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二首》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5篇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

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雁門太守行、別雲間)導學案(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誦 讀 欣 賞

古 詩二 首

學習目標

1.學習詩歌的朗讀技巧,培養朗讀能力。

2.反覆誦讀,感受、品味詩歌的韻律美、意境美和語言美。

3.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重點: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領悟作者寄託的愛國情懷。

預習導學

1.下面是某位同學製作的知識卡片,請你幫着補充完整。

李賀,字 長吉 ,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 唐 代詩人,因家居福昌之昌谷,後人稱其為李昌谷。因仕途失意,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錦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李賀作詩務求新奇,人稱“ 詩鬼 ”。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將領、詩人。原名 復 ,字 存古 ,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5歲能讀經史,7歲能詩文,時人稱為神童。14歲隨父起兵抗清。夏完淳被捕時,家有白髮老母和孕妻。被押解送南京後,不屈而死,年僅17歲。這首《別雲間》便是他被捕之後、押解離鄉之前所作。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摧(cuī ) 凝(níng) 燕脂(yān) 霜重(zhng)

提攜(xié) 羈旅(jī ) 塞上(sài )

拓展:列出以上生字詞中的多音字,並注音組詞。

塞 sài 邊塞 sè 閉塞sāi 塞滿

燕 yān 燕國 yàn 燕子

3.朗誦詩歌,完成下表。

雁門太守行

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雁門太守行、別雲間)導學案(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雜詩)

誦讀欣賞 古詩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己亥雜詩(龔自珍)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詩歌常識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懷,領悟詩歌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對友人和新生命的至愛深情。

【教學重難點】

感受對友人和新生命的至愛深情。

【教學法】

朗讀古詩要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重音合理,讀出作品的感情和氣勢。背誦古詩應當從整體上來把握作品,應當在明確作品的內容,理清作品結構及作者思路的基礎上,反覆地誦讀,細心地體會作品的精妙之處。

【課時】1課時

【合作·探究·展示】

一、導入新課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從第三單元課文中節選的幾句話,回顧單元主題“至愛親情”,引入本節課主題:友情和對新生命的至愛深情。

二、學習《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朗誦:①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誦;②聽朗讀錄音

2.作者簡介:

王勃(650~676),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溺水而死。名作《滕王閣序》。

3.簡介創作背景:結合課本註釋①

4.翻譯詩句,整體感知,解決問題

請説説:①作者在詩歌中都寫了哪些內容呢?

②表達了作者和友人之間怎樣的感情?

明確:首聯:點明送別地點,赴任之處(借代、對仗)

頷聯:別中之別,送別尤其可悲

頸聯:主旨。不必傷別(議論)

尾聯:再次勸慰(幽默口吻)

5.比較理解:

①.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②.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明確:王詩更氣象闊大,志趣高遠。

6.獨特風格

意境曠達,哀而不傷,孕豪邁於悲涼,在別離的傷感中寄寓樂觀豁達的感情。

三、 學習《己亥雜詩》

1.朗誦:①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誦;②聽朗讀錄音

2.作者及背景

詩人龔自珍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處在封建社會快要崩潰的時代,洞悉清朝朝廷的腐朽昏庸,也警惕外國列強的侵略野心,因而渴望改革。

於是他寫了許多詩文,提了很多辦法,然而人微言輕,不被重視,48歲那年,被迫辭官離開京城,飄然南歸。在旅途中陸陸續續寫了315首絕句,後人評説——這就是他一生的回憶錄。

3.譯文欣賞,整體感知,解決問題

①在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作者哪些感情?

②你覺得哪種感情更佔上風?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明確:前兩句:辭官離京(抒情、敍事)

後兩句:以落紅自喻,闡明心志。(借代、比喻、議論)

感情:離別憂傷——迴歸喜悦——積極的人生態度

4.主題意義:

①對國家民族的那份執著的忠忱。

②不甘於沉淪,為國家民族貢獻力量。

③犧牲自己,培養後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會考鏈接:(兩種題型:選擇題與名句賞析)

1.對《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繫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表現了依依不捨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於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誼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2.對《己亥雜詩》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頭兩句抒發作者辭官離京時的無限感慨,表現了詩人拋棄離愁後的興奮心情。

B.後兩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養鮮花生長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願為國效力。

C.“落紅”含義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無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為滋養萬物的春泥;③春泥雖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壯生長,繼續為人類造福。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後不甘消極,決心繼續為變革社會而努力的精神。

3.名句賞析:

提示:翻譯——修辭(表達方式、寫作特點等)——作者感情——影響(任選一句作賞析)

五、拓展練習: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謂千古名句,寫一段話用上此句詩。(50字左右 )

示例:王老師已經退休五年了,還一直做我們的課外輔導,他這種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龔自珍詩句描寫的那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啊!

