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税務

税務管理論文15篇

欄目: 税務 / 發佈於: / 人氣:1.3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税務管理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税務管理論文15篇

税務管理論文1

一、新形勢下G高校營改增税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

新形勢下G高校相關對策分析

(1)認真做好由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變更為增值税一般納税人的相關認定工作。在新形勢下,學校由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變更為增值税一般納税人是國家營改增改革新形勢下對高校税務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學校應端正態度,按國家的有關政策進行改革與落實。其次,對全校教師員工做好政策解釋工作。尤其對應税業務收入較多的老師做好政策解釋工作,保證學校橫向科研收入不受影響,對於橫向科研收入較多的學院或個人,學校可出台相應的政策進行合理的補償,確保師生員工的大力支持。最後是按相關的`政策做好增值税小規模過渡到增值税一般納税人的過渡期工作,從而保證順利過渡。

(2)結合《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按要求設置相關的會計科目。《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學校應設置應繳税費科目來反映高等學校多繳納的税費金額,此外應當按照應繳納的税費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屬於增值税一般納税人的高等學校,其應繳增值税明細賬中應設置進項税額、已交税金、銷項税額、進項税額轉出等明細科目。

(3)做好進項税額抵扣工作。以G高校為例,因增值税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銷售額6%,當期進項税額=當期購買額扣除率(扣除率按購買服務的對象分別可能為17%,11%,13%,6%和3%)。為了切實降低學校税負,假設當期G高校應納税額為0,即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0,假設G高校當期取得的進行税額全部是可按17%進行抵扣,即當期銷售額6%當期購買額17%=0,可以計算出當期銷售額:當期購買額=2.831,即是學校每收入2.83元應購入1元的貨物,這樣可使當期應納税額即可為0,能大幅降低學校税負。因此,學校應根據自身科研收入與設備購買等情況,合理規劃當期的進項税額抵扣,合理降低學校税負。

二、新形勢下高校應對營改增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1.按規定做好增值税納税資格變更工作營改增後,不少高校已認定為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而隨着政策的變更,橫向科研量大的高校(連續12個月銷售額達到或超過500萬)按規定須變更為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變更工作按規定須在銷售額達標的次月完成。時間緊、任務重,有關高校應儘早做好增值税認定變更工作,即辦妥由小規模納税人變更為一般納税人的變更手續,具體步驟可參照當地國税有關政策文件。

2.設置增值税有關明細會計科目《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高校應繳税費通過應繳税費進行核算。首先,學校應下設應繳税費-應繳增值税二級科目,在二級科目下還應分設進項税額、已交税金、銷項税額、進項税額轉出留抵税額等三級明細科目。對於進行税額較多,涉及不同進項抵扣税率的高校,還應設置四級明細科目,如進行税額17%、進行税額13%進行税額11%進行税額6%等四級明細科目核算。

3.利用營改增中有關税務減免有關規定,進一步降低高校税負財税[20xx]106繼續執行了財税[20xx]111號文中有關營業税改徵增值税試點過渡政策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免徵增值税。換言之,即使高校由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變更為增值税一般納税人,其獲得審批的相關技術轉讓、諮詢等合同還可以享受增值税減免規定,高校應認真做好這項工作,進一步降低其自身税務,保障學校橫向科研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營改增改革工作在全國各地的進一步開展,高校面臨着納税人資格認定的變更與增值税一般納税人會計核算的重大變更,對高校税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如何切實降低高校實際税負是目前高校面對的實際問題。我們相信,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進一步深入研究與學習國家、各省、市有關營改增相關政策,就能更好地做好高校税務管理工作,為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税務保障。

税務管理論文2

通常來説,高校的經營收入主要來源於兩個部分,一是高校依託自身學術資源與教育資源為社會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二是高校開展科研活動後的科研成果並轉化為社會財富而獲得的收入,比如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成果轉讓等。在20xx年國家實行新的財政税收政策之後,“營改增”政策為高校的税務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要求高校必須做出改變和處理才能適應税收政策發生的變化。

1“營改增”政策影響下的高校税務管理問題

1.1高校納税人資格認定

在營業税改增值税政策頒佈並實施之後,高校的特色性質使得其在納税人資格認定上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從高校的性質來看,高校即非經濟性質的企業,也非國家事業單位,並且其有一典型特徵,即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在對高校納税人資格認定時,應本着從簡會計核算、減輕税負的視角,選擇認定為小規模納税人。20xx年《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税改徵增值税試點的通知》明確了小規模納税人的資格認證條件,即年累計應税服務額超過500萬元且經常發生應税服務的,應被認定為一般納税人資格。但實際上,高校應作為公益二級事業單位,其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模式,使其被認定為一般納税人存在不利影響,加大了高校税負,不利於高校發揮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1.2高校財務成本核算難點

一般而言,高校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規模性的經營成本與分散性的經營成本,規模性的包括高校建設、薪酬、水電等,而分散性的成本主要包括為順利開展學校教學與科研活動而進行的分散式的採購,尤其是科研、課題等活動的採購,多以課題組自行採購為主,採購金額不一,採購方式零散,正常情況很難取得增值税專用發票,這就意味着高校難以對該部分增值税進項税額進行抵扣。不易取得增值税專用發票以對非免税項目進行進項税抵扣,那麼就難以達到營改增為產業鏈完整抵扣的目的。此外,水電費在教學、科研中的分攤也必須考慮到非免税項目與免税項目的區別,如此精細的會計核算對高校財務會計而言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1.3高校收入性質對應票據問題

一般而言,高校的日常收入來源主要包括不徵税收入、非税收入和應税收入三個方面。營改增之後,高校的税收範圍不包括科研經費,因此用於縱向科研的經費比不開具誰無票據。高校的各項收入中既有非税收項目,亦有税收項目,這給高校税務管理帶來的困難。此外,在高校的`税收項目範圍,不同的收入來源、性質等對應的票據不同,這也加大了高校財務核算的難度。比如高校的橫向科研需開具增值税發票;高校房屋租賃需開具地税通用發票,包括5%的營業税附加及12%的房產税;國家強制意外的培訓費使用營業税發票;而高校學報、期刊雜誌等版面費的收入則使用增值税發票。

2高校應對“營改增”改革的税務管理對策與建議

2.1採取合理措施應對增值納税人資格的變化

由於高校的特殊性質,以及“營改增”政策的開放性,高校在進行納税人資格認定時具備一定的靈活度。因此正確選擇合適的納税資格認定,儘量以降低高校税負為目的來確定納税資格。目前我國高校一般被認定為一般納税人或小規模納税人兩種資格,但兩種資格卻存在較大的差別。對於一般納税人資格而言,其開具增值税發票的資質能夠實現部分科研經費抵扣,合理的税務核算方法能夠使高校税負更低,有利於高校的科研進行,但同時一般納税人資格認定後,對應的税務管理、財務管理的工作變得更為複雜、繁瑣。對於小規模納税人而言,最大的優勢是相關税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工作變化不大,並且高校的税負也低。但同時對於部分科研收入而言,學校開具的普通發票不能抵扣,不利於學校橫向科研的擴大,不利於高校的發展。

2.2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小規模納税人或一般納税人資格的認定

經過前面分析可知,無論是一般納税人還是小規模納税人,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這使得高校在進行納税人資格認定時必須結合自身情況,以效益最大化為基本出發點,努力做好一般納税人或小規模納税人的資格認定工作。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高校一但認定了一般納税人資格,就不能在變更為小規模納税人。因此在納税人資格認定之前,高校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縱向科研項目的規模、税務管理工作、會計管理工作等要素合理確定納税人資格。

2.3充分利用“營改增”中有關税務減免規定降低高校税負

國家“營改增”的相關政策明確提出:“試點納税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免徵增值税”,並且國家相關政策也明確了高校在此之列。由此可知,有關高校具備一些“營改增”之後的税收優惠制度,這就需要高校税務工作人員與財務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營改增”中有關税務減免規定來降低税負,給高校順利發展提供工作支持。

税務管理論文3

摘要:近年來,“營改增”所涉及的範圍也是越來越廣泛,逐漸的擴展到了各個行業中,其主要的目的是實現對行業發展的促進。在建築企業的發展中,由於其行業的特殊性,“營改增”對其發展帶來了到來了諸多的問題,這也造成了建築企業税負沒有降低反而增加的情況,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也造成了很大影響,下面,本文就針對“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處理對策,希望為建築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營改增”;建築企業;税務管理;財務影響;處理對策

“營改增”在對建築企業實施後,對建築企業的税務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不僅對建築企業的税負產生了影響,同時對企業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也導致了企業的管理模式以及報價體系等發生變化,這都對建築企業的穩定發展造成了衝擊。建築企業想要實現良好的發展效果,就需要全面掌握“營改增”對其税務管理的影響,進而採取有效的對策進行處理。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主要是指將營業税的項目改為增值税進行繳納,增值税針對的是產品或服務的增值部分進行納税,避免重複納税,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對財税體制的加快改革,減輕企業的税負,從而促進企業能夠更加高效的發展。我國從20xx開始“營改增”,在20xx實現全面地落實,通過對税制的統一和規範,實現對增值税的引入,從而促進行業的上下游間具有良好的鏈條關係,提高行業税負的均衡性,達到完善流轉税制目的,在增值税的實施後,由於其只對產業鏈中增值的部分採取收税,來降低税負,這種税務徵收的特點對第三產業的發展比較有利,有效地提高了國民經濟內第三產業的比重,對產業的分級也實現了深化,但對建築企業來説,對其產生的.影響卻並不樂觀。

二、“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建築企業税負的影響

在建築企業的管理中,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建築工程的拆除、擴建、新建以及改建等,因此其供應鏈是十分複雜的,在實施“營改增”之後,企業税率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於税率的提高導致建築企業需要找尋税負的新的平衡狀態,另外,在實施“營改增”之後,建築企業使用的材料費用也對其税負造成一定的影響,建築材料的種類不同對税負產生的影響也不同。

(二)對建築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在實施“營改增”後,建築產業造價的結構是需要發生變化的,將之前的價內税變成了價外税,因此,建築工程招標的標書內容也就更加複雜,這對工程造價體系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建築行業投標書中具有的增值税就可以通過增值税的方式進行合法的抵扣,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促進之前的轉包和分包行為得到合法實踐和實施,直接承包者可以通過相應的進項税款的增值發票進行税務的抵扣,而對於那些不合法分包行為,則不能通過進項來進行抵扣。

