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6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調研報告優秀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

近年來,****新區經濟高速發展,外資企業紛紛落户,本地私企蓬勃興起,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不斷湧入,這些特殊羣體的居住環境相對較差,大多為簡陋的集體宿舍,且消防安全素質較低,火災防範能力較弱。近期,新區大隊對轄區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樓消防安全狀況集中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抽樣調查結果分析並就如何採取針對性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討。

一、抽樣調查數據統計

此次調研活動調查了新區3個鎮、4個街道共37處較大規模的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並就宿舍建築面積、住宿人數、建築層數、建築產權性質、消防安全狀況等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瞭解。

二、抽樣調查數據分析

(一)建築面積:37處集體宿舍中有23處建築面積超過1000m2,佔62.2%,其中面積最大的達到40000 m2。

(二)住宿人數:37處集體宿舍中住宿人數超過100人的有22處佔59.5%,其中住宿人數最多是新區春豐打工樓,住宿人數達到4500人,但大多數集體宿舍的住宿人數為300至500人。

(三)建築層數:3層及3層以上的集體宿舍有24處佔64.9%,最高的有六層。

(四)建築性質:37處集體宿舍中有20處為企業自建,供本企業員工居住,政府、企業出資建造的有11處,廠房改建的有6處,調查中沒有發現建築性質為居民住宅的集體宿舍。

(五)消防安全狀況:消防安全狀況調查內容分為審核、驗收手續、防火分區、疏散設施、滅火器設置、室內消火栓、自動設施、人員安全意識、管理力量、管理台帳9個子項目。調查發現37處集體宿舍中僅有4處(佔10.8%)全部符合上述所有項目,其餘的集體宿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消防手續不齊全、消防設施不完善。統計表明:審核、驗收手續、疏散設施、室內消火栓這三個子項目的合格率尚不到60%(審核、驗收手續合格率為48.6%、疏散設施合格率為59.5%、室內消火栓合格率為45.9%),防火分區、滅火器設置的合格率也只有66.7%和64.9%。由此可見,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三、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難點

(一)羣體特徵:流動性大,人員具體情況難以掌握。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數處於“動態”流動之中,所以只能通過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羣體分析來進行宏觀管理。外來務工人員的情況複雜,分佈範圍廣,行蹤不確定,給具體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個體狀況:文化和收入水平偏低,整體消防意識淡薄。外來務工人員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文化水平整體偏低,據20xx年底進行外來人口統計情況表明,農民工1417565人,佔外地來錫人員總數的74.5%。另外一項對新區4100餘名外來務工人員的抽樣調查顯示,大學以上文化僅佔2.2%、高中文化佔8.5%、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9.3%。文化水平偏低往往導致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不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低收入就直接決定了其生活狀況較差。生活狀況差往往決定其對自身的消防安全狀況關注較少,主動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連火災報警電話都不知道,火災防範意識和自救逃生能力也較差。

(三)居住情況:居住環境複雜,火災隱患較為突出。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處有幾種形式:旅店、民居、單位、工地、租賃房。20xx年12月底,**218萬名外來務工人員中,居住在旅店的佔1.45%;居住在居民家中的佔7.87%;居住在單位內部的佔13.03%;居住在工地現場的佔6.90%;租賃房屋的佔57.60%;其他佔13.16%。與此同時,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區的建築比較複雜,且主要為集體宿舍,其中有29.7%的集體宿舍為政府、企業出資建造,企業自籌資金建的佔54.1%,廠房改建出租的佔16.2%。一些集體宿舍大都分佈在離廠較近的區域,便於員工上下班,然而在有限的周邊區域裏,相對來説集體宿舍的可用建築佔地面積較少,少數員工集體宿舍甚至設置在人員密集的居民區內,整體建築較為擁擠,防火間距,消防道路狹窄,一旦發生火災,影響消防隊火災撲救和人員安全疏散。

(四)社會管理:消防知識和技能培訓少,消防安全關注度低。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分佈凌散、管理難度大,一些地區政府部門在對其管理中雖已納入消防安全內容,但由於職責不夠明確,缺少專門管理力量,平時指導缺乏針對性,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門和派出所人手緊、任務重,對外來流動人員的生產生活場所難以實施經常性的消防監督管理。此外,專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較少,消防知識普及率較低,以及社會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關注較少,增加了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

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討

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已經是迫在眉睫,我們要把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火災防範能力、減少火災侵害作為關愛“新**人”的實際行動。就如何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我們進行了以下一些探討:

(一)將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網格化管理模式。近年來,公安派出所三級管理工作機制的推行,將**消防的基礎控制和社會安全管理導

向了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我們可以將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納入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基層政府和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門的職責。將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以目標責任考核的形式納入政府的管理內容之中,或通過制定規範性文件等形式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推動流動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規範化、法制化,最終形成一個“以政府為主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實行綜合治理”的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格局。

(二)將外來務工人員列為消防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以從基礎着手,並採取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作用。聯合有關部門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畫冊等各種媒體開展消防知識宣傳,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外來務工人員直觀地瞭解並掌握消防常識,及時發現身邊的火災隱患,採取有效措施,把火災遏制在萌芽狀態。二是充分發揮社區宣傳作用。聯合轄區內各居委會開展多種外來務工人員喜聞樂見的消防文藝匯演,定期組織外來務工人員觀看消防錄像帶,開展消防知識競賽,在社區設立消防宣傳欄張貼消防安全圖片,在人員密集區域張貼防火標誌,出動流動宣傳車,利用小喇叭和巡邏晚呼等傳統形式進行宣傳。三是充分發揮學校宣傳作用。聯合轄區學校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發放大隊消防宣傳資料,定期組織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到大隊進行參觀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消防安全知識,達到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目的,從而提高整個羣體的消防安全意識,進一步調動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大隊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四是充分發揮用工企業作用。督促企業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嚴格執行有關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指導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學習和培訓,指導企業內部開展黑板報展評、廣播宣講、舉辦消防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員工學習消防知識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五是充分發揮消防宣傳部門教育主力軍作用。消防部門應主動走進企業和外來人員集中住宿地,開展消防安全常識宣傳,使外來務工人員學會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並掌握常見火災的撲救方法及內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領,學會如何發現和整改工作崗位和住宿環境中的'火災隱患,從而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火災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預防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積極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的消防安全環境。目前,新區外來務工人員已有73萬餘人,集中居住點250多處且相對集中在坊前、梅村、旺莊等地,其中上規模的聚居地有20餘處。改善此類場所的消防安全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抓源頭管理。有關職能部門明確此類建築投入使用前必須辦理申報登記手續,在業主辦理申報登記手續過程中,對有關消防安全狀況進行把關。二是抓過程監督。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及其他有關職能部門應將此類場所列入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加強監督和指導,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三是抓隱患整改。對防火分區、耐火等級、安全疏散、消防設施等存在不安全隱患的單位,有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協調政府和相關業主,提出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人員,及時予以整改。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要以政府名義掛牌督辦。

(四)將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訓納入外來務工人員就業上崗培訓內容。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成為**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到20xx年4月,已有106.6萬外來務工人員加入了工會組織,並通過工會這一基層組織形式,落實和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失為探索消防安全強制教育的一個新途徑和新方法。此外,消防安全培訓教育也已有所突破,目前**市外來務工人員培訓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之中,該中心將承擔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各方面職業培訓工作,其中將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列入其中也正在商榷之中,使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成為外來務工人員上崗就業的基本要求,**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必將得到很大提高。

這次消防安全調查是在**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外來務工人口大量流入並帶來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突出問題這一大背景下進行的一次全面的調查,是相當及時和必要的一次專項檢查,其對新區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展開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必須對此次專項調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深層次分析產生突出問題的原因。提請政府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消防部門要積極主動擔當主力軍,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將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緊抓好。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2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3

社會公德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社會公德是指:反映階級、民族或社會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會、一定國家特別提倡和實行的道德要求,甚至還以法律規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視和推行。狹義的社會公德是特指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為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它一般指影響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禮貌、清潔衞生以及其他影響社會生活的行為規範。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生活最基本、最廣泛、最一般關係的反映。在階級社會中,儘管存在各種不同階級的劃分,存在着各種不同的分工,但處於同一時代的同一社會環境裏的全體社會成員,為了彼此的交往,為了維持社會的起碼比活秩序,郡必須遵守為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所必需的起碼的簡單生活規則。

社會公德是指在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層面上,社會公德主要體現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研。

總體情況

調研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説: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研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説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研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研中,84.54%的被調研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研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研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衞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研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研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在這裏,希望我們所有太原理工大現代科技學院的全體學生一起遵守社會公德。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4

自注冊資本登記改革制度正式實施以來,縣工商局新發展私營企業132户,新增註冊資金6650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新發展私營企業同比增長85%,新增註冊資金同比增長292%。本文擬對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對促進縣經濟發展作出初步分析,並就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出建議。

一、縣工商局實施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經驗

政府全面統籌。6月3日,縣政府出台了《縣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從基本原則、工作目標、改革措施等方面,對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在縣的實施都作出詳細規劃,進一步在縣級層面完善註冊資本登記制度的工作責任體系,使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上升到政府主抓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層面。

政府高度重視。縣工商局積極將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向縣委、政府彙報,得到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自4月以來,縣委將登記制度改革工作列為本年度助企發展的重要動力,並擬定《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調研課題,安排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主抓,最終完成《縣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的制定。

強化工作調研。20xx年4月,在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的牽頭下,《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小組,通過深入企業調研、組織企業討論、收集部門意見,強化《註冊資本登記制度》在縣的實施有針對性。僅4月,就深入企業80户,收集企業反饋意見40條。在部門意見收集討論會上,參會部門領導針對“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先證’”、“改革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等問題進行討論,最終經縣政府第5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出台了《縣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二、縣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後的情況分析

企業註冊登記數量快速上升。截止7月,縣新發展私營企業132户,新增註冊資金6650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新發展私營企業同比增長85%,新增註冊資金同比增長292%。

未出現1元錢申辦企業現象。截止7月,在全縣新增的132户企業中,最低註冊資本為3萬元的企業為2户,佔總數的1.51%,全縣未出現將註冊資本申報為1元的企業,這表明在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宣傳方面是取得了顯著成效,新增市場主體能夠正確認識放寬註冊資本的意義,未出現不良跟風現象。

