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烏塔》讀後感錦集(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烏塔》讀後感錦集(15篇)

《烏塔》讀後感1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沒有獨立的性格,而烏塔卻認為自己有獨立的性格比較好!更令人吃驚的'是,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國小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我想:中國的小朋友假如自己獨自出去旅行,一定不會想得這麼周全的!

尤其是烏塔和作者的談話,讓我更加佩服烏塔了!烏塔告訴作者,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旅費不是問爸爸媽媽索要,而是自己假期時幫餐廳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這讓作者非常敬佩。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作者一致認為愛孩子,就必須帶他們出去玩,不讓他們自己出去玩,不讓他們出遠門,每天在家看電視、看故事書,就是愛孩子,但是烏塔卻認為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們有獨立性,讓他們多多出遠門,多多鍛鍊自己,不能讓孩子們每天窩在家裏,才是愛孩子!

烏塔還説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要多多實踐!作者被烏塔説服了!作者舉雙手贊同烏塔的説法。我們中國小朋友一寫完作業就看電視,看連環畫,有的甚至直接把筆一揮,就玩兒去了,我們要親身體驗。

從《烏塔》這篇課文中,我瞭解了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但是我們的行為卻大不相同!她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烏塔》讀後感2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觸。課文講的是作者在旅行時認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她獨自一個人遊歐洲的故事。

她的經歷讓我懂得了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家長還應該多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學會獨立,在獨立中認識一些新知識;還要放手讓孩子做一些有益活動,而且,要有創新意識。

我非常慶幸,自己的媽媽和其他的'中國媽媽不一樣。

小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出去玩。讓我感受大自然,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從中我結識了許多朋友。我還會在媽媽的引導下收集一些廢品,比如紙板、易拉罐、油桶等,我把它們送到廢品收購店去賣,自己掙得一些零花錢。

現在,我漸漸地長大了,媽媽發現我們的興趣愛好慢慢地不一樣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讓我一個人出去玩,在獨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辨別是非,認識美醜,結識了更多的新朋友,並且學會了如何處理朋友之間小矛盾的技巧。

我喜歡烏塔,因為她有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天晚上,我夢見和烏塔結伴而行,開始了漫長的世界之旅……

《烏塔》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烏塔》。講述的是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後,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文中烏塔既心細又勇敢,他敢獨自一人出國旅行,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旅費不花家人一分錢,都是她自己打工辛苦掙來的;烏塔還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或危險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同在一個地球上居住,卻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我已經9歲了,可日常生活還需要爸爸媽媽打理,做什麼事都不讓家人放心,連過馬路都讓父母操心,每個週末都讓爸爸媽媽給零花錢買吃的玩的;而烏塔卻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能夠獨自一人靠打工掙錢遊歷各國,並且還鎮定自若。比起她,我覺得自己差得很遠很遠……

烏塔是那樣的獨立自主,個性也很強。不象我們中國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什麼事都依賴父母,沒有主見,被捧在手心裏,生怕受了半點委屈。烏塔的父母覺得,愛孩子,就必須讓他們經受挫折和磨鍊。

烏塔就像一棵小草,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奮力生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磨鍊中成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作為一名四年級學生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4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後,我有許多感受。

烏塔是一個德國小孩,她用了三年時間計劃了一次歐洲旅行,所有費用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而且旅行過程中有着非常強的防範意識。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烏塔這種行為遠遠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

國外的生活與我們國內大不相同,烏塔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在中國,還是父母手心上的明珠。我覺得,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我們從小便被父母千般萬般的疼愛,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連上個學還要家長每天車接車送。烏塔年僅14歲,就敢於自己一個人獨自遊歷整個歐洲。我們的潛意識就是,自己的事父母做,也正是這種思想成功地造就了我們極強的依賴性。

從我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還很少有人像烏塔一樣勇敢。我們一般認為,這種行為能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卻也存在着一些危險,所以很多家長是不會允許孩子去做這樣的事的。其實不是事情有一點點危險就不去做了,我們可以做好防護,學會如何自護自救,這樣的事為什麼不能去做呢?