(三)對建築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對於企業的實際資產來説,在計算的過程中需要在原價的基礎上進行增值税的扣除,這樣就造成了實際的企業資產是低於企業的之前營業税的金額的,而在建築企業的管理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材料採購困境,建築企業在建築材料的採購中,一些供應商並不能提供有效的增值税的專用發票,這也導致了建築企業對這些材料費用不能實施税率的抵扣,進而導致建築企業財務總額的不斷增加,這也一定程度的影響到了建築企業的淨利潤。在“營改增”實施後,不僅對建築企業財務造成了影響,同時對企業會計工作也造成了影響,其核算的項目增加,導致記賬的難度增加。

三、建築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的內控制度

在國家實施“營改增”後,為了適應新的税收政策,需要建築企業對現有的企業制度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來避免制度漏洞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建築企業需要全面的掌握其承攬、採購、合同、分包以及績效考核等相關制度的情況,進而對其進行修改,只要涉及“營改增”內容的制度都要針對性改動,另外,企業在內容制度的編制中,還需要了解和掌握市場上“營改增”的新變化,進而結合其自身的實際情況,並以準確有效的數據來作為編制規範制度的基礎,保證制度的科學合理性[3]。

(二)加強税收項目的獨立核算

在實施“營改增”後,建築企業所涉及的税收項目也就具有了獨立性,因此,對其成本和收益項目需要獨立進行核算,為了保證核算具有良好的獨立性,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要對項目規模、範圍以及項目的進程等進行重點的關注,同時還要明確項目相關負責人和核算人具有的責任,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來讓他們對專業税務和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和管控,並且還要對企業資金的流動進行跟進監督,保證企業財務的準確性。

(三)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能力

在建築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是進行財務管理和計算的直接實施者,他們的綜合能力直接就影響到了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由於實施“營改增”後,對建築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就需要建築企業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來保證財務管理的質量。建築企業可以採取定期培訓的方法,來將一些“營改增”後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傳授,還可以採取實踐操作的方式來規範他們的財務工作流程和管理內容,促進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對建築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了促進企業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建築企業正視“營改增”影響的現狀,進而採取有效的對策進行解決,這是建築企業良好發展的必要認識。

參考文獻

[1]季金錄.“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xx(19).

[2]陽芳.“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管窺[J].中國化工貿易,20xx(6).

[3]楊芳俊,任毅.“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税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xx(6).

税務管理論文4

摘要:税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手段。文章從税務管理的意義入手,闡述了税務管理的內容及方法,通過加強企業税務管理,來達到規避企業税務風險,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強化税務管理;提升企業價值在我國,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科學先進的管理尤為重要,税務管理作為管理活動之一,更顯現出其重要意義。

企業税務管理包括企業對涉税業務流程規範設計,對管理組織科學搭建,對相關財税政策、法律法規的運用研究,對經濟事項的提前計劃和籌劃,對涉税事項組織實施過程中的監控,對涉税事宜的溝通、協調、處理,對涉税事項的分析及後評價,税務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重要作用,對提升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目標意義重大。

一、加強税務管理的意義

(一)有助於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税法觀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監管機關依法治税,納税人誠信納税的宏觀市場環境在形成和完善,納税人更應強化自身的自律管理。隨着税法的不斷完善和徵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的納税意識逐步提高,更加重視通過税務管理,來達到減輕税收負擔,降低涉税風險的目的,要進行納税籌劃,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熟知各項税收法規,還要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在明確了企業相關業務流程、經濟業務實質以及財務政策的基礎上,規範、完整地做好會計核算,從而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有助於降低税收成本。

企業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依法應繳納的各項税費及違反税收法規繳納的滯納金、罰款支出。通過加強税務管理,合理進行税收籌劃,正確運用税收優惠政策,可以降低或節約企業的税收成本,依法納税,誠信納税,可避免税收處罰,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税後利潤。

(三)有助於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合理配置。

通過加強企業税務管理,可以根據國家的各項税收優惠、鼓勵政策和各項税種的税率差異,進行合理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如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税率徵收企業所得税;出口貨物退(免)增值税;納税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税等等,企業在投資和技術改造上應最大程度享受税收優惠,實現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業競爭力。

(四)有助於規避企業的涉税風險,提升企業形象。

良好的公司形象,將會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更好的外部環境,對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來説,將更大程度的面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監管機構的監督,公司形象尤為重要,涉税處罰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更加有損企業聲譽,通過科學的税務管理可避免企業的涉税風險,有效的提升企業形象。

(五)有助於企業實現目標。

在與同行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成本領先是勝出的法寶之一,努力降低企業成本,才能提高盈利目標,特別是在複雜的交易過程中,合理的運用税收政策,精心的規劃交易結構,可避免企業因交易結構設計不合理而多繳税,控制好了税收成本,也就是增加了企業的淨收益,與企業其他內部、外部成本的降低對企業盈餘的影響有着同樣的作用,而企業的目標正是經濟增加值最大化,長期持續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增長,所以,通過税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價值實現目標。

二、企業税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税務管理包括對税務信息的管理,涉税業務的税務管理和納税實務的管理等等,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税務管理活動大致如下:

(一)税務信息管理。

税務信息管理就是企業從外部和內部收集到的税務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傳遞和保管,教育和培訓等。外部信息包括政府的税收政策文件、法律法規等,收集和研究好外部信息對企業科學納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對企業內部信息包括税務證照、各期納税申報資料、各項税款計算台賬、定期税收自查報告、税務工作總結等税務資料的歸集、分析與保管也同樣重要,税務信息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需要企業各業務部門的支持配合和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

(二)涉税業務的税務管理。

企業的生產活動幾乎都與“税”有關。所以,對涉税業務進行税務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要到納税過程中去消除涉税活動中形成的税務隱患或税務風險,幾乎是不可能或相當困難的。所以,強化對涉税業務的税務管理是控制税負成本和降低涉税風險的最好的管理措施之一。

就企業生產經營的一般情況而言,涉税業務的管理大致包括,企業經營決策的税務管理、投資融資決策的税務管理、產品研發技術開發的税務管理、營銷和商業合同的税務管理以及薪酬福利的税務管理等。涉税業務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因此,税務管理強調對涉税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和全面監控。

(三)納税實務管理。

企業納税實務包括税務登記辦理,發票的請購、使用及繳銷,納税申報、延期納税申報,税款繳納,税收減免申請及申報,出口税收抵免退税,非常損失報告及備案,税務檢查應對等等。各項業務都有嚴格的流程和要求,企業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經辦及管理人員更應該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積極與税務管理部門溝通,加強税企聯繫,做好日常税務實務管理工作,避免企業蒙受損失或違規受罰。

總之,企業税務管理不僅內容龐雜,且專業性、技術性也很強,企業如果沒有專門的部門和高素質的人才是難以奏效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企業税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該子系統的.健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税務管理的方法

(一)設置税務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税務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業內部應設置專門税務管理機構,並配備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高的管理人員,樹立專業管理人員“依法納税、誠信納税”的觀念,嚴格按税法規定辦事,自覺維護税法的嚴肅性,努力研究國家的各項税收法規,合理運用税收優惠政策,有效進行税收籌劃,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建立完善相關税務管理制度和税務管理流程,合理控制税務風險,防範税務違法行為的發生,依法履行納税義務,避免因沒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害。

(二)税務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税務管理應遵循合法性原則,即公司的税務管理應符合税法、税收管理條例用其細則以及税收相關法規的規定。系統化原則,即税收風險管理應有全局觀,應從全局把握,力求公司利益和最大化以及税務風險最小化。制度化原則,即公司建立税收風險管控機制,應有暢通的溝通渠道,做到上情下傳、下情上達。

(三)日常業務的税務風險及審核要點,發票管理、收款、付款、費用報銷、工資支付環節的税務管理。

1、發票管理中的税務審核應關注各公司的税務專員按月檢查發票的使用情況是否遵照公司《發票管理辦法》,重點檢查發票的開具是否符合税法(開具的票種、發票要素的填寫等)的規定,對於公司開具的不符合税法規定的發票及產生税收隱患的發票),應及時要求開票人員對所開發票做作廢處理,並重新開具發票。税務專員應按月檢查發票使用簿,對發票的購、用、存情況進行檢查。

2、收與經營無關的關聯公司款項或其他款項時,收款人員應當及時通知税務主管,税務主管應當對此事項的税務影響提出建議;所收款項業務不明的或涉及敏感税務問題的,收款人員在開具發票前應與税務專員進行溝通,税務專員無法解決的,應向上級領導彙報,得開明確批示後方能一開具發票,以避免公司因開票不當產生不必要的税務風險。

3、付款及報銷環節應審核對方的票據是否符合税法的規定,發票的種類及開具的內容是否與經濟業務及相關合同一致,成本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税前扣除。

4、工資支付環節應審核公司員工的個人所得税由人力資源部按照個人所得税法的規定計算並進行相關審核,由財務部按審核結果代扣代繳員工的個人所得税。

(四)税務籌劃。

税務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籌劃,税收籌劃的意義在於不是因為籌劃而少繳税,而是因為沒有籌劃而多繳税。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税收法規日益健全和完善,企業在鑽政策法規的空子上是佔不到便宜的,搞不好還會冒偷税漏税的風險,有的企業在經濟業務實際發生完結時,發現税賦很高,開始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合理避税”,這些方法大多與國家財税政策法規背離,從長遠看不僅沒有為企業合理避税,還為企業蒙受的損失雪上加霜。科學有效的税收籌劃必須開展於納税業務發生之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在遵守國家税法、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籌劃經濟事項的交易結構和模式,實現税負最低。

例如,在一項投資交易中,甲公司資金充裕,技術力量雄厚,準備儲備一塊土地進行房地產項目開發,乙公司作為A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名下資產中有一塊符合甲公司要求的土地,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後,準備按轉讓資產的模式進行交易,如此甲公司獲得土地將繳納契税,乙公司將涉及轉讓資產應交營業税及相關附加,轉讓土地使用權應交土地增值税,根據土地增值税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在計算土地增值税時,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税人可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之和,加計20%的扣除,而對乙公司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不得加計扣除。有的省份,為了抑制和打壓倒買倒賣土地的投機炒作行為,還出台了空地不允許轉讓,開發程度達到25%的土地才可以轉讓等地方性政策來調控市場。如果我們改變一下交易模式,由A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乙公司股權轉讓給甲公司,甲公司控制了乙公司的同時獲得了土地,因該土地權屬沒有發生轉移和變化,雖為甲公司擁有但仍在乙公司名下,甲公司不交納契税,乙公司也不交納土地增值税,乙公司作為標的完成的是股權交易而不是資產交易,因此也不交納營業税及相關附加。可見,籌劃對税賦的影響非同一般。