助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從其他地區先進經驗來看,工業園區既是承載招商引資的有效載體,也是地方政府調控區域經濟結構、開展專業化協作生產,提高產業鏈接和配套能力的重要基礎,而註冊資本登記制度的改革則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由此可見,加快推進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是推動招商引資,吸引民營企業落户工業園區的重要手段。截止7月,落户縣工業園區的招商引資企業15户,是20xx年全年落户工業園區企業總數的2.5倍。

進一步增加財政收入。根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關係研究”課題分析表明,政府公共財政收入與企業發展存在着較強的關係,通過分析表明:政府公共財政收入與企業數量的相關係數為0.832;政府公共財政收入與企業註冊資本的相關係數為0.994。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來,縣新增註冊資本66506萬元,那麼,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將增加99114萬元。

有力於提供就業崗位。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企業登記註冊的准入門檻,既為創業提供了有力條件。同時,又極大的提供了就業崗位。據相關研究表明,每1人創業將帶動3-5的就業。按照創業帶動就業人數1:4的中間比例值計算,至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新增市場主體超過778户,解決就業人數將超過3000人。

三、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存在的問題

行業分佈不均勻。從產業構成情況來看,第三產業佔有較大比重,這主要是因為第三產業涉及的是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商業服務業等,這些行業與人民的生活消費息息相關,且該行業對科學技術、人員素質的'要求都不高,因此所佔比重大,而在縣範圍內,缺少的就是高附加值的企業和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在新增企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户,註冊資金總額為50萬元,只佔新增註冊資金的0.075%,企業轉型升級的任務還很艱鉅。

公司平均壽命短。根據20xx年7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信息中心發佈《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分析,在我國近五成的內資企業在5年內就被市場淘汰出局。而按照退市企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是批發和零售行業,而縣批發和零售企業為44户,註冊資金總額為16938萬元,佔新增企業數的33.33%,説明我縣內資企業所面臨的低領化問題值得政府高度關注。具體情況如下表:

企業助推經濟發展優勢特點不明顯。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來,縣進行了大膽嘗試,制定出全市第一份《改革方案》,企業註冊登記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企業助推經濟發展的短板仍然存在,特別是企業地域分佈不均,某些鄉鎮企業新增數還是零。

四、提升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落實的幾點建議

科學調整助企策略。由於我縣新增企業存在平均壽命短、行業分佈不均勻、地域分佈趨向城市等問題,工商部門應及時向政府部門彙報,有針對性地制定推動企業實施商標發展戰略、科技轉型、優化企業經濟結構的工作規劃,增強企業發展的行業競爭力,在提升企業數量的同時,優化新增企業質量。

強化市場主體監管。《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實施以後,工商部門對於市場主體的監管方式也出現較大的變化:一是企業監管從年檢變為了年報,從普遍檢查變為了抽查,意味着工商部門對企業的監管更多要從宣傳教育入手,引導企業誠信經營。二是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具有動態性、多樣性、多維性,特別是經營行為網絡化、工業化、全球化的發展,跨越國界、空間即時交易已經成為現實,對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監管將變得更為複雜,涉及部門越來越多,涉及面越來越廣,跨國合作越來越普遍。這些變化,更需要加強與各行業主管部門、許可審批部門的協調配合,理順監管執法部門職責關係,形成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構建完整工作體系。首先是《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實施以後,還缺少相應的配套方案(如:助企企業融資方案、高附加值企業扶持方案、特色農產品扶持方案),只有通過多種政策相互作用,才能起到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環境的作用。其次,發展旅遊經濟,旅遊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結構的有效途徑,將會大大推動節約型、生態型社會建設,並且旅遊資源的使用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會隨着資源的枯竭而導致經濟增長下滑。因此,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在推動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整各相關資源,走“企業助推旅遊業發展,旅遊業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第三,確立“築巢引鳳”的思想,企業註冊登記實施“延時辦、立即辦”,企業面臨困難實行“聯繫辦、幫忙辦”,在企業發展的“軟環境”建設上一定要下足功夫。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5

20xx年春節期間,我利用回老家過春節的時機,在有限的幾天裏,採取談話交流、實地察看等方式,主要調查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問題,調查對象為村裏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

我回到吉安市永新縣懷忠鎮雙溪村,通過幾天的調查發現,雖然農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但老年人生活狀況還是比較堪憂,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老人,他們的子女絕大部分過完年後都去經濟發達地區打工,極少部分在外地工作或在家務農兼做運輸、泥工、木工等,更有極少部分老人膝下無子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質生活狀況

我們村大致只有四十户人家,人均耕地1。5畝左右,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基本沒有發展特色養殖業及種植業,收入來源單一。老年人也主要是靠種田為生,子女給的生活費有限,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但靠種田收入微薄。

一是現在農村基本上耕地、收割實現了機械化,帶來的是成本的上升;

二是肥料、農藥的.支出也在逐步提高,俗話説“肥是農家寶”,但近年來,農村中家庭養豬、牛的減少,甚至多數家都不養。種田都靠買化肥買農藥。

三是農村老年人的勞動能力下降,種不了太多田地,種的稻子只夠自己吃,沒有多少餘糧可供出售。

2、精神生活狀況

目前,我們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孤獨。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期間外出務工的女子才會回家團聚,人氣旺盛,但是一過完年後,絕大部分青壯年又紛紛出去打工,有的家庭是夫妻雙雙外出,有的是男勞動力外出務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及少部分婦女。老人獨自留守在農村帶小孩,缺乏子女的關心和温暖,甚至有的老人與媳婦相處得不好,關係緊張,心情抑鬱也沒地方排解。農村老年人整天在寂寞中度過,沒有娛樂設施供他們活動消遣,精神生活貧瘠,內心空虛孤獨,更是加速了他們的衰老。

3、健康與醫療狀況

農村人年輕時很操勞都是幹體力活,進入老年後,身體機能衰退得快,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毛病。俗話説“病向淺中醫”,但面對醫療費用時,大多數農村老人不會及時治療。總是一拖再拖,到最後才去醫院看病,有的甚至因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雖然政府出台了新農村合作醫療政策,但新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醫療費用金額比率一般都較低,有的甚至不能報銷,所以農村老人生些小病,一般就是扛過去,有重大疾病時一般都難以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

二、對策與建議

1、積極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加大對農村老年人的補助

農村老年人大多數條件不富裕,也沒有經濟來源,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必須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同時建議政府制定一些政策,給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適當補助。還可以向社會熱心人士募集資金,設立專項農村老年人基金會,給農村老人提供幫助。

2、加大農村公共服務尤其是娛樂設施的建設

給農村老年人們提供一個活動和交流的平台,有益於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政府應該執行公共服務的職能,在農村興建一些老年娛樂場所,比如為村裏購買健身器材供老年人鍛鍊身體,修建室內活動場所讓老年人有地方可以一起看看戲曲聊聊天等。

3、改善農村醫療環境,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報銷

建議每年給農村老年人免費做一次全身體檢。加大對農村衞生所硬件設備的資金投入,提高衞生所醫務人員的待遇,吸引年輕優秀醫務人員投身農村醫療事業。擴大農村醫療保險的報銷範圍,這樣農村老年人就可以沒有負擔地就醫,而不用擔心醫療費用的問題。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6

8月,崇義縣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林業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緊扣“多予、少取、放活”的改革方針,積極穩妥地開展了以“明晰產權,減輕税費,放活經營,規範流轉”為主要內容,實現“山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目標,建立經營主體多元化,權、責、利相統一的集體林經營管理新機制。

一、崇義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明晰產權,分山到户

一是山林所有權依據林業“三定”時頒發的山林所有權證(執照)不變,屬村歸村、屬組歸組。並按照執照核定的山場位置和四至界址,重新核發林權證書。二是集體山林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共同所有,通過分户經營、利益共享等多種形式,讓每個村民平等享有集體山林的權益。三是在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放活林地、林木的經營權,不搞“一刀切”,主要採取自留山穩定不變、保持責任山承包關係穩定等七種經營模式對產權進行明晰。四是村級林改方案的制定、山林的流轉和利益的分配等都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由代表票決通過,做到內容、程序、方法、結果公開,公平競爭、公正操作。

(二)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一是緊緊圍繞筍竹、南方用材林、油茶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從政策措施、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制定了《崇義縣關於加快竹產業發展的意見》、《崇義縣-竹產業發展規劃》、《崇義縣關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崇義縣-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出台了一系列獎勵扶持林農發展產業的政策,設立了林業產業發展基金。縣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的資金,其中竹產業發展基金300萬元,油茶產業發展基金100萬元,獎勵扶持毛竹、油茶資源的開發培育。據統計,,縣財政兑現林農毛竹、油茶資源開發培育的獎勵扶持資金達491.55萬元。同時,各鄉鎮還配套了相應的資金扶持措施,扶持資金達46.8萬元。崇義縣對林農造林植樹種竹的無償提供苗木,用於造林的苗木扶持資金達117萬元。二是以龍頭企業支撐,帶動產業發展。按照“公司+基地+農户”模式,大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發展,逐步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放活毛竹採伐、流通環節。近幾年來,崇義縣的華森、貴竹、盛竹毛竹加工龍頭企業,推行龍頭企業提供技術、資金、包銷產品的.形式聯合竹農發展毛竹加工,並簽訂“委託加工合同”,保護林農利益,現已帶動4500餘户竹農直接、間接加入毛竹加工,促進了企業和林農利益互惠。據統計,全縣已有竹加工企業96家,已形成了竹膠建築模板、竹製地板、竹製工藝品為主導產品的竹加工產業,為林農增收5000多萬元。

(三)配套跟進,確保實效

一是林農負擔監督制度。對涉及林農負擔的各種收費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向社會公佈了現行涉及到林農的所有收費項目、標準和辦法,並建立健全了林農負擔監測、信訪舉報、檢查監督、案件查處等各項工作制度。二是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發展激勵機制。將森林資源培育、保護等林業建設的主要指標,列入了政府任期目標管理;三是穩定林業管理隊伍和鄉村組織建設制度。從元月1日起將全縣林業系統行政事業人員工資和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上級給鄉、村的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撥給鄉村;四是林區社會穩定製度。制定了《崇義縣維護林區穩定工作預案》、《關於林改期間切實做好政法綜治工作維護全縣社會穩定的意見》、《崇義縣黨員幹部影響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規定了山林產權未明晰之前暫停一切林地林木流轉。五是建立林業產權交易中心,拓寬林農投融資渠道。交易中心內設森林產權市場管理所、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所、山林權屬抵押擔保所。具體負責林業產權市場管理,承辦森林資產評估、交易登記、審核、立契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信息諮詢以及交易雙方代理等各種服務,併為需要山林抵押貸款的林場和林農承辦擔保業務。同時,制定出台了《崇義縣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辦法》和《崇義縣森林產權交易規則》,所有森林產權交易活動一律在交易市場內進行公開、公平交易。到目前為止,經過產權交易中心交易的林地林木面積5110畝,交易額達1328多萬元。同時為方便客貨見面,交易中心另在贛州市白塔貨場設立了崇義縣國有林場贛州貨場,為國有林場、鄉鎮集體的木材銷售直接服務。每月逢6日、21日向社會公開招投標,銷價高者中標成交。六是全面開展林權證抵押貸款。啟動了以信用社為主的山林抵押貸款業務,林農憑林權證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所出具的山林評估作價證明以及申請山林抵押貸款書到信用社辦理山林抵押貸款,信用社按山林評估作價額的60%給予抵押貸款。目前,為林農承辦山林抵押貸款的信貸金額3100多萬元。交易中心的成立有力的促進了林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森林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加強森林培育,促進可持續經營

