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音樂課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1.94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課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音樂課教學反思1

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説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所聽到的音樂課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國小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音樂課教學反思2

一個學期已經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隨着學業的加重,音樂在國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悦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究竟怎麼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經過了久久的思索與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了一下的幾點經驗:一、用美好的師愛感染學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説,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麼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麼學生也就熱愛、崇敬教師,就連帶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係不融洽,就對這門功課不發生興趣,那麼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鑑賞、品味、思索,並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國中生的心理髮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課教學反思3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於音響天地中,透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潛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潛力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構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於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於音樂欣賞

國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説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應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能夠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空間推理潛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潛力及解決問題的潛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能夠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並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只有較高的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麼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樑。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奏,很具體現青春活力,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於它十分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並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資料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透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羣、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境中,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理解方式,在激發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帶給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中“思”

音樂欣賞個性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後有什麼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用心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説”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能夠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敍述樂曲構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徵,儘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並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得意境。也能夠讓學生説出聆聽作品後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後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於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於隨機創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

音樂課教學反思4

有這樣一種設想:以往的音樂測試太過於注重形式,讓一些學生認為,音樂課只要唱好幾首歌,不用學習音樂知識或技能就能取得好成績。所以我想這樣的考試不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我們可以將考試形式變化一下,如果採取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不同方法的音樂測試,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歌曲演唱:

利用卡拉OK進行演唱。要求每人選一首最熱愛、最熟悉的歌曲到講台上面對全體同學唱。

2、自由表演:

(1)有舞蹈特長的學生可選所學課本中的內容,跳一段舞蹈;

(2)自編自演;

3、聆聽:

(1)放樂曲片段,讓學生説出歌曲名稱,並説説自己的心情;

(2)邊聽歌曲邊憑感覺打節拍。

4、器樂:

(1)選出幾種打擊樂器,讓若干學生自由組合為歌唱的學生打節奏。

(2)學器樂的學生,可單獨演奏樂曲。

以上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測試,有力地調動了他們的思維和參與,考出了學生平時真正的能力和水平。這樣學生們不再追究自己分數多少,而是着重自己參與的內容。

音樂課教學反思5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繫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着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繫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裏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樂着……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鋭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説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裏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説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説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説話”。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有趣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説詞,幫助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可以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鏡像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着鏡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放大鏡鏡像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內容。

(二)讓幼兒用音樂“説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必須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説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説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着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説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説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説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藴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音樂課教學反思6

每次走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我也在想:怎麼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麼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着物慾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昇華。

音樂課是學生們都喜歡上的課,他們熱衷於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的卻是孩子們對教育部門精心編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更不用説那些讓學生們聽起來枯燥乏味的欣賞曲了。我們的教材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地區的學校實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也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做深一步的探討和反思。

一、課堂音樂教學重點教什麼

音樂課不單純是唱歌課。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專學唱歌,長久以來,學生就會感受到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裏。

欣賞課並非文學課。有些老師的欣賞課,語言文字解説的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自己設計好的環節進行教學,而忽視了課堂突發,臨時應變等。這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

總之,現在的音樂課堂仍需要我們廣大的音樂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反思,才能使我們的音樂教育不斷完善和發展。

音樂課教學反思7

音樂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是極為重要的。在之前的課程當中存在以下的幾點問題:

1、課堂氛圍不夠,缺乏良好的聽覺藝術環境。

2、對音樂理論方面的知識不夠全面與徹底。

就上述問題,提出的相應解決方案:

1、課內多讓學生上台表演,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得音樂課更氛圍更加生動活躍。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擇本課內容樂譜視唱、讓學生從實踐中中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音樂課教學反思8

此刻的學生熱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能夠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從此現象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問題;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説的多,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音樂課即唱歌課,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少。教師在構思一堂課從開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經常思考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思考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説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用心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解決方法:在音樂課起始課上,從下列幾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1、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2、明確告訴學生透過國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初四畢業後,個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考藝術特長班,為將來深造打基礎,讓我校優秀藝術學生代表,給她們表演、做示範,學生反響強烈;3、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4、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潛力,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弱、有音樂特長班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必須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資料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到達開拓視野、提高審美潛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潛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資料。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潛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用心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多參與省市藝術節等活動,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課教學反思9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帶來了音樂教育發展的春天,它改變了音樂課無地位、無組織、無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統的道路。