在籌資決策中,是選擇負債資金還是權益資金,或是二者的組合,這不僅要結合企業不同生命時期的實際情況,還要考慮資金成本費效比及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利用好負債資金這把財務槓桿,可達到抵税作用,降低資金成本。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壞賬如何計提,費用如何分攤,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對企業所得税都會產生影響,對遞延所得税的合理運用,把實際繳税義務規劃在不同的納税年度裏,可達到延緩納税目的,從而提高資金使效率。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產品,税收負擔都存在差異,税收優惠政策及程度也不盡相同,在投資決策中,充分掌握各項税收政策並加以合理利用,可使企業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健康長足發展。

(五)税務審計機制。

建立税務審計制度,結合公司內部審計或聘請税務中介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税務審計工作,目前,如財税諮詢公司、税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日趨成熟,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機構的專業服務,提高税務管理業務水平。定期審計應於每年企業所得税彙算清繳報出前審計結果,不定期應於集團税務管理部根據管理需求或者結合內部審、聘請中介機構等不定期進行税務審計。税務審計人員(含税務中介機構)在完成定期或不定期税務審計後,出具書面税務審計報告及管理建議書。

(六)税務資料檔案管理。

税務資料包括:税務登記證、納税申報表、税務管理台賬、票據存根聯、發票台賬、完税憑證、內部税務報告及報表、涉税審計報告、税務檢查結論書、税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税務文書、税務通知文件、税務優惠文件及其他涉税資料等。檔案的保存期限同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一致,達到保存年限後的税務資料,經申請審批後可銷燬,銷燬的相關規定同會計檔案。(作者單位: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家貴編著,《企業税務管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2]高金平編著,《税收籌劃操作實務》,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3]林秀香編著,《中國企業納税行為研究》,中國税務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税務管理論文5

一、房地產企業的税務風險分析

現代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理論認為,任何企業都存在管理上的風險,企業經營的風險苗頭和最終成果都會通過財務和資金形態體現出來。所以,財務管理自始至終都是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晴雨表。而税務風險又是財務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房地產企業的税務專員重視税務風險的管理和防範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認為,税務風險體現在税務會計對《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規的收集、研究、學習和理解不透,在税種上會因為應納税而未納、在税款上會因為沒有足額繳納而被税務稽查發現後給予處罰。另一方面是因為對税收優惠扶持政策不瞭解,致使能享受的優惠政策卻沒有申請享受,增加了税收負擔。因為沒享受優惠政策、補繳税款、加罰滯納金,不僅會造成企業的財務損失還會造成企業聲譽受損。另外就是存在認識誤區:例如把建安合同壓低使建安税款少交,但是建安合同低,土地增值税會相應提高,得不償失。再如隱瞞銷售收入開具發票會相應減少税收,購房人也許現在無所謂,但在二次交易需要發票抵扣時問題就會暴露無遺,從而形成了税務風險。税務風險究其原因一是税務會計的人員素質、風險管理意識和納税觀念不高;二是重要業務流程環節的涉税控制、税務內控監督不嚴等等。

二、企業税務風險的防範

1.提高決策管理人員税務風險意識。充分認識税務風險的後果,端正誠信納税、合法納税的觀念,絕對不能抱有僥倖心理,投機取巧、偷逃税款。

2.從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税務風險內控體系。通過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設置涉税風險控制點,將税務風險管理貫穿項目開發銷售的全過程,實現對企業税務風險的事前、事中自我防控。

3.注重對税務會計人員素質的培養。加強税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學習。認真學習税務會計的職能、分類、核算方法。

4.負責税務的會計人員要密切關注税收政策的變動,及時注意信息的收集和比對,建立健全相關信息交流傳遞制度,對有關政策進行深入研究,正確理解。結合企業實際,正確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納税成本。

三、設立税務會計,建立税務核算體系

針對税收管理的越發嚴格和越發精細化,要求企業的税務會計必須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企業專門從事税務籌劃、税金核算和納税申報的一個會計系統。

1.建立税務會計的獨立核算。在税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前提下,企業應設置相對獨立的税務會計部門或機構。例如可在財務部下設税費管理科,明確對企業中所有涉税事項、税金計算、税款申報與繳納等全面負責的崗位職責和權限,在人力物力上保證税款計繳的及時性。該部門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每一筆經濟活動,要以會計準則和國家税收法令為依據,獨立地進行税務會計核算,計算各項應税收入及相關税金,從而保證企業各項税金計算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2.税務會計的納税籌劃。税收籌劃是通過在經濟活動中的事先安排和策劃,尋找税收法律中的税負下限,以使企業的税收負擔最小化,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納税籌劃既不是偷税也不完全等同於避税。通過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進行的納税籌劃是會計方法適當的選擇。比如,在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採用後進先出法可以加大當期的成本費用,成本影響利潤,進而影響所得税的大小。

四、建立納税自查制度,規範納税業務

企業應當建立納税自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自查税額計算中有無漏洞和問題,不僅可以保證財會資料及涉税數據準確完整,也可作為接受税務稽查的前期準備。

1.日常定期自查,結合財務核算過程的實際情況,對照現行税收法律法規,檢查有無漏報應税收入、多列支出、虛增抵扣税額、漏、錯報代扣(收)税項目、錯用税率或計算錯誤等情況。發現錯誤及時自行糾正。

2.對於税務機關組織的各類專項納税檢查,按照通知的時間、要求和檢查重點,提前組織力量展開自查。對於在自查中發現的納税錯誤,主動改正,及時補繳税款、滯納金,避免不必要的罰款。把專項檢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自查階段。

3.由於企業習慣按照舊有模式處理涉税問題,依靠自身力量很難發現問題,此時不排除聘請專業的税務師事務所給予協助,花小錢、省大錢,還可在他們的幫助下進一步規範納税業務。

五、構建和諧税企關係

企業要與税務機關建立順暢的溝通互動機制。除了聘請税務徵管人員對企業提供日常的涉税諮詢和幫助外,還應定期舉辦税收政策輔導班,由税務專家重點講解房地產業收入的認定、税前扣除項目及扣除標準、會計制度與税收政策差異及處理辦法、預售收入預徵所得税的有關規定等,以全面提高涉税人員的工作能力。企業主管領導和税務會計也要經常到税務機關登門求教,熟悉和了解徵收管理環節的具體辦税工作流程、徵管特點;經常與税務機關保持友好聯繫,定期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換,實現信息溝通的快速、高效,構建和諧的税企關係。

税務管理論文6

1、企業税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功能

1.1防範企業税務方面風險

從企業税務管理的實際工作上看,企業税務管理具有税務風險的防範功能,有了企業税務管理作為基礎企業可以立足於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對企業税務風險的識別,以各環節、各部門的高效率溝通明晰企業税務風險的來源,實現對企業税務風險的核算,做到對企業經營、交易、服務方面風險的規避,在有利於內部控制體系完善的同時,做到對企業税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

1.2提高企業經營安全性

企業税務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例如:税務風險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面臨風險的重要種類,建立企業税務管理機制有助於完善企業財税工作體系,避免因對税法不理解而產生的税收方面的風險,進而構建出符合市場經濟和財税政策的會計工作體系,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降低企業經營盲目性,提高企業經營合法性的同時,有效確保企業經營的安全性。

1.3提升企業經營的經濟性

企業税務管理可以實現企業税務籌劃,這對於提高企業經營能力,確保資金穩定有着中要的意義,客觀上增加了企業經濟上的收入和控制不必要的支出,這對於企業經營來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税務管理還可以推進構建適於市場經濟企業經營體系的進程,使管理、經營工作的基礎更加穩固,有助於實現企業經營效益和質量的提升。

2、企業實現税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1完善企業税務籌劃

企業税務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市場經濟税收法律與政策的學習,關注税務法規的動態,及時及時掌握有關税務管理的最新動態,探尋政策法規與企業税務管理的新關係,形成對企業税務籌劃的完善和提升。此外企業税務管理人員應該與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其他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有效交流和全面溝通,學習企業税務籌劃的新舉措,提高企業税務籌劃的能力。最後,企業税務管理人員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內控工作體系,樹立企業税務籌劃意識,建立企業税務籌劃的體系,為企業合理進行税務管理,提升税務籌劃能力,抵抗税務風險提供基礎與平台。

2.2建立企業税務風險的防範機制

防範是化解風險的重要舉措,在企業税務管理工作中對税務風險的防範效果遠遠高於出現風險後的補救。應該以企業內控工作體系為平台,建立起企業税務管理的工作基礎,進而創建防範企業税務管風險的機制。應該在遵循重要性原則的基礎上,對企業各項納税事宜進行重點了解,並對風險進行評價;對企業自身的涉税業務進行重點的關注,並進行認真的調查和研究,及時發現企業税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對出現的管理錯誤進行及時的偏差糾正和調整,有效規避存在的風險,進而保障企業內部税務管理能切實實行,最終有利於企業的穩定發展與持久性的經營。

2.3加快企業會計內控信息交流

企業税務管理的基礎是會計內控工作的高效率開展,而內控工作需要信息化作為支撐,因此,在企業税務管理工作中要建立信息交流和數據交換的平台,構建起適於企業税務管理工作,有利於企業會計內控開展的載體和形式,做到對企業税務管理質量的保證。由於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一項非常複雜、繁瑣的工程,而企業的税務管理也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在企業的税務管理活動中沒有做好信息的交流與傳遞工作,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非常大的損失。因此,要完善企業信息的交流和信息傳遞機制,對企業生產各環節的税務信息進行及時的核對、整理、反饋,及時發現税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有效防範税務風險的出現。

2.4完善企業税務管理崗位設置

企業税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應該立足於企業組織體系,要結合企業管理體系和組織結構建立起規範性和有效性的企業税務管理崗位,通過科學設置來優化企業税務管理各項工作的關係,協調企業税務管理崗位的職能與要點,建立企業税務管理的新組織體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企業的税務管理應該要結合內部控制以及業務的特點,明確職位的權限,將管理的職責和權限落實到每一個負責的單位。因此,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的制度時,要設置專門的崗位,並配備專門的税務管理的人員,明確每一個專職崗位的責任權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税收籌劃和税收管理的方案,以優化税務管理的內部環境。

3結語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應該圍繞税務、財務、會計等各項職能和環節展開,作為內控機制中重要的內容——税務管理是當前企業經營水平和發展潛力保障的基本工作。當前企業內外空間、經濟條件、法律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防範企業税收風險,提升企業税務管理水平成為內控工作和會計工作的焦點。應該立足於企業税務管理的實際,做好具體的企業税務工作,提升企業合法經營和税務籌劃能力,在建立企業內控機制和税務管理體系的前提下,促進企業管理、財務、會計工作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税務管理論文7

摘要: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税收政策不斷得到改善,企業逐漸認識到税務風險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税務風險成了每家企業業務管理的重點。本文通過介紹税務風險指標配比分析,提醒企業進行自查,並針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税務風險提出一些規避措施。

