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8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磁感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必修三第十三章《電磁感應與電磁波初步》第三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把電與磁徹底的聯繫在一起。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電磁感應在電磁學中的地位,正是由於電磁感受現象的發現,把人類社會帶入了電氣化時代,體現了“劃時代的發現”。另外本課的實驗部分是在於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和思考來主動地獲得知識。教科書所呈現的實驗既為本節研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提供了實驗情景,又成為後續楞次定律教學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能產生電流,在國中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在空間想象能力、問題本質的分析方面還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中國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通過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探究實驗、產生問題等學習方法,解決問題得出產生感應丁柳德條件的結論。

三、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

物理觀念:知道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及相應實驗方法;知道用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去判斷迴路中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科學思維: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體會電磁相互轉化的思想。

科學探究:通過學生實驗,進行實驗觀察、歸納分類,達到能夠判斷迴路中磁通量如何變化和因為什麼而變化的目的。

科學態度與責任:領會科學家對自然現象、自然規律的探究,以科學不怕困難、勇於面對挫折的堅強意志激勵自己。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繫。

四、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探究,理解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難點: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實驗法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二)劃時代的發現

1.奧斯特:電生磁

(動圖展示奧斯特實驗)

奧斯特發現的電流的磁效應,震動了整個科學界,它證實電現象與磁現象是有聯繫的。

電能生磁,根據對稱性,為什麼不能用磁來生電呢?

法拉第他就堅信磁也能生電。

2.法拉第:磁生電

於是從1822年開始進行了將近十年的實驗。直到1830年8月他發現給一個線圈通電和斷電的瞬間,另一個線圈中出現了電流。

於是,他又設計並動手做了幾十個實驗,發現了各種深藏不露的各種"磁生電"的現象。從實驗現象中領悟到:“磁生電”是在一種變化、運動的過程中才能出現的效應。總結起來是這麼五類:

①變化的電流

②變化的磁場

③運動的恆定電流

④運動的磁鐵

⑤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

並且他把這些現象命名為電磁感應。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小結:

法拉第的這一偉大發現完善了電與磁的內在聯繫,所以便有電磁學這一門學科的誕生。

(三)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那麼具體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麼呢?

1、實驗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導體切割磁感線,會在閉合迴路中產生感應電流

2、實驗驗證

(1)ab靜止的時候,電路中沒有感應電流;

(2)ab沿着磁感線運動的時候,電路中沒有感應電流;

(3)僅有ab切割磁感線的時候,才會產生感應電流。

·分析:ab切割磁感線時,磁場的大小和方向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有電路abcd的面積。

那麼,與磁場相關的哪個物理量發生了變化呢

我們學過磁通量的的表達式是φ=BS,閉合電路abcd的面積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説,穿過電路abcd的磁通量發生了變化。

那麼,感應電流的產生是否與磁通量的變化有關呢

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3、實驗探究1:

磁鐵插入、抽出

實驗操作:指針偏轉情況

磁鐵插入——指針偏轉

磁鐵靜止在線圈中——指針靜止

磁鐵拔出——指針偏轉

或停在線圈中時,電流表指針如何動作?

如圖,線圈A通過變阻器和開關連接到電源上,線圈B的兩端連接到電流表上,把線圈A裝在線圈B的裏面。觀察下面幾種情況下線圈 B中是否有電流產生。通過動圖依次觀察實驗。

開關和變阻器的狀態——指針偏轉情況

開關閉合瞬間——指針偏轉

開關斷開瞬間——指針偏轉

開關閉合時,滑動變阻器不動——指針靜止

開關閉合時,迅速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指針偏轉

4、歸納總結

請你根據實驗現象總結,什麼情況下閉合導體迴路中產生感應電流。

(動圖展示線圈A中的磁感線條數變化的過程)

磁場強弱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磁感線的條數來觀察,觀察動圖可以看到閉合開關穿過B的磁感線從無到有;滑動滑片,穿過B的磁感線的條數不斷的變化;斷開開關,穿過B的磁感線從有到無。這種情況下,根據公式φ=BS,B的面積沒有改變,但是磁場感應強度B變化了,所以説穿過線圈 B的磁通量也發生了變化,線圈B中有感應電流。