唱歌課是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資料,我發現此刻的學生喜歡唱歌但是卻不喜歡唱音樂課本上的歌曲,喜歡唱象周杰倫等一些現代的流行音樂,難道是音樂課本上的歌曲不好聽,與學生此刻的心靈差距太大了嗎?透過我的觀察不是這樣,以前所謂的`“唱歌”,就是老師教會學生唱會旋律就能夠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狀態,以及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教師對歌曲的創作背景做簡單的介紹,比如有的歌曲離我們此刻的是生活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象一些抗戰時期創作的歌曲,如:《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此刻的孩子們包括我都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顯然對歌曲的感情就很難掌握了,那麼學起歌來的興趣自然就沒有那麼高漲了,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教這種題材的歌曲時,就應對歌曲的時代背景做詳細的介紹,最好是結合VCD等有關影像資料讓學生真正瞭解歌曲的時代背景,教師以正確的歌唱方法來引導學生來演唱,這樣本來單調的課程就會豐富起來。

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明白自信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自信心,那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説尤為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到達的。比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進行糾正,這是每個音樂教師的職責,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就應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持續和培養學生的細信心。

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導入是引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良好的導入會使學生從上課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讓學生動起來的教學過程,音樂課要生動活潑,務必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光靠老師能説、會唱、會跳讓學生動起來,不能閒着,要説動,那可動的資料可真不少。

節奏模仿,節奏模仿的好處在於能很快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們期望準確地模仿老師的節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應潛力,因此他們會很安靜地聽老師的示範。節奏模仿的好處還在於能夠解決歌唱中的節奏難點。教師把歌曲中的複雜節奏拿來拍一拍,學生透過模仿,對節奏進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難度會大大降低。

畫旋律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樂譜下畫,一種是用手在空中畫。在聽範唱時,除了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外,我經常讓學生看着譜子畫旋律線。在視唱樂譜時,我會和學生一齊用手描出旋律線。這樣,學生“有事做了”,聽得就比較專心,而且透過畫旋律線,能夠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對錶達音樂情感作用。

總之,在唱歌教學中,只要我們摒棄長期構成的以技能技巧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唱歌教學的審美功能必須會得到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藝術情操也必須能得到發展。

音樂課教學反思10

在《驚愕交響曲》這部作品裏,通過聆聽、欣賞作品,讓學生初步瞭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也通過分析作品,使學生了解海頓的創作風格,使學生更加關注他的作品,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能力。

為了能讓學生深入到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品中,整節課的聽賞程序是:分段聆聽——整體聆聽。興趣是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所以在開始導入的設計中運用了互動遊戲導入,一是為了活躍課堂的氣氛,拉近師生的距離,二是為了能激起和調動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三是在遊戲中學到有關音樂的知識。

初聽三個音樂片段,(其實是《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中的主題、變奏一和變奏二的旋律)並讓學生用音樂要素等語言來談談片段二、片段三音樂與主題音樂的異同點。這個問題設計的出發點能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找出旋律變化、調式變化、力度變化等方面,讓她們理解同一條旋律通過不通的變化,這樣的創作手法叫做變奏手法。學生的素質比較的好,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基本能説出異同點。但是在完整聆聽之時,讓學生用音樂要素的語言來填寫音樂表格,可學生邊聽邊犯糊塗了,因為他們不知道音樂在哪裏開始時變奏一,哪裏是變奏二的旋律。原本想讓學生一邊聽一邊給他們提示,但是,這樣感覺又缺少了欣賞音樂的完整性。所以學生只能在一片茫然中在填寫音樂表格。之後,老師在分析音樂表格時,重複了上一環節,分段聆聽分段分析。我想如果在分段和完整欣賞這兩個環節在巧妙一點的設計,就不會出現重複的感覺,説不定也可以讓學生很好的掌握什麼是變奏曲等音樂知識。

一堂課除了精美的設計之外,還有教師的個人素質也很重要,所以我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養。

音樂課教學反思11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和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該從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呢?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身設計 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同學對本課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民歌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同學的興趣”,“在學唱民歌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置”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同學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假如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同學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身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同學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時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時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缺乏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資料,提供教師在不時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鑑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戰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通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鑑。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築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後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方器樂,比方聲樂,要善於利用自身的特長,他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身的借鑑,看看他人是如何來利用的,考慮自身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時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時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樂課教學反思12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擴大音樂視野,進行美育薰陶有着重要作用。在平時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我採取以下幾種做法:

一、圖文並茂,增進理解

欣賞教學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複習的過程。首先是音樂對欣賞者的主觀感受,通過欣賞者的知識結構、與生活體驗,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所以教師要給學生一個準確的音樂形象。在欣賞教學中適時出示圖片,介紹風土人情。如:在欣賞《花兒與少年》時,由於歌曲意境較成人化,學生比較難體會這種情緒,更別説引起共鳴,因此,在讓學生欣賞歌曲的同時配以影像畫面,展現草原蒼茫遼闊之美,白雲般的羊羣,綠毯上那星星點點的帳篷,在一輪紅日的映襯下,如詩如畫,再加上雄渾嘹亮的歌聲,學生的情感被牢牢抓住,為明朗的草原氣息陶醉。學生很有感觸地看到樂曲描繪草原迷人景色,抒發了草原人民的爽朗情懷……