一是規範採伐。強化依法治林,嚴格森林採伐限額管理、木竹生產計劃管理,嚴厲打擊危害森林安全、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為林農經營山林吃下“定心丸”,解決後顧之憂。二是明確投資主體。林改後,造林、撫育等投資由林業部門投入改為經營者自籌資金投入。為確保採伐跡地及時更新造林,崇義縣規定林木採伐前必須明確投資主體。投資主體享有林木的經營權、處置權。同時,實行造林保證金制度。三是科學經營。以鄉鎮為單位,制定了十年林業發展規劃,五年森林經營方案,造林、撫育、竹林改造、採伐計劃等指標,分年量化到農户,公示於民。編制了國有林場中長期經營方案,保持國有林場的經營模式和協議林經營範圍的長期穩定。同時組建民營林場,鼓勵、引導和扶持林農自願組建家庭聯户林場和股份合作林場,目前,崇義縣已經組建了11個民營林場,經營山林面積7.5萬多畝。四是完善社會化服務。以村、組、片為單位組建區域性林業協會,林農自願申請、自發的成立了林業協會,制定了協會章程、會員公約。協會統一組織開展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林區公路維修等工作,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為林農組織木竹產品銷售等。目前,全縣共組建林業協會121個,涉及山林面積140多萬畝,3.1萬户農户參加,舉辦了面向林農的林業實用科技及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班113期,受訓林農達3萬多人次。

二、林改主要成效

(一)徹底還權,改革集體統一經營體制,實現林業經營模式的歷史性轉變

林改前,崇義縣70%以上的山林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由於產權不明,山林經營好壞與林農關係不大,林農經營林業的積極性不高。通過林改,依據林業“三定”政策和省委19號文件,按照“屬村歸村,屬組歸組”的原則,改革以村辦場、集體統一經營體制,將70%的山林返還給林農自主經營,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目標。截止目前全縣已發放林權證35830本,其中林地所有權面積225.8萬畝,發放林地使用權證面積220.4萬畝,佔應發證面積的91.8 %。

(二)徹底讓利,實現了林業經營利益格局的大調整

林改前,崇義縣徵收林業税費佔木竹銷價的53.24%,居高不下的林業税費嚴重製約着林業的發展。按照江西省委19號文件確定“兩取消、兩調整、一規範”的要求,崇義縣取消了農特税、增值税等10多項税費項目,全縣共減免原竹原木税費3071萬元,農民人均年增收199.4元。林改前已經流轉的20多萬畝山林,也通過購買方與山林所有者補籤政策性讓利協議,補交政策性讓利款的辦法,將林改減免税費的好處讓給了林農。據統計,全縣應補交的政策性讓利款7400萬元,農民人均可增收480元。對國有林場經營的44萬畝協議林,也調整了利益分配,將林改前國有林場與林權者的山價按6:4比例分成,改為山價全部歸林權所有者。以杉木為例,林改前每立方米杉木返山價21元,林改後提高到52.5元,是林改前的2.5倍。全縣國有林場按年產商品材4萬立方米計算,年提高山價126萬元,農民人均增收7.8元。林改後,林農人均增加林業收入687.20元。

林改後,林農自主經營山林、造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林農成了山林的主人,山林成了山區林農興林致富的舞台,林農敢於投入,捨得投入,把山當作田來耕,把林當作菜來種,紛紛在村歸還的自留山、責任山上的竹子、樹木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多方籌措資金髮展林業,大力造林營林。

(三)徹底“鬆綁,”極大地調動了林農經營林業的積極性

林農想要的要回了,想得的得到了,山林權屬明瞭,木竹税費減了,林業活了。林地、林木價值明顯提升。以杉木、毛竹為例,杉木流轉價格由林改前每畝平均600元上升到2600元。毛竹林年租金由林改前15元上升到86元,每畝年增加71元。

(四)徹底轉換職能,走出怪圈,實現社會林業社會辦

一是從元月1日起,全縣林業系統380名行政事業人員工資和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二是按照職能和事權劃分的原則,將每年500萬元的營造林投資由林業部門投入改為經營者自籌資金投入,村級護林員全部改由林權單位和經營者自籌資金投入。基層林業站22部工作小車全部公開拍賣,整個行政成本在的基礎上壓縮40%。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7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總體情景

調查顯示,此刻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本事差”。僅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本事強,有社會職責感。”這就證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並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二、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忙和關心的時候。所以,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忙別人當成自我最歡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忙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職責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當給予進取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所以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理解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説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我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僅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三、禮儀禮貌

禮儀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並且體此刻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教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僅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進取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景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僅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禮儀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四、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職責。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

在不破壞環境衞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僅有5.73%的人會立刻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此刻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能夠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

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職責感的大學生都應當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我們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學校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我的行為負責。

五、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部分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

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我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8

20xx年餐飲收入25392億元,同比增長9.0%,增速繼續下滑,創21年來的增幅最低值,降至個位數,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6個百分點,降幅進一步擴大,如圖1所示。高端餐飲嚴重受挫,限額以上餐飲收入近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8%。

從月度來看,在外部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衝擊下,全年餐飲市場運行呈現波動。上半年,整個餐飲市場在4月增速陷入全年最低值7.9%之後出現向好傾向,增速升至9%以上,但7月又滑至一個小低谷,隨後開始上下震盪,11月、12月連續下降,市場逐步萎縮,最後以8.6%收官。

受國家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影響,限額以上餐飲收入以3.3%的負增長率、全年最低點開局,之後也是在上下波動,11月、12月同樣連續下降,最後以與年初相同的3.3%的負增長率結束全年。

分季度來看,餐飲市場呈現鋸齒型,餐飲收入、限上餐飲收入增幅在第一季度處於最低谷,第三季度達到峯值,進入第四季度後呈下降趨勢,且存在着繼續下行的風險。

大眾化餐飲市場在分化與整合中積極摸索,隨着大吃大喝的奢靡之風得到有效遏制,餐飲市場呈現“健康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氛圍,大眾餐飲逐步走向台前,漸成主流,快餐和小吃企業在生意火爆的同時着力發展社區便利餐飲,高端餐飲企業向大眾化轉型重拾人心,讓大眾化餐飲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主力軍,全年保持了穩定增長。

高端餐飲市場在轉型與調整中趨於理性,逐漸在“高品質而非高價位”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順峯、俏江南、北京宴、御仙都等為代表的高端餐飲企業紛紛更換菜單推出親民菜品,降低人均消費,推出平價親民菜。同時,高端餐飲企業還積極改變經營策略,向家宴、團體、早餐等等方面多元化拓展市場,瞄準特殊人羣提供定製服務,實施多品牌集約複製、網絡營銷,尋找新增長點。

在大眾化餐飲興旺的同時,餐飲企業客觀壓力依舊,維持無利經營和關停並轉的企業面臨洗牌。 20xx年全國餐飲百強的營業利潤僅為14.22%,比20xx年下降了48.14%,部分高端餐飲企業為了增加客流轉型大眾,不惜成本全面下調菜品價格並推出優惠幅度達50%以上的團購套餐,在人工工資上漲,原材料上漲,房租上漲,税金高的客觀條件下,大幅度的降價雖贏得了人氣卻使企業處於無利潤或負利經營的'困境中。全國多地區高端餐飲門店批量關閉,全聚德、湘鄂情、小南國、鄉村基等上市公司利潤均有大幅下滑,行業格局在寒冬中洗牌。

在外部信息技術的衝擊下和企業內部管理理念的創新中,餐飲企業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挖掘潛在消費需求,正在朝着日漸成熟的現代化餐飲業邁進。在20xx年,微博、點評網站、微信、陌陌等即時通訊工具成為了餐飲企業全新的營銷平台,黃太吉、雕爺牛腩、俏江南等企業都是自媒體營銷平台應用的成功範例。借力O2O,從線下到線上,定位搜索、預訂餐位、點餐、支付、點評等一系列智能服務模式,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元化的用餐體驗。

不僅如此,很多餐飲企業將半成品、準成品、成品在線上銷售,延伸產業鏈,推廣外賣外送業務,拓寬銷售渠道。20xx年在北京中餐準成品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3000萬元,與一個20xx平方米的門店相當。眉州東坡的外賣銷售每月流水達700萬元,相當於一個成熟的大型餐飲門店銷售額。

加強聯盟,協同創新成為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必然選擇。和合谷與首鋼飲食通過優勢互補加強合作,既利用了首鋼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過剩產能,又滿足了和合谷的擴張需求。重慶陶然居聯合重慶19家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大聯合、大集團、大品牌、大發展的抱團之路,整合資源,優勢互補,通過原料直採、農餐對接等方式控制成本支出。重慶36位女企業家又抱團成立“重慶火鍋天下宴博物館產業投資集團”,使重慶火鍋走上集團化、規模化、產業化、節約化發展之路。山西省11家品牌餐飲企業抱團取暖,於20xx年11月聯合組建“山西餐飲文化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餐飲產業開發為主,進行餐飲品牌的投資、推廣、運營。

走向成熟的中央廚房建設為產業化之路打下堅實基礎。餐飲企業通過中央廚房實現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生產,對連鎖門店實行半成品配送。目前,我國已有超過70%的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嘉和一品85%的半成品都由中央廚房來配送,並且新的中央廚房也將啟用,未來至少可以滿足500家連鎖店的配送需要。眉州東坡現代型中央廚房、物流中心不僅為餐飲門店配送產品,還成為其“527美食速遞系統”的重要支撐。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9

