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89K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廣角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5篇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112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

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

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

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具準備:硬幣、若干張圓紙片(塗上正反不同顏色)、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學習新知

同學們早上你們的家人給你們做了什麼好吃的?老師的家人給老師烙的餅。你們知道嗎廚房裏也有數學問題。想知道是什麼嗎?(課件出示例1圖)小華媽媽正在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絕活——烙餅。(板書課題: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一)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觀察、理解圖中的內容。(目的讓學生了解一個鍋可以烙兩張,每面都需要烙。)

師:媽媽烙餅的一面需要幾分鐘?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3分鐘、6分鐘(學生對餅需要烙兩面有直接的瞭解)

師:“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生:12分鐘、6分鐘(讓學生討論出6分鐘是對的)

讓學生用圓紙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學生用硬幣操作)

師:那麼烙4張餅那?

生討論並讓同學黑板演示。(其他同學用硬幣操作)

師引導6張餅、8張餅、10張餅需要多少分鐘。(將上述張數和總用時對應板書黑板上)

師:同學們看黑板上的這些張數和總用時,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討論總結出雙張數×3=總用時

(二)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3張餅呢,烙3張餅需要多少時間,看看誰用的.時間最短,能最早讓他們吃上餅。(提示學生每次鍋裏同時能烙兩張餅)

1、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讓學生用發的硬幣烙一烙,同桌之間、小組之間説説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

2、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願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幾位不同意見的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解説)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儘快地吃上餅?” 生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

師:誰能再把如何9分鐘就能烙好餅的方法再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學生黑板邊演示邊解説)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現了什麼?(使用快速烙餅法,鍋裏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給同桌解説(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師引導:那麼烙5張餅需要多少分鐘那?7張、9張那?

學生自己動手並同桌間討論,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張數與總用時。(生得出5張餅可以先烙2張,再烙3張。7張、9張同理)

師提問:同學們發現黑板上單數餅與總用時存在怎樣的關係?

生總結出單張數×3=總用時

引導出雙張數、單張數與總用時的關係都是一樣的進而總結出烙餅問題的一個規律:張數×3=總用時

(由3是單面時間)進一步總結出張數×單面時間=總用時。

二、實踐應用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裏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裏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一般會從等待時間考慮,可以提示中間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三、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讓學生自己總結)

2、師:同學們回家後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2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現實生活生產中的次品有許多種不同的情況,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標準等。這節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觀與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質量有所差異,且事先已經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因而新課標教材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採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逐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優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本節課以找次品這一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此前學習過的沏茶、田忌賽馬、打電話等都屬於這一範疇,在這幾節課的學習中,對簡單的優化思想方法、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等都有所滲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本節課中會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分數的通分等知識點學生在此之前都已學過的。

本節課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學習等式的性質等知識時,學生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

新課程實施已有幾年的'時間,幾年來,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主要學習方式,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過程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1.加強學生的試驗、操作活動。本節課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採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教學。先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地操作、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活動完成後再讓學生分組彙報結果。

2.重視培養學生的猜測、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從紛繁複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找出最優的解決策略。引導學生逐步脱離具體的實物操作,轉而採用列表、畫圖等方式進行較為抽象的分析,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出示3瓶鈣片,説明:在這3瓶鈣片中有一瓶少裝了幾顆,你能幫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裝了嗎?

學生自由發言。

在同學們説的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麼?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要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最好,知道並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原理對托盤兩邊的物品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出示天平。説説怎樣利用天平來找出這瓶鈣片呢?

學生回答後小結: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如果天平平衡則沒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裝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則翹起一端的托盤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裝了。

揭示課題: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個質量不同(輕一點或是重一點)的物品,需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像這一類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找次品,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例1前,先以3個待測物品為起點,降低了學生思考的難度,能較順利地完成初步的邏輯推理:那就是並不需要把每個物品都放上去稱,3個物品中把2個放到天平上,無論平衡還是不平衡,都能準確地判斷出哪個是次品。只有理解了這些,後面的探究、推理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設疑:如果老師有2187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一顆,用天平幾次保證能找到次品?請你猜一猜。

找次品的解決方法

小組合作:從5瓶鈣片中找出少裝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擬天平,用5個學具當鈣片。你們是怎樣稱的?稱了幾次?組長負責作好記錄。)

指名彙報,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用圖示法板書學生的操作步驟:

平衡:11次

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身經歷分、稱、想的全過程,從不同的方法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但考慮到學生用天平來稱在操作上會很麻煩,以前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為了便於學生操作和節省時間,所以讓學生用手模擬天平來進行實踐探究。圖示法較為抽象,對學生來説不容易理解,在這裏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板書,便於學生理解每項數據、每種符號的含義,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觀察板書的圖示法,思考: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可能會出現提前找到次品的情況,如果運氣好的話稱1次就可能找到次品。在這裏必須引導學生在理解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 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當我們選用一種方法來分析的研究問題時,應注意把可能出現的結果考慮全面,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也為下面的填表、探究優化策略作好準備。]

探索最優策略

在9個零件中有一個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並嘗試畫圖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2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2名同學分析填表。)

零件個數

分成的份數

每份的個數

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必須進行小組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才能突破這個難點。為了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活動前先在小組內進行分工,使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讓學生擺學具而不再使用天平,並嘗試用圖示法記錄操作過程,是完成由具體到抽象過渡中的重要一步。]

指名彙報,根據學生的回答填表並板書:

平衡 3(1,1,1)

9(3,3,3)

不平衡3(1,1,1) 2次

平衡1

9(4,4,1) 平衡2(1,1) 3次

不平衡4(1,1,2)

不平衡1

平衡1

平衡(2,2,1)

9(2,2,2,2,1) 不平衡2(1,1)3次

不平衡2(1,1)

9(1,1,1,1,1,1,1,1,1) 4次

引導觀察:用哪一種方法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稱的次數最少?

小結:平均分成3份去稱,保證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小組彙報時將學生的操作過程用圖示法板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初步掌握這種分析方法。待測物品數量為9個時,只有平均分成3份稱才能保證2次就找到次品,其它任何一種分法都比2次要多,這樣便於學生髮現規律。]

解決課始提出的問題,只需7次,讓學生從強烈的對比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應該怎樣分呢?