中國很多家庭對孩子充滿了溺愛,這不讓做,那也不讓做。“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所向金寵聽,不及林間自在啼。”如果像這詩裏寫的一樣,總是把小鳥關在籠子裏,雖能聽到悦耳的鳴叫,但它永遠也得不到應有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自強自立的品質。

這就是我讀《烏塔》後最強烈的感受。

《烏塔》讀後感5

在這幾天裏,我學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使我感悟深刻。

課文講述了“我”在一次旅行中偶遇了烏塔一一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在與她的交談中得知,烏塔趁着這次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為了這次偉大的旅行,她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聊到最終,她給了我一個啟示:愛孩子,就要給他們自由,放手讓他自我去完成。

學完課文後,我心中思緒萬千: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遊玩歐洲,假如換做是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啊!但烏塔,不僅僅心中抱有這個目標,更何況還實現了它!那裏也正是我對烏塔的欽佩之處。

烏塔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小時候的我是家裏的“國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自我卻挑起了家務的擔子。可我呢?連雙襪子都不曾用水浸過。

一個週末,父母有事外出,我不得不一個人留在家中。臨走前,爸爸交代我:“兒子,一會兒把衞生間裏的衣服洗一下。”“哦。”我懶洋洋地應一句。

這活兒看似簡便,對我卻十分傷腦筋。我把衣服泡在水裏。“我在洗手間耳濡目染,這點只是小意思!”唉!我也期望如此。可惜事與願違:我對衣服又哄、又擰、又扇耳光,可它們仍不懷好意地衝我嬉皮笑臉。到了大中午,洗衣任務還沒完成。

此刻,我洗衣服肯定不會那麼笨拙了,可我仍忘不了小時候的事情。我依舊忘不了那句千古名言: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烏塔》要告訴大家的,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烏塔》讀後感6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這篇課文講了一位僅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趁暑假遊歷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她做好充分的準備,閲讀書籍、設計好旅遊路線和日程、攢集旅費。每到一地,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為自我的安全措施做保障。同時,課文還描述了烏塔關心中國小朋友有沒有出去旅遊的機會。文中烏塔認為父母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們單獨出門,親自出門看一看等。

我認為:烏塔有這麼好的生活本事,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外國的孩子敢於離開父母,思想很獨立;第二,外國的父母願意放手,鼓勵孩子自理本事。不像中國的父母,含在嘴裏怕化掉,捏在手裏怕碎掉。父母總是庇護着孩子,根本不放心孩子獨自外出。

就説説我自我吧!因為我的爸爸媽媽太寵我了,讓我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別説讓我一個去旅行,就連從學校到教師家這短短的幾分鐘的路程,我爸爸都要送我一程呢!並且,學校就在我家隔壁,每一天放學,我媽媽都要來接我。

居里夫人説過:“路要靠自我去走,才能越走越寬。”是啊!讓我們掙脱爸爸媽媽的'溺愛,只要勇敢、有信心、有本事,前方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明亮!

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爸爸媽媽請放開你們的手,讓我們像一隻歡樂的小鳥在屬於我們自我的天空中翱翔着吧!

《烏塔》讀後感7

家長的嬌慣是導致孩子不能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中國家長就像保護金銀珠寶一樣護着,摔了要上去扶,渴了馬上就給水喝,餓了馬上就給孩子買零食,一出校門就立刻幫孩子背書包……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使孩子心裏產生一種依賴性,即使年齡再大也無法脱離父母獨自謀生。要知道,中國孩子的.獨立生活年齡是25歲左右,而英國卻是20歲!

