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集合15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作者霍達,本身就是一位居於北京的回族女作家。冰心曾這樣評價過《穆斯林的葬禮》:看了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六十年間的興衰變化,以及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卻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作容量豐厚,內涵深刻。當我1991年第一次捧讀這部小説,就被書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和所展現的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深深吸引,不忍釋卷。

故事寫的其實就是“玉器樑”一家的悲劇。主線是韓子奇和樑冰玉的.愛情悲劇與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悲劇。小説的悲劇既是人物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更是命運的悲劇。人物曲折的命運和多變的情節對年少的我而言是充滿吸引的。然而,年過40,再捧起這本書,我卻有了另一番感悟。

《穆斯林的葬禮》用不小的篇幅描寫了回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儀式:樑亦清的葬禮標誌着小説情節的開端。薄葬、速葬,最簡樸不過,一心歸主的穆斯林,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來粉飾自己。而在新月的葬禮上,穆斯林們肅然跪在墓穴前,神聖的經聲在墓地迴盪: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得不説,霍達在《穆斯林的葬禮》中對穆斯林的傳統文化有着很好的體現,對於幫助人們理解穆斯林信仰風俗有所幫助。現在看來,縱然兒女情長與民族風情相結合,但情節與人物不免顯得單薄和幼稚。或許是我已在長大,而那小説中的風月與人情卻永遠留在了那個年代……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

這本書總共寫了三場葬禮和一場婚禮,第一場是樑亦清的葬禮,這個一生都獻給了玉的手藝人,臨終也還沒有完成他最後的作品,或者也可以説就是這件為期三年的作品把他最後的精力給打磨掉了。

葬禮的描寫在下一章出現,非常詳細的向讀者介紹了穆斯林的葬禮。從這部小説裏,我瞭解到了許許多多關於穆斯林這個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葬禮是在高中時聽同桌馬勛旺説過,我這個高中同學就是一個地道的穆斯林兄弟,記得當時從他哪兒也簡單的瞭解到了一些關於他們民族的知識。樑亦清帶着畢生的`遺憾和操勞走了,留下孤兒寡母和一個小徒弟-韓子奇,這本書的重要角色之一,開始了另外一段充滿辛酸,幸福,甚至有些傳奇味道的故事。讀後感·接着到了一場婚禮,一場隆重的韓子奇的兒子天星的婚禮,這場婚禮在60-70年代辦得相當的“體面”,沉寂多年的韓家再次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向他們證明玉器世家的家底殷實。而就在韓家的長子新婚大喜之際,他們家的女兒新月的病情卻加重了。

自始至終,新月都是一個悲劇的角色,這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承受了太多的不幸,自小親生母親的離去(而對此她卻毫不知情,直到最後的那些日子),考上了北京大學卻由於父親的意外而發現了她更嚴重的心臟病,與她的老師楚雁潮沒有結果的愛情等等等等...這個純潔善良的女孩做錯了什麼,上天要這樣對待她,要給她安排這樣的命運,而對於她來講,她做出的想要改變她自己命運的努力都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

只有楚雁潮,這個以老師身份出現的學者在她最後的日子讓她感受了愛情的甜蜜,讓她在漫長的冬季看到了絲絲綠意,誠然,他們的愛情是沒有結果的,但正是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情讓我們為之動容,為之黯然淚下。接着寫了姑媽的葬禮和新月的葬禮。我覺得全書的精華所在就是新月的葬禮,對於這個承受了太多不幸的女孩,也許魂歸天國是她最好的解脱,但這個世界上從此也多了一個孤單的靈魂......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

輕輕撫過書的封面,望着上面那一彎古老的殘月,用一種莊嚴的心態去感受那來自心靈的呼喚……

新月,這是一個讓人聽起來多麼恬靜的一個名字。人如其名,她一定是一個很嫻靜的女孩。她在別人眼裏或許幸福得無可救藥,彷彿幸運女神只光顧她而已,可有誰知道,她將在自己的生命航程中遭遇幾多風暴,也許這是一種冥冥中的宿命。