全班合作:用圖示法從10個和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

(合作要求:將全班所有的小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0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另一部分小組分析從11個零件中找出一個次品。小組內先共同討論出幾種不同的分法,再2人合作選一種(組內不重複)用圖示法分析。)

指名彙報,投影展示學生的分析過程。

引導觀察,感知規律:一是把待測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儘量平均,能夠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應該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只相差1。

[設計意圖:設計待測物品數量為10個和11個,帶領學生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分析模式,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感知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完全脱離具體的實物操作,實現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但考慮到學生獨立用圖示法分析仍有難度,因而採用兩個合作的方式進行。把學生分成2部分分別分析10個和11個,並要求小組內選方法時組內不重複,這樣能提高探究的效率,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幾種情況都分析到。]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你能不能對這個規律作出解釋?

[設計意圖:4-6年級學段目標中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説服力的説明,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學生通過合作探索、歸納總結出了找次品的最優策略,解釋這個規律能使學生對得出結論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要想用比較少的次數找到次品,那麼每稱一次都應該將次品鎖定在一個儘可能小的範圍內,因為天平有2個托盤,每稱一次不但能對放上去的2份進行推理判斷,還能對沒放上去的1份進行推理判斷,所以每稱一次保證能鎖定範圍的最小值是待測物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拓展提高

猜測:這種方法在待測物品的數量更大時是否也成立呢?

第135頁做一做:

有( )瓶水,除1瓶是鹽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幾瓶水質量相同。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請你選擇一個合適的數來解這道題,獨立用圖示法分析,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本節課中提供的歸納方法在本質上是一種不完全歸納法,對數量更大時的情形是否適用,還需要通過試驗來檢驗。先讓學生進行猜測,引發學生進一步進行歸納、推理等數學思考活動,再將做一做進行適當的改編,設計成較為開放的問題,既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又可以用更多的數據對總結的規律進行驗證。如果課堂時間不允許,這一環節也可以作為課堂的延伸讓學生課後完成。]

《找次品》教學反思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説過這樣一句話: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説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悦的體驗。因此,上課開始,我首先拿出學生們喜歡的口香糖調動學生的興趣,並與學生交流:老師這裏有3瓶口香糖,要送給今天表現得最出色的同學,不過其中有一瓶已經被我吃過了兩片,送給你們肯定不行,你能用什麼辦法把它找出來嗎?隨着學生的回答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找次品: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個重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的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

從3瓶口香糖中找次品的方法是本節課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用手做天平的托盤,感知從3瓶口香糖中找次品,只要稱一次就足夠了。接着

讓學生用五個圓片代替5瓶口香糖,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驗從五件物品中找出一件次品的基本方法。隨後,師生小結出方案。第一種方案:每份分一個,至少需要稱兩次就一定能找出來。第二種方案:有2份分2個,1份分1個,至少需要稱兩次就能找出來。

然後通過從9個零件中找出一個輕一些的次品,歸納出找次品的最優方法。《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引導能讓學生對學習的程序、方式、方法、策略等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所以,本環節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在試驗、研討的過程中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接下來,在學生彙報、交流時引導學生歸納出找次品的最優策略,一是把待測物品平均分成3份,這樣次數最少。

接着呼應課前的猜想,從9到27到81到243到729到2187,只需7次就能保證找到次品,學生從強烈的反差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為了知識體系的完整,我讓學生繼續自主分析8瓶的找法,當數字不能被平均分成3份時,怎樣分更合理,從均分2份需3次,而分成3、3、2時只需2次,從而更加清楚均分3份的好處,及儘量均分3份的策略。但因時間倉促,過程太簡單,效果受到影響。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113頁例2及P116頁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

2、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

5、感受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

教具準備:

課件、數字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遷移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錶演嗎?(喜歡)今天聰聰、明明要跟我們到影劇院看錶演,我們大聲地喊他們出來啊!

師:好朋友見面,握握手。(聰聰、明明跟大家握手)如果全班36個同學分別跟聰聰、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為什麼?(不管誰先跟誰握手,都是同是兩個人)

師:對,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師:那我們趕緊進影劇院吧!(課件出示影劇院門口)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情景激趣

師:(課件出現密碼二字)密碼?哎呀!我把密碼給忘了,是379?還是739呢?我只記得這個密碼是由7、3、9組成的其中一個三位數,同學們,怎麼辦呢?沒密碼可進不去啊!

2、合作交流,探討方法

師:那麼7、3、9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呢?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小組合作擺一擺,擺的時候注意:

①要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②你用什麼方法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③比一比哪組最快。

學生活動、彙報。

師:你們找出來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誰願意那上來給大家介紹他們組的擺法。(可多拿幾個不同順序的,然後讓學生説。)

引導學生説:排列的時候,先確定百位上是3,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7、9就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再確定百位上是9,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3、7又有兩種不同的排法,最後確定百位上是7,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3、9又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合起來一共擺出6個不同的三位數,這6個三位數分別是379、397、739、793、973、937,這樣按順序排列,既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

師:同學們剛才聽了幾位同學的方法介紹,你覺得誰的更好些?(比較發現重複、或遺漏或無順序排列,從而引出按一定順序排列較好)

學生髮言。

3、引導學生小結:

排列時,先確定一個數位上的數,然後交換其他兩個數位上的數,各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合起來都能組成不同的三位數,這樣做到既不重複也不遺漏。

4、指導看書質疑

師:請大家打開書本P113頁例2,邊看書邊自己説説書本上是怎麼擺的?

學生活動

師:誰看懂書本上的想法,給大家講一講。(強調方法)

師:密碼到底是哪一個呢?你認為是幾?好,那請大家把自己心中的密碼大聲地喊出來吧!(課件演示密碼轉動過程)

是:739,猜對的舉手,yes!我們可以進去了,向前衝,嘿、嘿、嘿!

三、實踐應用,開放練習

1、創設情境,完成P113頁“做一做”

師:哇!這影劇院真漂亮!同學們趕快找座位坐好。看看第一場表演什麼?(西遊記)嘿!很熟悉。誰來説説你對“西遊記”的認識有多少?