但是,班上能自理的同學也不少,自己在家也能照顧好自己,可以自己做飯、買菜、洗衣服等待,把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像一個小大人一樣。

四年級:胡司昂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烏塔獨立生活能力強,不依賴父母。反觀中國,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幾乎家長都嬌慣着孩子,不讓孩子們獨立自主。孩子們也成了一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你不必驚訝,你的周圍有很多人就是這樣,甚至就是你。

我們已經國小四年級了,不獨立的表現也隨處可見。我們班的小一同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現在還和外婆一起睡,書包也要我們幫他提,作業經常不帶來,就連擦個黑板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弄好。可他卻一點也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依然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我希望中國的孩子們以後能夠早日獨立,不依賴父母,用自己的雙手撐起美好的明天!

《烏塔》讀後感8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明白了一個十四歲女孩獨自一個人周遊歐洲的故事,她的獨立讓我深深震憾。

烏塔對我而言,她才比我大幾歲,是我的同齡人,但她的獨立性卻遠遠超過了我。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慣着我,餓了給我送麪包,渴了給我遞果汁。

人總是要獨立的,不能長時間依靠父母,要堅強、勇敢。如果不獨立,那個人就會缺乏信心,缺乏鍛鍊,不能適應環境。因為獨立,烏塔才能到各個地方旅遊;因為旅行,才能使烏塔積累經驗;因為旅行,才能使烏塔有工作經驗,賺到錢繼續支持旅行。

假如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像烏塔一樣,堅強勇敢,計劃周全;我更會像烏塔一樣享受每一個地方的美。

於是我跑去問媽媽:“為什麼僅有外國的小孩才能獨自出去旅遊呢?那中國小孩呢,為什麼不能去?”媽媽看了我一眼,認真地回答我説:“中國的教育方法和外國的教育方法是有區別的,外國的'小孩7歲就開始獨立,而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下,15歲了自我都不會買車票呢,你會自我買嗎?”我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想想還真不會。但我立刻對媽媽説:“媽媽,我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看書,多讀報,慢慢地培養本事,積累知識,爭取自我也能出國旅遊。媽媽聽了開心地點了點頭。我們擊掌為盟,期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僅有真正獨立應對社會,人才能真正長大。俗話説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烏塔》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邊課文,讓我受益匪淺。感觸最深的是中國和德國的對孩子的教育截然不同。

課文講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遊歐洲的的事。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要養成獨立的習慣,不能什麼事情都依賴大人。

我身邊的朋友,放學的時候,一半是自己回家,一半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接回家。每天學生放學的時候,學校四周真是人山人海,全都是接孩子的大人。放寒假的時候,家裏的孩子不是補課,就是寫作業,玩遊戲。可烏塔就不一樣了,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為了這裏旅行,它利用假期時間出去打工,為此整整準備了3年,我們別説旅遊了,連平時出去玩,大人都是全程陪同。

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下樓玩,父母不放心,自己出去旅遊,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父母總是説我很小,外面的'壞人太多,外面的危險太多,反正就是總有各種理由阻擋我出去,慢慢地,慢慢地,我也習慣了他們了周到的照顧。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從心裏佩服烏塔這個獨立的女孩!

我覺得中國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點獨立自主的機會,使我們得到更多的鍛鍊的機會,將來的生活會越過越好!

《烏塔》讀後感10

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小孩。

文中的“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地回答道。讓我感受到烏塔一個人怎麼可能去旅遊,要是我父母知道了我這樣的想法,一定不會叫我去。還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知道了,要是作者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作者決不會相信烏塔説的話。還有每到一個地方,烏塔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讓我知道了烏塔很聰明,很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這讓我想繼續往下讀了。接下來又瞭解到每個週末她會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來賺錢。烏塔有很大的勇氣,她很自立自強。我的錢都是向爺爺要的,我真佩服烏塔。

我想自己掙錢,可是父母不給我鍛鍊的機會。要是我想自己一個人去旅遊,父母也不可能同意。

我們中國的小孩大多都是問爸爸媽媽要錢,即使出去玩也讓父母一起去,父母不想玩了,還讓父母陪他一起玩,一直到他玩夠了才要回家。

父母們啊!您們也要學會適當地放手吧!也給我們展翅飛翔的機會吧!我想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我渴望成為烏塔那樣的人!