關鍵詞:税務風險;指標配比分析;措施

税務風險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還會影響企業的納税等級。納税等級低的企業會收到税務局的重視,不定時地接到税務局檢查的通知,這就會打亂企業的經營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給企業造成損失,由此可見税務風險的重要性。因此,降低税務風險,能給企業帶來利益,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其必然成為財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税務風險的含義

税收風險是指在徵税過程中,由於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誤,以及種種不可預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税源狀況惡化、税收調節功能減弱、税收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税收收入不能滿足政府實現職能需要的一種可能性。企業的税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納税行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納税而未納税、少納税,從而面臨補税、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另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税法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優惠政策,多繳納了税款,承擔了不必要税收負擔。

二、税務風險指標配比分析

税務風險檢測時,需要用到很多指標進行分析,這些指標可以分為通用指標和特殊指標。通用指標是指各個税種都可以用的指標,利用通用指標進行配比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能直接反映問題的'方法;特殊指標是指在特定税種或規定行業裏才會用到的指標。這裏主要介紹指標配比分析法。

1.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配比分析。一般情況下,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同步增減,兩者比值為1。如果兩者之間的比值小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小於零,則該企業可能會有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如果該比值大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大於零,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若比值小於0且差異較大,而前者大於0且後者小於0,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

2.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配比分析。一般情況下,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同步增減,兩者比值接近於1。如果兩者之間的比值小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小於零,則該企業可能會有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如果該比值大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大於零,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若比值小於0且差異較大,而前者大於0且後者小於0,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出現上述情況時,就需要特別關注營業收入和負債裏的貨幣情況。

3.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費用變動率配比分析。一般情況下,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與主營業務費用變動率同步增減,兩者比值為1。如果兩者之間的比值小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小於零,則該企業可能會有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如果該比值大於1且差異較大且均大於零,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若比值小於0且差異較大,而前者大於0且後者小於0,則該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

4.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配比分析。一般情況下,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與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變化一致,如果兩者比值大於1且都為正,則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情況;如果前者大於0而後者小於0,則企業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擴大税前扣除的情況。

5.資產利潤率、總資產週轉率、銷售利潤率配比分析。若資產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當期數額小於上一期,而總資產週轉率的當期數額大於上一期,則説明該企業資產使用效率高,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多列成本費用的情況;若資產利潤率和總資產週轉率當期數額小於上一期,而銷售利潤率的當期數額大於上一期,則説明企業資產的使用率低,導致資產利潤率降低,並且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的情況。根據上述各指標的配比分析,企業可以在納税申報前進行自查,以降低税務風險。

三、企業管理中的税務風險

1.財務人員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不高。税務在企業中一直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作,由於税法和會計的處理方式不一致,導致財務人員在申報納税時工作量很大,因此,如果財務人員的知識水平不高、知識結構不完善,在税務處理中就會出現差錯,使企業遭受税務上的損失。

2.企業對税務風險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會制定税務風險控制體制,但有時不能與時俱進地完善控制體系,造成在納税方面出現失誤,給企業造成金錢和名譽上的較大損失,由此可見,企業對税務風險控制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狀態。

3.內部管理體系不健全。規則能夠幫助人們檢驗行為是否合理,一家優秀的企業必然擁有健全的制度。假設一家企業連自己內部工作都管理不好,員工只顧忌自己的利益,那這家企業肯定會出現許多財務問題,税務風險也必然存在。税務風險是財務管理中的一部分,如果連基礎都不堅固,那各個部分也肯定會出現問題。所以,內部管理體系一定要完善。

4.政策信息不能及時更新。近年來,税法一直在推行立法制度,税收相關政策頻繁變動,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更新這些政策信息,那在納税時就會出現紕漏,導致多繳或少繳税款,影響企業的效益。還有一些税收優惠政策,利用税收優惠政策能夠降低企業的納税成本,若財務人員不瞭解與該企業相關的税收優惠政策,則企業會遭受較大損失。

四、降低税務風險的措施

1.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會計和税法都是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改變的,尤其是近年來税法變動頻繁,因此為了企業的利益,定期進行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培訓要求財務人員熟練掌握當前最新政策和税收優惠政策,對申報程序和會計制度要熟記於心,減少程序失誤和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

2.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職工不僅要對業務熟練掌握,還要有道德素養,不能做損害公司利益的事;企業依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務,財務人員之間互相監督,定期輪換工作;企業內部機構互相監督,形成權利制約,定期或不定期核查賬務,加強企業對於發票、賬簿等資料的審核與管理。

3.提高管理層的重視程度。管理層應當提前瞭解税務風險的後果,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税收管理體制並不斷完善,還要對管理層進行培訓,提高對税務風險的認知程度,加強管理層的税收風險意識,使税務風險控制能夠順利實施。

4.合理申報納税。尋求專業技術完善的税務代理,避免因為税務代理方的失誤給自己帶來的損失;自行申報納税,提高企業職工的納税意識和水平,熟悉税收徵管條例,完善企業自行申報納税體系,積極與税務機關溝通,查找企業納税申報的不足。

5.定期進行税務檢查。企業自身進行税務檢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務風險,而要想做好自查工作,就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監管力度,管理層要不定時查看工作情況,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企業可以設置專門的税務檢查崗位,安排專業人員對企業的納税狀況進行檢查,還可以尋求税務師事務所的幫助,讓他們幫忙檢查。雖然定期進行税務檢查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但這些相對於出現税務風險後要負擔的損失小得多,企業應當有長遠目標,不能因小失大。

參考文獻:

[1]李明.榮安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税務風險管理研究[D].蘭州:蘭州財經財經大學,2015.

[2]吳家鳳.企業財務管理中税務風險成本控制建議[J].統計與管理,2015,(12):108~109.

[3]羅尾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税務風險成本控制策略[J].時代金融,2017,(29):210~210.

税務管理論文8

摘要:如今,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既擁有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同時也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大數據為企業提供了高風險的市場環境。因此,企業進行税務管理改革成為了必然,本文首先介紹了大數據背景,然後針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的現狀,提出了加強企業税務管理的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改革的推進提供一定的助力。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企業税務管理;改革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數字信息充斥着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各領域生產中,把數據信息應用於企業税務管理中,有助於提升企業税務管理的效率,併為企業領導者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另外,企業税務管理使用數據信息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趨勢的必然選擇,是推進企業税務管理深層次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

1大數據背景的概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國內外企業聯繫不斷增強,大數據時代也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了嶄新的溝通方式,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地提升處理海量數字信息的能力,推動大數據信息處理朝向精確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藉助大數據信息,企業領導者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對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進而創建更快更好的數據平台。

2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的現狀

首先,缺乏税務管理意識,整體的税務管理水平較低。從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直接掌控企業的經營管理,因此,企業税務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十分缺乏,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也主要從税收徵管方面進行研究,忽視了對企業税務管理理論知識的研究,導致企業税務管理活動缺乏理論支撐。與此同時,大多數企業認為,只要遵守並執行相關税法規定就能實現企業的税收事務管理,而企業本身無所作為。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對税務管理的理解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企業管理者未能有效普及税務相關知識,員工無法及時獲得相關税務信息。另外,一些企業為了獲取一己私利,還存在着偷税、漏税等違法行為,就算少部分企業提升了企業事務管理意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企業税務管理水平不高。其次,對企業税務管理的認識不全面。很多企業的領導者常常把企業税務籌劃和企業税務管理混為一談,認為只要做好企業的税務籌劃就能夠完成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殊不知,企業税務管理活動實際上涉及更廣泛的方面,而企業税務籌劃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並不能代表企業税務管理的全部。另外,由於企業的税務管理常常發生於企業完成納税義務以後,企業管理者常常未能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重事後公關,輕事前管理。因此,並沒有把企業税務管理貫穿於整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總之,缺乏税務管理意識,整體的税務管理水平較低和對企業税務管理的認識不全面是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需要相關領域人士在今後的研究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3加強企業税務管理的對策

上文主要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加強企業税務管理的對策,具體如下。首先,設立專門税務管理部門。伴隨我國税收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涉税事務越來越複雜化,有必要成立税務管理機構,並加強税務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崗位體系,以滿足企業税務管理的需求。另外,企業税務管理部門還要建立穩定的税收政策信息渠道,及時掌握國家最新的税收政策,把握國家宏觀經濟動向,實現納税行為的統一管理、統一籌劃,用最先進的國家政策來指導企業,這是保障企業税務管理工作正規化的重要途徑,也有助於保障國家的整體經濟利益。在大數據背景下,加強企業税務管理有助於推動企業朝向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税務管理部門需要隨時分析本單位税收狀況,一旦發現税收出現異常變動,需要及時上報税務分析報告。其次,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定期開展培訓活動。由於我國的税收法規變化快,種類繁多,這就要求企業藉助不同的渠道,及時掌握國家最新的'税收法規,並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各項税收業務政策學習,並善於把各項税收政策法規及時地應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增加企業的税收抗風險能力。另外,企業税務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所涉及的税務內容複雜,因此,要重視對税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加大對企業高層以及基層員工的培訓力度。具體而言,對企業高層着重灌輸正確的納税理念,對於企業辦税人員重點傳授業務技巧,從上至下全員參與,做好税收成本控制。最後,夯實税務管理基礎工作。税務管理基礎性工作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企業可以通過税務管理基礎的工作,來獲取納税管理技術信息,進而使得企業的各項涉税行為更加合法化、規範化,最大限度地避免滯納金以及罰款,為企業降低經濟風險,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4結語

總之,本文首先介紹了大數據背景相關內容,然後針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税務管理的現狀,從設立專門税務管理部門,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以及夯實税務管理基礎工作三個方面,提出了加強企業税務管理的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相關領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鑑。當然,由於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論述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還希望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給予批評與指正,並從更多層面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曉如.基於“金税三期”大數據背景下建安企業的税務風險管理探究[J].會計師,20xx(19).

[2]王雲.大數據信息化下企業的税務管理髮生了哪些變化[J].註冊税務師,20xx(09).

[3]程平,張礫.大數據時代基於雲會計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税務管理探析——以A集團為例[J].會計之友,20xx(08).