老師寄語: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生活中我們常常有離別,因為我們的理想在遠方,我們要拋開兒女情長,因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有一種愛是至高無上的,那就是對國家對民族的愛,有一種理想是不可超越的,那就是用生命踐行自己對國家忠貞的理想。 我們的耳畔似乎還響起了龔自珍的另一句名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期盼大家早日成為他心中的人才,報效祖國。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

2、理解《靜夜思》這首古詩內容。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能給詩句填空。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靜夜思》這首古詩內容

教具學具: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會背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聽。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靜夜思》。

3、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藉助音節讀古詩,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

3、指名讀,訂正字音。

4、教師範讀,學生注意停頓。

5、學生試着讀一讀,注意停頓。

6、圈出文中生字,拼一拼,讀一讀。

抽卡片讀生字。

三、理解古詩《靜夜思》。

1、第一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説説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看圖理解。

2、第二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説説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看圖理解。

3、讀古詩,説説詩的意思。

(1)、詩人是怎麼想的?

(2)、練習背誦。

四、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詩?背一背。

五、小結:

一起背誦,背出思鄉之情。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兩首唐詩——王維的《鳥鳴澗》和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裏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後兩句寫新月東昇的夜景。《鳥鳴澗》描寫詩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靜謐意境。

  教學目標:

(1)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瞭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教與學的過程: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麼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以站起來一起背。

(課件演示:遊子吟,早發白帝城,清明,望廬山瀑布——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看來這首古詩有一定難度;想繼續試試嗎?)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碧雲端。——我已經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着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3、知道“暮”是什麼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詠傍晚江邊的美景。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着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評價:(指名3個學生)

字音讀準了,看得出你已經有所收穫;

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愛動腦筋;產生問題能解決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書:殘陽;為什麼不説“照”而用“鋪”呢;瑟瑟

可憐——在這裏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這麼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麼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着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麼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峯受光多呈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碧色。你們看!(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讚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1-2句)邀請學生來讀。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麼美的夜景啊!為什麼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你是結合第四句話讀懂了“可憐”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着你們的想象,誰能讀出它的美?

評價:(指名3—4個學生)

最後一句讀得回味悠長;

他描繪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給你配上優美的音樂,想試試嗎?

我聽出你對這幅美景的喜愛——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個好方法;

因為你能讀懂,所以讀出韻味來了。

9、如今詩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謂物是人非。欣賞着江邊美景,我們也來當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陽美景讓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詩一首……

  三、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鍾並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瞭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採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賽”。

2、現在,我由你們的學習夥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説説帶點詞語意思;

(人閒——人寂靜心閒;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麼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裏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四、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想想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借明月思故鄉。

王維以月為友,在《竹裏館》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我這裏位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

李白《關山月》

蘇軾《中秋月》

李商隱《霜月》

白居易《江樓月》……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蒐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着為明月寫一寫詩。

  五、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暮江吟 鳥鳴澗

殘陽

江邊 美 靜 山中月夜

月夜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4

【教材簡説】

本課共有兩首古詩,這兩首詩言簡意賅,貼近兒童生活。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春曉》中詩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瞬間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那聲聲鳥鳴、落地花瓣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也可以感受到詩人由喜而惜的陣陣情懷。在《村居》中千里鶯啼、花草楊柳、春風輕霧,令人陶醉;少年兒童在大好春光中盡情放飛、玩耍。在文字的引導下、在聲聲的誦讀中怎不叫人愛春和奮發!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春天,鶯歌燕舞、百花齊放,多麼令人賞心悦目。使人從心底由衷地喜歡她。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⑴ 學生藉助拼音讀古詩。

⑵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範讀:

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四、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

(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⑴ 自由記生字。

⑵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五、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六、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並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4、交流彙報自讀情況,並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三、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⑴ 師範讀。

⑵ 自願讀。

⑶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3、吟誦古詩、唱古詩。

四、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並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擴展活動】

1、班裏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2、在春天裏,約會古詩。

3、小組合作,演繹《春曉》。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

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1、 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2、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古詩,要讀懂詞句,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童心小廣播

一、學生根據單元內容安排小組進行童心小廣播

4)主持人:童心小廣播開播了,請大家端坐靜聽。有請小廣播

員***

5)小廣播員廣播:我的廣播題目是……謝謝大家傾聽。

6)掌聲後主持人小結:感謝***同學的精彩廣播,請下一組小

組的廣播員做好準備。

二、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1、 幻燈片播放天門山與西湖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兩個地方的特點與不同。

2、板題,齊讀課題。

三、創關遊戲

同學們,喜不喜歡闖關活動,今天老師帶着你們一起闖關去!

