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製作電磁鐵教學設計

欄目: 生活範例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3.1W

教學內容

製作電磁鐵教學設計

本課是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第二課。學生已經在上一課通過實驗認識了電可以產生磁,經歷了用通電線圈做電生磁實驗,這為理解電磁鐵的原理打下基礎;本課將引導學生對電磁鐵這一電生磁的最直接應用裝置,開展兩個方面的研究——製作電磁鐵與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設計説明

本設計主要有兩大特色:一是從能量單元整體出發,從瞭解學生前概念作為起點,以建構新的科學概念為導向,引領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強化了邏輯思維訓練,注重了實證意識培養,充分體現了國小科學課的特點,促進課堂實效的提升。二是教師的預設充分、靈活多樣,不少活動準備了兩套教學預案,便於根據學情選擇最佳的教學策略;同時在設計、製作、測試、記錄、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環節,突顯了追求細節卻又引而不發的教學指導,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質疑的空間;巧妙藉助一些關鍵詞、問題、記錄表、板書等,誘發學生產生新思想,發現新問題,生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

2.改變電池的正負極接法或改變線圈繞線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過程與方法:

1.製作鐵釘電磁鐵。

2.做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的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認真細緻、合作進行研究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製作電磁鐵與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難點: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猜想的建立與研究方法設計

課前準備

1.分組器材:回形針2~3個、1m長細絕緣導線1根、指南針1只、大鐵釘1只、電池(電池盒)1只、開關1只、連接用導線1根、砂紙1、實驗記錄單3

2.教師準備:學生實驗器材1套、電磁鐵貼畫1、視頻展示儀、多媒體課件(兩種線圈的繞法示意圖、檢測題、活動背景音樂等)

過程預設

一、師生會話,導入新課

1.師生會話:通過上一課的研究,我們發現了電與磁之間有怎樣的聯繫?你可知道,根據這個發現,科學家發明了什麼東西嗎?——根據回答板書課題: 2.電磁鐵

2.講述:同學們,願意和老師一起來圍繞電磁鐵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嗎?

[設計意圖:從科學發現到科學發明,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結果與科學知識的價值,發展學生開展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瞭解學生的前概念,便於調整教學預設。]

二、先制後試,探究本性

(一)指導繞線圈

1.引發獨立探究製作方法:

預設方案一:

師生會話:那麼電磁鐵是怎麼製作的呢?請知道的同學來介紹一下!

預設方案二:我們準備怎麼來製作電磁鐵呢,先請大家研究一下課本P50頁上的圖文資料。

2.彙報製作方法:着重解決(1)需要哪些材料? (2)製作方法、步驟是怎樣的?

3.進行細節指導,完善製作方案:為了讓我們製作出高品質的電磁鐵,我們在製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些哪些細節呢?

引導問題預設:繞導線時要注意什麼(如繞線的兩種方向、準備繞多少圈等)?

怎樣處理導線兩頭等(如何固定?)

解決策略預設:通過師生會話、教師或個別學生的示範,掌握製作技巧

4.小組合作製作鐵釘電磁鐵

(1)師生會話:指導實驗記錄(課件展示記錄表),明確實驗要求、紀律等。

(2)學生取出器材,分組製作;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展評與小結:在檢查、評價製作質量後指出“像這樣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

(二)測試鐵釘電磁鐵

1.師生會話:如何怎麼知道自己製作的電磁鐵是否具有磁性?

2.指導測試操作要領:如,明確分工、仔細觀察、記錄實驗現象,以及實驗成功後及時斷開電流等注意事項。

3.小組合作,完成測試後展示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藉助實驗記錄表,描述實驗過程,試分析觀察到的現象:

(在組織交流時,若有個別組發現磁化現象,教師則可先追問學生是否是多次實驗後結果?或者重新再試一次;在此基礎上教師應作適當補充解釋。此外本實驗用回形針儘量是新購的,同軌班較多時,教師的課前準備尤要留意這一點)

4.綜合各組實驗現象,由學生歸納出結論(師課件揭示):

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從瞭解學生的前概念出發,導入電磁鐵的設計與製作活動,以及本環節中多種引導問題與對策的預設,均有助於正確定位學習起點,提升活動實效性;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連着3課圍繞着電磁鐵展開研究,製作一個高品質的電磁鐵有其現實意義,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明確製作具體注意事項等環節,凸顯了細節指導,突出了本課教學重點;而引導學生在動手前關注到繞線的兩種方向、準備繞多少圈等製作事項,又為引發後繼階段的探究作了鋪墊。此外,本環節所設計的思考、交流、質疑、分析與解釋、評價等系列活動中,均重視了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啟導,力求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對有可能出現的磁化現象也作出了預案,意在引導學生尊重實驗數據,培養求實精神,以及學會分析實驗結果,反思實驗失敗原因。]