5、得出結論

以上實驗及其他事實表明∶

當穿過閉合導體迴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閉合導體迴路中就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四)電磁感應現象的應用

·發電機

1831年聖誕節前夕的一次科學報告會上,向大眾展示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發電機——法拉第圓盤發電機,開闢了人類社會的電氣化時代。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2

1、“電磁感應”是在第三冊“電流的磁效應”和第五冊“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後進行的教學,使學生對“電與磁相互作用的內容”有了較完整的認識,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識的自然延續;“電磁感應”為以後學習發電機的內容打下理論基礎,併為學習能的轉化和守恆提供前置知識,具有啟後作用。

2、法拉第電磁感應的發現,為電能的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條件,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充分説明了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的發展。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近二年半自然科學的學習,已具備了電、磁的初步知識,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和磁場對電流的有作用等方面的知識,也初步具備了電學實驗操作技能和初步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理性思維的能力還不強,在分析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知道是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2、能描述電磁感應現象,分析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3、列舉影響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和影響電流的因素。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

2、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3、培養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性和求知慾。

2、培養實事求是記錄實驗現象的態度。

3、感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理解電磁感應現象。

教學難點:

1、對“切割磁感應線”的理解。

教學策略:

1、變演示實驗為演示與學生隨堂實驗並進。

2、採用實驗探究法。

3、輔助於多媒體課件解決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新問題提出

一、情景創設:

1、多媒體播放“電的使用”問題產生(電從何來)

學生提出猜想:(電池?發電機?摩擦起電?)

2、複習電流產生的磁場(奧斯特)導引學生猜想,問題2能用磁場產生電流嗎?

二、設計、操作實驗並交流結果

(教師引導實驗設計、操作)演示實驗與學生隨堂實驗同時進行。

交流實驗結果(1):能用磁場產生電流。

問題3:利用磁場產生電流是否需要條件;(學生提出假設:“要”或“不要”)

實驗條件控制:(1)閉合或斷開電路(2)不同方向移動導線(與磁感應線垂直、斜、平行)

交流結果(2)電路斷開不能產生電;導線運動方向與磁感應線方向平行不能產生電流。

“利用磁場產生電流”需要條件。

閲讀課文,描述電磁感應現象,

難點解釋: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重點演示切割和沒有切割。

學生列舉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一部分、切割)

(補充指出如果電路沒有閉合,導體兩端會產生感生電壓)

問題4:感應電流的方向?

教師提示考慮因素(磁場方向與導線切割方向)

學生自已設計實驗、操作。

交流結果(3)感就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切割磁感應線方向有關。

小結: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從而為發電機的發明打下了理論基礎,使人們對電的大規模利用成了可能......

學生交流對電磁感應的看法。(現象、條件、結果、應用、體會等)

提出思考題:電磁感應中能量是怎樣轉化的,(互相交流、並閲讀課本)

作業:1、配套練習相關作業。

2、完成調查報告:電在我家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知道磁通量的定義,知道磁通量的國際單位,知道公式 的適用條件,會用公式計算.

2、啟發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從中分析歸納通過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

3、通過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教學儀器:

電池組,電鍵,導線,大磁針,矩形線圈,碲形磁鐵,條形磁鐵,原副線圈,演示用電流表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在磁可否生電這個問題上,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堅信,電與磁決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聯繫.為此,他做了許多實驗,把導線放在各種磁場中想得到電流需要一定的條件,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歷時10年,終於找到了這個條件,從而開闢了物理學又一嶄新天地.

電磁感應現象:

二、教學內容

1、磁通量( )

複習:磁感應強度的概念

引入:教師:我們知道,磁場的強弱(即磁感應強度)可以用磁感線的疏密來表示.如果一個面積為 的面垂直一個磁感應強度為 的勻強磁場放置,則穿過這個面的磁感線的條數就是確定的.我們把 與 的乘積叫做穿過這個面的磁通量.