《烏塔》讀後感11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

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

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國小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説:“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説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裏看書,

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裏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説:“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

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

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着一場心靈的洗禮。

《烏塔》讀後感12

這是講述一位14歲的小女孩就能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被她這種獨立自主,熱愛生活的精神所折服。

讀了這片文章,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10幾歲的孩子不能獨立?難道“安全”就是對孩子所有的愛?我的答案是中國的.孩子好比是一羣小鳥,渴望着自由飛翔,可家長們總怕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危險,於是就把我們“囚禁”在“鳥籠”之中,就像中國老話説的:“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就像是我,我現在的衣服全都是媽媽在收拾,每次在我寫作業的時候都能看見媽媽忙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換洗被褥都是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記得上次我看見過一則新聞,説有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因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連書包也不會整理,就這樣甚至被學校退了學。

我曾經聽説過這樣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也聽過:“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立的人。”

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她既有豐富的知識,又能親自去實踐。利用自己廣博的學識,親自品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也是幸福的,但卻有遺憾,在我們這樣相當的年紀裏,我們的生活卻相差甚遠。在這裏我想對同齡的朋友們説:“請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裏走出來,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我也想對中國的父母説:“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13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裏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烏塔,她難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為什麼同意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獨自遊歐洲呢?這是因為西方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愛孩子,可是他們的愛是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的好習慣,是讓孩子到社會裏磨練,是讓孩子成為大自然裏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是讓孩子成為暴風雨裏的雄鷹!而中國的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温室裏的花兒,成為籠中之鳥!同學們,你願意當温室裏的花兒還是大自然裏的小草,願意當籠中之鳥還是願意當暴風雨裏的雄鷹?

父母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温暖的雙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在此,我呼籲: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樑之才!

《烏塔》讀後感14

今天看了文章《烏塔》,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Uta獨立旅行到歐洲很多國家的故事。看完之後我拿自己和Uta比,真的是千里之外!

我生活在一個小康家庭。我10歲了,依然過着安逸的生活。再説説上學的事。學校離家只有15分鐘的路程,但是現在我上四年級了,一次都沒有一個人去過學校。先説做家務,洗衣服,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媽媽幫我洗,或者讓洗衣機給我做;洗碗也是可以的,但是爸爸媽媽一般會幫忙洗乾淨。一篇流行的'作文,説:“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很久以前就開始掌管他們的家庭,但是我種在温室裏的花卻沒有機會去實踐掌管他們的家庭。”

其實Uta和我一樣,都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德國和中國的教育理念卻大相徑庭。在家裏,父母把我當掌上明珠,捧在手裏怕摔,捧在嘴裏怕化,所以我恨不得永遠和我在一起。在烏塔的家裏,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家都很安心,很開心。

我覺得爸爸媽媽應該學會放手;我也想向Uta學習。也許我不需要那麼獨立,但我需要照顧好自己。

《烏塔》讀後感15

讀過《烏塔》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細心,大膽的德國女孩,她每到一地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或者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寄一張明信片。她細心,肯學習,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歐洲旅遊。烏塔自主。自強,旅遊的費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掙來的',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她的爸爸媽媽放開了手讓烏塔去親自體驗生活,品嚐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敬佩烏塔14歲就能獨自遊歷歐洲。

烏塔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還準備去希臘。

在我的暑假裏,時間一般都是有爸爸媽媽安排,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老師留的枯燥的作業上了,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遊。要麼,時間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練習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獨自去遊玩,但爸媽能支持嗎?當然不能了,所以説我的暑假就去少自由。

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旅遊計劃,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閲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資料,自己打工掙錢做旅費。

我也到過許多地方旅遊過,當然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旅遊,旅遊的路線當然也是爸爸媽媽安排的,旅費也是從爸爸媽媽的要腰包拿住來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在反思像爸媽一樣的中國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