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精品】設計作文合集八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設計作文合集八篇

設計作文 篇1

20xx年,我早己進入工作狀態。我不是別人,正是全世界鼎鼎大名的房屋設計師!

在20xx年,你猜猜,我設計的房子是用什麼做成的。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磚頭造的!”不,你錯了,我設計的房屋可是用世界上最堅固的物體?D?D鑽石造的。在造房之前,先用大家熟悉的物體石墨,從天空中灑下來,不用幾天,就會構成一個房屋的輪廓,再用我的科研成果?D?D快速凝結建築膠水,把它固定好,再用專門的激光儀器來射擊它,石墨在高壓高温的情況下變成了鑽石。瞧,一座晶瑩剔透的鑽石房子就造好啦!

一座房屋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難道你認為我的房子只憑借鑽石的堅固嗎?絕對不是!我設計的每一座房子?}下,都安裝了兩個火箭引掣和三個超音速飛機引掣。當地震發生時,五個引掣自動啟動,一起向下發力,飛到約離地面300米左右,而且我壓縮的燃料可以夠它維持幾天幾夜,足夠等到救援人員的到來;假如把房屋建在山腳下,當發生泥石流時,那也不要緊。房屋會在四周釋放出保護膜。雖然它看起來弱不經風,一碰就爆,但“膜”不可貌相。當泥石流接觸到它時,會從它身邊流過,即使有一塊巨石撞來,它也可以一下子把它彈列九霄雲外。當泥石流停下時,房屋會從屋頂的天窗伸出機械巨臂,把身邊的泥沙全部挖開……

我所設計的房屋還可以調節擁有者的心情。看,那裏有個人沒精打采的,一看就是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只見他走進屋內,從腰裏抽出一張灰卡,在機器上一刷。嘿!他的眼前突然顯現出一望無際的草原,一隻只牛羊在草原上悠閒地漫步,他的憂愁頓時雲飛霧散。

我設計的房屋既安全又有趣。不知你是否想來體驗一番?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

2.使學生學會合作,體驗探究、發現、創作的愉悦與成就感,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

3.瞭解插圖及其運用,作品設計新穎、獨特。

教學重點:

在作文的關鍵段落畫插圖。

教學難點:

怎樣用形象來表現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

教具準備:

收集帶有圖文的書籍,繪畫工具等。

教學預案: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學生展示收集的圖文資料(雜誌、學生讀物等)。

2.這些圖文資料的特點是什麼?(圖文相配合)

3.你們覺得文字中配上圖畫美嗎?為什麼?

二、體驗感受:

1.朗讀文學作品,讓學生感受文學之美。

2.要求學生可加上自己的聯想來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3.欣賞文學作品中配的插圖。

三、方法指導:

1.選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2.可畫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畫文中的精彩片段。

四、自主表現:

1.構思插圖,鼓勵學生將與眾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2.師巡視輔導。

五、課堂評價:

1.自評:談談自己構思中的得意之處。

2.互評:互相交流、欣賞、評議。

六、課後拓展:

除了給作文插圖外,也可先畫圖再構思作文,鍛鍊學生的逆向思維。

設計作文 篇3

嗨!我就是森林之王——老虎,以後別人問你森林之王是誰?你可別説成獅子哦!這就不好了。我奉命和人一樣,森林裏的動物稱我和豹子、獅子為三劍客,我就是這裏面的老二。

我的外形和貓差不多,但你們別誤會我啦!我可不是貓哦!我的耳朵圓圓尖尖的,高高的額頭上有個“王”字,這個“王”字就代表着我是森林之王啦!濃濃的眉毛使我變得更威嚴了,所以森林中的動物都非常懼怕我。我那鋭利的眼睛像兩顆紫葡萄似的,有時還會滴溜溜的轉着,好像在想問題似的。鼻子圓圓,下面張着血盆大口。我的鬍子長長的,好像一位老爺爺。我長着龐大的身體,身上印着黑色的斑紋,好看極了。我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像一條鋼鞭似的,你們能説我不漂亮?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商人把一頭驢子帶到深山老林裏,讓它在這裏生存,一隻老虎看見有一頭高大的驢子,以為它很可怕,就沒去碰它了。過了幾天,這驢子大叫一聲,老虎以為驢子要去吃它,就跑進了山洞裏。一個月後,老虎發現它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就一口把驢子咬死。這就是成語“黔驢技窮”,所以這裏面就概況了我們老虎家族的聰明之處。我要謝謝小朋友們,因為是你們給我製造了這張珍貴的名片。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更喜歡我們老虎家族了呢?

