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名著讀後感集合13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著讀後感集合13篇

名著讀後感 篇1

餘秋雨在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而寫出一部給人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洗禮。拼接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究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從文化勝地、名城到罕為人知的古人古蹟,到原始洞穴、鄉間小鎮、海外僑民居住地……他在中國華夏土地上經歷着感受着中國古老的文化,用獨具特色的眼光與心靈踏遍中華萬千土地。寫出了這趟苦旅的辛酸,不凡,也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豐富的作品。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他就像生活的《廢墟》,對人生中面對磨礪時迎面對抗。人總要犯錯誤、受挫折、傷腦筋。社會之和的聖水就是因為被一股永不停止的激流推動向前才得以保持潔淨。這意味着河岸被沖垮受到損失。但是如果為了不使河岸被破壞而永遠堵住這股激流,那將會招致死亡,沒有了向上的活力。人生,也就是在悲劇中悲壯中磨練着自己的品格。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走出世間最美的絕唱。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生活就像喧騰的廢水當温度下降一切就會慢慢閴寂。熱鬧堂皇的喧騰就像賈榮兩府的盛極必衰,當處於富貴中如果沒有堅定的內心,生命就容易腐爛,變得像妖怪只知道貪圖享樂害人害己,實如沒有了平凡人的理想善良。經歷苦旅還後生活變得豐富有趣是值得。

我不敢對我們國語龐大的文化有神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回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回憶過去珍惜現在少一些自大自我,多顧別人的想法,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的事情。在小的個子,也能在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在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種.種的歎息。永遠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即便這個人在別人嘴中一無是處,除非你自己感受到了。他們可能留下的比想象中多,多多看看身邊的人,多瞭解身邊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是有趣的。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世間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從最低下窺見山的龐大驚歎於大山的雄偉,卻不知道山頂的心曠神怡的風景,這一定是遺憾。

《文化苦旅》各篇雖風格不同,再深深思考細細品味後,其背後中圍繞的中心是一樣的: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步。追求一種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與倫比的生活環境。“文人腳印”和“人生苦旅”交織在一起,給我們重疊出那些地方的魅力,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即使有些地方已經無從得知,但值得我們去領悟的是其中的古人的精神和我們自己的理解感觸。感受到餘秋雨的魅力,沉靜在他給我們塑造的歷史與現實的思考感歎的人生精神世界當中。

名著讀後感 篇2

五字品《三國演義》忠織蓆販履卻不忘報效國家。黃巾叛亂,獨自望榜歎息,結識了羽、飛是他一生馳騁的翅膀。仕途不順,沒有泯滅他振國興邦的志向,縱使是第9路諸侯也要剷除亂臣賊子;沒有容身之處又如何,他依然為了興復漢室奔波勞累;兵少將寡,他依然不與奸邪為伍,他毅然決然的守住徐州。三顧茅廬,那是他救民於水火的渴望,收取西川,北上伐曹那是他分內之事,因為他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大漢皇叔劉玄德。

孝單福,一個虛假的名字,卻不能掩蓋住他的才能,初為劉備軍師,便立下赫赫戰功,破曹軍八卦陣,不慎路出馬腳。幾天後他收到了家書,那是家母的信,言曹操將殺了她。那是封假的家書,可是身為人子,他不能見自己的母親遭人禍害。自古忠孝不兩全,卻以百善孝為先。他辭別了劉備,走上了一條詮釋善孝之路,這一去卻害死了他的母親,他用悲與疼纏裹着自己的才智,用一生的前途守着對母親的孝。徐庶,一個在書中描寫很短,但他是我經常想起的名字。

智“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身居卧龍崗,心知天下事。欲守明主,以展青雲之志。隆中三策早已成竹在胸,火燒新野那是他初出茅廬的小手筆;舌戰羣儒,只是談笑而已;火燒赤壁方顯他的才智。借荊州,氣周瑜,取西川,定蜀中,又是何等的英雄。白帝城託孤,是劉備對他的信任,對他才能的肯定;居相府,退五路雄兵,七擒七縱,讓對手心悦誠服;北上伐魏,七出祁山,是何等的.毅力;木牛流馬,是那個時代科技的曙光。空城計,更從心裏上戰勝了敵手;五丈原,是人們對他永久的懷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華大地出英才,千古智絕諸葛亮!

