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合15篇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瞭解兩首古詩的詩句的意思。

瞭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理解詩句所藴含的道理。

 《江南春》作者唐代詩人杜牧。

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歎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託了諷喻之意。

二句寫今:

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

四句弔古:

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託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台經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遊,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

一、二句寫景:

淡雲、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四句抒情:

身處這宜人春色裏,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指導反覆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

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繫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重難點:

1、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2、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梅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傲冰斗雪。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越重,他的清香越芬芳。因此梅花歷來都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這節課,我們讀的就是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

補充板書:墨

2、瞭解詩人

説到王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已經學過的課文《少年王冕》中我們就認識他了,誰可以向我們大家介紹介紹?

(出示:王冕,字元章,號竹齋,元代著名畫家、詩人。他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所以王冕又別號“梅花屋主”。)

3、如此愛梅的王冕,一生畫過許多幅墨梅,他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詩,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就是王冕為這幅墨梅畫所提的詩

4、解題

看着這幅畫,想想詩題“墨梅”是什麼意思?(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古詩

1、出示古詩,自讀

我們知道,古人寫詩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標準的七言絕句,請同

學們試着準確而有節奏地來讀這首詩。

2、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

三、解釋古詩

1、同學們能把古詩讀得有節奏、有韻味,真棒!現在請你聯繫古詩,想想、説説王冕筆下的這株梅花究竟有什麼特點呢?

生交流,出示:生長地點 —— 洗硯池頭

形 態 —— 個個花開

顏 色 —— 淡墨痕

氣 味 —— 清氣

交流提問:

(1)王冕為什麼要強調“吾家”呢? (驕傲自豪)

生讀詩句

(2)出示墨梅圖

這淡淡的墨梅又給了你怎樣的感覺?(素潔、淡雅、不俗氣)

(2)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

(3)請大家閉起眼睛想象,此刻你做了一個深呼吸,聞到那香氣了嗎?

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裏,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真是“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2、這是一株什麼樣的梅花呢?

板書:(素潔淡雅、高潔不俗、不要稱讚、不計名利)

現在你可以聯繫古詩的內容,嘗試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説説這是一株什麼樣的梅花嗎? (生説詩意)

3、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在不知不覺中都已經能把整首古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了,而且還為我們大家解釋了古詩中的一些字詞。但是老師覺得有兩個詞是值得提出來和大家重點説説的,出示“流”“滿乾坤”

流:流溢 滿:瀰漫

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4、自己試着聯繫詩句,説説你眼前的這株梅花。

5、齊讀古詩

讓我們一起邊讀古詩邊想象這株“色淡氣清”的梅花。

四、借物喻人、託物言志

1、同學們,王冕之所以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色談氣清嗎?曾經有人用這樣的一句話來稱讚王冕:(出示)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可以聯繫你預習時查找的資料,也可是藉助老師提供的資料,同桌討論討論。

色淡——清雅高潔

氣清——淡泊清高、不計名利

2、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

3、讀着王冕的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王冕寫梅花色淡氣清,不在意別人的誇耀,更不需要別人的奉承。其實是在寫自己品行高潔,不計名利)

4、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學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的品格,希望自己也能像梅花那樣)

小結:對呀!(板書)王冕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這首詩表面是在寫墨梅,其實講述的是詩人自己的志趣,志向。想想我們之前學習的《石灰吟》也是如此,像這一類的古詩就是就是“託物言志”。

小結:一朵朵色淡氣清的梅花在詩人的筆下凝成的是一個個清雅高潔、淡泊清高、不計名利的人,我們喜歡梅花,就要學習梅花,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讓我們記住“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最後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弊匝П究紊字,藉助工具書和註釋解釋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默寫兩首古詩。

3苯柚註釋讀懂古詩,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並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欣賞夏日情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課文掛圖。

學生:查閲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閲讀《四時田園雜興》和寫夏天的詩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四時田園雜興》

一、以圖導題,理解題意

1弊邢腹鄄觳逋跡説説自己的理解。

2閉饈資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作有什麼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3痺躚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二、以疑促讀,理解詩意

1弊雜衫識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名讀詩,正音。

2蹦讀古詩,思考問題,解決不了的請作記號。

3斃∽榻渙鰨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三、解疑品讀,感悟詩情

1弊雜善範粒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奏。

2敝該朗讀,師生共賞;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四、背誦,積累語言

1北乘小⒛寫《四時田園雜興》。

2彼鴨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創設意境,理解課題

1崩鮮Ψ抖痢讀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你能感受到詩歌寫了什麼?

