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選]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1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優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很榮幸在這裏向大家分享,《文化苦旅》這本書,可能有一部分人讀過這本餘秋雨先生的著作,那接下來我對這本書的描述和看法,就當作與你們想法的溝通,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那麼我希望接下來的推薦能讓你對這本書留下印象,也希望你能夠捧起這本書去細細品味。

首先我想先讓大家瞭解一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餘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中國境內景點和一些標誌性建築,也寫到了一些自己的所見所感,可以説是一本餘秋雨先生的遊記,但是他在描述這些建築和地點時,用一些情感方面的故事來向讀者展示這些建築和地點背後的歷史痕跡,可以説是一本描述文化歷史的書,因此,這本書名為《文化苦旅》,正好反映了這本書的主要寫作內容,旅行所見的建築和地點,引出自己對文化的看法與見解,這本書還有一些人文方面的內容,例如巴金百年,以及為媽媽致悼詞等,我認為作者將這些內容也歸於這本書,展現的是他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家人、朋友對他的影響。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我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內容。《都江堰》這一節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世人皆知萬里長城,但細細想來,都江堰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萬里長城的實際功能歷來並不太大,而且早已廢弛,都江堰不同,有了它,讓汗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而且他永葆了青春,一直延續至今,其主持修建者李冰的精神也一直被世人傳頌,《道士塔》、《莫高窟》兩節,讓我看到了華夏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這兩節內容都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用一些現代人物描繪出莫高窟中的畫卷、壁畫被一些愚昧的人以及西方列強盜走的歷史,深深表現出作者對莫高窟的.破壞、文物的丟失的痛心。在《寧古塔》一節中更是描述出晚清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以及追崇嚴酷立法的歷史。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讓自己的心靈感受到山水及文化的雙重洗禮,正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而我在這本書中也看出了一些中國落魄時一些人的無可奈何。在受到苦難時一些文人不甘於命運,用自己的才華來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生百態也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讓讀者對此有所深思,以史為鑑。

“縱是一片廢墟,我們也要看到歷史所賦予它的真正意義,用他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

我相信《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含義不僅僅只有我所領悟的這麼多,我更希望你也可以來讀這本書,有自己對這本書的見解及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2

“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杆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餘秋雨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歷史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它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它用平淡藴藉的語言喚醒了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尊嚴,重鑄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構建了中華文化的立體生命。

中華文化不是掩蓋在書本上,而是活在唏噓聲與歎息裏。翻越於文脈,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記憶,而是看活了千年的生命。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興衰,歷史的深邃蒼涼;小橋流水,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馳騁北方彪壯之士,柔情似水的江南才子,強壯與柔美匯合,流入文化苦旅之中……

在如夢的起點,記憶中有一個蒼老深邃的牌坊守望於濛濛細雨之中,默默承載着古老文明的鄉土人情;遠處,在一衰一榮,一靜一動中,寺廟裏晨鐘暮鼓,;山下,一位信客揣着信仰與職責奔向東方。

走向山河之旅,在我的山河中,都江堰裏流動着先秦時期治水的艱辛與李冰的汗水。登上道士塔,看斜陽映紅了天際,那卻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滴入了充滿藝術與悲情的莫高窟中;向北走,走到朔北的沙漠,沙漠隱泉中湧動着生命的魅力;向西望去,陽關雪中夾雜着文人墨客的風度,飄至西域喀什,化作了西域古文明的迴響。

日出東方,一抹朝陽照入了寧古塔的廢井冷眼中,折射出大唐盛世,在井水光輝的波動下,渤海國轉瞬即逝。江南水鄉里,美麗、高貴成了杭州對外的宣言,而東坡居士在黃州於人性中突圍。承德避暑山莊的背影中浮現了晚清的殘光片影,寧古塔的文人拘束了文筆,在無形的獄中開拓黑土大地。晉商驕傲一時,最後抱愧山西;範氏家族堅持在風雨飄搖中守衞風雨天一閣。

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則打印着文化人格與良知,展示着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中華文化的千年一歎集聚於此,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景深、山河之光從書縫中流到了讀者的心靈長廊,詩與遠方在一點一滴中到心頭,留下滴痕。

書中的每一篇都很濕、很濕,卻又很硬朗。它浸透了中華文化的悽風苦雨和文人的集體痛苦感,文字則是以真體驗和真性情澆築而成,散發着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氣息,跳動着歷史背景下的`審美心 點出了人生背景下的滄桑慧悟,擁有着哲學背景下的審美情趣。