學生髮言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那圖中的四師徒在幹什麼?誰來説説。(學生説大意,注意説完整)

師:你覺得××同學説得怎樣?師傅説:“交換位置,再來一張”(課件出示)那交換三個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師:那請大家在小組裏面排一排,照一照,並説説你是怎麼排的。

小組活動

小結:引導學生説出先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再交換兩個人的位置,各有兩種排法,合起來一共照出6張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頁第5題

師:“西遊記”好看嗎?下一場表演什麼呢?(課件出示小紅帽)這個故事你們聽過嗎?好,誰上來給大家講講。

學生上台講故事。

師:××同學講故事真好聽,你們有留意到屏幕出現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小紅帽,獵人,大灰狼)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這時,扮演過獵人的小朋友説:“該讓我演大灰狼了吧?”你知道他想幹什麼?(想變換角色,他不想演獵人,想演大灰狼了。)他們的角色還可以怎麼變化?你們能幫助他們排一排嗎?

學生活動

師:哪組願意上台演一演。

學生上台表演。

師:剛才表演的同學真棒,一下子就把6種不同的角色變化都找出來了。

3、完成書本P116頁第4題。

師:表演結束了,老師覺得有點餓,這樣的天氣去吃點什麼好呢?你們想吃什麼?

學生髮言

師:你們的介紹也不錯,不過天氣越來越冷,我想吃點辣的來暖暖身子,你們怕辣嗎?哦!有的怕辣,有的不怕辣,那不、怕、辣這三個字共有幾種不同的排法呢?請大家用練習本排一排,再讀一讀看一共有幾種讀法。

學生活動,學生彙報。

師:不怕辣的同學,放學後可以建議你的父母去吃一頓麻辣火鍋。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師:在回來的路上聰聰、明明要考一考我們。我們看題目。(課件出示題目)請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要注意可以隨意擺放的,看一共能擺出幾個不同的三位數。

師:誰來説説你找出幾種不同的三位數。

學生活動、彙報,師板書。

五、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師:你覺得自己、同學和老師表現得怎樣?

六、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

379397

739793

937973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4

教材説明

“數學廣角”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本單元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標準》中指出,第二學段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並能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數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有了初步體會,特別是在一年級上冊認數的時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數”版塊中就已經出現了像郵政編碼、門牌號、車牌號這樣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本單元就是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簡單的數字編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字編碼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比如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在這些號碼中都藴含着數字編碼的思想,同時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運用數字或者符號來描述事物,可以比較簡潔、準確地表示出事物藴含的客觀規律,也便於我們分類查詢和統計。

在這一單元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學生滲透數字編碼思想,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並通過實踐活動加以應用。教材首先從老師點名的情境引入,説明我們可以用數字編碼來區分班上的每個學生。接下來,例1和例2通過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生活實例讓學生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瞭解郵政編碼的結構與含義,瞭解身份證號碼中藴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例3和例4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兩個實踐活動來運用數字或字母進行編碼,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例3是讓學生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例4是讓學生給班裏或學校圖書角的書籍編一個書號,和例3相比,更復雜一些,是用符號和數字的組合進行編碼,這種編碼在生活中也是處處可見,比如汽車的車牌號、火車的車次、飛機的航班號以及商品的型號等,從而體會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建議

1. 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數字編碼是一種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在這裏只是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初步體會數字編碼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學生只要能從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等具體實例中初步瞭解藴含其中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探索出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並能在實踐活動中加以應用就可以了,並不要求學生掌握編碼中每個數字的信息和含義。另外學生在實踐中可以有不同的編碼方法,教師要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並且要放手讓學生親身去體會、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只是在必要時給以一定的點撥、引導。

2.本單元內容可用3課時進行教學。

1.情境圖。

教材首先由學生非常熟悉的`老師點名的生活情境來引入,然後小精靈提出問題:“如果不叫姓名,還能怎樣來區分班上的學生呢?”從而引起學生的討論:還可以用編號的形式給每個學生編個號碼。接下來,教材説明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探討用編號的方法來區分班上的學生。這樣引出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這部分內容也可以結合後面的例1來教學,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先收集一些由數字組成的號碼,如車牌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等,然後在班上交流和彙報,教師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再來展示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這些數字編碼現象,比如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通過這些生活中廣泛存在、學生熟悉的素材來引出數字編碼,使數字編碼這個看似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和有趣,這樣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當老師提出學生能發現這些數字編碼中的“祕密”時,也就更加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

2.例1。

例1是通過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和含義來初步體會數字編碼的方法,同時通過郵政編碼在信件傳遞中的功能初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材首先由編輯室經常收到全國各地讀者的來信這個生活中的情境來引出,讓學生思考:你知道這些信件是怎樣傳遞的呢?接下來,教材用一組連續的示意圖展示了信件傳遞的過程:先是一個小女孩把信件投入郵筒中,然後郵局(所)把收集起來的信件通過機器分揀,機器能根據每封信上面的郵政編碼進行分類,再把信件傳遞到收信人所在地的郵局,最後由郵遞員根據具體的地址來投遞信件。瞭解了信件傳遞的過程後,小精靈給同學們提出了問題:你知道本地的郵政編碼嗎?你想知道這些數字是怎樣編排的嗎?引導學生來探索郵政編碼中數字編排的結構和含義。

郵政編碼是代表投送郵件的郵局的一種專用代號,也是這個局(所)投送範圍內的居民與單位的通信代號。教材這裏呈現了一個標準信封的正面,並向同學們介紹了郵政編碼的結構:郵政編碼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如448268。它的前兩位數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如44表示湖北省;第三位數表示郵區代號,如448表示湖北省荊門郵區;第四位數表示縣(市)的編號,如4482代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郵局;最後兩位代表郵件投遞局(所),所以448268表示的就是——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五里郵電支局的投遞局。同樣,郵政編碼100009表示的是——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郵電局的投遞局。瞭解了郵政編碼的組成,接下來介紹郵政編碼作為我們國家的郵政代號在信件傳遞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通過小精靈揭示:有了郵政編碼,機器就能對信件進行分揀,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信件傳遞的速度,從而讓學生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結合例1後面的“做一做”,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調查、收集一些郵政編碼,如學校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父母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爺爺奶奶住址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等。並要求學生設法瞭解郵政編碼的結構與含義,如向郵局工作人員或郵遞員諮詢、查閲郵政編碼書籍等。在學生彙報了收集的郵政編碼後,老師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信件是怎樣傳遞的嗎?讓學生在調查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等學生髮表完意見後,老師再進行補充或總結。這裏可以利用教材的示意圖來介紹,也可以設計多媒體課件或動畫動態地展現信件傳遞的流程。