2奔蚪樽髡摺

二、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迸淅擲識粒營造氣氛。

2弊雜衫識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3痺擻醚Ч攀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4斃∽榻渙餮習成果;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三、反覆吟誦,感悟意境

教師範讀,學生想象畫面;指名朗讀,教師指導;小組輪讀,相互欣賞;全班感情朗讀。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北乘校並默寫古詩。

2鋇嬌甕庹乙徽頤櫳淳拔鐗氖詞,讀一讀,背一背。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鶴、孟”等個生字。

.正確、通順、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兩首古詩。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想象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初步地學會探究性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會讀中有思、讀中有悟、讀中

有得。

.學會在學習中積累運用古詩句,發展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初步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體會詩中豐富複雜的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

.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難點

.體會“西辭”“煙花”的意思。

.體會詩人複雜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一)導入學習,理解詩題。

由本單元專題“人間真情”入手,進入送別詩的學習。

出示第一首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解釋詩題,理解“之”的意思。

(二)初讀古詩,理解生字。

1.指名初讀。

2.理解生字。

3.自由朗讀。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學詩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預設難點:西辭煙花

①理解“西辭”。

通過了解“黃鶴樓”和“廣陵”的地理位置,理解“西辭”的意思。

②理解“煙花”。

理解煙花的古今異義。

4.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四)三讀古詩,感悟情感。

1.初步感悟情感。

2.深入感悟情感。

重點體會:離情、深情。

①體會“離愁”。

通過“孤帆遠影碧空盡”,理解離情。

②體會“深情”。

通過“唯見長江天際流”,理解深情。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一)總結學法。

(二)學習交流。

1.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交流要點:兩首詩的相同和不同點,瞭解作者、感受深情。

①有“送”“西”“盡”“故人”四個相同的字詞,但具體含義不同。

②瞭解作者。

蘇軾説: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③感受深情。

通過理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感受深情。

3.配樂朗讀。

三、佈置作業

閲讀其他的送別詩,感受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唐〕王維

黃鶴樓畫

《古詩兩首》教學實錄

年級:四年級

整理:印記(三河市皇莊國小 米濤)

師:咱們準備好了?

生:準備好了。

師:上課吧!剛才背的一些送別詩,在動腦過程中,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藴含其中的真情。可以説自古重離別,可以記載流傳下來的作品,可以説不可勝數。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它們,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讓我先來看一首詩,這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生:(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這個詩題用現在的話怎麼説呢?

生: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

師:説的真好,在這裏有一個特殊的字是?

生:之

師:“之”是什麼意思呢?

生:去。

師:是去的意思,還可以説是到的意思。那孟浩然到廣陵去了,那誰來給他送別?

生:李白。

師:就是本詩的作者,唐朝大詩人李白。

師:你們知道送別的地點在哪嗎?

生:黃鶴樓。

師:非常聰明的孩子。那我們先來看看“鶴”這個字。古人啊,將它這樣寫。我們都知道,右半部分是“鳥”過去呀,人們把長尾巴的鳥叫做“鳥”。我們大家看左半部分,有誰認識這紅色的字?(que?)對了,猜猜什麼樣的鳥叫 que呢?大膽的猜。

生:我覺得應該是(……)的意思

師:太對了,那説到這,你對這個鶴字有什麼樣的印象啊?

生:我覺得是既長又短。

師:既長又短,好像有點不太合情理,是嗎?你的意思是什麼?

生:左半部分(……)讓它尾巴很長,所以(……)

師:它的尾巴應該是不長不短。從字形當中我們就好像感受到了它的美麗。它呀確實是一種讓人喜愛的鳥。它的鳴叫聲震九天,它的舞蹈雅緻翩翩,在咱們中國民間早就被定為仙鶴。黃鶴樓就留下了仙人乘鶴昇天的傳説。詩人最後還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就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樓,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分別了,那我們再來自由的讀一讀詩題吧,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好,讓我們把書打開。100頁,哪位同學願意給我們字正腔圓的讀讀這首詩?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不但字音準確,而且還頗有韻味。我們把這種韻味再來感受一下。

(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第二句。

生:煙花三月下揚州。

師:第三句。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最後——

生: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富有韻味啊!就這樣,我們來自由的練讀這首詩吧。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好這首詩,那只是剛剛觸到它的表層,通過這些詩句,你都瞭解了哪些詩意呢?説説看,平時你都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理解詩意呢?

