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望月教學設計(14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望月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望月教學設計(14篇)

望月教學設計 篇1

教材認識:

這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舅甥倆在望月中愉快交談的情形。重點記敍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達了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全文雖有21個自然段,但卻緊扣“望月”拓展思路,因月生情,文脈清晰可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並概括大意。

4、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朗讀——品味——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望月的樂趣及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以理解詞語為抓手,藉助朗讀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感受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1、談“月”導入。同學們喜歡月亮嗎?説説你看到月亮時的感受。學生暢談。

小結:同學們的知識面真廣,想像力很豐富。月亮總能帶給我們美麗的遐想與憧憬。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並説圖,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近舅甥倆,和他們共享快樂。

2、板書:望月齊讀課題;教師設問;讀着課題,你又會聯想到什麼呢?

問題預設:

(1)板書;何時,何地,何人,何事

(2)試着按照黑板上的提示説一説課文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2、交流了解課文大意: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新詞自學情況。

晶瑩閃爍 光斑 沐浴 瞳仁

不假思索 雲絮 封鎖 呵欠

清幽曠遠 外甥 剪影 氣氛

(1)指名讀生字,正音。齊讀。同時相機辨析三組形近字:鍍、渡;喻、愉、偷、愈;艙、槍、搶。相機解釋“外甥”一詞。

(2)指名讀課文,教師注意指導朗讀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4、理清課文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1)提示:課文首尾重點寫誰?中間部分重點寫誰?請根據文章各部分內容的側重點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並概括段落大意。

(2)學生回答,教師進一步歸納。

板書:

月下江景第1-2自然段

舅甥談月第3-19自然段

月下幻想第20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默讀第一部分,看看幾句話?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2、學生默讀,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回答:一共四句話。

第一句寫月亮出來了;

第二句寫江面;

第三句寫江兩岸;

第四句寫月光為它們鍍上花邊。

4、自由讀每一句話,想象每處的美景,哪些詞語用的好,畫下來,為什麼用的好?

5、學生自由讀、畫,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回答,全班交流。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

描寫月亮出來的句子“安詳”、“吐灑”、“清輝”用的好。“安詳”和“吐灑”寫的月亮彷彿有了生命,有了温情,就像母親一樣端坐在那裏。“清輝”寫出了月亮光的特點,它不像太陽光那麼刺眼,而是很柔和,很皎潔。

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剪影”一詞,結合句子理解“鍍”字在句中的意思。

7、聽配樂朗讀,再一次感受月下江景之美。

8、感情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9、小結:月下江景給你的總體的印象是什麼?一個字--美!教師板書

四、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欣賞了作者眼中的美麗月色。下節課,我們一起欣賞小外甥眼中的月亮。

板書設計:

24、望月

月下江景(1-2)美

舅甥談月(3-19)

望月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簡析。

《望月》是蘇教版第十冊第六單元的首篇課文,出自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趙麗宏的手筆。這是一篇角度獨特、構思新穎的寫月散文,主要寫了舅甥倆在江輪上對月吟詩和望月暢想的情景。文本中月光下的交談流淌着詩情,放飛着遐思,很能讓讀者的心伴着字裏行間的情韻而融入那一片美麗的月光之中。

二、設計理念。

1、語文姓“語”,語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本設計採用生本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在讀、寫、説中自主建構語感。老師引着學生圍繞話題體悟詞、句意味,藉助填詩、拓寫等方式讓學生運用和錘鍊語言,學生能在潛心朗讀中沉浸於月光情境,既悟語感,又練語感。

2、語文從“文”,文是文字、文學、更是文化。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體驗、感悟,能逐漸觸摸到漢民族文化的月亮情結,並積澱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迸發出心靈深處的詩情和美感。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策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藉助情境、生活經驗理解“呵欠、剪影、繪聲繪色”等詞語的意思。

2、能圍繞前置話題用比較生動、準確地語言傳達文本理解和感悟,透過語言文字體會江中月、詩中月、心中月各自的美,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並能將感悟融入朗讀中。

3、能在誦讀課內外的詠月詩文中感受月文化,讓中華民族的愛月情結根植心中。

前置性作業:

1、蒐集有關月亮的古詩,並體會作者的情感。

2、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和詩人的“詩中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從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內容,認真誦讀,結合相關的語言文字

3、談談你的感受。

四、教學過程。

(一)話題定向開啟望月之旅。

1、月詩月詞、月歌月曲,多如繁星,數不勝數。看來,美麗的月亮是中國人心中解不開的情結。今天,我們繼續美好的望月之旅(板書課題)一起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寫了哪些人看到的月亮呢?(板書:“我”小外甥眼中月詩中月心中月)

3、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和詩人的“詩中月”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話題進行學習。

第二課時回顧課文時讓學生快速理清文脈,劃分出清晰的內容組塊,為下面話題感悟交流部分節省時間,確定各小組的研讀課文的主方向。

(二)小組展示採擷月亮之美。

1、出示話題,小組討論交流,自主學習課文。

討論話題: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和詩人的“詩中月”給我們帶來了怎麼的美的享受?從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內容,認真誦讀,結合相關的語言文字談談你的'感受。

讀完本文的人大多會產生一種美的感覺,如此美文需要細讀和深悟。把話題聚焦於“美”,讓學生循着語言文字的表裏而直面美的畫面,咀嚼美的語言,與文中諸人的望月情懷開始了美好的相遇。

2、交流“眼中月”部分。

小組主體展示交流:

(1)品月光之美。

①出示句子: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②品悟詞語,想象畫面。

“安詳”(如熟睡的小孩,慈祥的老人、月光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閃爍”(月光似頑皮的小孩、嫦娥的舞蹈在流動的江水中跳動)

③朗讀展示,讀出月色動靜之美。

(2)品月下景物之美。

①出示句子: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②根據學生感悟拓展對句:

月光照在蘆蕩上,蘆蕩那黑色的剪影上瞬間添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月光照在樹林上,樹林那黑色的剪影上頓時添上了一圈——銀色的光環。月光照在山峯上,山峯那黑色的剪影上立刻添上了一個——銀色的項圈。

③引導其他小組補充,品味“鍍”的妙處。

“鍍”這個字用了擬人的寫法,充滿了人情味,表達了人們對月亮的喜愛。向我們傳遞出這美麗動人的月色。

④根據學生交流,隨機出示:

“安詳的月光”,不禁讓我想起了冰心寫的一段文章。

a、出示:靜美的月亮,自然是母親了。我半夜醒來,睜眼看見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穩地在她的愛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讀者》

b、齊讀。

“流動的月光”不禁讓我想起了朱自清寫的一段文章。

c、出示: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d、齊讀。

課外閲讀進入課堂是“開放語文教學”的一種形式,而生本課堂也倡導打通課內外閲讀的橋樑,讓一個文本的感悟引入和帶動相關文本的揣摩,從而讓閲讀源於文本而廣於文本,高於文本。適當地拓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冰心的《寄小讀者》兩篇文章的片斷,讓學生進行賞讀,領略和強化文本的美感,受到語言的薰陶,為“寫”積累語言。

(3)變月景為小詩。

①美麗的畫面需要題上美麗的詩。誰能幫老師把詩句補充完整?