學生了解信件的傳遞過程後,老師接着提出問題:我們收集了這麼多郵政編碼,你們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機器怎麼能根據郵政編碼的數字進行分揀呢?這些數字又是怎樣編排的呢?讓學生先通過觀察、比較找出收集來的郵政編碼的相同點:同一個省、市的郵政編碼前面有幾位是相同的。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根據查閲的資料或是調查的結果來討論郵政編碼的數字編排的結構和含義,如果大部分學生課前已經瞭解了郵政編碼的組成,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一個郵政編碼來進行説明,比如學校的郵政編碼的組成。如果學生有困難,老師可以在學生交流彙報自己的看法後,結合教材給出的郵政編碼的結構圖具體説明它的組成,也就是每個數字代表的含義。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某個郵政編碼給出它的組成,在小組中相互説一説。

如果學生課前沒有調查,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説説自己的猜想,然後老師再在學生猜想的基礎上説明郵政編碼的結構和組成(可配合多媒體課件),最後再結合郵政編碼的結構圖具體説明。瞭解它的組成後,再讓學生試着就某個具體的郵政編碼給出具體的説明,比如結合例1下面的“做一做”,再讓學生説一説學校的郵政編碼是怎樣組成的。

瞭解了郵政編碼的組成後,讓學生思考一下郵政編碼在信件傳遞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先互相交流討論一下,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總結。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排列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嗎?自從灰太狼上次偷襲羊村失敗後,羊村就加強了警戒,羊村裏聰明的小羊們為了防止灰太狼進村,在羊村的大門上安裝了3把密碼鎖,小羊們必須記住密碼才能自由的出入,有一天粗心的喜羊羊出去玩卻忘記了,這可怎麼辦呢?要是這時候灰太狼來了,多危險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嗎?

生:願意!

二、新授

1、師:喜羊羊只記得第一把鎖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

師:密碼有可能是什麼呢?

學生可能回答:12

師:還有其他可能嗎?

學生可能回答:21

師: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呢,把你的好辦法和大家説一説。

生:調換位置。(媒體演示用兩張數字卡片排列成的12、21,教師並板書。)

師:這兩個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每個數中都有數字1和2.

不同點: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正好交換了位置。

師:組成這兩個數的數字是相同的,都是1和2,但排列位置不同,就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兩個數。

師:同學們真棒!門的密碼是兩個數中較小的一個。那應該是幾?學生可能回答:12。

2、師:你們太棒了,我們再來幫助她解開解第二把鎖,美羊羊記得第二把鎖的密碼是由1、2、3三個數字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你讀懂了嗎,給大家説一説?

生:意思就是説從1、2、3這三個數字裏選擇兩個數字來排成兩位數。

師:猜一猜這個密碼會是什麼呢?

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擺一擺,並做好記錄。(學生可能回答:12、13、23……)

師:有這麼多答案啊,那麼誰能想個好辦法,把這麼多數一個不漏的寫下來,小組之間互相研究一下,看看哪組的辦法好。把你組成的數在表格上寫一寫。

師:在思考時要注意“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板書)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寫出了幾種?

學生可能回答:3種,4種,5種,6種……。

①師:我們要有順序的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

12、21、23、32、13、31

②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

12、13、21、23、31、32

③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師結:這些辦法真好,大家都能找到同樣的兩個數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數的大小就不同。我們要學會有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會重複,不會遺漏。

師:這第二把鎖的密碼是把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四個數。誰能最快的找到密碼?

學生回答:23.

3、哇!第二把鎖也順利打開了,我們一起努力打開第三把鎖,美羊羊記得是用0、2、3中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

師:能利用什麼方法?排列了哪幾個兩位數?下面自己就試着寫一寫。

師:誰想彙報一下你用的什麼方法寫出了幾個兩位數?

師:誰有不同意見?

總結:兩位數的十位上不能為0.

師:這第三把鎖的密碼是這些數中最大的一個數,應該是幾呢?

生:32.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這麼快就打開了三把鎖,這回美羊羊可以順利進入羊村了。

4、小結: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用搭配的數學知識幫助美羊羊解開了密碼鎖。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搭配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搭配。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師:為了感謝大家,美羊羊邀請我們班同學去羊村國小參觀,羊村國小可真漂亮啊,村長正在和小羊們做校園的規劃,美羊羊向村長推薦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設計,大家願意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用紅黃藍3種顏色給小羊們所在的兩個區域塗上不同的顏色,剛才我們排列的是數字,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轉化成數字排列的搭配問題,也就是把紅黃藍看成是1、2、3,利用前面所學的方法:調換位置、固定十位、固定個位,可先把數字填在表格裏,然後根據數字所代表的顏色再塗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設計一下吧!

師結:在同學們的精心設計下,羊村國小變得更漂亮了,老師也想去看看,那你們能幫老師搭配一套衣服嗎?(出示課件)

2、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一共握了幾次手。

3、從商場經學校到公園有幾種走法。

4、買一個練習本可以怎樣付錢。

四、課堂小結和課外延伸

同學們可真聰明,今天我們用搭配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麼多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的表現好極了,我為你們感到自豪,小羊們對你們也是刮目相看呀,那你能説一説今天你收穫了哪些嗎?

今天我們研究了搭配中的學問,我們要學會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就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幾個物體擺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希望同學們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5、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搭配

1和2:

12、21

調換位置

1、2和3:

12、13、21、23、31、32

固定十位

0、2和3:20、23、30、32

固定個位

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數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表格,彩筆,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這麼多的客人,他們都聽説咱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我也很高興,所以想帶你們去數學廣角玩一玩,你們想去嗎?

生:想(出示課件“數學廣角”)

二、新授

1、師:想要進去必須先解鎖(密碼問題出示課件)

提示:鎖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字組成的其中的一個兩位數

生:12 21(教師板書)

門鎖打開進入下一關

2、師:順利打開第一把鎖後,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一個超級密碼鎖,密碼是由1、2、3三個數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小組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寫一寫)?

提問學生討論的結果,板書(1)12 23 13 32 31 21

(2)12 21 23 32 13 31

提問哪組方法比較好,怎樣才能即不丟不漏也不重複的寫出所有兩位數?