義結義誓言千古仿,錚錚鐵骨無來者,桃園三杯酒註定了他要與兩位兄弟同生共死。隨劉備流浪毫無怨言,許都的錦衣玉食卻無法掩飾思念兄弟的惆悵。漢壽侯爵又如何;聞兄河北不還是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嗎!他傻不?不!那是他對人們敍説什麼叫兄弟之義。華容道上立下生死軍令狀,誓斬曹操。可往日情分怎麼能忘,座下赤兔馬是曹操所贈,身上青蟒袍也是其所賜,他憶起當初被曹操圍困,曹操沒有殺他,而是禮賢下士,自己還斬了他六員大將……他心軟了,在生與死的選擇中,他還是放走了曹操。這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嗎?可他做到了,因為他是義神關帝爺。奸白色的臉譜中,透出陰森之氣,一副奸詐模樣,也許那並不是他的本色。寧為我負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負我,那是他做人的信條,也是他內心的讀白。刺董卓,擬矯詔足見其奸雄本色,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是他稱雄的手段。官渡之戰,成他王者的墊腳石。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詩情才氣不失男兒氣概。愛才,他失了關羽,放了趙雲,重才;郭嘉、典韋為他忠心至死,赤壁敗了卻沒有擊倒他征服天下的雄心,他依然重整旗鼓平定北方。曹操實不該用“奸”字來寫,他應該再配一個“雄”字。他的詩中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五字,不足以訴盡對《三國演義》的感慨,它的內涵與魅力概述了政治與軍事的智慧,是我們中華民族一部經典鉅著。

名著讀後感 篇3

“數年前,一名作家參觀——毋寧説是搜索——聖母院時,在一座尖頂鐘樓的陰暗角落裏,發現牆上有個手刻的字,大寫的希臘字母:命運。”

這苦難的靈魂是誰?為何非把這罪惡的烙印,或者説這災難的烙印留在這古老教堂的額頭上?

這名作家就是維克多·雨果,他的著作《巴黎聖母院》因此問世。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故事環繞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副主教弗洛羅以及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等人展開。愛斯梅拉達是“美”和“善”的象徵,而她的悲劇令人扼腕歎息;卡西莫多的貌醜心美令人震撼而肅然起敬;而弗羅洛的虛偽狠毒以及弗比斯的風流卑鄙令人生厭。這些善惡相融、真假共存的描繪,通過環環緊扣的情節,更加鮮明地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真實,也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誇張和抒情的特色:美就美得白璧無瑕,醜就醜得令人恐怖。

究竟何為美麗?其實在雨果的書中,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從個人來講,卡西莫多給我的觸動最深——他就是靈魂美的'典型。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他是個被收養的可憐的敲鐘人,他是民眾眼中殘廢畸形、愚鈍無比的“愚人之王”。他受盡愚弄取笑以及周遭不堪入耳的嘲諷與辱罵。即便如此,他仍然選擇全力保護善良的姑娘愛斯梅拉達:他把她救到鐘樓上;他替她找過心上人弗比斯;違揹他一向惟命是從的弗羅洛;他抱着她的屍體選擇殉葬。他對愛斯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樸的愛,着實令人動容而肅然起敬。從羣體來講,流浪漢們給我的震撼最深——他們都是靈魂美的典型。為救出愛斯梅拉達,他們集體出動攻打聖母院,場面實屬氣勢磅礴,流浪人們的團結互助一覽無餘。雖然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的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為人。這是何等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啊!

在當今這個紛繁複雜、日新月異而又浮躁的社會中,“美”的真諦早已被忽略。隨着科技的日益發展,美容業也成為了一項熱門行業,只因許多消費者“不惜重金也要換取天使般的臉蛋”。這着實有些可悲——殊不知自然才是最美!在我看來,相比之下,完美的整容計劃不如在一個明媚的日子裏靜心讀完一本好書,為美容而投入的金錢更不如捐贈給同一片藍天下卻窮困潦倒的家庭。一味地追求美貌,其實並不能帶來太大的實際意義,我們更應該儘自己所能去拓展人生的寬度與廣度,成為一名真正的靈魂美的人。

