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1

“暮色悄悄地降臨了墓地,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園温馨的清香”琴聲縹緲,尋尋覓覓,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親人。天地之久間,久久地迴盪着這一琴聲……

外面天色已經大亮,金黃色的晨曦透過窗户灑進來,在木質地板上灑了一層朦朧的光暈,難得清閒的雙休,我手捧《穆斯林的葬禮》,去追尋那一方淨土。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年代,卻有着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又何嘗不牽動着你我的心?一個玉器世家,他們幾代人對玉的痴迷、對玉的執着。這是玉的長河,亦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

懷着對回回民族的自豪感,樑亦清決定要用三年的時間來雕刻這一象徵着回回民族最高榮譽的寶船。三年,一次多麼艱苦卓絕的航行,這期間,他不允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眼看就要完工,突然,這一切都在霎那間停住了,滾熱的鮮血把琢玉人與碎玉連成了一體。他,僵卧在耗盡了生命的水凳兒前,無聲無息地告別了他為之奮鬥的事業。三年,廢寢忘食的三年,到頭來還搭上了自己的生命!真主啊!一股錐心的疼痛從內心深處傳來。

從小,她缺少了夢寐以求的母愛,每次只能看着那張親生母親的照片在獨自落淚。她幼小的心,載着這些超重的負荷,卻無法找到傾訴的對象。知道遇到了他,她的生命為之改變。她幻想着畢業以後所有美好的事情,她沉醉在與楚雁潮的愛戀之中。卻不知,這一切的幻想,都像陽光下的泡沫,一觸就破。“心臟病”,這個簡單又不簡單的詞,正在一步步吞噬着這妙齡少女的生命。直到,最親的姑媽在她身邊倒下,這一切也到了尾聲。她一直等到天明,盼望着太陽快點出來,只為了和楚雁潮的約定,可終究沒等到他。帶着遺憾、帶着痛苦,永遠地離開了這繁華的人世間。一滴液體滑落到書上,很輕,很輕……

穆斯林的葬禮是聖潔的、隆重、莊嚴而簡樸,沒有絲毫的`浮華。楚雁潮站在新月的墓前。他的瞳孔是渙散的。眸子是沒有焦距的。他毅然地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這個被痛苦粉碎了的少年,仔細地撫摩地面,把所有的土塊和石子都撿走,不留一絲的坎坷給新月。所有的思戀都融入了這黃土之中,所有的回憶都埋在了這墓穴之中……

午後沒有一絲風,唯有鳴蟬不遺餘力地鳴叫着,合上這本厚重的書,心中的堅冰一寸一寸地融化成淚水。彷彿在一個清冷的冬夜,仰望天空飄下的雪花,站在新月的墓碑前,眼淚蓄滿了眼眶。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2

掩卷,歎口氣,小説的情節在腦海中慢慢回味。真主啊!雖然我不是穆斯林,但是您為什麼這樣戲弄了韓子奇。當還是漢人孤兒的小奇子遇到吐羅耶定巴巴,他不是存心去欺騙一個虔誠的回族巴巴,他只是為了生存!他以自己的才智和隱忍重振奇珍齋,為回報樑家,娶了樑君璧,挑起了樑家的重擔,他是個真正的男人。可是命運總是多舛的,當他離開了舊中國,離開了妻子和兒子,來到了沒有穆斯林氛圍的英國,真主和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我們一心痴迷玉石的玉王在將近40年的人生中,竟然收穫了自己小姨子的愛情。一個是追求自由民主的燕京女高材生,一個是自幼學徒出生的玉王,他們的愛情之花在英國開花結果。他們沒有“古瓦西”,也沒有穆斯林的祝福,可我們難道能説,這不是愛情嘛,這不是成年男女出於天性的必然結果嘛?!韓子奇的愛情是美好而短暫的,當他面對妻子責難時,當他面對早己不認識他的兒子時,他在愛情與家庭之間已經做了選擇,但他不知道苦難的隱患已經埋下。