生:我一般都用一句話中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理解這句話。

師:看樣子,從字的意思來理解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好辦法,你呢?

生:還有先把不懂的字都翻譯成現代的話,然後再看這句話。

師:不懂你怎麼翻譯啊?仔細的説。

生:。

師:好辦法。你呢?

生:我理解詩句第一種方法就是查一下上下文,如果有註釋的話再看一下注釋。

師:非常好。你還有?

生:就是先把自己懂得,然後看一下,然後可以再聯想一下。

師:他的意思聽出來了吧,誰能再説説,他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理解詩句的?

生:(……)

師:你的方法是他説的這樣嗎?是呀?其實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意思是説,是把會的先想一想,然後呢上下句聯繫聯繫,也許剛開始不懂的,一聯繫上下句就會了。非常好。有的時候,就讓我們來默讀這首詩,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重點詞語之間寫批註

生:(自學)

師:要不然咱們這樣吧,跟你前後左右的四個同學,小組把你不理解的一些地方互相問一問,也許,好不好?

生:(……)

師:再大點聲,讓我們都聽清楚

生:煙花為什麼像煙霧一樣?

師:哦,聽清楚她的問題了嗎?

生:(……)

師:你對自己能滿意嗎?她的問題是煙花為什麼是花,開的像煙霧一般。你怎麼理解?

生:形容花開的繁茂。花很多,所以像煙霧。

師:花太多,太繁茂了。這回你滿意了吧?其實對煙花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好了,別的組還有問題嗎?你們。

生:我們沒有搞懂什麼叫天際流?

師:這個剛才有的組討論過了,你們組討論的,你能幫他解答一下嗎?

生:天際流,流你應該知道吧。水都是可以流的,天際就是特別特別遠,天邊。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長江水都往天際那邊流了,一直流向了天邊。

師:就是這個意思。不着急,你説的真好。還有問題,你有什麼問題?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的碧是什麼意思。

師:哦。最後的同學能幫你解答。

生:碧就是很藍的意思。

師:有一個詞叫做碧綠,碧極了,綠極了。你説的意思有點發藍了,碧空就是……

生:藍天。

師:説的多好。好了,沒有問題了,是嗎?還有問題,你説。

生:我不太明白西辭是什麼意思?

師:你看看XX馬上就舉手了,來,請你説吧。

生:因為黃鶴樓在西邊,然後人在東邊,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到廣陵,西辭的意思就是離開黃鶴樓到廣陵。

師:你説的真好,孩子,你怎麼了解他們兩個的地理位置的呀?你怎麼知道的?説吧

生:就是查了一些資料。

師:他在學習之前就先查的資料。真是個好習慣。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大家來看一下。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廣陵是哪裏?

生: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

師: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其實詩句裏面已經告訴我們了。

生:煙花三月下揚州。

師:既然是之廣陵,又説是下揚州,看樣子這個廣陵就是……

生:揚州。

師:他們呀真的就像這位同學所説的這樣,在我國的長江流域,而黃鶴樓在?

生:西。

師:廣陵在?

生:東。

師:也就是西辭的意思應該怎麼説比較恰當呢?你再説一説。

生:我覺得應該是離開西邊去東邊。

師:哦,離開了西邊的黃鶴樓道別了。沒錯,此時的孟浩然就要沿長江自西向東順流而下。所以詩中還説道煙花三月下揚州。説到煙花,我們現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裏,還經常放,見過嗎?

生:見過。

師:詩中的煙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意思嗎?

生:不是。

師:我們從註釋當中也看到了。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春色滿園關不住。(播放課件)

生:一枝紅杏出牆來。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兩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別了。望着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於是一首千古別詩誕生了,讓我們放聲讀吧!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呢?

生:李白在黃鶴樓那塊送孟浩然去廣陵,第一句就是説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去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是説花開的很茂盛的時候,孟浩然要去揚州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只有一隻船在水中,遠方藍天就是沒了。

師:只有一隻船在江上行駛,是嗎?一直到這隻船都沒有了,消失了。看不見了。

生: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説,只能看見長江,遠看就是天連着江,所以説是天際流。

師:江水都流向了天邊,是嗎?説的不錯。如果讓我們把這個分別記下來,我想大概至少要用到好幾十個圖板。可是詩人李白用了多少筆墨呢?