“數年前,一名作家參觀——毋寧説是搜索——聖母院時,在一座尖頂鐘樓的陰暗角落裏,發現牆上有個手刻的字,大寫的希臘字母:命運。”所幸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年,生在一個充滿活力與理想追求的時代,我們無需面對黑暗而又病態的社會,更能夠把握屬於我們自己的命運。實現憧憬着的理想的第一要義就是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努力充實自己,追逐夢想,昇華靈魂吧。

名著讀後感 篇4

第一次讀小王子,剛開始有些不懂,可是過了一會,便被他那清新的文筆和單純的世界所吸引。在我讀的時候,便被小王子那懾人心魂的憂傷而心悸,為他純潔而執着的愛所感動也為自己那逐漸泯滅的童心而哀悼。正像作者聖埃克絮佩利在序言裏面説的,他把這個童話“獻給雷昂·維爾特”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

這與其説是一個童話,不如説是一個悲劇,童話的主人公總是像白雪公主或灰姑娘一樣,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憂傷的小王子卻在發現愛的真諦後死在沙漠裏。

這個小説的情節很簡單,主要是從“我”的角度講述了小王子的遊歷過程,因為一朵美麗而嬌氣的玫瑰,小王子離開了一直平靜生活着的B—612小遊星。他先後遊歷了六個星球,在這些星球上,他遇到一些他覺得很不可理喻的大人、狂妄自大的國王、財迷心竅的商人、迂腐的點燈人...

最後他來到了地球。在這裏他遇到了一隻狐狸,這隻狐狸給他解決了那朵嬌氣的小玫瑰給他帶來的對愛的疑惑,使他明白,愛意味着責任,以為這慈悲,有了愛,生活裏的一切才有了意義。

最後,小王子在離開他的星球一週年之際,讓毒蛇咬死了他,這樣他可以擺脱軀體的重量,回到他的B—612小遊星,回到他的驕傲而脆弱的玫瑰身邊。

小王子走了,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飛翔與奶奶在一起的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世界一樣,他奔向他永恆的愛。留給世界的只是金色的麥田和一園子無關緊要的玫瑰花。而我們就像渴望被馴順的狐狸一樣,對着麥田思念着小王子金色的頭髮。因為小王子,我相信沙漠裏確實藏着水井,因為小王子聽到轆轤在風中的聲音,並飲了那令荒漠變的美的甘泉。

生命這種東西,是奇妙的,你絕對看不透。他的外表是否是美麗或是醜陋。這並不代表什麼,只有內涵所發出的那種潛質美才是最真實而又美麗的.。是的,無論是房子、星星、還是沙漠,都是因為看不見的某個東西而顯得美麗,的確是如此。這種東西你絕對看不透,你也不用去看透,只有這樣才是最純粹的感受。

每一次讀《小王子》,都被這種孩子式的看待世界的態度感動,多麼天真、幼稚,可又多麼純潔、真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羣羣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着,躁動着,聽不到靈魂深處真誠的低語。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記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不顧心靈的沉重的桎梏,可是愈如此,愈體驗到人生意義的虛無。讀大學時,我看了不少現代派的作品,裏面充滿了慾望、異化和夢魘,這些對世界險惡真實的寫照,看得人心裏充滿了卑瑣失望。但是,每次讀一遍《小王子》,就好像在清水中洗了個澡一般,心又重新變得剔透明亮了。

我一直有所堅信,我們都是追求幸福的孩子。

名著讀後感 篇5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為理想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沒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麗的鏡中花。而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們常把學習形容為在書山上攀登,在學海中遨遊。事實上,知識的積累是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我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給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於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這對於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註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喜歡閲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閲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喜歡閲讀艱深的著作。在閲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裏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閲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閲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這麼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説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很少單純地閲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讀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純潔。可以説:“是讀書是我開始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開始讓我明白了一個教師的偉大,明白了教育人的樂趣。相信在以後幾年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讀書,用讀書來充實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名著讀後感 篇6

晨星閃閃,歡迎黎明。林間,羣鳥爭鳴,天將拂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葱蘢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早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束縛戰役成功後的第一個黎明的形貌。這一片生氣希望勃勃的景象是有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本日的幸福生存。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存,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木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明白,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剛強的人! 晨星閃閃,歡迎黎明。 林間,羣鳥爭鳴,天將拂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葱蘢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早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束縛戰役成功後的第一個黎明的形貌。這一片生氣希望勃勃的景象是有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本日的`幸福生存。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存,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木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明白,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剛強的人!