設計作文 篇4

黃河柔腸百轉,長江一詠三歎,歷史向宇宙縱深處延伸,人類社會在曲折中前進,自然,社會,歷史給了我們豐富的素材。它的沉重與鮮活,它的豪放與乖張,它的執着與嬗變都給人以心靈上的啟示:心靈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個彎道,在山重水複之時給我們打開柳暗花明的窗。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變通,在恰當的時候,走上心靈的彎道。

偉大的人靈魂往往過於執拗,屈原的“特立獨行”宣告了與舊時代共亡的悲愴;李白天真單純的執着換來了“對影成三人”的滄桑;嵇康稀有的人格節操葬送了那一片空靈與飄逸;岳飛怒髮衝冠只為伸張民族的正氣……

他們如此偉大的靈魂卻尋不到歸宿,只因思想過於精深與突兀,令人既為他們擊節叫好,又為他們的不會變通扼腕歎息。文人就應該拋棄世俗潛心研道,武將就應該戎馬一生,馳騁沙場,政治並不屬於他們。

反觀之,摒棄生命之重,適時的變通能讓我們更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唯其如此,才會擁有“悠然見南山”的超逸境界。

變通會使人生從容淡定、漸入佳境,同時也會讓人生智慧豐盈、絕處逢生。貝爾不想因傳遞信息而長途奔波,於是他衝破思維定勢,發明了電話;畢昇因看到刻字的繁瑣、竹帛的繁重,於是他另闢蹊徑,活字印刷術應運而生。他們因變通而名傳千古,也為人類帶來了福祉。可見,變通是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變通是一種哲學,一種智慧,它不同於俗世的圓滑,也不同於趨炎附勢的阿諛。變通,給我們的心靈以重生的希望和機會。

當我們陷入悽風苦雨生活最低谷的時候,反抗是我們的本能,但往往會使無知德者更加肆虐。我們不如變通,以理智去應對,以寬容的心態去展示並維護我們的尊嚴。我國古代的樑楚之歡,就是樑國以德報怨的善果。若樑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場血戰就不可避免。轉敗而為功,因禍而成福,變通,讓歷史多了一絲和諧,少了一些征戰。

泥盆紀總鰭魚爬出污水,走上河岸,獲得滄海桑田之後的餘生;上古時代古猿滑下古樹,走出叢林,揭開人類文明的扉頁。可見,變通是獲得的'契機,是通往心靈的彎道。

揮灑智慧人生,就需要給心靈設計彎道。

設計作文 篇5

一、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我的建議》,瞭解文中“建議”的材料選擇和安排。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領悟關於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議”的一般寫法。

3、按“習作要求”,選擇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寫一篇日記,要能表達真情實感。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文《我的建議》。

1、自己先讀讀《我的建議》主要寫了什麼?

2、交流。

A小作者建議你做什麼?

B你能接受他的建議嗎?為什麼?

3、小結。

因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寫得很充分。是啊,那裏的景物雖然很普通,但作者寫得很美,寫出了別人沒有觀察到的東西,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對“最米人的池塘”,他沒有具體寫,這樣,同學們不是更想去了嗎?

二、宣佈本次習作內容:《我的建議》。

春天來了,大家想去春遊嗎?你認為到哪裏去最好?請仿照例文寫個建議。

(三)拓展思路,習作指導。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個地方最值得人留連往返?

板書:

我的建議

交代地點 簡潔

2、要以理服人。抓住關鍵的景點,有序、仔細地介紹這一景點。盡力把這一景點介紹清楚,介紹具體,能吸引讀者。

板書:

主要景點 具體 文章結尾 點題

(四)學生習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交代地點 簡潔

我的建議 主要景點 具體

文章結尾 點題

設計作文 篇6

教材簡析

本次習作教材安排的是運用本單元課文中一些寫景的方法寫一處最喜愛的景物,要按時間順序寫不同時刻景色的特點,注重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細緻描寫一處喜愛的景物或場面,表達出對景物的讚美之情。通過習作評改培養學生善於交流和評改的能力,在習作中激發潛能,豐富積累,陶冶情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國小第二學段明確提出“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本課教學把指導學生對習作進行“評”和“改”作為教學重點,既關注習作評改的內容和方法,又關注習作評改的態度與過程,在實現文本與讀者對話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習作鑑賞和評改能力。

教學目標

1.圍繞習作要求對例文和自己的習作進行評改。評時態度要真誠,語氣要和藹;作者態度要謙虛,對別人的建議要取其精華,去之糟粕,為我所用。

2.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有順序地描寫和用上貼切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這一習作方法。

教學準備

1、例文: 蔡春雨的《美麗的興凱湖》,延伸材料 ,王靖雯《夏夜美景》片段

2、小黑板 修改要求 佳作榜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回顧習作要求。

1、回顧文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裏上一節習作講評課,大家還記得我們上次習作的內容是什麼嗎?(板題)

2、回顧要求——指讀教材習作提示語;你認為本次習作着重強調的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要求)

這節課我們就根據習作要求來修改同學們的習作。

二、總結習作,指出優點、不足。

1、整體評價

優點:(1)選材廣泛。(2)多數同學習作內容真實。(3)能按時間順序描寫,而且有的同學比喻句造得精彩,擬人形象。表達了真情實感。缺點:(1)景物特點抓得不夠準,描寫不夠細緻具體。

2、榜上有名。

本次習作同學們寫得較以往都有提高,有幾位同學的習作特別突出,光榮地登上佳作榜(出示“蔡春雨、於冰、王靖雯、常樂、尚千千、李欣怡、黃俊榮、黃雨晴、高鵬”的佳作榜)

三、針對典型習作,師生互動修改。

1、初讀例文,整體把握

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給你們的例文,我們就以這篇習作為例,剖析問題,並且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請小作者讀一讀他的文章。

2、依據要求,發表見解。

請結合習作要求,從整體上説一説這位同學的這篇文章有什麼可取之處?注意評他人習作時態度要真誠,語氣要和藹;修改者態度要謙虛,對別人的建議要取其精華,去之糟粕,為我所用。

這篇文章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嗎?