她出生於一個穆斯林家庭中,註定這一生會是一場悲劇——嚴格的家訓,父親、母親和大姨之間的愛恨糾葛,使她在很小時便失去了母愛,她也只是曾經擁有過,在那個不懂事的孩提時代……

她有一個好哥哥——為了她,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讓她快樂,他不願看到妹妹不開心,總是在背後默默地保護她、呵護着妹妹脆弱的心……

她有一位好老師,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他們之間的緣分由一首《梁祝》緊緊地連在一起,那悽美的旋律久久迴盪在兩人的心海之中,他們不正是那翩然翻飛的蝴蝶嗎?

她青春年少,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清晨的清風雨露中暗香瀰漫,恰似一闕天籟之音,在龐雜的'年歲中詮釋真純;誰料想這蓓蕾未曾開放便將凋落,那和聲未曾揚起便戛然而止。她剛剛觸碰到的愛情夢想,卻被宿命硬生生擊的粉碎。

老天是這樣的公平,公平得讓人難以接受,新月,這個可憐的姑娘,上天賜予了她美麗、才學與聰慧,卻相應拿走了她的母愛,生命與幸福……

她本該是世上最幸運的人的——她有過人的聰明,美好的家庭,即將到來的甜蜜的愛情,可這一切都因為老天的公平而破滅了……

直到合上這本書,心仍在兀自顫抖。我實在無法相信,那輪純潔、無暇的新月會悄然隱沒於暗夜,池中水依然輕薄盪漾,水中月卻已隱匿無蹤;那如花的生命會那樣瞬間凋零。花香還在鼻前飄飛,可香源卻已凋落不在……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4

霍達説:“我並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更願意相信,是因為讀者在閲讀中融入了自身的感悟和經歷,和作者共同創造了文學。”的確,能令人內心產生巨大波瀾、彷彿接受了一場心靈洗禮般的作品,總是讓人愛不釋手。

我宛若置身那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與書中血肉鮮明的人物共同經歷了人生世事。天星在頓悟自己的愛情葬送在母親手中時,滿腔怒火,他想為他尚未來得及結果就已被厲風颳殘的.花朵般的愛情討個説法,只是,他不能。他知道母親愛他,妻子把身心都交付給他。所以,他只能行屍走肉般遊蕩在街上,任憑雨點在他身上肆虐,任由無奈在啃噬他的心,放手讓一切把他狠狠打擊。他是家中長子,他的不滿與委屈只能在這傾盆大雨中洗淨,大雨過後,他還是要面對一切,但是,他是在風吹雨打中更加挺拔傲然的腰桿,證明他已是真正的男子漢了。生活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哪能一受挫就摞挑子不幹呢?一場撕心裂肺過後,即使拖着殘軀,也要直面挫難。惟其如此,才顯得對生命尊重,對生活熱愛,對坎坷堅韌。

我們赤條條來到這世上,也只能赤條條歸於黃土。韓子奇在雲遊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被虛幻的凡塵矇蔽了雙眼,在珠寶鑽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己痴迷的一生。直至彌留之際,他才醒悟過來,可是,人生的路已經不能返回去了,他只剩下一具疲憊的軀殼,一個空虛無物的靈魂,一顆傷痕累累的心……我們總會迷戀一些東西,甚至為此而幹出駭人驚俗的事情來,可是我們終究會明白,刻骨銘心或如痴如醉,終會被時間洗刷得不留痕跡。正如《哈姆雷特》中所説:“誰造出東西來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堅固?掘墓的人!因為他造的房子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我不相信人死後會有天堂、輪迴,我只知道人死了,便是死了。無論生前富貴輝煌與否,都只能化為一抔黃土。