生:28個字。

師:讓我們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領悟,透過這28個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了?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生:我感受到李白送孟浩然的時候那種依依不捨,還有那種憂愁的思想。

師:感受得真好,孩子。你從哪裏感受到了這種依依不捨的深情呢?接着説吧。

生:就是我是從後兩句詩感受到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還有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描寫的。

師:故人,老朋友走了,常人都會感到捨不得。這位同學不僅感受到了,而且還給我們讀了出來。誰還想談談你的感受?

生:我是從第一句和後兩句感受到的李白對孟浩然依依不捨的'。因為,我覺得李白它船都消失了他還沒有走,他在想朋友是不是還能回來。

師:都消失了,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孩子們,古時的長江可以説是“千帆駛過”,但也不會只載一隻船吧,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卻只有那一艘船,孤帆遠影,你能感受到他的心嗎?

生:能。我能感受到他對孟浩然感情很深,因為他只注意到了孟浩然的船,一直注視着他,想和他一起去揚州,一直陪伴着他,並沒有留意到身邊的船。

師: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

生:孟浩然。

師: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那孤帆遠影都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卻還長久的駐足,你在想什麼呀?

生:我在想孟浩然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多麼想和他一起去揚州。

師:多麼想和他一起去,帶着你的感受讀讀詩句好嗎?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説的好,讀的好。

生:如果我是李白,我就想,孟浩然會不會去了不會再回來呢?他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你的感受都融入你的朗讀當中。你呢?

生:我也想去。

師:你都恨不得想去了。把你的感受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你還想説。

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載不回來呢,是無比的思念。

師:無比思念,説的真好。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的真好,孩子們,我們真的感受到你的思念。他們倆個人的感情有

多深,讓我們看看李白寫的詩。誰來讀一讀?

生: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師:而此時,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聽不見了知己的話語。看到,聽到的只是在天地間流淌的長江水。望着這滾滾的江水,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多願意和孟浩然一起去。

生:多願意老朋友孟浩然趕緊回來呀!

師:眼看帆去遠,心如江水流。孩子們,能把這種感受再讀出來嗎?

生:(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他用自己的感受讀了這首詩。此時,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李白多麼願意將自己的這番情意放逐江水,讓它泛舟遠去。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感動。我們看,全詩雖沒有一個字直接寫情,可我們在字裏行間卻分明看到了詩人的這顆心,感受到了這份情。自古離別多傷悲,“孤帆遠影碧空盡,”而不盡的卻是這濃濃的離愁,李白吟誦到,女生讀——

生:(女)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別中。這滾滾湧動的是詩人的情意,帶着這深深的情意,李白——

生:(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故人要去的可是花團錦簇的……想到這,又有怎樣的感受?

生:李白可能非常惋惜,這麼好的機會不能跟老朋友去那麼美的地方。他可能很惋惜。

師:什麼時候也能像孟兄這樣飽覽壯麗的河山,那該多好!帶着嚮往的心情再來讀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是啊!與故人的深情使得這次分別帶着一種離愁。而內心帶着對這次遠行的嚮往,又使得這離愁帶着一絲愉快。使得這首詩既情意綿綿又雄渾開闊,無怪乎千古流傳啊!讓我們也帶着詩人那複雜的情感再次吟誦一遍。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如果你要知道這正值開元盛世,年輕的李白剛從屬地……相信你會對這首詩有更深的理解。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受。今天,我們先探討到這裏。請大家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怎樣步步走進古詩,層層感受到詩的內涵的呢?

生:……

師:古詩和其它文章一樣,也是有很多層次的。剛才,我們就試着鋪開了這首詩的意思層。從而,通過它的語言文字觸摸到了它的情感。其實,古詩的層次還是很多的,因為它的內涵是很難窮盡的。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這首詩,想想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從中你又體會到了哪種情感。先請大家自己讀讀古詩,自己感受一番。

生:(自由朗讀)

師:能不能先和你旁邊的同學交流交流

生:(交流)

師:經過咱們短暫的交流,咱們試着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

師:這次分別不知下次什麼時候再相會。因此,這次分別——

生:很悲傷。

師:有一點悲傷,想必兩位詩人説了很多分別的話,喝了不少離別的酒。又端起這最後的一杯“勸君更盡一杯酒”這酒中包含着怎樣的話。

生:老朋友,明年你一定要回來呀!