第一關:我真棒,我會讀文

1、以小組為單位初讀古詩,出示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

②遇到不懂的字可藉助注音,或做上記號,課堂上提問。

2、指名朗讀。

3、同學評價,教師指導感情再指名讀。

4、全班齊讀。

第二關:自讀自悟詩意

要求:請大家聯繫課文中的註釋,並參考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個人讀悟。

2、在小組內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4、教師引導,説説詩意。

第三關: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3、指名朗讀,讀完後,請介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

4、引導背誦: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5、自由練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第四關: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兩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呢?它們分別表現出一種怎麼樣的感情?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四、作業佈置

背誦《古詩兩首》

板書: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

李白 (唐) 蘇軾 (宋)

天然美 熱愛大自然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有、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帶領學生感悟古詩中的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用幻燈片出示2首古詩。

2、學生配詩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師:學習了前面幾篇課文,和你的所見所感,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師: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講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指名讀古詩名(題目);比較“春”和“村”的發音。

二、自學生字、自讀古詩

1、生自由讀詩:

師:一邊讀古詩,一邊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師:要來讀一讀嗎?一定要讀準字音。

⑴區別平、翹舌音:詩、首、處—村、醉、散。

⑵字形:

①古:十+口;聞:門+耳

居:屍+古;童:立+裏

②詩:訁字旁;醉:酉字旁;忙—忄旁

3、口頭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4、同桌抽讀生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生觀察書寫、掌握要領。

2、師範寫,生觀察:

“古”字橫要長而凸。

“多”要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

“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把捺拖長。

“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的垂直且稍長。

四、課外作業

查找有關詩人、古詩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生看課文插圖,聽師配樂朗誦: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詩兩首》,願意聽老師先來讀一讀嗎?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那你們也想來讀嗎?

二、朗讀、體會、理解古詩

1、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要想讀好這兩首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還要讀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覆多讀幾遍,因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達很豐富的意思。最後,還要看誰的想象力豐富,一邊讀詩,一邊能在大腦裏作畫!

2、生自願彙報讀。

3、生賽讀(同桌賽、小組賽、男女競賽)。

4、背誦古詩:

師:一不留神,老師發現有好多同學在熟讀的基礎上,都可以背誦古詩了,來站起來,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體會:

師:願意把你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體會用畫筆畫下來嗎?選擇其中一首作畫。

間休:在作畫前,我想為大家朗讀一段文字。(教材簡説)。

交流詩畫,展開想象,暢談感受

師:誰願意帶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

三、完成“課後練習”

1、生口頭擴詞:

師:看看誰的詞彙量大,是我們班的“小詞霸”!

2、動手實踐:

師:希望利用週末或課餘的.時間,同學們回家做一隻風箏,要記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參與動手哦!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掌握要求會寫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句的意思,並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掛圖或投影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話導入《竹枝詞》

同學們見過“太陽雨”嗎?一邊下雨,另一邊卻陽光燦爛。有一句詩説得好——(試探學生是否預習),嗯,就是我們本課要學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二、指導學習詩句

1.學生交流了解到的有關劉禹錫的資料。

2.簡介竹枝詞。

“竹枝詞”是流行於古三峽地域的一種民歌,含思宛轉,清韻悠遠,音調和諧,明朗歡快。人們在勞作之餘,成羣結隊在江邊、堤畔吹笛、擊鼓,邊唱邊舞,抒發內心的感情,驅散一天的疲勞,是三峽人民最喜愛的娛樂方式。劉禹錫在夔州,經常見到這種場面,極為欣賞,因而填寫了許多“竹枝詞”,今天要學的就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首。

3.理解詩意。

(1)指名朗讀,齊讀。

(2)藉助註釋,自讀並思考詩句的意思。

(3)同桌互説,再全班交流。

“楊柳青青江水平”:江邊的楊柳青青,垂着綠色枝條,大江水面平靜。

“聞郎江上唱歌聲”:只聽到江面上傳來情郎唱歌的聲音。

“東邊日出西邊雨”:東邊出太陽,西邊卻下着雨。

“道是無晴還是晴”:説不是晴天吧,卻還是有晴的地方。

(4)朗讀全詩,再指名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

4.讀中想象。

(1)讀了這首詩的前兩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一場太陽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邊,看到江邊的楊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綠,江水平靜,耳畔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歌聲,原來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這首詞的後兩句寫出了少女什麼樣的心理?

三、指導朗讀、背誦

背誦《竹枝詞》。

四、作業

1.默寫這兩首古詩。

2.課外蒐集劉禹錫的其他《竹枝詞》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瞭解學生積累的描寫江南春景的古詩:《憶江南》(白居易)、《江南》(漢樂府)等。

2.引入《江南春》。

3.介紹作者。

二、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教師示範讀、同學練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和節奏。

2.結合註釋瞭解詩意,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千里鶯啼綠映紅”:千里江南,黃鶯歌唱,綠樹映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風”: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鎮,酒旗迎風飄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廟,正沐浴在如煙細雨中!