秋雨先生渴望着對中華文化做出貢獻,於是對中華文化的思索與追尋成了這本書不變的主題。在提倡文化自覺與自信的今天,中華文化的靈魂不存在於任何一本書中,不靠名人大家傳承,中國的文脈早已深深埋藏於中華青年的肌膚之下,流淌在血液之中。文化苦旅,應是整個中華民族捍衞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脈的長久歷程。

合上書,我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者翻越於中華文脈之中,一步、一步,用自己的泥步修行,在思想的聖殿上鐫刻中華山河之書。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從文化大家的園地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4

燈光昏黃,茶煙繚繞,盤旋而上,縷縷如絲,光影糅合。持一本《文化苦旅》在手,任茶由熱轉涼,遺留悽傷於心中。

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與後記,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輕鬆,蒼老後的年輕深深地映入眼簾中,刻在腦海裏,遺留於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忘懷的,唯有悽傷,蒼涼與苦澀。

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你離開故鄉,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而你行行走走,到達了莫高窟。那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在夕陽西下,朔風凜冽中,更顯得悲涼。當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流淚地被賣到遠離故鄉的遠方。“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一卷又一卷,一箱又一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經文書卷被幾句現編的童話騙走,“我好恨!甚至想剜心刻骨。”恨未早生一個世紀,決戰於敦煌,任千帆過盡,這也只是一抹泡影,時光蒼茫,歲月的洪荒裏,那些往事已為陳跡。

別離了敦煌莫高窟,你又蘇州來了場相遇。“古城門藤葛垂垂,虎丘塔隱入夜空”,美麗的古城中,你遙想蘇州的委屈,困惑於蘇州的興衰,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唯有此古城,才能給人一種真正的休憩。縱它揹負着種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罪名,可它依舊默默地端坐着,迎來送往,安分度日。

辭別了古城,兜兜轉轉,來到了天一閣。偌大的中國只留下一座藏書樓。藏書樓興起於明代,由範欽所建。此樓被阮元説成:“範氏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海內藏書家,唯此巋然獨存。”文化人愛書的思想,收藏書籍的典範也由範欽而來。如此這般惜書愛書,想必範欽本人也被古籍、古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濃厚的書卷氣息,古舊的歷史書卷,猶如一個歷史老人屹立在藏書樓中。那封存已久的文化內涵隨天一閣門的開啟而奔瀉而出。文學者漫遊於此,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然而不幸的是天一閣一半圖書被盜,那悠久的文化因被偷而喪失於天地之中。

痛心於文籍的喪失,感慨於文人藏書的艱難歷程。雖心痛哀傷了許久,然而按耐不住心中對苦旅的探求,我跟隨你的腳步,到了筆墨年代。那濃黑的`墨揮灑自如於潔白的紙上,濃郁的墨香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可惜的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毛筆文化,現在已經無可挽回地消逝了。當近代中國,外國的思想文化流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毛筆之於中國人的地位動搖了。毛筆漸漸被碳素筆所取代,流傳之久的文化也隨之而去了。時代之更迭,文化之興衰,亦越來越迅速。久久不能自拔的是,我們如今還剩下什麼呢?

歲月是場旅行,文化在其中更顯艱辛。借問靈山多少路?十萬八千有餘零。這是風行的距離,也是漫漫文化之旅。

合上書扉,閉目小憩。久久之不能離去的,是心房裏被填滿的淒涼與苦殤。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當《文化苦旅》剛問世時,我也是讀得饒有興味的,對它的評價也很高,後來,當“山居筆記”在《收穫》刊出幾篇後,我讀了便頗有些失望,認為有些空疏,浮泛,有些“為文而造情”。當時,在與一位作家的對話中,我肯定了《文化苦旅》,也對“山居筆記”有所非議。時隔八年之後,我重讀了《文化苦旅》,感受與初讀時頗有不同。那些取材於歷史的所謂“文化散文”,在總體上已不能令我很滿意了,只是其中的有些片斷,我仍然覺得很精彩,例如,《青雲譜隨想》中對朱耷的賞析,足以證明餘秋雨有着良好的藝術感覺並且善於把這種感覺真切地傳達出來。

如果説對《文化苦旅》的重讀,使那些取材於歷史的所謂“文化散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為降低,那另幾篇寫作者耳聞目睹之事,也在某種意義上“觸及”了“現實”的文章,如《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家住龍華》,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為上升。我覺得,餘秋雨作為一個散文家的才華,倒是在這幾篇文章中有更切實的體現,而且,餘秋雨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倒是在這幾篇文章中有一定程度的閃現。