②齊讀詩句。

月亮安詳灑清輝,江面光斑千萬點。

兩岸景色成剪影,月光鍍上銀花邊。

③師:這靜謐的江月,流暢的文字,若再有繪聲繪色的誦讀,定會妙不可言。大家認為我們班誰最適合讀這樣的文章?學生推薦,教師為其配樂。

④評:我從你的朗讀中看到了一片柔和而寧靜,皎潔而安詳,朦朧而詩意的月色。

⑤師:其實這段文字適合每一個同學去讀,只要有所感,有所悟,你的聲音裏就會有一片獨特的月光。齊讀。

生本課堂的基礎是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和保持,由情入文而感悟漸行漸遠。本環節中創設了音樂、畫面、詩句等情境,寓講於“讀”,寓講於“思”,逐步把對文本的理解推向深入。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樂中,在語言文字的品讀中進入寧靜清幽的美好意境,詩畫相諧,情韻和鳴。

3、交流“詩中月”。

(1)師生、生生模擬文中對詩情景。

(2)像文中的人物這樣在月夜下對詩,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有趣,陶醉,感覺很有詩意。)

(3)作者和小外甥醉了,我們也醉了。

出示: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齊讀。

(4)其實,月亮在古代詩人的詩中有着不同的情感內涵。哪一小組和大家聊一聊詩中月?

①預設一:

我從“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出詩人半夜醒來,獨自一人對着月亮的那種孤苦的思鄉之情。

我從“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句詩看出詩人小時候特別的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當作白玉盤子。

我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詩中的“愁”字,感到

詩人非常的愁,好像在愁一件事情,月亮都落下去了,他還睡不着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詩人蘇軾在中秋的夜晚寫給他弟弟蘇轍的詞。讀了這句詩,我體會出作者在中秋月圓之時對他弟弟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寫出了李白離開蜀地時,看到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一輪明月掛在當空,卻又善解人意,似乎與詩人越來越近,給詩人平添一份温暖和親切之感。

②預設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師:同是大詩人李白的詩句。上句是詩人回憶兒時的月,下句是詩人成年時心中的月,月在詩人心中總是那麼美好的,月亮就是美的象徵。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師:這是遊子心中的月,月亮是天下游子共同的家書。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師:這是詩人孤獨寂寞時的月,在這裏詩人又把月亮當作詩人的知己。

(2)古往今來,詩人鍾情月亮,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課前大家進行了蒐集,誰願意和大家分享,出示音樂。

預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讓人魂牽夢繞的故鄉月。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清幽寧靜的林中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大氣磅礴的海上月。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是蒼茫曠遠的雄關月。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天上第二泉。”這是我們家鄉,素有天下第二泉的二泉月。

(3)小結引讀。這一輪輪明月,這一首首詩歌,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吐灑着

望月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採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通過重點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課文描繪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薰陶,並能熟讀成確。

2、引導學生蒐集、拓展相關的閲讀內容,反覆欣賞、評析,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3、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動筆寫,昇華學生情感,培養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初識課文美

1、讀題。

2、談話複習導入:《望月》是現代著名作家趙麗宏寫的,它處處滲透了美,包含了美。上節課,我們初學了課文,並通過朗讀,感受了文中藴藏的美。我們感受到了哪些美呢?(板書:月色美、詩句美、想像美)。(對學生找到的其它的美也應予以肯定,如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小外甥的童心美等)。今天我們先欣賞美麗的月色。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月色美

1、師配樂範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生閉上眼睛聽,展開想像,浮現畫面。

2、學生各抒己見,同桌談談剛才彷彿看到了什麼。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把認為寫得最美的一句話標出來,讀好它,準備讀給大家聽。

4、交流:你認為哪一句寫得最美?

這裏將運用語言渲染法、示範讀、有意比較法、以評促讀法、藉詞發揮法等多種朗讀方法,重點欣賞、評析重點詞句。(順序不固定,根據學生的選擇可任意調換)

(1)第一句。

a.學生讀。

b.將“安詳”與“安靜”進行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安詳:不僅包含了靜和安寧的意思,作者還把月亮當人來寫,給人以親切和親近感。)

c.齊讀。

(2)第二句。

a.學生讀。

b.分別指導讀好“千點萬點”、“晶瑩閃爍”、“跳動”等詞。(這句話寫出了月光下的江景有一種動態美;“千點萬點”説明江面上跳動的光斑極多,數不清;“晶瑩閃爍”説明光斑有光澤,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很美;“在跳動”説明光斑有節奏。有彈性地跳躍,給人以活潑可愛之感。)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讀出情來,讀出味來。

c.師小結:是呀,同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讀起來也不一樣,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讀出來,都是可以的。

d.學生自由讀,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

(3)第三句:a.學生讀後,請同學們説説讀得怎麼樣。

b.指導讀好“隱隱約約”。(“隱隱約約”一詞寫出了月光下的江景的朦朧美和神祕美。)

c.齊讀。

(4)第四句:請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讀。

5、配樂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賞讀經典美文,感受語言美

1、過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幅恬靜的“月下美景圖”,都深深地陶醉了。皎潔的月亮,晶瑩明淨,清柔似水,曾給了人們多少夢幻,多少遐想。朱自清、冰心、巴金等大文學家都曾描繪過它,讚美過它。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個片段。

大屏幕出示以下三個片段:

片斷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片斷二: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湧過來……——《月光曲》

片斷三:靜美的月亮,自然是母親了。我半夜醒來,睜眼看見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穩的在她的愛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二》

2、學生挑最喜歡的片斷自由朗讀。(默讀、輕聲讀、高聲朗誦、同桌讀、小組讀或走下座位找好朋友都可以,不拘形式)

3、欣賞。請學生先談談為什麼喜歡它,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1)師指導賞析。

a.師簡述對荷塘月色的喜愛和感受。老師最喜歡的片段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朱自清的筆下,月光如水,靜影沉壁,荷塘像籠着輕紗的夢。特別是“靜靜的、薄薄的、淡淡的”這一連串疊詞的運用,使月色中的荷塘如夢如幻,膝俄而恬靜,我們讀起來,也特別有韻味。

b.師深情並茂地朗讀。

c.生自由朗讀。

d.生配樂齊讀。

(2)學生根據老師的方法自由選擇賞讀片段。《月光曲》重點欣賞月光下,大海颳風起浪時“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美,要讀出月的温柔和海的氣魄;《再寄小讀者》主要體會冰心筆下的月亮像慈母,飽含了濃濃的關切和愛。