4.體會詩人對江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讚美感慨之情。

5.再練讀詩句,讀出節奏與情感。

三、朗讀並背誦古詩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中所選區的兩首古詩分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馬》和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馬詩》,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馬,與本單元的課文主題“馬”聯繫緊密,但是雖然兩首詩都描寫了馬,卻有所不同,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這方面入手,理解詩意。

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識字表生字,讀準發音,記清字形。

2、學會寫字表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規範的書寫,把字寫美觀、工整、大方。

3、用多種方法熟讀古詩,體會兩首詩的意象同於不同之處。

4、鼓勵學生細心閲讀,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體的內容來説明中心句的,體會這種寫法。

教學重難點:

古詩的詩句以學生誦讀為主,朗讀要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悟詞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讀體會的基礎上合作學習,交流對語句的體會。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馬嗎?你最喜歡馬的那些方面?給大家説一説。

2、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描寫了馬。板書課題:古詩二首

二、講授新課:

(一)《房兵曹胡馬》

1、這首詩是哪位詩人所寫?(唐朝詩人杜甫)

2、自由朗讀這首詩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積指名朗讀,齊讀。

4、要求讀準每個生字,讀不準的畫出來。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指朗讀好的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聽:自己讀的不熟練的生字的發音。

2、學生自己再朗讀課文。

3、指學生分層次讀課文,進一步鞏固生字的發音。

(三)再讀一讀書,深入感受

1、小組討論:本詩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彙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糾正。 曉在線3、評一評哪個小組講得最好。

(四)教師指重點詞,學生回答。

1、你理解了哪句詩的意思?

指名讓學生複述詩的大體意思,教師進行整理。

第二課時

(一)教學《馬詩》

1、這首詩是哪位詩人所寫?(唐代李賀)

2、自由朗讀這首詩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大面積指名朗讀,齊讀。

4、要求讀準每個生字,讀不準的畫出來。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指朗讀好的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聽:自己讀的不熟練的生字的發音。

2、學生自己再朗讀課文。

3、指學生分層次讀課文,進一步鞏固生字的發音。

(三)再讀一讀書,深入感受

1、小組討論:本詩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彙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糾正。

3、評一評哪個小組講得最好。

(四)教師指重點詞,學生回答。

1、小組中理解詩句的含義。

2、指名讓學生複述詩的大體意思,教師進行整理。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意思?學生充分發言,體會詩人由一開始掃興到興奮的感情變化。

(五)這首詩與《房兵曹胡馬》都是寫了馬,比較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根據詩的意境,詩所表達的情感等方面進行探討。

四、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房兵曹胡馬 馬詩

唐朝 杜甫 唐朝 李賀

課後反思:

學生學習古詩一定的基礎,並知道一些學習古詩的方法。但是沒有接觸過這樣抽象、極其富有哲理的詩文,在讀詩節奏上、情感滲透方面需要指導。由於預習充分課上學生可以完成背誦。

《房兵曹胡馬》和《馬詩》從不同側面入筆,反映了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通過兩首詩歌的對比,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詩藴含的意思以及明白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到“我手寫我心”的寫作目的。本節課在指導學生自學古詩和拓展學習方面進行了較好的嘗試。尊重學生利用多種方法學習,情感的激發與習慣的養成。注意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學生能夠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勵。人人在古詩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9

課 題

古詩二首

課時 兩課時

第1、2課時

學習目標 (三維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4、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詩中所藴含的哲理。

教學難點:理解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對事物的認識有什麼不同?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學習過程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互動修改意見

導入環節

第一課時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過杭州的飛來峯呢?(出示圖畫)……你們覺得奇怪不奇怪?山上為什麼會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們來看王安石是怎麼看的?

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學生自學之後小組討論交流。

齊讀古詩。

學生彙報。

學生串講詩意。

自由朗讀感悟。

學生討論交流,體會情感。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反饋。

齊讀古詩。

二、整體通讀,想象詩境。

1、自由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學生讀後藉助工具書和所查的資料自學。

2、交流、討論、相互幫助,大致説説詩句的意思。( 遇到有困難的地方作上記號)

3、指名讀古詩,聽一聽,是否讀的正確、通順。

4、全班齊讀這首古詩,邊讀邊想詩寫了什麼。讀後交流作者資料、寫作背景。

三、分步解讀,感悟哲理。

(一)學習《登飛來峯》

1、圖文結合理解句意。

(1)小組試説。

(2)指名彙報。

(3)小結

4、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名串講詩意。

5、從哪裏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層站得很高?