可惜,人們對餘秋雨散文的褒貶,集中於那些所謂的“文化散文”,對這幾篇文章都很忽視。當然,更可惜的是,這類文章餘秋雨寫得太少。我相信,寫這類文章的題目,餘秋雨肚中有很多。倘若作為散文家的他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寫所謂的“人文山水”上,而是多寫一些當代現實中的悲劇,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將高得多,在有識者眼中,他的“文化人格”也會光輝得多。當然,代價是他不會那樣走紅,尤其是不會在港台和海外華人中有什麼影響,甚至還會令某些人反感,因為“非我族類”,也就意味着要失去很多東西。我想,這樣的代價餘秋雨是很難付出的。

在《山居筆記》序言中,餘秋雨對自己的被批評表示了不解:“在現在這樣一個相對寬鬆的時期,僅僅針對幾篇並不觸及現實的散文,也沒有上面號令,怎麼能形成密集而猛烈的`批判?”其實餘秋雨真是錯了。他竟然不明白之所以遭受那麼“密集而猛烈的批判”,很大程度上正是“並不觸及現實”招致的。

倘若他的文章多多地觸及現實,即使寫得再差,我敢説,也決不會引來如此“密集而猛烈的批判”。不妨再説得切實些,如果餘秋雨寫的,是巴金的《隨想錄》那種品格的東西,即使有再多的“硬傷”之類,也不至於有那麼多人熱衷於“指正”。

—您想,有誰忍心到《隨想錄》裏去挑硬傷呢?對餘秋雨的批評,儘管有些具體文章我頗不以為然,但我覺得在整體上是顯示了文化界的良知和道義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文化苦旅》介紹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或者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文化苦旅》,聽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即是講的文化又是講的苦旅。可以説這本書本身的內容並不甘甜,因為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餘秋雨的這本書除自序與後記還有39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所謂廢墟,想必大家會認為是一堆破爛,一羣沒用的垃圾,但在餘秋雨筆下則是不然。他認為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與明天。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千年的漂泊,苦難的中華何嘗不是那艘滔天巨浪中的航船。瘋狂的浪濤肆意撕扯着船身,怒吼的颱風蠻橫的搖晃着船體。當我們新奇地看着漫天的煙火,外國人的槍炮已經射向我們的胸膛;當文人志士竭力挽回王朝的衰落,昏庸的統治者卻在酒池肉林荒淫縱慾;當國將不國的'危難時刻,還有那麼多麻木不仁的民眾甘願為奴。歷史的大船即將傾覆,千鈞一髮,勇敢的舵手毅然挺立,搏擊海浪。在站出來的一刻,壯士已經忘卻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殷殷熱血化作鮮豔的路標,得之,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建全?

合上書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往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眾人連年惡語傾瀉的對象,但即使如此它仍憑藉深厚的文化內涵獲得了許多榮譽,於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時發表了日心説,是否能實現科學戰勝神學的轉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創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鏐,為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開戰。由此觀之,今人對環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看到因為核污水排泄引起的爭執,看到温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學學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從餘秋雨的這句話裏,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籙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將融貫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帶走時,餘秋雨先生字裏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説:“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感是我們人區別於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數千年的人類進化裏,我們人類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繫在一起。龍應台先生説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從青銅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千年的時間去沉澱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通過餘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裏,無數的人民自發地為他送別,無數的人民為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於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為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裏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於“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歎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裏,餘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着他的墨跡,我彷彿也遊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着一羣考古學家為這崑崙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為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讚頌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國事決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隻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穫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為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説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歎。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帶着幾分思考,隨着餘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陽關。

餘先生説,他是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陽關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説,陽關沒什麼好看的。那裏沙丘縱橫,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沙灘。雖然不解但我能瞭解這份執着,就像我歡喜《傲慢與偏見》而去看遍簡奧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續集。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姑娘,對水鄉自是情有獨鍾,説實在的對西北荒漠真真是沒什麼興趣。餘先生的執着也讓我對陽關提起了一絲興趣,今日且隨着他去一瞧。