如此一想,我似乎有點明白佛家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味了。當你的心靈不被繁華世俗所約束時,也就無需淨化心神了。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5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天為什麼還沒亮,楚,手掌抹平坑底與周圍……那一刻,潸然淚下,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痛,情投意合卻要生死相隔。“我很喜歡你,但也只能是喜歡而已了”

楚雁潮那肝腸寸斷的痛令人心碎……明知沒有結局,仍飛蛾撲火,愛的無所顧忌,只為延長新月的生命,哪怕用一生去守侯!故事始於情,止於情。始於葬禮,也止於葬禮。悽美的愛情,心靈的葬禮,純粹,乾淨。新月的死讓我在黑暗長夜中流淚,而當接近四十歲頭髮已有花白的楚雁潮在墓園中拉奏《梁祝》時,我的心就像灌滿了水的海綿,沉重的不敢觸碰,念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因為有情,樑與祝“今生纏綿意”報於“來世蝶雙飛”;因為有情,陸游與婉妹只能“人成各,今非昨”;因為有情,雖貴為天子,卻也只能“此恨綿綿無絕期”。世間百態,人間情真!

不認同故事的男主人公韓子奇,雖然在生意方面精明能幹,但在情感方面自私,懦弱,不負責任。失去了最起碼的'道德倫理法責。更可笑的是,他最愛的還是他的“玉”堅守一生,到最後還是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

女主人公樑君壁本性善良,乖巧,懂事,卻被生活打磨的日益刻薄和兇悍(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丈夫和妹妹同時離開了她。自己一個人獨自撫養着孩子支撐整個家,最後還要撫養丈夫和妹妹的孩子…?)我無法想象對於她的內心那是何種的創傷和折磨……

妹妹樑冰玉表面上純潔善良骨子裏卻也是極致的自私,不考慮親人的感受。(受西方思想的澆灌,她隨心所欲,以愛為先)她的為所欲為註定了她淒涼的一生,在那個特有的時代或許她也是無可奈何吧!

愛是一種感覺,但生活需要理性!

情犢初開時,愛,善良、純粹,乾淨。而人間煙火時,愛,更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智慧。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

禁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終於翻開《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過去的和現在的,兩條主線並行描述,到最終匯合,揭開所有的謎底,感歎作者的巧妙構思,令情節更加引人入勝。加之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不乏精美文句,光是讀這些文字就已然享受了,更別説情節扣人心絃,果然是本好書呀。

再説説劇中人物,無一例外,都是悲劇,所以看的過程,心情略顯沉重。

最大的悲劇人物是碧兒,她是所有角色中最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嚴格恪守着穆斯林的教規。早年喪父,為了家業,嫁給了父親的`徒弟韓子奇,碧兒不懂愛情,她認為教規最大,祖業最大,但是現實生活卻跟她開了天大的玩笑。因為時事的變遷,韓子奇娶了玉兒,並生下了新月,新月生活在她的身邊,時刻提醒着她曾經的痛苦,但又不能恨新月,畢竟是胞妹的孩子,有着同樣的血脈,既愛又恨,複雜的情感,令新月對這個媽媽時常琢磨不定。最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卻原來嫁給了一個漢人。她最在意的兒子天星,因為她的從中作梗,拆散了一對情投意合的鴛鴦,非但沒有得到兒子的愛,卻只有兒子的怨恨。胞妹玉兒,因為她的不寬容,遠走他鄉,唯一的親人從此天涯兩隔。祖業"奇珍齋"因她的猜忌,葬送在她的手裏——她不僅自己不幸,也給別人製造了很多不幸,她是故事情節的起因,一切因她展開。玉兒的遠走他鄉;天星沒有娶到真愛;當年管家老侯受冤致死,老侯的子孫得以抄家,抄走了韓子奇的畢生收藏,致韓子奇抱憾離開人世;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隨着新月的離去成為最大的遺憾,令人唏噓不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7