這個寒假我讀了第一本反動小説《紅巖》,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態來讀這本書。封面上的那兩個打字“紅巖”,似乎是用義士的鮮血染紅的,一瞥見它們,我的心就沸騰了。這本書講述了重慶地下黨和百姓黨妥協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華子良、許雲峯、江姐、宋振中、成鋼、成瑤、劉思揚、雙槍老婦人等好漢抽象。小蘿蔔頭宋振中照舊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就參加了共產黨,但是厥後全家都被殺光了。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加共產黨,這種熱情為黨的精神,值得各人學習。而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江姐,她的抽象深深地樹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無論鞭笞棒打,無論竹刺針扎,無論“十指連心”,她都咬緊牙關,終以淺笑面臨着各人,明淨的藍色旗袍上不沾一點浮沉,似乎告訴各人:咬緊牙關,不要泄漏機密,相信黨總是會成功的。她總是毅然地説:毒刑鞭撻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三四

晨星閃閃,歡迎黎明。林間,羣鳥爭鳴,天將拂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葱蘢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早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束縛戰役成功後的第一個黎明的形貌。這一片生氣希望勃勃的景象是有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本日的幸福生存。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存,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木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明白,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剛強的人!

懷着—股洶湧的屏蔽內容讀完了全書,輕輕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個字,似乎是由熾熱的血所凝成的,渲染封面上的皚皚白雪,顯得越發地豔,越發紅了。在那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一位位親切和藹的束縛軍戰士,為着自己的抱負,更為着故國的偉大奇蹟——屏蔽內容奇蹟,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此時的雪似乎已同他們的笑顏與靈魂,融為聖潔的一體。

名著讀後感 篇7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一部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錄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作歷程,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它揭示了一個真理:偉大的天才必須與庸俗並且充滿敵意的社會進行不去的鬥爭,才能獲得勝利,完成天才創造的

世界

作者開篇就説:“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一下英雄的氣息! ” 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對於我們來説這部作品無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他們敢於正視黑暗現實,揭露社會腐朽,渴望自由,主持正義的精神,讚美他們以造福人類為己任,堅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藝術”而受苦受難的.鋼鐵般的意志。

這三人中我最同情貝多芬,他的一生是多麼的不幸,多麼的坎坷,幾乎作為一位音樂家所有的不幸都讓他遇上了,暴力粗魯的父親,痛苦的童年,16歲母親逝世,父親也經常酗酒,不斷地揮霍,從此貝多芬獨自一人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不幸的愛情,淒涼的遭遇,通心的親情獎貝多芬拋入了悲苦的深淵。貝多芬在內心深處吶喊着,鬥爭着。他只有在音樂的世界裏尋找生命的快樂。逐漸的,他的聽力越來越來差,他因此變得越來越孤僻,性格也越來越怪異。然而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儘管他的生活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音樂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物質利益,他的生活依然那麼的窘迫,疾病依然折磨着他,他依然是那麼的孤苦伶仃。可是苦難讓他更加堅強,他戰勝了疾病的痛苦,戰勝了世俗的庸俗,戰勝了命運的悲苦。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堅毅的品格,高尚的道德,還有他為之終生奉獻一切的精神聖壇——音樂。他説:“您要拋棄,拋棄生活中的庸俗愈無聊,為了您的藝術——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人生的低谷給他帶來了創作的巔峯,在痛苦的生活中他的意志並沒有消沉,他在藝術世界中尋找快樂,發泄自己的痛苦,傾訴自己遭遇。音樂是他最好的朋友默默的幫他分擔,然後它又把高亢激昂的旋律展現給世人,但是麻木輕浮的人們卻置之不理。是啊像他那樣個性激昂,狂傲不羈的天才是無法在輕佻浮華的城市立足的。

他的一生如同一個暴風雨的日子,而他則如海面上與暴風雨搏鬥而跌宕起伏的海燕,那樣羸弱。但最終他還是勝利了,什麼勝利能和這場命運的勝利相比?這種靈魂的凱旋!令人由衷的敬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最後,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夠記住貝多芬,並像貝多芬那樣活着。