(3)再欣賞2或3段學生課前尋找的.關於月亮的片段,有些讀得棒的同學可給他配上音樂,或叫他到前面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如果有同學能背出來最好。

(4)同桌互相欣賞蒐集的美文。

四、積累運用語言,表達感受美

1、(多媒體出示美麗月色圖):看着這清幽的月光,欣賞了這麼多寫月亮的美文,你一定也忍不住想讚美一下月亮吧?好,拿出筆在課文中美麗的月亮旁寫點兒什麼,可以寫關於月亮的一、二個好詞,可以寫一、二句話或一段話,喜歡詩的同學可以寫幾句小詩,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寫幾句歌詞……今天學到的詞或句可以用進去。

2、交流欣賞。(對學生寫的內容,老師應儘量從積極的角度給予鼓勵和讚美,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寫作能力。)

五、師小結:

《望月》真是一篇美文,處處都是美。今天,我們欣賞了美麗的月色。下節課,我們一起欣賞關於月亮的美妙詩句和小外甥美好而奇特的幻想。

望月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一般知識,本詩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2.反覆吟誦本詩,達到當堂背誦。

3.結合聲韻理解詩詞含義,體會作者情感。

4.積累意象典故,明確詩歌主題。

【教學方法】

1.吟誦教學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中秋節導入

你説我説話中秋

教師語:你都知道哪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呢?

(學生交流傳説故事,此環節重點是可定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激勵其多多瞭解我國傳統文化。)

明確: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折桂等。

2.中秋節的日期。

教師語:説了這麼多有關中秋節的傳説,那麼中秋節是哪一天呢?

明確:農曆八月十五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繪中秋節的詩篇《十五夜望月》。

二、初吟古詩,整體感知。

1.聽一聽:哪一個字的`讀音你有異議?

明確:思,讀s,心緒,愁思的意思。

教師補充:秋思:樂府琴曲名,這裏應當還有感秋之情思。此處的思當文讀為s。在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卷五九《琴曲歌辭》中收錄《秋思》九首。原詩另有題注為時會琴客。

(此環節,要求學生結合《古漢語字典》明確思字兩個讀音分別是什麼意思,積累一字多義,可以回顧《采薇》裏的今我來思的思,助詞,無義。)

2.自主讀誦

結合吟誦符號譜,自主讀誦。

(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反覆讀誦吟詠,可以分小組讀,分男女生讀,指名讀等)

3.思考:符號譜上的題目和課本上有什麼不一樣?

明確:符號譜上的題目多了四個字寄杜郎中。

4.題解:這首詩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呢?

明確:十五夜,當是中秋之夜,望月,觀看月亮。有思鄉懷人之感。

教師語:傳統中國社會,秋收之後的中秋節是一家人的團圓之日,也是唯一凸顯團圓主題的節日,這天的月亮也是一年之中最圓的一次滿月,故而古人十分重視中秋節。漂泊在外的文人們,往往在離鄉之後再不能與家人於中秋之夜團聚,故而中秋之夜、之月便多成為古代文人表達思鄉懷歸、懷人的重要題材。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據題可知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望月有感,進而作此篇。

望月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望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冊第七組中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望月”為聚焦點,雖形散卻神聚。其靜謐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語言、深沉委婉的意境更給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個自然、質樸的視角。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則使文章頗添了幾分童話色彩,易於引起學生共鳴,便於啟發他們同樣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作為本組的主體文章,《望月》還能通過課外拓展的教學形式,獲得超越文本的意義建構,使學生在品讀、感悟中體會“月亮”所具有的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並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薰陶。

二、教學目標

1、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寫小外甥對月亮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同學們,上課前我想知道,咱們五年級那個班最優秀?(五幾班)好,那就大聲告訴在座的所有老師:五三班最棒!老師還想知道,咱班裏誰最棒?(記住,最優秀的人是你自己!)好,大聲告訴自己: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找到自信了沒?是啊,自信的人最優秀!開始上課可以嗎?好上課!<一> 複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望月》,齊讀課題。

1、瀏覽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和大家一起分享,誰先來?(生可讀自然段,也可讀句。)

(預設評價語:點評從學生回答中提煉出來,自然)是的,江上的的月色真令人着迷。板書:江上月

是的,詩中的月亮讓人喜歡。或:看來你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你愛上了古詩中的情和趣。板書:詩中月

是的,心中月亮多麼新奇有趣。板書:心中月

3、(指板書)這就是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就是先寫江上月,再寫詩中月,最後寫想象月。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寫作順序,接下來,我們再細細的品讀,去感受望月的樂趣。<二>品讀“江上之月”

1、首先我們和作者一起,走到江輪的甲板上,欣賞迷人的江中月。

2、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第二自然段,把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劃出來,讀好它,一會兒讀給大家聽。

3、交流:你認為哪一句寫得最美?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感受到月亮的美?

4、通過賞讀,欣賞、評析重點詞句。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品讀:抓“安詳”悟情思

(1)生讀此句,談體會

師:你真會讀書。你抓住了“安詳”體會到月亮的 如果學生答不到點子上,就追問——

A、“安詳” 什麼意思?——本是形容人的一種温和、從容不迫的神情。

(2)作者把它用在月亮的身上,讓我們感覺到月亮怎麼樣?(3)這一句,誰還有感受?

點評:你讀出了月夜的靜態美。板書:靜態美(4)指導讀句。

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A.生抓“跳動”,你讀出了光斑在跳動,一個“跳動”讓景物動了起來,賦予了它們生命這句話,B.你還讀出了什麼?

C.生抓“千點萬點”、“晶瑩閃爍”。寫法指導:

作者這一靜一動的寫法,叫“動靜結合”(板書:動靜結合)寫景時就應抓住景物的特點,既關注景物的靜態美又關注景物的動態美,做到動靜結合,就能把景物寫得生動形象,吸引人。

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1)同學們,見過黑色剪影嗎?我們來看看圖。

(2)月光下,那山,那樹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輪廓,真像用黑色的紙剪下來貼在遠處似的。

(3)這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這朦朧的月色中怎樣,用你的手勢把它表現出來——伸展着??起伏着??——師生動作演示

(4)指導讀句。

(5)“它們”指的是什麼?(回到第3句的學習)

(6)在這兩句中,還有哪一處的描寫吸引了你?抓“鍍”字 ①你真是獨具慧眼呀,發現了這個“鍍”字——偏旁理解本意,鍍:用電解或其他化學方法,使一種金屬均勻地附着在別的金屬或物體的表面上。

②為什麼要用“鍍”呢?

③點評:是啊,一個“鍍”字用得多準確、多精妙啊!