最早看是國中,當時一晚上沒睡覺看完了,哭的眼睛都腫了,後面又一直看了好多遍。呃,隔了這麼久又看感覺好像變味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女主角,一個外面整整齊齊,裏面亂亂糟糟的家庭,一個娶了自己不愛女人,忍辱負重的哥哥。放到現在讓各種流量小花一演,就是一部電視劇。各種人物的`出現都很生硬,特別是最完美無缺的女主角存在感最差,最沒感覺。書裏各種堆砌的大量華麗的詞藻,真的是看不下去(國中還一直以這個為美)。主角張嘴説話就像詩朗誦,特別是看見楚雁潮和韓新月兩個人的對話都覺得各種尬,真的有個男的要是在我面前這麼説話,我可能抽兩坨棉花把耳朵塞滿。兩個人繞不開的“愛呀,情啦”誒。情節的安排也沒什麼新意,後面都能猜出來該怎麼演了。也沒有交代清楚為什麼天星早早輟學,誒,還有這個樑冰玉吧,彷彿跟一個出世的仙女似的,明明自己就是插足了姐姐姐夫的婚姻,還標榜“這就是愛”。我我我…也是不知道要説點什麼好。是不是還有待考究,這個韓子奇的人物設定也是相當之彆扭,執念太深,什麼都放不下,看不開,對不起樑君璧又覺得對不起樑冰玉,為啥不能痛痛快快地像個男人一樣做個了結,也是搞不清倆人為啥帶着新月又回家了,明知道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嘛……這個韓太太算是書裏塑造的挺不錯的女人了。吹的好不如寫得好,盛名難負。只是自從第一遍看起就深深地記住了拜倫的那首《我們不再一起漫遊》。一個製作不精良的瑪麗蘇劇,整體感覺還不如瓊瑤奶奶。吐槽完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8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曾獲得的三屆茅盾文學獎。這一次看時,文章的內容真是深深吸引着我,説他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作品確不為過。

穆斯林,這三個字,在沒有碰及此書時,你或許會認為它是一個人的名字吧,那你錯了,穆斯林是一個民族,這本書便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明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作者在文中也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書,則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輕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愛情悲劇。

韓子奇因戰亂而帶着他那些珍寶似的"玉"逃到英國,並和冰玉莫名在了一起,而因思鄉,平息後帶着兩歲的新月回到″博雅居"韓子奇向妻子坦白了一切,樑君 壁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穆斯麗女性聽後,崩潰不已。樑冰玉是一個擁有新文化教育代表的`女性,她一直追尋着自己的愛情,娜敢於真脱一切只為愛自己想愛的人,可謂是大膽,奔放。韓子奇別無選擇,只得拋棄自己與冰玉與的感情,所以冰玉選擇了毅然離去。終究,韓子奇帶着愧疚過終身,並將自己與女兒送進了穆斯林葬禮,新月長期受君壁的穆斯林教育的影響,且最終被君壁影響得已至她與楚燕潮才會生出那麼悽慘的愛情故事。穆斯林家族,隨着新月的死亡便衰敗了。

我為處處透漏現代女孩特點的韓新月和有才華的楚燕潮的悲慘愛情而深深的感到惋惜。也為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這三人的身世經歷感到惋惜, 最可憐的還是樑冰玉,只能一個人孤獨終老。

看完整本書後,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要學會理智對待一切,並勇敢頑強的面對困難與挫折!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9

很久以前,隱約聽過《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但一看到書的厚度,就望而卻步了,後來,學校規定讀這本書,耐着性子讀完了這本書,卻感覺彷彿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讓人留連忘返。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看到最後,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穆斯林》給人的是一種感動和遺憾。我不是一個穆斯林,可我深深的喜歡這本書,我不善於評價,但我敢説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這是一本作者用心寫作的書,在閲讀的時候,我彷彿真的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聽不到身邊的任何聲音,眼前是書中的人,耳中是書中的聲,自己的喜怒哀樂,全被牽引着,彷彿走進了一個巨大的電影中,竟然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看多了浮躁的文字,翻一翻這些獲獎鉅著,感覺腦中一片清新。《穆》的文字維美流暢,文中用於描寫景物的文字的比較多,不時地帶給人詩一般的意境。作者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細膩刻畫,深深地打動了我。