名著讀後感 篇8

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本名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與海》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讀《老人與海》,最先吸引我的是他那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其次是那優美的語言。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與海》中這句話我最難以忘記,人類的極限到底是多少,沒有人知道,人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奇蹟,難以想象老人兩天孤身奮戰的情景發生在我身上將會是怎樣的結果,但老人平安歸航卻是必然的——儘管他只有簡陋的.設備,但他卻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羣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用魚叉、木棒等一切可以利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衞,並最終趕走這羣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光了。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

小説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也應該向他學習,不能滿足於現狀,積極向上,要有敢於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不能半途而廢。

《老人與海》已經告訴了我許多生活的道理,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更是讓我受益匪淺。

差不多沒有一個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為即使是小草也努力着為春天增添一絲綠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卻未必人人都會煉就一塊好鋼。

那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裏一定會出現那烈焰熊熊的鍊鋼場面,其實,人生就如同鍊鋼!沒有什麼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條途徑——煉!有人説保爾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由於自身的努力,——在戰火紛飛的戰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後退;在疾風暴雪的建設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飢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情況惡化的無情打擊下,他仍沒有屈服,終於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主義戰士。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良的素質,並有着執著的追求,正確的生活目標,他才不會被不幸壓倒,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火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

也正如保爾那句話,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光陰而悔恨,也不會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

我是21世紀的少年,遇不到像保爾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和考驗,我的人生之路應該是怎樣的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暑假過後,我即將成為一名中學生了,科目繁多,在學習主課的同時,其他各門功課也要全面發展,課餘時間也要多讀書。今後,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

我要感謝這兩本書。感謝它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眾多的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並且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名著讀後感 篇9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平凡而又有能量的格言陪伴着我們走過了無數漫長而又艱難的歲月。而這部作品能大獲盛譽的關鍵在於:它將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描述得淋漓盡致!

書中講述的聖地亞哥在歷經84天還沒有捕到魚之後,毅然決然地划向他認為可以釣到大魚的那片深海。

出海那天天氣很不錯,顯然這次蒼天也很眷顧他,讓他遇到了一條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大馬林魚。聖地亞哥抱着必勝的信念,以他頑強的毅力和嫻熟的技術與馬林魚周旋了兩天兩夜後,終於抓住機會將它打敗。原以為能就此順利返航,可不幸的是,濃濃的血腥味引來了許多鯊魚。兇狠龐大的鯊魚一直在猛烈地進攻着,像是在威逼着聖地亞哥趕快放棄這條大魚。不過聖地亞哥也不是一個懦夫,即使死亡的`氣息一步步逼近,老人也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用盡船上僅有的器具與鯊魚奮力一搏。儘管最後那條肥大鮮美的馬林魚被撕咬得只剩下一堆骨架,聖地亞哥也始終沒有放棄這個來之不易的戰利品。

在老人與大馬林魚的搏鬥中,馬林魚無疑成為了犧牲者,鯊魚來到後,老人和大馬林魚一樣成為了弱者。與鯊魚間的搏鬥,正是老人的意志和一切強大敵對勢力的抗爭,雖然魚肉都被咬去了,但這都無法摧殘老人的意志。老人雖然失去了很多,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為他在這場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麼險惡,面對的敵人多麼強大,身邊的物資多麼匱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聖地亞哥是精神上的聖者,他在這場心靈之戰中完勝!至於物質上的就不值一提了。我們也都知道,所有的東西都註定會毀滅,但只有行動才是永存的!

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挫折不值一提,卻往往成為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有些人會像聖地亞哥一樣超越極限,在困境中迎難而上,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因為行動了,你就是一個成功者!但有些人卻沒有信心和勇氣去直面坎坷,得過且過,最終被命運所淘汰,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人。鯊魚或許是最後的勝利者,但毋庸質疑的是,老人也是一位勝利者,因為他沒有向大海、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他始終懷揣着屬於他自己的那份堅定!同樣,我們也需要具備這種敢於同命運抗爭的勇氣。在任何時候,都把失敗看成一種磨練,讓它成為我們的墊腳石,去攀登更高的山峯。直面缺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你就是自己生命中最偉大的英雄!