5、是啊,月光照水,水波映月,這麼美的景,這麼美的文,讓我們把它烙在心坎上吧!(配樂,引讀,感悟表達順序)配樂齊讀。

“安詳”“吐灑”等詞概括了月的靜謐,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給人以親切和親近感;“晶瑩閃爍”“千點萬點”“跳動”的光斑正凸顯了月的“動”,抓住周圍蘆葦、樹林、山峯進行反襯,讓一個皎潔的月在作者的眼中更具體更清晰。“鍍”字的運用也使文中的月更柔和,更均勻,更美。

<三>品讀“詩中之月”

1、在這樣柔和的月光下,作者和小外甥坐在甲板上,欣賞着月光,請同學們輕聲讀4-12自然段,感受一下舅舅和小外甥是怎麼享受着美麗的月光的。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交流

分角色讀,弄清人物的身份。同位讀,師生讀,生配樂讀??

5、同學們儼然成了一個個小詩人,此時此刻,在你的腦海中一定也浮現出許多與月有關的詩句,正好文中的刪節號給你機會啦,我們一起把它補充上吧,男生一句,女生一句,不能重複呀。

同學們真是積累詩句的小專家呀,由於時間關係,咱們先對到這裏,課下繼續。(拓展)

6.柔和的月光灑落在我們身上,我們在快樂地對詩,沉浸在詩歌所藴含的情趣之中,難怪,作者説:“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齊讀

<四>品讀“想象之月”

1、月亮在遙遠的星空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遐想,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文中的第14—20小節,看看在小外甥的眼裏月亮又有怎樣的情趣呢?(自由讀)

這部分能讀好嗎?

2、一起讀一讀這一部分:出示“這是明亮的眼睛······童話故事。” 會讀書的同學一定注意到課文對朗讀要求的暗示,什麼是“繪聲繪色”?就是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敍述的生動逼真.你能繪聲繪色的讀一讀嗎?請同學們都繪聲繪色的讀一讀,用心體會,小外甥眼裏的月亮怎麼樣?

同學們讀的真不錯,在你的眼中,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3、小外甥的想象很豐富,也引發了作者的想象,因為作者説:“當甲板上只留下我一個人,我久久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4、如果你也在這月光皎潔的晚上,面對着這樣的江天月色,你會把月亮想象成什麼?同學們,展開幻想的翅膀,寫一寫吧。

請把你的奇妙幻想分享給大家吧!誰先來!

指生讀一讀。指生評價,教師面批:“你的想象真奇妙!”“真有創意!”

“語言真優美,你是我們班的桂冠詩人!獎牌頒發給你!”

仔細品味同學們的幻想,多麼美妙啊!真是“舉頭望明月,幻想如詩歌”啊!<五>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今晚也來觀看月亮,寫下你的感受和幻想,我相信你們的眼中的月亮也會很美很妙,我期待着同學們的精品佳作!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望月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一、能有表情地演唱抒情和活潑等不同情緒的歌曲,用歌聲表現夜晚望月的意境,並能背唱自己喜歡的歌曲.

二、感受到《糖果仙人舞曲》的意境.

教學內容:

歌曲<<望月亮>>

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教學重難點:

感受三拍子的律動,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電子琴,配套課件.

第一課時

一、做律動走進教室

二、師生問好歌

三、趣味練生曲

四、新歌教學

1、教師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的節拍左右擺動,感受抒情而流暢的歌曲旋律。

2、模仿老師的樣子邊朗讀歌詞邊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動。

3、在聽唱歌曲過程中讓學生自由地做動作幫助記憶歌詞,體念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1>跟錄音完整聽唱.

<2>分句跟琴模唱聽老師範唱學生跟唱.

<3>邊拍手邊朗讀歌詞:

<4>對接句的演唱

5.律動教學

在歌曲學會後,讓學生選折自己喜歡的表演方式展示自己.讓他們隨音樂做動律.

6、選擇打擊樂器為他人表演伴奏

7、分組比賽.

8 、個人比賽.

9、教學後記:

有些學生音唱的不準.大多數表現不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上節課的'歌曲,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欣賞樂曲。

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歌。

2.複習上節課的練習曲.

3.複習上節課的歌曲.分小組比賽.

4.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非常喜歡吃糖果,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糖果仙人,有一個瀟灑的王子與自己歡快的舞蹈,就讓我們一起來跟着小女孩進入美妙的夢境吧!

(2)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3)分段賞析。

(4)學生聽樂表演。

(5)小組合作表演。

(6)小組展示。

(7)學生自由評價。

(8)教師點評。

(9)評獎。

5、課堂小結。

望月教學設計 篇7

l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三個生字,會認線內的三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l重難點怎樣通過讀來感受小外甥對月亮的喜愛以及體會美麗的深夜的月景

l課時總共兩個課時,本堂課上一個課時

l教學過程

㈠背古詩導入課題

1.老師背誦古詩的第一句,讓學生接着背下面的詩句,向學生提問詩名和作者

u過渡句:(師:大家背得都很流利,一定很喜歡月亮吧,那麼你們覺得月亮美嗎?美在哪裏呢?生:自由的想象並表述月亮在自己頭腦中的樣子)

2.引入課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和小外甥眼中的月色又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什麼心情,要解決這些疑惑,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望月

㈡初讀感知

1.自由把課文朗讀一遍.

朗讀要求:將每段用數字標記;將生字詞作上記號並查字典,相互討論

弄清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大意

老師任務:檢查朗讀情況,包括字詞和大意。(關於“鍍”的講解)(老

師總結文章的三層意思,其中第二層又有四個小故事)

2.再細讀文章直接描寫月色的一段文字,談談你讀後的感想

㈢具體細節精讀感悟

u過渡句:大家不同的心境就會體會到不同的感覺,總之都是美的感受,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和小外甥在這種月色之下又是什麼擁有什麼樣的感情呢?請把文章的3—20段仔細讀一遍

1.3—4段,感受小外甥對月亮的敏感和摯愛

師讀第三段,生接着讀第四段,問:通過小外甥的話語和表情,你讀出了他的什麼感情?(重點點撥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此時可以帶領學生聯想自己躺在晃盪的船艙中,月亮…)

2.讀5—13段,通過寫小外甥向“我”挑戰背古詩,體會他對月亮的喜愛之情

師問:同學們平時喜歡向別人挑戰嗎?喜歡在哪些方面向別人挑戰呢?

生自由發言

老師總結只有當你擅長某種技能時,你才會向別人挑戰,説明小外甥知道很多寫月亮的古詩(此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

3.讀14—19段,體會小外甥對月亮豐富有趣的想象

u過渡句:我們來想一想,十二段“……”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挑戰難分勝負,而小外甥的思想卻慢慢地移向了另外一個問題“月亮象什麼?”