師:哎呀!這酒中有的是一份期盼。

生:我覺得這杯酒中還有一份思念。

師:是啊!出使西域,張騫用了十三多年,蘇武用了十五年……。這酒中能不盛滿了一份思念嗎?

生:這酒中還包含了詩人的悲傷,因為老朋友很可能就不會在回來了。

師:事實真的是這樣,在這次分別後的兩年,王維就去世了。沒有想到這次分別真的是一次訣別。你還有怎樣的感受?

生:我想到了這杯酒中還有一份祝願。希望

師:是呀!西出陽關荒漠絕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風兼雨。朋友保重啊!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願。千種語言,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這首詩寫出了每一個送別人的內心情感,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首詩被收入《樂府》,作為送別歌曲廣為傳唱。也就叫《陽關三疊》

師:讓我們在《陽關三疊》中再次吟誦這首詩。

生:(讀詩)

師:這首詩還有很多內涵。其實在古代交通不便,因此送別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意的方式。……人不同,事不同,景不同,表達的情意也不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那暖暖的真情。

生:謝謝老師!老師們辛苦了!老師們再見!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根據新舊字的聯繫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古詩,感受優美的春景,能説出“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

3、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結合插圖,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古詩。

難點: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古詩,感受優美的春景,能説出“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13個字,會寫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怎樣?(指名説)

2、 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今天我們將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 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 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

1、 老師感悟。

2、 學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3、 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 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

三、再讀感悟。

1、 課文插圖。

你看到了什麼?詩中哪裏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哪裏講了花?用詩句來告訴我們。

2、 這麼美麗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 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 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眼前浮現出了什麼?

2、 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這麼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

1、 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

面。

2、 這是什麼?

3、 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二、揭題

1、 出示課文插圖

2、 詩人高鼎把它們寫進了一首詩中,我們來讀一讀。

3、 板書課題,讀準“村”。

三、初讀感悟。

1、 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 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 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 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呢?

2、 全班齊讀。

3、 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

4、 詩中是怎樣寫的呢?

5、 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 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再説説剛才彷彿看見了什麼?

2、 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同學可小組合作製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教材簡析:

古詩《雪》節選了4句,作者尤袤抓住子夜雪的兩個特點,將夜雪景色描寫得生動逼真,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江雪》是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的形象,表現了詩人清高、孤傲、凜然不可侵犯的心志,流露出自己不願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設計理念:

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是第1學段古詩教學的重點。因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古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説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3、認識7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會寫11個生字,學會雨字頭、穴字頭。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書寫11個生字。

3、通過誦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每當冬季來臨,我們就會經常看到雪花那輕盈的身影,夜裏漫天飛舞的雪花,有月光的映照下,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南宋詩人尤袤是怎樣讚頌這雪景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實處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指導朗讀,感知詩意。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詩,可以藉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2、同桌互相讀,聽一聽,他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指名讀。

4、這首詩,怎樣讀才能把它讀得更美呢?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啊?(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和重音。)

5、請你像老師這樣讀,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自由練讀,讀中體會。)

6、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三、合作交流,理解詩意。

1、這麼美的詩句,你知道每句詩的意思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互相説説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古詩的意思,整體感知全詩內容。對學生理解困難的詞語重點指導。

3、由文入畫,提升理解。

學生觀察插圖,理解全詩,圖文結合,同桌合作交流,理解全詩內容。

四、感悟詩境。

1、作者尤袤就是用這樣樸實的語言,自然真實地將一幅夜雪圖展現在我們眼前。看到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讚美和喜愛之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2、配樂反覆吟誦,體會詩境。

五、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雪、窗、照”3個字。

3、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南宋詩人尤袤筆下的夜中雪景,然而,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裏釣魚的情景嗎?唐代詩人柳宗元主看到了這樣的景象。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第2首《江雪》。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結合插圖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指名朗讀。

4、説説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境,自主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一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説。

①配樂,指名用自己的話説詩句描繪的景象: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裏,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②誰還有什麼補充的?(指導對“蓑笠翁”的理解。他身上穿着的是——蓑;頭上戴着的是——笠;整個詞的意思就是——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③與第1首《雪》對比,此時兩位作者的心情感受相同嗎?説説你的理解。