税務管理論文9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帶來了經濟體制的不斷革新,國家所具有的税收體制也在逐步完善當中。隨着企業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很多涉税事項,使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受到了影響。企業税務管理也逐漸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內容,慢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企業內部也逐漸意識到對於企業税務管理制度的提升,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爭得一席之地。本文就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並提出幾點優化策略。

關鍵詞:企業;税務管理;問題;優化

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經濟體制的改革和進步,對企業內部税務管理制度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制度是一種合理、合法的企業行為。由於一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較快較早,因此在這一方面比較完善,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技術。但是由於我國經濟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對於企業税務管理制度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面對日漸激烈的社會經濟市場,税務管理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性就逐漸體現了出來。因此,我國企業應該認識到自身在税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採取一系列的優化措施,來對企業的税務管理制度進行提升。

1企業税務管理的基本內涵

企業税務管理制度是根據國家制定的多種規章制度而創建的企業税收政策,它可以對企業的涉税行為進行很好的督促和規範。税負成本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是重要的外在成本,其具有的特點之一就是風險高。因此,需要企業對企業税負成本進行合理的控制和科學的管理,盡最大程度地努力來對企業的納税風險進行降低,以提升企業獲得的經濟利潤水平。企業再根據自身發展所具有的特點和情況來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流程,對企業內部的税務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約束,再通過實踐經驗來對企業內部税務管理方案進行不斷優化,以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2企業税務管理工作具有的意義

現如今,我國企業税務管理制度中存在很多問題,想要對此進行提升,首先就是要對企業税務管理的目標進行明確,知道企業税務管理工作存在的意義,這是進行企業税務管理的基礎和保障。企業的税務管理大致分為三個目標:税務籌劃和準確納税以及風險規避。其中,企業税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指税務籌劃。它是説企業在遵守國家税法,對國家利益沒有損害的狀況下,與合理的企業經營方式相結合來進行降低税負的行為。企業的税務管理行為是合法合理的,是一種符合國家規定的税收政策,避税行為,並不是指企業進行了違法偷税的活動。納税企業為了降低税收,就必須要對税務管理進行研究,也可以聘用相關税收公司的專業顧問來進行協助分析税收政策,以及與税收制度相關的規定,最終達到優惠的目的。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企業想要在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之下獲得地位,就必須要加強對税收管理制度的完善。對企業內部的税收成本進行有效的降低。一般來説,税收成本包括了税收實體成本和税收處罰成本。加強企業的税收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業內部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提高產品的調整結構。並且要加強企業內部負責税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法律意識,從而使企業內部税務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管理層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企業和單位的管理層人員對於企業資金管理會比較重視,但是對產品的價值卻忽略不計,也不夠重視企業內部税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對於企業資金的來源和用到何處去了都不能夠進行明確。通常情況下,管理層都不會來關注企業內部的會計核算工作和税務管理工作,認為企業的經濟行為與消費行為是對等的,企業內部的購買行為是一時的,因此沒有意識到企業內部税務管理的重要性和企業內部資金的利用效率。因而沒有對税務管理制度的建立進行落實。

3.2企業內部產權混亂,對於責任沒有明確落實

很多企業和單位並沒有在企業內部建立明確的經營責任制度,對於資金系統的管理沒有完善,因此,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沒有對資金的使用責任進行明確,同樣對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制度也沒有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這樣不利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對於税務管理缺少明確的約束機制,沒有明確高級管理層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3.3企業內部税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從當前市場來看,很多企業內部並沒有對税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沒有規範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再加上企業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無法進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對於會計折舊計算工作也不能及時進行。最終導致了企業在資金核算過程中,資金浪費和受損的現象出現,但是由於制度的不完善,無法進行責任追究,管理部門便會對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進行忽視。

3.4企業內部對於税務管理制度的確立缺乏執行力

很多企業單位對於企業內部税務管理制度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在企業內部明確税務管理的責任制度,對於很多企業來説,税務管理部門對很多事情是無法考慮全面的。比如説,企業的審計部門,通常都是對於企業資金合法合理的利用進行考慮,而對於資金的安全問題以及評價和管理方面都沒有進行太多的管理。

3.5企業內部人員專業素養不夠

很多金融企業和税務公司的內部都是有一些兼職人員的,對於税務管理的認識就是記賬。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並沒有進行有效的税務管理,就會經常出現對於已經購買的產品沒有進行記錄的情況,因此會產生一定的資金遺漏。而相關的部門則也認為税務管理很簡單,於是缺乏對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和專業技能的培訓,進而導致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水平質量較低。

4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優化措施

4.1建立起內部税務管理責任制度,培養專業的管理人員

企業內部要加強管理部門對於税務管理的瞭解和認識,把它當作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並將其歸類到企業工作目標當中,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完善的税務管理制度,並且要配備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管理人員,可以對國家税收現狀和相關的規定進行研究和分析,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利用,對企業內部的納税行為進行統一的管理,並進行有效的規劃,使企業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並且在管理過程中對企業內部的税務標準進行定期的考核和評價,將其歸納進領導的考核評定中,以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及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將税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責任進行落實。

4.2企業税務管理制度的明確和統一

企業在税務管理的過程當中,必須對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制度進行明確。並且要根據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資產購置的完善,在工作的交接和轉移方面也要進行加強和合理的控制。比如説,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對於一些內部的規定要進行細化和量化,還要建立起一定的資產交接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對税務管理制度做到規範化,利用合理的管理內容來實現税務管理的科學化發展。通常來説,我們會從三個方面來對税務管理的可操作性進行分析。首先是要根據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對資金預算進行控制,編制出科學合理的物品採購方案,明確列出明細,不能過於盲目。其次是要明確税務管理過程中的負責人,要能充分掌握企業內部的資金動態,對於不同類型的資產要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最後再總結到一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以提升企業的經濟利潤水平。最後是説無論是税務管理中的負責人員還是參與人員,都要做好本職工作,需要創建固定的賬户來對採購時間進行記錄,包括報廢資產等,都需要向上級進行彙報。

4.3提升企業內部日常税務管理工作

企業內部在進行税務管理時,需要定期進行編制,對於企業內部的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預算,科學合理地對企業內部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安排,進而反映出企業資金運作的實際情況。在企業税務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現金的預算和編制,對企業內部的税務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企業利用合理生產來保證企業內部的債務現金和税收持有,盡最大可能地減少資金在企業內部的流通程度,避免產生的資金浪費,以最大程度來提升企業資金的回收率,滿足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

5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內部的税收管理制度對於企業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面臨着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需要在運作過程中發現在税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並進行不斷的優化,來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芸.探究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xx(15).

[2]邱志峯.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xx(1).

[3]陳婷婷.企業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xx(4).

税務管理論文10

摘要:隨着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各種現代化手段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生活品質,對於税務管理同樣如此。本文首先闡述了税務管理的相關概念,然後對現代化手段在税務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後總結了如何更好在税務管理中應用現代化手段,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現代化手段;税務管理;計算機

1税務管理概念

税務管理就是國家及其税務機關根據我國法律、市場經濟的相關要求,對税務分配全過程進行監督和協調的工作,從而確保税收職能得到切實發揮。税收管理在執行過程中堅持以法律為依據,既要體現國家政策,同時還需要考慮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做到依法治税。因此可以看出,税務管理在開展過程中應該堅持公平、公正原則,數據準確度同樣也是税務管理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2現代化手段在税務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税收管理運用現代化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詳細來説主要包括:第一,我國經濟管理現代化要求應用計算機等技術。隨着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經濟管理日趨複雜,傳統信息管理系統已經不能適應這一需求,並且税收是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槓桿,自然應該在信息管理上跟上我國經濟發展要求,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我國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第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要求税務管理髮展現代化手段。

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納税人在經濟決策時也提出了共享政策條法信息的要求,徵税機關實現電子化營銷監控自然就提到了議程,所以税企計算機橫向聯網在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中自然成為必然趨勢。第三,税務管理現代化同樣也要求應用現代化手段。税務部門擔負着重要的經濟管理職能,面對眾多的納税資料管理和監督工作,根本出路就是利用現代先進計算機技術,提高税務管理水平。通過大量實踐也表明,税務電子應用系統能夠自動完成複雜的税務審計工作,實現橫向信息交換,提高了税務管理水平。另外,電子税務審計系統還能夠在反偷税反避税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3現代化手段在税務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計算機等技術從上個世紀80年代進入我國税務管理領域,獲得了較大發展,並向多層次、大範圍進軍,應用領域和內容更為廣泛。詳細來説,主要包括:

第一,從税收徵收管理方面來分析,税務管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税收徵收,電子化税務管理也是從這一方面入手的,包括納税人税務登記、徵管資料的管理、增值税徵收和申報等工作。

第二,從税務稽查方面來分析,税務稽查要走出盲目稽查的誤區,並逐漸走向科學化和正規化,這樣就需要建立税務稽查信息情報系統,自動錄入納税申報資料,與銀行等聯網信息比較,篩選重點檢查對象,從而作為判斷分析的基本資料。

第三,從税務管理辦公自動化方面來分析,包括税務人事、財務會計等管理子系統,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傳輸等自動化功能,根本上提高辦公效率,使税務辦公管理更為規範化、信息化。

第四,從税務宣傳、諮詢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來分析,我國税務管理基本上實現了全國聯網,各地税務機關都可以檢索調閲,也向社會提供了諮詢服務,提高了税法透明度,實現政策信息共享。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代計算機技術在税務管理方面已經進入了發展階段,由於微機具有推廣快、價格低等優勢,所以具體工作基本上都是從微機入手,從基層税務業務處理入手,用計算機技術代替手工操作,開發應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在硬件質量上,税務管理已經從低檔微機發展到中高檔微機,具有穩定性、兼容性等特徵;從軟件開發商,各地都開發了税政管理應用軟件,也能夠實現遠程傳輸。

4現代化手段應用於税務管理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隨着計算機技術在税務管理中的應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徵管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由於多因素存在,我國税務管理電子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是加強我國税務管理現代化建設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詳細來説主要包括:

第一,硬件應用做到物盡其用。雖然我國税務系統花費大量財力購買計算機裝備,現代化建設也有了一定物質基礎,但是由於兩套税務機構分設等因素,仍然沒有解決當前的供需矛盾,很多地方配備的計算機只侷限於簡單報表彙總和分析方面,大量計算機以單機形式存在,並沒有發揮網絡技術的優越性,對信息資源共享造成很大障礙。因此税務管理應該在硬件配備上做到與需求同步的原則,儘量配齊配足,提高現有設備的使用率。

第二,加大軟件開發力度。我國税務系統在軟件開發上基本上委託電腦公司,造成很多弊端,比如同一類型的應用軟件過多,形成各自為戰的局面;缺乏統一的開發標準,不能實現更大範圍聯網。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軟件開發力度不夠的問題,需要統一規劃,避免上下不一的局面;同時還需要保持信息交流渠道通暢,進行專業化管理,做到連續性和計劃性,也就是上下保證一批精幹隊伍,實現開發推廣的連續性和層次性。

第三,提高廣大税務幹部的'參與意識。目前不少税務幹部在計算機應用方面還缺乏足夠的知識,特別是一些老幹部,仍然習慣於手工操作,沒有意識到計算機技術的便捷性,因此應該加強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在意識上重視計算機技術,主動參與到税務管理電子化改革中。隨着各種自媒體、移動應用軟件的出現,人們可以藉助於手機就可以參與到税務管理中,因此應該加強對税務幹部手機等移動終端方面的培訓,意識到税務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第四,加強隊伍建設。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還沒有建立税務系統電算中心或者信息中心,這一現狀與計算機快速發展和地位不相符,因此缺乏人才和專業機構是目前影響我國税務系統計算機發展的重大障礙,比如缺乏中高型複合型人才、基層開發推廣工作人員少等,因此需要致力於後備人才的培養。

比如可以開發國際合作和高層次進修,培養高級複合型人才。另外,還可以藉助於我國高等院校,提高税務管理相關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更多後備人才。在社會培訓方面,還可以加大對基層國中級應用人員的培訓,構建技術推廣主力軍培養渠道,解決人才不足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田偉珍,王曙光.論我國税務管理的現狀及其展望[J].黑龍江財專學報,1988(04):70-74.