人的一生怎麼會少得了失敗?無論成敗與否,都會是一個新的起點。前路漫漫,數不清的困難正等待着我們。面對它們,我們必須展示出人類意志中最堅強的部分,毫不畏懼地去挑戰,也只有經歷了失敗,才會真正體驗到那成功的來之不易!一句“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緊緊牽動着我的心,而聖地亞哥那臨危不懼、永不言敗的精神更是深深震撼着我、教育着我。所以,希望每個人在遇到鯊魚時,都能勇敢地捍衞自己的馬林魚,也願我們在人生征途中,能夠一直勇敢、堅強,不屈不撓地奮鬥着!

名著讀後感 篇10

看書,要看好書,才能取之精華,化為己有作為知識上的補充;看書,要看名書,才能取之精神,化為己有作為動力上的補充;看書,要會看書,才能取其優點,化為己有作為學習的榜樣。其中,著名人物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感動之至!

書中主要敍述了作者海倫凱勒的勵志人生,從出生到逝去,寫得非常清楚、詳細。這個曾經脾氣暴躁的小女孩六歲開始接受教育,十歲學習説話,因為“聾、啞、盲”,沒有人知道她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只是,多年以後,她的演講震驚了世界。她的事蹟不知道鼓舞了多少殘障人士,甚至在她的面前,許多健康的人都感到萬分羞愧。人們常説:“上帝關閉了一扇門,但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這句話用在海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她活了八十七歲,但有八十六年都是通過這扇窗户去感知世界,與外界交流的。然而,又有誰知道她在感知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與汗水?她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勇氣和毅力,在逆境中崛起,挑戰生命的極限,她憑藉自己的努力,把生命中的許多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海倫她是不幸的,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恩師莎莉文老師為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海倫頑強勇敢,她把這份濃濃的愛匯成成百上千倍地回報給了社會:她建起一家家慈善機構,將畢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正是海倫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她的作品隨着歲月的流逝越發散出光彩奪目的光芒。她的作品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像一股涓涓細流滋潤着無數人的心田。在海倫的身上,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她頑強不屈、積極向上的樂觀品質。

而我們與海倫相比起來是太幸福了。我們就相當於一個個各種各樣、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外形的花瓶,海倫是不幸的,是有損壞的,而我們是完好無損的'。但是,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才會有真正的財富,海倫靠着勇氣與毅力成就了自己璀璨的一生。我們呢?常常因為不小心擦破了皮、腿撞青了、作業如此之多呀等而煩惱、抱怨。相對而比,這些算得了什麼呢?我們閉上眼睛走路,感受到了膽怯,不敢邁出第一步,有時,你很熟悉這兒,會走的暢通無阻。但是,海倫從小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耳聰目明,而海倫呢?她聽得見嗎?聽不見。她的一生只有十幾個月有美好的時光可以看到、聽到,會知道並熟悉不同的地點與不同的路嗎?不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對海倫來説,短短的三天光明是多麼遙遠、多麼奢侈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暢通無阻的。例如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因此,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知識,並學習鍼灸,在當地行醫。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幾國語言,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而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學習呢?何不珍惜眼前,利用自己僅有的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呢?

名著讀後感 篇11

故事主要叫了:綠山牆農舍兄妹馬修和瑪莉拉決定領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髮女孩——安妮。她獨特的個性使她頻頻闖禍又令人忍俊不禁,改變了兄妹倆,牽動着倆人的愛心。安妮聰明、勤奮,憑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瑪莉拉,她又放棄了學業。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關於友情、責任和愛的感人故事。

安妮是個孤兒,雖然她身世淒涼,但她並沒有成為一個性格孤僻的小女孩,而是成天沉浸在自己的夢幻和想象中。她想象自己也許是個國王的女兒,被海盜偷了出來;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就想到也許那是另外一個被魔法困住的小姑娘。她可以把不順心的事想象的很温柔,藉此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輕鬆的拋開。這個特別的姑娘,她那天馬行空的幻想,是那麼美好、純真;她的天真爛漫,令我掩卷難忘!