(1) 品讀前兩句:“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

自己放聲朗讀,進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

過渡:前兩句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塔高。

(2)品讀後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後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直抒胸臆,僅僅十字,境界全出。

6、學生質疑,重點解讀:

(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補充詩人的寫作背景。)為什麼用“不畏”?你從中體會到什麼?(練習“王安石變法”進一步理解)

(2)乍聽起來,是在談論 觀賞風光的體會,抒發自己的壯志情懷。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談一談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反饋)

7、體會詩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借情喻理。

8、帶着感悟有感情齊讀《登飛來峯》。

課堂小結

學生談收穫。

説説學了這首古詩,你有什麼感想?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課文。

2、體會詩中所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繪的畫面。

3.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4、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課文。

2、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走近作者

1.組織交流作者的資料

(板書課題及作者)王昌齡的詩歌創作。王昌齡工七絕,堪與李白爭勝。清人葉燮《原詩》雲: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齡的詩歌有邊塞詩,宮怨、閨情詩,送別詩等。其邊塞詩講究立意構思,風格蒼涼悲壯,清剛勁健,帶有透視歷史的厚重感;宮怨、閨情詩善於細節描寫、心理刻劃和藝術概括。總體來看,王昌齡的詩意境高遠而情致深長,語言婉曲含蓄,風格偏於清逸明麗,纏綿婉轉。

2.教師出示幻燈片

二、練習朗讀古詩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彙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和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古詩的意思。

2.引導學生思考:這段話主要講的是什麼?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作者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的?

學生小組討論並彙報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藴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敍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敍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齡善於運用層層深入的手法,反覆渲染環境氣氛,為突出主題而服務。詩歌由背景寫到人物,由所見寫到所聞,由外在行動寫到內心世界,層轉層深。正如陸時雍所言: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四、指導品讀課文,讓學生體會着讀一讀

1.學生有感情讀課文

2.個人讀-自願讀-齊讀

五、指導學生背誦

1、學生默背,準備參加比賽

2、全班一齊背誦

六.課外延伸

教師用幻燈出示,組織學生閲讀積累。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組織學生背誦《從軍行》。

二、學習新課

1.導語:出聲地讀一讀古詩《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看一看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麼?組織學生彙報針對這首古詩你都瞭解了什麼?(教師相映出示幻燈)

2.組織學生體會着讀一讀

3.同桌之間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詩的大意

4.你們還有哪些地方講不通。

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江市。行營:主將出徵駐紮之地。

事鼓鼙:從事軍務。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裏即指潤州。楚:古代楚國,現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5.教師幻燈出示有關典故的資料

6.小組內討論詩的大意

7.組織學生有感情朗讀(感情激昂、充滿豪情)

8.組織學生背誦。

三、課外延伸(出示幻燈片)

四、作業

預習下一課(自學生字、讀通古詩、查閲資料)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瞭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體會春景的美麗,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朗誦伴奏和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説説你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生説)

春天是一個鮮花爛漫、充滿生機活力的季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瞭解他麼?(交流杜甫資料)

(出示多媒體課件)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盪不安之後,杜甫終於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到處鳥語花香。這天,江水的歌聲,孩子的笑聲,鳥兒的叫聲,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邊一路走來,尋找春的氣息。不知不覺間,一幅美妙的畫卷展現在眼前,花兒是那樣美,草兒是那樣翠,宛如仙境。原來他來到了鄰居黃四孃的家門口。望着這一美景,詩人靈感突現,才思泉湧,他飛奔回家,揮筆成就了這一千古絕句。(配樂範讀古詩)

好,下面的時間交給同學們,請你們藉助課件的註釋和老師佈置的預習,自學這首詩。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我們一起朗讀古詩。(齊讀)

現在我請同學們當小老師,把你自學中讀懂的講一講。我們都知道要學會一首詩,首先要理解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誰來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捨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同學們學習詞語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也初步理解了詩句。誰來説説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説出來?(教師引導)

3、有感情地朗讀。

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寫景的詩。

那麼,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麼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播放繁花的圖片)

讓我們齊讀這兩句,來讚歎這欣欣向榮的春天。

前兩句寫花,後兩句寫什麼?(蝴蝶,黃鶯)蝴蝶在花叢中幹什麼?(翩翩起舞)黃鶯呢?(放聲歌唱)如果你是美麗的蝴蝶,可愛的黃鶯,遊戲在這美景中,會有什麼感覺?怎麼讀?(讀,評)讓我們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齊讀)

詩中寫了這三種景物,抒發了作者的什麼感情?(讚美春天)讓我們懷着對春天的讚美之情朗讀這首詩。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學認為自己學的最好,讀得最棒,就站起來,像一位詩人一樣和着音樂朗誦這首詩。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聽他的朗誦是否能將你帶入這一美景之中?