(這裏老師可以先問學生,你們覺得月亮想什麼?在與小外甥的回答對比。側重於讀"這是明亮的眼睛……彷彿在講一個現成的故事。”呼應上文的“愛幻想”“聰明好學”

4.讀20段,體會小外甥天真的童心和心繫月亮,深沉着迷

總結前面“我”和外甥的對話,提出下節課要賞析的內容----文中“我”和小外甥挑戰古詩的講解。

望月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24課《望月》第一課時

認識教材:

《望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寫的是“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現了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和人們喜愛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本文形散神聚,富有童趣,全文緊扣“望月”這個中心拓展思路,雖有21個自然段,但文脈清晰可見。因此,教學中可抓住“望月”這個中心,化繁為簡,在“精、巧”中求“實、美”。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格中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知識與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知識與能力)

3、學習課文1、2自然段,感受作者愛月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過程和方法):學習生字詞——反覆閲讀——感知內容——體會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一、揭題激趣,創設情境。

1、 夜深人靜,我,悄悄地走到江輪甲板上坐下來,月,悄悄地成為夜空的主角,成為夜晚的天使。它將柔柔的月光傾瀉在寬闊的江面上。看,(出示月夜圖)有月的夜空是多麼的寧靜而優美,望着畫中的月兒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清輝,讓我們一起輕輕的讀課題!(讀課題:望月)

2、 平常月亮都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誰來讀讀課題呢?讓我們感受到月的安詳、月的皎潔。指名讀課題。

思考:文章可能會寫哪些內容?

3、 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眼中又會有別樣的情致,今天我們就隨趙麗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來《望月》。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課文之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興趣,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按要求讀課文,教師巡視。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藉助課後生字表中生字注音,準確地讀通課文,咬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朗讀情況。

晶瑩閃爍 光斑 鍍上 瞳仁

不假思索 雲絮 封鎖 呵欠 艙裏

清幽曠遠 外甥 剪影 氣氛 峨眉山

指名讀生字,正音。齊讀。

説説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理解了?哪些不理解?全班交流。

3、交流了解課文大意: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指名回答。

出示:本文敍述了(時間) ,(人物) 和 在(地點) (事情) 。

4、理清文章脈絡:

(1) 再讀課文,剛才讀錯的地方注意糾正,讀完看看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頭腦中想像畫面。畫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蘆蕩、樹林、山峯的剪影。

(2) 指名回答,教師指導學生歸納,教師相機板書:

月下江景

舅甥賽詩

外甥幻想

我也幻想

(3)指導學生根據板書給課文分段。

月下江景 第1-2自然段

舅甥賽詩 第3-12自然段

外甥幻想 第13-19自然段

我也幻想 第20自然段

5、選擇朗讀:你對哪個部分感興趣就讀哪個部分,要讀好,讀出感情,再想想為什麼這樣讀?

4、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教師巡視指導。

5、 生展示朗讀。

第一部分讀出月下江景的美;第二部分讀出舅舅和外甥不同的語氣;第三部分讀出外甥的機靈可愛。

(設計意圖:根據高年段語文課標中的要求,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瀏覽課文的能力,學會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默讀第一部分,看看幾句話?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2、學生默讀,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回答:一共四句話。

第一句寫月亮出來了; 第二句寫江面; 第三句寫江兩岸; 第四句寫月光為它們鍍上花邊。

4、自由讀每一句話,想象每處的美景,哪些詞語用得好,畫下來,為什麼用的好?

5、學生自由讀、畫,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回答,全班交流。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

描寫月亮出來的句子安詳、吐灑、清輝用的好。安詳和吐灑寫的月亮彷彿有了生命,有了温情,就像母親一樣端坐在那裏。清輝寫出了月亮光的特點,它不像太陽光那麼刺眼,而是很柔和,很皎潔。

教師出示對應的圖片幫助理解,學生有感情朗讀,用柔和,恬靜的語氣來讀。

(後三句用同樣的方法。)

7、在音樂聲中齊讀第一部分。

8、欣賞組圖,看板書,根據圖的提示和板書的提示不看書,儘量用書上的話説説月下江景。先自由説,再指名説,最後全班齊背第二自然段。

9、總結:月下江景給你的總體的印象是什麼?

(設計意圖:朗讀與點撥結合,展現江月美景畫面,達到活化景物,體會作者的愛月之情。)

四、總結

1、第二自然段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

説説你的體會,你彷彿看到什麼?

(在閲讀寫景文章時,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很重要,這是一種很好的閲讀方法。)

2、這節課,我們跟隨着作家趙麗宏,來到了靜謐美麗,令人陶醉的夜晚,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到課文的深處,聆聽作者與小外甥的對詩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去感悟課文的意境,作者的心境。

板書: 21、望月

月夜美景(1-2) 月夜交談(3-20)

展開幻想(21)

望月教學設計 篇9

一、 瞭解作者

唐代王建,與當時的著名詩人張籍齊名,兩人創作詩歌的風格相似,並稱“張王樂府”,後人稱為“張籍王建體”。

二、讀出“望”之畫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詩人望月,望月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讓人彷彿置身於靜謐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們彷彿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樣傾瀉下來,地上彷彿滿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樹的影子照在地上,隨風婆娑,彷彿是水草在搖曳。

2、“棲”

正常的語序應該是“鴉棲樹”,但為了押韻,詩人調整了語序。

主要應該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後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

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我們彷彿聽到烏鴉等小鳥一開始被明亮的月色所驚動,撲楞楞地展翅欲飛,聲音喧鬧,逐漸逐漸聲音低落下來,最後終於沒有聲音。

“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鍊,既從側面寫了月色之皎潔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3、“濕”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濕潤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潤之久,也表明露水輕盈無跡。

我們彷彿聞到庭院中瀰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雲外飄”,傳説人間的桂花樹是廣寒宮裏那棵桂花樹的種子落到人間後生長出來的。那麼人間的桂花香了,廣寒宮裏的桂花也應該香了吧。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帶給讀者的是十分豐富美妙的聯想。

4、詩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無聲,望出桂香飄逸,望出天上人間。畫面有聲有色有味,清美靜謐,清雅雋永。

三、讀出“望”之情感美

1、月出東山,詩人在望,烏鴉入睡,詩人還在望,桂花濕潤,詩人仍在望。從這個“望”中你能讀出詩人什麼情感嗎?

“秋思”,秋天的情思。 説的很含蓄,點而不露。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天淨沙 秋思》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徵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齡《秋思》

“相思阻音息, 結夢感離居。” ——蕭愨《秋思》

秋思:秋天,天氣轉涼,大雁南飛,花木凋零,萬物蕭條,身處在異鄉的遊子感受到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與家人團聚。這首詩中,夜深露重,詩人卻久久不肯睡覺,從這個“望”中你能感受到詩人怎麼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親人的孤寂傷感之情。

四、讀出“望”之表達美。

但我們從詩句中能直接讀出詩人這種懷人的愁緒嗎?沒有,詩人表達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語言説説這兩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這麼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賞月,不知道這懷人的愁緒會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遊子思念家人,家裏的人思念在外的親人,這濃濃的愁思啊,到底會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麼落,難道還有我的愁思深嗎?