之前隨餘先生的見識了莫高窟的聖潔和玄祕,但是同處西北的陽關給我的只有滄桑和悲壯。茫茫一片的雪白,什麼也沒有,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這裏的雪沒有中原內地的柔美,顯得悽迷和厚重。歷史的車輪在這裏碾過,賦予了它特有的滄桑與悲壯,就連胡笳和羌笛,也悲涼,成了士兵們的心頭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鋪陳的有點令人驚駭,這都是古戰場留下來的墳堆啊!餘先生在文中問道:“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自然是沒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這土堆。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艱苦守衞邊疆、抗禦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風血雨中,在戰士來不及回望一眼故鄉而化作沙墳一座,沒有人立碑,沒有人祭拜,甚至沒有人記住他們。

站在這樣一個西北風呼嘯着迎面撲來的荒原上,看着這鋪天蓋地的沙堆,餘先生有點踉蹌,冷的牙齒打顫,鼻子通紅,更別提我一個見慣了山清水秀、温潤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實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這樣一個陽關,王維卻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舉着酒杯而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到陽關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貶謫至此的,王維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大多自信豁達,沉着安詳的,帶着唐人的那份風範。

他們才華橫溢卻不受當權者的重用,像王維這種詩畫皆稱一絕的`文人,也只能在長安的宮殿中製造點娛樂供王公貴族消遣,並不會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後慘遭貶謫。唐朝可以説是中國最鼎盛的時候,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像李白、杜甫這種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在唐朝都沒有的得到重用,鬱郁不得志,慘慘淡淡度過餘生。當唐朝在趙氏王朝的興起之時轟然倒地的時候,陽關見證了歷史的一切。縱然才情萬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國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再看,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鬧騰的時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後了,但是今天的歐洲文化發展的是何其燦爛,光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就震懾了海內外多少人。而中國呢,本應該為中國文化的燦爛添磚加瓦的文人騷客卻流落至悽迷的陽關。陽關依舊是陽關,但終因那麼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這裏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但終究被人們隱在心底。

陽關,氣魄壯麗,奪人心魄,在歷史中繼續沉默下去,揹負着滄桑與哀怨。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

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

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書籍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被人無數次的閲讀,卻從未有人敢宣稱自己讀透了哪一本經典。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我們又可以算作是不同的讀者。

由於種種原因,初讀《文化苦旅》時,誤以為“文化苦旅”四字意指作者探求文化遺址的艱難旅程,重讀一次,才發覺其含意遠不是如此簡單,作者並非提醒讀者自己行程過程中所受之“苦”,他更想強調的是文化產生,發展,消亡的歷程,是一代代文化人創造,培育,守護文化的“苦”,當然,文意不盡如此。

書中寫到:“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文化人或許身體羸弱,或許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很難阻止大多數不願見到的事情發生。他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用文字戰鬥在思想的戰場,以手中筆,以詩歌文章,最後以生命捍衞文化。

幾千年來,多少文明沉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中華文明卻未曾斷了傳承,這固然與中國地理位置等客觀原因有關,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代代知識分子心中的執着與堅守。

現代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文明日新月異,人人都只顧着朝前看,不停地加快腳步,卻很少甚至沒有人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無數人為之奉獻的文化。沒有文化,哪來的`文明,哪來的社會進步?“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前進的精神動力”,我們應當珍惜文化,領會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並不斷將其發展壯大。

餘秋雨先生用漫長的足跡,追尋文明的盛衰,借歷史的痕跡溝通蒼茫的山河。他告訴我們,文化始於自然,興於自然,離開了自然的文化如無根之浮萍,難以長久,中華文化要想長久,就必須始終立足山河,立足這方天地,立足自然,要學會尊重自然,感受自然,順應自然,“卸去種種重負,誠懇而輕鬆地去面對自然,聆聽自然的聲音,哪怕這些重負中包含着歷史的榮耀,文明的光澤”。

“路,就是書”,餘秋雨踏過許多山河,古蹟,走過了很多很多路。無人問津的路,旅者雲集的路,他都走過。在學會了尋路,走路之後,也就學會了讀書。這書,是山河之書,是古今之書,是自然之書,他學會了腳踏實地遠望星空,與腳下的大地緊緊相連,與頭頂的天空遙相呼應。他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想到了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山河文化中,找到了歸宿。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使受“快餐文化”影響而急躁的心變得沉穩下來,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思考。合上書本,我不由得生出一種周遊天下古蹟,品味歷史百態的慾望。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再也看不到翩翩青衿吟賞煙霞詩酒趁年華,再也看不到揚州十年一覺夢醒多情酬紅顏,再也不見金戈鐵馬征戰四方的慷慨遺恨,再也不見無奈歸隱閒雲野鶴的生不逢時。歷史的風沙淹沒了繁華盛極,埋葬了枯死白骨,凜然安坐的萬古湖山下沉睡着一條名為文化的古旅,深長且艱阻,途有芳草萋萋風景如畫,亦有滄桑血淚徹骨慟哭,蜿蜒曲折一直通向五千年文明的深處。