三、總結學法:(課件出示)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情。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遊園不值》。

四、學習《遊園不值》

1、瞭解作者。葉紹翁是南宋中期詩人,作為南宋江湖詩派的一員,寫下了許多描寫田園風光及生活的詩作。

2、釋詩題。(1)齊讀詩題。

(2)從詩題上你知道些什麼?讀懂了什麼?(釋“園”、“不值”:詩人前去遊園,園主人不在,沒能進到園子裏。)

3、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插圖。春季的一天,詩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興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園子裏暢遊一番,欣賞園中春景,於是便乘興前往。到了朋友的住處,在園子門外看到了什麼?(請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2)學生彙報。

(3)詩人是怎樣寫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

(4)哪些詩句描寫了詩人所看到的景象?(請生讀詩句。)

結合註釋説説詩句的意思及詩歌的內容。

(5)小組討論交流,學生質疑。

應:原意“應該”,這裏指“大概”、“可能”。 憐:愛惜。

(6)彙報小結。大概是園主人愛惜青苔,怕前來賞園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壞。我輕輕地敲着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看,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牆頭來。

4、讀詩句,悟詩情。

(1)教師範讀,指導節奏與重音。

應憐 / 屐齒 / 印 / 蒼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開。

春色 / 滿園 / 關 / 不住,一枝 / 紅杏 / 出 / 牆來。

(2)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詩人雖然未能進園觀賞,但春天的勃勃生機依然到處可見,一枝露出牆頭的紅杏使詩人聯想到滿園繁花似錦的春色。(觀察書上插圖)此時此刻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愉快、高興、陶醉、讚美)

(3)指導感情朗讀。你們能讀出這種感情嗎?請生讀??齊讀

(4)指導背誦課文。你們也仿照詩人來到園子門外,看到這美麗的春景時,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詠出這首詩歌的。(走到黑板掛圖前,加入動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們觀賞到這美景時心情怎樣?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們的心情。(可吟詩、畫畫、習作等)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2

課時目標

1、學會寫字表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規範的書寫,把字寫美觀、工整、大方。

2、用多種方法熟讀古詩,體會兩首詩的不同之處。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二首。

教學媒體

課件

教與學活動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導學

學生主體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預習情況

課前交流預習情況。

小結:關注查閲資料的方法和不達目的決不放棄的態度。

提出本節課的要求,聯繫運用查閲的有價值的資料體會學習,及時做好批註筆記。

交流課前查閲的資料,相互學習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齊讀課題

説説,怎樣才能學好一首古詩

三、學習古詩《房兵曹胡馬》

1、指名朗讀,自由讀,齊讀。

2、知詩人,解詩題。

3、方法活,曉詩意。

理解詩意的方法也有很多,誰知道?

朗讀,自由讀,齊讀

知詩人,解詩題

回答。

交流後板書。

抓字眼,看插圖,多誦讀,查資料

集體交流。

指名單個質疑,同學相互解答。

4、入詩境,悟詩情。

指導有感情朗讀。

讓我們完整地認識一下,詩聖杜甫筆下的這匹漢血寶馬。

有感情朗讀。指名互相評價。

交流

小組交流

把自己讀懂的與大家交流,將沒有讀懂的地方做一標記。

説説自己是怎樣讀懂這首詩歌的。提出質疑的同學是否明白,獲得了哪些自學的好辦法

理解了詩句的內容。想想:像學現代文分段那樣,如果把這首詩歌分成兩部分,怎樣分?

有感情朗讀,互相評價。

四、總結

再讀體會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麼?

再讀體會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

一、複習導入。

1、有感情的背誦《房兵曹胡馬》

2、回顧上節課學到的方法。

有感情的背誦《房兵曹胡馬》

回顧上節課學到的方法。

自主合作學習《馬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馬詩》

1、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集體聽讀正音。

2、知詩人,解詩題巡視學生自學情況。

組織集體彙報。及時小結。

3、巡視學生自學情況。

4、組織集體彙報。組織質疑。小結。5、組織學生嘗試背誦。

自由朗讀。

集體聽讀

自學

集體彙報

回答,有感情朗讀、背誦。

推薦兩首跟馬有關的古詩

三、教師推薦兩首跟馬有關的古詩,同位合作自選古詩進行學習。

巡視學生自學情況。

組織小組內彙報

組織集體進行故事擂台賽。

合作自選古詩進行學習

小組內彙報

總結收穫

四、總結收穫。

説説這節課自己的收穫。

交流。

作業設計

必做:

1、抄一抄古詩。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3、寫摘錄筆記。

4、預習《鞏乃斯的馬》

選做:

背誦自己喜歡的其他描寫馬的詩句或句段。

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房兵曹胡馬馬詩

唐杜甫唐李賀

實寫詠物外形動態健壯之馬寫景清冷

虛寫抒情馬的品格建功立業的志向抒情迫切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句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學生理解“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次山中”看峯、認識事物的不同,理解詩句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詩,並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登飛來峯

(宋)王安石

飛來峯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一、讀詩題,老師作簡要提示,理解詩題,簡介作者。(飛來峯: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

二、初讀古詩,自學檢查。

思考:

1、這是一首寫什麼的詩?