[2]李俊卿.信息資源管理在税務系統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xx(05):80-83.

[3]龐磊,董靜.信息化條件下深化税務管理的思考[J].經濟師,20xx(02):180-181.

税務管理論文11

一、企業税務,理的必要性

企業税務管理與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密切相關,税收負祖的降低會直接形響企業的成本水平,通過事先籌劃和安排納税行為,選擇最佳的納税方案來降低税收負擔,才符合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1.加強企業税務管理有助於降低税收成本,實現納税人的財務利益最大化

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經營活動的多樣化,税收成本的數t和種類逐年增加,企業可以通過加強企業税務管理起到延期納税的作用,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税後利潤。但如果企業僅一味追求低税負,一旦企業被查出有偷税、避税行為,會承擔相當大的財務風險,不僅要支出税收罰款,還可能會降低企業的信用等級。如果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税務管理對企業的投資、籌資、經營活動和利潤分配行為進行有效控制,不但可以減少納税人的税收成本,還可以防止納税人因違反税法而繳納罰款,有助於降低企業的整體税收成本,實現納税人的財務利益最大化,保證企業在獲取最大税收利益的同時兼顧國家利益,底得企業的長期發展。

2.加強企業税務管理有利於提高納税人納税意識

企業税務管理的前提是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財務通則、會計制度,也要熟知現行税法及相關行業的有關政策,因此對普及税法及財經法規知識有積極意義,有助於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税法觀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3.加強企業税務管理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企業通過比較分析税法中的税基與税率的差別,從事享有税收優惠的經營活動或對一些納税“界點”進行控制,才能促使企業為了減輕其税收負擔,逐步調整產業結構,有助於促進資本在不同企業間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如積極從事税法規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爭取使發生的開發費用比上年實際發生數增長達到10%以上(含10%),以據實列支當年發生的技術開發費,並按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税所得額。

二、企業税務管理中存在的誤區

1.税務管理觀念滯後

我國部分企業税務管理觀念滯後,不樂於接受新事物,存在怕麻煩的思想,往往僅滿足於按時報税納税,或儘量少繳、晚繳税,並未認識到税收管理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往往並未在進行投資或經營活動前進行事先籌劃和安排,即無法儘可能在納税義務發生前減少應税行為的發生。

2.法律意識淡薄

我國企業在進行税務管理時僅將最低、最遲納税作為目標,並未堅持合法性原則,忽視了因其進行税務管理可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或收人的減少,使其原本想通過進行税務管理實現的目標不得不通過偷漏税等手段實現,因此無法滿足企業財務管理總體目標的要求。

3.忽視納税風險控制

由於企業財會人員對税法及相關法規的把握不到位,且税務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明顯的時空差異,企業自身納税活動往往會因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的變化而產生很大不確定性,企業往往會由於政策差異或認識偏差受到相關限制或打擊,如果企業的税務籌劃方法被税務機關認定為偷税或避税,那麼納税人所進行的税務管理反而會被税務機關處罰,從而加大政策選擇的風險、付出較大的代價。

三、加強企業税務管理的措施和具體方法

1.堅持納税原則,通過設置專門管理機構提高税務管理水平

企業應在財務部下設置專門的税務管理機構,並配備熟悉税收法規的專業人員進行税務管理工作,要求其準確把握國家相關税收優惠政策,並嚴格按税法規定辦事,自覺維護税法的嚴肅性,對企業的納税行為進行統一籌劃和管理,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隨着企業經營活動的多樣化,其納税業務日益複雜.因此播要企業做好納税前的預測和管理工作,以做出最優的納税方案,儘量減輕企業税負。

2.主要經營活動環節的税務管理

由於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千差萬別,這要求企業在進行税務管理、制定税務管理方案時,企業必須與其實際情況相結合,靈活運用到企業的投資、籌資、生產經營活動和利潤分配過程中。

(1)企業投資活動中的税務管理

國家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對某些行業存在相關的税收傾斜,使得企業對投資行業的税收籌劃具有重要的實際愈義,如對以“三廢,物品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內資企業減免徵收企業所得税,對進行出口業務的企業,實行“免、抵、退”等税收優惠.企業的投資方式不同,享受到的税收待遇也有很大不同,如由於設備投資折舊費可在税前扣除,無形資產攤銷費可列支管理費在税前扣除,有助於縮小税基,因此,選擇設備和無形資產投資要優於貨幣資金投資方式。

(2)企業籌資活動中的税務管理

企業對外籌資一般有股本籌資和負債籌資兩種方式,税法規定,企業支付的股息、紅利不能計人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可以計人成本。因此.雖然兩種籌資方式都可以使企業籌集到資金,但由於税收處理的不同,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t,且會形成不同的籌資成本,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籌資方法,如果企業的息税前投資收益率離於負債利息率,如果增加企業負債,作為成本的利息可以在税前衝減企業利潤,從而減少所得税,將會使企業獲得較商的税收利益,從而提商權益資本的收益水平,但也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到期償債付息的財務風險.反之亦然。

(3)企業生產經曹活動中的税務管理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在遵循現行税法和財務制度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身的會計核算方法,對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費用分攤的會計處理進行合理配置,並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項目,達到延緩納税的目的,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①銷售收人中的税務管理按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税法對納税人銷售貨物或應税勞務的納税義務發生時間做出了不同規定.如對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譽額的依據,並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採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等。以上規定使得企業可以利用對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選擇,達到遞延税款的`目的。②存貨計價方法選擇中的税務管理由於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材料成本在期末存貨與已售產品之間的分配金額就不同,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應納税所得額和企業所得税。按税法規定,企業發出存貨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可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進行核算,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存貨的計價方法進行選擇,使發貨成本最大化、賬面利潤最小化,以達到節税或級繳税款的目的.③折舊方法選擇中的税務管理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提取折舊的方法主要有直線法、工作t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餘額遞減法,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不同的成本,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當期的税負輕重。因此,如果企業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縮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應在税法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加速折舊法和適當的折舊年限,通過增加前期折舊額,把税款推遲到後期繳納,達到延級納税的目的。④期間費用支出中的税務管理我國税法對利息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公益及救濟性捐贈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宜傳費支出等都做出了具體規定,如納税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對業務招待費支出、公益及救濟性捐贈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宜傳費支出也都做出了相應的具體扣除限額的規定。因此,企業在日常支出時盡t避免向金融機構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借款,盡t壓縮業務招待費的支出預算,同時可將業務招待費轉為廣告費、佣金、辦公費等名目支出,使得業務招待費能夠在税法規定的限額內扣除.應通過特定中介機構進行.並針對特定對象及限定捐贈額進行捐贈.將廣告費轉向其他無限額費用項目支出,而將業務宜傳費轉為廣告費支出,以期在以後納税年度結轉,達到節税目的。

(4)利潤分配活動中的税務管理

利潤分配不僅關係到企業未來發展和投資者權益,而且還會對企業和投資者的税負產生形響。我國税法規定,企業股東取得現金股利時,要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不用教税。一般情況下,股東往往為了進税而要求企業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

3.加強企業税務風險管理

企業在進行税務管理時應充分考慮風險因素,通過提高管理層的重視和企業税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税務管理風險憊識,根據風險的產生動因,從源頭抑制風險,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同時,企業的税務管理方案應具有相對靈活性,能夠根據自身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和修正,以及時採取措施回進、分散或轉嫁風險,使税務管理活動在動態調整中為企業帶來收益。税務管理是一個企業納税憊識和財務管理憊識不斷增強的表現,隨着税務管理活動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價值的體現,税務管理活動應受到更多關注,企業應努力把握國家税務制度變化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動,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着眼於總體的管理決策之上,結合企業自身具體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税務管理方案,並保證其得到有效執行和實施,才能真正充分研究利用國家税收政策和法規,通過減輕企業税收負擔使企業利潤極大化,以促進企業又快又好發展。

税務管理論文12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税務管理的有關問題,介紹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税務工作需要關注的問題。提出重視營改增影響、規範事業單位財税工作、強化內部控制、提升財税人員素質,加強與税務部門溝通等,來改善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税務管理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事業單位;税務管理

營改增對於事業單位的税務處理有較大影響,包括廣播電台等傳媒業事業單位,需要正確認識營改增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合理地開展税務管理工作。由此,更好地利用營改增政策,節約事業單位税負成本,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優化。但是,實踐中部分事業單位對於税務管理不夠重視,也沒有非常好地運用營改增的政策內容進行税務籌劃及其他相關工作,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優化功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在此情況下,就需要進一步探討營改增背景下的事業單位税務管理問題。

一、營改增政策背景

在1979年開始我國試點增值税政策,1984年出台了增值税條例,其後增值税逐步擴展到更多領域。但是,增值税與營業税存在一定的重複徵税問題,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則,也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與改革。在結構性減税政策中,將營改增作為税收改革重點,自20xx年開始逐步擴展,20xx年到20xx年營改增持續擴圍,包括交通運輸、房地產、金融、文化等很多行業都被納入營改增範圍,這就使得營改增對各行業的税務處理影響更加顯著。在這其中就包括使事業單位在進行研發、技術服務、鑑證諮詢等服務提供或獲取收入的過程中,應該按收入份額繳納增值税。與一般的企業不同,事業單位也需要納税,但是事業單位往往並不是非常重視成本費用問題,對於税務缺乏納税籌劃積極性,更多地是被動地學習税法和完成税務處理。在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的税務處理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如果不能及時調整税務工作,則不能很好地發揮出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正面效應,這就需要關注和思考解決方案。