菜市場是指一區域內用於銷售蔬菜、瓜果、水產品、禽獸、肉類及其製品、豆製品、熟食、土特產等各類農產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經營為主的固定場所。現在的菜市場已經不完全是那種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而是相當一部分的菜市場是政府為了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固定區域。菜市場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當前,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及“農貿小市場,民生大工程”的政策與號召下,大力推動佈局合理、設施完善、經營規範的農貿市場建設,對於降低流通成本,方便和促進居民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我們知道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前菜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狀態,許多問題依然存在,例如人們提到菜市場想到的不是菜市場的井然有序,價格公允,以及相關部門管理得有多麼的好,菜市場有多麼的乾淨等等。可能我們經歷的菜市場依然是那種比較髒亂,沒有什麼秩序,更嚴重的是我們一進菜市場就會感到一股難聞的味道,甚至於有一種再也不想進菜市場的衝動。針對這些問題,為全面、準確的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我們對我們附近陽邏菜市場展開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 調查目的

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二、 調查對象

分佈在陽邏的三個菜市場,即分別是陽邏平江集貿市場、中商附近菜市場和中百附近菜市場。三個菜市場其中陽邏平江集貿市場和中商附近是由政府規定設立,但中百附近的菜市場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發地在哪裏擺攤,賣一些蔬菜之類的東西,雖然也會有城管在哪裏管理,但仍然很混亂。

三、 調查時間

xx年xx月xx日上午星期六以及12日的早上

四、調查方式

由於考慮到菜市場人潮太過擁擠以及賣家也會忙着照顧自己的生意,根本沒有時間來完成一份問卷調查,所以我們小組成員採用的是一問一答式的方法,既有我們提出問題,有隨機抽到的大媽或者哥哥姐姐回答,其中剛好那天遇到城管在哪裏對菜市場的秩序進行維持,我們也就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問題。可以説問題的回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些問題,也得到他們積極熱心的回答,還有一些照片的獲取也是一門見證。所提出的問題見附頁。

五、調查內容

主要是瞭解附近羣眾對菜市場的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將菜市場設在這裏,菜市場設在這個地方設立有什麼樣的優點以及缺點,以及菜市場平常是怎樣進行管理的,還有就是早上那一陣人流後殘留的垃圾該如何處理等等。這些內容可能包含的不是特別的全面,但每一個視角看到的是不一樣。

六、調查結果

上面都是對此次調查菜市場的簡單介紹,下面看看此次調查我們所獲得的結果:

(一) 菜市場所存在的基本問題

首先當前經濟發展帶來我國集貿市場的發展,但存在問題如下:

一、 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規劃佈局不適應城市發展要求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給各級各地城市建設注入了充足的馬力,城市市容環境改造建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傳統破舊的城中村式集中居住區正迅速地被寬敞美觀的.高大樓盤所取代,原有的市場佈置格局也在一次次爆破推倒聲中被一點點地分割、支離,有的甚至被迫徹底讓位於道路改造、開發建設。遍地開花的新型小區開發建設,也沒有及時將集貿市場建設納入整體規劃進行統籌建設,集貿市場生存發展的空間不斷被擠佔壓縮,出門上市購物難的問題在新建居民小區內不斷凸顯了出來。僅以漢陽區為例,目前全區共有23個有形集貿市場,它們大部分佈於鍾家村及二橋這兩個傳統人口密集區,而漢陽大道、鸚鵡大道兩側及永豐、江堤兩鄉相對較少。這種過分飽和與相對不足的市場佈局,不僅使我區集貿市場生存發展陷入“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尷尬境地,也導致了自然集市、佔道經營、推車串巷叫賣的現象在一些人口密集生活區依然存在,既有損於文明和諧的城市形象,也影響到政府開發新區、建設新漢陽等重大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

二、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硬件設施殘缺破舊,改造難度大

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城市集貿市場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緊貼傳統居民區周圍自然形成,並先後經馬路市場和大棚市場發展而來,有着近30年的歷史。由於受當時社會經濟、生產力發展水平等條件所限,市場硬件建設設施簡陋、結構單一、功能不全的弊端重重。市場內上下水管道設計不合理,長期得不到有效疏浚,用水供給不暢,地下污水橫流,又加之温控、除塵、保潔等配套設施不全,食品經營衞生環境髒亂差問題突出,人和食品極易交叉感染,食品經營衞生安全狀況令人堪憂。近幾年,各地政府雖然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實行“農改超” 的升級改造力度,但從已改超集貿市場的整體效果上看,無論是市場硬件設施改造,還是內部功能佈局,都還處於低層次建設水平。“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夏季如蒸籠、冬季如冰窟”的市場環境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一些地方市民羣眾尖鋭指出:集貿市場已成為與城市現代化氛圍反差最大的場所之一,是現代化都市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三、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管理創新不夠,與現代化的管理要求差距明顯

傳統城市集貿市場大多經歷過國有企業的轉向轉型,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結構體系,現場管理人員也多半是從原來的經營管理隊伍中分離而來。一方面,他們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但另一方面,他們也過分依賴這種老經驗、老做法,再加上自身年齡過大、精力不及和知識結構陳舊的劣勢,使得市場管理人員啃老本思想嚴重,思想上的守舊導致了管理方法創新上的嚴重匱乏。雖然,一些新建市場在引進先進管理人才和改進管理方法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創舉,但迫於投資貸款過重的經濟壓力,創新之舉難以長期維繼,甚至不得不又轉過頭來,重新採用投資少、見效快的傳統管理手段。市場經營管理水平與強勢搶奪市場份額的超市、商場相比,差距日趨加大。

四、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經營者整體素質較低,跨躍式發展受制約

集貿市場經營者多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年齡相對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意識十分淡漠,唯利是圖思想嚴重。他們對作為市場主體對象所應承擔的自責己任認識不足,短斤少兩、欺詐消費和銷售未經檢測、檢疫食品等非法經營行為在市場內時有發生,這類一味追求眼前既得利益的不義之舉,無異於殺雞取卵,既有悖於文明經商、誠信服務的市場氛圍形成,也給整個市場的繁榮發展增加了無形的阻力和巨大的社會成本,市場萎縮帶來的苦果最終還得由市場經營者自己來埋單。

在全國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中,經過我們小組的實地調查、親身經歷,總結出來武漢陽邏地區菜市場出現的以下問題:

一.佈局不合理,市場基礎設施薄弱,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是農貿市場管理和建設的硬件,但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頂棚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狹小節約型攤位設計,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攤位沒有防蠅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

二.馬路市場猖獗,影響市容市貌。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些經營者打“時間差”,“候鳥型”馬路市場到特定時間把攤點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經營,形成移動式或馬路市場,農貿市場管理者和城管局部門也以向馬路市場經營者收取一定費用了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

三.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與市場現狀不適應。隨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市居民日益增多,居民對農貿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目前陽邏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市場網點建設相對滯後,現有的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需要和居民的消費需求。

四.市場法制環境差,管理不到位。陽邏農貿市場管理工作,雖然由城管、工商、環衞等單位根據各管轄職能各司其職,但由於缺乏具體、全面專業的市場管理辦法,職責不明確,管理工作受侷限。市場管理部門職能交叉,市場發展環境不優,一些職能部門重收費、輕管理、不服務,加重了市場業主和經營户的負擔,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繁榮。

五.衞生情況不好,髒亂差,臭味很大,存在亂擺亂放現象嚴重,沒有固定攤位,城管沒有進行人性化管理,以驅趕式的方法解散攤主,人們素質有待提高,偶爾會發生爭吵事件,污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設施簡陋,投入不足,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難度大,管理落後,規範化程度低,市場環境不容樂觀,行政管理混亂。

(二)菜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

隨着我地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羣眾對生活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農貿市場在合理佈局、設施配套,日常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現不少矛盾和問題。針對上面提及的問題,我們歸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政府方面是主要原因。

第一,政府部門對農貿市場監管難度大。少數政府職能部門與政府官員認為農貿市場已收取了市場設施租賃費,足以維持其正常運轉,無需財政投入。事實上,農貿市場經營屬於低收益甚至虧損經營的公益事業。同時,農貿市場是各種農產品、副食品、水產品等商品集中交易的場所,由於經營主體複雜多樣,尤其是文化程度、法律意識、文明意識等普遍偏低,對食品安全問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監管部門的監管存在躲避和應付的心理,使得農貿市場監管人員的監管壓力大,存在畏難情緒。農貿市場商品來源複雜、銷售快捷、銷路多樣等客觀原因使得工商部門事前介入和事後監管的難度增加。而工商部門在監管幹部人手方面的缺乏,加之其他監管任務重,不利於強勢的執法合力形成。

第二,城區農貿市場監管財政投入相對不足。由於財政投入的相對不足,市場經營單位無能力投入,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不願投入,導致農貿市場的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發展不同步、不協調。農貿市場的建設滯後於城市建設,不利於城市整體發展。

第三,城區農貿市場監管執行力弱。近年來,農貿市場方面的監管制度比較多,但落實效果不太明顯。據調查,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監管人員不足的問題,且不重視對市場監管員的管理培訓和繼續教育。同時監管人員的獨立性不強,家族式管理問題突出,絕大多數農貿市場監管人員與市場開辦者都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在人才培訓方面,難以進行公平公正的權利制衡機制。因此,即使地方政府熱衷於制定各類農貿市場監管制度,這些制度大多也只能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喊在嘴上,不能有效地執行,導致農貿市場監管效果不佳。

第四,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法律法規不完善。由於農貿市場管理立法層面的缺失,城區農貿市場的市場準入和主體地位模糊,《農貿市場登記證》與市場經營人員的營業執照不符,直接導致農貿市場開辦單位職責不清、農貿市場開辦者與進場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係不明確,從而使工商部門無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並落實開辦方的違法責任,大大削弱了監管力度。

2、農貿市場規劃滯後且不盡合理。農貿市場和羣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市場的佈局規劃選址應考慮居民住宅區的規模分佈,在儘可能方便羣眾到農貿市場採購菜品的同時,兼顧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舒適程度和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問題。從我地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是農貿市場的規劃嚴重滯後,設置不合理,二是規劃之初盲目追求經濟效果、不切實際,使現在存在的問題難以扭轉,利益牽扯複雜,難以整治。

3、農貿市場內部設施簡陋、設計不合理。市場“髒、亂、差”一直是居民對市場的普遍評價。這幾年雖經市場主管單位努力,但改進卻不大。一是設施簡陋,功能不健全。本地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棚頂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面積狹小的節約型攤位設計是我地農貿市場設計特色。這些市場商位設計不合理。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商位設計沒有防蠅設施,水產商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由於內部設計不合理,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經營户和消費者怨聲載道。

