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淺析信息技術學科的網絡化教學論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3.51K

一、網絡化教學的必要的條件

淺析信息技術學科的網絡化教學論文

1.可以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教室。網絡化教學的教室應有以下四個特點:

(1)現代化教學設施比較齊全,配備有多媒體設備、網絡設備,能夠滿足進行各種網絡化教學模式的應用。(2)局域網、互聯網暢通高效,保證老師、學生網絡資料蒐集、學習成果發佈、教學互動等網絡應用的速度與效率。

(3)提供教師、學生進行課堂、課後學習互動的平台,同時也可以以網上的其它方式進行交流。

(4)能夠用網絡進行各種測試和課堂教學實時反饋,實時掌握教學效果。

2.準備必需的信息技術資源。

(1)本地資源(局域網):根據信息技術教學的需要,發揮本組教師的優勢,建成以互聯網為平台,收集其他學校、省市或者國外的相關資料,能夠提供學習必需的資料的信息技術站,方便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查找使用。

(2)遠程資源:本校局域網內不能滿足需要,可以通過相關鏈接訪問雞西教育信息網、友好學校資源網站上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

(3)泛資源:互聯網上一切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材料。

二、信息技術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

在幾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同時參考了一些先進教學模式的經驗,我探索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充分發揮現有條件和技術水平,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意識,實現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探討新的網絡教學模式。現以《微型計算機系統》一節為例來闡述不同的網絡教學模式。

1.基於網絡的多媒體講授模式。

基於學科特點及某些教學內容,這是易於讓學生接受的一種模式,對於難以理解的內容,還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課堂教學也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優越之處,尤其是對理論新授課或是複習課更能夠起到舉一反三,承上啟下的效果。授課的過程步驟如下:(1)温習舊知。(2)老師簡介本課內容出示學習目標,可以通過備課過程中自制的課件進行展示。(3)老師帶領學生學習本課主要內容,學生回答老師預先設計好的問題,解決相關重、難點問題,畫出電腦結構示意圖,在老師安排下完成課堂練習。在這種模式中,在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存儲在教師機上的有關微型計算機系統相關的知識通過自制的課件中的多媒體綜合表達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老師利用網絡教學系統,按照計劃好的步驟和安排好的時間,一步一步地展現教學內容。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計算機網絡,瞭解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構成,老師對不好理解的內容,如,rom、ram、中央處理器等概念通過多媒體進行闡述,使學生看到平時不易於看到的微型計算機部件,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模式特點:學習過程統一,教學過程易於組織,以老師講解、演示的教學內容為主,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突出,學生容易學習。對所有參與學習的學生,要求是統一的。從本質上來看,這只不過是在舊有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模式上加上了多媒體化的網絡化。不足之處是,沒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還是處於“流水線”式的教學,不易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習慣,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知識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改變了授課手段,但可以説是“新瓶裝舊酒”。

2.主題探究式網絡化教學模式。

首先,創造恰當的學習情境,引入學習主題。要上好一堂課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看能否設計創造一個恰當的學習情境。在《微型計算機系統》為主題的學習中,由於這一主題是信息技術中的基礎部分,因此首先要解決什麼是計算機硬件及各硬件相關功能,激發學生對微機硬件相關知識的需求,因此,可在電子學案導入板塊中,用flash動畫和avi影片等演示出一些硬件的相關功能,再通過對這些與微型計算機系統有關的資料信息的思考,引入學習主題。

其次,圍繞提出的學習主題,由學生根據相關信息提出問題。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自主提出問題,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通俗地説就是提出問題的能力,也是為了下一步能夠帶着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做準備。學生通過網絡處理電子學案上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內容,提出自己對材料中與《微型計算機系統》學習主題有關的一些內容的疑問,如:cpu的主頻與運算速度的關係?內存與外存的區別?為什麼硬盤的實際存儲量與廠家標示不符等問題。教師將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通過網絡教學系統展示給所有學生,讓學生當先生,學生間可以解答的問題,不必作為難點問題處理。學生回答不了的問題,作為學習專題由學生自主探究,由此轉入下一步的學習。

再次,學生選擇學習專題,自主探究。在《微型計算機系統》這個專題學習中,主要通過教師提供的電子學案中設置的任務,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探索,通過收集、整理、分析網絡材料學習新知識,並整合到學生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完成對新的知識的建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方式進行專題探究。由學生帶着問題,藉助多媒體網絡的強大功能和教師的適當提示,進行自主的探索學習,收集整合素材,以電子作品或完成電子學案上任務、習題的形式體現學生的學習結果。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過程的同時,教師可根據情況對個別學生進行學習指引,運用網絡、課件和書本收集,學習與課題有關的知識,並進行整理、歸納得出結論。

最後,課題交流,學習評價。通過討論、交流,最終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在《微型計算機系統》這一主題中,以每個小組選定一個代表對其中的某一個專題進行解答的方式進行。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同學講解本專題中的知識點和學習中的體會,在講解過程中,同學們還可以相互討論,共同研究,以期達成共識。在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可供選擇並有一定針對性的強化練習。在《微型計算機系統》這個主題學習中,可通過局域網教學系統中的測試系統對學生進行測試,通過系統的實時反饋功能,使測試成績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及時瞭解自己對這一堂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讓老師及時瞭解自己這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和獲得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比較準確的評價,以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教師今後的教學。

最後,總結歸納,知識延伸。教師可以在電子學案中設置一些相關知識主題的總結歸納板塊,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從而使學生通過瀏覽相關內容,對一堂課以致一個階段所學知識點有一個系統明朗的把握,完成相關學習內容。同時,在圍繞上述主題研究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結構的延伸,讓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文字、圖片資料以及有關新型計算機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們在課後有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模式特點:通過電子學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之後,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學習心得,要讓小組代表對專題進行解答,小組成員就必須有討論、有交流,從而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選出一名代表進行回答,這樣就讓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互助品格。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同時也共享了學習成果,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就感。讓學生會學、樂學,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不足之處,各小組的學習進度不容易整齊劃一,對每個學生的要求也要因人而異,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學生的學習過程相對自由,在教師監管、主導不利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容易有好有壞。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生容易表現出散漫,無所事事。

三、小結

在實際教學中,各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並沒有嚴格界限,只要合乎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的模式都是好的模式。基於網絡環境的學習模式就是利用網絡提供豐富而便捷的資源、突破時空限制的平等交流等優勢來彌補傳統學習模式的不足。增強了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但也容易帶來課堂教學的鬆散性、不確定性、難控制性。但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引導,合理採用任務驅動式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克服網絡教學中的不利因素,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就一定會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使信息技術的課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