古旅有美。“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江南美,美在水墨淡雅,美在淡泊安定,美在詩詞古韻。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古樸精緻的蒼老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浣洗單衣的女人。離她們只有幾尺遠的烏篷船上正升起縷縷炊煙如清晨的殘夢,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河邊的石欄那裏看着過往的船隻。江南有安詳疏淡的面容,都説人淡如菊,而江南清雅的鎮邑無不如是。人生不如意的'失意人在此蟄居,感悟到喧囂官場鐘鳴鼎食中難以尋覓的清空安然;早年離鄉遠去的遊子登高遠眸、月夜苦思、夢中輕笑,無不是心心念念着江南小鎮的美色,遠離故鄉後他們方知世上縱有美景三千,然江南之景只有此弱水一瓢。

古旅有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誠然如是,讀《文化苦旅》最受益之處莫過於餘秋雨先生的憂思深思漫思。寫藏書之憂,餘先生從嗜書如命的中國文人一生傾盡心血與錢財擁有豐富藏書,在其死後藏書卻隨意流散無人問津,感慨“社會上多的是隨手翻翻的借書者。而少數好不容易走向相對完整的靈魂,隨着鬚髮皓然的軀體,快速地在書房中隕滅”。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牀,居之有書,便是窗外時過境遷或是悽風苦雨,仍可心無旁雜,享受人生的大安詳。文人愛書如是,但生時卻飽含對他人借書之憂,死時又為藏書不得善置而心神難寧,讀來竟也有些許悲涼與歎息。

古旅有恨。敦煌莫高窟,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它耗盡終生,無數中國的榮耀與恥辱由它吞吐。這裏閃爍的本應是無盡榮光,但在外國人用微薄的財物從王道士那裏運走成千上萬的無價文物時,衰老的民族匍匐倒地,深至血脈的傷口再滴着悲哀的鮮血。我好恨!可是恨又有何用?即使重回當場,渺小的我們仍是無能為力,縱使攔下斯坦因的車隊,截阻下祖先給我們的饋贈,可是偌大的中國官場腐敗竟也是存不下這幾卷經文的!那個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不過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腐朽的封建車輪吱呀而過,它已無力再支撐這大好河山綿延江山,它也無法再現那千里錦繡萬里昇平。一個時代的毀滅總會有物為之陪葬,只是這次,代價昂貴得讓後世遺恨了一代又一代。

這是一條古旅,有過風輕日薄桃花十里,也有過萬徑蹤滅暮雪千山。這是一條苦旅,它隱沒在字字珠璣句句佳文裏,唯有你讀破萬卷行萬里路,你方懂得文化柔美的微笑和哀痛的血淚。

古旅深深,苦旅侁侁。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歎,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説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歎。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一直想看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昨天,從書店抱來一摞書。歸家,便迫不及待地從書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開了第一頁。

聽人説,《文化苦旅》,是要帶着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感覺去讀的。畢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頭,眼眶裏已滿是淚水。

是感動嗎?

是悲傷嗎?

是我感受到了餘秋雨的文字中對敦煌文獻慘遭掠奪所飽含的深深的無奈!

便覺得,每個人都是這樣,心底或多或少地隱藏着一份對文化的悽苦與無奈。當這些悲愴的感情被激發的時候,彷彿深淵裏的巖漿,便不顧一切衝將上來了。

當我沉浸在《沙原隱泉》帶給我的震撼,《夜雨詩意》帶給我的愜意,《道士塔》帶給我的酸辛,《藏書憂》帶給我的風趣……彷彿在依稀中看見,餘秋雨——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整日行走在那些細細密密的古老民族的文化當中,撫摸着那透着滄桑與無奈的殘垣斷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聆聽它的心聲,又像是品嚐古老文化的痛楚——不覺啞然驚了。

有時也曾想過,這樣深厚的古老文化,對於一個年過六旬的老翁來説,是不是太凝重了?是不是,太過沉悶了?