(1)定義:面積為 ,垂直勻強磁場 放置,則 與 乘積,叫做穿過這個面的磁通量,用表示.

(2)公式:

(3)單位:韋伯(Wb) 1Wb=1T·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過這個面的磁感線條數.

注意強調:

①只要知道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和所討論面的面積 ,在面與磁場方向垂直的條件下 (不垂直可將面積做垂直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過討論面的磁感線條數的多少.在今後的應用中往往根據穿過面的淨磁感線條數的多少定性判斷穿過該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 來計算磁通量,但是隻適合於勻強磁場.

②磁通量是標量,但是有正負之分,磁感線穿過某一個平面,要注意是從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電磁感應現象:

內容引入:奧斯特實驗架起了一座連通電和磁的橋樑,此後人們對電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電呢?

在磁可否生電這個問題上,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堅信,電與磁決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聯繫.為此,他做了許多實驗,把導線放在各種磁場中想得到電流需要一定的條件,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歷時10年,終於找到了這個條件,從而開闢了物理學又一嶄新天地.

3、實驗演示

實驗1:學生實驗——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力線的運動

觀察現象:AB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可見電流表指針偏轉.

學生得到初步結論:當閉合迴路中的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電路中有了電流.

現象分析:如圖1導體不切割磁力線時,電路中沒有電流;而切割磁力線時閉合電路中有電流.回憶磁通量定義 (師生討論)對閉合迴路而言,所處磁場 未變,僅因為AB的運動使迴路在磁場中部分面積 變了,使穿過迴路的磁通變化,故迴路中產生了電流.

設問:那麼在其它情況下磁通變化是否也會產生感應電流呢?

實驗2:演示實驗——條形磁鐵插入線圈

觀察提問:

A、條形磁鐵插入或取出時,可見電流表的指針偏轉.

B、磁鐵與線圈相對靜止時,可見電流表指針不偏轉.

現象分析:(師生討論)對線圈迴路,當線圈與磁鐵有沿軸線的相對運動時,所處磁場 因磁鐵的遠離和靠近而變化,而 未變,故穿過線圈的磁通變化,產生感應電流,而當磁鐵不動時,線圈處 , 不變,故無感應電流.

實驗3:演示實驗——關於原副線圈的實驗演示

實驗觀察:移動變阻器滑片(或通斷開關),電流表指針偏轉.當A中電流穩定時,電流表指針不偏轉.

現象分析:對線圈 ,滑片移動或開關通斷,引起A中電流變,則磁場變,穿過B的磁通變,故B中產生感應電流.當A中電流穩定時,磁場不變,磁通不變,則B中無感應電流.

教師總結:不同的實驗,其共同處在於:只要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的變化,不管引起磁通量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閉合電路中都有感應電流產生.

結論:

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就有電流產生,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上述三個實驗中能量的轉化情況.

3、例題講解

4、教師總結:

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個普遍定律,同樣適合於電磁感應現象.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或者是電能在不同電路中的轉移.

5、佈置作業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磁通量的定義,公式的適用條件,會用這一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

3、理解“不論用什麼方法,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電流產生”.

4、知道能量守恆定律依然適用於電磁感應現象.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生認識“從個性中發現共性,再從共性中理解個性,從現象認識本質以及事物有普遍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建議

關於電磁感應現象的教學分析

1.電磁感應現象

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①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裏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電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

②當磁體相對靜止的閉合電路運動時,電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

③當磁體和閉合電路都保持靜止,而使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改變時,電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

其實上述①、②兩種情況均可歸結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改變,所以,不論用什麼方法,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電流產生.

3.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守恆

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或者是電能在不同電路中的轉移,電磁感應現象遵循能量守恆定律.