④帶着你的體會再讀一讀(自由練習、指名、齊讀)。

(2)畫。

①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②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③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

(3)讀。

①指名讀。

②集體評議。

師指導朗讀停頓、節奏、韻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③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④背誦。

四、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驚、獨、釣”3個字,特點:左窄右寬。

3、學生按照田字格練習書寫漢字。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錄音朗誦、古箏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傳説白居易16歲時自江南赴長安應試舉人,拿着自己的詩作去拜訪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他的姓名,笑説:“長安米介正貴,在這裏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開白居易的詩作,讀到《賦得古原草送別》不由得讚歎道:“能做出這樣的詩語,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聲大振。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草》(板題)。這是從原詩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範讀課文,學生領會

師範讀古詩,生認真聽生字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把“枯”和“榮”分別貼在相應圖片的下面,並説出理由。

⑶ 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離離”。

⑷ 誰知道“歲”是什麼意思?

⑸ 指導朗讀。讀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

⑹ 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⑴ 你怎麼理解“燒不盡”、“吹又生”?

⑵ 指導朗讀,讀出野火的無情、野草的頑強。

4、配樂誦讀全詩:

個人讀;

評價讀;

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

(男女生比賽讀。)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枯、榮、燒”。

2、練習組詞,並用“光榮”造句。

3、觀察每個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4、講解、示範、指導。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你還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詩作

七、課堂總結

(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插圖:

你看到了什麼,用完整、連貫的話説一説。(指名説),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當時看到這一情景又是怎麼説的吧!

(聽錄音誦讀全詩)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題,生齊讀課題)

2、學習生字:

宿 徐

3、組詞:

宿: 住宿 宿舍 宿營

徐:請姓徐的同學(或認識姓徐的人的同學教大家識記這個字)

4、你知道課題是什麼意思嗎?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新市徐公店周圍景色如何?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小組討論交流)

⑶ 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同學們畫一畫再現新市徐公店吧!

(生畫畫)

⑷ 指導朗讀,生認真體會。

⑸ 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此時此刻,你眼前又呈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學生先説一説,再畫一畫,最後讀一讀詩句。)

4、配樂誦讀全詩,體會感情。

5、你能把古詩編成一個連貫而完整的小故事嗎?小組合作試一試。

6、背誦詩句。

四、指導書寫

1、認讀:

宿、徐、店、未、追、菜。

2、正音:

“宿、菜”是平舌音。“追”是翹舌音。

3、同桌互相練習組詞。

4、用“追逐”造句。

5、觀察每個字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6、師講解、示範、指導。

7、生描紅、臨摹。

五、課堂總結

(略)。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麼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⑴ 學生藉助拼音讀古詩。

⑵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範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四、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⑴ 自由記生字。

⑵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醒──醉

睡──眠 屋──居 親──童 外──處

對──樹──村 閃──問──間──聞

五、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六、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並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4、交流彙報自讀情況,並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三、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⑴ 師範讀。

⑵ 自願讀。

⑶ 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四、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並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五、擴展活動

班裏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有、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帶領學生感悟古詩中的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用幻燈片出示2首古詩。

2、學生配詩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師:學習了前面幾篇課文,和你的所見所感,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師: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講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

認讀生字“古、詩、首”。

4、指名讀古詩名(題目)。

比較“春”和“村”的發音。

二、自學生字、自讀古詩

1、生自由讀詩:

師:一邊讀古詩,一邊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師:要來讀一讀嗎?一定要讀準字音。

⑴ 區別平、翹舌音:詩、首、處──村、醉、散。

⑵ 字形:

① 古:十+口; 聞:門+耳

居:屍+古; 童:立+裏

② 詩:訁字旁; 醉:酉字旁; 忙—忄旁

3、口頭擴詞: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4、同桌抽讀生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生觀察書寫、掌握要領。

2、師範寫,生觀察:

“古”字橫要長而凸。

“多”要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

“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把捺拖長。

“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的垂直且稍長。

四、課外作業

查找有關詩人、古詩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生看課文插圖,聽師配樂朗誦: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詩兩首》,願意聽老師先來讀一讀嗎?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那你們也想來讀嗎?