4、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市場管理混亂。農貿市場是帶有公益性功能的農副產品交易場所,一些市場投資者只注重經濟效益,造成了市場的無序和混亂。一是一些市場主辦者社會責任意識不強。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費、輕管理、輕責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攤位費的收取上。對市場內環境衞生、佔道、搭建、擴攤或流動經營等行為視而不見,使髒、亂、差現象普遍存在。二是一些市場主辦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經營理念陳舊,短期行為嚴重,幾乎不進行必要的市場維修,對市場的發展缺少競爭、創新的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更新換代。三是外部利益羣體的介入,造成市場管理無序。

5、場內經營業主、市場經營主體整體素質不高。目前在市場經營的基本上是個體工商户、私營業主,其人員構成比較複雜,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一是經營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識、法律知識,食品安全存在隱患,且大量無證經營;二是經營者與市場業主的矛盾時有發生,由攤位安排、市場環境等原因引起,往往影響市場的消費者正常消費;三是場內經營方式傳統單一,多是小規模小本經營,經常侵害消費者權益導致矛盾,致使廣大消費者對菜市場的滿意度不高。

6、馬路集市的興盛,阻礙了正規集市貿易的正常發展。一是馬路市場在道路旁擺攤設點,大量人流車流滯留擁擠,長時間內無法疏散,存在着嚴重的交通隱患。二是因無人監管,食品安全衞生也得不到充分保證,缺斤少兩現象嚴重。三是隨意擺放,亂丟亂棄,給市容市貌也造成了不良影響。儘管城管部門一再打擊,這些馬路市場仍是“春風吹又生”,其不受約束的發展對正規市場的運轉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解決措施建議

1.認識性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抓好農貿市場整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工商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政府部門必須責無旁貸,必須要佔有主動權和話語權,把整治當成展示自身形象和履職盡責的舞台。要想完成任務,一是要舉旗子,明責任,抓落實,強監管。建章立制,定人,定位,定目標,定責任,定標準,定時限。二是要城鄉一體,同等對待。向一圈層看齊,實現城鄉同等服務,同等標準規範。三是要抓住重點,以點帶面;抓住難點,攻關克難;抓住弱點,主動跟進。四是要通過整治,實現“一箭多雕”。通過整治同時要達到市場“三化”建設標準(即標準化、制度化和規範化),要落實好六大類食品(即五榖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奶類)市場準入,要夯實預防公共衞生事件基礎和市場分類監管基礎。

2.抓住三個關鍵點

一是舉好政府的旗子,安排好政府各部門分牽頭工作。

農貿市場整治,工商部門牽頭。但工商一家不能“包打天下”,他需要得到市級領導的支 持和幫助,需要得到政府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和協作。為此,工商局應在事先取得市級領導肯定和認可的前提下,成立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工商局來制定,把目標管理下達到各有關部門,把各部門農貿市場監管職責作進一步的明確,實現工商牽頭,集體聯動,全面整治的目標。同時要求政府各部門要有計劃方案,並定期組織工作進度通報,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彙報進展情況等。

二是要牢牢抓住市場開辦方,指導其管理好市場。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必須要解決好市場責任人的認識問題,才能督促其屬下市場開辦方落實責任,主動規範。為此,工商局要召集各個市場上企業老總和市場開辦方座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其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是城鄉統籌的具體舉措。企業和市場開辦方不僅是抓物業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履行好市場第一責任人責任,對市場環境、證照、安全、計量、維權、衞生等有督促和管理責任,對市場內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有建設和維護責任。告知其企業和政府抓好責任落實就會實現目標一致,互利雙贏的目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組織市場開辦方培訓,幫助市場開辦方掌握經營户有六大心理弱點,即經營户視錢財如生命,怕停止經營,怕城管的喇叭點名批評,怕扣錢,怕寫檢查,怕執法部門查處或扣押其物品等;消除市場開辦方心理顧慮,即不要怕當前規範市場的困難重重,不要怕企業老總不支持,不投入,不要怕經營户找你扯皮鬧事,不要怕沒有政府部門給你撐腰打氣;要建立規範的農貿市場,一是市場開辦方要同經營户籤協議或合同。二是要建立經營户保證金管理制度。三是在市場內實行分區管理,建立管理骨幹制度。四是成立市場巡查隊,履行違規違紀扣繳保證金制度,徹底解決市場內的經營户出攤佔道問題和市場外的流動攤販叫賣情況。五是建立管理骨幹培訓制度,保證骨幹隊伍建設水平。六是立柱子,劃區位,專人管理,解決秩序混亂和車輛亂停亂放問題。

三是教會工商工作人員如何監管好市場。

同樣的,首先還是要解決好認識性問題,不能把農貿市場監管推向其它政府部門或企業,要站穩腳跟,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主動出擊。要依據監管和服務相結合,責任和落實並舉的原則制定方案措施。要教方式方法,幫助工商所建立“一對一”幫扶制度,把人員分到市場,分到各個區位,明確責任和標準,抓好檢查督促。幫助工商工作人員分析市場,掌握市場開辦方五怕心理特點。一怕其被政府各部門或有關媒體曝光。二怕政府部門聯合整治,聯合逗硬。三怕經營户被處罰或通報,對其市場形象有損。四怕經營户集體找事,無法開展工作。五怕市場規範化建設排名靠後。要求市場開辦方同工商部門簽訂責任書;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適時組織市場開辦方培訓;指導完善三化建設標準和市場內經營户索證索票和台賬制度管理;幫助其實現劃區管理,定點停放,解決出攤佔道問題;監管好市場開辦方和市場內經營户的經營行為等。

3.落實到具體實處建議

第一、設置統一的管理機構、建立順暢的協調機制

在各市場的上級管理部門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開場日常工作。該機構實現“機構、職責、財務、人員”四分離,開展獨立運作,其主要職能是:負責市場物業的經營管理和設施維修、改造及資產管理:開發市場資源,搞好市場交易,促進市場繁榮;開展多種經營,為市場經營者提供經營條件、信息、儲運、和生活等方面的有償服務;搞好環境衞生和消防安全,規範市場管理。建立順暢的協調機制,解決因缺乏統一管理而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農貿市場的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探討“服務進社區”的新途徑,解決馬路市場存在的問題。

馬路市場存在諸多的不足,城管部門也進行了多次整頓,但效果仍不明顯,馬路市場依舊或明或暗的存在。我們可以調整思路,認可其存在的某些合理性因素,如對居民生活的便利,對農民增收的益處等。在統一規劃下,在某些地段劃出專門的區域提供其經營,並通過市場管理機構、工商、城管等部門的監管,維持正常的交易秩序。同時,可把這些小市場的管理權劃給該區域內有一定實力的大市場,形成“大帶小”的市場格局,使統一管理和“服務進社區”互不衝突,方便羣眾與商販,實現雙贏。

第三、各集貿市場集思廣益,在面向大眾的基礎上,實行特色經營。

各集貿市場進一步突出自身特色,實行錯位經營,實現共同繁榮。如特色菜市場可根據其歷史悠久、建築古樸、民俗氣息濃厚的特點,強化具有鄉土特色的商品經營,如家常泡菜,梅乾菜,特色小吃等,通過某些菜品來吸引顧客,形成品牌效應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其他集貿市場也可調整自己的思路,通過某些菜品的種類齊全、價格較低來吸引特定消費羣,提高自己的人氣和知名度。

第四、優化購物環境,使髒、亂、差現象得到根本改觀。

集市上畜禽區的髒亂現象,並非完全不可解決的。管理方可與物業部門協商,每隔一定的時間,派出專門人外運垃圾,保證交易區的清潔;同時加強對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如雞鴨毛等。通過統一的管理與商販的自覺維護,保持購物環境的優良。至於對集貿市場的混亂狀況的整頓,有關部門須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懲戒某些違規商販,重建市場秩序,促進其正常發展。

第五、通過政策扶持,引進資金,加快市場的市場的升級改造。

加大對市場的政策扶持,如根據經濟形勢,減少某些税費的徵收,對某些商品的生產進行補助等,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商户經營的積極性,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大力引進資金,採取投資者出資金,政府給政策的方式,對現有集貿市場進行硬件升級。在空地新建菜市場,使市場佈局更合理,運行更順暢,人民羣眾的生活更方便。

七、總結與體會

根據以上的基本情況,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菜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狀態,建設井然有序的菜市場仍然任重道遠,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人民羣眾的積極熱烈支持。只要政府管理得當,民主不過分剝奪人們的合法權利,多為老百姓考慮,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民主的方式遠遠比實行強制的措施更好,還有就是老百姓多多支持政府的工作,不可盲目的反對。

2.菜市場的建設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什麼樣的路段是否該設都應調查清楚,就拿陽邏來説菜市場主要是由居民居住以及主要交通幹道人流來設立的。

體會:通過這次調查實踐,我們鍛鍊了自身的能力以及瞭解了社會實事,什麼是都不能僅靠一些官方的報告,自己實際瞭解到的更重要。通過陽邏這個小地方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小部分,但是從小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掌握大的方向。菜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是大同小異的,希望此次的調查能或多或少的反映一些問題,也希望通過政府和人民的配合支持能將菜市場建設的更好。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0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聖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曆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做了關於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1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區委《關於做好區委常委會重點調研審議課題的通知》要求,局領導親自掛帥,組成專題調研組,圍繞課題認真開展調研工作。調研組在20天的調研工作中,深入一線進行了大量實地調查、達標檢查和達標數據核實工作,同時,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瞭解各項創模指標完成情況和工作進展情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調研組以此為依據,對我區創模工作進行了系統分析,就我區如何搶抓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創模工作步伐,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區創模工作進展情況

區委、區政府堅持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創模工作指導思想和戰略部署,於正式提出了創建環保模範城區的奮鬥目標,計劃完成創建工作。我區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更佳,不求形式,但求實效”的創模工作理念,把社會經濟指標與環境建設指標相結合,把環境質量指標與環境管理指標相結合,用創建環保模範城區的工作,帶動和促進全區各項工作的健康、穩定、快速開展,成效顯著。