二、事業單位營改增背景下的税務管理問題及分析

(一)事業單位營改增後的納税身份問題

税務管理的基礎是營改增相關的財税會計處理,其重點在於事業單位的收入來源分類、增值税應納税額的確認等。事業單位以公共服務為核心,在發展中更關注公益職能的發揮。如廣播電視台就主要提供各種廣播電視節目、以文化服務為主要業務內容。在這類事業單位,營業税、增值税的處理就與一般企業存在很大的不同。按照營改增政策內容要求,在20xx年改革中,事業單位是非企業性質的單位,適用小規模納税人身份進行税務核算。但是,20xx年改革中,則明確必須是不經常發生應税行為的非企業單位才可以適用小規模納税人身份,其他的事業單位應該適用一般納税人身份,繳納6%的增值税税率。如廣播電視台,業務頻繁,並且有很多的廣告贊助等事業收入,其收入比較高且頻繁,適用一般納税人身份,增值税税負實際上也比較大,這就需要更多地關注增值税籌劃問題。

(二)事業單位增值税處理與籌劃不足

事業單位採取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年度累計金額在年底進行衝減,最後確認收入與支出。事業單位轉變為一般納税人之後,會計分錄會比較複雜,在增值税應納税額的處理上難度更大。相對於科研類適應單位比較清晰的收支、結餘情況,廣播電台等事業單位的收入多元化、變動性很大,支出也比較多元化且有比較複雜的公益項目與支出,這就使得廣播電台的增值税應納税額、可抵扣金額的處理非常複雜。事業單位“營改增”轉變為一般納税人之後,銷項税額的税率比以前提高了三個百分點,有一些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人員僅僅是按照税法進行税額計算和繳税,而沒有進行必要的納税籌劃,事業單位的税負增長,而不能真正藉助營改增的取消重複徵税而降低税負。

(三)缺乏納税意識,監管不到位

事業單位納税意識一般都是相對薄弱的,因為部分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資金來源財政撥款,即便是納税也不應該事業單位實際利益。廣播電台等一些事業單位,並沒有非常高的納税意識,內部監督與控制也比較有限,這就使得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的涉税風險增強。需要注意的是,財務人員自身對税收政策不熟悉,對應税收入不明確,事業單位內部針對税務處理的內部控制不嚴格,税務部門的納税徵管更強調企業而忽視事業單位,就使得事業單位營改增後的涉税風險沒有非常高質量的內外部監督與控制。加上在一些廣播電視台等收支多元化且變動頻繁的事業單位,沒有非常嚴格的內部稽查和審計制度,金額較小的收入或支出項目如果不完全核算、不及時錄入,可能不會被發現,則建立在此基礎上的税務處理也就存在一些問題。

三、事業單位營改增背景下的税務管理優化建議

(一)正確認識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影響

事業單位需要明確:營改增是減少重複徵税,打通税收鏈條,有助於降低税負的做法。對於事業單位而言,有很多收入項目是可以納入增值税範疇,部分支出可以做出抵扣項目,並且可以藉助更多增值税專用發票來節約税負的。事業單位需要正確地認識營改增的影響,並且在財務和税務工作中關注營改增的影響。

(二)培養優秀的財務專業人才

廣播電台等一些事業單位在營改增背景下開展税務工作,都需要有豐富的專業人才,規範地完成財務和税務處理的`會計工作。一方面,應該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專業人才進行在崗培訓,讓他們真正地理解事業單位營改增的政策內容,對於營改增後事業單位的財税處理有清晰認識。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增值税納税籌劃培訓,讓財務人員掌握一定的納税籌劃知識,並且逐步學習和運用在實踐中提前進行增值税籌劃的方法或技巧,降低增值税税負。

(三)積極開展增值税納税籌劃

事業單位發展中,也需要積極地利用營改增政策機會,進行增值税納税籌劃。事業單位的税務人員或者承擔税務工作的財務人員,都需要明確地區分事業單位的財政性收入以及應税性收入,對於應納税收入,就需要明確其適應的税種與税率。在此基礎上,充分學習和利用税收優惠新政、努力獲取增值税專用發票,通過一些符合税收抵扣、減免優惠的項目進行勞務購買或者其他支出、提供公益服務,獲取更多税收優惠。注重關注並結合税收政策、業務環境的變化,來不斷調節税收籌劃方案,建立靈活、適應性強的税收籌劃方案,來節約税費。

(四)健全事業單位涉税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在營改增背景下,需要不斷地改善涉税工作的內部控制,規範增值税的確認、計算、繳納等全過程的操作,降低內部因為不重視、操作不規範等引發的增值税處理不合理等涉税風險。這就需要:第一,規範事業單位增值税改革後的納税人身份,對應納税額進行細化;第二,對應納税額的確認過程進行規範,統一口徑;第三,對增值税計提項目進行規範,在事業單位應繳税費的增值税項目中,細化進銷項處理規範;第四,加強增值税專用發票的管理,特別是明確發票及時上報、錄入,更新信息,為增值税納税處理與籌劃創造條件。

(五)加強與税務局方面的溝通

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和税務機關是協調配合的關係,事業單位税務會計平時要多和税務局的專管員進行溝通,積極參加税局的相關培訓。以便在平時的溝通中能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向主管税務機關介紹廣電行業日常業務特點,爭取能得到主管税務機關的一些支持和理解。希望能得到一些最新的關於文化廣電行業的相關税務優惠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王誠誠.淺談營改增環境下事業單位的税務風險及控制問題[J].時代金融,20xx(11).

[2]李容.基於廣播電視行業全面做好營改增税務籌劃的幾點思考[J].當代經濟,20xx(3).

税務管理論文13

一、企業税務風險管理具有的風險類型

1.企業的納税過程與國家的税法規定衝突

企業在繳税時不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和法律法規,或是違反了國家繳税條例併產生衝突。具體表現有繳税費不及時或是少繳税費等,從而使企業受到一定的税務風險,有時還會損壞企業的聲譽,最後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的發展。

2.企業納税過程中依照法律法規不準確

部分企業對國家相關法律及政策認識不到位,沒能充分使用國家出台的部分優惠政策,從而出現企業的繳税費不準確的情況,導致了企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3.企業納税的相關工作沒有清楚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

隨着企業的規模擴大,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繳税是企業運營時需要承擔的成本費用之一。但有一部分企業還是對繳税成本具有比較模糊的理解,甚至並沒有將税收繳費當成企業工作中的預算之一,他們認為只需要按時繳費就行,不需要成立專門機構來對税費風險進行管理。這種被動的思想導致了繳納税款延遲,這也是引起税務風險的很重要的原因。

二、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本的組成

税務風險管理成本是在税費風險管理時,所產生的一切損失費用和實際應繳的風險税費,它是企業經營的成本費用的一部分

1.企業税務繳費預防成本

為了防止税務風險的發生,企業採用目標制定、事前管理、跟蹤監督、採取應對防範措施、事後遵守規定處理風險而花費的費用為預防成本。這樣一套監督體系能夠提前發現風險並預防税務風險,從而降低或消除税務風險產生的税務成本。税費風險管理系統隨着複雜度的提高,成本的投入也就越高,反之降低。

2.企業税務繳費懲治成本

指的是企業税務風險已經發生,並對公司產生了經濟利益的損害,在解決過程中通過處罰、處理、整治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該費用是被動產生的,如果企業在事前建立嚴密的税費風險內部控制和管理,投入足夠的糾正成本和預防成本就可以降低和避免風險損失。

3.企業税務繳費損失成本

企業風險管理機制薄弱,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和體制,直接或間接、短期或長期、社會的、經濟的、現實的等導致的各種經濟損失。企業的`損失成本是企業管理不當,從而導致企業經濟受損的。企業損失成本是企業税務繳費糾正成本和企業税務繳費預防成本成本投資不足而產生的。4.企業税務繳費糾正成本。企業預先使用成本管理體制,來發現企業繳税風險將會發生的趨勢,從而對其實施追究、檢查、復原、處置等花費的成本費用。體現為設置專門的企業預先使用風險成本管理體制和税務識別系統產生的成本費用。此時的風險行為未造成明顯的不可控制的,並在控制範圍之內的損失,還沒有對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但若對此不採取相應的糾錯措施糾正,未來將會發展為企業風險不可挽回的嚴重威脅。

三、企業税務風險法規基礎

1.總準則

明確税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樹立税務風險管理方針、建立税務分析管理體制,從而形成內部有效的税務風險管理體系。

2.税務風險評估與識別

企業指出需要重點防範的税務風險因素,並定期對風險進行評估。

3.税務風險管理組織

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設立專門的税務管理機構,分配專門的負責人員各司其職。

4.税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策略

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應該制定税務風險的應對策略和措施,合理設計税務風險控制管理機制中的控制辦法和税務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全面控制税務風險。

5.税務風險管理溝通與信息

建立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溝通、信息制度,對税務相關信息的蒐集、傳遞和處理的過程。6.税務風險管理改進和監督。不斷對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改進、有效的評估審核和優化税務風險管理流程。

四、企業税務風險管理和現狀

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現狀為,部分企業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認識不到位,不能夠嚴格在法律界限內辦事,從而出現企業的繳税費不及時和少繳費的情況,導致了企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1.對企業税務管理的原理

企業税務風險的主要操作為税務風險的管理,企業在管理税收風險時需要首先清楚企業税收管理的原理,然後才能合理有效的運用風險管理的策略體系。企業才能將風險管理的原理運用到企業風險管理中去,促進企業發展。

2.風險管理時預測推斷可能出現的問題

企業在税務風險管理的時候,需要預先檢查税務管理中可能出現的税務風險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和儘可能精準的預測和推斷。企業將這些遇到的風險進行統籌規劃,逐一分析,儘早的採取預防及應對措施,這樣才能將企業的的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保證企業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

3.轉變企業税務管理設計研究方向

企業在税務風險管理中的核心是能夠影響企業價值的的税務風險,要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目的,以降低税務風險為原則。向國家税務政策導向看起,全面對企業税務風險管理要素整合對應,按照事前防禦、事發識別、應對評估、事後支持並改進企業風險管理體系。

五、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本的分析與決策

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穿插了整個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涉及了財、人、物、供、銷、產等各個因素。企業要想獲得利潤就不可能迴避風險。税務風險管理需要在防範企業税務風險的同時,為企業創造税收價值,企業要做到在税務風險管理的法律界限內實現税收收益最大化。税務風險管理最優化問題為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本最小化,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本最大化收益的求解。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效益問題忽高忽低的實質是在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內部環境下,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功效的大小,同時也將伴隨企業税務風險管理事後收益大小,也就是企業税務風險管理體制與企業的風險管理收益是成正比的。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應該對所有的企業發生有力的、不利的的固有風險和剩餘風險進行評估,並制定適當的措施,這樣減少經營不當的損失,有利於企業抓住有利的機會,及時對税務風險管理策略進行調整。税務風險管理有一項重要特徵,即損失和收益的對稱性。對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本全局分析企業税務繳費繳費成本、企業税務繳費損失成本、企業税務繳費懲治成本、企業税務繳費預防成本得出,對企業税務風險進行控制、防範和監督反映了支出的費用成本。