不直接抒發自己的.懷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問語氣,使自己的情感表達更藴藉深沉。

這種表達情感表達方法含蓄雋永,耐人尋味。這叫間接抒情。

也有一種情感表達方法,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兩種情感表達方法各有好處。

2、“落”

詩句中還有一個動詞,用得不同凡響,新穎別緻,讓人眼睛一亮。這個詞語能否換成“在”?

“落”:理解詞語先思考什麼意思,再聯繫詩句意思,品味詞語在詩句中的具體意思,並與平常的用法作比較看好在哪裏。

運用擬人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給人以動的形象感覺,彷彿那秋思隨着銀月的清輝一起灑落人間,用得不同凡響,新穎別緻。

五、讀出“望月”之情結美

1、按老師的要求説出詩中的詞語或詩句。

直接表達月光如水,澄澈透明;從聲音這個角度側面表現中秋夜晚之寧靜;突出詩人望月之久,表現孤寂之情;用委婉的疑問語氣含蓄表達

自己愁思之深。

2、事實上,月亮在中國人的眼裏,尤其是古代中國人的眼裏,是浪漫的多情的美麗的。看到月亮,有許多美妙的感受、聯想就會自然而然湧上心頭。淡淡的月光,濃濃的情愫,無論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它,依舊恆懸於黑幕上,照在所有愛月之人的心上。於是,成就了一種淡泊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種鄉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成就了一種惆悵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成就了一種傷情叫“楊柳岸,曉風殘月”,成就了一種安慰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種祝福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寄情於月,月亮,也就承載着人世間種種情思,如詩一樣,懸掛在天空之上,懸掛在古人與我們之間,也懸掛在你我之間。

3、課後請同學們蒐集有關月亮的詩句,注意寫出作者及作品名。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張九齡)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霜月(李商隱)

望月教學設計 篇10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

《望月》一課是蘇教版第十冊第六組中的一篇散文,課文以生動的筆調寫了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閲讀,感悟作者,詩人和小外甥眼裏的月亮,知道景隨情生,一切皆情景的道理。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語言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寫小外甥對月亮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二、説教法、學法

(1)採用營造情景,激發興趣。即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情畫意環境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遷移,合作探究。

(3)知識拓展,自主學習。

(4)以情促讀,讀中感悟。力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多感官的全面體驗。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學習第一段)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望月(齊讀)

2.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麼?

3.交流:(同學們説得真好)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感悟作者望月: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段,用心細細品味,想想讀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交流:(作者描寫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畫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讀來表達出來嗎?

3.指名讀,齊讀。

4.小結過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萬物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這美景使我陶醉了。當我偶爾回頭時,發現身邊多了一個人,原來是跟隨我出來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們之間交談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5--13節,體會其中的意思。

(三)綜合性學習,體會小外甥望月: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可同桌讀,學習小組讀。然後討論討論,再作交流。

2.他們交談了些什麼?交流(比背詩句)

(1)出示詩句

(2)原來小外甥和我以比背詩句為交談方式,的確讓我感到愉快,那麼同學們知道這些詩句意思及出處、作者嗎?

(3)學生再作交流,並相機出示圖。

(4)分角色讀第513節。

3.學到這裏,你想對小外甥説些什麼呢?(板書:聰明好學)

4.拓展延伸:小外甥會背的我們也會背了,説明我們五(6)班學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師真的很高興,那麼,老師相信你們平時也一定積累不少詩句,那麼你還知道有關月亮、山、水的詩句嗎?背給大家聽聽好嗎?(學生交流,看來,同學們知道得也不少。)

5.總結:同學們,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6.突然,小外甥又留出一個題來,月亮像什麼?(出示)請同學們讀讀1420節,邊讀邊圈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同桌可討論。

(1)學生讀,圈劃。

(2)交流,出示:像

(3)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麼樣?交流

(4)小結:小外甥想象和奇特,月亮在小外甥眼裏充滿了童真,充滿了幻想,他真是一位愛幻想的小男孩(板書:愛幻想)

(5)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段。

7.小外甥愛幻想,我知道我們班的每位學生也像小外甥那樣富於幻想,那麼老師也為

準備一組圖片,讓我們也展開想象的翅膀。

8.出示圖,(學生説説)看來,同學們的想象也很豐富奇特。

(四)總結:

今天,我們也望了一次月,我們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麗,而且通過望月有了許多新的

收穫,認識了一位愛幻想,愛學習的小男孩,相信同學們以後一定會書中的小男孩一樣認真對待每件事。

(五)作業:

1.把你喜歡的描寫月光的句子抄寫下來。

2.準備舉行一次小型賽詩會。

望月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品讀月夜江景、賽詩誦月、幻想月亮這三個片段,體會月的美妙,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4、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難點:

1、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象的句子。

2、體會同一個月亮在不同人眼裏是不一樣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師:講解法

生:自主學習法、合作法。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背詩激趣,導入新課。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面對皎潔的月光,有多少詩人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許許多多描寫月亮的詩句,你會背哪些呢?指名背誦。

2、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的眼中又會有別樣的情致,今天我們就隨從趙麗宏以及他的外甥一道來《望月》。

3、板書課題《望月》

二、自讀感知,自主釋疑。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預習和自讀情況。

3、學生質疑,教師區分處理。詞語的理解(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對文中詩句的理解(課後查工具書)對難懂的句子(可存疑)

4、指名分節朗讀,思考,理清文章的脈絡。

三、精讀品味,欣賞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在頭腦中想象畫面。(畫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蘆蕩、樹林、山峯的剪影)

2、欣賞課文錄音,畫出你認為美的詞句。

3、指導朗讀,品味佳句。

4、讓學生當一回“小畫家”,在紙上畫出心中的:江邊月亮圖。

5、背誦指導:老師對着投影上的圖片先背,學生嘗試背。

四、教學生字。

五、小結課題,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品讀月夜江景、賽詩誦月、幻想月亮這三個片段,體會月的美妙,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2、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學過程:

一、回憶月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月圖,誰能帶我們去領略一下美麗的月色?

2、指名讀第二節。

3、導入:月光是皎潔的,月光是迷人的,月光是美麗的,在如此美好的月光下,作者和小外甥來到甲板上幹什麼?本節課繼續學習。

二、美讀課文,交流感悟。

1、精讀課文第3——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暢談課後感受。

(2)交流感受:一個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聰明好學表現在哪?