二、朗讀、體會、理解古詩

1、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要想讀好這兩首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還要讀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覆多讀幾遍,因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達很豐富的意思。最後,還要看誰的想象力豐富,一邊讀詩,一邊能在大腦裏作畫!

2、生自願彙報讀。

3、生賽讀(同桌賽、小組賽、男女競賽)。

4、背誦古詩:

師:一不留神,老師發現有好多同學在熟讀的基礎上,都可以背誦古詩了,來站起來,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體會:

師:願意把你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體會用畫筆畫下來嗎?選擇其中一首作畫。

間休:在作畫前,我想為大家朗讀一段文字(教材簡説)。

交流詩畫,展開想象,暢談感受。

師:誰願意帶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

三、完成“課後練習”

1、生口頭擴詞:

師:看看誰的詞彙量大,是我們班的“小詞霸”!

2、動手實踐:

師:希望利用週末或課餘的時間,同學們回家做一隻風箏,要記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參與動手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3、《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麼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説説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朗讀節奏參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藉助字典和詩後註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質疑:

還有什麼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我説你讀。方法:

⑴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⑵ 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方法:

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後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方法:

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六、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

3、自己練習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七、拓展閲讀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

  第二課時

  一、課前遊戲,複習導入

1、説説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詩文,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檢查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⑵ 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通古詩。

⑶ 讓學生憑藉已有的經驗和直覺讀準節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可以自學,也可幾個人合作學習;用、看註釋、看插圖等方法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交流學習收穫。

⑶ 質疑:有什麼不懂之處?老師重點指導“異鄉”、“異客”的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卡片連詞背誦。方法:

請學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再連起來,試着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説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台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方法:

⑴ 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⑵ 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四、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卡片,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學生練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遙”“應”“解”“一道”的意思,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情意目標:根據詩句想象兩個小孩的可愛形象,培養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唐代有一位詩人胡令能,年輕時當過修理鐵木器的工匠。他愛寫詩,寫詩出名後,遠近的人還叫他“胡釘鉸”。有一天,他來到鄉村迷了路,四下張望,終於發現了一個小孩。他想向小孩打聽路怎麼走,可是小孩在幹什麼呢?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詩——《小兒垂釣》。

2、板書課題,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

分別講講“小兒”和“垂釣”各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

1、板書全詩。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出示詞語:蓬頭稚子垂綸莓苔遙招手不應人。指名讀,齊讀。

3、學寫生字:稚,側。學生描紅。

4、指名多人讀詩。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齊讀。

三、理解詩意。

1、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詞。

蓬頭:頭髮很亂的樣子。稚子:小孩子。(引導學生對照插圖,瞭解這裏的“蓬頭”其實是指由於孩子較小,頭髮細柔而不易扎束,並不是真的亂蓬蓬。)綸:絲線,這裏指釣魚線。垂綸:釣魚。側坐:側着身子坐,帶有隨意坐的意思。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映出。借問:向人打聽。遙:遠遠地。應:應答。

2、指名多人説詩句的意思。教師通過評價激勵與引導學生。

四、練習表演,理解詩情。

1、古詩是高度的濃縮了的文學作品,簡潔明快的幾十字,有的猶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有的就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還有的就像《小兒垂釣》這樣,是一幕生動有趣的情景劇。你們想演一演嗎?

小組合作,練習表演。教師巡視指導,主要是問他們原因。

2、小組表演。第一組教師採訪。第二組開始讓學生採訪和評價。

要點:(1)這個學釣魚的小孩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你在表演中通過什麼來表現的?(2)為什麼這麼遠招手?招手是什麼含義?

隨機板書:認真專心天真可愛

五、學習《池上》。

1、短短28個字,簡簡單單的“遙招手”這個詞,詩人胡令能向我們描畫了一個專心學釣魚的可愛孩童的形象。孩子永遠是人們心中的開心果,也是詩人非常樂意表現的一個主題。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另一個詩人的一首“童趣詩”(板書)。

2、猜詩人。出示《池上》,師範讀。

3、生自讀,讀準,讀通,努力理解。

4、學生交流詩意。指名説,評述對詞語的理解是否到位,再指名説,基本到位後同桌互説。

5、體會“童趣”。領悟這首詩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童趣的。

引導學生對“偷採”進行探討,通過“不解藏蹤跡”一句(對照插圖)體會小孩的行為與“偷盜”是不同的,詩歌正是通過這句反應了小孩的天真純樸。

6、練習讀背。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童趣詩”,詩人通過學釣魚和偷採白蓮這兩件小事,為我們描繪了兩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七、作業。