生:先拿出數字1和2,組成12和21……觀察6個數字找出規律

師小結:組成的.兩位數和數字的順序有關

3.我們一起進入北城南城(出示課件)用紅綠藍3種顏色給兩個城區塗上不同的顏色,一共有多少種塗色方法?

(1)先討論交流再塗一塗

(2)展示學生作品

(3)教師小結:用顏色塗出的城區與顏色的順序有關

4.進入數字樂園(課件展示)

5 7 9 三個數字,選任意2個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1)小組討論

(2)填寫答題卡

(3)集體交流

(4)教師小結:求兩個數的和與數字的順序無關

5.師:剛剛我們一起闖過了很多關,數學廣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見我們,朋友見面要握握手,我們 3個人為一組,互相握握手,討論一下一共可以握幾次手。(出示握手圖)

(1)小組討論,親自實踐握手

(2)個別學生演示握手

(3)教師小結,3個人每2個人握一次手,可以握3次

6.總結:這次去數學廣角你覺得有趣嗎?你都學到了什麼?

7.佈置作業:找自己的2件上衣和2件褲子,搭配一下,看看有幾種穿法?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學習!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中的第一課時。《數學廣角》是我們新教材中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它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本節課前,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分類的思想方法,但集合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裏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後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綜上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韋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整理圖表的活動,啟發學生對交集部分的理解,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説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為了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策略

四、教學策略:

1.關注數學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集合問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須通過學生的生活世界.讓抽象的問題生活化,教學中通過擺、畫、移動、整理等過程得出韋恩圖,發現圖形表示的優越性,又讓學生經歷現場的調查並以圖形表示出來,最後運用語言、圖表來表現,是對集合知識高度理解與綜合應用的體現。整個認知過程是問題不斷解決,認識不斷清晰,知識不斷建構的過程。

2、突出數學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調查感知。

在課前通過合理有效的談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教學營造了輕鬆和諧的氛圍。首先調查學生喜歡游泳和足球兩項運動的情況,又引導學生用“喜歡”、“只喜歡”和“既喜歡……又喜歡”來介紹自己,提醒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為本課的難點突破埋下伏筆.使學生初步感受重複,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當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之後,水到渠成的引出課題。

2、設問質疑。引發衝突

一切學習源於對知識的渴求,只有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課伊始出現森林運動會小動物參加籃球賽、足球賽的情況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設問質疑,讓學生髮現表格之混亂,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複。

3、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當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後,及時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點要求:怎樣排才能一眼看出有幾種動物?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整理,在合作的過程中相機進行指導。當學生整理出簡潔明瞭的.表格後,再巧妙地引出韋恩圖,接着利用課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義,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圖意使本節課的難點悄然解決。

接着根據學生觀察韋恩圖得出的信息,引導學生從圖的形式轉化成算式的形式,從而解決了“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重點。

然後組織學生一步步創造出韋恩圖即集合圖,再比較圖與表,突出韋恩圖的價值,從而肯定學生的科學創造過程。整個環節完全是讓學生經歷自己創造韋恩圖的過程,學生在快樂的合作探究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學生主動地打開了數學王國的大門。同時,通過一道追加習題,強化新知。進一步感受交集的含義。

4、實踐運用,發展新知

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改下很流行的話語。作為一節新授課的尾聲部分——實踐運用,應該促進學生髮展,因此,在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1、讀圖訓練,強化新知。

2、完成教材中設計的習題,加深對集合的認識和計算方法的掌握。

3、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當場調查爸爸吸煙喝酒的情況,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設計出集合圖,在內化提升的過程中進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韋恩圖,讓他們明白韋恩圖在平時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

習題的設計在有層次、有梯度、有價值的前提下,既,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説理能力。又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了數學的價值。

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學、體驗數學的神奇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學道理、培養數學素養。本節課學生在四個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作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造,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8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0頁的內容

知識目標:

通過開放題的教學,培養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細緻嚴密地考慮問題;

能力目標:

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實驗,得出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教(學)具準備:

長方形泡沫塑料板(每小組一塊,正面畫圓,背面畫其他的封閉圖形),牙籤,畫有長方形的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研究了一些植樹問題,現在我這兒有三棵小樹,要把它種在公路的一側,想請你幫我想想有幾種種法?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説出棵數與段數的關係:

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都不種

棵數=段數+1棵數=段數棵數=段數-1

請你把這個規律跟同桌説一遍;教師在黑板上貼示。

二、引入新課:

前幾節課我們考慮的都是在直條線上種樹,都可以找到線路的端點,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在湖的四周植樹,在花壇邊緣種盆花

這些你能找到它的端點來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來討論的內容封閉路線上的植樹的規律

1、湖、花壇等等,它們的外圍線路都是封閉的。它和不封閉路線上的植樹規律是否相同呢?我們自己動手種一下就知道了。

1)、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用牙籤當樹苗,在泡沫塑料板的圓上種幾棵數(棵樹任你自己決定),邊種邊數:種了幾棵,把圓分成了幾段?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

3)、交流:你們小組種了幾棵,把圓分成了幾段?

4)、初步概括:你們發現了什麼規律?(在圓形路線上植樹,棵數=段數)

2、是不是每種封閉路線上的植樹規律都是這樣的呢?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

1)、出示長方形空地題目

我們學校5號樓的東面有一塊長方形空地,要在它的四周種樹,每邊種3棵,四個角上可以種也可以不種,有幾種種法?

2)、四人小組討論,並把種的方法在練習紙的長方形上表示出來(建議:公共角上的樹用圓點表示,其他的用長點表示);

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説説你們小組是怎麼種的?種了幾棵?把長方形分成了幾段?

得出:種植路線是長方形的,種植棵數與種植段數是相等的。

4)、出示教科書第120頁的例3,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討論解決。

5)、展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集體討論判斷正誤

3、研究在其他封閉圖形上種樹:

A、你還想在什麼封閉路線上種樹?(指名回答)

B、學生在泡沫塑料板的.各種封閉圖形上種樹,邊種邊數:種了幾棵?分成了幾段?

C、小組交流。

4、得出規律:在封閉路線上植樹:棵數=段數(板書)

5、聯繫:它和非封閉路線上的哪種情況相同?

(告訴學生事物就是這樣相互聯繫的!

6、質疑問難: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如果在不規則的封閉路線上植樹,棵數和段數是否相同?