六、結語

最近幾年,企業風險問題的理論也取得了突破的發展,説明這幾年企業的業務納税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業務税意識不斷覺醒。解決企業税務風險不能只依靠風險評估、識別、和應對的等環節,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事先建立預防措施、事後不斷監督和改進企業風險策略,這樣才能完整的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風險體系系統。才能保證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成為健康、穩定、完善的管理機制,並確保企業健康的發展。

税務管理論文14

1、企業開展税務風險管理的意義

1.1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定義

税務風險管理既是企業財務工作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分支,是指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平台上,識別企業税務風險的類型,確定企業税務風險的原因,提供處理企業税務風險的辦法,以科學管理的手段和體系進行企業税務風險的控制與調節。

1.2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功能

20xx年税務總局制訂了《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指引》,這是企業進行税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指引》為企業規範進行税務風險控制,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起到了支撐與保障作用,做到了對税務風險規範化和法制化。通過近些年對《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指引》的執行,企業税務風險管理工作逐步取得了企業和社會的認可,達成了加強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共識。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調整企業涉税工作,判斷企業税務風險種類和內容,控制企業税務風險的危害,使企業涉税工作更加完整,在尊重國家税收政策和法規的基礎上,形成對企業税務風險的規避,將企業税賦水平合法降低,做到對企業經濟、管理、財務工作的有效提升。

2、企業税務工作中風險的主要來源

2.1企業經營不規範

經營不規範勢必會造成企業税務工作的各類隱患,導致企業對税務政策和法規不能夠全面理解和正確認知,進而出現了企業承擔税賦高於應繳水平;同時,由於不規範經營還會引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混亂,容易形成漏税現象,進而導致企業税務工作出現高危險。

2.2企業財務不規範

企業在財務工作中存在不符合會計規範和税法規定的問題,很多企業以報銷的方式抵衝津貼、補貼,以此來逃避企業税賦,這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税務風險。此外,企業在代扣、代繳環節中存在不符合財務規範和税收法規的現象,導致企業税務出現高風險。

2.3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人員和涉税工作人員素質是影響企業税務風險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受到人員來源限制和專業培訓工作不繫統等方面影響,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人員和涉税工作人員普遍存在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問題,造成對國家財税政策和法律理解錯誤,出現納税行為失誤,給企業帶來税務風險。

3、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提高税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3.1建設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新體制

新時期應該將企業內部控體系建設作為中心,通過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新體制的創建合理控制企業税務風險。應該在企業的管理組織內部設立税務部門,設置專制税務管理崗位對企業涉税行為加強管理。同時要建立適於企業特點的税務風險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做到對市場經濟和法制化的尊重,有效調節企業税務工作內容、體系,通過業務的加強和管理的提升,控制企業税務風險。

3.2加強企業税務信息交流工作

税務信息是決定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水平的基礎,在加強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實際工作中應該推進税務信息的交流。要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下建立基礎税務信息平台,及時收集、加工涉税信息,確保企業税務風險管理部門對基礎信息的掌握。要注意税務信息的交流與共享,通過信息的合理利用提升企業税務風險管理的能力。

3.3強化企業税務風險評估工作

企業税務風險評估可以準確識別與税收相關的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確定企業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底線。要做好企業税務風險評估工作,應該在企業税務風險管理過程中應用相關原理和技術方法,對系統中固有或潛在的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為制定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税務風險進行防範與規避。

3.4加強企業税務風險管理內部監督體系建設

內部監督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企業實現税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對於納税風險而言,重點要通過內部審計與涉税自查等進行預警。在具體的內部監督體系建設中應該加強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在內部審計時,要提高對納税事項的關注度,通過重要性原則進行判斷,識別企業税務風險的類型和危險程度。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定期對涉税業務開展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糾正。在具體操作上,企業既可在內部審計對納税事項進行同時檢查與評價,也可以聘請專業税務中介機構進行納税審計,消除風險隱患。涉及到特別重大事項如併購重組等,企業應進行專項納税評估與檢查工作,將税務風險的判斷融入到決策之中。

4結語

從企業角度上看經濟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其中風險管控不但有利於企業提升管理風險的水平,而且在客觀上促進企業自身價值的增長。税務風險是企業各類風險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內部控制體系中,控制税務風險、做好税務籌劃可以直接提升企業税收價值,在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的同時,提升企業整體管理質量與經營狀態,有助於企業實現價值的正在和流轉的良性發展。新時期要將税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財務工作的核心,要立足於內部控制體系,從體制建設、信息交流、風險評估和內部監督等環節入手,建設税務風險管理中適於企業實際運行的措施和對策系統,達到税務風險管理和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

税務管理論文15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納税人對納税服務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税務管理工作也要做出相應的革新。對此,在科技不斷創新的現代社會,將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運用於税務管理工作上,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税務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變化,由傳統的管理系統向移動智能終端系統發展。本文就“互聯網+”時代下的税務管理模式探究的意義和税務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我國税務管理模式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税務管理;納税服務

税收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自動地調控市場經濟,對穩定市場經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當前的税務管理模式還存在着各種不足。例如,在徵管税收時,徵納雙方除了存在購置費等顯性成本外,還有隱性成本。其次,現行的税務管理模式有一定侷限性,對納税的時間和空間都有一定的要求,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税收監管問題。鑑於傳統的税務管理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故需找到辦法改進當前的税務管理模式。在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當前的税務管理模式即是現階段税務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

一、“互聯網+税務”的重大意義

“互聯網+”意味着創新和融合。大數據時代下,網絡技術與傳統部門行業融合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一個大的趨勢。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税務服務模式上不斷進行創新,進而提高納税服務的質量。具體來説,運用“互聯網+”技術,税務部門間可以實現涉税信息的共享和傳遞涉税信息,並且可以快速地瞭解涉税人員的狀態信息。這樣不但能夠縮短辦税流程,通過信息共享和交流,進而讓税務管理的信息對稱,而且還能夠實施全方位的監管,嚴厲打擊逃税等違法行為,把騙税、逃税等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此外,通過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分析現有的涉税信息,同時通過新技術來存儲與傳遞税務信息,可以瞭解納税人的需求和涉税人員狀態,進而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這些方式,税務部門的納税服務流程不僅得到了精簡,服務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税務管理模式設計

(一)把互聯網技術與税務工作結合起來

隨着移動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已經實現了普及。在這樣的條件下,移動辦公系統也順應時代的要求產生了。具體而言,就是利用信息化軟件把移動終端與PC的辦公應用系統聯繫起來。移動辦公系統的建立,辦公就不會像以往一樣受到時間和地域的侷限。利用移動辦公系統進行税務管理是“互聯網+”時代的要求和趨勢。它可以為徵納雙方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平台,納税人能更便捷地納税,徵税人能更高效地徵税。要實現“互聯網+税務辦公系統”,要求具備相應的計算機開發技術和特定的移動終端。但是在這個大數據背景下,人們享受便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傳遞,就必然有數據泄露等風險存在的可能。為了更安全地進行移動辦公,需要隔離信息傳遞的網絡邊界。限制防火牆端口的數量,實行專網專用。利用Java語言工具,可以實現多種智能移動終端設備與移動辦公系統的兼容,讓儘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移動辦公系統的便利。同時,加大安全防範力度,讓用户能安心使用移動辦公系統。通過這樣,用户能放心地享受移動辦公系統所帶來的便捷服務。

(二)進行納税服務建設

納税服務是納税管理體系的基礎。但是我國在納税服務建設上還存在較多不足。我國在納税工作上重監管,輕服務,強調納税是每一個符合納税要求的公民應盡的.義務,而忽視了納税建設中的服務工作。目前的納税服務形式單一,已經滯後於現今信息時代的發展腳步,無法滿足涉税人的相關需求。如今政府大力倡導進行服務建設,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應當進行納税服務建設,以服務為導向,建立新的税收徵管體系。大數據時代為是一個充滿便捷與機遇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税務部門可以為納税人提供精準納税服務。詳細來説,税務工作人員利用雲計算等技術,整合分析納税人的信息,分析出納税人各自的需求和偏好,進而為納税人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通過這樣,税務部門可以在應對納税人不斷變化的需求與偏好時,有技術上的支持,進而做出更加科學正確的決策。在分析納税人信息時,可以進行市場調研來獲取納税人的相關信息。例如,通過移動終端向納税人發出調查問卷,然後科學分析回收的問卷,瞭解納税人的需求偏好以及存在的不滿,進而不斷地對服務做出改進。建立以納税服務為核心的體系,滿足納税人的個性化需求,進而不斷提高納税服務的水平。此外,可以學習美國的納税服務模式的先進之處,貫徹新的理念,把納税人作為客户而不只是一個應盡納税義務的公民,為納税人提供高質量的涉税服務。致力於更好地服務於納税人,有利於提高納税人對涉税服務的滿意度,進而可以提高納税人的納税積極性,促進我國納税管理體系發展。

(三)提高税務管理的水平

而今,我國已經廣泛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税務徵管,但是在納税服務建設方面的成就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上個世紀90年代,英國等發達國家將“互聯網+”技術貫徹落實到政府的整體改革工作上,極大地提高了納税服務的質量。有了發達國家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先例,我國應該充分吸收別國的成功經驗,加快“互聯網+税務”的進程。同時,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電子税務與公共管理和服務的融合,進而向社會提供一體化和無縫對接的高水平的納税服務。具體而言,在組織結構的設計上,應該減少傳統税務部門的層級,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此外,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涉税信息的內部共享,進而解決涉税信息封閉而形成孤島的問題。同時,優化納税的流程,對納税服務工作進行整合,建立一套高效的一體化納税服務體系。

三、結束語

在“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與各行業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税務部門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將互聯網技術與税務管理工作結合。客觀審視當前的税務管理工作,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結合不斷創新的互聯網技術,建立可以應對人們不斷變化需求的新型税務管理模式。依靠新的税務管理模式,税務部門的決策有據可依,因而更加科學準確,進而納税服務管理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雖然現階段已有電子發票等應用,但是納税人的需求是處在動態變化中的。因此,為了滿足隨着時代發展不斷變化的人們的需求,改進傳統辦税模式的腳步不能停止,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在税務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姜雪梅,劉光軍.關於推進税收管理現代化的研究——基於“互聯網+税務”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xx.

[2]葉美萍,葉金育,徐雙泉.美國納税服務的經驗與啟示.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