2、詩人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三、深入理解詩句。

1、飛來峯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

理解“尋”、“聞説”。

理解詩意:“我”登上飛來峯頂高高的塔,聽説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升起。

2、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理解“緣”。

詩人為什麼“不畏浮雲遮望眼”?

3、讀古詩,説説詩人寫這首古詩有什麼用意?

四、用自己的話説古詩的大意。

五、指導朗讀。

六、練習背誦。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次山中。

一、介紹詩人“蘇軾”,回憶學過的蘇軾的詩,導入新課。

二、解題:西林壁,即西林寺的牆壁,西林寺在廬山北麓。

三、理解詩意。

1、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詩意:從正面橫着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雄偉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峯。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次山中。

詩意:看不清,認不準廬山真實的雄偉山勢。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見廬山的一部分,不可能一眼看到廬山的全貌。

3、齊讀古詩,指導朗讀,評議。

四、思考:

1、哪些詩句寫景?哪些詩句説理?

2、“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你對此還有什麼理解?

一、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的大意,體會詩人寫詩的用意。

六、練習背誦。

七、拓展延伸:

1、補充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對比地讀一讀,增加積累。

説説自己登山觀景的體會。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泊” )及新詞。

2、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絕句》中的生字新詞,會背誦和默寫全詩。

2、使學生學生理解《絕句》這首詩的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叫絕句 。這首詩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寫的。

二、新授:

1、按照正確的讀音,把詩歌讀正確、流利。

2、小組互相讀一讀,評議。

3、指名讀,糾正讀音。

4、自學生字。

(1)出示“鸝(li)鷺(lu)泊(bo)”等三個字,讓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清各宇的音、形,義。

(2)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明白“黃鵬,白鷺,泊”等詞語的意思。

(3)聽寫檢查。

三、理解詩意。

1、小組合作,結合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彙報。

(1)説一説每一句寫的是什麼情景?這個景色是在近處?還是在遠處?為什麼?

(2)教師小結: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下面我們從遠處來看這幅景,(出示圖這幅圖畫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靜的環境。為什麼杜甫喜歡這個環境呢?那時,國家剛剛平息了安史之亂,人民要求過和平安寧生活的願望實現了。

四、指導朗讀,加深理解,指導背誦。

五、複習鞏固,背誦並默寫。

六、作業:默寫這首詩。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以畫為媒,讀寫結合,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誦”。讀的活動在教學中是一以貫之,從自由練讀到品析美讀再到深情誦讀,把詩所展示的形象與詩的韻律、節奏、激盪的情感結合在一起,進而感受詩人歡快激揚的情感,昇華了詩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詠柳》中的生字新詞,會背誦和默寫全詩。

2、使學生學生理解《詠柳》這首詩的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這節課再學一首古詩《詠柳》。

二、新授:

1、按照正確的讀音,把詩歌讀正確、流利。

2、小組互相讀一讀,評議。

3、指名讀,糾正讀音。

4、自學生字。

(1)邊讀邊把課後的6個生字畫出來,讀準音,利用字典或註釋理解詞義。

(2)小組互相檢查。

(3)聽寫。

三、理解詩意。

1、詩人是怎麼讚美柳樹的呢?自由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

2、小組合作,結合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彙報。

(1)指名讀第一二句,你看到了什麼?(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麼?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麼?(學生自由發揮)

(2)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出了感歎,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3)指名讀。老師指導: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4)全班看讀這兩句。

(5)自學第三、四句。

四、指導朗讀,加深理解,指導背誦。

五、複習鞏固,背誦並默寫。

六、作業:1、默寫古詩《詠柳》。

2、課下自己試着説一説古詩的大意,並試着畫一畫

教學反思: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詩歌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藉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説後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説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祕感,讓學生想説什麼就寫什麼。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及春天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1: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從哪看出?

2、師述:桃花靜靜地盛開着,花瓣是那麼新鮮,像剛被雨水洗過似的。各種各樣的鳥兒從巢裏飛出來,有的站在枝頭歡叫,有的在樹間飛來飛去,自由歡快,沒有人來打攪,這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麼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後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

(板書課題)

4、(指“曉”)這個字讀什麼?日字旁表示與什麼有關?“曉”是什麼意思?師:在文中指“早晨”。

5、齊讀“春曉”。“春曉”的意思就是──?

6、過渡:理解詩題後,你想知道什麼?(啟發學生質疑)(出示卡片理解詩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錄音範讀。

2、自讀。

3、指讀。

4、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詩句,在這基礎上體會詩情。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前兩句:

1、出示圖2:詩人本在幹什麼?詩中哪個詞表示睡覺的意思?