三、嘗試練習:

練習第121頁的做一做上的習題

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指名板書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第三課時課題:圍棋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120頁例3及部分練習。

教學目標:

1.藉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從封閉曲線(方陣)中探討植樹問題。

教學難點: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於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教具準備:33格、44格、55格方格紙、圍棋子若干粒、44格條形吹塑紙貼在地下。

課前準備:課桌圍成回字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

猜謎:十九乘十九,

黑白兩對手,

有眼看不見,

無眼難活久。(打一棋類名稱)

[設計意圖:用謎語引入,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

二、探索新知

1.教學每邊擺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3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搶答:讀題後,讓學生口算出答案。(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答案。)

(3)動手驗證: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驗證剛才答案。

(4)彙報交流(着重請學生説出方法。)

可能會出現以下方法:

32+2=824=8

33-1=834-4=8直接點數。

教師表揚學生的創新擺法,並獎勵智慧星。(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2.教學每邊擺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4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遊戲:讓一學生當小老師,其餘學生當圍棋子,請小老師邀請圍棋子按上題要求站在老師設計的大棋盤上。

[設計意圖:這一遊戲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擺放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活動,把所學知識運動到遊戲中。]

(4)彙報交流(着重請學生説出方法)

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5)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3.教學每邊擺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5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彙報交流。(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4)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和同桌説一説。

[設計意圖: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通過搶答、驗證、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動,藉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展。]

三、總結規律

(1)師:你覺得再用棋子擺,方便嗎?你能根據前面我們擺放的方法,填寫下列表格,總結出規律嗎?(小組合作完成)

每邊放的個數最外層總數

3

4

5

6

18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學例3:出示圍棋格子圖。問:圍棋盤的最外層每邊都能放19個棋子,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總結規律::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板書:

間隔數邊數=最外層的總數

(3)學生根據規律,獨立完成例3。

三、運用規律

1.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1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2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3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拓展思維:如果一個五邊形,怎麼算?一個三角形呢?(集體口答)

2.做第121頁第三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藉助具體內容,初步體會集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2、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或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2、運用集合圖來表示事物。

教具準備:

展示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參加什麼課外興趣小組?

1、師根據學生回答逐步引導出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既喜歡又喜歡或者只喜歡

師:剛才和同學們聊了你們喜歡的興趣小組,今天我們在數學廣角中繼續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板書:數學廣角)

二、互動探究

1、出示例題

三(1)班參加語文、數學課外小組的學生名單

語文楊明李芳劉紅陳東王愛華張偉丁旭趙軍

數學楊明李芳劉紅王志明於麗周曉陶偉盧強朱小東

師:同學們從例題當中得到了那些信息?

師:參加語文和數學興趣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人數。

17人、16人、15人、14人……

師: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好幾個答案?

師:我們一起來演示了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2、教師請學生把名字條放到相應的小組裏。出現了多餘的三個,怎麼辦?用什麼好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請學生討論思考並動手試一試。

語文小組數學小組

楊明、李芳、劉紅

3、師生一起互動解決問題後,把得到的信息板書在黑板上。

4、介紹韋恩圖。

5、教師手指韋恩圖每個部分讓生説出這個部分表示的意思並相機板書。

喜歡語文

喜歡數學

只喜歡語文

只喜歡數學

既喜歡語文又喜歡數學

6、根據這些板書信息嘗試列式。

7、學生彙報列式教師相機板書。

8+9-3=14(人)

5+3+6=14(人)

8、同學們現在知道參加兩個興趣小組的共多少人了嗎?

9、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相互説算理。

10、回看學生最初彙報的語文和數學興趣小組的人數並評價。

11、對比韋恩圖和統計表請學生評價。

三(1)班參加語文、數學課外小組的學生名單

語文楊明李芳劉紅陳東王愛華張偉丁旭趙軍

數學楊明李芳劉紅王志明於麗周曉陶偉盧強朱小東

語文小組數學小組

教師小結:原來的統計表只能看出喜歡語文和喜歡數學的同學

而韋恩圖不僅能看出喜歡語文和喜歡數學的同學還能看出只喜歡語文和只喜歡數學以及既喜歡語文又喜歡數學的同學。

師:我們打開108頁,剛才咱們學習的就是108頁的內容,請同學們再看一遍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完成書上110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和第二題。

四、總結

師:今天上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外延伸

師:聽説過學以致用這個詞語嗎?就是説學了知識要把它運用到解決周圍的問題當中,今天朱老師就給大家一個學以致用的機會。

作業:運用韋恩圖的知識調查本班同學喜歡的兩個體育運動項目交給老師以備運動會的時候用。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維恩圖的產生過程。

2、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集合的思想,進而形成策略。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藉助直觀圖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對重疊部分的理解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小研究、姓名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一道有趣的數學題,請同學們拿出課前小研究,仔細看研究一,回顧下你的想法。(課前小研究第1題)

研究一:小明排隊去做操,從前數起小明排第3,從後數起小明排第4,你猜這排小朋友一共有幾人?(先畫圖再列式)

這道趣味數學題有什麼特點?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數學廣角,來研究有重複現象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小組討論彙報方法(課前小研究第2題)

研究二:新的學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這段時間同學們進步特別大,像個大孩子了,又懂事又聽話,上學期的暑期作業就有很多同學完成的特別好,老師要提出表揚其中語文完成優秀的同學和數學完成優秀的同學。(語9人,數8人,重複3人)一起看研究二的第1小題,小組內説一説你的想法。

你們知道老師一共表揚了多少名同學嗎?你是怎麼想的?能不能用圖、表或其他方式清楚的展示出來?(可以先製作名字卡片,試着擺一擺,再畫出來)

根據學生的彙報適時引導,提出:

語文表揚9人,數學表揚8人,為什麼一共表揚的不是17人呢?怎麼看出來的?

如何表示出語文、數學都表揚的同學?

(2)全班遊戲驗證方法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驗證剛才大家的方法哪種最清楚、最直觀?請老師表揚作業完成好的同學到前面來,語文表揚的站在左邊,數學表揚的站在右邊,你們看看應該怎麼站?

3個重複的,你們站在哪?站語文那邊嗎?還是站在數學這邊?大家幫幫他們,想一想應該站在哪兒最合適?(中間)為什麼?