(3)小組學習討論,以分角色美讀形式進行彙報。(代表彙報,評價激勵)

(4)分角色朗讀,體會詞義、句意,體會當時的意境。

(5)小結談話。

(6)課件播放優美的配樂月色圖,進行賽詩會。

2、精讀課文第13——20自然段。

(1)導: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又向我發起了挑戰,這次挑戰是什麼?

(2)默讀課文第13——20自然段。要求:畫畫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議議:請你聯繫生活中實際談感受。讀讀:細細品味他想象的奇特。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去感受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幻想奇特,頭腦中裝滿了奇特有趣的東西。(抓重點詞指導讀好小外甥幻想的句子,品味奇特的想象。)

(4)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

(5)引導學生把幻想到得東西説出來。

三、作業

1、背誦課文。

2、把能想象到的有關月亮的內容寫下來。

板書設計

望月

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比背詩句

聰明好學

想象月亮

愛幻想

獨坐甲板

展開幻想

望月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

2)、能夠配合歌詞、歌曲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

4)、能夠運用線條記錄聲音或音樂。

教學重點:

1)、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2)、能夠配合歌詞、歌曲用身體做動作。

教學難點:

能隨三拍子的音樂節奏,用動作或拍擊物體做出比較正確的反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設疑激趣:

老師今天要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啊?

1、猜一猜,這是什麼?(出示一個圓圈)

(月亮、太陽、月餅、電燈、媽媽的笑臉……)

2、模仿説話:孩子們的想象真豐富,你能根據這幅圖,照老師的樣子説一句話嗎?

師:X — XX | X — X | X — XX | X — — ||

天上的月亮像盞燈

媽媽的笑臉像明月

學生根據圖展開想像,説出幾句類似的話。

3、聽音畫線:

孩子們説得真好,老師要亮出第三把寶刀了:剛才我説的話,有的聲音長,有的聲音短,你能把這些長長短短的聲音用線條畫出來嗎?

(老師慢慢念,同學們用手在空中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畫。)

X — XX | X — X | X — XX | X — — ||

天上的月亮像盞燈

媽媽的笑臉像明月

師生一起讀一遍,邊讀邊畫。

注意,現在我把説變成唱了!你也會畫嗎?咱們試試!(老師唱,學生用手在空中畫)

l 3 — 5 5 | 3 — 2 | 1 — 2 3 | 6 — — |

天上的月亮像盞燈,

l 6 — 5 | 3 — 2 3 | 1 — — |1 — — |

地上亮堂堂。

誰能夠把這條曲子唱出來?我們用線來指揮他唱。還有誰想唱一唱?

進一步提高要求:能不能邊唱邊畫?

三、學唱新歌:

1、初聽歌曲,體驗音樂意境:

孩子們唱得真好,我真替你們高興,今天老師就把一個最漂亮的月亮送給你們,好不好?(出示月亮圖)播放歌曲。

2、學歌詞:

剛才我們不但看到了美麗的`月亮,還聽到了一首非常優美的歌,這首歌就叫《望月亮》。

(1)、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歌詞吧!孩子輕聲讀歌詞,找出不認識的字。誰能告訴他這個字怎麼讀?同桌一起練習,並加入適當的動作。

全班一起表演:邊讀邊做動作。

(2)、數一數,這首歌每小節有幾拍?(三拍)

強弱弱強弱弱強弱弱

探索音響:怎樣表示出音的強弱呢?

學生自尋音源:拍手、拍肩、拍腿、拍胸、拍桌子、跺腳、搖擺身子等等。

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為歌曲伴奏吧!(放錄音)

A、隨伴奏用“啦”輕聲齊唱。

B、跟錄音輕聲齊唱。

C、跟錄音伴奏輕聲唱。

四、拓展:

1、表演。

喜歡唱的同學請站起來演唱,喜歡跳舞的同學請站起來跳舞,其他同學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伴奏。(播放錄音,學生表演)

2、欣賞有關月亮的歌:

如:《小小的船》、《望月》、《彎彎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天涯望月》、《月之故鄉》、《十五的月亮》等等。

3、用《小小的船》為《月姥姥》配樂朗誦

十、小結。

望月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鍍”的含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透過語言文字體會“江中月”之美景,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重難點:

1.能透過語言文字體會“江中月”之美景。

2.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板書“月”,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月亮的古詩?

2.除了古詩你們還能想到關於月亮的故事嗎?(嫦娥奔月、吳剛伐桂)

3.剛才同學們誦讀了那麼多關於月亮的古詩,和月亮有關的故事。是呀,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月亮總是能夠給人們帶來無數的遐想,無數的詩人,作家們用文字去謳歌,音樂家們用音符來讚美,畫家們用畫筆來描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現代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所寫的——望月。 4.板書課題,齊讀。

二、生字詞教學

1.(出示詞語)點名讀。讀完找生糾正。自己大聲讀讀。

剪影 鍍上 比喻 船艙 凝望 外甥 雲絮 封鎖 瞳仁 繪聲繪色 峨眉山 清幽曠遠

不假思索 呵欠 氣氛

字音:有哪些字是容易讀錯或者寫錯的?不假思索、呵欠、氣氛、外甥 字形:三個生字的結構都是左窄右寬。 詞義: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不太懂?

剪影:只表現物體的輪廓,而不表現具體的細節。 繪聲繪色:描寫敍述非常形象逼真。

清幽曠遠:(找近義詞)清靜、幽靜、悠然自得,形容意境的。

三、初讀課文

1.點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糾正評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同學們的小節號都已經標上了,這篇課文一共21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比較特殊、和其他段落不一樣的?(12小節,兩個省略號,這叫刪節號,表示省略了整個自然段。)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望月”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欣賞江中之月

品讀詩中之月

感受想象之月 (板書)

4.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我們可以給課文怎麼分段呢?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感悟“江中月”

1.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月光下的美景。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出讓你心動,讓你覺得優美的詞語或者句子,你覺得它美在哪裏,在旁邊批註上自己的感受。

2.彙報交流:

(1)將“安詳”與“安靜”進行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安詳:不僅包含了靜和安寧的意思,作者還把月亮當人來寫,給人以親切和親近感。“安詳”寫出了月色下景物的寧靜,你能不能試着把這種寧靜的感覺讀出來。不要快,要體會“寧靜”。)

(2)“流動、閃爍、跳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月色中江景的動態美。“千點萬點”説明江面上跳動的光斑極多,數不清;“晶瑩閃爍”説明光斑有光澤,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很美;“在跳動”説明光斑有節奏。有彈性地跳躍,給人以活潑可愛之感。讀出動態美。

(3)月光下,蘆蕩、樹林和山峯只留下了黑色的輪廓,真像用黑色的'紙剪下來貼在遠處似的,隱隱約約,有一種朦朧美。

(4)同學們,你能否將這裏的鍍字換成其他的字?(灑、鋪、罩)“鍍”妙在何處?看看它的字形,再讀讀文中那句話,想想它的意境。(金字旁表示金屬,金屬均勻的塗抹在物體的表面就叫“鍍”。這裏寫出了月光的清淡、均勻和閃閃發光的意境美。)