霍達一個了不起的作家,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成語典故,她都能信手拈來,而且運用的惟妙惟肖。讀她的小説不僅是一種享受,更能從中瞭解到許多知識。在《穆》中我看到了許多有關回族人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的細緻描寫,使我對這個民族、這個宗教有了重新的、進一步的認識,有了想探究的興趣。

月是個多麼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啊。她對每個人都那麼好。她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都在她的了心臟病後破滅了,她是個沒有未來的人。而她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積極地面對一切,做她有權利做的事。可是命運卻從不眷顧任何人,她最終還是帶着遺憾,帶着她對所愛的人的依戀離開人世,而活着的所有愛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承受這一切。

我們有未來,有生活的權利,因此,我們就擁有一切。熱愛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關愛身邊每一個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延續新月的生命。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

很深的一段情,讀完之後 ,心裏沉甸甸的。

《穆斯林的葬禮》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兩代人的故事,章節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的感覺;民國的故事,不經回想起老北京那些各行各業的老字號和文化;北大燕園的美麗景象,不僅人人憧憬大學的美好時光;避難倫敦,讓人想起世界的戰爭,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主人公新月的命運和她與楚老師之間的愛情。

新月是父親眼裏的掌上明珠,是哥哥心目中的月亮,她是那麼的善良,面對母親的冷如冰霜,她除了懷疑自己的身世外就剩下包容理解和毫無保留的愛着這個母親;她是那麼的自信,追求自己的夢想,報考學校時第一志願填報北京大學,而且不填第二志願;她是那麼的堅強執着,從骨子裏愛着英語,即使病魔纏身,依然堅持着自己的翻譯事業,當愛情來臨時,她的生命已經一點一點的走向終點,她堅守着那純淨美好沒有一絲一毫雜質的愛情。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在升起,她走了,誰也留不下,穆斯林的葬禮莊重而簡單,新月與楚雁潮的`心是連在一切,即使生死也無法將他們分開,好多年後,新月的墓前,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吻着琴絃,述説着一個流傳在世界東方,家喻户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新月走了,但她卻永遠活在每個人心中。他讓我們明白一個真實的道理,愛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可以超越宗教和種族的,雖然在現實中經常會被槍殺,但正因為現實的殘酷,才越發覺得這東西的美好。

美的從來都是悲的,那種無法讓人忘懷的美。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1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一次看時因為看過了電影知道了情節所以看的比較快。只是感覺三代人的感情交雜,不是那個時代的話可能會是另一種情景。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玉器樑是一個本本分分的琢玉高手,在他接受制作鄭和下西洋製作時,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鄭和也是回民,看出了他的愛族精神。而徒弟韓子奇是個有抱負的人他在看到別人用自己的勞動賺的很大差額的時候,能夠下定決心一爭高下。同時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在自己的努力下為師父為自己報了仇。

其實我對於回民並不陌生,在我生活的市裏就有很多回民,還有清真寺。他們對我的感覺就是愛乾淨,不吃豬肉,頭上戴一個白色的帽子。還有就是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清真寺禮拜,我並沒有機會去看一看,因為我的回族同學告訴我,不是回民的不得進入大殿。還有比較讓我向往的是他們做的羊肉,羊湯,各種爆炒羊肉等等。他們很信仰真主安拉,感覺就像崇拜一樣。他們不能讓我理解的是對於回漢通婚的問題上。書裏也暗示了不可以跟漢人結婚。現實中,我跟回族同學交往中得知,他們不成文的規定是回族男子可以娶漢族的女子。可是漢族的男子要是娶回族的女子會有很大的阻礙,要經過很多的繁瑣禮儀才可以。