二、介紹背景,激發興趣

好多音樂作品,給人的感覺比較理性,況且學生年齡較小,閲歷不深,不能理解、分析、感受作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給學生介紹有關作品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在欣賞莫扎特的作品時,可以不忘重點圍繞“神童”、“生活清貧”,“學習刻苦”,“追求真諦”幾個方面來介紹“音樂神童”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向他們展現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後,再來聽賞他靈活,充滿陽光的作品,效果就不一樣了。有時,老師還可以親自為同學演奏一遍,讓他們印象更為深刻。

三、靜中有思,動靜結合

音樂欣賞較強調“靜”,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如舒伯特的《搖籃曲》,老師可以讓學生用一段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説:夜深了,滿天星斗,微風如輕紗,吹走了白天的悶熱,連小蟲子都鑽進洞裏睡覺。小朋友説得這麼好,説明他對歌曲有一定高度的理解。欣賞《歡樂頌》時,由於歌曲情緒高亢,可以先讓學生輕聲跟唱,體會音樂情緒,感受樂隊驚心動魄的演奏,瞭解人民要求和平、自由、平等的感願望,更深地瞭解音樂家貝多芬的創作靈魂,學習他那不撓的堅強性格。與此同時,還可以創編一些律動,如擊掌,拍腿等,聽着歡快的音樂做不同的律動,讓學生陶醉其中。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注意引導,就能夠給學生一片絢麗的天空,學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為創造的主人。

音樂課教學反思13

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它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它撥動着人們的心絃,觸及着人們的靈魂,對人的心靈有着進取的陶冶作用。現時,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音樂課上,學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經過對音樂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音樂課堂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孩子們有了對音樂有了自信,那麼上音樂課也就更加有興趣了。所以,在音樂課上我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一、真誠的讚揚

對於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讚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讚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聲音真好聽等等。尤其對於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學生,真誠的讚揚會讓他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甚至會成為他的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二、中肯地分析

經過我耐心細緻又合理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麼一個道理:也許別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強,但你卻在另一個方面要比他強。當學生在由於嗓音不佳、音唱不準或其它原因而不敢開口唱歌時,我一般明確地告訴他,他在器樂演奏或節奏模仿等方面能夠超過別人,鼓勵他用其它音樂形式表現音樂,給學生增添勇氣,戰勝自卑。

 三、多供給嘗試的機會

在課堂上我儘量為學生供給嘗試的機會,為學生供給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們感受到自我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四、設計的要求不必過高

在音樂課堂上,我會有意識地降低難度,增大成功的機率,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幾個音的高低聽辨、幾個小節的旋律模唱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學生,從而更好地幫忙克服自卑、產生自信。

 五、隨時鞏固學生的自信心

當看到學生們因不斷成功而取得了寶貴的自信時,我還是不斷地支持、鼓勵,以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在音樂課上,我以自然、親切的微笑應對學生,經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勵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温馨、和諧、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不斷地努力,音樂課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好。

音樂課教學反思14

課後很多時候頗有感觸,今天師生互動的不錯,今天的課堂效果很好,而更多時候是課後的困惑“今天的課堂紀律有點亂,今天的結尾有點拖泥帶水,今天啟發性的語言還少了一點”等等,我都會將這些記錄在課堂反思錄中。

如鏡頭一,在去年新授完《小紅帽》之後的課堂小節中,我寫道:我感到二班三班如此不同,我是否換一種方式進行呢?對於平常不太活潑的一班,我先讓他們聽一段故事,並且配合畫面,讓他們沉浸在音樂視聽的氛圍中,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而不僅僅認為狼的凶神惡煞而無人演,告訴學生你是最棒的。

如鏡頭二,我寫道:二(3)班的澤宇上課創編了:小花狗,拉大便”的歌詞,我生氣的訓斥他坐下,他在下面反嘀咕、被我叫到辦公室。我問他,為什麼寫了這麼不文明的句子?他回答説:上星期我回家看到我家的小花狗是拉大便了,為什麼不能寫呢?我被問住了,對呀,沒人規定歌詞中不能提小花狗拉大便,我這麼做,不是抹殺了一個孩子的創作慾望嗎?如果當時換個角度考慮,討論一下“小花狗,拉大便”在創編歌詞中的可行性,不是可以讓學生探討一下文明與不文明,美與醜,善於惡的問題嗎?就因為一句話的改變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機會。

音樂課教學反思15

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隨着學生學業的加重,音樂課在他們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音樂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更好的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到達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悦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用心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1、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課堂氣氛,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潛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針對學生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充實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開拓視野、提高審美潛力。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潛力。雖然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資料。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潛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用心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用心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期望音樂課能給他們帶給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