3、出示修改要求,細讀修改習作。

(小黑板出示)

(1)初讀習作,看看文中有沒有錯字、病句和標點使用不當的地方。

(2)細讀習作,依據習作要求邊讀、邊思、邊改。看習作在描寫景物時有沒有進行細緻描寫,能否表達真情實感。

(3)一定要尊重作者原文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要擅作竄改,如果想大幅度修改要向當事人諮詢。

4、彙報結果,互動反饋評價

先來説説文中有沒有明顯的錯字、病句和標點使用不當的地方。

關於能否抓住景物特點,是否進行形象,細緻地描寫這個問題,是我們這次要修改的主要內容。老師想聽聽你們的修改意見。

5、歸納修改方法:(1)看有無錯字,病句,標點是否準確。(2)看是否抓住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3)有無展開細緻、形象、深入描寫。可藉助各種修辭手法將對景物的喜愛之情滲透到字裏行間。

四、自行修改,展示修改成果。

既然已經學會了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接下來我們就要給自己的習作找毛病了,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能給自己的作文找出不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請同學開始修改。

1、學生動手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2、請例文修改的作者讀改後文章。

3、還有哪些同學願意讀一讀你修改後的文章?

五、總結提升,交流修改感受。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實踐,老師相信大家肯定有些許感受,誰願意跟全班同學分享一下你的感受、體會或是收穫?

板書設計

抓住特點

按照順序

寫一處喜愛的景物 展開想象(比喻、擬人)

表達情感

(附學生習作)

美麗的興凱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的東南部。那裏景色幽美,使我流連忘返。

早晨,在藍天、白雲、綠草的襯托下,興凱湖就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綠寶石,平靜地躺在那裏,幽美極了!

中午,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滾燙着。湖水不再是像鏡子一樣平靜了。而是呼嘯着,怒吼着,像一隻發怒的獅子,朝岸邊撲來。

黃昏時,太陽照在湖面上,湖水變成了橘紅色,這時候的興凱湖就像一個成熟了的大橘子,十分透人。

夜晚來臨了,湖水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像小姑娘在睡覺一樣。周圍都靜悄悄地,還有些恐怖。

就要登出回家了,我捨不得地回頭望着興凱湖,湖水像頑皮的孩子,跳躍不定,那“嘩啦”“嘩啦”的響聲,分明是在跟我説着:“再見!再見!”

設計作文 篇7

通過學習,理解了國中幾何要學習的內容,國中幾何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就是加強幾何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發展學生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但在教學中,很多地方沒有注意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形成,延伸的過程,採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但在學習《“空間與圖形”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過後,認識到上新課,應多方面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新舊知識的聯繫,新知識的特點。重新學習了教學的五個流程,仔細研究了教學的五個流程,在這五個流程中,重視學生的參與,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學習了《“空間與圖形”課堂教學設計的注意問題》過後,我覺得在上課的時候應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重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意知識的適當延伸。

設計作文 篇8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閲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節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敍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閲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於閲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而設計的教學環節,屬於閲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係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表現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裏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麼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係?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係?有可能。誰能説説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麼關係?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係。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麼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着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要想——美麗的影子;“盪漾”是什麼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盪漾”過嗎?如果你盪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盪漾過?不妨説説。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

四、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後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着我,我仰頭看着你,説着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説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着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裏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説一説,就像孩子在媽媽温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歎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麼?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麼?使勁喊,行麼?不行。怎麼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麼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麼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麼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徵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麼了?“揉碎”了,“沉澱”了,就是説,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盪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麼?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裏,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裏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裏,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並從此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説:“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所以,在別人眼裏的清泉,在詩人眼裏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麼?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麼是長篙麼?噢,在《社戲》裏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麼?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着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麼?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裏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裏可以説達到了高潮。聯繫上一節,我們可以説,這裏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盪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麼,這一小節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裏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麼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麼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裏,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瞭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麼,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怎麼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着無限的留戀。

九、最後,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説,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後,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裏有着甜蜜的憂愁。”寫的多好啊!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揮想象,以感受充溢於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繫,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閲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節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為敍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的“金柳”,“金柳”怎麼會是“新娘”呢?為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係?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盪漾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裏的“豔影”組合成一幅怎麼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作者為何説“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裏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麼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着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於是在那裏放歌。多麼自由自在啊!多麼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為什麼?詩人寫了什麼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麼?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為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為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為何在開頭和結尾採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迴環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範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Tags:八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