整本書來看,這是一個悲劇,一個三代人的悲劇。這樣的愛情悲劇相互獨立可是又同時錯綜複雜環環相扣。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2

今天剛看完《穆斯林的葬禮》,説真的,我很少對哪一本書有書面上的評價。剛接觸這本書時大概是一個月多前,看了這麼久終於看完。其實我知道自己看書慢,也沒有想過這個學期能夠看完這本書,但它又無時無刻不在勾着我的心,讓我覺得自己就生活在那個時代,遠離現實的紛擾。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對任何事物都持一種悲觀的態度,於是,那些好的、壞的,漂亮的或是不漂亮的事,都會在心裏烙下痕跡而又怎麼也抹不去。所以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哭了好一陣子,我把自己置身於整個故事,可現實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將我無情拉回。我總是為他們的歡樂而歡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我的書本常常被眼淚打濕,有時甚至不得不停下來痛哭一場。我已經捨不得和裏面的人物分開,當我看着作者把他們一個個送離人間,我被生死離別折磨得徹夜難眠。或許每個人對這本書的理解和看法不同,我也不想提出誰的觀點掃我的興,我不是聖人,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同意我的`想法。本來我打算按照我計劃讀完這本書後繼續我的閲讀,可是,這本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感到那麼親切那麼温暖而又……那麼陌生?我想我是嚮往那種生活的,即便每個人的命運都是那麼崎嶇不平,可他們都擁有過幸福,擁有過愛,這就夠了。

或許在死神面前,我們永遠只若一隻螞蟻般,永遠都只是一擊就垮,但也都是幸運的,因為人畢竟經歷的高潔,純淨,完成了自己對心靈的冶煉過程。於是我不得不迫使自己停下閲讀,獨自享受現在所有的感覺。人的心決不單單是解剖圖上畫的那顆有着什麼左心房,右心室的心臟,而人應該那樣的大寫的“人”,擁有感情的“人”。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3

我近期讀了朋友推薦的小説《穆斯林的葬禮》,我手捧這本書時,我首先閲讀了書的內容介紹及作者簡介,我佩服作者的才華,讓我佩服的更是作者是位女作家,不尤的讓我敬佩幾分!喜顏巾幗不讓鬚眉之感慨!

本書內容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長達五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説,以它獨特的視角與真摯的感情、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辛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書中着力塑造了樑亦清、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羣像,血肉豐富,栩栩如生,如泣如訴,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本書從“月夢”“月冷”“月清”“玉魔”“玉殤”“玉緣”一直到“月魂”每讀一篇都被進入一個莊嚴偉大的世界,我不懂玉的無價,但從中讀懂玉王韓子奇的愛玉如命,情繫一生,有不少的朋友都被故事打動而流淚,而我沒有,當真沒有嗎?不!當我深讀到新月之死,天星,新月的哥哥那斯心裂肺的吶喊時,我情不自禁的流淚了!那是怎樣的一個純情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新月之死,是祝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上蒼天泣血。我還清晰的在“月落”中新月的遺體抬出“博雅”宅後,運往挖掘的墓穴,最後,一個悲涼的聲音,昭示亡人的親人要給亡人的試坑時,盡這項義務的,只有亡人的至親,被悲哀摧毀了的天星跳下墓穴、被痛苦粉碎的楚雁潮跳下墓穴!我又一次的流淚了!在最後的'與戀人與世分別那肝腸寸斷,天感動了、地動搖感動了。愛情是那麼的美好,雖然沒有花前月下,雖然沒有海誓山盟,可兩顆真摯的心永遠在一起的!

本書從頭到尾以玉引玉,玉的長河、也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把人生的真諦寫的那樣深邃,那樣動情!