(一)三項工作,夯實創模工作基礎

創模目標提出後,區政府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規劃,分解責任目標,部署具體工作,主要抓了三項工作:一是進一步統一和深化對創模工作的認識。創模工作啟動之初,區政府先行制定出工作草案,分發到各有關部門討論,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提出補充完善意見,經過反覆幾次討論研究,報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最終以政府文件形式下發。在工作方案形成過程中,各相關部門在充分醖釀過程中統一了思想、明確了分工、達成了共識,為創模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強化創模工作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將全區創模工作納入區政府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區領導與區屬相關委辦局、鄉鎮、辦事處領導簽訂工作目標責任狀,並明確要求區屬各部門立足自身實際,確定自己在創模工作中的位置和角色,自覺自願地參與到創模活動中來。三是加強制度建設。為了使創模工作有章可循,我們在原有相關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小組工作制度、定期工作通報制度、檢查驗收制度、目標考核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20餘項制度和規定,有效地保障了全區創模工作的順利開展。

通過以上這些措施,提高了全區上下對創模工作的認識,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形成了人人蔘與創建,人人爭為創模做貢獻的良好氛圍,全區創模工作快速發展。

(二)重點推進,紮紮實實做好創模工作

我區把創模工作以政府目標形式確定下來,並向全區提出了上下聯動、整體推進、形成合力、務求實效的'創模工作總體要求,全區齊心合力向着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目標穩步邁進。

1、強力推進,齊心協力抓創建

為進一步明確責任,提高創模工作整體水平,我區結合自身特點,進一步細化了部門責任分工,並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確定下來。按照細化後的責任分工,相關部門成為了創模工作的第一責任單位,包標落實,按標推進。同時,各部門工作相互支援,形成合力,共解難題,通過定期聯席會議整合推進情況並查擺難點問題,通過聯合踏查和現場會等途徑集中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排除障礙,極大地提高了創模工作效率,從而形成了創模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環保、城建、教育、公安等10餘個責任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創建工作格局。

2、突出重點,紮紮實實抓好區域環境整治

(1)以創模為基礎,加快生態城區建設步伐

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並舉,以循環經濟示範區和生態示範區建設為載體,加快生態城區的建設步伐。

一是開展經濟示範區試點工作。我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了紅旗滿族鄉循環經濟示範區試點建設工作。通過示範區建設,合理整合資源,使該區域內種植、養殖、加工能有序循環起來,延長產業鏈,拉動農業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有機農業和生態旅遊業發展,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雙贏”。目前,示範區5區7鏈的循環經濟運作模式已初具規模。

二是積極創建生態城區。幾年來,我區不斷加快生態城區建設步伐,全區建成了省級生態示範區1個,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1個,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1處,有機食品基地2處,全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已達到7萬畝。

三是城區綠化和管理工作成果顯著。啟動環城生態圈林帶建設工程,有效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兩年來,林帶共種植各類樹木45000棵,新增綠化面積近20萬平方米。加大城區園林綠化力度,成片闢綠,缺空補綠,提高園林綠化設計水平,實施城區中心部位提檔升級,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景觀綠地和廣場,以“百家姓”生態園林為依託,增加樹木品種,豐富姓氏文化內涵,整合周邊資源,完善服務功能,將其建成集生產性、經營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生態特色園林。加強城區綠化管理工作,維修、油飾綠地柵欄,保持綠化設施經常完好。對公共綠地內雜物進行及時清理,加強庭院內綠地管理,做到樹木無枯死,花草無缺空斷苗。

(2)以創模為目標,全面改善環境質量

以水、氣、聲治理為重點,以環境專項整治為載體,一些重點、難點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區創模工作得以紮實推進。

一是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在區管工業企業中全面開展了清潔生產工作,在13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全區污水設施運行率達98%,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7.3%上,城市生活污染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

二是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提高。近兩年來,我區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區限期更新改造鍋爐、除塵器111台套,拔掉煙囱30餘根;改用清潔能源鍋爐、茶爐、大灶598台;限期治理灰堆、煤堆、物料堆等揚塵“三堆”81處;消減煙塵、揚塵、粉塵1400萬噸,全區煙控區面積達100%,廢氣排放達標率達90%以上。,全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天數達到304天。

三是噪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區通過開展擾民噪聲專項整治行動,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將區域聲環境質量控制在了較好水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聲級為55.7分貝,道路交通幹線噪聲平均聲級為68分貝,全區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了82.2%(以上數據均超過了創模規定水平)。同時,積極開展“安靜小區”創建活動,目前,全區已建成省、市級安靜小區20餘個,有效淨化了區域生活環境。

(3)以創模為載體,大力弘揚環境文化

我區藉助全民環境教育、“綠色家園”創建等途徑,讓羣眾切實參與到創模活動中來,使他們親自感受到創模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積極開展全民環境教育活動,在全區127個社區開辦環保講座,向羣眾宣傳環保知識、國家環保政策和法律法規,參與公眾達10餘萬人,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和好評。省市新聞媒體對我區開展全民環境教育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積極開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幾年來,我區共創建“綠色學校”、“綠色單位”、“綠色企業”及“綠色社區”百餘個。這些活動,不僅把羣眾的環境要求引導到了保護環境的自覺行動上來,而且有效地弘揚了環境文化。

二、創模工作存在的問題

國家創建環保模範城區考核指標共計29項,其會考核區級政府指標共有17項,不考核區政府指標共有7項,暫無法統計或未上報項目共有5項。在我區承擔的17項指標中,截至末,我區已完成了其中的15項指標,還有兩項指標尚未完成。請見附件:《區創建環保模範城區考核指標分解及工作進展情況表》。

(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尚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此項指標國家規定標準為〉35%,我區現達到標準為32.35%。到,我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可達到33.35%,但仍無法達到35%的國家創模標準。其原因是由於,我區現有可綠化面積只有全區總面積的33.35%,可綠化面積不足所致。

(二)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指標任務尚未完成。此項為國家新增考核指標,從國家到省、市均為明確考核標準。現在我區已針對該項指標任務開展了轄區城鄉結合部綜合環境調查摸底、污染源排查及整治規劃制定等基礎工作,待考核指標確定後,在制定整治規劃,按要求組織推進實施。

三、下一步我區創模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並有效運作創模工作機制。貫徹執行相關部門聯繫會議制度,堅持每季組織召開創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協調解決創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完善通報制度,每個創模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確定一名信息員,定期向《創模簡報》供稿,彙報工作進展;加強督辦制度,“區創模辦”組織有關部門定期檢查責任單位工作進度,對進度緩慢的單位下發督辦通知,並將有關情況報送創模領導小組;建立監督機制,邀請區人大、政協對創模工作進行專項檢查監督。

(二)加大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重點加強對城區居民區內及周邊、城鄉結合部的整治和美化工作。進一步提高區域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治理水平,同時,加大聯合執法工作力度,集中整治擾民污染源,對規模小、污染重、景觀差的小企業堅決予以關停。逐步減少城區內的煙囱數量,規範宣傳廣告牌,加強綠化建設。從而,切實提高公眾環境滿意率。

(三)加強創模宣傳,強化全民參與。創模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參與,要通過創模宣傳,把政府的決心和想法表達出來,把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反映出來,把創建過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重大進展呈現出來。

(四)做好創模資料整理工作。創模檢查要求至少整理彙總三年的資料,在深度上要提供彙總、分類和基礎支撐材料共三層資料,我區要提早做好創模資料整理工作。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2

隨着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更加重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高速度發展的信息產業呈現出高質量、高效益等特點,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教學提供強大的行業背景和發展動力。我校根據實際情況,特申請開設動漫專業。

一、 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目前開設了機電技術應用、數控加工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技術、製冷與空調、電子技術應用、多媒體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動漫設計、會計、幼兒教育、物流管理、商務日語、商務韓語等15個專業,專業覆蓋面涵蓋了加工製造、信息技術、商貿與旅遊、財經、社會公共事務等5大專業門類,初步形成了科類較全,結構合理的專業體系,為我區輸送了3萬餘名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其中網絡技術專業20xx年創建為青島市骨幹專業。

二、 市場分析

動畫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主要特點是科技含量高。動畫行業與人才密不可分,它具有現今知識經濟的所有特徵,涵蓋了 藝術、傳媒、科研、商業等多種行業,在文化產品中具有重要地位。隨着國外大型動畫公司和國外電影大片的進入,人們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日趨國

際化和時尚化,使得動畫消費市場的需求巨增,而動畫人才的極度匱乏,已成為制約動畫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全國目前有製作加工動畫片的公司、工作室上千家。在動畫設計中,從業人員主要從事“造型和美術設定、背景、構圖、原畫、動畫繪製以及品質保證、影印描線”等流程,動畫繪製員是其中工作量最大和最基礎的專業人員。

“按年產4000集動畫片計算,人均擁有國產動畫片僅為0.0012秒。而在日本,人均為5至8分鐘,在美國,人均為15至20分鐘。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副主任宋建介紹説,“就國內需求來講,電腦動畫技術的興起和迅猛發展,網絡動畫的不斷滲透,Flash動畫由業餘向專業轉移並引入電視製作,與動畫關係密切的遊戲產業前景看好。這一切也都需要大量具備傳統動畫技巧與技術的動畫繪製員的`加盟。因此培養大量動畫人員,對今後我國動畫產業的繁榮發展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程。”

三、 師資配備情況

我校信息部現有專業教師15人,全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教師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人,具有雙師素質15人。6人取得高級資格證書,3人取得技師資格證書。有兩名教師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為開設多媒體專業增添了師資力量。

四、 課程設計

動漫包括傳統的電視動畫、影視動畫製作、影視特技、廣告動畫,、卡通報刊發行,卡通書籍出版、卡通形象設計等。

我們計劃學制三年,4個學期教學,2個學期頂崗實習,包括動畫基礎教學、專業動畫軟件教學、動畫課程實踐,完成二維、三維動畫的製作和藝術網頁設計,使本專業學生畢業後能基本勝任動畫工作和網絡美術編輯工作,並能獨立完成二維動畫作品。

五、 就業形勢分析

隨着中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漢等地動畫產業基地的興建,動畫生產人才成為市場“新貴”。作為"朝陽產業"的動畫生產企業,紛紛向社會廣泛招納美術創作人才。根據市場調查分析,其高級動畫師年薪10多萬元,中級年薪5萬元-6萬元,一般員工年薪也在2萬元-3萬元。優厚的待遇令眾多喜愛繪畫的青年趨之若鶩。

青島定位於“帆船之都、影視之城、音樂之島”,動漫產業蓄勢待發, 中加科技、靈鏡數碼、星動數碼等一批動漫骨幹企業的成長壯大。在世界範圍內,日本和韓國無疑是動漫領域的先鋒,青島與日韓地理上的親近以及良好的經貿關係,使得島城成為培育動漫事業的沃土。現在,開發區鳳凰島影視傳媒項目成為“動漫人”來青“安營紮寨”的原動力,中加科技數字動漫基地將是“點石成金”的重要載體。