(5)這裏的月光為誰鍍上?它們是指什麼?(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 夜晚是黑色的,但是月亮卻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這是什麼美?(顏色美)

3.配樂朗讀

(1)此時此刻,月亮、月光和月色已經融為一體。下面我們跟着音樂來讀一讀,看誰讀得最好,最有感情?其他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感受畫面。

(2)生跟着音樂齊讀,背誦。

五、賞讀經典美文,感受語言美

過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幅恬靜的“月下美景圖”,都深深地陶醉了。皎潔的月亮,清柔似水,曾給了人們多少夢幻,多少遐想。朱自清、巴金、冰心等大文學家都曾描繪過它,讚美過它。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請同學們試着把它讀好。

1.出示《荷塘月色》、《月光曲》、《寄小讀者》,點名讀。

2.小結:今天,我們靜靜地跟隨着作者欣賞美麗的月色,正當作者賞的盡興時,偶然回頭,發現多了一個人——小外甥,他們又會交談些什麼呢?我們下節課接着説。

望月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望月》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七單元的課文,也是一篇散文。敍寫了“我”和小外甥江上賞月的情景。而文中有對月夜江色的描寫,有舅甥賽詩的經過,有外甥對月亮獨特的想象。“我”和小外甥喜愛月亮之情躍然紙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形象鮮明。《語文課程標準》種指出:閲讀敍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説出自己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學《望月》,要在瞭解事件梗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月夜江景之美、回憶描寫月色的古詩、體會小外甥的獨特比喻,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情分析: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認知範圍,所以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掌握: 1,學生能自己解決生字詞。2,能蒐集月亮資料。3,能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2.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大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習課文感受作者與小外甥對月的獨特情感。

2.能聯繫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寫月的古詩句,激發美好的想象。過程與方法:

朗讀→品味→感悟→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大意。

2.學習課文感受作者與小外甥對月的獨特情感。

3.能聯繫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寫月的古詩句,激發美好的想象。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課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月兒圖片,引出課題

過渡:有時它會是個大圓盤,有時的它是條彎彎的小船。瞧,這變幻莫測的`東西,就是我們每天夜晚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的月亮,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月亮有關。

2.板書課題:望月→齊讀課題。引導通過學生兩次讀課題,體會不同

音量、感情讀課題的效果。

2.把課題讀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能學好課文的信心。3.出示教學目標,帶領學生朗讀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月兒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自己的一句話概括課文告訴你了一件什麼事?(指名答,師小結)

本文是一篇散文,有寫景、對話、抒情。(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邊讀邊在書上做標記,理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意義。瞭解課文體裁。

三、理清文章脈絡,並概括大意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請大家們放聲自由讀課文。

找一找: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麼?(指名答)

板書:月夜江景

2.除了欣賞這美景外,我與外甥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指名答)

板書:賽詩 對話

3.我與外甥賽詩後,我和外甥各有了什麼不同的感受?(指名答)

板書:想象、幻想

4.快速瀏覽課文並根據板書提示,思考:課文可以根據什麼寫作順序分段,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並歸納段意。板書:根據事情發展順序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題綱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並歸納段意。

四、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學習第一部分

1.過渡:夜深人靜的時候,作者悄悄地走到江輪甲板上坐下來,讓我們跟着作者的腳步一同去看看,請同學們細讀課文1-2自然段,找一找:我在甲板上看到了什麼景色?

(指名答→集體交流→出示)

月亮

吐灑

清輝

江水

晶瑩閃爍

光斑跳動

景物 月光

灑落

長江

兩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月光

銀色花邊

2.並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常識理解“清輝”、“剪影”、“鍍” 意思

3.根據板書順序提示,同桌相互介紹江上景色。

4.談一談月夜江景給你的印象是什麼?(指名答→師小結)

5.這麼美的景色,連老師都忍不住想身臨其境一番。請大家用那美妙的讀書聲把老師帶入到作者的世界中去一同感受感受,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第二部分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搜一搜:這麼迷人的景色除了作者被吸引了以外,還有誰被吸引了?(指名答)

2.師質疑:是誰把他叫醒的呢?找一找,畫一畫。

3.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師質疑:月亮怎麼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師質疑:小外甥的聰明而又好學體現在哪裏?在課文中找出答案。

(指名答→集體交流→師反饋)齊讀5—11自然段。

4.“牀前明月光”是誰背誦的?你為什麼這麼説?(指名答)

過渡:小外甥和舅舅對了很多關於月亮的詩句,文中哪裏告訴你的?

(點明此處省略號的作用)

5.這些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詩句,你知道還有哪些詩句是描寫月亮的。我們來比一比誰知道的多。

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詩詞大比拼 愛拼才會贏

(1)準備。

各小組同學互相討論、補充完整詩句。

(2)搶答規則:

老師説‘開始’開始舉手搶答,最先舉手的小組回答。

(3)評分標準:

説出一首詩,記一分,不能重複。答錯扣一分。

過渡: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着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6.找一找課文中那一句話告訴我們,作者和小外甥也沉迷於此了?(指名答)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形式→反覆朗讀,體會意境。

過渡:同是那個月亮,在不同的詩人的眼中卻有着不同的情思,它有時是詩人孤獨的哀思,有時又化作一片美麗的鄉愁,有時又變成詩人的天真與童趣,有時又是詩人鬱郁不得志的人生感歎。小外甥的眼中月又是怎樣的?這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又冒出了什麼問題?

學習第三部分

在小外甥的眼裏,月亮是又什麼樣的呢?

(1)畫出描寫小外甥對着月亮展開想象的句子。

(2)為了把這些語句讀好,我們還要畫出描寫小外甥説話時的動作、神情的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吧!——分角色朗讀,加上動作等。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

“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

(3)質疑:讀得懂嗎?有什麼問題嗎?(體會到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讀出他眼中月亮的活潑,明白月的圓缺規律。)2.我又會想些什麼呢?

總結:從古至今,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神聖的象徵,它以其曠遠和神祕寄寓着人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那同一個月亮,為什麼在不同人的眼裏就不一樣了呢?正如清朝大學者王國維所説:一切景語皆情語。即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眼裏是不一樣的,關鍵看人所處的環境,人的心情如何。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寫月的古詩句,激發美好的想象。感受作者與小外甥對月的獨特情感。

拓展延伸:

同學們心中的月是什麼樣的呢?同學們你們也動筆寫一下你心中的月。板書

望月

散文 寫景 對話 抒情

根據事情發展順序

月夜江景(1-2)賽詩 對話(3-20)

Tags:望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