(眠)

正音。

你怎麼看出來它表示睡覺?“春眠”是什麼意思?春天的氣候暖和,睡起來會睡得怎樣?

(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

(春天的夜裏睡得很香)

2、(指“覺”)這個字讀什麼?

再讀。

我們平時常用到這個字,誰來組詞?這兒是什麼意思?

(覺得)

3、“曉”呢?跟詩題中同一個字,是解釋為“天亮”呢,還是“早晨”?

(天亮)

4、指説第一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裏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

5、指導讀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師範讀、指讀、齊讀)

6、詩人睡得很香,朦朦朧朧中聽到什麼?

(鳥叫聲)

你從哪句看出?“聞”什麼意思?

(聽到)

“啼”是一個生字,齊讀。意思是什麼?

(叫)

“啼鳥”解釋的時候倒一下,為“鳥啼”,就是──?

(鳥叫)

這句話的大意是什麼?

(到處聽到鳥的叫聲)

7、看圖1,想想可能有哪些鳥在叫?這些鳥在唧唧地歡叫,我們來聽一聽。(放錄音,聽鳥叫)

練説:( )的鳥叫聲

再來説説第2句的意思,把( )填的詞放進去。

8、想想這時候詩人的心情怎樣?(喜悦)練讀:處處/聞啼鳥。

9、請大家把自己當作詩人,閉上眼,睡覺。

師述:“睡着,睡着,朦朧中聽到鳥的叫聲,一聲,兩聲(放鳥聲)你睡意全消,睜開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觸景生情,於是哼出了兩句詩:──?(讀1、2句`)

後兩句:

1、詩人坐在牀上,聽着窗外的鳥叫聲,想起了什麼呢?

2、“夜”指哪一夜?昨天夜裏,詩人聽到什麼聲音?

(颳風下雨的聲音)

3、“花落知多少。”

“知”組詞?這裏就表示“知道”。詩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嗎?

(不知道)

“知”解釋詩句時就是“不知道”。誰來説説“花落知多少”的意思?

連起來説説3、4句的意思。(注意:開頭加“想起”。)

4、我們知道春天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想想春天裏有哪些花?

這些花受到風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飄落,落在地上(看圖3),看這景象美不美?

詩的最後一句告訴我們春天花很多很美,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想到美麗的花朵飄落地上,美麗的春光即將逝去,詩人心中又有點兒──?

(惋惜)

詩人愛春、惜春,這是他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感情。

現在老師做詩人,吟一吟這兩句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請你們各自也做詩人,來吟誦一遍。

(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對着滿地落花。)

5、小結:

剛才我們理解了全詩,體會了詩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四、朗讀成誦

1、我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讀一讀。

2、聽錄音範讀。

3、配樂指讀—配樂齊讀。

4、練背。

五、總結學法

我們今天學到了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題—理解詩句—體會詩情—讀背全詩。希望大家把這種學習方法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去。

六、表演鞏固

一生上台演一個孫子,師演奶奶,對話:

奶:今天你們在學校裏學了什麼呀?

生:我們學了《春曉》。

奶:什麼春大春小的?什麼意思呀?

生:就是春天的早晨。

奶:你把這首詩背給我聽聽。

生:……

奶:什麼“春眠不覺曉”?哪個“眠”呀?“春眠不覺曉”是什麼意思呀?

生:……

奶:什麼叫“啼鳥”?鳥叫怎麼可以用鼻子聞呀?

生:……

奶:噢,是聽到鳥的叫聲。那怎麼會有風雨聲?

生:……

奶:什麼“知多少”?那是什麼意思呀?

生:……

奶:哎呀,我的孫子學得不錯,説得頭頭是道,真聰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背誦《春曉》。

3、出示新課課題《村居》,讀題,學習“村、居”兩字,解題。

二、學習《村居》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醉 春煙 散學 忙 兒童

(讀準音──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隨機理解詞義,用“醉、忙”各説一句話。)

3、指名讀全詩。

4、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先認真地讀古詩,看看圖,想想這首詩中又寫了哪些景物?用“──“劃出來。哪些地方讀不懂的用“?”標出。兩分鐘後(小組長記時)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解決解決。

5、全班彙報交流:

⑴ 學習第一、二句:

通過“長、拂堤、醉、春煙”的理解,感悟草、鶯、楊柳的形象。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來説一説。指導朗讀。用輕緩的語氣讀,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 學習第三、四句:

同桌兩個互相説一説,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風箏是怎樣放的?(喚起放風箏的記憶,體味其中的樂趣。)

指導朗讀,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

6、吟誦全詩。

三、再現生字

指導寫字“知、忙”。

四、拓展閲讀有關春天的詩

  【課後記】

學生基本能學會古詩,瞭解詩意。

Tags:詩二首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