然而,看着,看着,這個困擾我多時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書中,儘管大多數是在渲染一種蒼涼,寂寥的古文化氛圍,但不難看出,他並沒有普通老人的日暮沉沉、行將就木的老氣,而是跳脱着一種小小的調皮,小小的愉悦,使人在深刻反省為何會遺失諸多古老文化的同時,也不禁啞然一笑了。

在這部浸透着古老氣息的沉甸甸的書中埋下頭去,頓覺心中被什麼沉重、蒼涼而又無奈的東西壓住了。那是文化的呼喊;文化的悽泣與一位老人的'沉痛的話語;每一句話,都透着古文化的辛酸淚,一滴,一滴,滴在餘秋雨的心上,也滴在我們的心上。

但《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令人眼前一亮了。餘秋雨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生動形象,我彷彿沉浸在江南小鎮的悽美柔婉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

閲畢,掩卷,珍重而擱之。它畢竟不同於其他小説,它擁有着獨屬於自己的一份珍藏,一份古韻,一份沉重,一份豐厚的文化饋贈,是要仔細地讀三五遍的,方能更深地瞭解,更深地領悟其中的酸辛與無奈,柔婉與悽迷。《文化苦旅》,不僅僅是一次空間與稿紙的雙旅行,更是一次考驗人心與在一片漆黑中探尋、摸索古文化的心靈旅程。在黑暗中探索,在思考中沉澱,在心靈中挖掘,在空白中書寫,《文化苦旅》便是完美地詮釋了它們的意義。

在文化中苦苦跋涉,風餐露宿,只為找尋那些被遺失的古文化,只為喚醒那塵封在人們記憶中的古老的民族精神——或許,這便是《文化苦旅》的精粹之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在短短的一個寒假裏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旅行,你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一句話,直抵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於是這一期,也便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意義。

小時候,父母會趁假期帶着我們到處走走。那時年少,對旅遊沒有概念,更無談渴望。那時的我眼中,旅行,即是父母安排下在景點前的各種擺拍,拍照留念,僅此而已。

讀書時,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通篇讀完,蕩氣迴腸。特別是《風雨天一閣》裏,當作者在如注暴雨中拾級而上,一遍又一遍叩問歷史時,我徹底被打動,彷彿與作者置身其中,冒雨一同尋找歷史的印跡。爾後便在讀後感裏寫道,磅礴大氣的描述,作者對遊地的感悟遠超於觀看或欣賞本身,旅行的意義已成為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的糅合。那時我以為,遊地與景點,只能是一種不可褻瀆的存在。旅行,要帶着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上路,在對遊地與景點的回味中,尋找旅行的真正意義。

待到後來有機會自己出遊,我帶着那本《文化苦旅》出發,來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風一閣去探尋歷史的痕跡。可惜,我失望了。沒有歷史積澱,沒有家國情懷,天一閣只是天一閣,它安靜地佇立,但卻未曾在我心中撫來一層漣漪。帶着一絲無奈與失落,我離開多年來牽掛的天一閣,陷入對旅行的無限深思。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再次迷茫於旅行的意義,找不到最真切的出行動力。

直至有一次,當我跟隨如潮人羣來到廈門鼓浪嶼度假,在一個天微亮的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我漫步於鼓浪嶼無人的小巷裏,感受着小島上最真實的生活,體驗着小巷弄裏厚重的年代感。那一刻,我才真正邂逅旅行,讀懂了旅行的意義——那就是將自己置身於自然與環境之中,感受着一草一木,感受着風清雲淡,感受着人情世故,感受着身邊人。爾後每每翻看那時拍下的'照片,重温的不是風景,而是重温那種與旅行邂逅的心情,我想這也是當時拍下的照片至今唯一存在的意義。

淙説,旅行與攝影,也無非是這樣三種境界:到此一遊、純拍景、人景相融。但是,旅行,卻會使你在每一次踏出熟悉城市時,在陌生城市裏遇見各種可能性。金雞嶺看日出,炫眼的日光讓你忘卻拍攝;龜齡島觀星空,浩渺星空下忽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麥徑徒步,身心俱疲時考驗自身的毅力;西藏窮遊,在虔誠的朝拜中打動心靈最深處。

不踏出這一步,任憑你手中的設備有多高端,也不管你看過多少風景美照,都無法體驗旅行帶來的快感。旅行的意義,就是在感受不同地域的美景與風情,記錄下屬於當時獨一無二的心情。這便是“用眼睛感受旖旎風情,用快門留住剎那永恆”。

感謝淙,為我們帶來這樣一期既能觀片又喚醒心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