中年喪女,晚年喪玉,真主讓他失去了他最珍愛的'人與物。他的堅持,他的執着,在命運面前竟然如此的無力。他能責怪誰,是怪真主的不公,還是責怪妻子的偏心。在我看來,韓子奇怪因為對妻子的虧欠自責,過早的把人生的舵放開,他已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改變自己的命運了。我相信很多人對樑君璧一定非常厭惡,認為她是整個故事中的壞女人,冤枉忠心的掌櫃,對善良的新月的冷漠。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她自己也只是個玉匠的女兒,但她更看不起賣糕家的女兒。她愛自己的兒子和丈夫,可是他們卻也因她而受到傷害。她以教門為理由,拒絕了楚燕潮對新月熱烈的愛,她自己卻嫁給了一個漢族的“卡斐爾”。這個女人是個一天要做5次朝拜的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可是真主同樣的沒有給她好的命運。也許有人更愛新月那純真的愛情,可是我卻更迷戀於韓子奇那從谷底到谷底的人生之路,讓我想起《金剛經》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如露亦如電。即使在最困難的一刻,他也沒有拋棄穆斯林的身份,我想真主應該能接納這位漢人穆斯林的子民,讓他的不幸隨着歷史而灰飛煙滅把。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3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我也已讀過兩遍,第一遍是在大二的時候,沒看幾頁就被它迷住了,廢寢忘食地用了三天時間將其看完,真是一部好書呀,讓我第一次接觸了穆斯林的生活一些常識,以及有關玉的製作的專業知識,在我看來,只有專業的琢玉工匠才能如此精確的描述玉的林林總總,令我不得不驚歎與作者的敬業與專注。第二次讀就在今年春節前後,隨着年齡的增長,此次有了更深的感悟,隨着故事的發展,人喜吾亦喜,人悲吾亦哀。我也隨着故事的情節和作者一樣流下了不少淚花。

該書描寫了一個兩代人的愛情悲劇,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雖然表面看來是那麼的協調、平靜。悲劇是誰造成的?誰都沒有錯!只能説是造化弄人,命運不濟呀!韓子奇是苦的,他有愛卻不能愛,整個下半生都生活在妻子樑君壁的很與不饒恕之中;但樑君壁錯了嗎?不,她亦痛苦,自己的丈夫犯下了本民族不可饒恕的罪惡,卻不能痛快的解決,因為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奇哥哥,一邊是自己的親妹妹,玉兒,更何況他們竟然還有了愛情的結晶——新月。我們能理解,她對新月那複雜的情感,恨並愛着,折磨了丈夫、女兒,也折磨了自己;樑冰玉也是痛苦的,找到了真愛卻不能在一起,她背叛了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姐姐,與姐夫產生了感情,生下了女兒,卻不能給她母愛,只有痛苦地離開;韓天星是痛苦的,與他真心相愛的戀人,暗地裏被他親愛的母親拆散了,等到他知道真相時,又能怎樣呢?他不能戰勝命運的安排,因為他的妻子——那個深愛他的女人,就要為他生產了;韓新月也是痛苦的,她多麼想多麼想得到母愛呀!卻從來不能理解母親為什麼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母親?還要承受自己親生父母所留下的苦果。當她遇到了一個與她至死相愛的人——楚雁潮時,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卻擺在了他們頭上,在世俗與宗教的阻撓下,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因為楚雁潮不是一個穆斯林。對這種不可能的妥協,作者只能是安排他們天地相隔。

讀完這個本書,我陷入了深深的同情與無奈之中。真想去質問作者,為什麼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卻又無法去責怪誰?真是有種窒息的感覺,讓人無從去發泄,即便時隔多日,今天提筆寫讀後感還是無法釋懷,真想跑到無人的曠野,去大叫一番,些許會舒服一些!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4

看完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我掩卷而思。我被小説引人入勝的情節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對書中描寫的每一個細節都感到既新奇又陌生,也被小説的精彩情節、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感動了,亦為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的愛情悲劇留下了傷感的淚水。

書中以“玉”和“月”交叉展開來寫。只看目錄:月夢、月冷、玉緣……一種十分純淨、脱離凡俗的感覺油然而生。書中的另一個背景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和玉器有關的家族中,在這裏,可以看到樑亦清作為一個玉雕技藝高深的匠人,對自己事業的執着和對玉全身心的熱愛,也看到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華民族有崇玉、愛玉、敬玉的情操。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徵,古時形容有德行的男子,都説“謙謙君子,温潤如玉”,文中也隱隱流露出如玉般雅緻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

書中最令我難以釋懷的就是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不附帶任何關係去愛,愛時如夏花之絢爛,結束時亦如秋葉之靜美。他們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發展到最後的心靈盟友,乃至靈魂密友,是何等高尚純潔的感情啊!尤其是新月患了心臟病住院,再到她離世,楚雁潮給予她的關懷呵護,再到後面試墓穴的那段描寫,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極為強大的情感震撼着。