作者用細膩的手筆描寫了主人公安妮內心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生動幽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地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使故事增添了幾分美好的色彩!這本書讓我身臨其境,就是因為故事裏有許許多多的情節被作者刻畫的栩栩如生。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滿着美好夢想的話與想象,彷彿使我走進了綠山牆農舍,走進了一個充滿甜蜜的夢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奇與快樂!安妮對生活也充滿了好奇,對於她來説,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是一個個可愛的生命,她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它們,安妮已經把它們看作了自己的朋友,付出了自己的愛。安妮對身邊的朋友、親人、老師一樣懷揣一顆純真、無私、熱忱的心去呵護着。

安妮這種堅強勇敢、不畏懼貧苦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現在是五年級的學生了,算是個“小大人”了,但我經常為了一點小事而哭泣,一點也不懂事。遇到小挫折或被斥責幾句就會難過好久。現在,我要勇敢,堅強,不做“温室小花”。

我們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醜小鴨》,安妮看似就是一隻醜小鴨,在不被人認可的生活中還是那麼樂觀向上,充滿希望。不過,最終得到認可,得到如白天鵝一般美麗的`榮譽。也許就是這樣,努力地跨過一個又一個坎坷,才能夢想成真,才使她——“紅頭髮安妮”

成為我們心中的偶像。

看了《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後,我不免有些慚愧,安妮才是多大的時候就已經如此堅強了,而我呢?遠不如她!安妮遇到困難總能樂觀對待,無所畏懼,而我們遇到一點點的挫折就喪失信心,不去嘗試解決,甚至哭泣。這本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態度:讓我這種只知道逃避與享用的“温室小花”體驗到了堅強與獨立,其實我們需要磨練!

希望讓我們像安妮那樣,用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充滿幻想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吧!

名著讀後感 篇12

世界教育名著《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一本風靡歐美的家庭教育“聖經”。書中斯賓塞先生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許多有趣的小事例,向我們證明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生動而具體地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仁慈而睿智的父親、一位偉大的英國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仔細地敍述了小斯賓塞的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歷程。這些都對我們教育者給孩子的教育起着指導作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思想就像一塊寶石,經過歲月和時光的打磨後,更加光彩奪目,它因為揭示了教育的規律和兒童心智發展的規律,而使無數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教育學家和科學家們把斯賓塞尊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現代的亞里士多德”,説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鋒”、“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聆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稱讚他為“教育史上的一座紀念碑”。學習他的教育思想,一定對我們今天的`父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父母進行專門的教育”!這是一個世紀以前這個歐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對後人的忠告。讓我們記住他的教誨吧。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是一本對世界上許多家庭和學校都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著作,作者斯賓塞博士客觀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快樂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在這本書裏,斯賓塞博士告訴父母: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長的自然規律,誘導孩子的興趣發展,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發揮父愛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快樂的心態和學習方式。

其實,每一個家庭都應該讀一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師益友,時刻幫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質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長。

我深深地被斯賓塞富於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為他奇妙的開創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只有“快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求知慾、創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樂應該是學習的真諦,是人生的真諦。我不時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經有過的一些過失而慚愧,也為自己偶爾的一些與斯賓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興。

對於知識的學習,斯賓塞談到:痛苦的功課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功課會使知識吸引人。那些在恐嚇和懲罰中得到知識的人們,日後很可能不繼續鑽研;而那些以愉快的發現獲得知識的人們,不只是因為知識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許多快意和成功的體驗將促使他們終身進行自我教育,這不就是教育的真諦嗎?我相信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都如我一樣,希望自己的課堂成為愉快的課堂,希望自己的學生快樂學習並學有所成,這也將成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很羨慕斯賓塞先生,因為他説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樂教育的方法來教學,而我們卻有着種。種束縛。但不管怎樣,我期待着能以斯賓塞快樂教育的精髓,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帶着孩子們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名著讀後感 篇13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説,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為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為之折服。

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繫起來。簡而言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閲讀,細細品味,聯繫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

(一)學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應付環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説説我自己的感受。現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説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為了什麼。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幹什麼?”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他們從來很少會想過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會是什麼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願意吃苦,對於周圍的環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境上。例如,學生作業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交作業?”“我不會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題?”“我忘記交作業啦!”“課代表交作業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範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為什麼是變成孫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説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