那左邊、右邊、中間分別表示什麼?(左邊是語文表揚的,右邊是數學表揚的,中間是語文和數學都表揚的)

(3)引導出用維恩圖表示

如果把我們剛才站的隊伍表示在黑板上,是什麼樣的?誰有好方法幫忙加工一下,試圖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來他們之間的關係?(指定學生黑板畫)都誰是這樣想的.?(給予肯定和表揚)

在數學上我們把所有語文表揚的同學看成一個整體,叫做一個集合;把所有數學表揚的同學看成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集合。這就是今天大家一起研究的集合。(板書:集合)

我們一起把集合中的具體內容用這個圖更清楚、直觀的展示了出來,你們知道嗎?像這樣的圖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發明了,他就是英國的數學家維恩,所以就以“維恩”來命名,叫維恩圖,也可以叫集合圖。你們剛才也像科學家一樣,把這個圖創造出來了,真了不起!

(4)認識維恩圖

我們既然能自己創造出維恩圖,那你們知道圖中每一部分都表示什麼意思嗎?(小組內先説一説,再指名彙報)

左邊表示什麼?右邊表示什麼?中間重疊部分表示的是什麼?整個圖表示的是什麼?(左邊集合表示什麼?右邊集合表示什麼?)

(5)運用圖解決問題

能不能根據你的圖一眼就看出來應該怎麼計算出一共表揚了多少名同學?(列式計算)獨立解決,彙報交流,方法不唯一。

(9+8—3=14,6+3+5=14,9—3+8=14,8—3+9=14等,讓學生在維恩圖上邊指邊寫)通過課件演示:9+8—3=14鞏固重合問題的解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書105頁做一做1

2、書107頁5

3、三年級有20個同學參加競賽,其中參加數學競賽的有15人,參加作文競賽的有11人。

(1)既參加數學競賽又參加作文競賽的有幾人?

(2)只參加數學競賽的有幾人?

(3)只參加作文競賽的有幾人?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今天表現都很出色,誰願意來説説今天有什麼收穫?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課後請大家留心觀察,用今天學習的知識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並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目標:

①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並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②使學生在探索規律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找出簡單排列與組合的規劃,並能解答簡單的排列與組合問題。

教學難點:簡單區分排列與組合的異同。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衣服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個有趣的地方去玩,想去嗎?

板書:數學廣角

想去的話,要通過老師的考核才能去的。

猜一猜:我的年齡是由數字3和5組成的兩位數。

學生猜測並説明理由。

二、探究學習

1、3個數字可以擺出多少個不同的兩位數?

課件出示:猜一猜,我家座機號碼是0713-62147()()

先讓學生猜一猜。

師:你們這樣猜要猜到什麼時候啊?這樣吧,老師再給你提供一些信息:

剩下兩個數字是由1、3、8三個數字中的兩個。

(1)擺一擺

用手中的數字卡片擺一擺,共有幾種可能?

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三張數字卡片,請你們動手擺一擺,同桌合作,一個人擺數,一個人記錄。同學們嘗試拼擺,並且將探究結果寫出來。

教師巡視,留意學生的幾種答案:有序的(先確定十位的,先確定個位的)、無序的、有遺漏的、有重複的。

(2)説一説

請幾名學生(有代表性的)彙報。呈現在黑板

師:哪些是對的?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如果學生還是説不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有序的一種,1在什麼位,1在十位的兩位數能擺幾個,師可用卡片同時演示;除了1還有哪些數可以在十位,他們分別又有幾個兩位數?像這位同學就是想到先確定十位。那麼這位同學又是先確定什麼的呢?或問除了先確定十位,還有其他方法嗎?)

這樣先確定十位或個位的方法好在哪裏?(板書不重複、不遺漏)

(3)猜數

師:範圍越來越小了,再給你些信息

課件再給出信息:這兩個數的'和為9,個位不是8。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組合》教學設計2、組合

(1)恭喜你們,猜對了,你們考核過關!來,同桌互相握手祝賀一下。

師:同桌2人互相握手幾次?演示兩人握手,可以説我和你握手,也可以説你和我握手,但算握手的次數的話,算幾次?

這裏也有三位小朋友在握手,她們是怎麼握的?出示:每兩人握手一次,三人共要握幾次?

要説清楚握了幾次,怎麼握的,他們沒名字怎麼説得清楚?你覺得剛才説的方法麻煩不麻煩?怎樣表示才能又清楚又簡潔?

對啊,我們數學有自己的語言,可以用符號、圖形來表示,更快更清晰。(師標上1、2、3)

(2)想一想,寫一寫

(3)為什麼三個數排成6個兩位數,握手只有三次?(課件出示)

師小結: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們有序地思考,有些與順序有關,有些與順序無關,比如搭配衣服。

三、鞏固提升

1、搭配衣服

該出發了,老師想打扮得漂亮些。這裏有二件上衣和二條褲子,你能幫老師選一套衣服嗎?

該怎麼搭配呢?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案?

師:你們擺出了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是怎麼想的?

請生上台展示。

師:現在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師要你們把剛才的想法用連線的辦法表示出來,你們會嗎?

生在練習本上連線。

2、照相排隊

小麗、小芳、小美三人想站成一排拍照留念,她們有幾種站法?

生上台演示。得出一共有6種不同的站法。

師: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展示她們三人的站法?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試吧。(可以是文字,符號,數字等)

4、路線

課件出示:從數學廣角回到家中有幾條路可走?

你會選擇那條路呢?

學生討論,彙報。

5、電話號碼

師:在數學廣角玩的開心嗎?記得有什麼開心的事要打電話讓老師也聽聽。

課件出示:老師的手機號碼:18942167()()()

最後三個數字是由1、6、8組成的,猜一猜,老師的手機號碼可能是多少呢?

四、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在數學廣角里玩,你有什麼收穫?

生自由發言

師:老師課後留了一個小問題,請同學們討論好之後告訴我。

課件:09裏面是不是任意三個不同的一位數字,都能排成6個兩位數呢?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優化問題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科學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主題:合理安排時間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具

四、教學過程

1、聯繫生活,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平常在家你們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誰來説説你在家都會做哪些家務?(學生髮言)

(課件出示)週末小強和妹妹主動輪流幫媽媽做家務:

拖地:8分鐘 燒開水:10分鐘

師:勤勞的小強和妹妹每個週末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一天,媽媽問:你倆都幫媽媽做了家務,你們分別用了多長時間呀?小明説用了18分鐘。妹妹卻只用了10分鐘。小明摸摸了頭感到很奇怪。做的是完全一樣的兩件事,為什麼時間會不一樣呢?