人生無常,無論你是一個怎樣堅強的人,面對死亡都是那麼不堪一擊。我的心情就如一片漂浮在空中的落葉,隨着主人公的心情起伏變化。説實話,我對他們的愛情既羨慕又有種揪心的疼痛,甚至嚮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心靈相犀的情感,因為這樣純美的愛情在當今社會中已經極為少見了。

愛情是一種信仰,它儲存在人最珍貴最真誠的地方,儲存在心裏,它和生命同在,它和靈魂同在。不管怎樣,緣分到來時就珍惜,把握現在,即使給不了太多的温暖,也不要去傷害。我覺得真正的愛情是新月和楚雁潮之間的那種愛情——純潔、簡單、真摯。他們的愛情雖然短暫,剎那芳華,轉瞬即逝,可是留在心裏的卻是永恆。人生就是一首歌,每一個曲調,都詮釋一種震撼。或許愛情原本就是需要想念的,讓念想在歲月中悠然綻放,凝成彼岸的遙望,緣來緣去,千般婉轉,終會羽化成蝶,妖嬈成塵世裏最美的絕戀。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5

其實,我並不會寫讀後感。只是,為了擺脱這枯燥無味的假期而信手由韁的發發感慨,以減輕這種自然而然的鬱悶之情罷了。

記得看這本書時,正逢我出水痘而悶在房子裏,一邊是拿着鏡子看着臉上的水痘慢慢的消失,心裏感覺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欣喜和期盼;另一邊是由於好幾天沒有出過房門,沒有曬過太陽,一種無形的壓抑伴隨左右。好想出去兜兜風,嗅嗅陽光的味道和花草的清香,但我不能,我只能披着衣服,靜靜地站在窗口默默凝望遠方,在這種活動以外的時間,我看《穆斯林的葬禮》。

回想一下,《穆斯林的葬禮》到底帶給我什麼?是在為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悲劇而惋惜?還是在為韓子奇在婚姻上的懦弱而痛心呢?我不知道,冥冥之中,我總覺得霍達帶給了我一些很現實的東西。

在書中,我第一次瞭解了回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禮節。當然,這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葬禮的`儀式。樑亦清死了,韓新月死了,“姑媽”死了,韓子奇死了,這些人的離去,怎能不使我對“葬禮”記憶深刻呢?雖然我曾經為他們傷感過,痛惜過,感慨過,流淚過,但它也帶給了我許多的思索。

也許此時,此年齡,信口開河的談論愛情似乎讓人感覺到我的稚嫩與單純。但它卻使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愛情才會幸福”?那些因為憐憫、因為同情、因為感恩而形成的婚姻是否存在真愛呢?為什麼愛情在世俗、在民族差異、在宗教信仰面前竟是如此的蒼白無力呢?我想誰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卻又權利去尋找自己的愛情。也許是因為生活,生活讓我們改變了太多。是生活讓愛情變成了婚姻,由婚姻組成了家庭,但也是因為生活,讓大多數人在壓力下湊合着過日子。我太年輕,不懂得什麼是真愛,在現實中,人總是要生活,這也許就是韓子奇為什麼割捨樑冰魚兒回到與樑君璧組成的家庭中的原因吧。

好了,寫到這,我無法再寫下去了。因為我沒有什麼更深的理解或有什麼能讓人引起思考的感慨。我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的收穫是我還想再看一遍,至於這美其名曰的讀後感,權當我個人在這濃厚的氛圍中呼吸一點別的空氣,至於其他的意義,我覺得很寥寥,只是希望看到此文的人別見笑,本人就倍感欣慰了。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6

這是一本以回族清真教徒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為背景,講訴琢玉大師韓子奇與其女兒韓新月兩代人糾葛纏繞的故事,章節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我讀這本書,一開始是被封面上僅小於題目字號的“最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所吸引的,而“穆斯林的葬禮”這幾個字又讓我很有一探究竟的慾望,是死了多少人呢?是多麼壯觀的葬禮呢?當我身臨其境時,才發現每一場葬禮,都是對讀者心靈上的一次凌遲。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欣賞它獨特的敍述方式,章節交錯,從“月夢”“玉魔”“月冷”“玉殤”到最後的“玉魂”“月別”,以月象徵純潔善良的韓新月,以玉影射視玉如命的韓子奇。而層層推進的章節標題更彰顯了故事伏筆重重,跌宕起伏的敍事風格。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當你讀的越深入、越細緻,就越能感受到作者於細微之處不易察覺卻又精心的佈置。就像在品一杯好茶,殘留着舌尖上的甘醇越往後越濃烈。