三、探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一)探究電磁鐵是否有南北極

1.師生會話:剛才通過研究知道了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這一基本性質,那麼電磁鐵還會有哪些性質呢?先請大家推測一下,並説説你的理由。

2.學生思考、猜測。(預設:鐵釘電磁鐵也有南北極)

3.引導設計驗證方案: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電磁鐵是否也有兩個磁極,那怎樣檢測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呢?先請大家根據提示語設計一個方案。(課件出示設計提示語)

——方法:

器材:

操作步驟:

4.學生先獨立思考後交流

5.優選實驗方案,指導操作要領:同學們想到了多種方法,其中用指南針測試確實是最簡便的一種——利用多媒體提示:

⑴ 分別用電磁鐵的釘尖和釘尾靠近指南針;

⑵ 仔細觀察出現的實驗現象;

⑶ 根據實驗現象判斷釘尖和釘尾分別是什麼極;

⑷ 各組派代表將實驗結論填寫在黑板上的貼畫兩邊。

( )極 ( )極

( )極 ( )極

……

6.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7.彙報整理實驗現象:

從小組實驗結果中,大家發現了什麼?(電磁鐵是否有磁極?各小組電磁鐵的磁極位置一樣嗎?)

[設計意圖:當推測電磁鐵還會有哪些性質時,學生肯定會有多種想法,為此通過説出其理由,力圖使學生在頭腦中將電磁鐵與磁鐵性質之間建立對接;在設計驗證方案環節,只用了三句話,巧妙將學生思維引向研究目標上;採用板貼畫與各組實驗小組代表上來填寫實驗結果的形式,既符合各小組實驗用時有先有後的實際,又完成了對各組實驗所獲資料的整理。分析結果時,學生就非常清楚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順利推進了科學探究進程,有效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探究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

1.引導學生提出假設——

預設方案一:

(1)對比觀察:比較釘尖磁極不一樣的兩個小組的電磁鐵裝置(可利用視頻展示儀),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

(2)交流觀察到的'差異處,然後作出推測: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

預設方案二:

(1)回憶一下電磁鐵製作過程,你覺得如果改變哪些地方做法,就有可能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2)先組內討論後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預設兩種引導現象分析方案,讓教師能更靈活地視班級實際、學生能力狀況來選用最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引導方法。]

2.根據學生意見,教師隨機板書:

電池正負極接法?

線圈纏繞方向 ?

3.師生會話:那麼如何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呢?

4.學生交流、教師結合課件逐步展示實驗記錄單,進一步引導學生完善方案,明確實驗操作注意事項(需強調只能改變一個因素,其它條件不能改變):

[實驗1]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會改變電磁鐵的磁極嗎?

[實驗2]改變電磁鐵線圈繞線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磁極嗎?

5.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靈活採取兩個實驗全做,或選其中之一進行分組實驗,並記錄下實驗現象與結論,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6.整理實驗器材,作好交流準備:在實驗即將結束時播放一小段輕鬆音樂,組織學生整理好實驗器材,並推派代表到講台前準備彙報。

7.利用視頻展示儀彙報各組實驗結果

8.學生歸納出實驗結論,教師完成如下板書,明晰科學概念:

電池正負極接法

改變 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線圈繞線方向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多媒體課件與實驗記錄表等手段,突顯了實驗操作要領; 2張實驗記錄表的運用,既引導學生完善方案,又便於借視頻展示儀來彙報、分析與歸納實驗結果;而讓學生在輕鬆的音樂聲中整理實驗器材,實現注意力的轉換,提升探究後繼階段交流環節的有效性,也有利於培養國小生養成良好的整理實驗器材習慣。]

四、總結評價、反饋檢測

1.成果發佈會:邀請學生上台介紹本節課的研究成果——今天這節課上,我們獲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2.反饋檢測:(多媒體課件出示)

(1)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 ,它具有接同電流後產生 ,斷開電流後 消失的基本性質。

(2)改變 或改變 都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設計意圖:本環節藉助成果發佈會和反饋檢測,既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又進一步明晰本課所要求形成的兩條科學概念。]

Tags:電磁鐵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