請同學們幫助分析,小明是怎樣完成這幾件事,妹妹是怎樣完成這幾件事的?

反饋:

生1:小明一件件做,妹妹是同時做。

(學生中可能説出同時一詞,師相繼出示課件)

師:不錯,説的很好。我們知道有的事情可以同時進行,而有的事情有先後順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數學廣角里通過學習沏茶問題,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吧!

關鍵:要考慮到同時做的幾件事,不能互相影響,點出合理。

2、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a沏茶問題

(1)又是一個星期天,小明家來客人了(出示課件),你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媽媽在陪客人聊天、李阿姨來家做客、小明想怎樣讓客人儘快喝上茶?

師:哦,那在我們生活裏,父母要陪客人的時候,我們也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喲!

師:想一想,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估一估,做這些事情各需多少時間?(指名説)

(2)看一看,小明沏茶做了哪些事情?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出示課件)(齊説)

師:①沏茶的工序這麼多,小明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哪些又可以同時做,我們一起來設計沏茶方案,儘快讓客人喝上茶,好嗎?(可用序號標出)

②在練習紙上設計出沏茶的過程,環節間可藉助箭頭連接,並計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③設計後,同桌交流合作,比比誰的設計方案即合理又省時。

(3)學生展示、解説設計方案,學生集體觀察。

方案A: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洗茶杯2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

1+1+8+1=11(分鐘)

方案B:洗水壺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找茶葉1分鐘→洗茶杯2分鐘→沏茶1分鐘

1+1+8+1+2+1=14(分鐘)

師:(出示課件,老師設計的方案)比小明節省了多少時間?

對這些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理,又省時間?為什麼(同時)?合理安排就是節省時間,考慮做哪件事有空閒時,同時做哪些事,這樣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時間,節省時間。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14頁“做一做”第2題。

(1)師:幫完小明,我們再來幫助小紅,小紅感冒了,她想吃完藥趕快休息,小紅在休息之前要做這些事:(出示圖表後,理解水變温的意思),應如何安排才能讓她儘快休息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設計出流程圖,並算出至少需要多長時間?(要求書寫格式規範)

(2)展示學生的流程圖,生評議。(課件顯示結果)

找被子倒水1分鐘→等開水變温6分鐘(同時量體温5分鐘找感冒藥1分鐘)

1+6=7分鐘

師:單獨完成需要幾分鐘?看經過我們合理安排順序,比單獨完成節省了6分鐘,這樣小紅就可以儘快的休息了。

五、暢談收穫,全課小結。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3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數:4課時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7頁118頁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係。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段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規律。

3、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

掛圖、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它不但會寫字,畫畫、幹活,在它裏面還藏着有趣的數學知識,你想了解它嗎?請舉起你的右手,請每一位學生高舉起右手,並將五指伸直,關攏。

師:現在請每位小朋友將五指張開,數一數,張開後有幾個空格?(4個)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空格叫間隔。剛才,我們把五指張開,有4個空格,也就是4個間隔。

2、舉例説出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比如:在馬路邊種樹,每兩棵樹之間有一段距離,我們就把這一段距離叫做一個間隔,樓梯、鋸木頭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那麼,將手指換成小樹,5棵小樹之間有幾個間隔(4個),6棵呢?7棵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植樹問題。

(一)出示: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同桌相互討論。

2)有線段圖表示你的方法

3)學生彙報

4)引導總結:

兩端要栽的時候,比較間隔數和棵數,你得出什麼規律?(生:棵樹比間隔數多1)

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兩端都栽的棵數和間隔數的關係嗎?

板書:棵數=間隔數+1

5)在線段圖上,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點數=間隔數+1

6)這個問題應是:1005=20(個)間隔數

20+1=21(棵)棵數

鞏固練習

(一)書第118頁的做一做獨立完成,指名反饋。

(二)出示: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兩旁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

1)讀題,理解題。

2)分組看圖討論。

3)嘗試列式計算。

4)交流:603=200間隔數

兩端不栽樹:20-1=19(棵)

192=38(棵)

5)質疑:

為什麼減1?為什麼乘2?

比較例1與例2的不同?小組討論,再交流

例1兩端要栽樹,所以棵數比間隔大1:例2兩端不栽樹,所以棵數比間隔少1。

鞏固練習二:

教科書第119頁做一做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三、本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

2.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集合的思想,進而形成策略。

3.滲透多種方法解決重疊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讓學生感知集合的思想,並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難點:對重疊部分的理解。

教學準備:課件,名單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二)探究新知

1. 情景引入,課件出示通知

通知

學校定於下週五舉行趣味運動會,請三年級各班選拔

9名同學參加跳繩比賽,8名同學參加踢毽比賽。

校體育組

(1)瞭解信息。

(2)師:你覺得三(1)班選拔多少人蔘加這兩項比賽?學生嘗試回答參加比賽總人數。

2.出示名單,引發認知衝突

(1)課件出示三(1)班學生參加跳繩、踢毽比賽學生名單。

(2)學生觀察,你有什麼發現?總人數是17人嗎?

(3)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大家很快看出哪些人兩項比賽都參加了?

3.合作探究,體驗過程

(1)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可以藉助圖、表或其他方式。

(2)彙報交流。

4.介紹韋恩圖

(1)介紹韋恩圖的來歷。

(2)結合例題明確每一部分表示的含義。指生説一説。

5.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解答?

生嘗試列式,全班交流。講清算式的含義。

6.估計:咱們班可能選拔多少人蔘加這兩項比賽?

(三)鞏固練習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5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版國小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通過這一情境活動的逐步深入,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1、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學生在完成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困難,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有一些困難,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

2、運用方法,引申練習。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進行小組的交流和全班反饋,重點讓學生説從配餐的知識遷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難,但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特別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前展示自己是怎麼走路的時候都是都非常有順序的。

總之,這節課我先從學生身邊的情景出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緊密聯繫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給學生創設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數學、感悟數學和體驗數學,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與學習,教師注意走進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的思維明晰化、條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