讀《穆斯林的葬禮》,我最欣賞它在人物方面精細深微的刻畫。沒有一個角色應當是完美的,你無法用“好人”“壞人”去界定,他們是你邊恨得牙癢癢,又邊憐惜的鮮活的存在。

韓子奇,在愛與責任的較量下,他毫無懸念的選擇了後者,然而卻終究無法擺脱愛情的魔障。深受民主自由思想薰陶的樑冰玉與智慧擔當的韓子奇十多年的朝夕相處中從未動過情念,然而當衝出束縛的牢籠,在異國他鄉戰亂流離的三年,他們卻毫無保留地相愛了。也許,愛便是在對的時間與你在一起。

可那又怎樣呢?愛有多麼深刻,痛就有多麼深刻。抗戰八年,作為韓子奇的妻子,樑君壁卻獨自一人帶着年幼的兒子撐起整個家。試想一下,一個女人,她要有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在國難當頭時每天懼怕着丈夫、妹妹與兒子、自己的死亡熬過八年光陰?而八年後,攜“夫”帶子回家的樑冰玉卻在親姐姐面前喊着人格尊嚴,這又是何等的殘忍?樑冰玉毅然決然地帶着自己的人格獨自離去,她是堅強的。韓子奇為着責任留下,幼小的韓新月卻從小失了親孃,受盡“新”孃的冷漠。

韓新月,似一彎清清的小溪潺潺地流動,滌淨了每個人的心田,似一陣春風吹綠了枝椏與春天,似天邊一彎皎潔明淨的新月。她的美,她的善,她與自己老師真誠純潔的愛,讓這本悲劇的書有了明快的樂調。

然而,正因為有樂,才襯得最後的葬禮多麼悲傷。她死了,連天上的月亮都好像要隕落了。

她長眠於地下,穆斯林的葬禮落幕了……

《穆斯林的葬禮》優秀讀後感7

《穆斯林的葬禮》講的是發生在少數民族回族上的三代家史。昨晚讀完後感覺很壓抑,不知是昨晚自己身體難受,還是書中故事情節使自己難受。

人生過去是個問題,現在是個問題,將來也會是個問題。人的一生總在不停地抗爭,與自己的疾病,與自己的命運,與所謂的規矩抗爭,但結局常常是悲劇,人常常用所謂的天命如此來作為妥協的藉口,少的恰恰是那份堅持,堅持抗爭,那麼即使自己終究沒扭轉命運,鎩羽而歸,也可以問心無愧了!故事中天星的愛情就是如此,他不知道他的低頭正埋下了一生的不幸福的種子,也許以後也會有幸福,但心中始終有痛。人這個個體具有很大的變通性,很多東西習慣習慣一輩子就這麼過了,但這樣也許和自己的幸福擦肩而過,所謂的'隨遇而安是指自己盡最大努力改變抗爭之後而言的。

個人對宗教信仰沒有什麼概念,自己揣度,可能人生太苦,需要一個心靈的寄託安慰,也就是現實生活中自己已難以找到自己,幸福,於是希望有一個想象中的主來幫助自己,這也可以説是一件好事,人是需要寄託的。只是一旦有了信仰,有了主,就會有一些愚昧無知的規矩,而信徒們卻不加分辨一味接受,這樣的悲劇可想而知,璧兒不同意新月與楚老師的愛情就因為楚老師不是回回,多麼愚昧可笑。再如,所謂的世俗規矩就像一副鐵索永遠戴在人們的身上,人們無法跳出生命的舞蹈,人們也沒有勇氣去抗爭,去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個規矩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又害了多少人,規矩終究是過去人定的,而人們卻不知調整,認為它們一定是正確的,多麼可笑。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可能只適合他們那個時代,像任何東西一樣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是隻供參考的,人們怎麼能被它束縛呢?

讀到新月與疾病的抗爭,我很痛苦,因為我自己也抗爭過,我多麼希望她能好起來,和楚老師一起幸福快樂地生活,但這個美麗的生命還是凋謝了,我心中一陣惆悵,楚老師在她的墳前拉響了她最愛聽的《梁祝》,人生得此一愛人,她也是幸福的吧。

我還活着,的確,還要經歷着人生,()還是會有幸福與痛苦陪伴,那麼就這樣好好地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