小説讀完了,可我那悲愴的心無法釋懷,我還久久沒有走出書境,還沒有走出自我,我的心沉沉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4

曲終掩卷,蕩氣迴腸。讀完《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説,楚雁潮那一曲悠揚而又婉約的《梁祝》還回蕩在我的耳邊,它詮釋着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我們這樣懵懂而天真的年紀,還不能理解真正的愛情,但作為一個旁觀者,並不影響我對書中樑、韓家族六十多年的興衰以及書中人物之間摩擦出來的暖流和火花發出由衷的感歎。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故事線索,卻是同樣的結局—相愛的人們最終都沒有象海子説的那終成眷屬。樑冰玉和韓子奇,因為倫理道德的原因分居三十三年;韓天星和容桂芳則因為父母的“智阻”而變的冷若冰霜;韓新月和楚雁潮,由於雙方家長的阻撓,愛情也最終隨着新月的離去而葬送。相愛的人總是分開,而不相愛的人卻在一起,貌合神離,不得不説這是一個悲劇!由於時代觀念的限制,對於韓子奇的妻子樑君璧所做的決擇並沒有錯,她也無法擺脱和衝破時代的桎梏。

二十五歲的倔小夥韓天星,不論家庭背景,無所謂“門當户對”,執着地愛着他所愛的'人,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還能接受,而在當時那樣做簡直是無法無天。桂老師,一位温文爾雅、才學甚高的年青教授,愛上一個比自己小近十歲,且患有心臟病,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的人。他不顧外界壓力,毅然要愛她,這執着的追求正是愛情的真諦,是值得讚揚和理解的。而樑玉冰的思想過於偏激,她認為:我愛他,他也愛我,我們就結合了,事情就這麼簡單。至於是否觸及別人的家庭,影響別人的生活與我無關。無論是當時的還是現在,她的愛情觀是要受到指責和唾棄的。

隨着主人公們陸續離世,書中多次寫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是作者對生命的夭折所發出的歎息,也是一種對黑暗社會愛情悲劇結束的註解。

哀樂長鳴,這是所有人發出的至深感歎!曲終掩卷,蕩氣迴腸,那琴聲又縈繞在我的耳旁……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5

多少肺腑之言,都代替不了那悠揚的琴聲。一段真情的回憶,一句鄭重的承諾,永遠不是紅塵能隔斷的。多少珍貴的東西,如曇花般迅速凋零,但也如曇花般絢麗綻放。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雖然短暫,但那是一段永恆的隔世之情。

楚雁潮深知新月的病情,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新月。這段悽美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個錯,卻也是個對。錯在情太痴,對在情摯深。若是愛得早了,便破壞了師生的真情;若是晚了,便永遠沒有了這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新月,像荷花般聖潔,像桃花般可愛,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孩。楚雁潮,像山一樣雄峻,像海一樣包容,他的才華令人欣賞。小説的情節從新月把楚雁潮誤認為是同學,與他用英語攀談,楚雁潮幫助她提行李的小插曲開始,那時誰也不會想到後來居然在這小小世界中發生了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多少困難,他們都一起走過,即便楚雁潮的家庭不同意,但是楚雁潮依舊把這件事爛在心底。新月知道自己的身世,突然想起了自己和楚雁潮隔着教門,隔着民族,自己的“母親”又不同意她和楚雁潮在一起,多少冷嘲熱諷,多少如山崩地裂的打擊,新月還是在死前念念不忘那個名字 楚雁潮。

誰拿紛事亂了流年,又拿流年亂了紅塵。即使知道結局,知道自己身處悲劇之中,但他們依然無悔。一段純潔的愛情,一句心底的承諾,比多少甜言蜜語都要長久。那是一份心靈的默契,一份天地為之動容的感情。一聲來自九天之上,來自九泉之下,來自天地之間,長住在他心底的歎息,挽着如泣如訴的琴聲,如孤雁盤旋,久久未散。隔世之情,也是永世之情。