教法建議

1、課本中得出結論後的思考與討論,是一個進一步啟發學生手腦並用、獨立思考,全面認識電磁感應現象的題目,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2、本節課文的最後分析了兩種情況下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這不但能從能量的觀點讓學生對電磁感應有明確的認識,而且進一步強化了能量守恆定律的普遍意義.有條件的,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自行分析,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是本節的教學重點,而正確理解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是本節教學的難點.由於學生在國中時已經接觸過相關的電磁感應現象,因此在講解電流的產生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現象的認識,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並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計來引導實驗的進行,例如:對實驗數據表格的設計以及相關問題的探討,讓學生明白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正確理解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課本從4個層面介紹了電磁感應——定性瞭解定磁感應現象、掌握感應電動勢方向的判定規則和定量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瞭解電磁感應的兩類情況、瞭解電磁感應規律在自感渦流電磁阻尼電磁驅動中的應用。

教材對感應電流產生條件、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等的處理,全部是從唯象的角度,而且全部是拿磁通量來説事;但實際上,電磁感應存在兩種本質完全不同的`情況,而且談論磁通量必須有一個迴路,可是一根導體棒切割磁感線卻沒有迴路。這種處理,實際上給學生造成了許多理解和應用上的困難。

不過,教材利用第五節做了一個補充,那麼,一輪複習,筆者認為就應該糾回正常思路,先分兩種情況説明,然後總結出感應電流產生條件、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規則和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的磁通量表述。

另外,一輪複習,第一講承擔着全章知識內容的引領作用,因此本講可以將本章所涉及的大部分關鍵模型拿出來與學生見面。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自主複習了教材,並自主完成了第一講資料前後的填空、辨析和例題、練習,對本章、本講所涉及的內容和題型都有了較為熟悉的瞭解。

但是,從練習的完成質量來看,學生對電磁感應的實質、磁通量的變化、楞次定律的綜合應用都存在明顯困難,這需要老師引導梳理和透徹理解本講內容、並分類講解楞次定律的應用思路和技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磁通量及其變化的計算方法,理解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深刻理解楞次定律並能夠熟練、靈活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一起重新整理知識脈絡,從而加深對本章本節知識內容的理解;同時,通過對練習題的歸類分析,從而加深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深入學習本章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1、磁通量及其變化; 2、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3、楞次定律、右手定則的理解和應用。

五、教學媒體

PPT多媒體課件,《與名師對話》一輪複習資料

六、教學時間

七、教學反思

1、本講第一部分內容——知識串講部分,結合PPT課件講快一些,因為特殊原因我的課件未能用成,導致知識串講部分沒有講完。

2、有教師反映,感生電動勢的講解超綱——大學聯考不考,一輪複習就不應該涉及。

3、楞次定律是電磁感應一章的難點,從後續幾講練習完成情況看,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楞次定律這裏。

電磁感應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理解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動勢的存在;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概括與感應電動勢的大小有關的因素,從而掌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並使學生體會在發現和認識物理規律中物理實驗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領會從一般到特殊、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教學重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教學難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教學器材】

演示用:大型示教萬用電表;原副線圈;學生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

學生用:靈敏電流計;線圈;條形磁鐵。

【教學過程】

學生探究問題一:

怎樣使一根導線起到“導線電源”的作用?怎樣使“導線電源”的電動勢能變大?(預定時間為5分鐘。提示:從“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入手。)

1.(a)圖中電路若在某處斷開時出現的現象與(b)圖表現相同。請問原因相同嗎?請做解釋。

2.上面兩種實驗中,根據所起到的作用分類,下列導線段可以分成幾類:

ab cd ad bc a′b′ c′d′ a′d′ b′c′

3.請回答:“怎樣使一根導線起到電源作用”?有幾種回答方法?哪種回答最好?上面提到的8根導線哪一根是“導線電源”?為什麼説其他都不是“導線電源”?

學生探究問題二:

怎樣利用一根導線,獲得更大的電動勢?

1.猜想:從圖(a)入手,參考對“怎樣使一根導線變成‘導線電源’”的答案,進行猜想。

2.嘗試:設計一種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想。

3.教師提出注意事項並適時進行提示。

4.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如果不在實驗室或實驗器材不夠,教師也可以進行演示實驗,但一定要關注、尊重並採納學生的猜想)。

5.學生展示自己的猜想。

6.學生閲讀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