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動漫人才培訓體系的重要性,但還侷限於大學人才的培養,而忽略了基礎人才的培養。青島的中等職業學校的藝術教育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而動漫專業還是個缺口,通過形勢分析和市場調研,我們認為學校已具備開設計算機動漫與遊戲製作普通中專專業的條件。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3

土地是農民的生存之源,是國民經濟的發展之基,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由此帶來的各項財產權益,是包括農村婦女在內的農民最為關切的經濟權益。**市婦聯與市農委聯合,針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通過交流座談、深入走訪、個案追蹤等方式,開展了調查研究。本文通過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狀況及實踐的分析,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成因、表現及對策作些粗淺的探索,以期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障工作提供一些助益。

一、**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概況

目前,**市總人口810萬,農業人口160萬。隨着**轉型發展戰略的實施,園區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土地面積逼近紅線,農業人口逐年減少,我市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環境大致如下:

1、在二輪土地承包中,農村婦女土地權益起點是公平的。無論是第一輪還是第二輪土地承包,基於户藉規則和人均分地原則,農村婦女和男子土地分配權的起點是公平的。二輪土地承包剛開始時,農業税較高,土地拋荒比較嚴重,土地承包證的農户發放率為89%。

2、農村土地政策變化引起土地爭議增多。20xx年,國家取消農業税,農村土地上的負擔減輕,當初棄耕拋荒的農民包括許多農村婦女,紛紛返鄉要地,爭利奪地的矛盾糾紛不斷上升。僅**農委每年要處理土地矛盾糾紛百十起,並且有日益增多之勢。

3、農村土地功能變化引發土地收益矛盾激增。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村土地被徵用,土地功能日益多元化,派生出來的收益、增值問題也日益突出。除了承包責任田、宅基地分配,又出現了土地入股分紅、徵用土地補償、拆遷安置房等利益攸關的矛盾。

4、涉及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糾紛逐年上升。隨着**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農村的婚姻關係不再象以前一樣穩定,農村婦女往往是隨着婚姻關係的變化而流動,但土地卻是不可移動的固定資產,因此,伴隨農村婦女婚姻關係的變化,婦女土地權益流失的'情況也日益複雜。

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存在的問題

1、農村中的五類婦女羣體土地權益易受侵害

一是外嫁他村婦女。按照婦從夫居婚俗,農村婦女一旦同外村人結婚,其承包地很可能會被孃家村收回,或是被孃家兄弟分割。而婆家村本着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也不會分給她土地。因此嫁到外村的婦女,多半會失去土地的實際使用權和受益權。

二是農嫁非婦女。農村婦女與非農業户口家庭的男性結婚,在我國現行户籍政策下,其户籍很難轉成城鎮户籍。這些婦女在孃家的田地,往往會由村民小組收回重新分配,並助喪失村民資格,一旦遇到土地徵用,外嫁婦女很難取得補償。

三是離婚婦女。如果在婆家村沒有趕上二輪承包或10年一次的土地調整,農村婦女一旦離婚就會失去擁有土地的可能性,而孃家村的土地往往又被收回。少數分得土地的婦女,如果離婚不離村,有可能保存土地權益。若離婚又離村,其土地或被前夫家庭繼續承包,或被村集體收回。

四是喪偶婦女。若婦女喪偶時較年輕,子女年齡尚小,其改嫁的意願較大,其土地很可能被村集體收回,或被夫家的弟兄分割。若喪偶婦女與夫家家族有矛盾,喪偶後即失去在婆家繼續生活的條件,土地權益也會因失去家族庇護而流失。

五是招婿婦女。有人説,不給上門女婿分地表明土地分配並沒有歧視婦女,因為身為男性的上門女婿同樣分不到地。然而事實是,在男尊女卑思想深根蒂固的農村,家中有無成年男丁決定了其家庭在村中的地位,即使成年男丁做了上門女婿,原村集體也不敢貿然收回土地,而如果是出嫁女,村集體往往會毫不客氣地收回土地。

2、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的具體表現

一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益,是指婦女作為具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據承包合同對其所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經營和收益的權利。在現實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往往限制或剝奪上述五類婦女承包集體土地,損害其土地承包經營權。

二是徵地補償款、拆遷安置房的分配權。隨着城鎮化的加快,大量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農村集體組織在分配徵地補償款過程中,往往對上述五類婦女羣體少分甚至不分。在拆遷安置房分配上,由於牽涉利益更大,矛盾則更加突出,如果所在區經濟形勢好,往往還會顧及上述五類婦女羣體利益。如果所在地區經濟水平欠發達,則會選擇剝奪和限制上述五類婦女羣體的分配權。

三是宅基地及土地股份分紅。**基本發放了農村宅基地的《農村集體土地證》,但由於婦從夫居婚俗,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不能在婆家擁有相應的份額,而孃家也可能取消其份額。隨着農村土地流轉量的增加,土地股份分紅成為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而目前,上述五類婦女羣體涉及土地的附加或增值收入不同程度都受到限制和剝奪。

三、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問題成因的探究

1、落後的性別文化及政策強化與農村婦女地位從屬化的現象仍然普遍。在**農村婦女地位總體得到較大提升的今天,農村的傳統習俗、宗派勢力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影響一時還難以消除。在農村社會體系裏,婚姻、繼承、姓氏等習俗仍以男子為中心、以父系家庭為本位。農村婦女未出嫁前的土地權益從屬於孃家,出嫁則從屬於婆家。一些區、街道在拆遷安置、土地分紅的土政策中,對農村女性的土地權益存在有意或無意的限制和剝奪。《土地承包法》規定以農户為承包經營權主體,婦女在土地承包中,沒有被當作一個有權利的個人來看待。在村集體的土地收益分配、家庭財產登記中,大多隻登記男性户主的名字,一旦家庭破裂,婦女就很難爭取到財產,也會失去土地的使用權和受益權。

2、土地承包關係穩定和婦女婚嫁流動的矛盾性仍然突出。《土地承包法》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一般來説,農村以10年為週期調整一次土地分配。而根據婦從夫居婚俗,農村婦女一生中至少要變動一次長期居住地,她們因婚姻而流動,往往在婚姻關係中失去土地的承包權和受益權。當前,農村人口的流動性已經大大增強,農村家庭的穩定性也在減弱,就更加加劇了這一矛盾。

3、村規民約合法化與農村土地政策相結合產生影響。在農村男權文化背景下,有權參與村規民約制定的基本為男性,思考問題、做出決定也往往從保護男性家族利益出發。《土地承包法》規定,對個別土地承包者之間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過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常常就在表面民主的村民大會、村民小組會議通過的村規民約中流失。

4、現行的法律和政策在調整社會性別利益關係上基本缺位。土地承包法中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以及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的政策,沒有考慮婦從夫居婚俗下,政策的實施對不同性別的影響。將農户作為承包經營權的主體,沒有主體資格的婦女就不能單獨享有土地承包權。表面上看是中性的法律和政策,由於沒有考慮到社會性別利益關係的差別化,在實施過程中往往給農村婦女帶來不利。

5、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維護的救濟途徑基本缺失。一是政府救濟的缺失。《村民自治委員會組織法》第四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範圍內的事項。這樣,村民大會在處理婦女土地權益分配上的違法決定,就屬於村民自治範圍,政府很難為侵權婦女提供救濟。二是司法救濟的缺失。法院在處理涉及婦女土地權益案件時,一般都不願受理這類訴訟。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4

落實國發[20xx]17號文件精神,開展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是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近日,結合“圍繞‘三最’搞調研,排憂解難促發展”活動,縣委工作組對我縣該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

1、後扶政策體現黨委政府的人本理念。調查中,我們發現,政策出台後,廣大移民羣眾無不歡欣鼓舞,多數非移民羣眾也表示總體認同。他們認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國家為了儘快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農業經濟體系,採取了“先生產、後生活”的做法。在當時特定背景下,水庫移民所得到的安置補償標準較低,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作出了重大貢獻,重建家園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絕大多數移民現在生產生活條件仍然十分艱難。事情過去數十年後,國家能夠歷史地、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採取有力的措施補償移民及其後代,讓廣大他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再次證明了國家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實際行動。

2、後扶政策能夠緩解移民的現實困難。走訪移民户時,他們這樣測算:以一個三口之家的移民户為例,人均每年扶持600元,該家庭年均純收入便增加1800元,20年累計增收3.6萬元。按照現有的物價標準,這筆扶持資金可以供應一個小孩國中畢業,可以為一個殘疾人或老年人提供20年的基本生活費,可以購買這個家庭一年的農藥、化肥、種子等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可以為這個家庭蓋一間120平方米的平房,可以幫助這個家庭足額繳付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費並分擔相當部分醫療費,等等。可見,人均600元的扶持資金,對於一個農村家庭而言可以解決許多實際困難。

3、後扶政策有利於推進移民新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首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緊缺的是資金投入。此次後扶政策除了按照人均每年600元的標準直接扶持水庫移民20年外,還出台了配套的.項目扶持政策,第一期按照每名移民1000元的標準扶持5年,這無疑給移民新村的新農村建設帶來了重大機遇,提供了大筆資金。如果按照省、市下達給我縣8座大中型水庫的10095名移民指標計算,5年內我縣將獲得超過500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加上600元扶持資金中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部分,整個項目建設資金數目更大,將會徹底改善移民村組的基礎設施狀況。如果這筆資金中60用於鄉村道路建設,可以硬化鄉村道路200公里以上。

二、一件複雜的具體工作

1、移民身份難界定。我縣9座大中型水庫中,除了正在修建的皂市水庫外,其他8座都已歷經很長時間,最早的首橋水庫距今已半個多世紀,最近的三江口水電站、南溪水庫距今也有20多年。由於當時沒有規範的文書檔案,相當部分移民缺少檔案資料,加上年長月久,大部分水庫的移民檔案已經殘存不齊。我縣8座老水庫中,僅有寺埡水庫和東泉水庫的部分移民檔案保存至今,三江口水電站的移民檔案在改制期間不知去向,其它水庫的移民檔案盡皆銷燬。真正有文字依據可核實的移民身份只有1000多人,不到全部移民的十分之一。目前,我縣超過九成的庫區移民只能依靠當地羣眾公認和村組證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認定的移民身份的真實性容易受到質疑。

