感?

提示:洋溢着與長媽媽、潤土父親無隔閡的長幼之情,與潤土這個農村娃無猜的朋友之情。

四、綜合活動,思考理趣

1.朗讀體驗。齊讀第9段,體會戀戀不捨、依依惜別之情。

提示:告別童年,揮別令人快樂的百草園,是成長途中必經的苦楚,也是漫步人生路必須付出的代價。

2.默讀第10-24段,涵泳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3.創設情景。思考:用第一人稱講述“我”與先生第一次見面時得的情狀;你覺得遭遇了這樣的先生,會學有所獲嗎?

提示:講述中應強調“我”眼中的先生形象。第二問應結合先生的性格、下文的鋪敍來作答。

4.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探究學習三個讀書生活片段之中藴含的理趣。

提示:採用對話的方式品讀提問“怪哉”一蟲的事:“我”長於理性思索的精神品質在三味書屋求學的最初階段就已經有所彰顯──懷疑是學習的起點;先生一聲“不知道”的愠怒,是“不願説”的託詞,在刻板追求師道尊嚴的時代,提問和答問的權力都牢牢地攥在先生的手裏。採用動作復原的方式展示師生共讀的場面:讀書如果僅僅從喉中發出音來,當然得不盡書的奇妙,這叫有口無心;只有將書裝到心裏去,連動作姿態都配合進去了,方得文學之趣。採用筆記摘錄的方式重視先生讀書入迷時學生做遊戲、畫畫兒的場面:興趣是讀書的內驅動力,再有水平和經驗的教師也無法在無土的沙漠中栽出一片綠洲來。“之乎者也”的古書當然無法點燃“我”的讀書熱情,卻在三味書屋收穫了讀書的“副產品”──繪畫。這無意之中為日後“我”(魯迅)對木刻的領悟埋下了藝術的胚芽,屬於無心插柳的收穫。

五、聯想拓展,深度閲讀

1.替“我”給壽鏡吾先生寫封段信,談談在三味書屋的讀書心得。

2.人到中年的“我”和潤土見面了,你覺得他們還會像童年時代那麼親密無間嗎?想象他們見面時的情景。

3.“成長”是一個永遠説不盡的話題,查閲資料,瞭解魯迅對“成長”的闡述。

草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瞭解北大荒草塘優美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2、在品詞析句中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瞭解北大荒草塘優美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教學難點:“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構想:

作者在描繪景物時,往往滲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景美和情美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所以我在教學時,按“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從學生閲讀興趣點入手,步步深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教學開始,(第一課時)先交流北大荒的有關資料,引發學生探究課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再引導學生自讀理解,這篇課文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塘的可愛?學生自讀、討論後交流,教師小結、補充:草塘的可愛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一是景色秀麗,二是物產豐富。作者還用自己的親身行動去體會了草塘的美與富。這樣學生便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第二課時)然後可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並和同學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對草塘美景,可以藉助圖片、錄像和音樂激起學生的審美情趣,對於草塘的物產豐富,教師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情趣,指導學生從小麗的介紹去感受。最後再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找出文中描寫作者思想感情發生變化的語句,細細品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瞭解北大荒

(一)學習第二段

1、來到了草塘邊上,作者看到了什麼?(出示第五自然段)

兩個學生讀,老師範讀,生自由讀。(感知文本)

2、草塘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覺得這是一片怎樣的草塘?(感悟文本)

3、在學生暢談感受的過程中,師生對話,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感受讀出來。(品味語言)

如果學生讀的不到位,引導想象:“置身於大海中”;品析:“趕”字(“趕”字突出了草塘湧起的波浪歡快、活躍、有節奏);引讀:讀出色彩的變化

4、誰願意把草塘景色再一次呈現給大家。配樂朗讀。(昇華情感)

5、想不想看看草塘?(看課件)

6、此時你最想説的、最想做的是什麼?現在置身於草塘中的作者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有什麼表現?

7、讓我們也和作者一起,看看這讓人又驚又喜的草塘。(迸發情感)

過渡:聽了這讚歎,小麗別提有多得意了,可她還説作者來的不是時候,要是春天和冬天來草塘就能看到另一番景象了,那就是——(投影出示句子: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二)學習第三段

1、激趣:你們相信嗎?那就讓最瞭解北大荒草塘的小麗來給我們講一講。誰願意當小麗,先來交流一下,然後把你最感興趣的一件事介紹給大家?(引導學生體會小麗的自豪)

2、分角色朗讀(師扮演作者,讓學生推薦一個人扮演小麗,師生合作讀)

3、你能想像小麗舀魚的情景嗎?拿起你的筆寫一寫。

過渡:其實作者也沒白來一趟,他就親自去抓魚了。

4、學生讀14自然段

你覺得他讀的怎麼樣?(學生評價)

引導品析“驚叫”

驚叫是什麼意思?

我為什麼驚叫?(魚多)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找幾個同學分別讀這句話,齊讀

還記得作者見到草塘美景時有什麼表現?和前面的“情不自禁的説”對比讀《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