1、蒐集其它“童趣詩”讀讀背背。

2、讀背這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 童

側坐莓苔草映身。 趣

路人借問遙招手, 詩 不解 藏 蹤跡

怕得魚驚不應人。

認真 專心 天真 純樸

天真可愛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①認識“亦、粧”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①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②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①同學們以前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呢?學生自由背,教師充分肯定。

②揭示課題: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共同學習《望天門山》

①學生初讀《望天門山》。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

②説説通過朗讀體會到了什麼。

③自由練讀,讀出詩的韻味。

④誦讀展示。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⑤練習背誦。

練寫生字,抄寫古詩

①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②抄寫《望天門山》。

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①回顧上一首詩的學習過程,自學《飲湖上初晴後雨》。

②交流展示。

a.展示朗讀或背誦。

b.説説你從詩中體會到了什麼。

c.背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第二課時

複習鞏固

①指名背誦《飲湖上初晴後雨》,默寫《望天門山》。

②配樂情境朗誦。

想象畫面

①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想象它所描述的畫面,與同桌相互説一説。

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想象。

可用簡筆畫畫出來,也可用幾句話描述。

③交流各人想象的畫面。

拓展活動

①交流蒐集的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

②召開“祖國山河美”古詩朗誦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

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

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四、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五、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

爐、銀、煙、流。

2、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

(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六、個人建議

對詩的意思只要大概明白,不必要求掌握。本案中設計的問題比較好:“你看圖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第二課時

絕句

一、複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説説詩人杜甫。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xíng;“泊”不讀pò)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

畫面上有哪些景物?

(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後板書:

黃鸝白鷺雪船

2、看圖思考:

詩人是站在哪裏看到這些景物的?

(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先讓學生説説,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説生讀。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

(老師出示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

(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識字、寫字,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吳”“含”“窗”“嶺”“鳴”“絕”“泊”“柳”。

3、啟發學生説説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範寫。

(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後“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六、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着背一背。

七、個人建議

背詩也要注意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帶者美好的心情去背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4、感受詩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教師範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三、 精讀理解

1、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着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説的山東不同。)

(評學生:你好學、善問、愛動腦子,相信你會越學越聰明的。)

對未能解決的疑問讓我們在詩中尋找答案。

2、出示自學要求:(小黑板)

⑴ 默讀古詩,劃出自己不懂的字詞,藉助工具書理解,並説説句意。

⑵ 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檢查一、二行的學習情況:

⑴ “憶”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板書:思)

⑵ (點黑板)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麼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出示: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

⑶ 詩人為什麼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生答: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板書:獨、異。)釋:獨,異客。這句話是説 。(句意讓學生説。)

⑷ 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範讀→指名讀、評議)

⑸ 這是一種多麼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它已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名句──讓我們再次朗讀一二行。

⑹ 過渡:(填空:因為詩人 ,所以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 的菊花盛開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他會想到(誰幹什麼);看到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會想到(誰幹什麼)。)

4、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⑴ 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幹什麼?(生齊讀三四行)有什麼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説字義)再説句意。(板書:登高)

⑵ 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麼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説説家鄉的兄弟們會怎麼想,怎麼説?

5、自由讀這首詩,説説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指名説)。

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朗讀指導,並背誦:

⑴ 點撥: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樸實無華,這是我們在寫作文時應該好好學習的。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想象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配樂範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⑶ 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比較,明中心

1、學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王維的另一首詩──《雜詩》。要求:自學,説説詩意,再比較它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出示: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來日,出發前來時。綺窗,雕着花紋的窗户。著花,開花。

2、交流:

相同之處: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

不同之處:在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思念兄弟登高來寫思念親人之情;《雜詩》寫問朋友寒梅開花沒有表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業

1、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寫寫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怎樣用一段話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試寫一段話,也可以試着寫詩,不要怕,試試看。

六、板書設計

(怎樣)倍

九月九日 憶 山東兄弟

(為什麼)獨、異 登高(幹什麼)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一、教學要求

1、瞭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示兒》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裏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於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麼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藉助註解,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讀j)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麼意思?

(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麼意思?(學生講後,教師加以歸納)

(“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裏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l(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説説這首詩主要講了什麼?(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