2、扶持方式難協商。調查發現,由於扶持方式存在“一個儘量,兩個可以”的靈活性,而扶持資金直接關係到移民和安置村原住村民的切身,雙方在協商過程中存在比較尖鋭的矛盾,難以達成一致意見。老水庫移民認為,自己為水庫建設作出了巨大犧牲,國家出台新的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是對他們付出的一種補償,資金應該發放到移民個人;而安置村原住村民則認為,當時移民安置時大多以“一平二調”的方式進行,他們為移民無償提供了生產資源,多年來,政府和當地羣眾對他們進行了扶持,目前移民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甚至超過當地居民,只給移民發錢有失公平。

3、現有指標難滿足。[20xx]國發17號文件明確規定,對20xx年6月30日前已搬遷的水庫移民現狀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調整”。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應該登記的後扶移民數遠遠超過省市下達的移民指標。省、市核定石門8座老水庫(水電站)後期扶持人口指標是10095人,但石門《水利志》上反映的8座老水庫的原遷移民人數是9548人,按國家核定各省移民現狀人口指標平均自然增長率千分之1578計算,到20xx年底,8座老水庫移民現狀人口指標應該是13451人,加上20xx年和20xx年上半年的增長人數,初步核定的扶持人口近1.5萬人,超過扶持人口指標4000多人,儘管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政策核實人口擠水分,但人口指標不足的問題仍然嚴峻。

4、邊緣問題難解決。在移民後期扶持人口申報登記過程中,以下幾種與水庫建設緊密相關的移民所反映的困難,從情理上講應該給予關照,但從此次後扶政策中找不到直接依據。一是政策性農轉非。如二都鄉的竹園塔村217人和楚江鎮的雙紅居委會138人在三江口水

調研報告優秀範文 篇15

自從xx年以來,我市藥品經營企業相繼通過了省局組織的藥品gsp認證,企業在規範經營管理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有部分企業在通過gsp認證以後,把精力轉移到追求效益上,輕視了規範管理,出現滑坡的現象,個別企業還很嚴重。根據日常調查瞭解,目前我市部分藥品經營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建立的各項管理制度基本不執行。

擅自減少質量管理環節,將制訂的質量管理文件束之高閣,不嚴格執行已制訂的質量管理文件,致使藥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不能按要求在職在崗。

gsp認證以後,有的企業人員進行了調整,尤其是質量管理崗位的主要人員調離了本企業,而企業並未及時聘任符合條件的人員接任此項工作。還有一些藥品零售企業為了節約開支,gsp認證以後解聘了質量管理人員和處方審核員,藥店內就一兩個人正常賣藥。

三、空調、温濕度計等設備基本沒使用。

企業在gsp認證時,按照要求購買有關陳列、儲存和養護等相關設備,但等gsp認證現場檢查結束後,這些設備基本成了擺設,根本沒有使用過。只是在有執法人員來檢查前編造記錄應付了事。

四、未經批准擅自變更許可事項。

有的藥品批發企業擅自改變了倉庫,認證前倉庫面積不夠,臨時租倉庫補充面積,認證後租的倉庫就名存實亡了;有的藥品零售企業認證後將倉庫取消了;有的企業未經批准變更企業負責人、質量負責人;還有的企業超經營範圍經營生物製品。

五、不按規定購進藥品。

有些企業為了經濟效益,將一些生產企業業務人員銷售的品種做為本企業的主營品種,這些藥品利潤大,但手續不齊全,有的業務人員同時經營兩個以上藥品生產企業的多個品種,有的藥品質量難以保證,我局今年經過協查確認,已有多個這樣的藥品為假、冒藥品。而有些藥品經營企業為了逃避檢查,對這些藥品不建購進、驗收記錄,更不做首營品種審核。

六、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缺乏。

目前真正學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非常少,就是我們從事藥品監管的工作人員,學藥學專業技術的也不多,更何況是在企業,現在企業的藥品管理人員大都是其他相關專業或者是國中、高中學歷藥師(中藥師、主管藥師)職稱。

七、藥品分類管理沒有解決患者憑醫生處方購買處方藥和藥物濫用問題。

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其核心目的一方面是有效地加強對處方藥的監督管理,防止消費者因自我行為不當導致濫用藥物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過規範對非處方藥的管理,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地進行自我保劍我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是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生,保障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決策。但目前我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還存在多方面問題難以解決:

(一)、處方來源不足,藥品零售企業提供醫生處方的真實性可疑。目前我國的醫療機構醫藥合一,大部分是以藥養醫,醫療機構控制處方外流,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處方藥根本沒有處方來源,就是看到處方也確認不了處方的真實合法性。而平時在執法檢查過程中,藥品零售企業提供醫生處方真實性值得懷疑,其中有大部分是偽造的。

(二)、廣大羣眾對藥品分類管理知識缺乏瞭解,憑醫生處方購買處方藥的意識不強。由於我國推進藥品分類管理工作時間比較短,廣大羣眾還沒有認識到藥品分類管理和濫用藥物危及健康的重要性,有病自己憑感覺確定買什麼藥,不知道自己有病需要經過醫生確診,按照醫生處方使用藥品,覺得找醫生開處方麻煩。

(三)、有些藥品零售企業設置的處方審核人員不能按要求在職在崗,有的處方審核人員把名章放在藥店內,其他人員可隨時在處方上加蓋名章,處方審核人員不履行實際審核職責。

八、中藥飲片經營管理問題嚴重。

(一)、中藥飲片質量存在較大問題。我市藥品零售企業經營的中藥飲片全年共抽檢118批次,不合格38批次,不合格率佔32.2%,(全年所有藥品共抽驗812批次,不合格藥品57批次,不合格率佔7%)與其他不合格藥品相比高很多。

(二)、中藥飲片購進渠道混亂。由於我國對中藥飲片管理還處在初級階段,只有少部分是批准文號管理,另外中藥飲片需要打開包裝,裝在飲片鬥內零散銷售。中藥飲片一旦裝在飲片鬥內,就不能確認其購進渠道,所以一些企業抓住這一缺陷,從非法渠道低價購進中藥飲片。

(三)、缺少中藥專業技術人員。經營中藥飲片要求經營人員掌握中藥專業知識,取得中藥專業技術資格,而我市目前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員很少。有的經營中藥飲片企業的技術人員雖然有中藥專業技術職稱,但沒有學過中藥專業,不能保證安全地經營中藥飲片。

九、生物製品經營存在管理問題。

生物製品的生產、運輸、儲存、使用都有特殊要求,只有達到這些規定的`要求,才能保證生物製品的質量。而目前有些生物製品經營企業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生物製品運輸、儲存過程中沒有建立“冷鏈”系統。大部分生物製品都需要在2-10度的低温冷藏環境,而目前

市場上經營的生物製品基本上都是用普通運輸工具運到我市,有的甚至就存放在常温倉庫內直到使用。這樣的藥品質量不敢説一定保證安全。

(二)、生物製品批簽發管理不規範。藥品經營企業對實施批簽發管理的生物製品認識不夠,沒有認識道生物製品批簽發手續的重要性,經營過程中不主動向購進企業索要該批次藥品的批簽發手續,而普通羣眾大都不知道生物製品有批簽發管理的規定,一旦在批簽發手續上出現問題,患者的生命將會受到嚴重危害。

十、藥品連鎖企業經營管理問題。

目前我市有5户藥品連鎖企業,都是開辦時間短,經營規模小,依託藥品批發企業開辦建立的小型企業。由於有的藥品零售連鎖門店是加盟連鎖,藥品連鎖企業在管理上不規範,缺少經驗,使個別加盟藥品零售連鎖門店私自購進藥品,沒有達到統一配送。今年我局已經查處過加盟藥品零售連鎖門店私自購進藥品的違法行為。

十一、違法藥品廣告監督管理沒有取得有效遏制。

在大眾媒體發佈違法藥品廣告的行為,嚴重誤導廣大患者,對廣大患者的經濟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危害。違法藥品廣告的發佈形式有:1、發佈禁止在大眾媒體發佈的廣告;2、未經審批,擅自發布的廣告;3、廣告中使用患者、專家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4、誇大宣傳藥品商品名稱;5、利用開藥品推介會的形式違法宣傳藥品等。這些發佈違法藥品廣告的藥品,價格都很高,廣告的發佈媒體效益大,藥品經營企業利潤也大,我局沒有處罰職能,所以發佈違法藥品廣告行為一直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局共移送和上報省局公報的違法藥品廣告112起。

針對藥品經營企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覺得應該採取以下措施進行監督管理。

一、通過對藥品經營企業的正確引導,推進誠信體系建設。要幫助企業認清藥品經營行業當前的形勢,引導企業自律經營,發揮自身優勢,保持質量管理的自覺性,達到質量管理保持較高水平。要以誠信體系建設推動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在藥品行業內和社會上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經營氛圍,增強藥品經營企業的自律意識。

二、加強對企業技術管理崗位人員的培訓。要監督企業內部的日常培訓,培訓要按要求有計劃、有措施取得預定效果,不能走過場,敷衍了事;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有計劃地請藥學專業人員給質量管理人員、處方審核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後經考試合格的上崗,考試不合格的暫停上崗,在此期間企業暫停相關經營業務,直到相關人員通過補考合格為止。

三、加強對藥品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通過加強日常監管,及時發現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整改,並要對發現的問題記錄備案,以便下次再出現同一問題時進行處罰;通過加強專項整頓查處企業存在的嚴重問題;通過加大gsp跟蹤檢查和飛行檢查的力度,全面檢查企業實施gsp的各項規定。要高度重視藥品經營企業的gsp跟蹤檢查工作,組織全市gsp檢查員進行集中學習,統一gsp檢查工作標準和工作程序,對企業存在的問題該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該不予通過的不予通過,同時可採取飛行檢查的方式對在日常監管檔案記錄存在問題多的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四、藥品監督檢查人員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藥品監督檢查人員自身也要努力學習專業業務知識,以適應不斷髮展的藥品市場監管工作;同時藥品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過程中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常想着廣大羣眾的用藥安全,檢查工作要認真細心,多動腦筋,這樣才不會讓企業的違法行為逃脱處罰,給廣大羣眾的生命安全帶來危害。

五、加強對違反gsp認證行為的懲戒力度。在加大對gsp認證日常及追蹤檢查力度的同時,要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的認證合格企業,應按照(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監督檢查人員要對企業檢查情況及時記錄建檔,對重犯的違法行為要從重處罰。

藥品監管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監管理念,本着為民、護民、利民的原則,加大監督檢查的處理力度,有效地遏制了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較好地規範藥品市場經營管理行為,為創建和諧社會,保障廣大羣眾用藥安全有效,促進藥品經營企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